认证: 胡文金 主任医师
陶凤英1 胡文金2*(1.湖北中医药大学2015级硕士研究生,湖北 武汉430061;2.荆州市中医医院妇科,湖北 荆州43400*通讯作者:胡文金(1952-),女,荆州市中医医院妇科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妇科胡文金,女,主任医师,荆州市知名中医,全国500名名老中医刘云鹏学术经验继承人,湖北中医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世界中医联合会妇科专业委员会理事,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常委、顾问。笔者有幸跟随胡文金主任抄方学习,受益良多,现将其治疗妇科病的典型医案介绍如下。1.妇人腹痛闵某,女,51岁,已婚,45岁自然绝经。2016年11月28日首诊。下腹间断胀痛10余天。患者诉下腹间断胀痛,口干舌燥,烦躁,尿胀、尿频、色黄,大便干,四肢发凉,舌红,苔黄干,脉沉弦。妇检:外阴已婚已产型,阴道畅,极少量色清分泌物,宫颈光滑,子宫偏小,前位,活动可,压痛(-);双侧附件未触及异常;按之下腹胀感。辅检:尿液沉渣分析未见异常;子宫附件彩超:宫颈囊肿,子宫及附件未见异常;白带常规:清洁度Ⅱ,脓球少许。据四诊辨证为寒热错杂证,方用乌梅丸加味:乌梅10g,细辛10g,桂枝10g,黄连6g,黄柏10g,当归15g,党参15g,花椒6g,干姜6g,附片10g(先煎)(即本方),加枳壳15g,吴茱萸10g,麦冬30g,山楂15g,鸡内金15g,红曲6g。7剂,浓煎服,日一剂,3次/天。2016年12月19日二诊。患者自诉下腹胀痛明显好转,舌红,苔黄,脉沉。继服上方7付,浓煎服,日一剂,3次/天。此后追访,患者诸症消失。按语:足厥阴肝经“绕阴器,抵小腹”,肝之急致腹痛时发时止;肝属木,主疏泄,邪入厥阴,疏泄失常,气郁化火发为烦躁、口干舌燥、小便黄、大便干;肝气横逆,克伐脾土发为下寒,则四肢发凉。本案乃典型之寒热错杂于下的下腹疼痛之症。乌梅丸取至《伤寒论》,方主治厥阴病寒热错杂证。乌梅味酸入肝经,兼具益阴柔肝、缓急止痛之效;以黄连、黄柏清泄郁热;以细辛、花椒、附片、干姜、桂枝温阳散寒;以党参、当归扶正;以枳壳行滞除胀;以吴茱萸散寒止痛;以麦冬益胃生津止渴;以山楂、鸡内金、红曲消积除胀。二诊患者诸症渐轻,继服前方治疗。此后追访,患者未诉特殊不适。2.月经前后诸证雷某,女,26岁,已婚,有生育要求。2016年9月1日首诊。经期呕吐4年余,未予特殊治疗。患者平素月经规律:经期3~6天,周期24~30天,末次月经8月15日,月经第一天恶心欲吐,月经量中等,色红,无血块,无痛经,无经前乳胀。平素乏力纳少,胃脘不舒,大便不实,腰酸软,眠可,小便正常,舌淡红,苔薄黄,脉软。辨证为脾肾不足、胃失和降。治拟健脾补肾和胃止呕。方用六五合方:陈皮10g,法半夏10g,党参15g,茯苓15g,白术15g ,甘草6g,覆盆子10g,菟丝子12g,枸杞子15g,五味子10g,车前子10g(即本方),加砂仁10g(后下),竹茹15g,郁金10g,神曲15g,山药30g,熟地黄15g。7剂,浓煎服,日一剂,3次/天。2016年9月22日二诊。此次月经提前6天,于9月9日来潮,6天净,患者诉经期无呕吐。但胃脘不适,纳差,腰酸,舌淡红,边有齿痕,苔灰,脉软。继服上方7剂,浓煎服,日一剂,3次/天。2016年10月27日三诊。此次月经提前4天,于10月5日来潮,经期呕吐复作,月经量少,6天净。食欲不振,胃略胀反酸,舌红,边有齿痕,苔灰黄,脉弦软。拟健脾和胃,佐以清热止呕,方用六君子汤加味:党参15g,茯苓15g,白术15g,甘草6g,陈皮10g,法半夏10g(即本方),加枳实10g,竹茹15g,砂仁10g(后下),黄连6g,浙贝母15g,连翘15g,扁豆15g,石斛15g。7剂,浓煎服,日一剂,3次/天。2016年11月20日四诊。此次月经提前4天,于11月1日来潮,经期无呕吐,无痛经,6天净。舌淡红,边有齿痕,苔薄黄,脉软。继服上方7剂,浓煎服,日一剂,3次/天。随访3个月,患者自诉经期再无呕吐不适。按语:患者平素乏力纳少,胃脘不舒,大便不实,小便正常,舌淡红,苔薄黄,脉软,是为脾胃虚弱;考虑患者有生育要求,兼见腰部酸软,是为肾气不足。脾主升,胃主降,脾胃气虚,升降失调,清浊不分,痰浊上逆致呕;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虚久致肾不足。根据四诊辨证为脾肾不足胃失合降。治宜健脾补肾和胃止呕,方用六五合方(胡文金常用验方)加味。六君子汤健脾和胃;五子衍宗丸补肾益精、调经种子;砂仁、竹茹和胃止呕;郁金、红曲行气和胃;配伍当归、熟地补益精血。二诊患者月经提起6天来潮,经期无呕吐但感胃脘不适,遂守前方7剂。三诊患者月经提前4天来潮,经期呕吐复发,兼见胃略胀反酸、食欲不振,舌红,边有齿痕,苔灰黄,脉弦软,皆因脾胃气虚,水湿内停,湿久郁热,治宜健脾和胃、清热止呕,方用六君子汤加味。党参、白术、茯苓、甘草、扁豆、半夏、陈皮健脾益气养胃,加枳实、竹茹、砂仁、浙贝母、理气化痰和胃;配伍黄连、连翘、石斛清热滋阴。此病病位在脾胃。3.崩漏符某,女,40岁,已婚已育(工具避孕)。