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伏天后,颈椎病的患者比平时更多,而且颈部的症状与以往有些不同,主要表现为颈部或者颈肩背部僵硬、发紧、别扭、不灵活,或者感觉有沉重感。虽然疼痛不是很剧烈、忍受不了,但总感觉不舒服,好像颈部支持不住头部。有时伴有头痛、头沉、头蒙,尤其还怕风怕冷,不能吹空调,否则症状更重。这是三伏天颈椎病的特点。发病原因?三伏天最大的特点就是湿热,一是机体容易被湿邪所困,湿性重着,所以颈部有沉重感,头沉头蒙不清晰,总感觉不舒服;二是天热易出汗,汗毛孔张开,颈部暴露于外界,易受风寒侵袭。三伏天到哪都是空调,受风寒的几率100%,尤其是乘地铁,由于疫情期间,空调开的更大,体虚者一次即可中病。风寒侵入机体,经络受阻,不通则痛。所以,颈肩背部会感觉疼痛、僵硬、发紧、不灵活。该怎么办?吃中药!帮助机体祛风、散寒、除湿、解肌。古代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将该病称之为太阳病。有关其定义请看下面条文:“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有关其治疗请看下面条文:“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可见,有关颈椎病的症状和治疗,我国古代医家早已阐述的很清楚了。吃中药能有效吗?古代神农尝百草,作为现代中医人,也要先亲身体验,明确疗效后方能给患者治疗。体验后我信了,服了!确实有效,非常满意。我也有颈椎病,时好时坏,进入三伏天后,又犯了,按摩几次,当时感觉很舒服,但过几天又不行了。于是我根据《伤寒论》治疗太阳病的条文,结合自己的病证,给自己开了七付中药。当时记得很清楚,早上7:30吃了一次药,到中午就感觉颈痛减半,而且颈部有微热感,很舒服。午饭后续服一次,至下班时颈痛基本消失,感觉颈部特别轻松,活动自如。为了巩固疗效,睡前再服一次,次日早起颈痛完全消失,颈部活动正常。7付药吃了1付半,颈痛居然治好了。太神奇了!太出乎我的意料了。人们都说,中医是慢郎中,其实不尽然,个人体会,只要对证了,药准了,几付药即可见效,不慢!因为我最了解自己,所以才能取得最好的疗效。后来在门诊治疗颈椎病患者时,我大多都建议患者吃中药,屡用屡效。吃中药有效,不信你就试试!能治愈不再犯吗?三伏天颈椎病吃中药治疗效果很好,一般仅此一招即可搞定。颈肩背部疼痛、僵硬、发紧、活动功能等症状改善或消失了,就是临床治愈了,以后能否再犯就看自己如何保养了。保养的好,可能很长时间不犯,否则,可能还会复发的。因为颈椎病的发病原因较多,除风寒湿邪外,还有劳累(如长时间看电脑、看手机等)更是常见的外因。机体的强弱、虚实是致病的内因。所以,想要保持颈椎长久健康,要防治结合,持之以恒。建议当颈部受到风寒湿侵袭后,出现颈肩背部疼痛、僵硬、发紧、不灵活时,要及时治疗—祛邪!以免传变入里,对身体造成更大的损害。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也叫退行性膝骨关节病,俗称“骨刺”,是骨科非常常见的疾病,在门诊出诊中,每天都能够看到有这样的病人就诊。有些患者跑了很多家医院,采用了各种方法治疗,但仍然效果不好。为什么?本人根据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和看到的这些治疗效果不好的病例,总结了以下3点原因,供大家参考。1、氨糖乱用氨糖是指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或者是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不管是哪一种,其作用是一样的。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常用药物,其作用主要是针对膝关节软骨的,对关节软骨的保护和损伤的修复有一定作用。如果膝关节疼痛来源于关节软骨的损伤,口服氨糖是对症的,应该有效;否则,如果膝关节疼痛是由于膝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炎症引起的,氨糖无效。膝骨性关节炎膝关节疼痛的原因很多,如果不能诊断明确,一味的应用氨糖治疗,疗效肯定不能保障,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患者长时间口服氨糖之后效果仍然不好的原因。2、关节内“打油”错误关节内“打油”是指往关节内注射润滑剂,对关节起到润滑作用,常用的药物是玻璃酸钠和几丁糖。