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PH微创术治疗后卧床休息一天,第二天可适当活动,禁止长时间坐、站、行,以免出血及肛门部水肿;15天内避免剧烈活动,如骑自行车、性生活等;一般当天不要大便,不要洗澡。 2、伤口痛时可服止痛药物。 3、保持每天大便通畅,不要干燥。如果大便干燥或3日未解大便,不要自行服用泻药,请到医院进行通便,以免水肿及疼痛加重或诱发出血。 4、部分患者术后可有程度不等的肛门部异物感,不要长时间蹲厕及过分用力大便,以免出血及肛门部水肿、疼痛。 5、每天早晚及排便后以温水坐浴。 6、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 7、多食富含纤维食品、蔬菜,如青菜、香蕉、蜂蜜、梨子等,不要吃辣椒、白酒、牛、羊、狗肉等热性食品。 8、按时服用消炎药和止血药,并要及时配合注射高效广谱消炎针剂,治疗后常规消炎处理一般 3- 5天,特殊炎症重的要 5- 7天。 9、术后大便可有少量出血,那是正常现象,如果不大便有出血或大便时出很多血,那是属于出血现象,应马上和医生联系,或者到附近的大医院止血。 10、心理放松很重要,不要过分在意肛门部异物感。
大家都知道,混合痔是痔疮中最复杂的一种,是内痔和外痔症状的组合体。混合痔大多由内痔发展而成。由于内痔的反复脱出、联合纵肌的分支纤维——肛管粘膜筋膜和皱皮肌纤维松弛,括约肌间沟消失,从而使内痔血管丛向下扩张,增加了痔上静脉丛和痔下静脉丛吻合枝间的血流量,当排便等腹压增加时可使血液经吻合枝流入痔下静脉丛,引起外痔血管丛扩张而导致血管曲张性混合痔。如果外痔经常肿胀牵拉亦可引起粘膜松弛脱出和内痔血管曲张而形成混合痔。所以混合痔病程较长,具有出血、脱出、肛门部组织隆起、疼痛等症状。那么如何预防混合痔呢?预防混合痔的发生、发展主要是调理大便、节制饮食、注意肛门保护等。混合痔一旦发生应积极采取保健措施,首先要保持大便畅通,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便后肿物脱出时及时送回,用软纸在肛门部按摩,并加强肛门的收缩,便于肛门部血液回流、组织恢复。平常肛门部要热敷或坐浴,做好肛门锻炼,并注意卧床休息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肛门肌肉的收缩力。如肛门松弛、痔核容易滑脱者可用肛门带固定,外痔发炎时要及时控制,如内痔出血者可先进行药物治疗。除了重视混合痔的保健常识,如果混合痔经常发作而影响工作时最好早日手术治疗,不要拖延,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
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占我国恶性肿瘤的第四位,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第二位。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老龄人口的增加,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目前结、直肠癌的治疗仍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术方式、手术技术有了巨大的进步,微创手术已深入人心。传统的结、直肠癌根治术需腹部大切口约20cm左右,创伤较大。手术切口大小的意义非常重要: 第一,手术切口越大,手术对体表神经的损伤越大,进而会使病人术后的疼痛愈发严重;第二,在术后恢复期,手术切口常常会给病人带来恐慌、焦虑、烦躁等不良的心理情绪,甚至会引发病人全身状态的改变,对病人的术后恢复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第三,手术疤痕长期的牵拉和刺激,也会给病人带来很强的心理暗示,时刻提醒病人这段“痛苦的经历”;最后,手术切口的大小也会直接影响着病人术后的美容效果。近年来,腹腔镜技术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已得到广泛开展,但一般仍需要5-10cm的腹部切口辅助完成,经腹部切口取出肿瘤标本,尚不能达到完全微创。随着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的理念在内镜外科和结、直肠外科的兴起,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应运而生,其巧妙地结合了经自然腔道(NOTES)术的“无疤”理念和腹腔镜手术良好的操作优势。腹部无切口结、直肠癌根治术手术(NOSES术),手术无腹部辅助切口,术后仅留几处微小戳卡口(0.5-1cm),此手术方式在保证了肿瘤根治性切除的同时,避免了腹部手术切口,进一步减少了腹壁创伤,便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达到了真正的微创。 腹部无切口结、直肠癌根治术手术(NOSES术)属于国际先进技术,晋城市人民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紧跟国际前沿技术,目前已顺利施行腹部无切口结、直肠癌根治术手术(NOSES术)20余例,术后病人恢复好,均第二天即下床活动,未诉切口疼痛不适,对术后快速康复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该技术填补了我市的空白,达到国家先进水平。是广大结、直肠癌患者的福音,也在我市乃至我省微创手术方面增添了新的一笔! 我们会继续努力!!!
