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月板是膝关节内的纤维软骨结构,位于股骨(大腿骨)和胫骨(小腿骨)治疗,具有缓冲减震、稳定膝关节、帮助关节液均匀分布,减轻关节摩擦力作用。二、损伤原因1、急性外伤(常见于年轻人): 运动时突然扭转或旋转膝盖(如篮球、足球、滑雪)。 深蹲或跪姿时受到外力冲击。2、慢性退变(常见于中老年人): 长期磨损、老化导致半月板变脆,轻微动作(如蹲下)即可撕裂。 很多中老年患者前来就诊,就有很大疑问:大夫,我也没有受伤,半月板怎么就撕裂了。实际上这也是中老年患者半月板撕裂的特点,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半月板变性,质地脆弱,容易出现损伤,进展为撕裂。三、常见症状疼痛:膝关节内侧或外侧在关节线处疼痛,尤其在扭转或下蹲时。交锁或卡顿:膝盖突然卡住,无法伸直(多见于桶柄状撕裂)。弹响:活动时可能有弹响声。无力或不稳:感觉膝盖"打软腿"。四、半月板损伤的常见类型五、半月板损伤的分度六、半月板的分区七、诊断方法1.体格检查:医生通过按压关节间隙(膝关节线)或特殊动作诱发疼痛/弹响。2.MRI检查是目前最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八、治疗方法1.保守治疗适用情况:小型撕裂(1度、2度)、老年患者退变性撕裂没有明显卡顿或者绞锁及疼痛症状。方法:注意休息,减少跑跳、下蹲等动作;护膝保护,注意加强股四头肌、腘绳肌的力量(如直腿抬高、靠墙静蹲);口服非甾体类抗炎止痛药物;注射玻璃酸钠。2.手术治疗适用情况:3度撕裂,出现弹响、疼痛、绞锁等症状。方法:a、关节镜下半月板修整、部分切除、缝合,目前是常用方法,极少数也需要全部切除。 b、半月板置换:使用范围窄,仅适用于半月板缺失、关节软骨完好的年轻患者,且置换后半月板无法完全长入关节囊,部分患者会有排异反应,长期的疗效有待观察。积极治疗半月板损伤,就是保护你的软骨,保护你的膝关节,避免或者大大降低后期行关节置换的概率。 九、常见疑问1、半月板损伤能自愈吗? 这与撕裂位于的区域有关,分布在红区2度以下损伤或者较小的3度损伤,注意避免损伤区域的负重,愈合率高;分布在红白交界区的2度损伤,有一定愈合率,任何程度的3度损伤愈合率均较低。2、手术后会得关节炎吗? 手术后能大大降低骨性关节炎的发生,或者减缓骨性关节炎发生时间;半月板的大部分切除或者完全切除可能增加远期关节炎风险;不能保留的半月板选择保留,起不到半月板的作用,可会增加关节炎的发生。3、我查出半月板3度撕裂,没有症状,需要手术治疗吗? 中年和年轻患者的半月板3度损伤多数会出现症状,部分患者可以不出现症状,红区的较小损伤可以选择保守治疗,其余均建议手术治疗;老年患者考虑为退变性损伤,可以选择保守治疗。 近期收治1名50余岁女性,3年前诊断“半月板3度损伤”,早期没有症状,1年后出现不适,3年后才出现症状,目前再次复查MRI发现大面积软骨剥脱,行关节镜手术效果大打折扣。4、半月板缝合后需要恢复多久?半月板缝合后一般需要拄拐1个月,期间康复锻炼,2-3个月可以基本恢复到以前的生活状态。5、老年患者出现3度半月板撕裂,有明显的疼痛症状,要不要手术,手术后效果怎么样?分以下情况:a.老年患者半月板3度损伤,双腿站立并拢观察没有变形,MRI可见软骨完好,这种情况少见,经过关节镜手术后效果极好。b.老年患者半月板3度损伤,双腿并拢站立没有变形,X线见关节间隙没有明显狭窄,合并大面积软骨损伤,此种情况科学的关节镜手术可以减轻大部分症状。c.老年患者半月板3度损伤,双腿并拢站立没有变形,X线见关节间隙没有明显狭窄,合并大面积软骨损伤,此种情况科学的关节镜手术可以减轻大部分症状。d.老年患者半月板3度损伤,双腿并拢站立明显变形,X线见关节间隙明显狭窄,合并大面积软骨损伤,此种情况关节镜手术效果不佳,甚至会加重以前症状,不建议关节镜手术,需要做单髁甚至全膝表面置换术。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皮肤病。病程较长,还极易复发,患者还可能存在其他多系统的共患病,其中包括心血管疾病、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代谢综合征、肝脏疾病等,这些疾病在银屑病患者中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脂肪组织是一种内分泌器官,肥胖会造成人体的内分泌系统紊乱和慢性炎症状态,代谢综合征是指人体的营养物质代谢紊乱的病理状态(银屑病患者容易发生代谢综合征)。