就像给车轴加油一样,所以患者形象比喻为“打油”。这也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常用的治疗方法,治疗的病人较多,有的医院患者排队注射。按要求应该每周一次,3至5次为一个疗程,有的患者每年注射一疗程,甚至半年一疗程,有的即使没有症状也按时“打油”。经过治疗有的患者有效,有的患者无效。为什么无效?究其原因是适应症错误,因为任何一种治疗方法都不是万能的,都有它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如果适应症不对,效果肯定不好。那么,什么是关节内“打油”的适应症呢?简单说,就是关节内缺“油”了,才适合“打油”。缺油的表现是患者感觉关节内干涩疼痛,走路、屈伸活动时关节内有摩擦感。如果是关节外筋伤引起的疼痛,这种关节内“打油”的治疗效果一般不会奏效。3、中药不对症中药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最常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每次患者看病时,医生必然会开一些中药,甚至开好几种中药让患者一起吃。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服药之后,有些患者的症状并没有得到缓解,效果不好,主要的原因是用药没有对症。中医治病强调辨证用药,什么症用什么药,如果不对症肯定不会取得好的效果。中医认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于痹症,发病原因主要是肝肾亏虚,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导致经络闭阻,不通则痛,所以膝关节疼痛、肿胀;另外,由于经络闭阻,必然气滞血瘀,气血运行不畅,筋骨失养,所以膝关节打软、无力,功能受限。中医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分为肝肾亏虚型、气滞血瘀型、风寒闭阻型和湿热内蕴型四种类型,如果辨证错误,用药与证型不符,就不会取得良好的疗效,吃药再多也没用。如果用药与证型相反,比如湿热内蕴型的患者,用了治疗风寒闭阻型的药物,不但没效,而且还会使病情加重。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患者吃了一堆中药也没效的主要原因。不是中药没效,是因为不对症。以上是我作为专科医生针对那些治疗效果不好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总结的常见原因(当然还有一些较为复杂的原因),希望能够对他(她)们有所帮助。其实大多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疼痛等症状并不难治,但前提是一定要对症。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负重关节,担负着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活动、跑步、运动的任务。所以,膝关节容易受伤,容易出现疼痛。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跑步健身运动越来越多,膝关节发生损伤出现疼痛的人也越来越多。尤其是老年人,由于膝关节退变、老化、骨质增生,更容易发生膝关节疼痛。经常有人会问,我的膝盖怎么了?为什么老是疼痛?到底哪出了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观察发现,膝关节疼痛大多是“筋”出了问题。那么究竟是膝关节的哪些筋出了问题?如何治疗和预防?下面就有关这个专题做一下论述。一、什么是膝关节的“筋”?膝关节由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髌骨组成。光有骨头是不够的,它们是靠周围的“筋”连在一起的,其稳定性也是靠“筋”来加固的。膝关节的稳定非常重要,如果没有了筋,或者是筋出了问题,膝关节就松动、不稳定,人们就不能走路、运动,或者走路久了,运动多了就会出现疼痛。中医认为,膝为筋之府,说明膝关节的筋最多。“筋”是指关节囊、滑膜、韧带、半月板、滑囊、脂肪垫、肌肉、筋膜、神经等软组织。这些种类的筋结构复杂,承受的负担重,容易受伤,出现膝关节疼痛,而且诊断也比较困难。