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为丙型肝炎、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一种病毒性肝炎,在病毒性肝炎家族中排行老三,全球目前丙肝感染率约为3%,估计越有1.8亿人感染丙肝,呈全球性流行,根据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丙肝的发病率为3.2%,相当于约有1000万的丙肝病毒感染者。丙肝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紧跟其二哥--乙肝的步伐,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巨大的危害,已成为目前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乙肝与丙肝有何区别?哪个更严重?在目前的病毒性肝炎中,乙肝和丙肝是最容易变成慢性感染的两类病毒性肝炎。而且随着病情的进展,很容易发生肝硬化和肝癌。对于乙型肝炎来说,乙肝的传染性虽强,目前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有1.2亿人,但是从目前的乙肝的治疗来看,通过抗病毒的治疗,比较难实现乙肝的治愈,但随着乙肝疫苗的问世再加上国家的大力支持,目前新生儿的乙肝疫苗接种率已经得到很大的提高,所以随着乙肝疫苗的普及已经母婴传播等的阻断,并且对乙肝人群的治疗和管理,乙型肝炎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遏止的。但是丙型肝炎于乙肝不同的地方,在于其属于RNA病毒,比较有大的变异性,所以很难有疫苗的研发。但是近几年随着蛋白酶抑制剂等药物的研发,使丙肝的治疗甚至治愈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不得不承认,对于素有沉默杀手的丙肝来说其危害比其他类型的病毒性肝炎更大的。丙肝对于肝脏的损害,是持续性的一个过程,而乙肝则不同,因为如果仅仅为病毒携带状态,对肝脏的损伤是很小的。所以人体一旦感染了丙肝,丙肝病毒可以在身体里面快速的复制并对肝脏造成一定的损害,经过10年20年的发展,就会引起肝硬化、肝癌的发生,而且临床上许多病人往往是因为肝硬化、肝癌就诊,才发现自己得了丙肝。因此,即使丙肝患者完全没有症状,临床上需要经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更好的防治丙肝。丙肝的并发症有哪些?丙型病毒性肝炎在临床上可细分为三种类型,各种类型的丙肝并发症各有不同。1、急性丙肝及其并发症成人急性丙型肝炎病情相对较轻,多数为急性无黄疸型肝炎,ALT升高为主,少数为急性黄疸型肝炎,黄疸为轻度或中度升高。患者可以出现全身无力或者出现恶心、腹胀、厌食、纳差等消化道症状,合并黄疸的患者可以出现眼黄、尿黄等症状。大约有20%左右的患者可自发清除丙肝病毒,达到痊愈;但有80%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转变为慢性丙肝。临床上单纯的急性丙肝病毒感染极少引起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的产生。2、慢性丙肝及其并发症在感染丙肝之后,大部分患者可能转化为慢性丙肝,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以出现不典型的症状比如容易疲劳、纳差、腹胀、消化不良等,有时也可能没有任何明显症状出现。许多患者是进行健康体检时才发现感染了丙肝,或者因为转氨酶的升高进一步检查才发现丙肝的;有1/3的患者肝功能一直显示正常;肝活检可见慢性肝炎表现。3、丙肝肝硬化及其并发症对于丙肝这个“沉默的杀手”来说,许多患者是因为出现的肝硬化、肝癌的病症后,才发现感染了丙肝的。临床上,由于慢性丙肝的症状不典型,在感染丙肝病毒20~30年后有15%左右的患者发展为肝硬化,约3%的患者会发生肝癌。随着肝硬化的发展进入失代偿期,病人可以出现的各种并发症,比如: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肝衰竭,腹水腹腔感染,上消化道出血等等。同时,慢性丙肝也可以引起一切肝外并发症,比如:丙肝相关性肾小球肾炎、丙肝相关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性结膜角膜炎、扁平苔藓、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B细胞淋巴瘤和迟发性皮肤卟啉症等。这些并发症可能是慢性丙肝患者的异常免疫反应所导致。虽然说丙肝可以导致各种各样的并发,但是在治疗上仍然是以原发病的治疗为主,如果原发病不得到及时的治疗,相关的并发症仍然会存在,对于患者来说也是治标不治本。丙肝的传播途径是什么?丙肝的传播途径跟乙肝相似,主要是通过血液、性、母婴三种途径传播,临床中发现丙肝病毒最容易通过血液传播。比如共用静脉注射的针具、输入被丙肝病毒感染的血液及血液制品、使用了没有经过正规消毒的医疗或者美容器械,甚至共用剃须刀或者纹身、纹眉、穿耳洞等,都是潜在的感染丙肝的风险。得了丙肝怎么治疗?丙型肝炎是一个可以治愈的病毒性肝炎。在早期,丙肝的治疗是通过使用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联合治疗的方案,其治愈率在70%左右,但是治疗周期长,一般需要1~2年时间,而且干扰素及利巴韦林的使用过程中,副作用大,许多患者也因为不能耐受而中途停药,导致治疗失败。近两年,随着直接抗病毒药(DAA)的问世,比如索林布韦、达拉他韦等药物,这些药物的出现,是丙肝的治愈力达到了95%甚至99%。丙肝能不能预防?丙肝不像乙肝那样,有预防性疫苗,普通老百姓应该如何预防丙肝呢?丙型肝炎于乙肝不同的地方,在于其属于RNA病毒,比较有大的变异性,所以很难有疫苗的研发。所以仅仅只能靠针对高危人群的预防,做好血液接触的隔离,注意性伴侣的检查以及避免因为不洁性行为再次感染丙肝;虽然说目前对于丙肝RNA阴性的母亲,再次引起母婴传播等风险较低,但是孕期仍然要密切的检测;不要在在消毒不严的场所进行打耳洞、纹身、修脚等。
