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全程指导 宝宝从小到大,或多或少都有些发烧的症状发生,有的父母会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到处求医问诊;有的父母,则只求孩子迅速退烧,吃的、塞的通通来,事实上,过与不及对孩子的健康都是一种负荷。 哪些原因会引起发烧 引起小儿发烧的原因有很多,大体而言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一、外在因素: 小儿体温受外在环境影响,如天热时衣服穿太多、水喝太少、房间空气不流通。 二、内在因素: 生病、感冒、气管炎、喉咙发炎或其他疾病。 三、其他因素: 如预防注射,包括麻疹、霍乱、白喉、百口咳、破伤风等反应。 发烧只是疾病的症状之一,而不是全部。小儿科主任宋文举医师表示,医师对于发烧,在乎的是疾病本身的影响及进展,但通常父母只看到疾病外表,如发烧、呕吐、咳嗽,就慌乱不已。殊不知医师治病,首重病因的发现及能完全治愈的方法,而不是单纯只为退烧而已。所以在某些情况下,会让发烧症状持续表现出来,以探寻内在真正的病因。因此,他提醒爱子心切的爸妈,切记不要一味的要求医师退烧,去治疗发烧症状,而是应遵从医嘱,准确的找出引起发烧的真正原因,对症下药。 发烧不会“烧坏脑子” 宝宝一发烧,父母亲之所以会立即抓狂,不外乎是存在一个传统观念,认为孩子发烧会烧坏脑子。小儿科主任丁绮文医师表示,发高烧本身,是不会使“脑筋变坏,智能变差”的,以往有这样的误解,是因为医疗知识尚未普及,发高烧背后的原因没有区分清楚。 其实,只有脑炎、脑膜炎等疾病脑质本身受病毒破坏才会伤及智能或感官机能,而非发烧把人烧笨,烧聋了。她一步强调,婴幼儿体温控制中枢稳定性不如成人,轻度的病毒感染也可能高烧40℃,发烧时家长只要知道如何处理,至于诊断病因应该交给专业的医师,不必过份忧心。 根据统计,不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发烧,体温很少超过41℃,如果超过这个温度,罹患细菌性脑膜炎或败血症的可能性比较高,应特别警觉。至于脑细胞所能耐受的高温极限,可能必须到41.7℃,细胞蛋白质才会因高温变质,造成不可回复的损伤,这种极端的高温,很少伴随疾病发生,临床上惟有对麻醉过敏,引起恶性发烧才可能达到如此高温。丁绮文主任说,因为发烧本身不至于伤害孩子,所以退烧是否必要,长久以来一直有争议。主张不必退烧的学者认为,发烧是一种正常的免疫反应,可以帮助白血球抵抗细菌。分析发烧的型态可以帮助诊断病因,一味退烧反而误导。不过,多数医师和学者赞成适度的退烧。因为发烧会增加新陈代谢,造成内在的消耗,病人头痛,倦怠,心跳加速,非常不舒服。婴幼儿容易脱水,发烧造成水分蒸发,更是恶性循环,婴幼儿热性痉挛的比例较高,放任发烧,引起伤害是不必要的。 民间错误退烧观念和方法 综观上述论点,家长应该要有正确的态度,将发烧当作一种警讯。小儿神经科主任赵文崇医师表示,发烧是因各种疾病引起的身体防卫性反应。研究显示,身体负责吞食细菌的白血球,在体温升高时(38℃~39℃)其吞食能力加强。因此当小孩因感冒或其他感染疾患引起体温升高时,运用各种可能的方法,要把体温立即降到正常范围,并非明智之举。因为这样可能降低病童本身的抵抗能力。 有些父母会使用民间流传的一些退烧方法,例如冷水或酒精拭浴来为孩子退烧,这是不适当的。宋文举主任指出,宝宝发烧时烫热的皮肤突然碰到冷水或酒精,宝宝反应会很剧烈,可能会造成抽搐;而酒精的气味又会使幼儿昏睡,像喝醉了一般。 此外,传统老一辈的“寒到”的观念,造成一般误以为发烧时必须多穿衣服,赵文崇主任强调,其实刚好相反。他说,发烧时全身能散热的地方以皮肤的表面积最大,散热效果最好,假使能将过多的衣服剥除,大量身体的热可经由宽松清凉的外表排除,体温很容易下降。 真正危险的发烧讯号 赵文崇主任强调,宝宝发烧病理原因可大可小,严重者败血症、脑炎脑膜炎、心肌发炎等,不处理会导致残废或死亡;轻者只是轻微感冒,不理它也会自己好。但这中间的差异若非专业人员实难判断,有时更须借助检验技术才能确实区别。 宝宝发烧,父母固不必大惊小怪,却也不能掉以轻心,导致病情不可收拾。父母应学会如何有技巧、有知识、有智慧的面对它。当小孩子发烧时会合并其他的表现:如心跳加速、呼吸加快,身体感觉极度不舒服,有食欲不振全身无力的现象,幼小一点的婴儿不会说话,甚至变得躁动哭闹不安。此时,适度的处理,使体温不要太高是合理的,尤其具有发热痉挛或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幼儿,更是需要。注意事项: 1、在给小儿退热时,在38.5℃以下最好是选择物理降温,如多饮水、温水加酒精擦浴等。