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个视力模糊的患者去眼科看病。接诊医生给患者进行了眼科的仔细检查。只发现了不太严重的视神经萎缩,没有其它的眼科疾病。而视神经萎缩并不能完全说明患者视力模糊的原因。接诊医生比较纠结,却没有追查视神经萎缩的原因,让患者口服一些营养神经药物,对付了事。患者回家后,按时服药,病情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重。后又辗转去北京某专门的眼科医院看病,接诊的医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也做出了同样的治疗方法。一来二去时间已经过去2年多,患者一侧视力已经全盲,另一侧视力也仅能看到光了。后来,家属受眼科医院一位高年资医师推荐看神经外科,就来到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原煤医附院)就诊。仅做了一个头颅CT就明确了诊断。手术切除颅内的肿瘤后,有光感的眼睛视力保留了,全盲的眼睛视力已无法挽救了。患者及家属最为痛心的一句话就是:“怎么就没有早点想到是脑子里边的问题呢?”这确实是困扰患者和一些专科医生的一个重要疑问。不仅仅视力问题可以由颅内肿瘤引起。听力下降、耳鸣,耳科检查没有严重的问题,应该想到颅内的听神经瘤。女性没有怀孕,月经却停了,乳房还有乳汁分泌,妇产科检查没有大问题,应该想到颅内的垂体瘤。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普外科检查没有发现问题;声音嘶哑,口腔科检查没有大的问题;儿童发育不良,或者发育过快,儿科检查没有发现问题;肢体麻木无力,骨科检查没有发现问题;等等都要想到颅内肿瘤的可能。总之,“大脑是人的总司令部”。其他专科情况不能解释的疾病要想到颅内肿瘤,以免耽误病情。
什么是三叉神经痛?有“天下第一痛”之称的三叉神经痛,多以单侧脸面部反复发作、短暂、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为表现;疼痛可表现为刀割样、撕裂样、电灼样或针刺样疼痛,突然发作,骤然终止,每次发作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不等,说话、吃饭、洗脸、剃须、刷牙以及风吹等均可诱发疼痛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三叉神经痛首选以卡马西平为主的药物治疗,辅以神经阻滞、射频、中医针灸等;当保守治疗无效时,或难以忍受药物副作用时需要手术治疗。微血管减压术由于需要开颅多不被患者所接受;微创球囊压迫技术以其无痛苦、效果好、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等特点更为广大患者接受。三叉神经痛最突出的特点?● 疼痛的性质突发性的阵痛,表现为面部,口腔及下颌部位的某一点,突然发生剧烈性的闪电式短暂的疼痛,如刀割样,火烧样,针刺样或电击撕裂样痛,多在谈话,进餐或洗脸时发生,每次历经数秒或数十秒至几分钟,疼痛立即向三叉神经的一支或几支区域的范围扩散,疼痛常达到非常剧烈,以至于病人要停止谈话,停止饮食,停止行走,以双手掩住面部。在患者发病初期,疼痛发作次数较少,间歇期长达数月或几年,自行停止自愈的病例很少,以后发作逐渐频繁,疼痛加重,病程可几年或数十年不一,严重者发作日夜不分,每天可达几十次,甚至数百次,不能进食喝水,体质消瘦,患者终日处于疼痛难耐状态。● 疼痛部位疼痛发作仅限于三叉神经的三个分支分布区,多为单侧,右侧较多,双侧少见,后者也常从一侧开始,而后累及对侧,且两侧疼痛发作区不一定对称,以一侧为主,发病初期,可先集中某一支分布区,长时间不变,多在一侧的面颊部和(或)下颌区,而后可逐渐扩散到其他支,但不扩散越过中线而至对侧。如第一支的疼痛在上睑和前额,第二支的疼痛在上唇,齿龈及颊部,亦有硬腭疼痛者,第三支的疼痛在下唇,齿龈及下颌部,涉及到舌部痛较少,偶见双侧性的各自发作,以至于有些患者误诊为“牙痛”,拔牙后仍不能缓解疼痛。● 触发点(扳机点)50%以上患者,在颜面部某一区域内有特别的皮肤敏感区,有轻微的触动,面部肌肉的牵拉及震动便可引起发作,这样敏感的区域范围局限,集中在一点或两点,称之为“触发点”或“扳机点”。一个病人可有数个触发点,部位常见于患侧上下唇,口角,鼻翼,颊部或齿龈等,凡是刺激和牵动此点便引起发作,从此点开始,立即放射到其他部位,面部刺激包括谈话,唱歌,进食,洗脸,剃须,刷牙及风吹等。● 其他症状由于疼痛引起面部肌肉痉挛性抽搐,口角可向患侧歪,发病初期,面部,眼结合膜充血发红,流泪,流涕等;发病后期,可能出现结合膜发炎,口腔炎等。有的病人在疼痛发作时,用手掌握住面颊并用力地搓揉,以期缓解疼痛,久而久之使患侧面部皮肤变粗糙,增厚,眉毛稀少甚至脱落。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而手术治疗是目前唯一能够达到长期有效的治疗手段。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微球囊压迫术,血管减压术,两种方法共同特点为有效率高,复发率低,选择哪一种方法,可以根据患者的自身需求决定。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外一科率先引进微球囊压迫技术,不需要开刀,效果良好,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球囊压迫术(PBC)特点相对于显微血管减压术,PBC的手术风险较小;相对于传统药物治疗,PBC法治疗时间短,患者恢复速度较快,同时该手术采用短暂全麻,能够显著减少患者的痛苦。该疗法特别适用于无法耐受较长时间的全麻以及无法进行开颅手术、体弱或者是具有严重系统疾患的三叉神经痛患者。欢迎大家咨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