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3-24日陈莉团队成功举办中国国际乳腺外科创新大会,来自意大利、西班牙、美国、加拿大、巴西、韩国、日本等众多国家的专家和同道参加本次盛会,陈莉团队也分享乳腺癌手术经验及乳房美容重建方面工作新进展,吸引全球10,307位全球同行观看直播,进一步促进国际间的学术交流。
因科室工作调整,齐晓伟教授门诊自2019年12月16日起,从每周二改为每周四,诊室位于西南医院门诊部二楼乳腺甲状腺外科(1号诊室)。 因此2019年12月19日将是调整后的第一个门诊。请大家知悉并帮忙宣传告知,谢谢。 为方便病友就诊,若确实网上预约不上号或现场挂不到号,请周四早上八点前到1号诊室免费加号。
本文转自若初健康公众号,该公众号有很多高质量的专业资源,病友们可以关注本文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1MDE0MTI5NQ==&mid=2651347695&idx=1&sn=3b859a6acfc29fb88632b933ac143c10&chksm=f27a35efc50dbcf91fb1c6c15a6307d8f07429d37102ebb3a710d5298fef1b9a1310a2b791a7&mpshare=1&scene=1&srcid=0707jXq8XjA1TtLrzvVENwuP&pass_ticket=YXr26NBT6Z43XXpxAxsDEwMxymyK5JlIghX9PAfrsTbTDIGt2aiHQ2dvtXi0%2B6T1#rd本文纲要误区一:过度依赖非常规治疗拒绝西医规范治疗;中医介入后,饮食过度禁忌;过于重视保健品的作用误区二:内分泌治疗不坚持用药服药不连贯;不愿坚持长期服药;嫌内分泌药物太便宜。误区三:过度恐惧内分泌治疗副作用过度担心子宫内膜癌;因骨相关不适,擅自停药误区四:不愿意定期复查手术三年后,轻视复查;关于复查频率;关于肿瘤标志物在门诊,我经常会遇到病人询问大众化的问题。其中,有些是盲区,不仅你们不知道,医生可能也很难回答。比如:柳医生,我这个毛病到底有多少的生存希望,还可以活多久?这种情况下,我只能告诉一个整体比例,因为医生不是神仙,不可能算命。除了盲区,也不乏许多自以为的理解或是道听旁说,这往往会导致许多认知误区,对治疗以及康复的顺利开展十分不利。所以,我总结了「乳腺癌患者常见的四大误区」,通过这样一个传播更广的平台解疑答惑,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误区一过度依赖非常规治疗就西医而言,除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之外,其他所有的治疗,我们都称为非常规治疗。因为非常规治疗的介入,从而代替、轻视正规医疗手段,是我们所不提倡的。对祖国医药情有独钟,拒绝西医规范治疗其实,我们不反对在保证常规治疗的前提下,适度地接受非常规治疗,但是要理性对待,慎重选择,不能因为吃了中药就拒绝西医。同时,如果要想中医介入治疗,一定要找正规医院。中医介入后,什么都不敢吃,饮食过度禁忌中医有很多讲究,一旦吃了中药,好像就被套住了,饮食上诸多禁忌。有人就说:不能吃鸡肉!其实,这是一种讹传。没有任何证据认为家禽类,包括鸡、鸭、鸽子等,对乳腺癌有促进增长的作用。相反,鸡是很有营养的,特别是家养的草鸡。然后还有人说:海鲜不能吃,是发物!关于这个问题,我请教过专业中医,其实“发物”的“发”跟西医的过敏有关,并非肿瘤复发。所以,海鲜完全是可以吃的。诸如牛奶、咖啡等等,也可以食用,都没有问题。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某一类食品和乳腺癌的复发、转移有关,在饮食方面营养均衡,不要盯着一样吃就对了。常规治疗稍有反应就半途而废,对诸多保健品却持之以恒对于市面上各种所谓提高免疫力、杀灭肿瘤的神奇药物、疗法,通常都不太靠谱:很多都是细胞、动物试验的结果,并没通过人体试验,没有任何数据能够证明其在对抗肿瘤方面的疗效。而类似胸腺肽一类所谓提高人体免疫力的药物,目前来说,没有任何数据能证明,它在乳腺癌治疗方面的疗效。其实说白了,我们吃饭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这些保健品只不过被故意吹嘘,夸大了功效。所以,大家对于这种宣传一定要注意,捂紧自己的钱袋子,小心上当受骗。误区二内分泌治疗不坚持用药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误区,下列三类患者是比较典型的例子:服药断断续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今天吃两粒三苯氧胺(他莫昔芬),第二天不吃了,等到后天想起来,一下子补三颗。药物有半衰期,也就是药效时间。药效时间不会因为药物剂量的翻倍而延长,而只会增加单位时间内的药物浓度。也就是说:●该吃药时没吃药,身体就没法置于药物的保护之下;●超量服药,则会引起药物副作用的增加。小贴士大家可以手机中设置闹钟提醒;药盒上写上这盒药需要服用的起止日期;甚至可以直接写到药板上。其实只要开动脑筋,一些小技巧就能帮你很好的解决这些困扰。不愿坚持长期服药,认为2-3年足够了对于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来说,内分泌治疗是与癌细胞的一场持久战。激素的控制,让癌细胞无法获得适宜的生长环境,能够让它们长期沉眠。如果抑制时间不够,就有可能让癌细胞死灰复燃,从而让自己暴露在复发、转移的危险之中。统计数据显示,ER、PR阳性的乳腺癌类型,虽然总体复发转移率不高,但风险却并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明显下降,因此必须坚持长期用药。嫌内分泌药物太便宜,服药依从性不高一个月的内分泌治疗,使用进口药物要一千多元,但在中国,只需320元左右。看到这里,有患者会问:为什么差别这么大?是不是进口药物疗效更好?其实,我们应该从药物本质上考虑。国产和进口存在纯度的差别,但其中有效成分是一样的,建议大家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和医保报销情况来做选择。误区三过度恐惧内分泌治疗副作用在解释副作用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内分泌药物的作用机制。● 雌激素替代剂(代表药物:三苯氧胺)一把错误的钥匙(他莫昔芬)插进门锁(乳腺癌表面激素受体)中,可以很合适的插入,但无法转动,正确的钥匙(正常雌激素)因为锁孔(乳腺癌表面激素受体)被占无法开锁。这样,癌细胞无法接受正常雌激素的刺激,肿瘤停止生长。注意:服用三苯氧胺期间,检测雌激素水平出现增高是正常的!人体雌激素本来要待的“坑”被雌激素替代剂“占了”,所以无家可归的雌激素会游离在血液中,绝对不意味着药物无效哦!● 卵巢功能抑制剂代表药物:戈舍瑞林、亮丙瑞林绝经前患者雌激素主要来源于卵巢,运用药物可阻断卵巢产生雌激素,该效果是可逆的,停用后可恢复卵巢功能。