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误区:n 1.喝骨头汤能防止骨质疏松。n 2.治疗骨质疏松症等于补钙。n 3.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特有的现象,与年轻人无关。n 4.老年人治疗骨质疏松症为时已晚。n 5.靠自我感觉发现骨质疏松症。 n 6.骨质疏松症是小病,治疗无须小题大做。n 7.骨质疏松症治疗自己吃药就可以了,无需看专科医生。 n 8.骨质疏松容易发生骨折,宜静不宜动。n9.骨折手术后,骨骼就正常了。
含钙量丰富的食物:n 主食类:燕麦、小麦、黑面包、麦片、米、糯米。 n 海产类:鲍鱼、小鱼干、马头鱼、虾、牡蛎、蟹、干贝等。 n 肉类:猪肉等。n 豆类:蚕豆、莲子、黄豆、豆腐乳、豆干、杏仁、豆鼓、豆花、豆皮、黑豆、豆腐等。n 蔬菜类:油菜、空心菜、白菜、海藻、发菜、紫菜、雪里红、海带、芥兰、木耳、金针菇、枸杞、苋菜、番薯叶、萝卜、芹菜、蒜苗、韭菜等。n 水果类:柿子、橄榄、红枣、黑枣、栗子、木瓜、葡萄、核桃等。 n 奶蛋类:蛋黄、奶粉、乳酪、冰淇淋、牛奶及奶制品等。 n 其他:酵母粉、红糖、冬瓜糖、菱角、腰果、蜂蜜、瓜子、白芝麻、黑芝麻等。n 预防骨质疏松积极的生活方式:忌多吃糖;忌摄入脂肪过多;忌吃的过咸忌嗜喝咖啡、饮酒、吸烟;有氧运动;肌肉练习 ;平衡和灵活性训练;骨质疏松和骨折病人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锻炼;n 提示:防晒霜、遮阳伞也会使女性骨质疏松几率加大。平时户外光照不足的情况下,出门又要涂上厚厚的防晒霜或者用遮阳伞,会影响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n 每天半小时左右,接受温和的阳光直射(避免暴晒)。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主要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周围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的特点:以双侧对称者多见,临床呈对称性疼痛和感觉异常,下肢症状较上肢多见。感觉异常有麻木、蚁走、虫爬、发热、触电样感觉,往往从远端脚趾上行可达膝上,患者有穿袜子与戴手套样感觉。感觉障碍严重的病例可出现下肢关节病及溃疡。痛呈刺痛、灼痛、钻凿痛,似乎在骨髓深部作痛,有时剧疼如截肢痛呈昼轻夜重。有时有触觉过敏,甚则不忍棉被之压,须把被子支撑起来。当运动神经累及时,肌力常有不同程度的减退,晚期有营养不良性肌萎缩。自主神经病变的特点:体位性低血压;心脏周围神经病变:心率偏快,大于90次/分,并且随活动或休息变化小,严重者患冠心病但无心绞痛,甚至出现“无痛性”心肌梗塞;消化道表现:饱胀、早饱、腹胀、餐后不适、恶心、呕吐、上腹痛、烧心,称“糖尿病胃轻瘫”,也可表现便秘,或便秘和腹泻交替;排尿异常:尿不尽、排尿无力,直至尿潴留,称“神经原性膀胱”,少数病人可尿失禁;出汗异常; 男性多见阳痿;缺乏对低血糖的正常反应。治疗:1.控制血糖 2.药物治疗 选用神经营养药物,如大量维生素B、维生素C、烟酸、和ATP等,同时应用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如复方丹参、肌醇、弥可保等。 3.对症治疗 自发性疼痛严重者用止疼药;体位性低血压要缓慢起立,慎用降压药、利尿、三环类药;心脏植物神经病变重在预防,一旦发生后果严重;胃轻瘫可使用胃动力药如吗丁啉;神经源性膀胱要鼓励病人定时排尿,按摩压迫下腹帮助排尿,尿潴留多者可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严重排尿困难者保留导尿或膀胱造瘘。
妊娠糖尿病妊娠合并糖尿病包括孕前患有糖尿病者妊娠,称之为糖尿病合并妊娠;妊娠糖尿病(GDM)是指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发现的不同程度的糖耐受异常。1、GDM的诊断方法:GDM筛查试验GCT(50克葡萄糖负荷试验):筛查时间为妊娠24~28周,随机口服50克葡萄糖,然后查1小时血浆葡萄糖数值。50GCT1小时≥7.8mmol/L需要进一步检查75克OGTT试验以明确GDM诊断。50GCT1小时≥11.1mmol/L应先复查空腹血糖(FBG),如果FBG≥5.8mmol/L,可确诊为GDM,不需要再做OGTT。如果FBG正常应进一步检查OGTT。2、GDM的高危因素:①高发种族:西班牙人、非洲裔美国人、东南亚人(尤其印度)。②年龄>30岁、妊娠前肥胖、BMI>25kg/m2。③孕前患有PCOS(多囊卵巢综合征)。