我院肛肠外科成功完成腹腔镜直肠癌柱状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患者为58岁,女性,术前病理诊断为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直肠指诊发现肛管直肠前壁溃疡型肿物,肿瘤上缘距离肛门5cm,下缘达齿状线,基底浸润固定,术前影像学检查结合直肠指诊,考虑肛提肌受癌累及并浸及阴道壁,为了完整切除肿瘤并降低局部复发率,经术前讨论,决定为该患者实施腹腔镜直肠癌柱状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即ELAPE术),经过精心的术前准备,按照手术方案,于2014年10月31日进行手术,术中同时进行了盆底腹膜关闭,会阴部操作时翻转患者为折刀位,完成受累侧肛提肌切除。术后标本为柱状,无外科腰,术后病理诊断为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病理分期为T4N1M0,肛管直肠环周切缘阴性,R0切除。整个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已痊愈出院。直肠癌柱状切除术是瑞典学者Holm 2007年提出的新术式,相比传统的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术),该术式在折刀位下行广泛的会阴部切除,使标本成无狭窄腰部的圆柱状,增加了远端直肠周组织的切除量,降低了环周切缘的阳性率、术中肠穿孔率和局部复发率,适用于局部外侵严重的低位直肠癌,具有肿瘤学效果好和并发症少的特点。肛肠外科是本地区临床技术力量强、教学及科研综合实力高的团队之一,在本地区最早将腹腔镜技术应用到肛肠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近年来,肛肠外科已经常规开展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等高难度手术,本手术顺应外科微创技术新理念(腹部仅有乙状结肠造口和戳卡口),同时兼顾肿瘤根治性。本次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我院院肛肠外科腹腔镜微创技术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2014年10月12日,我院肛肠外科完成了本地区首创技术:为一名距离齿状线37.5px的直肠癌患者成功做了直肠癌根治性切除并保留肛门。从前,这样距离的直肠癌基本都是要做永久性结肠造口的(俗称肛门改道)。而本病例由于术前检查见肿瘤并未突破外膜,加上病人较年轻(45岁)以及强烈要求保留肛门,我们采取了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完成超低位直肠癌根治和保肛手术,在齿状线以下1cm的直肠内括约肌和外括约肌之间自下而上游离并切除肿瘤,只保留肛门外括约肌,耻骨直肠肌和部分肛提肌,这样依然保证充分的切除范围达到根治效果并保留肛门功能。这项手术的成功在本地区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它宣告以下信息:第一,今后直肠癌保肛门手术不再取决于肿瘤距离肛门多远,而是取决于肿瘤侵润深度(保肛手术没有距离限制了),如果术前检查未侵透肌层,不管距离肛门多近的肿瘤都可以根治性切除并保留肛门。第二,必须澄清,超低位直肠癌的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并不等同于传统的直肠癌拉下式手术,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由于不仅切除直肠癌还一并切除肛门内括约肌,这样保证肿瘤下切缘足够,可以说一直切到了肛门皮肤,只要肿瘤不侵犯过直肠肌层,无论位置如何低,都可以成功切除肿瘤并保留肛门。第三,在不借助双吻合器情况下,这种手术切除范围更大,肛门括约肌损伤更很小,对超低位直肠癌手术比用双吻合器效果更好,而且还能给患者节省将近万元医疗费。对于利用双吻合器也无法保肛的手术,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仍然可以做到根治和保肛。