2016年11月4日首诊。阴道不规则出血17天,间断口服中成药治疗(具体不详),出血未止。患者平素月经:周期22~26天,经期6天,量中,色红,无血块,无痛经,无经前乳胀。末次月经:10月19日,持续至今未净,量时多时少(量少时护垫即可,量多时少于既往月经量),色暗红,无血块,口干欲饮,腰酸,乏力,纳寐可,二便调,舌红,苔黄干,中有裂纹,脉沉。辅检:血β-HCG<1.2IU/ml;彩超:内膜4mm,盆腔积液13mm,子宫及双侧附件未见异常。西医诊断:异常子宫出血,中医诊断:崩漏,辨证为阴虚血热,治拟养阴清热凉血止血,方用保阴煎加味:生地12g,熟地12g,白芍15g,黄芩10g,黄柏10g,续断15g,山药15g,甘草6g(即本方),加覆盆子10g,菟丝子12g,车前子15g,五味子10g,枸杞子15g,女贞子15g,墨旱莲30g,贯众炭30g,地榆炭15g,葛根15g,黄芪20g。7剂,浓煎服,日一剂,3次/天。2016年11月7日二诊。患者诉阴道点滴出血,色暗红,乏力、腰酸好转,舌红,苔黄,脉沉。守上方去覆盆子、菟丝子、车前子、五味子、贯众炭,加海螵蛸15g,巴戟天15g,阿胶10g(烊化兑服)。5剂,浓煎服,日一剂,3次/天。2016年12月13日三诊。患者诉11月9日阴道出血止。此次月经11月28日来潮,量不多,7天净。患者感胸前盗汗,烦躁,无腰腹疼痛,精神纳寐可,二便调。舌红,苔黄,有裂纹,脉弦沉。复查彩超:内膜4mm,盆腔积液0,6mm,子宫及双侧附件未见异常。拟养阴清热,沿用保阴煎:生地12g,熟地12g,白芍15g,黄芩10g,黄柏10g,续断15g,山药15g,甘草6g(即本方),加女贞子15g,墨旱莲30g,枸杞子30g,葛根15g,黄芪20g,郁金10g,麦冬20g。7剂,浓煎服,日一剂,3次/天。此后追访1月,患者月经正常来潮。按语:本案患者阴道出血17天淋漓不净,盖因虚火内生,迫血妄行;虚火暗伤津液,致口干欲饮;血虚精亏,腰失所养,致腰酸不适;血为气之母,血虚则气虚,气虚致乏力;舌红,苔黄,中有裂纹,脉沉,亦为阴虚血热之象。《素问·阴阳别论》曰“阴虚阳搏谓之崩”,《素庵医要》补充“所谓阴虚者,肾水衰也。阳搏者,心火亢也”,亦有“经水出诸肾”之说。治宜养阴清热、凉血止血,稍佐补肾益精。方用保阴煎(《景岳全书》)养阴清热、凉血止血;五子衍宗丸(《丹溪心法》)补肾益精;女贞子、墨旱莲补肝益肾、滋阴止血;贯众炭、地榆炭凉血止血;黄芪、葛根补气生津。二诊患者阴道出血虽不止,但量渐尽,且乏力腰酸好转,遂沿用前方基础上减用活血止血药物贯众炭及补肾益精类药物覆盆子、菟丝子、车前子、五味子。加海螵蛸收敛止血,阿胶滋阴止血,巴戟天补肾阳益肾阴。三诊时患者月经已正常来潮,但感胸前盗汗,烦躁,舌红,苔黄,有裂纹,脉弦沉。继用保阴煎养阴清热,配伍女贞子、墨旱莲、枸杞子滋阴益肾,加黄芪、葛根补气生津,伍郁金、麦冬解郁清热。《丹溪心法》提出“治崩次第,初用止血,以塞其流;中用清热凉血,以澄其源;末用补血,以还其旧”,而本案的治疗有循此法之意。胡文金临证医案三则,发表于湖北中医杂志,2017,(39卷)(9):19-20
荆州市中医院妇科:胡文金关键词:中医人工周期疗法理论基础,治疗原则,临床验方运用,验案举例。现代医学常采用人工周期疗法治疗月经失调等妇科疾病。往往忽视了机体的整体性及特殊反应性,疗效不甚理想,且有副作用,依赖性。多年来刘师对月经失调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辨病进行了研究和大量的临床实践,摸索了一套“中医人工周期疗法”的验方,是根据按“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治病求本”的原则,在月经周期各个不同阶段,针对不同病理变化特点,选用不同治法,按月经后期……月经中期……月经前期……月经期的顺序为一个月经周期〈月经生理〉临床治疗则相应依序为补肾养血……补肾活血……补肾调冲〈或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以期恢复……“肾气……天癸……冲任……胞宫”〈即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的功能,从而治疗月经失调等疾病。1 、中医人工周期的理论基础 ﹙1﹚刘师基于《素文·上古天真论》有“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由此可见月经产生的主要过程及环节,是“肾气……天癸……冲任……胞宫”的作用机制。与西医学的“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的环路相对应,是中医人工周期疗法的主要理论基础。﹙2﹚运用中医理论阐述阴阳气血消长盛衰所致月经周期性变化①、月经后期(月经周期第5—12天)月经刚净,血海空虚、阴血渐生,由少而多……为阴长期。②、经间期(月经周期第13—15天)阴气长极而消,阳气开始萌动,精化气、阴转阳……为阴阳氤氲期。③、经前期(月经周期第16—28天)阴精盛、阳气极、血海满盈……阳生阴长……为阴阳全盛期。④、月经期(月经第1—4天),阴精消,阳气衰,血海溢泻……为阳杀阴藏期。