所有的退烧药,如扑热息痛、复方阿司匹林等都含有咖啡因、非那西汀成分,有较大的副作用,婴幼儿的神经抑制机制尚未健全,高热时使用,易诱发惊厥,还会因大量出汗引起虚脱,甚至因血液中游离胆红素堆积而出现黄疸。同时对消化系统和肝肾功能也有损害,有的可能引起瑞氏综合征,造成白细胞、血小板降低。如果非需要用退烧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小儿常用的退烧药有布洛芬、来比林、百服宁、小儿退热栓等。也可以选用中药如柴胡、羚羊角、清热解毒口服液等,对小儿退烧效果也很好。 2、当服用抗病毒药物不能退热,发生继发性细菌感染,血液检查白细胞数明显增高,出现支气管炎或肺炎时,可考虑使用抗生素。但无论用什么药物,都要注意剂量不得过大,服用时间不应过久;服药期间要多给孩子喝水,以利药物的吸收和排泄,减少药物对小儿身体的毒害。退烧药不要和碱性药同时服用,如小苏打、氨茶碱等,否则会降低退热的效果。 3、在护理方面还有一些经验供家长参考。首先,在流感流行季节,孩子发烧感冒咳嗽,其病有一个较长的病程。在医生诊治后,按医生的指导在家服药、护理即可。不要因为孩子发烧不退,而反复到医院去,而增加重复感染的机会。其二,孩子感冒,病初起,病情不重时,可以先吃些小儿感冒药,发烧38.5℃以上时,及时吃退烧药,尽量安静休息,多喝开水。当病情加重时,要及时到医院治,这时就不宜自己处理了。尤其不要随便给儿童服用大人药物。 4、家居护理。居室要清洁、安静、空气流通。衣被合适,手脚温即可。孩子睡不着不必强迫孩子睡觉,可以坐着玩。对伴有呕吐、腹泻的病儿第一天应给流食。让一般的发烧、咳嗽病儿吃些可口、清淡、有营养的饮食,冬天务必吃热的饮食,面条、片汤都很好。发烧出汗体液消耗多,要多喝水和果汁,多吃水果。孩子生病时不要洗澡,因为洗澡会使血液循环旺盛,于安静不利,且会再受凉。痰多的孩子会因洗澡而增加分泌物,只能在患病一周退烧后,咳嗽减轻,食欲、精神恢复的前提下,可在入睡前洗一次澡。 5、发烧要挨饿,感冒要多吃。《科学美国人》杂志3月初报道,人在发烧时应该挨饿,尽量别吃东西。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临床家庭医学科副教授皮特纳林说,发烧就是体温上升,通常与身体的免疫系统受到刺激有关。它能帮助人体免疫系统战胜病毒和细菌。纳林认为,人在发烧感冒时,应遵循古训,即“感冒时要多吃,发烧时要挨饿”。因为发烧时,身体各项机能都处于较大的生理压力下。这时如果吃东西,很可能将食物中吸收的物质误认为“过敏原”,从而引发痉挛和神志失常等情况。“虽然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但确实存在。”不过根据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推荐的感冒治疗方案,感冒时可以多吃一点,比如多喝鸡汤。 6招简单正确的退烧法 那么哪些方法是爸妈在未带宝宝就医前,可在家中事先处理的呢?综合专家的建议,作为父母的您,正确的退烧方法应该是: 1、维持家中的空气流通: 若家有冷气,维持房间温度于25~27℃之间。可将幼儿置于冷气房中或以电扇绕转着吹,使体温慢慢地下降,如此幼儿也会感觉舒适些。但如果其四肢冰凉又猛打寒颤,则表示需要温热,所以要外加毛毯覆盖。 2、脱掉过多的衣物: 如果宝宝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 3、温水拭浴: 将宝宝身上衣物解开,用温水(37℃)毛巾全身上下搓揉,如此可使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 4、睡冰枕: 有助于散热,但对较小的幼儿并不建议,因幼儿不易转动身体,冰枕易造成局部过冷或致体温过低。使用退热贴也可以,退热贴的胶状物质中的水份汽化时可以将热量带走,不会出现过分冷却的情况。 5、多喝水: 以助发汗,并防脱水。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宝宝体内的失水。 6、使用退烧药: 当婴幼儿中心温度(肛温或耳温)超过38.5℃时,可以适度的使用退烧药水或栓剂。3.宝宝发烧怎么办 发烧是人体抵御疾病的反应,发烧能使小儿的防御机能大大加强,并为炎症的痊愈创造了有利条件。所以当宝宝发烧时,只要宝宝精神还不错,体温不超过39.5℃,父母就可自己处理。但要注意的是,出生1个月以内的宝宝和重度营养不良的宝宝,发烧时体温不但不升高,反而下降了,可能在35℃以下,这类情况十分危险,应及时送医院抢救。小儿发烧有个特点:小儿如果手脚冰冷、面色苍白说明体温还会上升;一旦小儿手脚暖和了、出汗了,体温就可以控制,并很快能降温。父母遇到小儿发烧时可采取哪些方法呢: ① 婴儿的前囟门在1岁半之前还未完全闭合,父母在宝宝睡着后用手心捂在其前囟门处(最好是爸爸捂,因为男士的热量大,宝宝容易出汗),直到宝宝微微出汗,这时宝宝的鼻子通了,呼吸匀称了,温度也下降了。