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斜颈综合按摩疗法根据中医舒筋活络、软坚散结理论,采取以穴位按摩为主,以局部揉捏、牵拉为辅。故又称(点穴疗法)。本方法按摩时手法温和,不粗暴,孩子无痛苦感,因而不哭不闹,绝大部分都能顺利按摩。因此有的家长称其为“小儿斜颈无痛苦按摩法”。此按摩方法是我总结多年治疗小儿斜颈经验,独家研创,我采用此方法按摩治疗近30年,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得到广大患者朋友的认可。 小儿斜颈综合按摩疗法和其他按摩法相比,优点明显: 1、手法轻柔,舒适。患儿无痛苦,能接受,不哭不闹,尤其是早期的小婴儿按摩时能睡着。改变了其它方法按摩时孩子在按摩室里边哭,妈妈在旁边哭的情况。(视频一) 2 、适合于各年龄段的婴幼儿。(视频二) 3、效果显著。病情一经发现就采用此法治疗的小婴儿(2月内的),3个月内治愈率达90% 以上。 4、 幼儿(1一3岁)也非常适用,因手法温柔,无痛苦,因而都能配合治疗。但越早采用此法效果越好。近几年接诊近百例,效果良好,让患儿免去手术之苦。视频三 例:白某某,男,2岁8个月,头左斜,大小脸,偏头明显,按摩70次,头正,愈,而偏头明显好转。停止按摩后,又观察3月,孩子一切正常。 文章中所提视频因不能插入,故另行发布,可在视频栏查看。看过后望发表评论,转发或给予指正,以改正提高,谢谢。
小儿因为其特殊体质及年龄段,免疫力较低,尤其三岁之前的婴幼儿,易患呼吸道、消化道等疾病,易感染病毒、细菌、支原体等,另外现在家庭里条件好,孩子少,小孩一发热、咳嗽或拉肚子,部分家属就迫不及待的去医院或诊所输液,其实大部分情况下不用输液,喝药或打针都可以,尤其是喝药治疗应该列为首选,输液的副作用远较口服药物多,而且经常输液除了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外,还会增加孩子的耐药现象,我本人工作10几年的体会是“输液不是最好的方法,而是最后的治疗方法”。
一 什么是先天性肌性斜颈 ? 先天性肌性斜颈由胸锁乳突肌的挛缩所致,一般认为病因是胎位不正或不正常的子宫壁压力使胎儿头颈部姿势异常,阻碍了一侧胸锁乳突肌的血液循环致使肌肉缺血萎缩、发育不良、挛缩引起斜颈。另外难产和使用产钳也是引起肌性斜颈的原因,当胎儿娩出时一侧胸锁乳突肌受产道或产钳的挤压,受伤出血,血肿机化而致肌肉挛缩,但研究者对胸锁乳突肌局部肿块进行检查,并未发现有陈旧性出血痕迹。因此此观点未最后得到证实。受累的胸锁乳突肌的病理变化为乳突肌及肌腱的变性或坏死纤维组织增生。 婴儿生后10—20天即可发现其颈部的一侧有一个肿物或头部自然偏向一侧,肿物位于胸锁乳突肌内,易摸到一个长约2~4cm,宽约2~3cm的肿块,无压痛,颇硬,表面皮肤正常。肿物于数周后逐渐消失,胸锁乳突肌逐渐纤维化并逐渐挛缩,颜面部的发育逐渐不对称,测量颜面两侧由眼外角至口角的距离,可见患侧短缩。患侧眼睛的位置亦稍降低,头部倾向患侧,下颌突向健侧。如不及时治疗,颈椎渐发生突向健侧的侧弯,健侧颜面显得饱满而患侧的面部则窄小,若将头部摆正则患侧胸锁乳突肌绷紧如弓弦,此时眼与面部的不对称更趋明显。如拖延过久患则颜面的不对称难以矫正。 二 什么是先天性骨性斜颈? 骨性斜颈临床少见,多在颈椎发育缺陷的基础上发生。如半椎体畸形所致的斜颈。检查时颈部无肿物,胸锁乳突肌无挛缩。拍颈椎X光片可鉴别。 三 什么是眼性斜颈?眼性斜颈和其他斜颈的鉴别。 眼源性斜颈是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引起的眼外斜肌麻痹,双眼出现复视,为了调节视力,纠正复视。