2、中医模拟人工周期的治疗原则:①、月经后期:血海空虚,机体处于阴精气血不足的生理状态,宜补肾养血为主,辅以助阳……促卵泡发育。②、经间期:为阴阳二气相接之际,阴极生阳,阴精充盛,又有肝之疏泄以利阳气内动,若肾气不足,肝之疏血不应,此期宜补肾活血,促“卵子”排出。③、经前期,(含排卵后期)偏排卵期后,以补肾调冲为主,促黄体成熟。偏经前以疏肝理气,兼以养血,为经行通畅准备。④、月经期,原则上因势利导,活血化瘀为主,以助其泻而通畅,以利其藏而生新,则经可调,血虚则佐养血之味,以促内膜完全脱落。3、中医人工周期临床验方运用:①、月经后期:属肾阴(精),血不足时期,需通过药物来补充,促使冲任精血逐渐充盈,注入胞宫以藏精气(血),修复子宫内膜,故治以滋养肾阴,填补气血,以助“天癸”生殖之机以资冲任气血之源,临床表现为月经后期、量少、或不孕,腰酸痛、头昏、舌淡红、脉细软。刘师用验方益五合方(当归、白芍、川芎、熟地、丹参、充蔚子、白术、菟丝子、枸杞子、复盆子、紫河车等),或补肾八珍汤(菟丝子、枸杞子、沙疾黎、山药、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等)。此期亦合理加入益气活血,或行气活血之品,为正常排卵打好基础。②、经间期:月经中期,冲任精血充盈,胞宫精血渐渐满盈,阴转阳的转化时期,最易受孕,治疗除了继续填补肾精外,尚需加入活血调气之药,以疏通冲任气血,协助冲任气血施化、和阴转阳,临床表现为月经后期,或先后不定期,量少,甚者经闭不孕,或头晕耳鸣、腰膝腿软、舌淡或暗、脉细软、宜补肾激发“氤氲”活血以助……“的候”促排卵。刘师用验方促排卵汤(菟丝子、枸杞子、女贞子、复盆子、山茱萸、怀牛膝、仙灵脾、黄芪、柴胡、白芍、鸡血藤、丹参、苏木、刘寄奴、益母草等)。卵泡成熟而不能排出者往往加天丁、穿山甲、牡蛎等以加强通络破膜之力,还可辅以针刺穴位(中极、气海、子宫、三阴交等)多效。③、月经前期:〈含排卵后期〉,相当于黄体形成期,此期肾气旺盛,冲任精血满盈,注入胞宫。若临床表现精血虚弱,血海不充,月事不以时下,量少,腰酸腿软,脉沉细,或怕冷,宜补肾助阳调冲,刘师用验方促黄体汤〈巴戟天,肉苁蓉,续断,黄芪,当归,熟地,制首乌,枸杞子,山茱萸,丹参等〉若冲任精血蓄注胞宫满而将溢,临床可见经前乳胀,或胁下痛或胀或小腹胀痛,舌暗、脉弦。此时宜调理气血,使冲任通畅,为经行通畅准备。刘师用验方调经一号方(柴胡、当归、白芍、白术、云苓、甘草、郁金、香附、川芎、益母草等)乳房胀痛为主者用。若小腹及腰胀痛,刘师用验方调经二号方(木香、香附、益母草、川芎、当归、乌药、大白等)以理气活血调经。且注意基础体温持续上升14天以上,要排除怀孕,以免损伤胎气。④、月经期:正值行经,胞宫行司泻功能,经血下行,化为月经,机体由阳弱转入阴盛时期,宜顺应胞宫泻精转经的作用,以通为用,活血化瘀为主,促使子宫内膜剥脱完全,并较快排出。经血能下行通畅,旨在祛瘀生新,为建立下一个月经周期准备,且令经期又不至于过长。此临床见症:月经来潮,经血有块、小腹疼痛、舌暗、脉弦,或无明显症状。无论经量多少,提前推后,均宜活血化瘀为主,佐以理气、刘师用验方:益母生化汤(益母草、当归、川芎、桃仁、甘草、香附等),若月经来潮量少,小腹隐隐喜按、舌淡暗、脉细、是为血虚,又宜养血活血,用该方加熟地、白芍、鸡血藤、白术、党参等,养血以助其藏,活血以顺其泻,以免血滞为害。若崩漏血瘀出血过多,又宜化瘀止血为主。4 、验案举例蒋某,女,29岁,个体,月经量少3年,伴未孕,既往自流一胎,月经每次提前5天色红无块,轻度痛经,经前乳胀。诊时值经前,两乳胀痛,心烦,便秘。妇检,B超子宫,附件无异常,通液“双侧输卵管通畅”。诊断:1、月经过少 2、继发不孕。经前以疏肝理气,活血调经为主,佐以清热,方用验方调经1号方加丹参15克,茺蔚子15克,生地15克,炒栀子9克,五剂浓煎服。二诊:月经来潮第二天,量略多,腰腹胀痛,舌暗红,苔黄,脉弦,经期以活血瘀为主,方用益母生化汤加丹参15克,生蒲黄9克,五灵脂15克。三剂浓煎服。三诊:月经已净两天,用卫生巾20于片,现感腰酸痛,头昏,舌淡暗,脉弦軟,经后以补肾养血为主,方用验方益五合方加党参15克,黄芪18克,五剂浓煎。四诊:药服完后随之来诊,一般情况尚好,白带不多,腰酸略痛,舌淡暗,苔薄黄,脉弦软,此经间期宜补肾活血为主,方用促排卵汤加仙灵脾15克,黄芪18克,五剂浓煎服,再诊时月经提前三天。量适中,用纸10片余,3天净,此后乳胀减轻,无痛经,一般情况好,舌脉无异常。经净后用益五合方加党参20克,黄芪24克,何首乌30克,以增强益气养血之力。按上法调治两个周期,月经正常,随之喜孕。上述中医人工周期疗法,是因人、因病而有差异。如有人经期5天、有人7天,若经期长者可超过7天,其他三期亦如此,因此,不能绝对划分,应因人因病而异。分期辨症治疗,是针对肾精(血)不足,肾虚血瘀,肾阴阳不足,肝郁气滞,血瘀血虚之月经失调,甚不孕者而设。如有兼症可随症加减用药,若见明显气虚、血虚、血寒、痰阻、肝火症型等,非其所宜,临床应辨症施用,切勿不加辨症而套用之。生理发育不同时期,应各有侧重。此中医人工周期治疗法是刘师长期在临床实践所形成的一般法则,临床可序贯联用,亦可单用于相应的阶段、灵活掌握。注: 本文发表于《湖北中医药杂志》2009年第9期.