● 芳香化酶抑制剂代表药物:来曲唑、阿那曲唑可阻断人体其他途径的雌激素转化。害怕子宫内膜癌,拒绝服药在我职业生涯中,绝大多数患者只是子宫内膜增厚,出现三苯氧胺引起子宫内膜癌的病人,不到五个。我有一个年轻病人,是上面五例的其中之一。她在服用三苯氧胺期间引起了子宫内膜癌,经过治疗,现在已经十几年了,当时还保留了子宫。三苯氧胺引起的子宫内膜癌,一般来说都比较早期、易治疗、可治愈。所以,相较其降低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风险,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巨大优势,三苯氧胺在子宫内膜方面的副作用是微不足道的。因骨质疏松等骨相关不适,擅自停药对于骨丢失,目前主要是预防,应用药物是双膦酸盐。注意:打预防针之前,最好能够测骨密度,确定自己是否为骨密度低。如果大家觉得副反应已经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建议及时跟主诊医生沟通,让他来给你出具解决方案,千万不要擅自停药。误区四不愿意定期复查复查对患者来说非常重要。但有的患者却认为:手术做了,化疗结束了,病就好了,不要再做什么复查了!定期检查不仅可以让医生了解大家的恢复状况、疾病进展,还可以让我们根据副反应表现、治疗并发症,给出相应的指导建议等等。手术三年后,掉以轻心不再复查有的患者认为:手术后三年是一关,三年内的复查要勤,三年以后就无所谓了!其实这也是不对的。像三阴性乳腺癌,三年以后再复发的风险确实小很多,但不是完全没有,我甚至看到过术后20年还复发的病人。所以,我们会建议:●低危病人的内分泌治疗是五年;●高危的十年;●极高危甚至要终身吃药。当然,复查还有一个作用是监测健侧乳房,尽量早期发现、避免对侧的乳腺癌。关于复查频率我认为复查频率需考虑个体化差异,一年一次是基础,是否需要增加频率则要看你的具体病情。比如一些低危的、非常紧张、有疑病症的患者,我的建议是可以适当降低复查频率,一开始就可以一年一次;如果是三阴性患者的,前三年半年一次足矣。对于复查频度,英国人曾经做过一个这方面的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增加检查频度在生存率上没有帮助。这也意味着,即便真的出现复发转移,早或是晚发现几个月,对最终结果不带来实质性影响,但过高的检查频度,可能给你带来心理上的沉重负担。关于肿瘤标志物有些患者很在意这个指标,老是喜欢做。认为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就万事大吉,指标稍有异常,就紧张得不得了。其实,大家知道这些指标是怎么来看的吗?这些指标是用来监测复发转移的吗?——不是的!是否复发转移一定是靠影像学检查作为证据的,也就是B超、CT、钼靶等。如果这些检查都没有问题,单纯一个血肿瘤指标偏高说明不了任何问题,因为影响它们的因素太多,它们非常不准。小贴士对于已经转移的晚期患者,肿瘤标志物可以作为一种判断疗效的手段,其他患者不建议做。总结有的患者得了病,好像获得了更多:明确知道自己的人生到底需要什么、应该追求什么,恍若重生。希望广大的乳腺癌患者,能够拿起科学的武器,来战胜疾病和不健康心理状态,争取早日由病人的角色,回归到社会、家庭的角色当中去。谢谢大家!
左甲状腺素钠片最正确的服用方法是:早餐前半小时用清水送服,每天服用一次。建议早上起床后马上服药,然后再洗漱,等到吃早饭时就差不多是半个小时以后了。这样可以避免食物影响药物的吸收。如果早上服药有困难,也可以在晚饭后 4 小时(差不多是睡前)服药。左甲状腺素钠片不应和其他药物、食物同时服用,间隔时间如下:与维生素、滋补品间隔 1 h;与含铁、钙的食物或药物间隔 2 h;
在去年,“一女子喝了3年自磨豆浆后查出乳腺癌”的消息称豆制品中含有大量植物雌激素,会造成人体内雌激素含量偏高,增加乳腺癌患病几率,不少女性一时“谈豆浆色变”。事实上,大豆类食品不仅可以降低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而且能显著降低乳腺癌患者复发和死亡的风险。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2011年发布了一项研究成果:每天摄入11克大豆蛋白(约30克干豆)的乳腺癌患者死亡率和复发率最低,其中大豆中的异黄酮和优质蛋白质发挥了关键作用。那么对于乳腺癌,豆制品到底是“敌”是“友”?让我们通过下面的科学解释来揭开真相!1、植物雌激素≠体内雌激素植物雌激素是指在化学结构和功能上与雌激素相似的一大类化合物,其在机体雌激素水平低时,发挥补充雌激素的作用。人体内雌激素会刺激乳腺增生和子宫内膜增厚,促进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生。而大豆及豆制品中含有的植物雌激素能够改善由于身体雌激素分泌不足所导致的的疾病,但其对乳腺增生的促进作用仅为雌激素的千分之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将植物雌激素和体内雌激素混为一谈,从而使人们误以为豆制品中的植物雌激素可以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大豆中的异黄酮类物质是一种植物雌激素,它对体内雌激素水平具有双向调节功效,它可以根据体内雌激素浓度、受体数量、结合程度等不同情况,对体内雌激素活性呈现促进或拮抗作用。当体内雌激素水平低时,大豆异黄酮能发挥补充雌激素水平的作用,而当体内雌激素水平偏高时,大豆异黄酮与体内雌激素竞争雌激素受体,但其作用活性只有体内雌激素的2%,所以起到了“抗雌激素”的作用。大豆异黄酮的双向调节功能也引起了广大科学研究者的兴趣,对豆制品和乳腺癌的关系进行了很多研究。《美国医学会杂志》2009年已刊登研究表明:在中国罹患乳腺癌并食用较多大豆食品的妇女,其相关死亡及乳腺癌复发的风险比较低,国内著名乳腺癌专家邵志敏等人在《乳腺肿瘤学》描述了对3000多例乳腺癌患者与健康者的病例对照研究,发现摄人大豆制品最高的女性,乳腺癌危险可以降低 30%;青少年时期大豆制品类食物摄人多,可能会降低成年后患乳腺癌的危险。上海乳腺癌现状调查研究了上海市5042名20-75岁女性乳腺癌患者,发现吃豆制品可显著降低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多项细胞学研究也证实,大豆异黄酮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发挥抗癌作用。以上研究都说明豆制品对乳腺癌患者或是预防乳腺癌的发生都是有益的。同样的,针对乳腺增生,乳腺囊肿以及纤维腺瘤患者等,也是可以食用豆制品的。2、豆制品应该怎么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天食用 30~50 g 大豆,这是安全合理的摄入量。一般情况下,50 g 干豆如果换算成大豆制品,约为 200 g 豆腐,大概是半盒的盒装豆腐;或者 800 ml,也就是大约 4 杯豆浆。但食用豆制品需注意:(1) 不推荐大豆异黄酮药物对于浓缩型大豆异黄酮药物,目前缺乏足够的安全性研究,也没有明显证据表明对更年期潮热等症状有效用,不推荐服用。(2) 豆浆必须煮熟生豆浆中含胰蛋白酶抑制素和皂甙,摄入过多可能导致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豆浆加热到 80~90 ℃ 时会产生大量泡沫,此时再调小火力继续加热 3~5 分钟,经过充分加热后方可安全饮用。(3) 干燥环境储藏豆类南方较潮湿,储藏不慎,豆类有可能会生霉,其中黄曲霉素就是强致癌物质。在挑选豆类的时候,也要注意豆类的干燥程度。以上内容转载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胡静、吴维妙的文章,并做适当修改。原文地址:http://mp.weixin.qq.com/s/BDKegl4PWiCHu7oFvPCMOw