第四,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由于已经切到了肛门皮肤,结肠拉下来和肛门外括约肌吻合,吻合口直接外露,不必担心吻合口漏引起腹膜炎和腹腔内感染。第五,腹腔操作部分采用腹腔镜来做,结肠拉下吻合后,腹部无切口,这样创伤更小,更美观,今后,我们将大力推广这种腹部无切口手术。综上所述,这个手术具有全国先进水平。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可用于超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根治性,并能较好保留肛门功能,对较早期或对术前放、化疗敏感的超低位直肠癌、直肠间质瘤、基底广泛息肉和骨盆狭窄的低位直肠癌患者,是一种可选择的根治性保肛方法。如今患者已经完全康复,术后病理回报:直肠中分化腺癌(T2N0),两侧以及环周切缘均未见癌,达到手术R0切除,而且进食排便正常,肛门功能良好,每日大便2-3次,病人及其家属欢欣鼓舞,我们也很欣慰,这也激励我们把这项技术在本地区更广泛推广,造福广大患者。
在门诊工作中经常见到病人以“脱肛”为主诉就诊,病人的本意是排便、便后、腹压增高(如咳嗽、憋气等)、行走或站立时肛门部肿物脱出。实际上就是所有肛门部有肿物脱出的疾病的统称。有“脱肛”表现的疾病有多种,现分述如下:(1)直肠脱垂:不论是直肠粘膜脱垂,还是直肠全层脱垂,排便时均可脱出,便后收缩能回纳,有的需用手托回,常因粘液流出染污内衣,伴肛周瘙痒。当粘膜损伤,可发生溃疡和出血。令患者蹲位用力,粘膜脱垂指诊只是两层折叠粘膜。完全性脱垂为全层肠壁翻出,粘膜呈同心环状皱襞,肿物有层层折叠,如倒宝塔状。(2)混合痔内痔脱垂:便时内痔脱出肛门外,便后痔团自行回纳者为Ⅱ期内痔;便后痔团不能回纳,需用手法复位者为Ⅲ期内痔。痔团紫红或鲜红色,似草莓状,粘膜菲薄易出血。(3)直肠息肉:直肠下端息肉可随排便脱出肛门外,能自行回纳,息肉表面为粘膜,粘膜发炎时呈草莓状,脱出息肉有蒂,常易出血。(4)肛乳头肥大:除小的三角状、米粒状肥大的肛乳头外,较大的肛乳头可随排便脱出肛门外,部分能自行回纳,有的需用手托回复位,临床仅有肛门不适、无压痛,很少出血,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数个。(5)肿瘤:直肠腺瘤、绒毛状或乳头状腺瘤、黑色素瘤、低位直肠恶变等可随排粪脱出肛门外,伴有便血和脓血便。肛管癌可疼痛和出血,肿物呈菜花样,常在肛门外。(6)外痔:常因粪便干结,排粪用力后肛缘外突发生肿物、疼痛明显,局部为圆形肿物,触痛明显,皮下有紫蓝色结节,多为血栓性外痔;肛门皮肤反复轻微损伤和感染,可使皮肤红、肿、热、痛、皮肤皱褶肿大形成炎性外痔;炎症消退后,遗留成皮赘,为结缔组织性外痔,仅有便后肛门部不适,不易清洁或瘙痒等症状。
什么是“全程无痛肛肠手术”?“全程无痛肛肠手术”是将肛肠手术从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换药方式均做全面改革,实行术中睡眠麻醉、术后长效麻醉和微创手术相结合,使患者从检查到手术,术后愈合全过程均不感到疼痛,正常饮食,不控制排便,基本不影响生活和工作。此项目在我院开展后,取得了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全程无痛肛肠手术”适用于哪些疾病?痔疮、肛瘘、肛裂、脱肛、顽固性便秘、肛周脓肿、肛乳头状瘤、肛门湿疹、肛门尖锐湿疣、直肠前突、直肠粘膜内脱垂等等。无痛理念不仅限于手术,要从检查开始,不让病人痛苦,动作一定要轻柔,尽量减轻病人的痛苦。无痛肛肠手术的核心静脉麻醉合并局麻⊙以静脉麻做诱导睡眠,并不完全依赖静脉而手术,手术本身仍靠局麻完成,安全性很高。⊙患者舒适感极强—做手术象做梦。⊙最适合肛肠手术等短小手术。术后:局部长效止痛无痛手术与常规手术的区别患了肛肠病,什么时候做手术合适?过去,因为没有“无痛技术”,病人患病痛苦,手术更痛苦,使得一大部分患者因为惧怕手术,长期饱受病痛的折磨,最后万不得已必须手术时,肛门已严重变形,导致手术创伤大,愈合时间长,而且出现术后并发症,患者非常痛苦,但现在“全程无痛肛门手术”已达到最大限度的减痛至无痛,患者只要保守治疗效果不好,为了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就可以选择手术治疗,而且早期手术创伤小,愈合快,更有利于肛门功能恢复,因此我们建议,肛肠疾病及早治疗为好。还有肛肠疾病易多种合并发生,我们治疗的原则是一次治疗将患者所有的肛肠疾病一并去除,例如患者同时患有痔疮、肛瘘、肛裂三种疾病,一次治疗是三病同治,而不是一次治疗一种疾病。