在人生发展道路上最大的机遇莫过于有良师引路。我有幸师从全国著名的名老中医刘云鹏先生,深得其传,令我受益良多,终身难忘。刘老悬壶济世几十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医术精湛,疗效卓著,前来求医于刘老的患者络绎不绝。他治病不论贫穷贵贱,一视同仁,见贫穷者还解囊相助。有时他自己生病,遇到患者求诊,就带病为患者诊病。这种“病人就是上帝,为病人服务”的精神是我们一辈子行医做事的准则!临床诊治,其强调辨证论治,并采撷现代医学为我所用。他早年从事中医温病,后着重诊治妇科疑难杂症。许多诊治无效的顽疾,经刘老缜密辨证、精心处方用药,往往是应手而效,妙手回春。曾治一位稀罕式综合症的闭经患者,病者消瘦乏力,其他医生以益气养血为主,多方治疗均无效。刘老诊其脉细舌淡,追问病情,纳差怕冷,辨证为脾肾阳虚之证,用健脾补肾的方法---六君子汤和桂附八味丸,服药二十余剂,月经来潮,全身症状改善,患者非常感谢!又如治疗女科高热,经期上感,用凉隔散加味,三剂热即退。还有治疗血症,出血不止,淋漓不尽,其他医生以固冲止血为法,不见效果。刘老用通因通用法---益母生化汤加味,服药五剂血止。刘老治愈了诸多疑难杂症,换来的是感激与赞誉。此类不胜枚举。我作为刘老的传人,对刘老高超的医技非常钦佩。我只有加倍努力,继承恩师的高尚医德、精湛技术,为发展振兴中医,为人类的健康贡献自己的毕生精力!
全国著名的名老中医刘云鹏先生是我的恩师,如今,已驾鹤西去3年了,作为刘云鹏先生的学生(学术经验继承人),我们深深怀念这位“学习不死不止、看病不死不止、传带不死不止、创新不死不止”的良师。刘老悬壶济世几十年,一生桃李满天下。他挚爱祖国医学,作为一名临床大家,他锐意创新,对各家学说兼收并蓄,于诸子百家探微索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体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医术精湛,疗效卓著,终成一代诊治妇科病的宗师。前来求医于刘老的患者络绎不绝。他治病不论贫穷贵贱,一视同仁,见贫穷者还解囊相助。有时他自己生病,遇到患者求诊,就带病为患者诊病。直至百岁高龄,只要患者有求,仍坚持为患者诊治,这种“病人就是上帝,为病人服务”的精神是我们一辈子行医做事的准则!斯人已逝,但其高尚医德,严以求实的学风永远激励着我们去不断探索、发展、发扬中医事业而努力奋斗。我从小酷爱中医,醉心于祖国医疗卫生事业,后进入中医学院医疗系学习,毕业后一直从事内科,妇科临床诊疗工作,1986年调至荆州市中医院工作。在人生发展道路上最大的机遇莫过于有良师引路。我有幸师从全国著名的名老中医刘云鹏先生,深得其传,令我受益良多,终身难忘。更有幸于1991年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刘云鹏先生的学术经验继承人。我在学习期间,蒙老师耳提面命,受益良多,老师严格要求我,我一一铭记于心,孜孜不倦,勤奋学习,坚持做到:一读:熟读经书,深究内涵,学习四大经典著作,其中《金匮要略》妇人三篇,<温病调辩>又是学习的重点,将其条文精读熟背。其次是各家学说,和有关专著,文献,妇科专著,同时研读老师的著作,医案,验方,以及学术论文,以知其所本,明其所长。二记:铭记案例,揣摩体会,读书学习时记笔记,写文摘,老师临证面授时仔细记录,按经、带、胎、产、杂病进行分类,将其治法相同与不同的随时记录下来,积累资料,以便总结提高。三临证:实事求是,不断探索,我先写好病例,拟好治法,再将患者及病例转给老师诊审,不断向刘老求疑解惑,老师常谈,每遇杂难之症,要如实记录,不为教条所缚,掩盖真相,在错综复杂的现象中找到病情的本质。例:住院时收一女性病人,长年经行腹痛,此次出血不止,面色少华,经多位医生诊疗,屡治无效,请到刘老,诊为淤血内阻是根源,宜活血化瘀,通因通用,用益母生化汤加味,使瘀血去而新血归经,故出血干净,诸症皆平。此病例,老师诊治,使我体会到,透过表象抓住事物的本质,运用于临床治愈病人的经验。因此,在临床中,我坚持老师教我的仔细观察,如实记录之法,善于抓住事物中的主要矛盾,如实诊治,刘老带我们对其病案分析,为什么用黑蒲黄散,四逆散,清经汤等方屡治无效呢?因血滞是根。其准确的找准病因,为广大的病患者及时的解决了病痛。四写作:在老师多年的教导和自己临床的过程中我逐渐养成了收集案例,总结概括的良好习惯,常于案头灯下细心记录整理病案,将治疗观念疑难治法不断的提炼升华,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妇女疾病肝郁气滞最为常见,其治疗以疏肝为先。调经,经前以理气为主,经期以活血为主,经后以养血填精佐疏肝为要,治崩漏中年治肝,少年治肾,老年治脾。但常中有变,少年而脾虚者,则治肾与脾,老年而肾虚者,又重在补肾而兼扶脾,对久漏不止者宜清通,妇科痛症则以疏肝化瘀清热及疏肝养血除湿治之,对血瘀实者决之。治疗女子不孕的带下,小腹疼痛,胞脉淤阻,症瘕无子者,以驱邪为主。经病不孕理当调经。助孕重于补肾填精调理肝脾。以上法则运用得当则可妊娠,若有胎动先兆则保胎治之。若遇虚证,亦当予补益。刘老指出,治疗妇科病,不能只从妇科局部出发,要顾及整体,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并认为人体内在疾病,必从舌脉表现于外,舌脉是辩证之关键,施治之权衡,临床治病必有成方,成方是有治之师,用成方时,须辩证加减,以求丝丝入扣,不可胶柱鼓瑟,并认为中西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需借助现代的检查诊断技术,为我所用,验证疗效。经过自己不断学习,完成带教日志,周记,反映老师学术思想的正规病案,讲座,讨论,小结等上千余篇,撰写多篇总结性学术论文,其中《刘云鹏治疗不孕症的经验》,《女性血证纠误案例举隅》,《刘云鹏自拟柴枳败酱汤治疗女科痛证的经验》,《刘云鹏用两膈散加减治疗妇科高热》等分别发表在国家和省级杂志社,参与刘云鹏验方固胎合剂防治滑胎的研究获国家先进水平,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全面掌握了老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经上级考核以优秀成绩出师,有幸成为全国500名老中医药专家刘云鹏的学术继承人。