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比较频繁地接到电话咨询,让我对这个平台的功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最初开通网上诊室主要的目的是为寻我不到而着急的患者家属们一个我出诊时间的交代,以便各位能择日来诊。后来发现行程发布只是最基本的功能。有需要的家长完全可以利用更多的功能,如网上文字咨询,电话咨询,家庭医生等。不着急的话,可以码字。因为文字咨询可以随时发起,多次补充,还可以上传病历等资料。而电话沟通则时效性比较强。特别是每次15分钟的电话沟通时间比人多时候的门诊沟通会更充分更专注。我建议电话沟通前做好准备,可以附加孩子状态及病征表现的图片。这样的话,可以充分利用规定的时间做有效的信息传递和沟通,也才能得到更准确的遥控指导。 当然这些服务是需要额外收费的。希望家长根据自己的需要量力而行。具体费用请看网站规定。 对于外地的,家长脱不开而不能及时就诊的患者,不失为减少交通和时间成本的方法。尤其是对于复诊患者,可以作为面诊的补充形式。 很抱歉,因为工作调整,以后的半年多时间我在病房,又会有一些家长因为在门诊看不到我要焦虑了。这也是这篇小文的缘起。
"有病看病"是大家的共识。但是,得到诊查和处置后是否需要随诊?许多患者和家属就不是很清楚了。甚至根本没有这种意识。 有一次遇到一个爸爸领着孩子如期复诊,我表扬了他在孩子已经没有任何症状的情况下能遵嘱复诊。他道:能遇到像您这样认真负责的医生,我必须前来。这种信任和肯定让我印象深刻。 如同上面所举的例子,随诊或者复诊可以分几种情况。 第一种,就诊并治疗后症状已经减轻或消失。儿童疾病多数是急性过程,历经1-2周就会痊愈。但是,就诊之初,医生不能清楚地判断和推测整个过程。比如,最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多数2周内痊愈。但是,也可以进一步发展成鼻窦炎,中耳炎,支气管炎以及肺炎。 第二种,就诊后数日症状有所减轻但出现新的症状,或者部分原有症状加重。这个时候可能是好转的过程,也可能提示疾病在恶化。 第三种,就诊后数日内所有症状都加重,而且患者的一般状态较前变差。这可能提示疾病恶化,治疗无效。 第四种,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比如,慢性鼻咽炎,哮喘,糖尿病,等。需要医生根据病情调整用药。 不论遇到前述的哪一种情况都需要医生去进一步判断和处理。因为疾病判断不仅需要患者提供的症状,更需要医生细致入微的病史探寻,反复的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最后根据判断的结果做出合理的治疗调整。这个过程需要冷静,客观的氛围和医患双方的合作。任何感情用事都无助于诊疗过程。 希望您是那个知道随诊的患者和家属。 本文系金欣俐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做患者似乎不难,但是做好患者还是需要有所准备的。而好医生+好患者才能取得好的医疗效果。 历经30多年的临床医师生涯,见到的患者真的是林林种种,而其中绝大多数的患者是非常真诚的。而能够做到好患者的只占其中的一部分。这里的好坏不是道德评价,而是合作能力的评价。 为了医患共同的目标,我希望信任我的患者能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一定要有备而来。理清楚要求诊的目的,患者症状有哪些,最主要的是什么,持续了多长时间,进行了什么检查,采用了什么治疗,目前情况是否有改善或者比原来加重? 特别是网上问诊更 第二,请配合体格检查,请耐心等待医生分析判断思索的过程。进入伊始马上就能得到的答案不一定是正确的。除非你已经在医生处长期随诊,因此医生对你的情况了如指掌。 第三,经过了深思熟虑的诊查过程,最后给出的处置或者治疗建议是当时比较成熟的想法。当然,是否接受医生的建议,患者及家长有最后的决定权。 总之,看病的过程就是患者和医生充分交流合作的过程。医生作为专业人士,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患者及家属作为疾病的主体应该充分考虑医生的建议并做出自己的决定。医生会充分尊重患者及家长的权利。