④糖尿病家族史(尤其是一级亲属)。⑤早孕期空腹尿糖阳性。(中、晚期妊娠由于肾糖阈下降,尿糖可以阳性)。⑥异常产科病史(GDM病史、RDS、畸形儿胎死宫内、巨大儿)。⑦长时间应用激素、β受体兴奋剂等。⑧本次妊娠可疑巨大儿、羊水过多。3、GDM的低危因素年龄<25岁、BMI<24kg/m2、妊娠前体重正常、糖尿病低发种族、1级亲属无糖尿病者、无糖耐量异常者、无产科异常病史而且没有上述高危因素者。一般主张低危因素孕妇不必行孕期DM筛查,这种情况下GDM发生率仅为0.3%,也有人主张常规检查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或仅做GCT等。4、糖尿病合并妊娠妊娠前糖尿病已经确诊,所以孕期诊断比较明确。如果妊娠前从未进行过血糖检查,有以下表现也应该考虑孕前患有糖尿病:早孕期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不升或下降,甚至出现酮症酸中毒,伴有血糖升高;妊娠20周前FBG≥7.0mmol/L。5、GDM的治疗饮食控制:少量多餐,适当限制早餐。中、晚期妊娠孕妇可适当增加热量,200~2400千卡/日。饮食多摄入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的食品。运动疗法:适当运动,使心率保持在120次/分以内,运动持续时间20~30分钟。禁止做剧烈运动。先兆早产或合并其他严重并发症的不适于运动。血糖监测:每日多点监测,包括三餐前30分钟、三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睡前、凌晨血糖。注意定期检查血、尿酮体。药物治疗:原则上不主张应用任何口服药物,首选胰岛素治疗。6、GDM的血糖控制标准:空腹血糖在3.3~5.3mmol/L;餐前血糖<5.6mmol/L;餐后1小时血糖<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6.7mmol/L;夜间不得低于3.3mmol/L,以4.4~6.7mmol/L为理想。HbA1C≤6%。六、GDM的防治及随访1、GDM产后5年内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比例迅速升高,以后趋于平坦。产后6周~28年大约有2.6~70%GDM发展成为2型糖尿病。2、妊娠期合并糖尿病者,易诱发先兆子痫,发生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肾病伴肾功能损伤者,不宜妊娠;糖尿病合并增生性视网膜病变者,妊娠前应先接受激光治疗;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者。妊娠期母儿并发症明显增加。3、糖尿病患者怀孕前应停用降糖药物,改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维持孕前以及孕期血糖正常,减少胎儿畸形和流产的发生。一般建议怀孕前1~3个月(有学者建议6个月)改用胰岛素治疗,直至哺乳期。因为胰岛素为大分子蛋白质,不易透过胎盘。4、GDM的随访:GDM妇女产后6~12周重复OGTT试验以筛查糖尿病,并在以后定期随诊,筛查是否发生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2007年ADA关于GDM的糖尿病控制建议1、在打算妊娠以前,HbA1C水平应该正常,或尽可能接近正常(高于正常值上限<1%)。2、应该教育所有可能妊娠的糖尿病妇女,在妊娠前把血糖控制好,并且参加家庭计划生育。3、糖尿病患者打算妊娠,应对其糖尿病视网膜病、肾病、神经病变和心血管病进行评估,必要时予以治疗。4、应该在怀孕前停用他汀类药物、ACEI、ARB等药物。尚无充分证据显示妊娠期间应用口服降糖药物的安全性,所以应该停用一切口服降糖药物。5、大多数先天性畸形仍然是T1DM和T2DM 患者的婴儿死亡和严重疾病的主要原因。随着第6~8周妊娠HbA1C的增高,发生畸形的危险性增加,但是尚未发现决定有无畸形的HbA1C的切点阈值。畸形率超过非糖尿病妊娠所见的1%~2%者,其早期妊娠期HbA1C升高的数值,大于非糖尿病妊娠妇女正常HbA1C上限的1%。6、患有糖尿病的育龄妇女的标准医疗监护包括:①进行婴儿畸形和血糖控制不良相关性的教育。②随时应用有效的避孕方法,直到血糖控制良好再怀孕。7、怀孕前的医疗关怀:①整合糖尿病治疗。②在避免严重低血糖的条件下达到尽可能低的HbA1C水平。③保证有效避孕,直到达到稳定而合适的血糖水平。④识别、评估、治疗长期糖尿病并发症,比如:视网膜病、肾病、神经病变、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