67岁的陈先生,是广东番禺人,今年查体无意间发现转氨酶升高,经过治疗及多次的复查之后,转氨酶仍持续的波动。直到最近,一张大便常规的化验单,终于搞明白了病因。陈先生的粪便里面,居然查出了肝吸虫(华支睾吸虫)的虫卵,为了慎重起见,检验科工作人员让陈先生再次留取粪便样本进行二次检验,在第二份样本中再次发现肝吸虫虫卵,在陈先生的检查报告上镜下可以见到许多的虫卵,而这可怕的虫卵就是肝吸虫虫卵。详细的询问了病史才知道,陈先生特别喜欢吃生鱼片,几乎每月都能进食鱼生一到两次。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肝吸虫。哪些人容易中招?肝吸虫,又称华支睾吸虫,在我国的流行范围广,是目前比较严重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而广东、广西两省的感染率最高,其中感染途径大多是食入淡水生鱼片所致。很多喜爱鱼生的人可能会不以为然,认为自己经常吃鱼生也没啥影响啊?提醒大家可别掉以轻心,肝吸虫寄生周期很长,很可能已藏身我们体内,随时准备发威。症状不明显危害却不容忽视轻度感染是,患者无明显症状,而随着成虫的增多,可能出现一系列的消化道症状,如肝区隐痛,食欲下降,有饱腹感,堵塞胆管可能出现梗阻性黄疸等。如果不慎查出体内有肝吸虫也不必惊慌,吡喹酮与阿苯哒唑都是治疗肝吸虫的药物,早治疗早康复。怎么惹上肝吸虫的?肝吸虫的成虫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的胆管内。虫卵随着粪便排出,在水中经过第一宿主--淡水螺,再经过第二宿主--淡水鱼类,侵入鱼体内肌肉等组织发育为囊蚴。此时如果食用了含有囊蚴的未经煮熟的淡水鱼或者生鱼片,就会感染肝吸虫。囊蚴经过胆总管到达肝胆管,经过1至2月发育为成虫,据报道,成虫在人体的寿命可能可以达到25年之久。面对肝吸虫病,说到底,重在预防,而预防肝吸虫病最好的办法,就是管住自己。5、招教你远离寄生虫1.饮食习惯尽量少吃或不吃生水、生菜、淡水生鱼等淡水食物,多选择食用深水鱼虾2.高温杀虫由于高温可以杀死肝吸虫幼虫,所以在烧、烤、烫或蒸全鱼时,尽量将鱼肉切薄,烹制的时候注意温度和时间3.生熟砧板分开使用鱼肉中的肝吸虫囊蚴可通过砧板、菜刀、盆碟、碗筷等厨具交叉感染,然后进入人口,使人感染上疾病,所以最好生熟砧板分开使用。此外在制作鱼类大餐时,应注意及时清理刀具,避免交叉污染。4.喜欢吃生鱼虾的朋友要定期做血常规、肝脏彩超、便虫卵等检查;一旦出现黄疸、发烧、乏力、恶心等症状要及时就医。5.勤剪指甲,饭前便后洗手,杜绝病从口入。特别是接触过动物后,应及时洗手。如果养了猫狗,也不要给它们喂食生的鱼虾,并且要定期驱虫。给大家支招,如何确认体内有无肝吸虫:1. 验大便查虫卵(最简便)2. 十二指肠镜下查胆汁的虫卵3. B超和CT检查,肝吸虫病一般可以通过血液检查发现,包括血常规、肝功能指标等,也可以通过B超检查及CT检查发现。肝吸虫常见误区误区1:酱油、芥末等调味料能杀死肝吸虫?不能!肝吸虫的囊蚴对调味品的抵抗力非常强,因而调味品短时间内是无法起到杀虫的功效。误区2、配上白酒,或是做成醉虾、醉蟹就足以“消毒”不能!长期喝酒不但没办法杀肝吸虫,反而会加重肝脏的负担。长期过度的喝酒,让辛勤的肝细胞反复发生脂肪变性、坏死和再生,最终会导致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会发生出血、腹水、肝昏迷、肝癌等危及生命的疾病。误区3、与别人共餐时有鱼生,自己不食用鱼生,会感染吗?有这样的可能性,因为寄生在鱼肉上的肝吸虫囊蚴可污染到筷子,交叉污染到别的热菜。肝铁侠建议各位在饮食方面应多留意,少吃没有完全熟透甚至是生的食物如鱼类、虾类等,这些食物肝吸虫太多,杀虫消菌都无法完全处理干净,长期食用会给肝脏增加负担,甚至还会诱发更多疾病,因此,饮食需谨慎。
很多人不敢和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起吃饭,不敢带孩子去乙肝携带病毒的亲戚家玩,不敢和他们近距离谈话,主要担心乙肝病毒会通过日常接触或者进餐过程中的唾液传染。乙肝(又称:乙型肝炎)是指一种由乙型肝炎肝病毒引起、以肝脏的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疾病。乙肝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乙型肝炎在成年人中90%可自愈,而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并有慢性肝炎临床表现者,称为慢性乙型肝炎,临床上大多分为慢性乙肝携带状态、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等。和乙肝患者一起吃饭会被传染?肝铁侠放话:乙肝传染途径只有三个,唾液不在其中!一般生活或工作接触,如共餐、拥抱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染的。所以今天一定要强调:唾液不是乙肝病毒传播途径!乙肝患者唾液中乙肝病毒的含量较低,再经过餐具到你嘴里的数量就更低了,所以乙肝经过共餐传染可能性很小。只有一种情况下,有可能被传染: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血液中病毒含量比较高,并且口腔有明显的破损、伤口,有活动性出血,而其血液接触到了餐具,之后这个餐具又接触到了其他一起吃饭的人口腔里面的破损处。这种情况下其实也是通过血液来传播的。这个时候还是建议先分开用餐,注意预防。乙肝病毒的主要传染途径是经母婴、血液和性接触传播。在我国,目前仍然还是以母婴传播为主,占40%左右,并且多发生在围生期,乙肝病毒通过HBV阳性母亲的血液和体液传播。成年人的主要经血和性接触传播。