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应用西吡氯铵含片预防口腔手术切口感染
口腔颌面外科疾病包括口腔器官(牙、牙槽骨、唇、颊、舌、腭、咽等)、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上颌骨、下颌骨、颧骨等)、颞下颌关节、涎腺以及某些颈部疾病;涵盖先天性畸形,感染,创伤,肿瘤等诊疗内容,治疗手段以外科手术为主;手术范围涉及口腔,因牙面存在正常定植菌群及部分侵袭力较强的优势菌群,故颌面外科手术大多数为污染切口,术后切口感染率高;患者因切口牵涉疼痛,无法有效刷牙或采用含漱液保持口腔卫生,进一步恶化围术期口腔卫生状况;此类患者如何有效维护围术期的口腔卫生是目前临床较为棘手的工作。恶劣的口腔卫生所带来的伤口感染导致愈合延迟,伤口开裂,骨折术后骨不连甚至继发骨髓炎,皮瓣手术失败等并发症常常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口腔感染以革兰阳性细菌感染最为常见,约占53.75%,其次为革兰阴性细菌,为38.75%,混合感染所占比例最低仅为7.5%。清创手术、口腔恶性肿瘤手术以及牙科手术后,患者口腔感染的发生率更高。血液链球菌是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细菌培养检出率最高的致病菌。西吡氯铵作为一种阳离子季铵化合物,具有抑制和杀灭多种口腔致病菌的作用。有研究表明,西吡氯铵在治疗牙周炎、牙菌斑、口腔念珠菌等方面均有不错的效果。西吡氯铵为阳离子季铵化合物,作为表面活性剂,主要通过降低表面张力而对病菌起到抑制和杀灭作用。西吡氯铵含片为黄绿色圆形片剂,口感较好,使用时药物在唾液中缓慢溶解释放,延长其在口咽局部的作用时间。国外研究也表明,含片在局部维持有效浓度的时间比含漱液更长。西吡氯铵含片可以提高术后切口愈合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牙周菌斑指数,通过其强大的抑菌作用减轻炎症反应。同时提示西砒氯铵含片属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广的抗菌谱,西砒氯铵可以使细菌的表面张力减弱,提高细胞壁通透性,使细菌的细胞膜功能发生紊乱,从而达到杀菌消炎的效果,并且其不仅可以杀灭口腔内常见的厌氧菌、真菌,还可以预防或减少牙菌斑的生成;西吡氯铵对口腔黏膜无刺激,不会影响口腔内的正常菌群,安全性较高,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围术期患者术后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