患儿采用代偿性头位,于是引起歪头现象。以下几点可和其他原因引起的斜颈鉴别: 1、眼性斜颈的孩子没有胸锁乳突肌异常。 2、眼性斜颈的孩子早期没有颈椎的异常。拍颈椎X光片可鉴别。 3、眼性斜颈的孩子遮盖一只眼时,头可昂正。 4、眼性斜颈可合并眼球运动异常。 5、眼性斜颈同视机检查和三棱镜检查时,可发现眼睛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 四 什么是习惯性斜颈? 有的孩子多向一侧歪头,但不是固定向一侧的,即孩子可向对侧歪头,只是多数时间是向其一侧歪。检查时无胸锁乳突肌痉挛,患侧颈部无包块,面部基本对称,头颈活动可以不明显受限制。这种情况多见于小婴儿,多与孩子在此发育阶段颈部肌肉尚无力量控制头颈姿势,以及母亲怀抱婴儿的固定姿势有关。随着孩子的发育及母亲改变自己抱孩子的习惯会自然好转的。但需与眼性斜颈相鉴别,以免延误病情。
患者: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小孩1个月的时候发现右侧脖子靠近锁骨出有一硬疙瘩, 孩子一个半月的时候带孩子先后多家医院,通过河南妇幼保健院和北京儿童医院的医生专家确认是斜颈.建议按摩. 我们家长从孩子1个半月开始给孩子按摩,请按摩的人来家里,待孩子晚上睡着后开始按摩(这样孩子配合不哭闹并且胸锁乳突肌完全放松),手法 揉捏硬块为主时间由30-40分钟左右.(按摩期间没有扳过头,主要怕手法不当). 现在已经坚持按摩了9个月. 9个月中按摩的经历如下: 一阶段:右侧脖硬疙瘩 很硬调梭状. 二阶段:右侧脖硬疙瘩略微变软,后全软. 三阶段:按摩前疙瘩硬,经过30分钟按摩后变软,但第二天开始按摩前又变硬, 硬- 软-硬 有个反弹过程四阶段:疙瘩完全软,也变小.不再出现反弹现象孩子斜颈按摩的早1个半月开始按摩,直到现在9个月期间就一直没发现歪脖子;现在在孩子扭头时候和健侧比较略微鼓起. 患侧筋较健侧筋 粗. 1、咨询专家 按摩的目的和作用是否只是 松弛患侧肿块,按摩能不能让 患侧粗筋变小?2、斜颈按摩全治愈需要做什么样的检查 确定斜颈通过按摩已经康复?3、患侧筋比健侧筋略微鼓起略粗,怎么才能达到完全一样?是继续按摩还是还是停止按摩 随孩子成长通过孩子自己有意无意转头而慢慢自行修复达到患侧外观 和健侧一样? 4、孩子通过按摩头一直不歪、脸五官对称,就是 患侧筋外观和实际上较健侧筋略微鼓起略粗,现在按摩是继续还是能停止? 若停止按摩是否会反弹? 现在孩子已经10个月了,按摩也已经9个月. 根据您的经验 还需要按摩推拿多长时间? 大概到什么时候 停止按摩后 斜颈不会再反弹呢? 祝您全家幸福!谢谢巨鹿县医院儿科信深方: 1、了解不治疗的的危害,治疗所要达到的目的。如不治疗可以引起颜面不正,患侧面部变小,不对称,偏头,眼睛斜视,甚至大小不一。因此,治疗的目的就是不出现上述情况。而使头部直立,左右扭转正常,恢复一切正常功能。下面举例说明:患儿,女,7个月时开始治疗,左侧胸锁乳突肌有硬疙瘩, 左侧脸变小,左眼大, 右眼小。给于点穴和局部按摩治疗 20次后,头可直立,仍有轻度做左斜,治疗30次后,头直立,扭转自如,两眼大小相等,颈部疙瘩变小,仍存在。又巩固 10次后,停止治疗。一岁半后随访和正常孩子一样。2、停止治疗,会不会反弹?笔者在随访的68例中,只有两例出现过反弹,这两例都是5个月时才开始治疗,首次治疗时间均未超过15次,都是头稍能直立后即停止治疗,结果复发,但马上再次治疗,很快好转,总治疗次数均未超过30次(每日一次),随访时均正常。根据以 往经验,你的宝宝“头正,脸五官对称,就是患侧筋外观和实际上健侧筋略微鼓起略粗”,而且已治疗9个月,我认为可以停止按摩。谢谢你对我的信任,愿你的宝宝健康成长!