特别是有注射毒品史、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既往有有偿献血史、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HIV感染者、 HBSAGP阳性者的家庭成员、有职业接触血液或体液危险的卫生保健和公共安全工作人员、囚犯,以及未接种乙肝疫苗的糖尿病患者等有较高的HBV感染风险。同时乙肝病毒也可经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传播,如修足、文身、扎耳环孔、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与HBV感染者发生无防护的性接触,特别是有多个生活伴侣者、男男同性恋者,其感染HBV的危险性增高。乙肝病毒携带者就是乙肝病人吗?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指病人感染了乙肝病毒,但是临床上没有肝炎症状和体征,检查肝功能等各项检查正常,经过一年内连续随访三次以上,血清ALT和AST均在正常范围,肝组织学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的群体,肝组织学检查无明显异常或轻度炎症坏死。也就是说,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感染了乙肝病毒,但没有表现出临床症状。而乙肝患者是目前正在发病,即感染了乙肝病毒并有临床表现,主要是患者血清ALT及AST的持续或者反复升高,肝脏组织学中度或严重炎症坏死的患者。肝病并不可怕,我们要对乙肝保持正确的认知,不要过分的恐惧,更不应该带着歧视的眼光去对待一个病人。有乙肝,就要抗病毒吗?在平时的临床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许多乙肝患者咨询这样一个问题,我需要抗病毒吗?我要用什么抗病毒?其实,不是所有的乙肝感染者都要抗病毒的,在2019年版《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非终稿)指出,抗病毒治疗主要是依据血清的HBV DNA,ALT水平和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同时需结合年龄、家族史和伴随疾病等因素,决定是否需要启动抗病毒治疗。对于HBV DNA阳性的慢性HBV感染者,若ALT持续异常(>1×ULN)且排除其他原因(如病原体感染、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炎、脂肪性肝炎、自身免疫等)引起的ALT升高,均应考虑抗病毒治疗;对于存在肝硬化的客观依据,无论ALT和HBeAg状态,主要HBV DNA可检测到,均建议抗病毒治疗;对于失代偿期肝硬化者,建议抗病毒治疗。目前来说,抗病毒药物主要分为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两大类。1.干扰素类我国已经批准聚乙二醇干扰素和普通干扰素用于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前者因为用药间期长,一般一周注射一次,所以在临床上应用比较普遍。干扰素的优点在于疗程比较固定,而且用药后持续应答率比较高,但缺点在于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骨髓抑制、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者精神异常等副反应,而且禁忌症比较多。2.核苷类似物类核苷类似物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主要通过抑制乙肝病毒DNA的多聚酶和逆转录酶的活性,同时抑制核苷酸进入病毒DNA链,终止病毒DNA链的延长,影响病毒DNA的合成,起到抗病毒作用。目前临床上主要有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和替诺福韦、替诺福韦艾拉酚胺富马酸等,其优点在于是口服药物,副作用相对较少,但缺点在于疗程长,而且有的药物如拉米夫定、替比夫定等耐药率高,所以临床上我们建议使用高效低耐药的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所以对于乙肝患者来说,不是所有的病人都需要马上抗病毒治疗,抓准抗病毒的时机,根据不同的病情使用不同的抗病毒药物,在专科医师指导下,才能最大限度的长期抑制HBV的复制,延缓失代偿性肝病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37岁男子查出胃癌晚期”“又一个90后年轻人肝癌离世”,您是不是经常被这样的新闻刷屏?事实上癌症离我们并不遥远。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我国几乎平均每分钟就有7.5人被确诊为癌症病人,每分钟4.5人被癌症夺去宝贵的生命。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 是临床上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细胞癌和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细胞癌混合型等不同病理类型,这三者在发病机制、肿瘤生物学行为、病理学组织学形态、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不同,但临床上肝细胞癌占到90%以上,所以我们今天就聊一聊肝细胞癌。肝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肝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它主要有排毒和解毒的功能,它可以合成胆汁分泌入肠道,帮助消化和吸收,合成凝血因子、白蛋白等,是人体中最重要的一个器官。