当人们患病后走进医院,在完成医疗的全过程中,无论是对疾病的诊断还是治疗,都必将会在肉体和精神上遭受到一定的损伤、创伤或伤害,但其程度则可能有所不同。 “尽可能少或小的创伤”,使患者达到和保持最佳的局部和全身状态稳定,是医生不断追求的目标;“达到病人付出尽量小的代价而达到同样良好的效果,这是医学史上永恒的主题”。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代又一代的医务人员都在追寻一种技术,能够最大可能的达到“用尽可能微小的医疗行为去追求病人利益的最大化,使病人在生理和心理获得最大限度的康复”这一目标。微创技术“微创”的概念,就是以人为本,一切从病人的利益出发,用尽可能微小的医疗行为去追求病人利益的最大化,使病人在生理和心理获得最大限度的康复。微创技术的诞生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这一空白。因此得到了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肯定,成为当今医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并将在未来成为医学技术的主流。其实说起微创,大家并不陌生,如我们常见的腹腔镜手术,外科美容整形都非常常见。但是,很多人对微创都有“误解”,认为微创仅仅是切口小,不出血。实际上微创”不是一种技术或工具,更不是“小切口”,而是一种治疗原则。它涵盖了整个医疗卫生范畴,包括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口腔科、耳鼻喉科及眼科等等所有医疗、护理行为。在临床上没有哪一个医疗护理行为是不需要“微创”的,比如吃药、注射,能吃药治疗的就不应该注射治疗;能非手术治疗的,就尽量非手术治疗,以减少对患者的机械性损伤等等都是显而易见的医疗原则。除了在日常医疗活动中应遵循“微创”的原则外,在外科手术中更应追求“微创”:从切开、暴露、止血、缝合、打结、解剖、切除、修复和重建等每一个环节都应尽最大努力做到“微创”。微创,适用于所有病人,这是原则。现在,随着电子、光学、生物学材料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又迎来了医学事业的长足发展和进步,如内镜、腔镜、放射介入、放射诊断和治疗、核磁共振、超声诊断和治疗、伽马刀、等离子刀、细胞刀、激光、射频、汽冻、热疗、医用机器人、器官移植以及细胞移植、克隆技术和生物治疗等等种类繁多新型医学科学技术都已经得到广泛成功的应用。微创技术的诞生当然也离不开电子、生物、光学这些基础学科的发展。在结直肠肛门外科方面,最突出的是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和PPH(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技术治疗重度脱垂型混合痔。所谓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就是在腹部的不同部位做数个直径5~12毫米的小切口,通过这些小切口插入摄像镜头和各种特殊的手术器械,将插入腹腔内的摄像头所拍摄的腹腔内各种脏器的图像传输到电视屏幕上,外科医生通过观察图像,用各种手术器械在体外进行操作来完成手术。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腹腔镜手术对腹腔内脏器扰乱小,避免了空气和空气中尘埃细菌对腹腔的剌激和污染。术中以电切电凝操作为主,对血管先凝后断,止血彻底,出血极少,手术结束前冲洗彻底,保持腹腔清洁。因而术后肠功能恢复快,可较早进食,又大大减少了术后肠粘连的因素。2、腹腔镜手术是真正微创手术的代表,创伤大为减小,手术过程和术后恢复轻松,痛苦少。3、术后可早期下床,睡眠姿势相对随意,大大减轻了家属陪伴护理的强度。4、腹壁戳孔小(3-10mm不等)、分散而隐蔽,愈合后不影响美观。5、一般采用全麻,各项监护完备,安全性大为增加。6、戳孔感染远比传统开刀的切口感染或脂肪液化少。7、腹壁戳孔取代了腹壁切口 ,避免了腹壁肌肉、血管和相应神经的损伤,术后不会出现腹壁薄弱和腹壁切口疝,不会因为腹壁肌肉瘢痕化影响运动功能,不会因为腹壁神经切断引起相应皮肤麻木。8、腹腔粘连少。