每周一的科普时间,挑一个门诊遇到最多或者最有趣的问题,写一个小科普。门诊患者问得最多,也最关心的问题:1.我是不是得了乳腺癌?2.我这个病会不会变成乳腺癌?我的回答常常是:没有,你现在没有乳腺癌。但是至于你10年,20年之后得不得乳腺癌,我还真不知道,就像我也不知道我会不会得乳腺癌一样。如果我知道,我就不坐在这里看门诊当医生了,直接可以挂牌做半仙了!那么今天就说说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乳腺增生是不是会变成乳腺癌!我知道大家现在看病,都是先百度,于是我也去找了找“百度医生”。然后确实被吓了一跳,来先看看标题党如何危言耸听:“乳腺增生到乳腺癌只要4步,90%的女人都忽视了”,我想患者看了这个文章,一定默默的后怕,啊,我就是那90%啊!其实乳腺增生和乳腺癌的关系就像18房的远亲,有那么一点关系,因为毕竟都是乳腺上皮细胞的增生;但是又基本八竿子打不着,因为乳腺增生的上皮细胞仅仅是增加,仍然受细胞周期调控,而乳腺癌的癌细胞已经脱离正常的细胞调控,不受控制的随意增殖。绝大多数乳腺增生并不会进展为乳腺癌,而乳腺细胞癌变的过程也不是必然会经过乳腺增生这个阶段那么乳腺增生的患者是不是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呢?当然不是,除了最最重要的定期检查(根据情况半年到一年),一些特殊情况的乳腺增生患者要更加注意。有乳腺癌家族史;持续性的乳房疼痛和肿块,不随月经周期波动如果B超和钼靶等影像学检查提示乳房结节并建议活检,且活检的病理报告是非典型增生,即其细胞形态异于正常细胞,那么这种类型被视作癌前病变,发生癌变的风险则要比正常人高出4-12倍,这种情况也需要手术处理。所以,大部分的乳腺增生患者真的不必要太过担心,设定好自己的复查时间,定期到门诊复查,是最好的预防乳腺癌的方式!本文系周艳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近年来,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日趋增高,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提高,甲状腺疾病的早期诊断率也不断提高。但是超声发现的那些甲状腺包块哪些需要行手术切除,哪些甲状腺包块不需要手术,而仅只需要门诊观察随访呢? 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是行活组织病理检查,但因甲状腺组织的位置非常特殊,其旁有较多的大血管及神经分布,甲状腺本身的血供也非常丰富,因此,不敢将用于乳腺等部位的穿刺枪应用于甲状腺穿刺。我院既往的甲状腺穿刺均是在超声定位下的细针穿刺。这种穿刺方式的缺点是穿刺的组织量少,不能做常规石腊病理活检,有时候甚至做细胞学检查都有些困难,从而降低了甲状腺穿刺的准确度。 因此,我院现在引进一种新的甲状腺穿刺针,这种穿刺针克服了传统细针穿刺的缺点,可以多次取材,穿刺的组织量大,不但做常规的细胞学检查细胞量丰富,大部分时候甚至可以取到肉眼可见的线状的待穿刺组织,可以将这些组织做常规石腊病理检查,从而更加提高诊断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甲状腺癌的漏诊率,降低了甲状腺良性病灶的切除率,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了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率及治愈率。
乳腺癌患者改善生活方式的推荐意见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乳推荐1:达到和保持健康的体重。对照《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计算体重指数,判断体重范围是正常、过轻、超重或肥胖。每3个月测量一次体重,再次评估。如果体重指数过低,需咨询营养师以制定和执行营养改善计划;如果体重指数已经达到超重或肥胖标准,应避免摄入高热量食物、饮料,并增加体力活动,以减轻体重。推荐2:有规律地参加体力活动。在阶段性抗肿瘤治疗结束后,咨询专科医师,获得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的建议,包括何时开始、运动强度、运动方式。每3~6个月咨询专科医师或专业体育指导人员,对目前的体力活动和体育运动状况进行评估,获取改善建议。避免静坐生活方式,尽快恢复疾病诊断以前的日常体力活动。年龄18~64岁的成年患者,每周坚持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周5次,每次30分钟);力量性训练(大肌群抗阻运动)每周至少2次。推荐3:调整膳食结构,使其富含蔬菜水果、全谷物。按照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合理安排饮食。推荐4:戒烟禁酒。推荐5:根据医师建议使用保健品。摘要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乳腺癌患者获得诊断治疗后,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主要手段包括维持健康体重、规律的体力活动和合理的营养膳食等。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乳腺学组组织专家对全球相关领域循证医学证据进行了系统回顾,结合中国乳腺癌患者的特点,制定了本指南,针对乳腺癌患者在无病生存期和疾病稳定期的长期生存问题,提出乳腺癌患者日常生活的建议和推荐,为医务人员、卫生服务人员、乳腺癌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指导。本指南的意见和建议有助于乳腺癌患者形成健康膳食习惯、体育锻炼习惯及达到和保持正常体重,以促进整体健康状态,改善预后,有质量地长期生存。