先天性斜颈,俗称歪脖儿,其病因分为:肌性 ,骨性, 眼性 ,遗传。其中肌性最常见,肌性斜颈系胸锁乳突肌挛缩所致,一般认为是胎位不正或不正常的子宫壁压力使胎儿头颈姿态异常,阻碍了一侧胸锁乳突肌的血循环,致使肌肉缺血,萎缩,发育不良,挛缩,而产生斜颈;另外也有的胎儿娩出时一侧胸锁乳突肌受产道或产钳的挤压,受伤出血,血肿机化而导致肌肉挛缩。临床表现:在出生后10—20天,常出现脖子歪向一侧,病侧颈部有一圆形或椭圆形的肿块,直径约2—3厘米,质地较硬,触之不痛,可以移动。表面皮肤正常,抚之不热,孩子头向有肿块的一侧倾斜,病侧耳接近锁骨,颜面不正,下颌及面部转向无肿块的一侧,形成斜颈。小儿斜颈如得不到及时纠正,患侧面软组织可随生长发育而进一步缩短,颈部深筋膜挛缩变厚,斜方肌变短,颈动脉与血管挛缩,颈部及面部发育不对称,颈椎甚至上胸椎出现侧弯变形,眼睛出现斜视,面部萎缩等一系列症状。斜颈的治疗方法分别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常见的有按摩、牵拉、点穴、针灸、中药等。手术治疗多在一岁后采取。我用点穴疗法、 按摩法及中药外敷法综合治疗肌性斜颈68例,取得较好的疗效,其中男43例,女25例;左斜44例,右斜22例;治愈65例,占 95.6%,未愈3例,占 4.4%;年龄:2—3月8例,4—8月51例,9—12月5例,1岁以上4例。按摩疗法、点穴疗法和中药外敷,都是祖国医学对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独到的治疗方法,效果都很好。按摩,点穴包含按,揉,压,弹,拨等手法,网上介绍了许多方法,对于轻度斜颈,家长可以自己试治,但是,较重者,我认为还是由专业的治疗师来做,其手法要求较高,家长不宜自行给孩子按摩。因为,其一,父母没有很好的解剖学知识,会按错位置,引起其他伤害,其二,按摩强调手法,不是一味的按压,不适当的按压可能会造成肌肉的损伤。根据孩子病情不同,需要的强度也不相同。值得注意是,并不是所有的斜颈孩子都能够通过保守治疗治愈,目前为止,保守治疗对哪些孩子有效,对哪些孩子无效,哪些孩子能够自愈,哪些孩子最终需要手术,尚不能提前准确判断和预测,这需要父母的理解。根据我们科治疗的经验,1--3个月效果最好,3—8个月的孩子治疗时间最短。因此应尽早治疗,切莫等待,以免延误病情。
在门诊经常遇到很多孩子的家长问,小孩在睡觉的时候,有时会出现不自觉的颤抖,一惊一颤的。不知是什么原因,很是担心孩子是否有什么大问题。一般情况下不必过度担忧,孩子夜间颤抖常见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是缺钙 有很多孩子睡觉颤抖跟缺钙有关。缺钙的孩子还多会伴有其它症状,比如睡觉出汗、枕秃、精神烦躁、不活泼、出牙晚、肋骨外翻、肌肉松弛等。 很多宝妈不理解孩子为什么缺钙,其实原因很简单,孩子长个子长得比较快。所以,平时可以多让孩子吃些含钙高的食物,含钙较多的有牛奶、奶酪、鸡蛋、豆制品、海带、紫菜、虾皮、芝麻、山楂、海鱼、蔬菜等。 宝妈们还要注意一点,维生素D的作用是帮助钙的吸收,所以在给孩子补钙的时候还要注意补充维生素D,怀疑孩子缺钙的时候最好上医院去检查一下,让专业的儿科医生推荐微量元素的补充。 二是神经发育不健全 还有些孩子不是经常出现睡觉颤抖,是偶尔现象,这类孩子多跟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有关。 比如说,有些孩子白天玩得太疯了、太累了,夜间神经系统异常、兴奋等,这时候就会出现睡觉颤抖,这类孩子家长们不用管它就可以啦。 三是维生素缺乏症 维生素是维持生命的营养元素,宝妈们要注意,维生素是无法由人体自身产生,需要通过饮食等方式获得。 如果家长给孩子的饮食不够全面,或者有些孩子有偏食、挑食、食欲不振等问题,而且孩子本身对维生素的需求就比较高,很容易出现维生素缺乏症。 所以,宝妈们发现孩子有睡觉颤抖现象的时候,首先要注意考虑孩子的饮食问题,均衡的饮食是孩子身体健康的根本保障!最后需要提醒的是,也有极少部分的孩子症状比较严重,这时候最好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患者: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女孩一个半月,发现头顶与额头之间有道竖沟,有明显触感,宽约1-2厘米 无 问朋友说是“孩子颅骨还未完全发育完毕,一岁后会自然拢合”请问医生这是什么症状,需要怎么治疗!巨鹿县医院儿科张利国:这应该是正常的颅缝,未发育完好的原因,不用处理,密切观察,大部分到半岁后就没了,但是应该注意前囟门的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