再把宝宝叫醒,多喂他一些温开水或红糖水。 ② 多数宝宝发烧是因为受凉感冒引起的,如果宝宝发烧时手脚冷、舌苔白、面色苍白、小便颜色清淡,父母就可用生姜红糖水为其祛寒,在水里再加2~3段一寸长的葱白,葱白有发汗的效果。 ③ 如果小儿发烧手脚不冷、面色发红、咽喉肿痛、舌苔黄或红、小便黄且气味重、眼睛发红,这说明小儿内热较重,就不能喝生姜红糖水了,应该喝大量温开水,也可在水中加少量的盐。只有大量喝水,多解小便,身体里的热才会随着尿排出,宝宝的体温才会下降。 ④ 2岁以上的宝宝发烧,父母可以帮其按摩。先搓小儿的脚心,把热往脚下引,把脚搓热了再搓小腿,小腿搓热了再搓手、膀子、后背,最后是小儿的耳朵。按摩时要轻、要慢、要多喂宝宝喝水。如果宝宝还持续发烧可用温水帮他擦身,用毛巾把宝宝身体擦热、擦红,给宝宝的身体散热;如果宝宝还是手脚发凉,说明宝宝受寒较重,可连续给宝宝多喝几次生姜红糖水。需要提醒各位父母的是,喝葱姜红糖水加按摩治疗的顺序是先喝葱姜红糖水再按摩。 ⑤ 宝宝感冒发烧后会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食欲会下降。所以宝宝生病后要吃一些清淡的稀饭、面条。如何正确使用退烧药? 当然,在上述几种退烧方法中,对爸妈而言,最方便且迅速的是退烧药的使用,而每位宝宝家里确实都必须常备退烧药以因应不时之需,免得临时半夜发烧束手无策。但丁绮文主任提醒爸妈,退烧药的使用是有技巧和原则,何时用、怎样用,平时宜有正确观念,才不会效果不佳或甚至退烧失控。 她说,退烧药有水剂、锭剂、栓剂和针剂,一般以水剂较温和,最普遍使用的是含扑热息痛的糖浆,如小儿美林糖浆、小儿百服宁滴剂等级,阿斯匹灵锭剂退烧效果也好,但某些特定的病毒感染,例如水痘或流感,阿斯匹灵可能引发雷氏症候群,不宜使用。 栓剂用来塞肛门,由直肠吸收,效果快速,小孩拒绝吃药时也能退烧,非常方便,但用量宁取少量,密集使用容易退烧过度,体温陡降,或是反覆刺激肛门,造成腹泻。打退烧针,是最不安全的,有的孩子甚至过敏休克。退烧的方法很多,一定可以降温,家长不必一时性急,因小失大。 另外,宋文举主任也强调,不同的退烧药最好不要随意的互相并用,因为剂量不好控制,还是单独使用比较安全。还有,退烧药也不可多服几次或将剂量增加,以加强退烧的效果。千万要记住,“药也是毒”的道理,任何药物(包括退烧药)都有它们一定的用法,吃多了即会产生毒性。许多父母因爱儿心切,而把过多的退烧剂给幼儿服用,但却没退烧,反而烧得更厉害,因为退烧药的毒性反应之一,就是让体温升高。 总之,宝宝发高烧,父母不必愈来愈紧张,只要按照上述各种建议,观察宝宝活动力、补充水分、必要时适度退烧,体温多半可获得降低,翌日再带宝宝就医即可。
广东省卫生厅有一副厅长廖新波,向来以敢言著称,虽然偶有失当或争议内容,总体而言,是体制内难得一见的良心官员。他无情抨击医疗行业的各种极端可耻个案,同时,也把一般领导不愿讲的真话说给大家听,如最近他说“误诊”问题。 没有哪个医生没有误诊过,除非他不是一个医生;同样,没有哪个医生没有漏诊过,除非他不是医生。误诊与漏诊天天在发生。这是事实。 误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疾病有一个过程,当疾病的典型特征没有出现时,确诊是困难,给误诊留下了系统性机会。漏诊更常见,胆囊有结石,没有做胆囊B超一定不能发现;有尿路感染,没有查尿常规一定漏诊。 公众不必为误诊和漏诊大惊小怪,公众应该关注并配合医生进行应该进行的相关检查,以求确诊,并且需要有耐心,等待确诊的时机。 误诊与漏诊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误判后误治,误治才会导致医疗损害。 (本文为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丁邦晗主任所写)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医生 国际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曾在一篇名为《备受威胁的中国医生》的文章中这样说道: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理想是“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然而如今,中国医生的形象却一落千丈,甚至有一部分人已不再把医护人员看作“白衣天使”。据卫生部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每年发生医疗纠纷超过100万起,由医患纠纷引发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 “医院已经变成战场。”