手术对腹腔干扰少,没有空气、纱布和手对组织的接触,很少缝线或无须缝线,无手术切口,因此腔镜手术后患者腹腔粘连远远少于开腹手术,从而减少了肠粘连的发生。PPH技术又称为“痔上黏膜环切术”,这是一种以肛垫病变引起痔疮这一发病机制的新认识为理论根据的新技术。PPH手术是用一种称为“PPH吻合器”的特殊器械,将痔上方的直肠黏膜脱垂带做环形切除。手术时先扩开肛门,于齿状线(直肠与肛管的交界线)上方约4厘米处将直肠黏膜环形缝合一圈,然后将PPH吻合器插入肛门,吻合器可将脱垂的黏膜带切除下来,整个过程只需半小时左右。由于齿状线以上的直肠黏膜受内脏神经支配,手术后患者几乎没有疼痛的感觉;又由于手术既切除了直肠黏膜脱垂带,又阻断了直肠末端动静脉的终末吻合支,消除了痔疮发生的根源,对内痔、外痔、混合痔、环状痔、严重痔脱垂、脱肛等都有着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技术优势优势总述一1、安全:无需切除肛垫,最大程度保留肛门正常功能,避免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等并发症。2、无痛:将脱出肛门的痔疮拉回原位,同时截断向痔疮提供血液的血管,不损伤肛周皮肤,故术后几乎无疼痛。3、创伤小、恢复快:吻合器环形切除粘膜为非开放性伤口,出血少,免除术后换药烦恼,可很快恢复正常生活。4、诊疗范围:环形痔、多瓣痔、巨大孤立痔、内痔、外痔、混合痔、环状痔、嵌顿痔、直肠粘膜脱垂、脱肛等。5、适合对象:因损伤少,特别适合中老年人、注重效率的白领人群及传统治疗复发者、伴有轻度脱肛与直肠粘膜内脱的患者。优势总述二1、加快康复周期:很快恢复正常生活。2、手术时间短:整个过程只需半小时左右3、安全有保障:避免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等并发症。4、减轻痛苦:将手术带来的伤痛降到最底。5、诊疗范围广:适用于各种痔疮的治疗6、适合对象多:除非有特殊病例的病人都适用此手术方法。无痛技术疼痛是患者的主观感受,医务人员不能想当然地根据自身的临床经验对患者的疼痛强度做出武断论断。对患者而言,疼痛一方面是机体面临刺激或疾病的信号,另一方面又是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医师而言,疼痛既是机体对创伤或疾病的反应机制,也是疾病的症状。急性疼痛常伴有代谢、内分泌甚至免疫改变,而慢性疼痛则常伴有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改变,需要及早给予治疗。解除疼痛是临床诊疗过程中的重要工作,也是患者的迫切要求。只有正确地认识疼痛,才可以正确地进行评价和治疗。肛门疾病的手术,一般手术可采用局部麻醉、半身麻醉(骶管阻滞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腰麻)、全身麻醉(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但由于肛门部是人体感觉最敏感的部位之一,行局部麻醉时疼痛严重,手术过程中下坠感明显,许多病人难以承受。半身麻醉较局麻痛苦相对小一些,且大部分均可完成手术,但一般均需要留置尿管,是病人痛苦之一;患有术后必须无枕头平卧6小时以上,还有可能出现的头痛、腰部不适、椎管内出血、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同时麻醉过程对机体循环系统有一定影响。全身麻醉需要气管插管,留置导尿管,导致术后不适且费用较高。术后创面的刺激及内括约肌痉挛均可引起剧烈的疼痛。无痛技术是一种综合镇痛技术,运用于肛门疾病外科治疗的全过程,包括术前、术中、术后的镇痛,使患者免除对疼痛的恐惧及疼痛对机体的影响,达到身心俱佳的治疗。基本过程是于手术前像做无痛胃镜一样,经静脉输液给予一种全身麻醉药物,这种药物起效快,约数秒钟患者即可进入睡眠状态,同时这种药物在体内代谢也快,亦即药物失效快,可重复或利用输液泵控制微量持续使用直至手术结束。停药后患者很快清醒,并且清醒质量好,可自行行走,无头昏、恶心等副作用,意识状态与术前基本相同。由于这种药物没有肌肉松弛作用,故患者进入睡眠状态后还需要给予局部麻醉使肛门部肌肉松弛方可手术,需要说明的是在行局部麻醉和手术时患者无疼痛等不适。手术结束前再给予局部长效镇痛。这样患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手术治疗并在无痛情况下完全恢复,完成疾病的全部治疗。