国际骨质疏松症基金会(IOF)骨质疏松症风险一分钟测试题 (1)您是否曾经因为轻微的碰撞或者跌倒就会伤到自己的骨骼? (2)您的父母有没有过轻微碰撞或跌倒就发生髋部骨折的情况? (3)您经常连续3个月以上服用 “可的松、强的松” 等激素类药品吗? (4)您身高是否比年轻时降低了(超过3 cm)? (5)您经常大量饮酒吗? (6)您每天吸烟超过20支吗? (7)您经常患腹泻吗?(由于消化道疾病或者肠炎而引起) (8)女士回答:您是否在45岁之前就绝经了? (9)女士回答:您是否曾经有过连续12个月以上没有月经(除了怀孕期间)? (10)男士回答:您是否患有阳萎或者缺乏性欲这些症状? 只要其中有一題回答结果为“是”,即为阳性。
骨质疏松的饮食治疗 (1) 供给充足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组成骨基质的原料,可增加钙的吸收和储存,对防止和延缓骨质疏松有利。如奶中的乳白蛋白,骨头里的骨白蛋白,核桃中的核白蛋白,蛋类的白蛋白,都含有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维生素C对胶原合成有利,故老年人应有充足的蛋白质与维生素C。 (2) 补充钙质。膳食中应给予充足的钙,正常成年人每日达800毫克,老年人应给予1000毫克。 (3) 注意烹调方法。烹调方法也相当重要,一些蔬菜如菠菜、苋菜等,含有较多的草酸,影响钙的吸收。如果将这些菜在沸水中焯一下,滤去水再烹调,可减少部分草酸。 (4) 限制饮酒。过量饮酒可影响钙的吸收,所以应限量适度的饮酒。 (5)补充适量钙质。目前国内市场各类钙片很多,除饮食补充外,可适当补充钙剂,但要注意钙的结合形式。如碳酸钙,吸收较差,乳酸钙的含量很低。不要盲目的补充维生素A、D丸,服食超量可引起中毒症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只有膳食中的钙与蛋白质结合后,才能充分的被机体所利用,所以提倡膳食中补钙。建议每日250克牛奶,即补充约250毫克的钙。还应从其他含钙丰富的食品补充,如谷类、豆制品、黄、绿、红色蔬菜,虾皮等。含钙量丰富的食物:
骨质疏松症有什么症状 (1)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症,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老年骨质疏松症时,椎体骨小梁萎缩,数量减少,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腰疹肌为了纠正脊柱前屈,加倍收缩,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 (2)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每人有24节椎体,正常人每一椎体高度约50px左右,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mm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150px。 (3)骨折。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4)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我能长多高? 病例:男童,7岁,身高110cm,体重18Kg,出生时身高、体重都在正常范围.父亲身高165cm,母亲身高167cm。近一年孩子身高生长速度2-3cm,身高低于同龄同性别儿童身高的第三百分位。第二性征未发育,骨龄3岁,甲状腺功能正常,头颅MRI未见异常,给与胰岛素低血糖生长激素兴奋试验,最后诊断为生长激素缺乏症。予以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2年,实现了身高的追赶性生长,第一年身高增长了12cm,目前身高位于同龄同性别儿童身高的中位数。 常言道:“爹矮矮一个,娘矮矮一窝”,果真如此吗? 身高是天生的,后天未必能够干预吗?是什么决定了我们的身高呢?有些家长以为孩子不长个儿是“晚长”,因此盲目等待,结果使孩子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还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生长缓慢是营养不足,随意使用保健品,殊不知,有些保健品可使骨骺提前闭合或孩子过早发育,反而会使儿童最终身高降低。其实,这是非常普遍的认识误区,身材矮小的孩子,有可能是正在受到生长障碍的威胁。 