前言近30年来,随着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和乳腺癌筛查的普及,乳腺癌的生存率迅速提高,乳腺癌现患数量明显增多。我国女性乳腺癌患者的5年相对生存率估计为73.0%(71.2%~74.9%)【1】,在医疗条件较好的大城市可达80%【2】。乳腺癌的总体生存状况明显好于其他常见恶性肿瘤,使得癌症生存者中乳腺癌患者比例较高;中国乳腺癌患者占全球乳腺癌患者的11.1%,占中国女性癌症患者的27.4%【3】。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乳腺癌患者的生活方式会影响预后【4】。乳腺癌患者诊断后的膳食营养状况、体重变化、体力活动状况及吸烟饮酒等个人生活方式相关因素与肿瘤转移复发、无病生存率和病死率相关【5】。乳腺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后,不仅需要长期医疗和康复服务,而且需要接受日常生活指导,以形成和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改善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指导乳腺癌患者改善生活方式的过程中,医务人员的角色非常关键。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推荐和指导将会对乳腺癌患者改善生活质量、控制症状和提高总体健康状况起到重要的作用。健康教育能够使乳腺癌患者建立并维持健康的膳食结构和习惯【6,7】。随着医疗模式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家庭”模式转变,无论专科医师、护理人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其他社会服务人员及乳腺癌患者的家属都需在一定范围内承担乳腺癌患者的照护任务,乳腺癌患者本身的自我管理和照护也非常重要。为此,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乳腺学组组织专家对全球相关领域循证医学证据进行了系统回顾,结合中国乳腺癌患者的特点,制定了本指南,就乳腺癌患者的无病生存和疾病稳定期的长期生存问题,提出针对其日常生活的建议和推荐,为医务人员、卫生服务人员、乳腺癌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指导。本指南所指的生活方式,主要包含健康膳食、维持体重、体力活动及保健品选择等。本指南的推荐,除非指明仅限于乳腺癌患者,其他癌症患者也一并适用。方法学通过查阅文献、收集与乳腺癌患者生活方式相关的系统文献回顾报告,以及乳腺癌乃至癌症患者的生活方式指南,筛选出与乳腺癌预后相关、证据级别达到牛津循证医学中心-证据分级标准(2009年3月版)2级及以上【8】的生活方式条目,经专家组讨论确定纳入本指南推荐范围。本文所列举的证据,除非特殊注明,均来源于美国癌症学会(ACS)颁布的《癌症生存者营养与体力活动指南》【9】、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和美国癌症研究所颁布的《膳食、营养、运动与乳腺癌生存(2014版)》【5】和《食物、营养、身体活动和癌症预防》【10】。经专家组讨论确定,就每项纳入的条目提出针对患者的具体的教育、咨询和干预的推荐意见。推荐意见遵循简单易行、定量化、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原则,提出具体的推荐意见和(或)干预步骤。推荐意见中涉及的标准,以我国权威专业学会推荐的相关指南为主,本文涉及的此类指南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11】、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12】。推荐意见一、达到和保持健康的体重一)推荐乳腺癌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应尽量使体重达到正常范围(即体重指数为18.5~23.9kg/m2),或者按照《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达到正常体重标准。对于已经超重和肥胖的乳腺癌患者来说,推荐降低膳食能量摄入,并接受个体化的运动减重指导。对于积极的抗癌治疗后处于营养不良或体重过轻状态的患者,进一步降低体重会降低生活质量、影响治疗实施、减缓康复或增加并发症风险,必须由专科医师和营养师进行评估,制订和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推荐此类患者进行一定的体力活动,帮助改善身体机能和增加体重,但应避免高强度剧烈运动。二)证据体重增加现象在中国乳腺癌患者中普遍存在【13】,60%以上的患者诊断1年半后的体重高于诊断前【14】。以往较多患者确诊时已为疾病晚期,主要问题是体重过轻;而目前大部分乳腺癌患者确诊时处于疾病早期,有的患者体重已经达到超重或肥胖;一些新辅助化疗后的患者也出现体重上升的现象,治疗结束后进入恢复期时处于超重或肥胖状态。超重和肥胖是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2项荟萃分析、4项前瞻性研究(上海乳腺癌生存队列研究、癌后生活流行病学[LACE]研究、女性健康饮食与生活[WHEL]研究、护士健康研究[NHS])的结果均证实,诊断后超重和肥胖者总体死亡和乳腺癌死亡的相对危险度为1.31~1.33。超重和肥胖也与发生对侧乳腺癌、淋巴结转移、肿瘤复发、并发症相关。NHS研究的结果显示,与体重不变者相比,乳腺癌患者诊断后如果体重指数增加0.5~2.0kg/m2,复发风险增高40%;增加2.0kg/m2以上,复发风险增加53%。中国乳腺癌患者诊断后1年半如果体重增加5kg,死亡风险增加65%【15】。体重增加不仅与乳腺癌预后有关,也增加罹患和死于其他疾病的风险,带来整体健康损害。采取干预措施以维持健康体重,对于乳腺癌患者是有益的。无论乳腺癌患者确诊时体重如何,在治疗及康复期间达到或维持正常体重均会使其获益。女性营养干预研究(WINS)的结果显示,通过低脂饮食平均降低体重0.45kg(原文为6磅),可以明显降低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复发风险,这一效益在雌激素受体阴性的患者中更加显著。促进康复和良好健康的运动和营养(ENERGY)研究的结果也证实,在超重和肥胖的癌症患者中采用运动和低热量饮食的管理措施,可以显著降低体重,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身体功能和激素水平。对于一般超重和肥胖者,降低5%~10%的体重就能获得健康收益,这样的结论应也适用于乳腺癌患者。