万事万物都是一样的,有利即有弊,这些新技术的使用需要娴熟、精湛的手术、麻醉技术的保障。我院已开展腹腔镜结直肠手术、PPH手术及运用无痛技术治疗患者数百人,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摘要】 目的 总结高龄大肠癌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 对外科手术治疗的48例70岁以上老年人大肠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根治性切除37例,切除率77.1%;姑息性切除4例;结肠造口4例;捷径3例。术后并发症10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死亡率2.1%。结论 对高龄大肠癌患者进行充分手术前准备,加强围手术期处理,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是提高肿瘤切除率、减少并发症的安全有效方法。【关键词】 大肠癌; 高龄; 围手术期处理 我院外科1996年至2007年共收治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高龄大肠癌48例,现将围手术期处理的体会总结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48例中男32例,女16例;年龄70~87岁,平均75岁,其中80岁以上7例; 病程3至18个月。因并发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急性肠梗阻表现而急诊入院者9例。住院天数18~53d,平均26.4 d。1·2 合并病 本组48例中术前合并1种疾病39例,其中有2种以上合并症24例。合并高血压病19例、冠心病11例、心律失常4例、陈旧性心肌梗死1例、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12例、糖尿病8例、肝硬化2例、其他疾病6例。1·3 肿瘤部位及分期 肿瘤部位:右半结肠9例,左半结肠11例,直肠28例。其中Dukes A期2例、B期17例、C期20例、D期9例。1·4 手术方式 根治性切除37例(77.1%),其中右半结肠切除术7例、左半结肠切除术6例、Dixon术20例、Miles术4例、姑息性切除术4例, 结肠造口4例, 捷径术3例。急诊手术3例。2 结果术后并发症共10例(20.8% ),其中切口并发症5例,包括切口感染2例,裂开1例;脂肪液化2例;吻合口瘘2例;排尿困难2例,严重肺部感染1例死亡。3 讨论3. 1 高龄大肠癌特点及术前准备:高龄患者合并病多,本组占81.23%,而且高龄患者对手术耐受力下降,因此术前应积极控制伴发病及改善全身情况[1]。针对不同患者所出现的各种伴发病、全身情况,进行个体化处理。对病程长伴有恶病质和肠梗阻的患者,术前要纠正水、电解质失衡。贫血、低蛋白血症,给予术前营养支持,必要时输血,使患者在短期内全身状态有所改善,体内储备得到补充。对肺部功能较差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术前加强肺部通气的锻炼,如深呼吸、吹气球、慢走阶梯运动,同时要禁烟及保持口腔卫生,适当应用抗生素,使用支气管扩张药物。高血压患者,术前应用降压药把血压控制到接近正常水平,同时给予镇静药品,避免因情绪因素出现血压反弹。冠心病、心肌损害患者,术前给予保护心肌的营养药,使心脏功能保持最佳状态。糖尿病患者,住院后多用胰岛素进行调节,使血糖尽可能保持在10 mmol/L以下。术前肠道准备时,因为患者年龄大、机体退化和储备能力的下降,除了术前伴发病、全身情况的纠正外,术前肠道的准备也应在不影响手术的前提下,采用术前3 d口服缓泻的药品和肠道抗菌素、再清洁洗肠的方法。3·1 外科治疗:治疗原则包括延长寿命,预防或解除梗阻,提高生存质量。老年直肠癌患者经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大多能耐受手术,并可获长期生存。有文献报道,根治性切除与姑息性切除的手术病死率并无明显区别,而根治性切除的预后明显好于姑息手术,(2)单纯高龄不是手术危险因素,肿瘤晚期和并存病才是高龄患者手术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除癌肿广泛转移失去手术意义或合并不能耐受手术的严重疾病外,对高龄大肠癌的治疗均应积极手术治疗。