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孩子身高及身心健康在将来社会竞争中的重要性。有调查显示,矮小症患儿抑郁倾向高达67%,而正常儿童仅有22%的孩子有抑郁倾向。矮小的孩子常受到嘲笑、作弄,因而使他们变得内向、自闭甚至抑郁。矮小不仅是生理问题,近六成患儿出现心理隐患,如情绪较不稳定,存在社交退缩等现象。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儿童青少年健康保健是国家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正常的生长发育是儿童成长的要素,正常的身高对儿童成人后的工作、生活等具有重要意义。矮小症是指儿童的身高低于同性别、同年龄、同种族儿童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2SD)。简单的说,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是班级里同性别孩子中个子最矮的三个之一时,或年生长高度小于4cm时,应考虑孩子可能存在生长障碍,就应该到医院检查。青春期后,骨骺发育成熟,骨骺线闭合,身高就不再生长了,再用任何方法也无法使孩子继续长高。不要因为错过了给孩子治疗的最佳时期,而使很多家长遗憾终身。 矮小症的病因构成十分复杂,按体型分为体态不匀称型矮小症和体型正常型矮小症。体态不匀称型主要指上/下部量不相称,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性腺功能减退症。体型正常型矮小症又分为生长速度正常型和生长速度减低型,其中生长速度正常型主要包含家族性矮小、体质性青春期延迟、小于胎龄儿(SGA)等,生长速度减低型包含生长激素缺乏症(GHD)、Turner综合症(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症)、特发性矮小症(ISS)等。 在矮小症的治疗中,甲状腺功能低下所致矮小可给予甲状腺素治疗;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的出现已使亿万矮小儿童受益,目前可用于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GHD)、特发性矮小(ISS)、小于胎龄儿(SGA)、Turner综合征、Prader-Willi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等引起矮小的疾病;营养不良所致者应从改善营养、调整饮食入手;全身慢性疾病引起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家族性矮小应从改善生活环境,加强营养和运动、保证充足高质量的睡眠等促进其生长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社会心理因素所致者改善其社会心理状况等等。另外,充足的营养、充足高质量的睡眠、充分地运动、少生病,是促进儿童身体增长的四大法宝,只有以整体的观点对待矮小症的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继发性高血压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即为“内分泌性”高血压。“内分泌性”高血压主要是指由于肾上腺、甲状腺等原因所引起的血压升高。由于症状不明显,容易与原发性高血压相混淆,而按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经多种正规的降压药物治疗,血压仍难以得到控制,不仅浪费大量医疗资源造成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往往会贻误病情,失去最佳治疗时机,甚至造成死亡的危险。 肾上腺的肿瘤是引起“内分泌性”高血压的重要原因。肾上腺可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肾上腺的外面为皮质,中间为髓质。肾上腺皮质的增生或肿瘤主要引起两种疾病-库欣综合征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而髓质的肿瘤主要为嗜铬细胞瘤。 库欣综合征又称皮质醇增多症,主要是由于糖皮质激素过多引起的,约80%的人有高血压症状,血压通常中度升高。此外,常有向心性肥胖、四肢肌肉消瘦、满月脸、多血质、腹部和大腿内侧出现紫纹、皮肤痤疮、体毛增多、增粗,女性月经失调和不同程度的男性化。