自此以后我更加勤勉,不断学习,参加编写了《中国临床家丛书——刘云鹏》一书,随之又参编了《刘云鹏妇科医案医话》,并参与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获得了湖北省重大科技技术成果,湖北省荆州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在传承老师的学术体系同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有了一定的病人群体,有多篇论文在医学杂志上发表。现为荆州市知名中医,妇科主任医师,湖北中医学院硕士生导师,世妇会理事,湖北省生殖学会第一届理事。回顾我的成长历程,与刘云鹏先生的指导培养是不可分割的。并深深的体会到恩师刘云鹏先生高尚的人格,精湛的医术,博大的胸怀,是我取之不尽,用之不尽的源泉。2009年,是刘老百岁寿辰和从医八十周年,刘老又提出率领学生进社区、进农村送医送药作为“师带徒”的实践模式,让一代一代的从医后继者能够得到中医技术的传承,医院给了我这个平台让我永远跟着刘老学习,刘老曾说:一位优秀的医生应注重具备坚定的学术信仰,不唯书,但唯实,永远不要脱离实践,要勤奋读书、勤思考、勤临床、勤总结、勤写作,就能在理论上不断创新,在临床上不断提高疗效。所以,刘老在他的有生之年早就秉承了中医药事业星火传承、不辱使命的历史责任感,这种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的“师带徒”学习实践模式的正是我们这个时代中医药所倡导的天人合一的生命文化与生态文明代表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习总书记指出: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我作为刘老的传人,要以老师为楷模,发扬老师“学习不死不止、看病不死不止、传带不死不止、创新不死不止”的宝贵精神,孜孜求索,不断创新,秉承恩师的高尚医德、精湛技术,为发展振兴中医,更好的为全人类服务,不辜负中医前辈们的期望,为人类的健康贡献自己的毕生精力!愿老师在天堂永远快乐!
这三位研究生分别论述了验方清热止血汤治疗更年期的子宫功能性出血、滋阴补肾方治疗先兆性流产、益气通管通汤治疗输卵管不通所致的不孕症。临床疗效尚好,病人易于接受。本次答辩受到各位专家的点评与鼓励,三位研究生分布全国,均为医院骨干,有在临床疗效卓著者,受到病人锦旗答谢,自感欣慰。希望她们能在临床中不懈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服务广大患者。
——湖北省荆州市中医医院胡文金——湖北省武汉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朱争艳——湖北中医院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三板桥医院胡林摘要:滑胎(复发性流产)在临床上分三型对其辩证论治,分别为脾肾亏虚型、肾虚血虚型、肾虚内热型,以健脾补肾、养血补肾、清热补肾为法,用验方固胎汤、养血固冲汤,保阴煎合寿胎丸加味治疗,对兼证随症加减,并佐以针剂、给氧,益气养阴,增加营养辅治。观察治疗142例中,以脾肾亏虚病例多见。然孕前调理非常重要。已孕保胎宜早,对反复出血者应给予检查。以上病例治疗中,总有效率为95.07%,无一例致畸婴儿。中药保胎,疗效卓著,安全无副作用!Abstract:sliding tire(recurrentspontaneous abortion,RSA)in clinical type in three on the dialectical treatment ,respectively,the spleen and kidney deficiency type ,kidney blood deficiency type ,kidneyempty internal heating type ,to invigorate the kidney and nourishing spleen andkidney ,nourishing blood ,heat-clearing and kidney as the method ,usingeffective solid tyres ,nourishing blood solid soup ,soup bao Yin decoction andflavored treats life of tire ,the certificate and with the disease to add andsubtract ,and with injection ,to oxygen ,qi and nourishing Yin ,increasenutrition and auxiliary cure .Observation of treatment 142 cases ,in order tosee more cases of spleen and kidney important ,has spuc sooner ,to recurrentbleeding should be paid to check ,In the above cases treatment ,the totaleffective rate was 95.07%,no teratogenic bad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spuc ,remarkablecurative effect ,safe without effects !