《柳叶刀》这样的比喻不无道理。在这场战争中,患者心急如焚,医生劳苦不堪,还有些患者甚至用暴力表达对医生的种种不满。然而,这一切都是医生的错吗?10月26日,北京大学医学部迎来百年校庆;27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也将欢庆建校60周年。在这两所著名的培养医生的摇篮里,《生命时报》采访了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常务副主任柯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黄钢,大家共同探讨,中国在现有医疗体制下,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医生,如何才能弥补医患之间这道巨大的鸿沟。 医患关系需要在人格平等的前提下互相理解 隐藏在无数医患矛盾背后,有一个共同问题,那就是医患沟通渠道的不畅。当患者花了两小时排队挂号,花1小时候诊,忍受了漫长的等待后,等来的却是一张冷漠的面孔,甚至不耐烦的态度,他们很容易愤怒。然而,对于一名一上午看了50个病人、忍受着嘈杂无序的就诊队伍、4个小时没有喝一口水的医生来说,保持微笑和温和耐心的语气,同样是个有些“残忍”的要求。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是医生与患者之间最大的一条鸿沟。 生命时报:您如何看待目前老百姓对医生的种种抱怨? 柯杨:这些抱怨背后的深层原因,与中国的医疗体制有关。目前,全世界比较合理的医疗体制是:分层、分类、分级。比如在城市,社区是最基本的层面,中间层是二级医疗,最后才是三级医疗。社区医生先指导病人做决策,一旦发生严重疾病,再建议到二级或三级医疗机构看病。而三级医院主要解决疑难重症,先进技术的推广、传播和教学培训的问题。可目前中国没有建立起这样的医疗网络。虽然政府做出了极大的努力,可基层医疗缺乏高水平医学人才的现实不可能一下子改变。患者就像三级跳一样,一下子涌进了三级医院,让医生们无暇应对、措手不及。再加上其他因素,如诊断方式越来越依赖高科技手段,导致患者的花费越来越高、对医生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但又不一定能得到有效治疗;医学本身的局限性仍然很大,这点多数患者不了解,所以心理落差大,容易把不满发泄到医生身上。 黄钢: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医生更多地依赖各种检查设备,CT与B超随手就开,“望、触、叩、听”似乎成了传说,和患者沟通得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很多医生工作量太大,工作严重超时。一上午重复50遍相同的话,再有耐心的人也难免会有脾气。再加上有些患者对疾病、诊疗不理解,苛求医生,这也造成医患矛盾日益加剧。 我也常碰到患者抱怨,比如同样是做CT筛查肿瘤,有的人结果是阴性,会抱怨白花钱。有的人没必要做,他又会抱怨,为什么不让他查CT,漏诊了怎么办。这时我会给他讲科普知识,看诊疗流程,告诉他检查指征等。当患者了解后,沟通就畅快了。 生命时报:您以普通人身份看过病吗?遇到过和医生沟通不畅的情况吗? 柯杨:有过啊,陪我母亲、女儿看病。我发现,医生有些说话方式可以改变。但是,目前整个社会都存在这样的观念:只要一个人,对其他人有一点支配权的时候,就变成人格的不平等,掌握一点别人的命运就颐指气使。医生往往表现的是,当他认定自己实施了正确的治疗,就可以说话非常生硬。在医疗行业,态度生硬就代表了一种居高临下,因为面对的是弱者,就很伤人。如果不出问题,病人都能接受;一旦出了问题,这样的态度就会成为“导火索”。 生命时报: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柯杨:我觉得这是教育的失败。我们的教育不注重独立人格和平等的精神。这是从幼儿园就开始的,从小就教育小孩要服从家长、服从老师、服从长者、服从权威、服从领导。长时间处于服从的压力之下,使人长大后一旦拥有权力,就可能自觉不自觉地“报复”在有求于自己的人身上。这是一代代往下传的东西,这个理念太糟糕了。而且这和知识水平的高低没太大关系,尤其光是医学知识,不一定能把一个人变成“成熟”的人。我们自称医学是“人学”,但“人学”是要对人的心灵有所理解,这恰恰是医学缺少的。光是医学教育不可能改变,因为学生从小到大受惯了这样的教育、见惯了这样的人。我只能告诉学生,对待弱者时不能这样。 黄钢:现在的一些医学教育是“快速培养模式”,强调先进的诊疗技术,但实实在在地少了一些无形的、底蕴的人文熏陶。