库欣综合征的典型患者一般不难与原发高血压相鉴别,但在早期或某些不典型患者中,其临床表现可十分轻微,此时应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主要是由于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肿瘤分泌过多醛固酮所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一般多见于30-50岁,女性较男性稍多。醛固酮过多使大量水和钠潴留体内,而使钾从尿中的排出增多。主要有高血压、夜尿增多、乏力、肌肉无力、甚至间歇性麻痹和抽搐。检查血液、尿液可发现血钾降低、尿钾增高,高血钠、代谢性碱中毒、血肾素降低,血尿醛固酮增高。血醛固酮与肾素比值是一项简单而有效的筛查方法,如果两者比值明显升高,则提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必须进行生理盐水试验以明确诊断。 引起“内分泌性”高血压的肾上腺髓质疾病为嗜铬细胞瘤。肾上腺髓质分泌过多的儿茶酚胺激素,可使心率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发作性或持续性增高。常见的三个症状为发作性的剧烈头痛、出汗、心悸,称为嗜铬细胞瘤的“三联症”。其他症状包括面色苍白、恶心、腹痛、呼吸困难等。但其临床表现可多种多样,甚至可无任何症状,因此对于初次诊断高血压的患者一定要排除嗜铬细胞瘤。我院已在全国率先建立了血浆甲氧基肾上腺素(MN)及血浆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NMN)的高压液相检测方法,并已广泛运用于嗜铬细胞瘤患者的诊断和术后随访。 此外,某些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患者也可出现血压升高。 因此,出现下列情况者应警惕“内分泌性”高血压: 1、发病时年龄较轻,尤其是在30岁以前就发生高血压; 2、高血压进展较快; 3、应用降压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甚至无效; 4、伴有其他症状,如典型的“头痛、出汗、心悸”三联征、低血钾等; 5、嗜铬细胞瘤具有一定遗传性,因此在具有嗜铬细胞瘤家族史的患者中,应进行嗜铬细胞瘤筛查。
1、定义:是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代谢性疾病。血尿酸>420μmol/L时即为高尿酸血症,若同时伴有急、慢性关节炎的表现如痛风石、关节强直或畸形、肾实质损害、尿路结石则称为痛风。2、临床表现:可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无症状期:通常是在例行抽血检查时,发现尿酸值偏高,此阶段的病人没有特殊症状,不需要药物治疗,只要饮食控制即可。但是此种状态以后易引起急性痛风或尿路结石,且尿酸值愈高者愈易引起。第二阶段急性关节炎期:常发生在半夜,发生部位出现红、肿、热及严重疼痛,大多发生在大脚趾关节,其他受影响的关节还包括有脚跟、膝部、手腕、手指和手肘,发病时可以有一个或以上关节受影响。除剧痛和肿之外,关节还会变成红色或紫色,活动不灵,有时更会发烧。急性痛风可能由于外伤、酒精、受累受寒、外科手术或急性内科疾病而诱发。第三阶段慢性关节炎期:主要表现为痛风石、慢性关节炎、尿路结石及痛风性肾炎,痛风石(痛风结节)常见于耳轮和关节周围,初期形成结石较软,表皮红色,内含乳白色液体,急性症状消失数周后形成坚硬痛风石,并逐渐增大,使关节受到破坏,可向皮肤破溃,排出白色的尿酸盐结晶。第四阶段痛风性肾病变:因尿酸盐沉积于肾脏所引起,痛风病人亦可能是因年龄增加、高血压、尿路结石、肾盂肾炎等其它因素引起肾脏病变。 此外原发性痛风还常与肥胖、糖尿病、冠心病和高血压等聚集发生。3、治疗: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避免外伤、受凉、劳累,多喝水,低嘌呤饮食,碱化尿液。 ●急性期的治疗:以缓解和消除症状为主。在急性发作的第一时间,使用秋水仙碱,常能收到迅速、有效、彻底终止发作的效果,但其副作用除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外,还有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肝细胞损害,肾功能不全等,须慎用。 ●发作间歇期和慢性期的治疗:使血尿酸维持正常水平,常用药物有丙磺舒、别嘌醇等,但因其有引起皮炎等副作用而需慎用。4、低嘌呤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