诊断不清楚,治疗也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二、怎么判断哪个筋出了问题?可以根据膝关节疼痛的部位来判断什么筋出了问题:1.膝关节前侧痛:如果疼痛位于膝关节前上部,可能是股四头肌损伤、劳损,伸膝筋膜炎,髌股关节骨性关节炎、滑膜炎;如果疼痛位于膝关节前下部,可能是髌下脂肪垫损伤、劳损,髌韧带损伤;如果疼痛位于膝关节内,而且整个膝关节肿胀,可能是膝关节积液、关节内滑膜炎。2.膝关节内侧痛:如果疼痛位于膝关节内侧,可能是内侧副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和半月板周围炎,隐神经卡压,滑模皱襞综合征,鹅足滑囊炎等。3.膝关节外侧痛:如果疼痛位于膝关节外侧,可能是外侧半月板损伤,外侧副韧带损伤,髂胫束摩擦综合征,腘肌腱炎,股二头肌腱炎等。4.膝关节后侧痛:如果疼痛位于膝关节后侧,可能是腘绳肌痉挛,腘窝脂肪组织损伤,后交叉韧带损伤,半月板后角损伤,腘肌腱炎和滑囊炎,腘窝囊肿,腘斜韧带损伤,腓肠豆综合征,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等。此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牛皮癣性关节炎,血友病性关节炎,关节内游离体,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化脓性关节炎,膝关节结核、肿瘤等,也都可以引起膝关节疼痛。因此,出现膝关节疼痛,应及时就诊,及时诊治,以免延误病情。三、如何治疗出了问题的筋?1.药物局部注射+小针刀治疗:筋出了问题多数由于慢性劳累、急性扭挫伤或者受风寒,损伤了膝关节周围的筋,发生了无菌性炎症,进而出现疼痛;炎症日久又会导致软组织增生、肥厚和粘连,所以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药物局部注射就是将消炎药物直接注射到炎症的部位,药物作用更直接,所以效果好;小针刀治疗是把增生粘连的软组织松解开,恢复正常解剖结构,降低组织张力和减压,解除其对神经的卡压和刺激,最终使受伤的筋治愈。这种方法见效快,效果好,一般1-2次即可治愈,无毒副作用。2.按摩治疗:按摩可以起到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缓解肌肉紧张痉挛和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也是治疗该病常用且效果比较好的一种方法,一般每周1-2次,根据病情按疗程治疗。由于治疗效果比较好,而且无毒副作用,所以,受到了许多患者的喜爱。3.中药外敷治疗:选用活血化瘀、祛风散寒除湿的中药局部外敷也是很好的一种治疗方法,药物作用直接,起效更快。每天1次,可以选择晚上敷,起床后去掉,白天不影响生活和工作。4.中药口服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辨证选用活血化瘀、祛风寒湿、补肝肾、补气血的中药口服治疗,调理机体的病理状态,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避免复发。5.西药口服:如果疼痛明显,不能忍受,可以口服止痛药治疗,缓解疼痛,减轻痛苦。四、如何预防?1.运动不能过度,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避免高强度运动和长时间跑步。如果运动后出现膝关节疼痛了,说明运动过度。2.避免登山、爬楼梯、蹲起、过度屈伸牵拉等锻炼,这些锻炼对膝关节损伤较大,对膝关节周围的筋损伤更大。3.注意保暖,避免受风着凉,尤其不要直接吹风扇和空调。天气变冷,要及时增添衣物。4.出现膝关节疼痛,应及时看医生,及时诊治,以免耽误病情。
随着人们对电脑和手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发生颈椎病的人也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年轻化。颈椎病最常见的症状就是颈肩背部疼痛和颈椎活动受限,严重者会出现眩晕、头痛、上肢疼痛和手指麻木,甚至胸闷、心慌、血压升高等类似心脏病的症状。这些病症严重影响和困扰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为了缓解病痛,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按摩。