这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原因,沟通不畅也几乎成为必然。 医学不仅有着科学的严谨,更与人休戚相关,离开人,医学就失去了本源;离开了人文关怀,医学就失去了灵魂,只是物化的科学。作为一名医生,可以成为“大师”,也可能成为“工匠”。其差别在于:前者有思想,有方向,更注重人本身;而后者只是精确地做一件事情,关心病而忽视了人。当下很多医生把病人仅仅视为疾病的载体,那至多就是个“工匠”,这不是医学的进步,反而是倒退,或悲哀。 当我们把爱传递给学生,才能让学生接过去,再传递给患者 大学是培养理想的地方,然而这理想又必须在现实中打磨。今天,社会的复杂性毫无疑问地影响到了医学校园,各种医患矛盾、医疗纠纷让医生这个职业在学生的心中,逐渐失去了“理想”的光环。如何教会他们处理这些纷繁复杂的关系,让他们心中的“爱”永不消失? 生命时报:现在的学生会跟老师交流医患矛盾的问题吗? 柯杨:当社会上出现一些极端医患矛盾时,学生们会比较困惑,个别学生做医生的理想会因此动摇。有的家长会给我打电话,说:“你们能不能保证我们孩子将来当医生的安全?如果不能,我们不要再念了,我们要改行。”每次听到这样的电话,我心里就特别难受,因为产生医患矛盾的原因很复杂。 生命时报:在医患关系上,体制和文化传统一时难改,那我们能改变什么? 柯杨:教育是一方面,改善就医环境,分解医生专业以外的负担也很重要。医院应该设立专人专岗,给予病人更多关爱。比如,医生开了药,药怎么吃有专人解释;设立专门机构,让患者有聊天、倾诉的地方。很多医院都开始做这些了,但做得还不够。因为人力资源支出太大,影响医院生存,需要体制和政策支撑。但这对病人非常重要。 黄钢:对医生进行爱心、责任心、沟通技巧的培训,注重培养精神世界,丰富人文情怀。要让医生意识到,自己面对的是活生生、有感情的人。随着人文底蕴和博爱关怀的增强,医生对病人的疾苦感同身受,就能理解其急躁或过激的言行,就会主动地适时安抚。病人得到了安慰,心情得到舒缓,矛盾也就没有了生长的土壤。此外,在对老百姓做科普时,也要让他们了解诊疗程序,体味医生的辛苦,不过度苛求医生。 生命时报:很多医生在我们看来比较冷漠,包括对生死也看得较淡。这是他们的个性,还是在学医后形成的? 柯杨:很多人学医有一定的必然,他们好助乐施,但往往也是想找一个职业,凭本事吃饭,万事不求人。另外,一旦选择了这行,就必然要面对生死、流血等种种问题,不坚强的会被淘汰。我们在教育中,要求医生既要有坚强的神经,还得有柔软的内心。很多医生大病一场后,对患者的态度一下子转变,因为他真正感受到了当病人的痛苦。所以医学教育中有“叙事医学”,就是通过描述病人痛苦,让医生感同身受。 生命时报:在人文教育方面,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做过哪些调整? 柯杨:北医专门设立了医学人文学院,现在对医学史、伦理、交流、医学叙事学等课程都进行了加强,比如增加了感同身受课、告知病人方式的课程等,不断用这些课,一点点增加他们的人文素养。 黄钢:四五年前,上海交大医学院就开始改革。以前强调医学知识的背诵和记忆,现在更强调能力提升,制订了一系列“能力提升计划”,针对的是医学生的全面培养,大大加强了人文教育。 生命时报:在你们学校,人文教育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柯杨:我们比较有特色的就是感同身受课、告知病人方式的课程等,通过一些场景设置,让学生体会与病人不同的交流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让他们将心比心地去体会病人的需求。 手术前告诉病人手术风险,就是场景设置的一部分。手术前,你必须告诉病人,可能出现什么不好的情况。很多病人会觉得比较难接受,所以医生必须掌握说话的态度和方式。再来说说“感同身受课”,这门课特别难,有时还得请得过病的医生来讲。就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病人的痛苦在哪儿、问病人你怎么难受,不断去体会病人的感受。 黄钢:“名画中的医学”系列讲座算是我们学校比较独特的。这门课从2011年开始,由我主讲。我们有一些人文课程,但学生积极性不高,授课老师也很痛苦。我一直在思考其意义何在?因此,我试图改变灌输式的生硬教学法,改用一种柔和、润物无声的方式去启迪和感化学生。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当年曾给予我强烈震撼的世界名画。 事实上,名画暗藏了很多医学线索,不吝于一部医学发展史。比如《拉普教授的解剖课》,可以视为解剖学的起源;伊金斯的杰作《大诊所》称得上是19世纪70年代美国外科的快照。