所以说,肥胖在一定程度上,是会增加银屑病的患病风险或加重病情。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发现,减肥和调整饮食能够改善银屑病的病情!虽然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的研究认为:共同炎症通路和胰岛素抵抗等因素可能是二者相关联的共同病因机制之一。因此,肥胖的银友一定要重视减肥,这样不但能使全身的健康状况得到改善,也有利于治疗银屑病。同时银友也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来预防疾病的复发和加重:1、积极主动维持治疗:谨遵医嘱控制病情,不去不正规医疗机构,不自行停药,乱用偏方。银屑病在皮损完全清除后,还需要主动进行维持治疗,例如使用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每周2次,长期维持治疗效果。2、健康生活方式:积极参与工作和生活,积极参与社交,参加文体活动,生活上注意保暖,健康饮食,合理运动,增强体质。同时也要注意戒烟戒酒,少吃辛辣刺激,避免熬夜。3、心理调节:心理压力也是诱发银屑病复发的重要因素,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会自我调节心理压力,平常多和病友交流,互相开导。抑郁或焦虑严重的银友,可以在网站找到相关量表先自我评估一下,达到抑郁或焦虑的诊断标准,建议去专科就诊治疗。总之,相信专业的医生,采取正确科学的治疗方法,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一定可以降低患病风险!
特应性皮炎(AD)病因和发病机制与遗传、环境和免疫有关。以剧烈瘙痒和湿疹样损害为主要特征,好发于儿童,大多数在婴儿期发病,患儿往往有“特应性素质”。但也由于反复发作和瘙痒常常影响患儿及家人生活,而遗传的内因又无法改变,因此治疗的目标不是根治疾病,而是最大限度地缓解和控制症状。家长应详细分析寻找可能的病因以及诱发疾病加重的因素,主动学习回避策略。日常生活中,建议家长可以做好以下几点,缓解宝宝瘙痒,提升生活质量。1.清洁和沐浴:合理的洗浴不仅可以去除皮肤表面污秽痂皮,还可以降低皮肤表面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数量。推荐使用低敏无刺激的洁肤用品,其pH值最好接近正常表皮pH值(约为6)。每次洗浴水温32~37℃,时间建议5-10分钟。洗浴频次为每周1~2次。 2.涂抹润肤剂:这是维持期治疗的主要手段,不仅能阻止水分丢失,还能修复受损的皮肤屏障,减弱外源性不良因素的刺激,从而减少特应性皮炎的发作次数和严重度。选择合适患儿的保湿润肤剂,应做到足量和多次,每日至少使用1次,在冬季可根据皮肤干燥情况选用富含脂类的润肤剂。建议儿童每周用量至少100g。3.避免各种机械、化学物质刺激:如搔抓、毛织物摩擦、酸性物质、漂白剂等刺激,常见的接触致敏物为镍、香料、甲醛、防腐剂、羊毛脂和橡胶等。建议特应性皮炎的宝宝尽可能避免接触上述致敏物,家长也需要注意避免患儿搔抓,打破患儿“瘙痒-搔抓-瘙痒加重”的恶性循环。4.回避过敏食物:常见的食物过敏原,5岁以下儿童为牛奶、鸡蛋、小麦、花生和大豆,5岁以上儿童为坚果、贝壳类和鱼。如果发现食物和皮疹间的因果关系明确,建议避食4~6周,观察皮疹改善情况。除非明确食物和发疹之间的因果关系,否则不建议盲目避食,过度避食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影响儿童发育。5.合理的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特应性皮炎治疗的主要手段,包括外用治疗和系统治疗。外用治疗主要包括:外用糖皮质激素和外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如0.03%他克莫司软膏,可以缓解患儿瘙痒,也可以听医嘱后用于皮损恢复后的主动维持治疗。 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关键期,各位家长需要在综合考虑疗效和安全性的基础上选择治疗并做好长期管理,做好预防保护工作,以尽可能避免未来共病的发生,让孩子更健康、快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