二、有规律地参加体力活动一)推荐乳腺癌患者诊断后应避免静坐生活方式,尽快恢复诊断以前的日常体力活动;18~64岁的成年乳腺癌患者,每周坚持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大致为每周5次,每次30分钟)或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力量性训练(大肌群抗阻运动)每周至少2次。锻炼时以10分钟为一组,最好保证每天都进行锻炼。年龄>65周岁的老年乳腺癌患者应尽量按照以上推荐进行锻炼,如果合并使行动受限的慢性疾病,则根据医师指导适当调整运动时间与运动强度,但应避免长时间处于不运动状态。二)证据乳腺癌患者诊断后的体力活动与降低乳腺癌复发率、乳腺癌病死率和总体病死率相关,也与改善患者体质、患者自我报告的健康状况,减少淋巴水肿和并发症有关。8项前瞻性研究评估了乳腺癌患者体力活动与总体病死率的关系,其中4项评估了其与乳腺癌病死率的关系,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诊断后坚持体力活动可以降低34%的乳腺癌死亡风险和41%的乳腺癌复发风险。癌后汇总计划(ACPP)研究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每周的体力活动达到10代谢当量·h,可以将总体病死率降低27%,乳腺癌病死率降低25%。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可以提高癌症患者的身体素质。乳腺癌患者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和耐力训练可以增加骨密度,提高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增加瘦体重。体育锻炼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紧张和抑郁情绪,提高自我认知。乳腺癌相关病情及治疗过程中诸多因素会减弱患者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的能力。为避免运动相关伤害,乳腺癌患者如存在贫血、免疫功能损害、疲劳、置管和未控制的并发症等,必须在选择和进行运动时寻求专业指导。三、合理营养和膳食一)推荐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合理安排饮食。二)证据有相当多的研究关注了乳腺癌患者膳食营养与肿瘤相关生存的关系。结果表明,膳食结构和食物选择确实与乳腺癌患者的疾病进展、复发风险、总体生存率有关。富含蔬菜水果、全谷物、禽肉和鱼的膳食结构与富含精制谷物、红肉和加工肉、甜点、高脂奶类制品和油炸薯类的膳食结构相比,可以使乳腺癌患者的总体病死率降低43%。食物摄入与生活方式有协同作用,每天摄入5份蔬菜水果(每份相当于150g)、每周6d坚持步行30分钟以上的乳腺癌患者生存率最高,而其中单独一项并没有明显的提高生存率的作用。1、脂肪:研究结果显示,脂肪摄入与乳腺癌生存有关,但各研究的结果并不完全一致。有研究结果显示,脂肪摄入与乳腺癌复发和生存呈负相关,调整能量摄入后以上相关性消失。有研究结果显示,脂肪摄入与乳腺癌诊断后病死率呈“U型”相关,并且提示脂肪摄入过多与不良预后有关。WINS研究结果显示,低脂饮食(脂肪占总热量的15%以下)与乳腺癌的无复发生存有关。每降低20%的膳食能量,就能降低24%的乳腺癌复发风险。2、蛋白质:在癌症患者治疗、康复和长期生存的过程中,适量的蛋白质摄入十分重要。鱼、瘦肉、去皮的禽肉、蛋类、低脂和无脂的奶制品、坚果和豆类等食物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同时可提供不饱和脂肪酸。以蔬菜水果为主的膳食结构应补充足够的鱼类、奶类等优质蛋白质。3、碳水化合物:在健康的膳食结构中,碳水化合物应来源于富含基本营养成分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和豆类食物。全谷物中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及其他营养成分,可以降低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而精制谷物中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的含量远低于全谷物。糖和含糖饮料(软饮料和果汁饮料)会增加膳食中能量的摄入,使体重增加,应限制摄入。4、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维生素、矿物质、生物活性植物素及膳食纤维,且是低能量密度食物,可以帮助保持健康的体重。水果(非果汁)可以提供膳食纤维,减少食物的能量摄入。如患者不能摄入新鲜水果,则建议选择纯果汁。5、豆类制品:豆类制品富含大豆异黄酮,具有类雌激素作用,可以降低人体血液雌激素水平,具有预防乳腺癌的作用。以上海市5000例乳腺癌患者为对象的上海乳腺癌生存队列研究结果显示,大豆蛋白质最高摄入组乳腺癌死亡风险降低29%,复发风险降低32%【16】。中美联合研究的结果显示,大豆摄入能降低25%的乳腺癌复发风险,对雌激素受体阴性的患者保护作用更明显【17】。基于以上研究证据,推荐将大豆制品作为健康膳食的组成部分,适量摄入是安全的。但由于缺乏证据,不推荐乳腺癌患者服用含有大豆异黄酮的保健品以降低复发风险。综上所述,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富含蔬菜水果的膳食结构能够提高癌症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同时也要认识到,患者诊断前多年的饮食习惯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可能会抵消诊断后短时间的膳食结构改变带来的益处。除了蔬菜水果以外,健康的膳食结构还应包含丰富的鱼类、禽类而非红肉、加工肉类,低脂奶类而非全脂奶类,全谷物而非精制谷物,植物油而非其他油脂。《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也完全适用于乳腺癌患者。四、谨慎使用保健品一)推荐乳腺癌患者应尽量从饮食中获取必要的营养素;在临床表现或生化指标提示营养素缺乏时,才需要考虑服用营养素补充剂;当患者无法从食物中摄取足够的营养素,摄入量仅为推荐量的2/3时,可以考虑服用营养素补充剂;此类诊断应由营养师进行。二)证据保健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18】,欧美国家一般称为“膳食补充剂(dietary supplements)”,包括维生素、矿物质、草药、氨基酸等。上海乳腺癌生存队列研究的资料显示,97.2%的患者服用过膳食补充剂或中草药【19】。迄今,无论是观察性研究还是临床试验都未能证实保健品能够改善癌症患者的预后,相反还可能增加死亡风险。