开课之初,我也有担忧,特意将课程安排在晚上,不计入学分,结果出乎意料,常常座无虚席。我希望通过名画让学生发现医学的新鲜之处,在艺术中体会医学,在医学中感悟艺术,也更希望他们能从中领悟到医生的伟大,了解并具有这份职业应有的奉献精神。 真正的好医生是个成熟的“人”,而不只是一个掌握技术的“匠” 几乎所有人去看病的时候,都希望自己能碰到个“好医生”。什么才是“好医生”?不少老百姓对此的要求是“医术好一点”、“态度温和一点”。殊不知,要做到第一点,一个医生需要至少8年的寒窗苦读,再加上长期在临床上的苦苦探索;要做到第二点,可能比第一点更难,因为一个简单的微笑、一句温暖的话语背后,藏着一个人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生命时报:如果您自己去看病,希望碰到什么样的医生? 柯杨:首先他的医术一定要高。当然我知道疾病非常复杂,如果他没时间跟我好好解释,希望他起码能做出一个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其次,我希望找大夫一下子就找对了,不要被推来推去。如果能得到医生的安慰那将更好。 有些患者会说:“我希望医生能听完我说的话,有时候我话还没说完呢,就被他打断了。”我觉得,这其实取决于你得的是什么病。有些病医生确实见得太多了,生死关口的都不陌生。一些常见的疾病可能他一听就明白,加上门口又有那么多人等着,所以不会给你太多时间。其实,医生的职业风险很高,出了问题是要打官司的,所以如果他没有把握,不可能不负责任地随便打断你。我觉得你要让医生看病,首先要给他起码的信任。 当然,从医生角度来说,在有时间的前提下,一定要和患者多说几句,这是对他们最大的安慰。而听诊前捂捂冰凉的听诊器,用手拍拍患者的肩膀等动作,也能取到很好的安慰效果。不过,这些体贴的细微动作,都基于医生要对人性有深刻的理解。 生命时报:医生理解人性对看病有什么启发?怎么才能让一个医生更多地了解人性呢? 柯杨:其实很多职业都需要理解人性,医学尤其如此。人类是个群体化的动物,所以你必须理解别人。人性本身又很复杂,不是光有善,也不是只要有了善,就一定能做好事。好的社会体制能挖掘人性善,抑制人性恶,反之则不然。而人和人之间,用善可以诱导出更多的善、理解与和谐。 那么,怎么才能让一个医生更多地了解人性呢?我觉得要增加他的人生经历和人生体验。这光靠医学院的教育不可能完全做到,需要在一个人从小到大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中不断完善,也需要他们自己去体会和感悟。我们有一项努力,是鼓励年长有经验的老师不光教书还要育人,要和学生聊天,也鼓励医学生去看小说、读经典、学历史。我们北医现在8年制的学生,后面3年基本都在临床实践。临床这个地方很独特,什么身份的都有,就疾病来说,是痛苦的弱势人群,接触他们,对理解人性有得天独厚的作用。 生命时报:据了解,国外在选医学生时会有一个面试,考虑其个人素质是否适合当医生。中国则几乎是高考一条路。那么如何来平衡这种差异? 黄钢:高考制度限制了我们不能面试,很大程度上确实以高考分数作为唯一标准。但我们学校有自己的招生原则和评估指标,比如第一原则是“非第一志愿报考者,不要”,第二原则是“如果不想学医,要转专业,立刻同意”。入学后,我们会适时对医学生进行素质评价,如果发现其素质不太适合当医生,老师会尽力帮助他改善。 近年来,部分医学院校遭遇“招生难”,我们学校暂时没出现这个问题。有些学校用奖学金等手段吸引人学医。我的态度正好相反:医学专业不能通过利益诱导。因为医学是一个为人服务的学科,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不能贪图名利。 生命时报:在你们的心目中,真正的“好医生”什么样? 柯杨:一个真正的好医生,应该是个“成熟”的人,一个“全人”。我认为“成熟”的人,一是经过教育后有理性的思维方式,二是对人性有深刻的理解和体谅。而“全人”,不只是一个掌握技术的“匠”,而是要有交流能力、创新能力、团队精神、面对复杂情况和人打交道的能力等。 黄钢:好的医学生和好医生一样,都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富有爱心和责任心,有不断否定自我的勇气,并善于总结提高,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激情。(本文转自网络,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人立场)