因此,许多中医按摩店应运而生,理发店也做起了按摩的生意,甚至街头巷尾公园里都可以看到按摩的景象。按摩的确能缓解症状,减轻痛苦,但是,不正确的按摩不仅不能缓解病痛,而且还会加重病情,甚至出现意外情况。前一段时间在微信上就有关于按摩致死的信息,转播量很大,很恐怖。本人在临床工作中,也经常会遇到一些按摩后病情加重来就诊患者。那么颈椎病到底能不能按摩?什么情况能按摩?什么情况不能按摩?按摩效果怎样?按摩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下面就有关这些问题做一详细解答。一、颈椎病按摩治疗的效果怎样?按摩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自古就有,延续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经过临床实践证明,按摩治疗颈椎病效果很好,毋庸置疑。一般按摩后即刻就可以感觉疼痛减轻甚至消失,颈椎活动自如了,眼睛亮了,看东西清楚了,头也不晕了,效果立竿见影,相信很多接受过按摩治疗的人都会有这种感觉。目前按摩已经成为颈椎病最常用、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许多患者仅凭按摩这一种方法就可以把颈椎病治好。另外,按摩属于非药物疗法,无毒副作用。所以,深受广大患者的喜爱,人们喜爱它痛并快乐的感觉,喜爱它在享受舒服的过程中去除病痛的感受。二、颈椎病常用的按摩方法有哪些?尽管颈椎病的按摩方法很多,每位医生的手法也不尽相同,但是常用的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一是理筋手法,就是对肌肉、筋膜、韧带等病变的软组织进行按摩,又称放松手法,使痉挛、僵硬、紧张的软组织放松;二是点穴治疗,就是对颈肩背部或者上肢及手部等处的穴位进行点按,达到通络止痛的作用;三是纠正小关节错位的方法,又称为扳法,目的是纠正小关节紊乱和错位,解除其对颈部神经和血管的压迫。三、按摩对颈椎病能够起到什么作用?按摩对颈椎病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改善大脑供血不足引起的头晕、头痛、头蒙、视物不清等症状,增加颈部神经、脊髓的供血、营养,改善手指麻木、下肢走路不稳的症状。2、消炎止痛。按摩可以增加颈部血液循环,加快清除局部无菌性炎症,进而达到止痛的作用。另外,点穴也可以起到疏通经络,达到痛则不通的作用。3、改善颈椎活动功能。按摩可以使颈部软组织变软,松解颈椎软组织粘连,进而改善颈椎活动范围。4、纠正颈椎小关节紊乱或者错位,解除其对颈部神经、血管的压迫。四、颈椎病那些情况不能按摩?1、患者年龄较大,颈椎骨质增生严重,按摩应谨慎,尤其不能强行采用纠正错位的扳法治疗。2、颈椎病核磁共振显示脊髓受压明显,不能按摩。3、颈椎病神经根受压,发生急性神经根炎症,表现为颈肩背部和上肢的剧烈疼痛,不能按摩,以免加重病情。4、颈椎病出现眩晕、恶心、呕吐,按摩颈部立即引起症状加重者,暂时不要按摩,减少对颈椎的刺激。5、同时患有凝血功能障碍,或者心脏病支架、搭桥手术后口服抗凝药物者,按摩应谨慎,以免引起局部出血。6、同时患有严重骨质疏松者,不能按摩,以免引起骨折。五、颈椎病按摩应注意哪些事项?1、为安全起见,按摩前应进行颈椎的相应检查,明确诊断。例如X线拍片、CT或MRI检查,根据检查的结果决定是否可以按摩,采用什么按摩手法。2、按摩力度要适中,不能太大,不是按摩力量越大越好,更不能暴力。否则,不仅不能起到治疗效果,而且还会加重颈部损伤。3、按摩时间要适度,一般每次按摩10--15分钟即可,每周按摩1-2次。不是按摩时间越长越好,也不是按摩频率越多越好,因为人的机体也有个忍受度,损伤也需要时间修复。天天按摩,一次1小时,也会加重颈部损伤。4、颈椎病属于骨科疾病,颈椎出了问题应该找专业的骨科医生看病,根据医生的意见进行相应的治疗。颈椎病能不能按摩,要听中医骨科医生的建议,因为绝大对数的西医骨科医生不了解按摩,他们的意见可作为参考。