其原则是以合适的标准切除原发肿瘤,防止或解除梗阻,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而不宜行扩大根治术。对于有肝、膀胱或卵巢转移者,只要条件许可也可联合行部分肝、膀胱切除或卵巢切除。原发病灶已无法切除者采用近端造口或捷径手术。2. 3 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据报道,70岁以上老年大肠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达35·4%[3]。本组发生并发症10例(20.8%)。术后处理重点应放在合并病的治疗及营养支持。对合并心肺疾病的患者,术后应注意心电监护,应用抗心绞痛药物及营养心肌药,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同时要控制输液速度,以减小心脏负荷,预防心衰的发生。同时予以吸氧,应用支气管扩张剂,雾化吸入,粘痰稀释性药物,保持气道湿润, 如术后血压平稳,应尽早让患者取半半卧位,并协助患者在床上进行翻身等活动,拍背,咳痰,预防肺部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可使用静脉泵滴注胰岛素进行调节,动态监测血糖,使血糖尽可能保持在10 mmol/L以下。注意保持引流管道通畅及观察引出液的量和质,如发现吻合口瘘,要及时以生理盐水持续冲洗。每日行膀胱冲洗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同时要早期进行导尿管的定期定期关闭和开放,训练膀胱功能。定时翻身防止褥疮形成。应用腹带减轻腹部伤口张力。术后禁食期间行全胃肠外营养(TPN),进食后可给予要素饮食,提高机体抵抗力和组织再生能力,促进伤口愈合。2.4心理护理:高龄患者有复杂的心理,如怀疑患了不治之症,生命垂危,或担心无人照顾,或不愿给子女增加负担等,悲观厌世,不配合或拒绝治疗,都会影响治疗。故需进行心理干预,医生与责任护士相互配合,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使患者克服心理障碍,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尤其是需行结肠造口或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以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并尽可能取得好的治疗效果。参考文献1 曹奕鸥,罗国荣,郁宝铭.高龄结肠癌182例的外科治疗围手术期处理[J].中国癌症杂志, 2002, (1): 71-73.2 王建华,郭小军,张勇,等.高龄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J].现代肿瘤杂志, 2003, 11(4): 300-301.3 张培达,关键,冯国强·高龄大肠癌症133例分析·中国肿瘤临床,1994,21(2):120
1.排便习惯改变。排便习惯改变是直肠癌最早出现也是最常见的症状。由于癌肿的刺激,病人可在短期内出现无明显原因的大便次数增多或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有排便不尽的感觉。随着病程发展、病灶增大,癌肿可阻塞直肠出口,引起便秘、大便变细或变形、腹胀等症状。 2.大便性状改变。出现大便变稀、大便带血和黏液。80%~90%的直肠癌可有便血,血液呈鲜红或暗红色,常混有黏液或脓液。有时在粪便中可见到脱落的肿瘤组织,但这时往往已不是早期。 3.早期就诊。患者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到医院检查,就诊时要注意不要轻易相信医生没有进行检查所得出的结论,如痔疮或菌痢等。如医生没有要求做检查,病人不妨自己提出。一般说来,直肠指检能发现75%以上的直肠癌,简单的乙状结肠镜检查几乎能发现所有的直肠癌。 4.认真对待。有许多病人可能羞于检查或怕检查带来的痛苦,在医生开出检查单后拿着单子不做检查,从而延误了早期发现的时机,这类例子在临床上也不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