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582)
全部
(7409)
视频
(1661)
病例
(0)
公告
(3)
直播回放
(99+)
图文文章
(9)
视频
(8)
患者故事
(3)
义诊活动
(1)
分类
公告公告
北大医院骨肿瘤科建立了肿瘤患者病理骨折和截瘫快速入院的“绿色通道”
.高能量创伤,比如机动车撞击或从高处坠落或重物打击造成的骨折,称为生理性骨折,当然还包括老年人不慎摔倒出现的骨质疏松性骨折,这些骨折都有明显的外伤史,容易诊断和治疗。与普通创伤性骨折不同,病理性骨折的根本原因是骨骼的病理性破坏,而非单纯外力作用。不能忽视与肿瘤患者相关的病理性骨折和截瘫。一、原发良恶性肿瘤的病理性骨折在没有明显外伤史或轻微外伤情况下,比如青少年或年轻人轻微外力下出现的肢体骨折,需要高度警惕由于肿瘤引起的病理性骨折的风险。原因在于骨皮质已经被肿瘤(包括良/恶性骨肿瘤)破坏接近即将骨折的程度。1、原发恶性骨肿瘤2、原发良性骨肿瘤二、癌症骨转移造成的肢体病理性骨折和脊髓压迫截瘫随着医疗技术的巨大突破,癌症患者综合治疗后的生存期大幅度提高。然而骨骼是晚期癌症常见的转移部位,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的骨转移率达到70%,肺癌、肾癌和甲状腺癌可达40%,胃肠道和妇产科癌症为15-20%。骨转移容易引起骨相关事件,尤其是病理骨折和截瘫等将导致患者被迫卧床,接踵而至的是坠积性肺炎、褥疮和泌尿系感染等影响患者生命的卧床并发症。病理骨折保守治疗自行愈合能力为零,截瘫将造成脊髓神经系统不可逆损伤,永久丧失行走和大小便功能。因此对于发生病理骨折、截瘫的癌症晚期患者,临床诊治的时间窗至关重要。越早干预,越能最大程度改善晚期癌症患者骨折、截瘫患者的预后。肾癌骨转移压迫脊髓引起瘫痪。尽快手术减压,截瘫恢复三、北大医院骨肿瘤科已开放病理骨折和截瘫“绿色通道”病理骨折、截瘫是肿瘤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也是骨科急症之一。临床上这类患者数目激增,迫切需要外科及时干预。目前全国尚无一家医院建立病理性骨折和截瘫快速救治的路色通道,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主动承担这一重大医疗挑战。快速救治,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家庭负担,减少卧床并发症引起的额外医疗支出,减轻社会负担。北大医院骨肿瘤科拥有优秀的骨科医护人才,先进的医疗设备,各内科实力雄厚,辅助科室全力合作,尤其是大兴院区病房的扩容,大兴院区交通便利,为实现该绿色通道的建立提供了优势条件。由于癌症晚期患者多为老年人,内科合并症可能影响急诊手术行骨折固定和截瘫减压,因此我们建立患者入院的“绿色通道”,协调呼吸内科、心内科、神经内科、胸外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麻醉科、监护室等的急诊会诊,同时影像科、超声科(包括超声心动)、血库等重要辅助科室及时完成必要的术前检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肿瘤科已开放病理性骨折优先住院治疗的“绿色通道”,包括住院快,检查快,手术快。这“三快”一是大大缩短了患者骨折痛苦的时间,二是减少了患者出现卧床并发症的风险。这是我们骨肿瘤科全体医护对病理性骨折和截瘫急症患者的承诺!