肝脏的功能储备非常充沛,如果人们不重视肝脏,肝脏就会受到损伤,严重的影响身体健康,肝脏出现病症,人们也不会察觉到,因为肝脏并没有末梢神经,所以在平时人们是难以发现的。肝癌一般起病比较隐匿,早期肿瘤比较小的时候,无任何症状,加之人的肝脏没有痛感神经,所以在临床症状中,很多肝癌患者早期并无任何异样,也不会感到身体不适,一般仅仅表现为异常的消化道正常,比如近期的食欲下降,纳差消瘦,或者无诱因的恶心呕吐,偶尔出现肝区的疼痛,有的患者出现皮肤或者巩膜的发黄。也正是由于肝癌起病隐匿,许多患者早期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随着肿瘤的迅速进展,导致确诊时大多数患者已经出现了局部晚期或发生远处转移,引起治疗困难,预后很差,如果仅采取支持对症治疗,自然生存时间很短,严重地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所以如果既往有肝病病史的患者,建议定期复查,如出现一些消化道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早期肝脏肿瘤的发生,起到及时治疗的作用。什么因素导致的肝癌?1.肝炎病毒感染我国是肝炎大国,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肝炎患者达到1亿人,而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肝癌致病原因。所以在我国,肝癌的病因因素,主要还是肝炎病毒感染,包括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等。2.黄曲霉素——这个隐形杀手有点毒肝癌的发生,与患者日常的生活习惯是密不可分的。长期进食霉变食物、含亚硝胺食物、微量元素硒缺乏是重要的肝癌的病因。黄曲霉毒B1是目前临床上已被证实有明确致癌作用的物质,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此外,日常生活中,农副产品较易感染产黄曲霉毒素的霉菌。比如发霉变质的花生、玉米、小麦,变质的大米、发苦的坚果、小作坊自榨油、久泡的木耳、未经清洗的砧板等等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接触黄曲霉毒素。普通的消毒方式高温(100度沸水5分钟)是无法消灭黄曲霉素的。所以平时要仔细检查日常食用的食物是否有霉变,并丢弃任何看起来发霉、变色或萎缩的东西。3.长期酗酒酒精可以对肝脏造成一定的损害,长期的酗酒可以引起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硬化,久而久之就会增加肝脏癌变的可能。特别是如果合并有病毒性肝炎的患者,长期的饮酒,每日饮酒超过70克的话说,肝癌的风险就会增加约一倍。4.肝脏的损伤一些不常见的病因如寄生虫、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在长期肝脏的损伤过程中,引起的肝脏肿瘤的发生。乙肝患者预防如何肝癌乙型肝炎与肝癌密切相关,我国是一个乙型肝炎大国,因此临床型90%的肝癌患者都存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而肝癌对人身体健康造成巨大的危害,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它的整个漫长的致病过程中,乙肝病毒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乙肝患者没能及时的得到诊断及治疗,长期的肝炎活动导致发展成为肝癌,对于一名医务工作者,我们感到相当的惋惜。下面来介绍一下,乙肝患者是如何一步步的走向肝癌的?1、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具有嗜肝特性的DNA病毒,其DNA存在于肝细胞核中,但乙肝病毒本身不会引起肝脏的损伤,它潜藏于肝脏,并伺机进犯身体的其他器官。当患者机体的免疫状态出现异常时,这时候乙肝病毒的存在就是乙肝患者病情持续、波动、恶化和复发的根源。2、乙肝病毒主要侵犯的是肝细胞,在肝细胞受到乙肝病毒的感染后,其利用外壳上的一些突起,附着于肝细胞的表面。而核心抗体部分及核心基因进入肝细胞以后,该病毒的基因可以自由地控制肝细胞的正常活动,强迫肝细胞制造出更多的病毒,导致肝细胞日渐衰弱,直至死亡。肝细胞死亡后,乙肝病毒又会从肝细胞中释放出来,继续感染其他健康的肝细胞。这一过程往往只在几个小时内完成。3. 乙肝病毒促进了肝细胞的坏死,在肝细胞坏死的基础上发生纤维化,并代之以纤维包绕的异常肝细胞结节(假小叶)。如此反复多次后,患者的肝脏会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损害,原来正常的肝细胞会逐渐被广泛纤维化的肝细胞所替代,从而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在日常生活中,除了乙肝本身对肝脏的影响外,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会诱发乙肝变肝癌:1.酗酒酒精可以对肝脏造成一定的损害,长期的酗酒可以引起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硬化,久而久之就会增加肝脏癌变的可能。特别是如果合并有病毒性肝炎的患者,长期的饮酒,每日饮酒超过70克的话说,肝癌的风险就会增加约一倍。2、霉变的食物长期进食霉变食物、含亚硝胺食物、微量元素硒缺乏是重要的肝癌的病因。黄曲霉毒B1是目前临床上已被证实有明确致癌作用的物质,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主要存在于霉变的粮食中,如玉米、花生、大米等。