病人和医生第一次见面,第一眼,最初的印象很重要! 但又不止于此。因为医患之间是特殊的社会关系。 对于病人——无论是年轻还是老迈,无论是漂亮还是丑陋,无论是富有还是贫穷,无论是权贵还是百姓……医生都应该一视同仁。他们都只是病人:没有技术傲慢,没有人格傲慢,没有疾病歧视,没有阶层偏见。医生给予他们的都是关爱。 对于医生——无论是男子还是女性,无论是青涩还是老道,无论是率直还是婉约,无论是快捷还是沉稳……病人都要一样尊重。他们都是医生:不应该有金钱傲慢,不应该有权利傲慢,不应该有年龄歧视,不应该有性别偏见。病人给予他们的都应该是信任。否则,就应该转而求助于可以信任的医生。 医圣希波克拉底早已有言:医术包括三方面——疾病、病人和医生。病人必须和医生一道对付疾病。 医生和病人相见伊始,就应心连心,手拉手,齐步走向前。如此健康之路才能宽阔,生命之树才能长青。 病人和医生一初见,彼此还陌生。虽天长日久,仍会有差异。 医生与病人的感受不同:患者是按照自身体验看待功能障碍或者问题的,而医生是按照医学规律去审视病情决定处理方案的。所以,行医实际上是对另一个生命体的悉心体察和感情交流。如果没有同情、怜悯(这个词没错)、关爱与救助的感情因素,知识和技术的价值将大为降低! 医生和病人的价值观不同:医生更想减少诊治风险并控制疾患进展,常常是相对的;病人则想没有任何痛苦和副作用,甚至彻底摆脱病痛获得痊愈,常常是绝对的。两者要拉起手来,缩小距离,斩断任何一只手都不对。要弥平沟壑,坦诚相待,任何一方不努力,都不可取。况且,每一位医生和每一位病人都有其不同的文化观念、社会环境、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等等,谁都不能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对方。重要的是双方都应感到平等,相互之间心存感激。 行医是个过程。医生的一招一式体现的是技术,更是内在品格。就医也是个过程。患者每时每刻关注的是结果,更是内心感受。 医生在临床工作中有三条基线: 心地善良——医生给病人开出的第一张处方是关爱。 心路清晰——从繁杂的现象中清理出诊治方案。 心灵平静——会遇到各种难治的疾病,也会有些难处的病人。 病人在接受诊治时也有三条基线: 心地善良——病人给大夫的第一感觉应该是尊重。 心路清晰——把自己最痛苦的、最需要解决的、最强烈要求的告知大夫。 心灵平静——疾病是随着人们成长,发展,衰老相伴行的生命过程,所以说要真正懂得从医生那里得到的"有时是治愈,常常是缓解",而更多的时候是得到的是慰藉。医生从来都不是神。医生也会生老病死。 医生和病人都应有四个敬畏之情: 敬畏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而已。 敬畏彼此——病人把健康和生命交给医生,病人是医生最好的老师;医生负责病人的健康和生命,为此不遗余力。 敬畏医学——医学是未知最多的瀚海,是庄严、神圣的事业。 敬畏自然——自然不是神灵,是规律和法则。 病人和医生之间就应该是这样的啊!
基本知识孩子发热可能是家长最常面对的症状。而每个家长面对发热的态度又迥然不同。究其原因,是因为对人体发热的原因认识有差别。 首先,发热是人体内部发生高代谢的一个反映。包括一定量的运动后体温都会升高。当然,我们最关心的是机体感染导致的炎症反应所产生的发热。 第二,发热与否是相对的。一般儿童体温(腋温)超过37度就可以考虑发热的可能了。前提应该是安静状态下没有生理性代谢增高(比如进食或者运动后)的影响。 第三,既然发热只是一种内在问题的反应,就要清楚我们应该感谢身体能够发出这样的信号,而不是一味要阻止或者用药物压制体温的上升。 所以,对于发热没必要慌张,首先要让身体内部自己充分动员起来解决问题,我们给它足够的水分和适当的能量补充并安静等待就可以了。如果身体内部的争斗太过引起高热(38.5度以上)不止,可以适当服用药物退热。尤其是容易惊厥的儿童需要比较早地服用退热药干预。最后,最根本的退热是要通过控制引起发热的原因来彻底解决,而不是徒劳地反复应用退热药。
首先,感谢你们信任我的人品和医术。这是我们合作的基础。如果没有彼此的真诚和信任,就无法完整地呈现发病的过程,也无法深入地挖掘可能的信息。 其次,希望你们每一次都有备而来。这个准备包括心理的和资料的准备,以及目前中国就医条件的准备。希望你们尽量将孩子以前的就医就诊资料有序放在一处,装订成册最好,这样便于医生短时间内对既往病史大致了然。 再次,对当前情况的叙述尽量简明扼要。不要穿插许多不确定的说法,比如"很长时间了","小的时候","上次回老家开始",等。不要自己下诊断,那是医生的工作。比如不要讲"感冒了","气管不好了",而是要告诉医生,"咳嗽","流鼻涕","发热" 这样一些具体症状。 最后,对疾病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人生始终和疾病相伴而行,孩子生长发育期尤其容易罹患各种身心不适。庆幸的是儿童期的是多数疾病都是可治愈的。生病着急可以理解,但不要过于焦虑,要明白"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所有疾病的恢复都是有过程的。 再一次感谢大家的信任,我会在我的能力和精力允许的范围内为你们解惑答疑,诊治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