燕太强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骨肿瘤)
18人已读
评论
1
公告公告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肿瘤科与您携手,守护健康未来(公益广告)
为加强出生缺陷防治,减少出生缺陷所致残疾,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出生缺陷救助项目为经济困难家庭的患儿提供医疗费用补助,涵盖遗传代谢病、先天性结构畸形和功能性出生缺陷三类出生缺陷疾病,切实减轻患儿家庭的医疗负担。为帮助更多患者,我们特别梳理了可申请救助的骨与软组织肿瘤相关疾病,并详细整理申请条件与流程,希望能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支持与希望。具体事宜请来门诊咨询,我们可协助申请相关材料的提供。让爱与希望同行,我们与您共渡难关!救助病种1.骨肉瘤2.尤文肉瘤/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3.软骨肉瘤4.滑膜肉瘤5.横纹肌肉瘤6.非横纹肌肉瘤的软组织肉瘤7.朗格汉斯细胞的组织细胞增多症(嗜酸性肉芽肿)8.未分化肉瘤9.恶性畸胎瘤10.盆腔恶性肿瘤11.臀部恶性肿瘤12.骶尾部恶性肿瘤13.腹膜后恶性肿瘤14.软组织恶性肿瘤15.上肢恶性肿瘤16.下肢恶性肿瘤17.背部恶性肿瘤申请条件①小于18周岁②临床诊断出生缺陷疾病(即以上救助病种)③经济困难证明④在我院接受诊断、治疗、手术和康复⑤医疗费用自费部分超过3000元申报材料①患儿或其监护人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身份证,以及证明监护关系的户口本、出生医学证明或其他材料②疾病和治疗证明材料:诊断证明、医学检查报告、住院首页、手术记录、出入院记录③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材料:低保证、低收入证明、特困证明材料(任选其一);或村委会开具的家庭困难情况说明材料原件值得一提的是,该救助可以多次申请!!!详细申报流程或有任何疑问,可通过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骨肿瘤)门诊咨询。不要让经济压力阻挡希望!如果您或您身边的家庭符合条件,可立即申请!国家与您携手,共同守护孩子的健康未来!门诊咨询与帮助燕太强主任医师、教授门诊时间:周一、周四上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大兴院区);周三上午(厂桥院区)赵志庆主治医师门诊时间:周三上午(大兴院区);周四下午(大兴院区)

燕太强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骨肿瘤)
86人已读
评论
3
公告公告
LGMD2D/R3基因治疗临床研究
你看到此文,说明你的孩子还有活下去的希望。当招募结束,我会删除此文,目前还剩2个名额。肢带型肌营养不良2D/R3(LGMD2D/R3)是由SGCA基因突变导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肌营养不良,典型患者表现为进行性肢体无力和肌肉萎缩,伴有血清肌酸激酶水平的升高,疾病后期出现心肺受累,其发展和假肥大肌营养不良类似,严重的孩子十岁左右丧失行走能力,不治疗的情况下很难活到成年。目前LGMD2D/R3尚无治愈方法,针对患者骨骼肌炎性病理改变的糖皮质激素治疗也只能延缓病情的发展,基因治疗是目前治愈LGMD2D/R3最佳治疗方案,在爱心人士的一次性资助下,我们联合上海华东理工大学研发了LGMD2D/R3的基因治疗药物,该药物采用了全新优化的肌肉靶向腺相关病毒递送系统,和治疗假肥大肌营养不良的基因治疗方法为同一个递送系统。前期的动物研究结果显示该药物能够显著提升LGMDR3小鼠模型α-sarcoglycan的表达水平,把小鼠模型的肌酸激酶水平下降到正常,显著改善小鼠模型的运动功能,并且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毒性反应,达到了预期治疗目的,目前已进入药物的生产阶段,预计2025年5月份拿到该药,经过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的批准就可以临床使用。我们招募的LGMD2D/R3患者已经完成,于2025年的9-10月份开展免费临床治疗。该病罕见,以后不会再有这样的免费机会。如您希望给孩子争取一个活下去的机会,可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神经肌病专业组就诊,找我、张巍、王朝霞教授,我们看看是否组织大家自己投资进行该病的基因治疗。先请通过以下二维码填写您的信息。

袁云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1509人已读
评论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