复发性流产(recurrentspontaneous abortion,RSA),指连续发生2次或2次以上的自然流产。以往称为习惯性流产,中医称之滑胎。长期以来,我们用中药保胎,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为了更好地总结临床经验,现将近五年间142例住院病例治疗情况进行临床小结。1.临床资料142例均有停经史,尿HCG试验阳性,如大于2个月,B超证实早孕,胎儿存活,并排除过期流产,难免流产,异位妊娠,葡萄胎等。142例中年龄最小者24岁,最大值38岁,其中24—28岁者22人,29—33岁者88人,34—38岁者32人,以29—33岁者多见,占61.97%。孕胎次数:2胎25例,3胎78例,4胎24例,5胎10例,6胎5例。流产发生时间:早期流产(12周以内)132例,晚期流产10例。临床主要症状:阴道出血85例,多为少量出血,中等量出血者3例。出血时间最长为2月,最短3天。腰酸腰痛76例,小腹坠痛78例。舌质淡红者82例,舌红苔黄30例,舌暗红或淡暗30例,脉象以细滑或弦滑为主。2.治疗方法以辩证论治为主,脾肾亏虚者用固胎汤(验方)加减,药用党参、白术、扁豆、山药、灸甘草、熟地、山茱萸、杜仲、枸杞子、续断、桑寄生、炒白芍,小腹坠者,加升麻、柴胡、黄芪;胎动下血较多者,加兑阿胶、旱莲草、棕榈炭、仙鹤草;阴伤者加太子参、麦冬等。肾虚血虚者用养血固冲汤(验方)加减,药用阿胶、桑寄生、续断、菟丝子、甘草、艾叶、当归、熟地、白芍、川芎,气虚阴伤者加太子参、麦冬、黄芪;阴道出血加旱莲草、棕炭、仙鹤草等。肾虚内热者用保阴煎(景岳全书)合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加减,药用阿胶、桑寄生、续断、菟丝子、生地、熟地、黄芩、黄柏、山药、白芍、甘草,下血较多者,加兑阿胶、旱莲草、地榆炭;气虚者加党参、黄芪等。住院期间配以黄芪针或生脉针、氨基酸针及适当吸氧治疗,同时,查血β—HCG及孕酮值的变化情况。3.治疗结果本组病例治愈135例(阴道出血停止,兼证消失,复查尿HCG阳性,B超示胎儿存活);无效7例(症状加剧,阴道出血增多或B超示胎儿死亡,其中两例因反复出血做了其他治疗处理),治愈率95.07%。4.病案举例验案举例一:患者李某,30岁。2013年3月6日就诊。患者以往曾自然流产3胎,均为孕33—40天流产。末次流产时间为2011年6月。现停经35天,感小腹不适,无恶心,舌红,苔少,脉弦略滑,查尿HCG阳性。此次孕前曾在我处服用六五合方(六君子汤和五子丸)加味月余,根据患者的脉证及检查情况,诊断为滑胎,脾肾亏虚。方用固胎汤(党参30克白术30克扁豆15克山药30克灸甘草6克熟地30克山茱萸15克杜仲15克枸杞子15克续断15克桑寄生15克炒白芍15克)加麦冬15克黄芪20克7剂浓煎服。3月17日复诊,患者孕45天,近两天来阴道少量出血,红色,伴小腹隐痛,于3月16日查血β—HCG 4500mlU/′,孕酮32.5nmol/L,继守上方,加阿胶15克鹿角胶15克白芍20克炙甘草10克龙牧各30克赤石脂30克菟丝子20克,服药后B超检查子宫附件情况。3月22日又诊:患者阴道出血未止,量减少,呈咖啡色,有恶心不适,舌质红,苔黄,脉弦滑,B超发现宫内早孕有胎心搏动,提示胎儿存活,守方去鹿角胶加旱莲草30克,5剂浓煎服,。其后来诊,处方基本同前,阴道出血量逐渐减少,色转淡红,于3月31日阴道出血停止,后又间断服药至足月,于2013年11月份分娩一女婴,体重为3600g,发育正常。验案举例二:患者陈某,28岁,2012年1月27日就诊。患者结婚7年,怀孕五次,前两次于初孕时行人流术,后又孕3次,流产,末次怀孕时间为2011年7月份,孕50天经保胎无效自然流产,流产后调治4月余。末次月经于2011年12月19日,于前两天阴道开始少量出血,(患者初以为月经来潮),咖啡色,无腰腹痛,查尿HCG阳性,血β—HCG 3600mlU/′,孕酮28.5nmol/L,B超示早孕(1.3*0.8),陶氏腔少量积液(1.0cm),现感下腹隐痛,双乳略胀,纳差,大便干,舌红,苔灰,脉弦略滑,诊断为滑胎,为血虚肾虚。方用养血固冲汤(阿胶15克桑寄生15克续断15克菟丝子20克甘草6克艾叶10克当归10克熟地15克白芍15克川芎6克)加麦冬15克旱莲草15克 7剂浓煎服。2012年2月10日复诊:服上方后阴道出血止,劳累后今晨阴道复出血,淡咖啡色,无腹腰痛,经查血β—HCG 7200mlU/′,孕酮36.5nmol/L,今晨B超示:孕囊大小16*16*15cm,未见明显心管搏动,孕囊较前长大,脉弦软,72次每分,舌红,苔灰略黄润。一、守前方加杜仲15克党参30克白术30克山药30克枣皮15克鹿骨胶10克 7剂浓煎服。二、收住院治疗,住院期间给予生脉针静滴,每天吸氧半小时,每日两次,配以中药治疗,经治后阴道出血渐止,于2月22日复查B超:可见原始心管搏动,提示胎儿存活,患者要求出院,带中药出院。验案举例三:李某某,女,26岁,已婚,孕5胎,人工流产2胎,自然流产3胎,初诊:2010年12月27日,主诉:停经36天,阴道少量出血11天,现病史:结婚7年曾怀孕5次,前两次曾于初孕时行人流术,后又孕3次,均在40天左右自然流产,经保胎治疗无效,末次自然流产时间2007年,此后一直避孕。于2010年7月开始不避孕,9月行通液术检查,提示左侧输卵管通畅,右侧不通,曾在我院服中药治疗,平时月经7—10/28天,量中,色红,轻度痛经,末次月经2010年11月19日,量同前,于12月15日阴道开始少量出血,咖啡色,无腰腹痛,至今未尽,现感阴道少量出血,色红,小腹下坠,腰酸,口干纳差,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弦软,74次/分,经查尿液HCG阳性,B超示:1.早孕(1.6*1.0)2.陶氏腔少量积液(1.0cm)。诊断:滑胎,为肾虚内热。治则:补肾清热,固胎。方药:保阴煎合寿胎丸,药物(阿胶15克桑寄生15克续断15克菟丝子20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山药30克白芍15克甘草6克)加女贞子15克旱莲草30克麦冬15克5剂水煎服。