近年来随着中医热的不断升温,人们对健康意识的逐步提高,尤其对中医治病的认可和喜爱的患者越来越多,小针刀一词在广大患者群中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经常能听到有患者询问有关小针刀的问题:什么是小针刀?小针刀是怎么治病的?小针刀是开刀手术吗?小针刀疼吗?...下面就有关小针刀的一些知识做一下简单的普及。一、什么是小针刀?小针刀是形状类似于针灸针,但比针灸针略粗(直径一般在0.8毫米左右),针体似针前端平口带刃似刀的一种中医治疗疾病的医疗器具,是祖国医学的针灸针和现代医学的手术刀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其功能既有针灸针疏通经络、达到通则不痛的针刺作用,又有手术刀切割增生、肥厚、粘连的病变组织的手术效果。小针刀属于闭合性无伤口的微创治疗,其最大的特点是痛苦小、恢复快,对某些疾病的治疗有独特的效果。因此,小针刀疗法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多,也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认可和接受。二、小针刀治病原理是什么?1、人体软组织损伤后,早期局部充血、渗出、肿胀,到了后期局部组织机化、增生、肥厚、挛缩、粘连,压力增大,血液循环差,炎症不容易消退。另外,这些病理变化对局部的神经、血管、肌腱(腱鞘炎)等组织进行卡压,进而出现疼痛和活动功能受限。小针刀可以充分发挥其刀的作用,就是松解粘连、降低组织压力,解除对神经、血管、肌腱等的压迫,改善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消退,从而达到治疗目的。2、小针刀还可以发挥针刺作用,通过刺激穴位,疏通经络,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现代研究发现,针刺还可以使机体产生内源性阿片肽物质,进而发挥止痛作用。三、小针刀能治疗哪些疾病?1、各种因软组织炎症、粘连等引起的颈肩背腰腿部位的一些顽固性疼痛点。如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2、部分骨刺、骨质增生等,如跟骨骨刺、膝关节骨刺、颈腰椎骨刺等。3、滑囊炎、筋膜炎。4、狭窄性腱鞘炎。5、肌肉和韧带积累性损伤,如网球肘、肩周炎等。四、什么情况下不适合做小针刀治疗?1、凡一切有发烧症状的患者。2、一切严重内脏病的发作期。3、施术部位有皮肤红肿、灼热、感染、皮炎等。4、施术部位有重要神经血管,或重要脏器而施术时无法避开者。5、患有血友病或者有凝血功能障碍者。6、对于体质极度虚弱或在妇女月经期。7、严重的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等。五、小针刀治疗后应注意那些事项?1、小针刀属于闭合性微创治疗方法,术后麻醉药物作用消失后,局部会有一些疼痛,是正常反应,不必担心。一般3天后会逐渐减轻或消失,如果疼痛明显,可以口服止痛药临时止痛,减轻痛苦,必要时可以咨询医生或门诊复查。2、一般小针刀治疗以后3天之内针眼不要洗澡或着水,以免感染。3、小针刀治疗后,应注意适当休息,避免劳累或过度活动。4、小针刀治疗,一般每周做一次,3次为一个疗程。但需要做几次为宜,主要取决于病情和治疗效果,如果经过1次或2次治疗以后,疼痛消失,疾病痊愈,可以不再按疗程继续治疗。六、小针刀治疗有什么危害或者风险吗?任何一种治疗方法都有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或者存在一定的风险,小针刀也不例外。但小针刀治疗属于闭合性微创治疗方法,一般对人体危害不大,或者风险较小。可能发生的危害或者存在的风险主要有三种:1、治疗后局部疼痛加重。这是术后的正常反应,与开刀手术后伤口疼痛一样,一般3天后会逐渐减轻和消失。疼痛也不严重,大多数患者都能接受,一般不需服止痛药物。2、血管、神经、脏器损伤。这种情况的发生主要取决于医生的技术水平,只要医生熟悉局部解剖结构,诊断明确,操作规范,适应症掌握的准确,一般就不会发生。3、局部感染。小针刀治疗跟扎针一样,创伤小,无切口,只要按照无菌原则操作,一般也都不会发生。七、小针刀疼吗?在临床工作中,一说要做小针刀治疗,许多患者很恐惧,认为很疼,不敢做。其实小针刀治疗与打针一样,不是很疼。首先是局部麻醉,打完麻药后再做小针刀治疗就不会感到疼痛了。过程也很短,一般就几分钟。所以,患者不会感到很痛苦。做过小针刀治疗的一些患者常说的一句话是,小针刀治疗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可怕,能接受,不疼。