五类患者医生不喜欢受访专家: 张奉春: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 夏 萌:北京安贞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临床营养科主任。 刘 杨:解放军305医院骨科主治医师。 张 东: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测查室主任。 按理说,医生没有任何权利挑选病人,也没道理故意不给病人好好诊断。不过,看病中惹得医生不高兴了,吃亏的终归是自己。那么,何不学着做个好病人,摸清医生的脾气,让看病变得更愉悦更顺畅呢? 采访中,记者发现,五类患者最不招医生喜欢。------------------------------------------------第一类 满脸狐疑型 进门就嚷着要用最好的治疗;半懂不懂,却总喜欢质疑医生的诊断。 医生诉苦:既然大老远排队挂号来找我,你就应该相信我。真正的医生都会根据病人的情况用药,“难道有好的治疗办法我会藏着不给你用吗?” 比如,有些老年患者,容易伴有一点焦虑,又特别爱较真。经常会问:“我看了这个药的说明书,上面写的副作用我好像都有。”其实病人陈述的这些感觉多属心理暗示,无论医生怎么解释也不相信,最后弄得药都吃不下去了。第二类 老翻旧历型 一听医生的诊断,就说“某某医生不是这样说的”,“你怎么和某某医生的诊断不一样呢?您确认您诊断的没问题?”。 医生诉苦:有些疑难病症,各个医生的看法会不同,既然找到这个医生,应认真听取专家的诊断,最好不要用过去医生的诊断来干扰或质疑自己面前的这位医生。如果真的前后两位医生诊断不一样,也不宜当面提出来,可以再找一位资格老的权威医生诊断。 病人在就医中的一些行为可能干扰医生的思考,甚至破坏医生的情绪,最终影响诊断的正确性。第三类 心灵脆弱型 喜欢从网上东拼西凑瞎琢磨自己的病,把重病的可能往自己身上套,搞得自己特别紧张;虽然来看病,但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隐瞒病情;为了引起医生的重视,又喜欢夸大病情;一听医生提可能是某种大病,就紧张得情绪失控。 医生诉苦:医生也理解病人之所以这么做,大多是为了获取医生的同情和重视,让医生的态度好一点,诊断认真一点。其实,这样反而会耽误看病的时间,扰乱医生的思路,进而影响医生的诊断。医生一般不会区别对待病人,看好病人是每个医生最快乐的事,病人也要放平心态,大家相互配合,才有利于治病。第四类 不守规矩型 有熟人介绍,免去了排队挂号之苦,却老爱在就诊时插队。 医生诉苦:有一些熟人介绍来的病人,老爱插队进来,但殊不知这种行为不仅会引起病人反感,也会让医生反感。医生担心时间太长,后面的病人不满,就可能急急忙忙地就给看了,最后吃亏的还是插队的人自己。第五类 贪多贪全型 总想见着一次医生,把自己身上的所有毛病都告诉医生,最好能一块全治了。 医生诉苦:现在让任何医生把一个人全身的问题看好,都是不可能的,不然就是神医了。专科看专病,专科医生对于非自己领域的病情不敢妄下结论。此外,这样也耽误了后面的病人看病。--------------------■记者手记: 好病人这么做 病人也有病人的难处,“好不容易来一次医院,挂上专家的号,的确想把什么都问清楚”。从记者随机采访的结果看,这是导致病人问题多、触发医生产生不良情绪的主因。 即便是那些表现得很好的患者,也感叹:“很多话想跟医生讨论,但是又怕惹医生不高兴,不是不想说,是不敢说出来。” 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测查室主任张东分析,我国当前的医疗体系尚不完善,常常搞得医生心里有火,病人心里也窝火,最后相互成为发泄对象。医生希望把医患关系尽量单纯化,成为一种纯粹的医疗行为,公事公办。而患者却对陌生医生不信任,想要把医患感情复杂化,以得到医生的格外照顾,于是找熟人,带礼物,话多套近乎,结果反而引起医生反感。 病人想治好病,医生也想把工作做好,谁都不想天天发火。换位思考、相互理解很关键。病人不妨这样想:医生跟我又没有仇,干吗不给我好好治呢?医生也站在病人的角度想:谁得了病不急呀,多问问也是应该的。 心态对了,方法也要对,比如就诊时尽量只谈病史,少谈治疗史。另外,医生在问诊过程中,也在不断的思考,所以患者应尽量避免言语过多,影响医生作出正确判断。 北京安贞医院神内科夏萌大夫提醒,来大医院看病,患者应该先在家里做好功课,比如一些发病有一段时间的疾病或慢性疾病,最好是把初次发病时间、发病症状,以及每次发病时具体情况都记录下来。如果是癫痫这类间歇性的疾病,最好有发病时的录像视频,这样见了医生能将情况具体而简单地讲清楚,既能节省时间,又能让医生准确诊断。 在病例资料方面,最好能带上过去的资料,比如X光片、化验结果以及处方单等,但是不要总执迷于过去的诊断结果。因为X光片等是客观证据,而诊断是医生的主观判断。