二诊:2010年12月31号,服上药后阴道出血止,昨日稍劳累后今晨阴道复出血,色淡红,无腹痛,腰酸,经查血β—HCG 5200mlU/′,孕酮30.5nmol/L,今晨B超示:孕囊大小17*15*14mm,未见明显胎心搏动,孕囊较前长大,舌红苔薄黄,脉软滑,70次/分,守上方加重健脾补肾药味,同时收住院,嘱令按处方服药5剂,于上方加党参30克白术30克枣皮15克鹿角胶15克服后血又止,三天后阴道又有少许暗色分泌物,故于2011年1月5日住院治疗,入院时阴道少许暗色分泌物,无腰腹痛,口干喜饮,精神饮食可,二便正常,舌红苔黄,脉软滑,80次/分,使肾精血渐复,内热渐平,脾气渐充,守上方去鹿角胶,菟丝子治温阳,加仙鹤草30克,棕炭15克,麦冬至30克以助固摄止血5剂水煎服,另加生脉注射液,益气养阴,此次处方如下:阿胶15克桑寄生15克续断15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山药30克白芍15克甘草6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30克麦冬30克党参30克山药30克白术30克枣皮15克仙鹤草30克2011年1月12日病例记录:患者阴道淡黄色分泌物,无腰腹痛,精神饮食可,二便调,舌红苔薄黄,脉滑,经查血β—HCG 13500mlU/′,孕酮54.6nmol/L,今日B超可见胎芽心管搏动,胚胎发育正常,继续按原法治疗,2011年1月13日,患者出院带中药7剂,水煎服。于2011年8月27日报喜告知,足月剖腹产一女婴,母女平安。5.体会5.1 孕期治疗复发性流产发生在12孕周以前,以脾肾亏虚者为多见,因脾和肾,一个先天之本,一个后天之本,两者相互作用维持正常的胎孕过程。在妊娠过程中当其中一方出现病变势必会影响另一方面而最终导致滑胎。因肾气不足,导致脾气无法依赖先天之气的资助,气血化生乏源,气不摄血,血不养胎,而致胎元不固,脾虚气血不足,不能输精于肾,导致肾气虚损,不能系胎而致胎动不安。故脾肾功能未复,屡孕屡堕;或血虚肾虚素体气血不足,大病久病失血耗气,肾气受损,胎失所养所系;或肾虚内热肾阴不足,虚热内扰,热迫血行,胞络不固等引起。临床上分别给予补肾健脾,补肾养血,补肾清热安胎为法辩证。补肾健脾者用固胎汤,故重用党参,白术,山药以健脾益气补后天;熟地,山茱萸,杜仲,枸杞子养血益精补先天;所加续断,寄生补肾安胎治腰痛;白芍敛阴养血,缓解痉挛治腹痛;二天双补,脾肾旺盛;肾虚血虚用养血固冲汤,血虚的用阿胶、当归、熟地、白芍、川芎、甘草、艾叶即胶艾四物汤;补肾用桑寄生、续断、菟丝子,使精血充足;补肾清热用保阴煎合寿胎丸,补肾用桑寄生、续断、菟丝子、熟地、山药、阿胶;敛阴用白芍、甘草,养阴清热用生地、黄芩、黄柏,清热补肾,分而治之,故胎自无恙。三方可单独使用,也可加减合用,出血时多以阿胶养血止血;血热时加女贞子,旱莲草等养阴凉血止血;气阴不足者,加黄芪,麦冬,太子参;阴道出血加旱莲草、棕炭、仙鹤草等;不论何型,兼有热象者多加黄芩,以清热安胎。佐用生脉针、黄芪针或氨基酸针以及吸氧等以益气养阴,增加营养辅治,疗效更著。因报道生脉针有个别副反应,目前临床使用较少。芍药甘草汤多用于流产时小腹疼痛,亦可与上述方剂加减使用。滑胎兼血滞者,应以保胎为主,根据病情佐以行血的药。临床可见小腹不适或略痛,B超宫内检查宫内有不同程度的暗区。多在以上方中加入当归6—10克,川芎6—10克,即使以上方中有此药味,其剂量也仍为此,即可使暗区逐渐消化吸收,或加当归芍药散化裁!5.2孕前治疗滑胎患者在孕前多存在脾肾两虚,其他次之。应给予健脾补肾法增补脾肾,或以养血,或以清热。若西医检查,发现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 抗心磷脂抗体 (ACA)、封闭抗体(BA)前两种为阳性,后一种为阴性时,需加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有热者加黄芩、丹皮,坚持服用3个月左右,阴阳可转化,妊娠保胎多可成功。在充分告知病情的前提下,已孕保胎治疗宜早。若发现妊娠,即使无流产先兆,亦应早治,在治疗的同时做有关检查,切不可等有流产征兆和有关检查结果出来后再治疗,但也存在保胎后为宫外孕的风险。已孕则按本篇辨证论治,证之临床,以上方药有提高黄体免疫功能作用,对黄体不足者,用后可提高其功能,血HCG值即会逐渐上升至正常水平,使胎元得固。5.3滑胎,用中药保胎,排除异位妊娠、葡萄胎、死胎等情况外,还要注意有无宫颈息肉、宫颈糜烂、宫颈湿疣导致的阴道出血。此组病例中有两例阴道不规则出血三个月,收住院,给予中药保胎后,阴道出血时有时无,后经检查发现宫颈息肉出血及宫颈湿疣出血,在病例中,需加重重视,给予治疗处理。用中药保胎最早见于《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治篇》,其当归芍药散、当归散、胶艾汤均为临床常用保胎验方,临床疗效显著,古籍中未见因保胎而致畸胎等文献记载。我们所用以上方药中,出生婴儿无一例致畸,对身体及智力方面无不良影响,且胎儿体重普遍偏大。中药保胎,疗效卓著,安全无副作用!参考文献:[1]黄缨. 刘云鹏妇科医案医话[D].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冯宗文. 月经病与不孕症诊治经验[D].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3]复发性流产病因学研究进展.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J]. 湖北实用医学杂志社,2014,01:41-45[4]刘颖等. 固胎合剂治疗滑胎的临床研究[J]. 湖北中医杂志,2000,03:21-22此文2015年9月被收录第六届国际中医妇科学术大会论文集,并发有学分证书。