3、不重视,不复查,不治疗许多乙肝患者对乙肝的认知存在误区再加上目前社会存在一些歧视因素,导致许多乙肝患者讳疾忌医不敢直面疾病,不重视治疗,甚至觉得平时没事,可以放任不管,但乙肝病毒的持续感染复制、炎症的反复发生从而引起肝脏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的发生。所以对于乙肝患者来说,需要每半年定期到正规医院就诊,行相关的肝功能、乙肝病毒定量、甲胎蛋白、B超等检查。4、长期滥用药物许多药物对肝脏损害很大,随着目前市面上保健品等的琳琅满目,许多患者盲目的跟风服药,久而久之导致肝脏的进一步损伤。所以建议由肝脏病基础的患者,应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正规使用药物。为什么肝癌一发现就是晚期了?肝癌,好像是有隐身术,一直潜藏在我们身边,然后在最后时刻猛然现身。早期肿瘤比较小的时候,无任何症状,加之人的肝脏没有痛感神经,所以在临床症状中,很多肝癌患者早期并无任何异样,也不会感到身体不适;而当出现症状去就诊时,往往已经发展恶化为晚期,所以,很多人往往一查出肝癌就已经是晚期了。肝癌高危人群有哪些?长期进食霉变食物、含亚硝胺食物、长期酗酒、患有肝硬化、有肝癌家族史的人是肝癌高危人群高危人群该做什么检查?肝癌的筛查手段比较简单,对于有基础肝病或者有病毒性肝炎的患者,建议每半年定期到正规医院就诊,进行相关的肝功能、乙肝病毒定量、甲胎蛋白、B超等检查。如果发现肝脏异常情况,应及时行增强的CT、增强的MR进一步确诊,通过早发现,早治疗,肝癌是可以达到很好的预防和控制的。都说“胃是喇叭,肝是哑巴”、胃痛你有感觉,但是没有人会说肝疼,一旦一查出肝的病,往往都是晚期了......所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肝癌疗效的关键。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 是临床上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肝癌由于起病隐匿,许多患者早期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随着肿瘤的迅速进展,导致确诊时大多数患者已经出现了局部晚期或发生远处转移,引起治疗困难,预后很差,如果仅采取支持对症治疗,自然生存时间很短,严重地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什么因素导致的肝癌?1.肝炎病毒感染我国是肝炎大国,而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肝癌致病原因。所以在我国,肝癌的病因因素,主要还是肝炎病毒感染,包括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等。2.不良的饮食习惯其次就是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因为肝癌的发生,与患者日常的生活习惯是密不可分的。长期进食霉变食物、含亚硝胺食物、微量元素硒缺乏是重要的肝癌的病因。黄曲霉毒B1是目前临床上已被证实有明确致癌作用的物质,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主要存在于霉变的粮食中,如玉米、花生、大米等。另外平时摄取大量的含有亚硝酸盐的食物,倒是亚硝酸盐在体内蓄积不能及时排出,也是可以有明确的致癌作用。3.长期酗酒酒精可以对肝脏造成一定的损害,长期的酗酒可以引起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硬化,久而久之就会增加肝脏癌变的可能。特别是如果合并有病毒性肝炎的患者,长期的饮酒,每日饮酒超过70克的话说,肝癌的风险就会增加约一倍。4.一些不常见的病因如寄生虫、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在长期肝脏的损伤过程中,也是会引起肝脏肿瘤的发生。 肝癌的早期症状有什么?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它主要有排毒和解毒的功能,它可以合成胆汁分泌入肠道,帮助消化和吸收,合成凝血因子、白蛋白等,是人体中最重要的一个器官。肝脏的功能储备非常充沛,如果人们不重视肝脏,肝脏就会受到损伤,严重的影响身体健康,肝脏出现病症,也不容易察觉到,因为肝脏并没有末梢神经,所以平时是难以发现的。肝癌一般起病比较隐匿,早期肿瘤比较小的时候,无任何症状,加之人的肝脏没有痛感神经,所以在临床症状中,很多肝癌患者早期并无任何异样,也不会感到身体不适,一般仅仅变现为异常的消化道正常,比如近期的食欲下降,或者无诱因的恶心呕吐,偶尔出现肝区的疼痛,有的患者出现皮肤或者巩膜的发黄。所以如果既往有肝病病史的患者,建议定期复查,如出现一些消化道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早期肝脏肿瘤的发生,起到及时治疗的作用。 为什么肝癌一发现就是晚期了?肝癌一般起病比较隐匿,早期肿瘤比较小的时候,无任何症状,加之人的肝脏没有痛感神经,所以在临床症状中,很多肝癌患者早期并无任何异样,也不会感到身体不适;而当出现症状去就诊时,往往已经发展恶化为晚期,所以,很多人往往一查出肝癌就已经是晚期了。肝癌高危人群有哪些?长期进食霉变食物、含亚硝胺食物、长期酗酒、患有肝硬化、有肝癌家族史的人是肝癌高危人群。怀疑是肝癌时要做什么检查?(1)超声检查。目前肝胆的B超检查是肝癌筛查最经济最方便的检查,能够及时的发现肝脏的肿瘤,包括肿瘤的形态以及大小和部位。特别是有慢性肝脏疾病的患者,建议每半年行一次B超检查。(2)查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是目前肝癌筛查较敏感的指标,但不是所有的肝癌患者都会升高,临床上有30%的肝癌病人甲胎蛋白不高,因此一定要结合B超或其他影像学的结果检查。