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临床诊疗工作中,常常会遇到有人问:医生:“我最近总感觉鼻塞、流鼻血,我是不是得鼻咽癌了?”这一类的问题。确实,在广东,鼻咽癌作为这里的高发肿瘤,已经严重威胁到整个华南地区人群的健康。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识别这些可疑的鼻咽癌症状呢? 首先,回吸性涕血。什么叫回吸性涕血呢?指的就是鼻子深吸气的的动作或者我们平时感冒后回吸鼻涕的动作的时候,出现口里或者鼻腔出现少量鲜血的症状。这是由于回吸动作的时候,我们的软腭悬雍垂后移,与鼻咽部的肿瘤摩擦,肿瘤质脆,经摩擦易出血。有时候也会表现为痰中带血,多为清晨醒来,咽部不适,吐一口痰中,里面带有血丝。 其次,颈部淋巴结肿大,70%的鼻咽癌患者在确诊时已有颈部淋巴结肿大的症状。这种淋巴结通常无痛,也是因为无痛,很多人就不放在心上,任其生长,从而耽误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治疗时期。有时,肿大的淋巴结由于坏死,伴随一定的炎症,也会出现疼痛的表现。 鼻塞,包括单侧鼻塞和双侧均鼻塞。多为鼻咽部的肿瘤向前生长,堵塞后鼻孔所致。 耳鸣,表现为耳朵会自觉嗡嗡作响,严重者会出现耳朵里有水流出。此症状为鼻咽侧壁肿瘤堵塞咽鼓管,导致咽鼓管内压升高。 张口困难,正常人尽力张大嘴,上下牙齿之间的距离有4-5cm,医学上称门齿距。如果鼻咽癌范围较大,累及支配张口甚至咀嚼的肌肉,即医学上的翼内肌、翼外肌和咬肌。出现这种症状通常提示病变比较晚起。 面麻、复视、眼球上下左右运动障碍,听力下降。这几种症状出现通常说明有相关的神经被肿瘤吃掉了,提示肿瘤分期较晚。听力下降有时候也会由于有中耳炎引起,这种情况下的听力下降属于可逆性病变。 远处转移的症状。出现远处转移的症状时基本已失去了根治的机会。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为骨,多位脊柱骨,肋骨、肩胛骨等。患者会出现转移部位骨头疼痛,疼痛程度剧烈,影响睡眠。出现肝、肺等其他部位的转移也会出现相应症状。 几点需要注意的问题: 1、鼻咽癌在广东高发,广东地区的人群需要额外警惕; 2、鼻咽癌高发年龄为50岁左右,但是现在越来越趋向年轻化发病,我接诊过的最年轻的鼻咽癌只有19岁,已经有两例,30岁左右的年轻患者已经比较多见了; 3、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放疗,中晚期鼻咽癌会结合化疗。觉得部分的鼻咽癌不需要手术治疗,尤其是有些患者首先就诊了外科,外科医生出于职业习惯,喜欢将患者的颈部淋巴结切除,这是大可不必的,切除颈部淋巴结有时候反而会起反作用,加速肿瘤的原处转移; 4、早期鼻咽癌的治疗效果非常好,I、II期的鼻咽癌的五年存活率可高达95%,III、IV期的鼻咽癌患者五年生存率也不错,可高达70-80%,甚至更高。 5、关于鼻咽癌治疗后,有部分不幸的患者仍然会出现复发或者转移,这一般出现在放疗后五年以内,尤其是前2、3年内,因此,放疗结束后前5年的复查是非常重要的。当然,也有放疗后10多年才复发转移的患者,因此,鼻咽癌的复查是一项终身的任务。 本文系余孝丽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直播时间:2024年02月02日14:57主讲人:毕卓菲副主任医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肿瘤放疗科问题及答案:问题:下咽癌白细胞低是否要停每周的靶向尼妥珠单抗注射?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医生您好,父亲化疗后第8天,开始低烧37.6左右,请问可以吃退烧药吗?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过年去你们那边好挂号吗?住院能不能住进去?需要排队吗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我是直肠癌晚期krasg12v突变,化疗目前没有药可用,肿瘤距肛10公分,目前是术后请问可以放疗吗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肺腺癌晚期基因检测吃奥西替尼,奥希替尼耐药后后续有什么治疗方案吗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化疗后第多少天是白细胞最低值?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他这个属于晚期,肺里面小的布满了,花的,真要配上靶向,需要再加其他治疗吗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需要配合化疗吗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我父亲刚确诊肺腺癌,双肺扩散了,才做了基因检测,结果还没出来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
宫颈癌放疗的患者一般包括两种,一类是行根治性放化疗的患者,另一类是术后行辅助性放疗的患者。下面,我们来谈谈关于宫颈癌术后患者放疗中常常遇到的问题: 首先,最常见的问题是排尿困难。手术的患者都有插尿管的经历,但是尿管要插多久合适呢?一般来讲,术后半个月会拔尿管,然后B超测一下残余尿量,如果残余尿量少于50ml,说明膀胱功能已基本恢复,无需重新插尿管,反之,残余尿量大于50ml,说明排尿功能仍有障碍,需要重新插回尿管,如此反复,直至残余尿量少于50ml。很多患者很反感带着尿管,其实只要拔完尿管,患者自己觉得排尿困难的症状可以忍受,满满锻炼排尿相关的肌肉,也是可以的。 第二,是术后囊肿的形成。囊肿是宫颈癌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小的囊肿一般没有症状,可以不予理会。比较大的囊肿,会引起患者下腹疼痛,下肢肿痛,甚至无法站立。我们怀疑术后囊肿的时候,通常会给患者复查盆腔彩超,然后在B超引导下行囊肿穿刺抽液,或者流置引流管,结合腹压带加压腹盆部,促进囊肿吸收。由囊肿引起的疼痛和下肢肿胀通常会随着囊液的减少而缓解。 第三是下肢静脉血栓。肿瘤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液较正常粘稠。术后活动受限,再加上高凝体质,容易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表现为单侧下肢肿胀、疼痛、行走困难。当怀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时,医生一般会给患者做一个血管彩超,证实为血栓后会使用抗凝药物,可结合口服药物。一般随着抗凝药物的使用,症状会逐渐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