各种膳食补充剂和复合维生素与早期乳腺癌诊断后的复发、乳腺癌病死率和总体病死率没有关系。而中国乳腺癌患者研究的结果显示,使用抗氧化剂(维生素E、维生素C或复合维生素)患者的死亡风险和复发风险轻度降低(18%~22%),特别是长时间使用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患者死亡和复发风险降低最明显【20】。由于中国乳腺癌患者研究的结论还需更多研究结果来验证,因此乳腺癌患者膳食补充剂的使用应遵照《食物、营养、身体活动和癌症预防》对癌症患者的推荐。五、其他生活方式的建议一)推荐戒烟禁酒。二)证据1、吸烟:在诊断时吸烟的乳腺癌患者,乳腺癌死亡风险较不吸烟者高出2倍,非乳腺癌死亡风险高出4倍【21】。吸烟者死于乳腺癌的风险还与吸烟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关【22】。中国妇女主动吸烟率仅为2.5%【23】,但总体暴露于二手烟的比例为71.6%【24】。有研究结果显示,被动吸烟与女性乳腺癌死亡、全因死亡间有弱相关【25】,被动吸烟使绝经后或肥胖的乳腺癌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的风险更高【26】。因此,建议乳腺癌患者应尽量避免吸烟、被动吸烟。吸烟的乳腺癌患者应及早戒烟。2、饮酒:现有证据已经确认乙醇摄入与多种癌症(如口腔癌、肝癌、咽癌、喉癌、乳腺癌、食管癌和大肠癌等)存在关联。已诊断为癌症的患者,患第二原发癌的风险增高。乙醇能够增高外周血雌激素浓度,理论上会提高乳腺癌复发风险。因此,乳腺癌患者应尽量避免乙醇摄入。总之,乳腺癌患者的无病生存期是改善生活方式的有利时机。本指南的意见和建议有助于乳腺癌患者形成健康的膳食习惯、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达到和保持正常体重,以促进整体健康状态,改善预后,有质量地长期生存。参考文献Zeng H, Zheng R, Guo Y, et al. Cancer survival in China, 2003-2005: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Int J Cancer. 2015;136(8):1921-1930. DOI: 10.1002/ijc.29227郑莹, 吴春晓, 张敏璐. 乳腺癌在中国的流行状况和疾病特征. 中国癌症杂志. 2013;23(8):561-569. DOI: 10.3969/j.issn.1007-3969.2013.08.001Bray F, Ren JS, Masuyer E, et al. Global estimates of cancer prevalence for 27 sites in the adult population in 2008. Int J Cancer. 2013;132(5):1133-1145. DOI: 10.1002/ijc.27711Chlebowski RT. Nutri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 influence on breast cancer incidence and outcome. Breast. 2013;22 Suppl 2:S30-S37. DOI: 10.1016/j.breast.2013.07.006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 International, American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 Diet, Nutriti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Breast Cancer Survivors. 2014 [2016-11-14] http://www.wcrf.org/sites/default/files/Breast-Cancer-Survivors-2014-Report.pdfPierce JP, Newman VA, Flatt SW, et al. Telephone counseling intervention increases intakes of micronutrient- and phytochemical-rich vegetables, fruit and fiber in breast cancer survivors. J Nutr. 2004;134(2):452-458.Rock CL. Dietary counseling is beneficial for the patient with cancer. J Clin Oncol. 2005;23(7):1348-1349.Oxford Center for Evidence-based Medicine-levels of Evidence. 2009 [2016-11-14] http://www.cebm.net/oxford-centre-evidence-based-medicine-levels-evidence-march-2009/Rock CL, Doyle C, Demark-Wahnefried W, et al. Nutri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for cancer survivors. CA Cancer J Clin. 2012;62(4):243-274. DOI: 10.3322/caac.21142Marmot M. 食物、营养、身体活动和癌症预防. 陈君石, 译.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8:323-330.陈春明, 孔灵芝.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Gu K, Chen X, Zheng Y, et al. Weight change patterns among breast cancer survivors: results from the Shanghai breast cancer survival study. Cancer Causes Control. 2010;21(4):621-629. DOI: 10.1007/s10552-009-9491-zChen X, Lu W, Gu K, et al. Weight change and its correlates among breast cancer survivors. Nutr Cancer. 2011;63(4):538-548. DOI: 10.1080/01635581.2011.539316Chen X, Lu W, Zheng W, et al. Obesity and weight change in relation to breast cancer survival. Breast Cancer Res Treat. 