而且需要注意的是,AFP升高,也不一定是肝癌,因为活动性肝炎、生殖系统肿瘤也会发生AFP升高,但AFP持续升高强烈提示肝癌。(3)CT或者核磁(MRI)检查。两者不是筛查的首先,但是在B超发现不明占位的时候,可以通过两者进行进一步的鉴别及确诊。(4)对于肝癌的高危人群(肝炎、肝硬化患者,有肝癌家族史者),应有针对性的进行检查,包括每半年一次的抽血化验甲胎蛋白和B超检查。如超声诊断为肝脏占位,还需检查肝癌标志物(AFP、CA199等)、强化MRI或强化CT等检查。被确诊为肝癌还能活多久?该如何治疗?只要诊断得了癌症,很多人往往第一个问题就是:还能活多久?从目前来说,肝癌的治疗需要结合患者的肿瘤情况(比如肝癌的类型、肿瘤的大小、位置有无远处转移等)、肝功能以及体能评分等一系列的因素来决定。可以肯定的说早期肝癌的治疗效果是很好的,中晚期肝癌如果治疗得当也是有可能长期存活的。所以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是改善肝癌预后的最主要的因素。规范化的治疗,也是获得最佳治疗效果的保证。对于早期肝癌来说,传统的肝切除仍然是根治性的治疗方法,近几年肿瘤消融治疗的发展,也让早期肝癌患者得到了与手术切除一切的治疗效果,并减少了手术并发症。早期肝脏根治性治疗后,据临床观察,5年的生存率可以达到50%以上。所以,早期肝癌及时手术很重要。术后给予辅助的治疗,比如干扰素、胸腺肽等药物的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期。中晚期肝癌的话,近年来临床应用介入治疗对肝癌的疗效确切,经治疗后患者的AFP下降迅速,肿块也有缩小的趋势,并且疼痛等症状明显减轻。在介入的基础上,配合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已应用于肝癌的治疗中,并且有确切的疗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期。同时,中医药治疗肿瘤是千百年来我们老祖宗传承下来的瑰宝,很多现代人往往会忽视掉它,其实在癌症的治疗中,中医药的作用不可忽视,对于晚期肝癌病人,在中医中药的辅助治疗中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所以说肝癌能活多久主要取决于治疗方法是否得当以及患者自身的身体素质,有的晚期肝癌患者,情况已经很糟糕了,不过积极接受综合性治疗以及术后的护理,几年的生存期还是可以实现的,而且除了积极的治疗之外,还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我们不要恐惧病情,要对生存抱有希望,至少人间还有许多温暖。肝癌会遗传?只能说肝癌的发生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病因大部分还是以外因性为主,遗传因素仅仅占小部分,不过研究发现,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比正常的家族人群患上肝癌的几率要高出三倍多,可能跟群居生活、饮食习惯等原因也息息相关。另外长期处于受污染的环境中、使用霉变的食物、大量吸烟喝酒、过度的劳累等也会促进肝癌的发生。乙肝患者预防如何肝癌乙型肝炎与肝癌密切相关,临床上90%的肝癌患者都存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而肝癌对人身体健康造成巨大的危害,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它的整个漫长的致病过程中,乙肝病毒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乙肝患者没能及时的得到诊断及治疗,长期的肝炎活动导致发展成为肝癌,对于一名医务工作者,我们感到相当的惋惜。我们来介绍一下,乙肝患者是如何一步步的走向肝癌的?1、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具有嗜肝特性的DNA病毒,其DNA存在于肝细胞核中,但乙肝病毒本身不会引起肝脏的损伤,它潜藏于肝脏,并伺机进犯身体的其他器官。当患者机体的免疫状态出现异常时,这时候乙肝病毒的存在就是乙肝患者病情持续、波动、恶化和复发的根源。2、乙肝病毒主要侵犯的是肝细胞,在肝细胞受到乙肝病毒的感染后,其利用外壳上的一些突起,附着在肝细胞的表面。而核心抗体部分及核心基因进入肝细胞以后,该病毒的基因可以自由地控制肝细胞的正常活动,强迫肝细胞制造出更多的病毒,导致肝细胞日渐衰弱,直至死亡。肝细胞死亡后,乙肝病毒又会从肝细胞中释放出来,继续感染其他健康的肝细胞。这一过程往往只在几个小时内完成。3. 乙肝病毒促进了肝细胞的坏死,在肝细胞坏死的基础上发生纤维化,并代之以纤维包绕的异常肝细胞结节(假小叶)。如此反复多次后,患者的肝脏会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损害,原来正常的肝细胞会逐渐被广泛纤维化的肝细胞所替代,从而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在日常生活中,除了乙肝本身对肝脏的影响外,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会诱发乙肝变肝癌:1、酗酒。酒精可以对肝脏造成一定的损害,长期的酗酒可以引起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硬化,久而久之就会增加肝脏癌变的可能。2、霉变的食物。长期进食霉变食物、含亚硝胺食物、微量元素硒缺乏是重要的肝癌的病因。黄曲霉毒B1是目前临床上已被证实有明确致癌作用的物质,主要存在于霉变的粮食中,如玉米、花生、大米等。3、不重视,不复查,不治疗。许多乙肝患者对乙肝的认知存在误区再加上目前社会存在一些歧视因素,导致许多乙肝患者讳疾忌医不敢直面疾病,不重视治疗,甚至觉得平时没事,可以放任不管,但乙肝病毒的持续感染复制、炎症的反复发生从而引起肝脏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的发生。