1.湖北省荆州市中医院妇科,胡文金2.武汉市第三医院妇产科,朱争艳刘云鹏是全国著名的名老中医,虽已辞世,但传承工作室的弟子们,力将他的临床经验不断总结推广,代代相传。现将他治疗月经病的经验介绍如下。1月经病的辩证治疗刘师常以:调、清、活、化、温、补为法,往往一法单用或两法并用。刘师有肝为先天之说,重在以肝脾肾为中心的调治月经病,驱邪以湿热、瘀、寒为主。主方加减用药针对性强,常对药并用,增强主方(相须、相使)之疗效。此为一方一法治疗月经病。1.1调(疏肝养肝法)证见:经前胸乳胀痛,平时偶痛,喜呃逆叹息,舌淡略暗,脉沉弦。方用调经一号方(验方):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郁金、香附、川芎、益母草、加鸡血藤、制首乌。用于经前诸症,月经过少,或后期。证见:腰腹胀痛,小腹胀,舌红苔薄,脉沉弦。方用调经二号方(验方):乌药、木香、香附、槟榔、甘草、当归、川芎、益母草、川牛、加丹参、鸡血藤。用于经前诸症,月经过少不畅,甚退后而至。1.2清(清热凉血<护阴>法)证见:月经提前或经间期出血,量多或少,色鲜红,口干,五心烦热,舌红苔黄,脉弦或数。方用:清经汤加玄参、知母。用于月经先期,经间出血。证见:月经过多,或淋漓不尽,烟感口燥,五心烦热,便结溲黄,舌红苔薄黄,脉细数。方用保阴煎加二至丸:熟地、生地、白芍、甘草、续断、山药、黄芩、黄柏、女贞子、旱莲草。或用清热止血汤(验方):(即保阴煎二至丸)加茜草、乌贼骨、地于炭。用于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崩漏等。若更年期出现月经异常,潮热,汗出,失眠,阴道干涩,舌红薄黄干,弦脉细,用知五合方(验方):知母、熟地、山药、山茱萸、丹皮、泽泻、茯苓、菟丝子、枸杞子、覆盆子、五味子、车前子。克酌加合欢皮、远志、柏子仁、浮小麦、大枣、甘草、莲子心。1.3活(活血化瘀法)证见:经行小腹痛、或出血日久夹瘀、舌暗、脉沉细。方用益母生化汤(验方):益母草、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甘草、加蒲黄、五灵脂。或血府逐瘀汤:柴胡、枳壳、白芍、甘草、当归、川芎、熟地、桃仁、红花、桔梗、川牛膝、加玄胡、丹参、益母草、或活血化瘀汤(验方):蒲黄、赤芍、泽兰叶、川芎、桃仁、红花、莪术、卷柏、续断、炙甘草。血瘀气虚的痛经用内异一号方(验方):黄芪、白芍、甘草、蒲黄、五灵脂。血瘀夹湿热的用内异二号方(验方):丹皮、炒栀子、黄芩、郁金、香附、八月札、当归、赤白芍各、红花、三棱、莪术、白芥子、玄胡、川楝子、没药、徐长卿。1.4化(化痰利湿法)证见:月经后期、量少、肥胖、闭经、舌胖大苔灰、脉沉。方用苍附导痰汤:茯苓、法夏、陈皮、甘草、苍术、胆南星、枳壳、生姜三片、神曲、制香附。或启宫丸(验方):法夏、陈皮、茯苓、香附、川芎、神曲、苍术。选加浙贝母、郁金、菖蒲、生山楂、鸡内金、绞股蓝等。经前经期全身水肿、小便不利、纳差肢软、方用五皮饮:桑白皮、陈皮、大腹皮、生姜皮、茯苓皮。可选加白术、车前仁。1.5温(温经散寒法)证见:小腹疼痛,喜温怕凉,经血量少色暗,舌淡脉细。方用温经汤:当归、白芍、桂枝、吴茱萸、川芎、麦冬、生姜三片、法夏、丹皮、党参、甘草、阿胶(兑)。加玄胡,以温经散寒、养血止痛。用于:虚寒性痛经、月经后期、量少、甚虚寒漏下。证见:痛经,小腹拒按,经来不畅有块,恶冷,舌暗脉沉。方用少腹逐瘀汤:当归、川芎、赤芍、蒲黄、五灵脂、玄胡、没药、小茴、肉桂、干姜。加桃仁、香附、吴茱萸。以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止痛,用于实寒性痛经。用于寒湿性痛经的可用当归四逆汤:当归、桂枝、白芍、炙甘草、大枣、木桶、细辛。除寒湿以温通血脉。1.6补(补血、补脾、补肾)一般二法兼用。证见:月经过少、后期、闭经、头昏、舌淡脉细。方用养血八珍汤:黄芪、山药、枸杞子、茯苓、甘草、当归、白术、党参、川芎、熟地、制首乌、白芍。证见:崩漏日久、口干无力、舌红脉沉或虚。方用健脾固冲汤(验方):阿胶(兑)、生地、黄芩、白术、白芍、甘草、姜炭、赤石脂。加女贞子、旱莲草。证见:月经后期、量少、闭经、腰酸痛、舌淡红脉沉。方用益五合方(验方):当归、川芎、熟地、白芍、丹参、香附、茺蔚子、益母草、白术、菟丝子、枸杞子、五味子、车前子、覆盆子。脾肾两虚用六五合方(验方):党参、白术、茯苓、甘草、法夏、陈皮、菟丝子、枸杞子、覆盆子、五味子、车前子。脾肾阳虚扶命培土汤(验方):桂枝、附片、党参、黄芪、淫羊藿、山药、枸杞子、菟丝子、巴戟天、黄精、锁阳。以扶肾阳,培脾土,而调经,多用于卵巢早衰的患者。2中医人工周期的运用月经后期(月经周期第5-12天):月经刚净,血海空虚,阴血渐生。宜补肾养血,用验方益五合方(见上);经间期(月经周期的第13-15天):阴气长极而消,阳气开始萌动,精化气,阴转阳,为阴阳氤氲期。宜补肾活血,用验方促排卵汤:柴胡、赤白芍各、菟丝子、覆盆子、枸杞子、女贞子、鸡血藤、川牛膝、泽兰叶、苏木、蒲黄、益母草;经前期(含排卵后期):偏排卵期后,以补肾调冲为主,佐以滋阴(促黄体成熟)。用验方促黄体汤:巴戟天、肉苁蓉、菟丝子、续断、黄芪、当归、熟地、制首乌、枸杞子、山茱萸、太子参、丹参。偏经前期着以疏肝理气,兼以养血,为经行通畅准备。用验方调经一号方(见上);月经期:原则上以因势利导,活血化瘀为主,以助其泄而通畅,以利其藏而生新,则经可调,血虚则佐养血之味,以促内膜完全脱落。用验方益母生化汤或加益母胜经丹(当归、川芎、白芍、熟地、丹参、香附、茺蔚子、益母草、白术)。3月经病的心理治疗刘师认为,月经病发生往往受到情志因素、生活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属于心身疾病,应从心理—生理—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调摄。安慰、开导、排查心理障碍,故对患者常嘱其注意心理卫生和生理卫生,尤其是经期卫生,以免感染性疾病发生导致月经病。参考文献:[1]胡文金. 刘云鹏运用人工周期疗法治疗月经病的经验[J]. 湖北中医杂志,2009,(9):8-9.此文于2015年4月发表在湖北中医杂志第37卷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