2010;122(3):823-833. DOI: 10.1007/s10549-009-0708-3Shu XO, Zheng Y, Cai H, et al. Soy food intake and breast cancer survival. JAMA. 2009;302(22):2437-2443. DOI: 10.1001/jama.2009.1783Nechuta SJ, Caan BJ, Chen WY, et al. Soy food intake after diagnosis of breast cancer and survival: an in-depth analysis of combined evidence from cohort studies of US and Chinese women. Am J ClinNutr. 2012;96(1):123-132. DOI: 10.3945/ajcn.112.035972袁恩桢. 保健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上海医药生物工程年鉴.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6:247-254.Chen Z, Gu K, Zheng Y, et al. The use of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among Chinese women with breast cancer. J Altern Complement Med. 2008;14(8):1049-1055. DOI: 10.1089/acm.2008.0039Dorjgochoo T, Shrubsole MJ, Shu XO, et al. Vitamin supplement use and risk for breast cancer: the Shanghai Breast Cancer Study. Breast Cancer Res Treat. 2008;111(2):269-278. DOI: 10.1007/s10549-007-9772-8Braithwaite D, Izano M, Moore DH, et al. Smoking and survival after breast cancer diagnosis: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and systematic review. Breast Cancer Res Treat. 2012;136(2):521-533. DOI: 10.1007/s10549-012-2276-1Bérubé S, Lemieux J, Moore L, et al. Smoking at time of diagnosis and breast cancer-specific survival: new findings and systematic review with meta-analysis. Breast Cancer Res. 2014;16(2):R42. DOI: 10.1186/bcr3646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检测报告. 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12: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著. 2010全球成人烟草调查——中国报告. 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 2011:135.Kakugawa Y, Kawai M, Nishino Y, et al. Smoking and survival after breast cancer diagnosis in Japanese women: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Cancer Sci. 2015;106(8):1066-1074. DOI: 10.1111/cas.12716Sagiv SK, Gaudet MM, Eng SM, et al. Active and passive cigarette smoke and breast cancer survival. Ann Epidemiol. 2007;17(5):385-393. DOI: 10.1016/j.annepidem.2006.11.004原文参见:中华外科杂志. 2017;55(2):81-85.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甲状腺医生并适当调整,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OTM0OTY1Nw==&mid=2650182780&idx=1&sn=985140e1c5226c34c6fd54e9223e3192&chksm=8881918abff6189c6c89bc077c5ceebf81c8c6885aa02fb3425b9d55a98195e8d92918a9a620&mpshare=1&scene=23&srcid=1118Bww0lJ4YJKgxTaCAPgJY#rd有甲状腺疾病,医生经常嘱咐要忌碘饮食或低碘饮食或适碘饮食。但病友们往往听得很糊涂,存着一肚子疑惑。本文对此进行介绍,希望对大家有用。确定自己需要哪种饮食首先,要搞清楚自己的甲状腺问题对应着哪种饮食。无甲状腺问题:适碘饮食→正常碘摄入和甲状腺疾病的发病没有明确关系甲亢:忌碘饮食甲减:低碘饮食甲状腺炎:需咨询医生(根据甲功及病情变化等决定)甲状腺结节:适碘饮食,但如果合并甲亢 / 甲减,要按照甲亢 / 甲减的要求饮食。甲状腺癌术后、碘 131 治疗前:忌碘饮食忌碘低碘适碘啥区别?健康的成人每天需要摄入 150 微克碘(怀孕和哺乳期需要摄入 250 微克)。忌碘饮食:通俗的说就是用尽洪荒之力避开所有含碘的食物。当然,完全不吃碘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因为水源、土壤中都含有碘,总不能不喝水、不吃土里长出来的东西吧?所以,需要忌碘的病友,只要尽力而为就好,起码高碘的食物一定不能沾。低碘饮食:通俗的说就是比正常人少吃一点儿碘,每天摄碘量 < 150 微克。适碘饮食:和正常人一样,每天摄碘量约为 150 微克。可见,单纯的甲状腺结节,饮食上无需顾虑太多。忌碘饮食怎么吃?1. 不吃加碘盐买盐时注意查看成分表,成分表中没有「碘」,就是无碘盐。认准包装上的「无碘盐」字样,不要被「竹盐」「低钠盐」「健康平衡盐」等字眼迷惑。2. 