看急诊不仅可以节约时间,而且可以得到医院快速处理,可以尽快稳定病情, 为下一步的专科治疗赢得时间, 下述十八种情况最好看急诊:1.昏迷患者。2.严重喘息、呼吸困难者。3.严重高血压或血压剧烈波动者。4.休克患者。5.癫痫发作者。6.各种剧烈疼痛,包括头痛、胸痛、腹痛、腰痛等,尤其是中老年人急性胸痛必须看急诊。7.各种急性出血患者,包括吐血、咳血、便血、尿血等。8.各种急性炎症造成痛苦者。9.患急性发热性疾病,体温一般在38.5°C(腋下)以上者;有的病人全身症状明显,有一定痛苦,体温虽然不到38.5°C也可以急诊处理。39°C以上者必须看急诊。10.急性尿频、少尿、无尿及排尿困难者。11.急性外伤、烧伤者。12.急性中毒、意外事故(电击、溺水自缢等等)患者。13、全身乏力者14、突然发生眩晕或头昏者,尤其是第一次发生者必须看急诊。15、急性过敏性疾病。16、疑为烈性传染病。17、所有发病突然、症状剧烈、进行性加重者。18、其他突发的各种紧急病症。
用药治疗,当病已愈或已得到控制是否可停药,要由医生根据情况决定。有些药物必须在医生指导下,经过一个逐渐减量的阶段,如病情无反复,才能最后停用,切忌操之过急,盲目骤停,以免引起疾病复发,引起危险。下述15种情况要特别注意:1.治疗高血压和心脏病的药,如消心痛、硝苯地平、硫甲丙脯酸、心得安、倍他洛克等,突然停止可使血压骤升,或诱发脑出血、心绞痛、心肌梗塞等。2.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久用突然停止可诱发严重的心律失常。3.各种类型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等,突然停止可诱使癫痫发作。4.抗精神病药如氯丙嗪、氟哌叮醇等,突然停止可使症状加重。5.抗抑郁药如帕罗西汀突然停止可以导致治疗失败。6.长期应用强的松、氟美松等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突然停止可诱发症状加重或肾上腺素能危象。7.治哮喘药:如色甘酸钠,突然停止可诱使哮喘发作。8.降糖药:如二甲双胍,胰岛素,突然停止可使血糖升高,甚至发生严重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者高渗性昏迷。9.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如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使用时间不够,突然停止可以导致消化性溃疡复发。10.抗凝血药:如华法林突然停止,可导致血栓形成。11. 避孕药突然停止可以导致避孕失败。12.抗结核药突然停止可以导致结核病复发。13.抗甲亢药突然停止可以导致甲亢复发。14.抗风湿药突然停止可以导致风湿病复发。15.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热退后就停止可以导致疾病复发。
一、千万不要在星期一去看病。 因为这一天看病的人特多!所以除非你是急危重或者你已经预约! 二、千万要带病历及相关资料。 不要以为大医院不会相信小医院的检查结果,大医院肯定会重做,就不带病历及相关资料。有时重做也是病情的需要。疾病都有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小医院看病时,你有权利要求医生把你的检查治疗用药情况记录在病历本上。 三、千万要空腹。 因为有些检查是必须在十二小时内未进食的,比如,电子胃镜,胆囊B超,空腹血糖等。如果进食,你就有可能要等一天,而专家门诊的医生几乎每天都不同!所以为了保证各项检查能顺利进行,不延误时间,千万不要吃早餐!最好水都不喝! 四、千万要告诉医生真相。 患者要如实地反映病情变化,这样,医生才能及时、正确的诊治和调整。有一个17岁女生下腹部疼痛厉害到急诊科看病,医生问她是否有性生活,她明明有性生活,却肯定地告诉医生说没有性生活!在这种情况下,她不得不多做检查啊!有时甚至会误诊! 五、千万不要自以为是 如果你腿痛去医院看病,医生经过检查,认为你需要做腰椎CT。你就不要自以为是地说:“我是腿痛,不是腰痛,你这不是乱搞吗?” 其实,再博学的病人也不会比医生更专业!如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那么医生这个职业也太好混了,也不会有那么神圣了!你想想,大医院看门急诊的医生工作量比较大,如果你不尊重他们,他们可能也会闹情绪,比如,他们可能会说:“我看不好,你尽请高明。”或者说:“你去更大的医院看病去。” 六、千万不要相信“热心人”在大医院里,有许多人到处转悠,伺机对病人劝说,到某某小医院去看病,说什么“效果好又便宜”,这些人就是“医托”!他们对你特“热心”!千万不要相信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