所以对于乙肝患者来说,需要每半年定期到正规医院就诊,行相关的肝功能、乙肝病毒定量、甲胎蛋白、B超等检查。4、长期滥用药物。许多药物对肝脏损害很大,随着目前市面上保健品等的琳琅满目,许多患者盲目的跟风服药,久而久之导致肝脏的进一步损伤。所以建议由肝脏病基础的患者,应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正规使用药物。脂肪肝离肝癌有多远?脂肪肝如何演变成肝癌的?肝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它主要有排毒和解毒的功能,它可以合成胆汁分泌入肠道,帮助消化和吸收,合成凝血因子、白蛋白等,是人体中最重要的一个器官。脂肪性肝病(简称脂肪肝)包括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以及特殊类型脂肪肝。脂肪就会阻碍肝脏的排毒功能,导致毒素在我们体内堆积,从而进一步演变成癌症。但是需要知道的是,得了脂肪肝不一定会得肝癌,但是如果脂肪肝患者没有及时治疗,同时未能及时的控制饮食习惯、改掉不良的习惯和生活作息等因素,从而导致疾病的加重,严重者可能会演变成癌症。那么脂肪肝是如何一步步的演变成肝癌的呢?首先是单纯性脂肪肝,这时仅仅是肝内脂肪的堆积,一般不会出现很典型的临床症状,病人往往感到容易疲劳或者出现轻度食欲下降、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此时的脂肪肝属于可逆性疾病,经过适当的饮食控制和运动,可以恢复正常的状态。随着单纯性脂肪肝的发展,继而出现脂肪性肝炎,临床上可以出现疲劳、纳差、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正常,患者如果查血的话,肝功能表现为转氨酶等升高,严重者出现胆红素的升高。此时的脂肪性仍然是可逆的,经过适当的饮食控制和运动,以及适当的护肝药物的使用,可以逐渐的控制病情。但是任其再发展下去,反复的肝脏炎症的发生,就会出现肝脏内的纤维组织出现增生情况,久而久之就会演变成肝硬化。这时候仅仅只能够通过药物的维持,延缓失代偿性肝病的进一步发展。在演变成肝硬化之后,身体的免疫系统随着下降,免疫力系统会失去排除异常变异细胞的能力,就会演变成肝癌。如何降低脂肪肝发展成肝癌的风险?首先需要找出病因,有的放矢采取措施。长期大量饮酒者应戒酒;营养过剩、肥胖者应严格控制饮食,使体重恢复正常;有脂肪肝的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有效地控制血糖;营养不良性脂肪肝患者应适当增加营养,特别是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总之,去除病因才有利于治愈脂肪肝。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肝癌疗效的关键。
在临床工作中,很多患者都会咨询这样一个问题:我得了乙肝,我会传染给我的家人和朋友吗?我平时需要注意什么?其实,对于人是如何感染上乙肝病毒的呢?乙肝是怎样在人群中传播流行的呢?很多乙肝患者及其家属对此产生困惑,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其实乙肝的传播途径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下面给大家介绍我国乙肝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一、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破损的皮肤和粘膜(包括湿疹、疥疮、口腔溃疡或糜烂)暴露于血液或传染性体液;共用剃刀、剃须刀、牙刷等;幼儿园共用玩具传播;共用设施如共用游泳池,纸币常被高污染,点钞员手指乙肝检出率达73%;美容操作如纹身、穿耳、修剪指甲等。二、医院内传播 污染的医疗器械、环境、医护人员/病人与病人之间的传播,血液透析及不洁注射传染已少见。三、母婴传播 乙肝阳性的母亲可传染其婴儿,宫内传播的可能较小,大多为围生期密切接触传播,母乳喂养并不使婴儿感染乙肝的风险增加,母婴传播可以通过注射乙肝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有效阻止。四、静脉吸毒 共用注射器吸毒传播HBV风险较高。五、性接触 多表现为急性非显性感染,即为一过性,不知不觉间感染,随后再现抗体,极少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六、输血及血制品 严格管理后仍有很少数传播,每百万单位血液约2~16例感染。其它如共餐、共用食具、咳嗽、喷嚏、接吻、哺乳、偶然接触如握手、拥抱等不会传播乙肝病毒。
目前肝癌的主要治疗手段:1、外科:肝癌切除术,肝移植术。2、区域治疗: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术3、局部治疗:1)影像引导下物理消融术:包括射频、氩氦刀(冷冻)、微波,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激光。2)放射治疗:包括伽玛刀,三维适形(3D-CRT)和调强治疗(IMRT),放射性粒子植入(内照射)等。3)酒精等多种消融剂瘤体内注射。4)全身治疗: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5)其他:生物免疫治疗、基因治疗、光动力治疗、中医药治疗等。以上治疗均应根据患者肝功能、体能评分等情况进行多学科的协作治疗。比如肝病科对肝炎的诊疗、介入科的血管介入治疗、外科的手术治疗、放疗科的放疗等,客观上需要多学科协作诊疗。南方医院2011年成立肝脏肿瘤多学科协作组,以肝病中心肝脏肿瘤病区为平台,集合多学科专家,以患者为中心提供诊断到治疗“一条龙”服务。我院肝癌多学科协作组专家来自肝病中心(感染内科)、肿瘤内科、肝胆外科、介入科、影像中心、放疗科、消化内科、中医科和病理科专家。多学科专家融入到每日的查房工作中,同时每周二下午固定举行多学科专家会诊,集全院专家经验,为新入院患者或疑难患者“量身订制”诊疗方案。自开办以来,南方医院肝脏肿瘤MDT团队已为来自全国各地的近千名患者进行了服务,受到患者和同行普遍好评。诊治范围:原发性肝脏肿瘤;肝内转移瘤;其他肝脏占位病变。MDT会诊时间:每周二下午15:00联系人:郭教授 翁医生联系电话:020-62787430 62787631