颈椎病是常见病,随着互联网发展、电脑和手机的普及,人们上班用电脑,下班看手机,导致颈肩背部劳损,久而久之发展为颈椎病,现发病率日益增加,且越来越年轻化。门诊上经常会有许多患者由于工作繁忙、连续加班等原因导致颈部过度疲劳,出现颈肩背部和上肢的疼痛和手指麻木,严重者肩膀、胳膊剧痛剧烈难忍,影响睡眠、生活和工作,甚至吃止痛药也不缓解,十分痛苦。如何尽快消除疼痛,使患者尽早摆脱痛苦,是患者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医生最头痛的事情。下面就针对这个话题做一下简单的论述。一、颈椎病为什么会引起颈肩背部和上肢的疼痛?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颈肩背部过度疲劳,或者感受风寒,引起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的劳损、炎症所致;二是颈椎退变、增生、小关节错位、颈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的原因,刺激或压迫了颈部的神经,使神经根发炎和损伤所致。神经根发炎和损伤有一个特点,就是不仅疼痛剧烈难忍,甚至吃止痛药也不能缓解,而且不容易恢复,治疗时间较长。二、颈椎病引起的颈肩背部和上肢的疼痛如何治疗?患有颈椎病引起的颈肩背部和上肢的疼痛的患者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希望医生能采取最有效的治疗措施,快速缓解疼痛,早日解除病苦。笔者根据30余年的临床工作经验,认为以下几种治疗方法能快速消炎止痛、缓解疼痛,是最好的治疗方法,一般3-5天就能明显缓解疼痛,可以安稳睡觉,最快1天。可根据自身的病情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1.颈部药物注射加小针刀治疗。颈部药物注射就是将消炎药直接注射到炎症部位,消炎止痛作用更快、更彻底;小针刀可以松解局部增生粘连的组织,疏通经络,通则不痛。该疗法最大的优势就是见效快,有时一次即可治愈。2.维生素B1和B12(腺苷钴胺)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续用药2周,解除神经疼痛,促进受损的神经恢复。3.甘露醇和地塞米松静脉输液,每天1次,连续输液3天,目的是消除颈部神经根的水肿和炎症。4.中医正骨按摩治疗,按摩可以解除颈椎小关节错位对神经的压迫和刺激,缓解肌肉痉挛,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无菌性炎症的消退。5.口服中药活血化瘀、通络止痛。6.口服消炎镇痛药缓解疼痛、减轻痛苦。三、患者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尽量适当的抬高患肢,避免做甩手的运动或提重物。2.保持颈部休息,避免劳累,以卧床休息为好,少看或者不看手机、电脑和电视。3.急性炎症期间,禁止做颈部功能锻炼,以免加重病情。4.颈部保暖,避免风寒,尽量少吹空调或风扇。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概括起来有两种方法,一是手术,二是保守治疗。手术创伤较大,许多人不愿意接受。另外,有的患者由于年龄较大,身体条件不允许,只能接受保守治疗。目前,保守治疗的方法很多,比如:卧床休息,按摩,理疗,牵引,针灸,药物的口服和外用,打针输液等,有些患者经过上述的保守治疗后,病情得到了缓解甚至临床治愈,但有些患者由于椎间盘突出相对较大,神经受压较为明显,经过上述的保守治疗后效果不理想,影响工作和生活。对于后者的这种情况怎么办?还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吗?根据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笔者认为小针刀结合局部药物注射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尤其是较为顽固性的又不想做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好的治疗方法。小针刀可以松解局部软组织粘连,切开肥厚的黄韧带,减轻神经根的受压;药物注射可以把消炎药直接注射到神经根周围,消炎作用直接、较快。二者结合,作用相加,效果明显,一般1--3次可以明显缓解症状,甚至解除病痛。由于是微创、无切口,所以,一般无明显的副作用。是其它保守治疗效果不好,又不想做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的最佳选择。