不吃添加了盐的加工食品如咸菜、泡菜、火腿肠、香肠、肉松、薯片、豆腐干、辣条、面包、饼干、糕点……(此处省略一万字)。除非是你自己亲手制作的,确定使用的是无碘盐。3. 不吃海鲜、海产品比如海带、紫菜、海苔、虾贝类……(此处省略一万字)含碘量都很高。黄花鱼、带鱼、鲅鱼、马哈鱼、以及淡水鱼含碘量不高,可以食用。4. 不吃蛋黄可以吃蛋清。有些加工食品里可能含有鸡蛋,只要鸡蛋不是主要成分(比如排在成分表的前三位),稍微吃点也无妨。5. 不吃大豆制品大豆制品是指酱油、豆奶、豆腐干等。但豆油、大豆卵磷脂(一种保健食品)是可以吃的。6. 不吃含碘的保健品和营养品很多复合维生素、微量元素等都可能含有碘,购买之前需要先看清成分表。所以,还有什么是我能吃的吗?需要忌碘饮食的病友可以吃:蛋清、新鲜的生肉、大米、小麦粉、谷物、麦片、新鲜水果和蔬菜、水果罐头、不加盐的花生酱、非盐焗坚果、咖啡和茶(非速溶咖啡)、糖、蜂蜜、醋、黑胡椒、香料、植物油等。低碘饮食怎么吃?和忌碘饮食相比,低碘饮食就宽松多了。如果选择加碘盐或低碘盐,就不要吃海带、紫菜、海苔、虾贝等含碘高的海产品了,也尽量避免含盐的加工食品。如果选择无碘盐,海产品就不必控制得那么严格了。适碘饮食怎么吃?和忌碘饮食、低碘饮食相比,适碘饮食就更加宽松了。正常吃饭即可。注意不要长期、大量进食海带、紫菜、海苔、虾贝等含碘高的海产品(一般人也很难做到长期、大量吃海带、紫菜)。忌碘会给生活带来不便忌碘饮食会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比如:一日三餐最好都自己做,因为在外就餐不能保证吃上无碘盐、不能避开添加了碘盐的加工食品。如果在外就餐,好多食物都不能选择,只能吃清淡的、加盐少的菜品,或者吃纯天然、无添加的低碘食物,比如新鲜水果、鲜榨果汁、不加沙拉酱的蔬果沙拉、少盐无酱油的凉拌菜。朋友分享美食时,可能不得不拒绝他们的好意,像薯片、海苔、鱼片、辣条、豆腐干等,都有一定的含碘量。……忌碘饮食这么痛苦,给我个咬牙坚持下去的理由!甲亢:忌碘是为了限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使甲亢病情好转。等甲亢完全治愈了,就又可以吃海鲜了。甲状腺癌:忌碘是为了让甲状腺处于「碘饥饿状态」,做放疗时才能充分吸收碘 131,全歼残留的癌细胞。滚蛋吧,甲癌君!放过自己万一不小心吃了含碘高的食物怎么办?放过自己,不要一直自责、郁闷或情绪低落。偶尔的饮食失误不会造成太严重的后果,反倒是长期紧张焦虑、精神压力大对甲状腺疾病的康复更不利。参考资料:美国甲状腺癌患者协会《The Low-Iodine Diet》责任编辑:张琲琲文章发表:云舒
本文转载自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张征医生的文章,张医生个人网站http://jessicazhang0621.haodf. com/ 乳腺健康是每个女性都关心的话题,关于乳腺疾病的谣言充斥着网络,给广大女性同胞造成了无谓的烦恼或麻痹大意的轻视。而关于乳腺疾病的种种流言,往往让我们雾里看花,无所适从。今天我们作为谣言终结者,带领大家拨云见日,正确关爱乳腺。一、乳腺小叶增生是否一定会发展为「癌」?很多人会误以为小叶增生发展到后来一定会成为乳腺癌,而增生越重也越有可能得癌。从此生活在这种误区的心理阴影下,每天惶惶不可终日。其实这个观念是片面的,乳腺小叶增生在年轻女性中普遍存在,主要表现为与月经周期有关的乳房胀痛,月经来潮前疼痛明显,月经过后疼痛缓解。临床上 95% 的小叶增生为单纯性增生,单纯性小叶增生是不会癌变的,只有导管上皮高度增生和不典型增生的患者有可能会发生癌变,而且也不是所有不典型增生者将来一定癌变,因此绝大部分的小叶增生是不会癌变的。将乳腺小叶增生等同于癌前病变是错误的。二、关于乳腺饮食的那些流言随着女性对自身健康的重视,各种媒体宣传渠道的出现,妇女朋友们往往在乳腺保健品上花费不菲,但有时却往往适得其反,花了冤枉钱把毛病给吃了出来。很多人传说多吃芋艿及豆浆可以预防及治疗增生,其实食疗的作用微乎其微,单单依靠它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的。严重的增生仍然依靠正规药物治疗。同时为了留着青春的容颜,特别是更年期妇女大量补充羊胎素、蜂胶、蜂王浆甚至药用雌激素,这样做的风险非常大,不但会增加乳腺癌的风险,同时也会增加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等妇科肿瘤的发生风险。因此我们对于乳腺饮食保健的建议是适可而止,谨慎遵医嘱。对一切成分不明的养生美容保健品说不,均衡的饮食加上愉悦的心情是我们健康的最佳良药。三、关于乳腺保健的那些流言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家经济条件越来越好,社会上越来越多的美容院也打起乳腺保健这块蛋糕的主意。各种巧立名目的乳腺按摩也开始盛行起来。那么,乳腺按摩真的对于疾病有治疗作用吗?大部分所谓的美容师只会死记硬背几句中医理论,千人一症的套词,加上成分不明的精油,很难说这个按摩是有利还是有害,恐怕都是经济利益驱使的产物。这就需要消费者耳聪目明,任她们巧舌如簧也不要踏进这个美丽的陷阱。四、说说丰胸那点事很多门诊病人因为不满意自己的乳腺尺寸而来求诊,甚至有些人因此而自卑自闭。实际上,乳腺的大小完全不是一种疾病更不是一种缺陷,因此而去盲目求助于一些丰胸产品的爱美人士往往由于使用富含激素的丰胸药物而促使乳腺内出现增生加重甚至乳腺肿块。对于多吃木瓜能丰胸这个早就打倒的谣言的拥蹙者们,我们只能奉劝她们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了。我们的口号是:千万不要滥用丰胸产品陷入世俗的怪圈,健康才是美,自信才是美。每个自信的女人都是女神!五、乳房大小不一样怎么办很多“恐癌”的病人对于乳腺癌的定义非常狭隘,经常门诊碰到病人求诊是因为觉得网上查到乳腺癌有一条标准是乳房不对称,但我们要更正的是,这两者间没有充分必要条件,乳房不对称不一定就是乳腺癌,反之,乳腺癌也不一定会乳房不对称。首先,人的所有对称器官不可能达到百分百完全对称,我们的双眼,双手,双脚的尺寸不完全一致,乳房也存在发育的差异特别是青春期女孩乳腺发育程度会有不同,这种生理性的大小差异完全正常。同时,还有一部分患者由于两侧腺体增生程度不一也会造成外观大小差异,这也属于正常。乳腺癌造成的乳腺大小不一一般常见于局部晚期肿块较大甚至溃烂,造成双侧外观差异,而有些早期乳腺癌患者肿块大小仅有几厘米或几毫米,完全不足以引起外观上的差异。因此,乳房大小不一绝不是判定乳腺癌的唯一标准。六、乳头反复瘙痒怎么办有些患者因双侧乳头反复出现瘙痒,有时伴流黄色液体反复结痂,乳头表明覆盖了一层黄色的“衣”。这种情况大多数是因为湿疹造成的,虽然发生在乳头上但它其实是一种皮肤病变,建议皮肤科就诊更合适,因为患者往往合并有脚癣,或其他地方的真菌感染灶。当然,有一种乳腺癌paget’s病,与湿疹症状相似,但往往为单侧乳头,如果不能鉴别还是来医院让医生检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