我国肝癌每年新发30余万约占全球肝癌病人的55%,肝癌病死率高已经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一大杀手。肝癌诊断和治疗需要多个学科的技术手段,比如肝病科对肝炎的诊疗、介入科的血管介入治疗、外科的手术治疗、放疗科的放疗等,客观上需要多学科协作诊疗。南方医院2011年成立肝脏肿瘤多学科协作组,以肝病中心肝脏肿瘤病区为平台,集合多学科专家,以患者为中心提供诊断到治疗“一条龙”服务。我院肝癌多学科协作组专家来自肝病中心(感染内科)、肿瘤内科、肝胆外科、介入科、影像中心、放疗科、消化内科、中医科和病理科专家。多学科专家融入到每日的查房工作中,同时每周二下午固定举行多学科专家会诊,集全院专家经验,为新入院患者或疑难患者“量身订制”诊疗方案。自开办以来,南方医院肝脏肿瘤MDT团队已为来自全国各地的近千名患者进行了服务,受到患者和同行普遍好评。多科专家会诊避免过度治疗 多科专家会诊避免过度治疗多学科协作,容易让人误解为给病人实施各个学科不同的治疗,其实不然。多学科协作模式恰恰是为了减少过度治疗。多学科协作模式,通过专家会诊,弄清楚病情之后再给病人确立个体化、规范化的治疗方案,这样就避免了不合适的检查和治疗,即过度检查和治疗。通过肝脏肿瘤多学科协作模式,实现肝癌规范化诊疗,是目前国内外专家的共识与大趋势。诊治范围:原发性肝脏肿瘤;肝内转移瘤;其他肝脏占位病变。MDT会诊时间:每周二下午15:00联系人:郭教授 翁医生联系电话:020-62787430 62787631
前不久,50多岁的魏女士在安徽当地医院查出患有肝癌,首先看内科,大夫要魏女士先进行药物治疗;再找外科看,医生则建议先进行手术治疗。这让本来就忐忑不安的魏女士一时方寸大乱,怎么同一个疾病却出现多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呢?无奈下,魏女士来到南方医院求助,经肝脏肿瘤多学科协作组(MDT)专家会诊,该患者终于获到了满意的治疗答案。其实,与魏女士有着同样困惑的还有很多。究其原因,一则因为绝大多数肝癌患者同时患有慢性肝炎、肝硬化等肝脏基础疾病,可谓多病缠身,疾病复杂;二则,肝癌诊疗涉及技术学科众多,诊断需要医学影像学和病理学,治疗需要肝病内科(基础肝病随访治疗、生物治疗、消融治疗)、肝胆外科(手术、肝移植)、肿瘤内科(化疗、靶向治疗)、介入科、放疗科等学科;三则,肝癌不同分期所选择的最适治疗手段也不同,而各专科医生的专科侧重性,对疾病判读不一定能够做到系统全面准确。由此,对同一患者不同专科医生有时会给出不同的诊疗方案也就不足为奇了。所以,客观上肝脏肿瘤需要多学科医生协作的MDT诊疗模式——集各路专家的智慧与经验,在系统全面分析后依照诊疗规范形成统一的诊疗方案。2011年3月南方医院成立了由肝病内科和肿瘤内科医生共同组建的肝脏肿瘤中心病区,常规由影像学专家、肿瘤学专家、肝病内科学专家联合诊疗肝脏肿瘤患者。经过一年实践摸索,形成了“一线串九珠”式的多学科协作工作模式:肝癌相关各学科科室优势技术与平台犹如“宝珠”,患者进入肝脏肿瘤中心病区即启动 “一条流水线”式服务:首先多学科专家集体会诊明确病情诊断与疾病分期,按诊疗规范量身定制适宜的诊疗方案;然后按专家组方案送入下一治疗流程——送外科手术、或介入科进行介入治疗、或放疗科进行放疗、或肝脏内科进行局部消融和化疗及生物治疗;最后,由肝脏肿瘤中心随访室进行疾病长期随访跟踪。以上经验获得了国内同行专家的充分肯定。医院也于2012年3月正式下文成立南方医院肝脏肿瘤多学科协作组(MDT)及专家委员会。现专家委员会由内科(肝病+肿瘤+消化)、外科、介入、放疗、影像、病理、中医及护理10个学科专家组成,指导全院肝癌的规范化诊疗,并负责每年对全院肝癌收治状况进行分析,为持续改进提供数据。一、优势互补,推陈出新,带动医疗水平整体提高肝脏肿瘤中心成立后,打破了过去以技术手段分科的旧机制,建立了单病种多学科协作的新机制。肝脏肿瘤MDT专家团队坚持每周二下午常规例行会诊,围绕疑难病例,多学科临床专家与影像、病理专家共同阅片、集体讨论决策,仅2013年已对来自全国各地220余例患者进行了MDT会诊。凭着为患者高度负责的仁心,专家们齐聚一堂群策群力,各自拿出最新的诊疗技术和丰富临床经验,为患者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诊疗难题,深受患者欢迎。同时,参加MDT会诊也加深了专科医生对其他学科最新知识和技术的了解,开阔了视野和思路,培养了全面系统的临床思维能力,推动了我院肝癌整体诊疗水平的提高。南方肝脏肿瘤MDT专家委员会每年定期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多次邀请全国专家参会,已举行了四届南方肝癌MDT学术活动,使南方医院肝脏肿瘤MDT在全国已具有一定影响力。二、规范诊疗,实现患者减负医院增收共赢 与肝脏肿瘤MDT成立前(2010年)相比,2013年度医院收容肝癌患者增长56%(1221例,1575例次,其中介入科增长75%,肝胆外科增长37%,肝脏肿瘤中心增长195%)。肝脏肿瘤中心(41.5%)、肝胆外科(25.3%),介入科(11.3%)三个学科占全院肝癌总收容的78%。肝癌患者中位住院天数9天,MDT诊疗的住院患者费用较非MDT患者要低2000元。因此,MDT规范化诊疗最大受益是患者,同时也使多学科和医院整体得到发展提高,实现患者、科室、医院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