颈椎病是常见病,随着互联网发展、电脑和手机的普及,人们上班用电脑,下班玩手机,导致颈肩背部劳损,久而久之发展为颈椎病,现发病率日益增加,且越来越年轻化。如果该病压迫神经根了称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是颈肩背部、上肢的疼痛和手指麻木,严重时颈神经根急性炎症,肩膀、胳膊剧痛难忍,影响睡眠、生活和工作,甚至吃止痛药也不缓解,十分痛苦。如何尽快消除疼痛,使患者尽早摆脱痛苦,广大骨科医生一直在努力寻找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虽然治疗方法不少,但往往取效缓慢。笔者根据30余年的临床工作经验,认为以下几种治疗方法能快速消炎止痛、缓解肩膀和胳膊的疼痛,是最好的治疗方法,可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1、甘露醇和地塞米松静脉输液,每天1次,连续输液3天。2、维生素B1和B12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续用药2周。3、小针刀松解增生粘连的组织,疏通经络,痛则不痛。4、中医正骨按摩,解除颈椎小关节错位对神经的压迫和刺激,缓解肌肉痉挛,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无菌性炎症的消退。5、口服中药活血化瘀、通络止痛。6、口服消炎镇痛药缓解疼痛、减轻痛苦。7、尽量抬高患肢,避免做甩手的运动。
刘某,女,36岁,我的一个颈椎病老患者。因用iPad躺在床上连续5天看电视剧《我的前半生》后出现剧烈偏头痛,去北京市某著名的三甲医院就诊,头颅CT检查正常,给予多种中西药口服治疗2周不见效,而且吃的胃开始越来越疼了,于是放弃吃药来找我看病。检查发现她右侧后头部和上颈部压痛明显,颈椎活动受限,颈椎X线检查显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侧弯,颈椎骨质退变增生。诊断为颈椎病引起的头痛(颈源性头痛),遂给予中医正骨按摩和小针刀治疗,治疗后即感觉头痛明显减轻,颈部轻松、活动自如。一周后复诊,头痛减轻大半,再次中医正骨按摩和小针刀治疗一次,再过一周来诊,头痛基本消失,仅用中医正骨按摩治疗2次后痊愈,嘱其改掉不良生活习惯,避免颈部过劳,适时做颈部功能锻炼,目前头痛未再复发。颈椎病引起头痛很常见,原因主要有二个:一是颈椎骨质退变增生,或颈部软组织慢性炎症、肥厚、粘连,压迫或刺激由颈部发出的支配头部的神经而引起头痛,由于神经受压、损伤、发炎,所以疼痛剧烈难忍。二是颈椎小关节紊乱错位直接压迫神经所致。因此,治疗颈椎病头痛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应该是消除局部炎症,纠正关节紊乱错位,松解增生、肥厚、粘连的软组织,解除其对神经的压迫和刺激。这就是为什么采用了中医正骨按摩和小针刀治疗后,患者头痛很快治愈,而口服多种药物治疗2周无效的根本原因。常说的“治病求本”即是此理。本文系李俊海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眩晕是常见的临床症状,能引起眩晕的疾病很多,其中颈椎病引起的眩晕越来越多见,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那么颈椎病为什么会引起眩晕呢?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颈椎骨质增生,或者颈椎小关节错位,压迫颈部神经、血管,引起大脑供血不足导致眩晕;二是颈部劳损、软组织无菌性炎症,刺激颈部交感神经,反射性引起椎动脉痉挛,导致大脑供血不足而出现眩晕。目前治疗以输液为主,如前列腺素E 、舒血宁、血塞通、川芎嗪等,配合口服止晕药物,一般对改善眩晕症状有一定疗效,但不是很理想,很多患者的眩晕症状仍然得不到缓解。因为只治标未治本,对引起眩晕的根本原因---颈椎病未做治疗,所以效果不满意。那么,如何治疗效果最好呢?临床实践证明,以下几种方法联合应用效果最好,止晕效果最快,是治疗颈性眩晕的最好方法:1.中医正骨按摩治疗:可以纠正颈椎小关节错位,解除其对颈部神经、血管的压迫,进而恢复大脑正常供血情况。2.小针刀联合局部药物注射:小针刀能松解颈部软组织增生、粘连,药物直接作用在病变组织内,二者联合起到了消炎止痛、舒筋通络的作用,消除了增生、炎症组织对颈部神经、血管的刺激作用,恢复了椎动脉对大脑的正常供血功能,进而起到了止晕的作用。3.中药内服,调理机体内的病理状态,使其恢复正常:活血化瘀,改善大脑血液循环,缓解眩晕;健脾利湿,升清降浊,改善大脑缺氧状态,消除头部发沉、发懵,恶心、呕吐等症状;滋阴潜阳,抑肝火、降血压、改善头痛、头晕、眼花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