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ves病甲亢主要有三种治疗方法,包括内科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放射性131碘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各有何有优缺点?内科ATD治疗对轻度甲亢及Ⅱ度以下肿大者有效,治疗过程中能及时调整药量。缺点首先是治疗时程长,通常需规范治疗1-2年;治疗期间, ATD可引起肝、肾功能及造血系统的损害且一旦发生常常难以坚持。ATD治疗的一个不足是停药或减量时甲亢易复发。131I治疗方法简便安全有效,主要用于内科药物(他巴唑、丙基硫氧嘧啶)治疗失败、甲亢术后复发,老年患者、甲亢合并肝损害、合并心脏病(心动过速、房颤、心衰等)、合并白细胞减少、合并突眼、合并桥本氏病、合并糖尿病等,通常仅服用一次131I,甲亢症状在治疗后4周左右开始好转,一般在一年左右有效率达98%。131I治疗不会引起肝、肾功能及造血功能的损害。131I治疗的一个主要缺点是容易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俗称”甲减“),研究显示,131I治疗后一年内发生的甲减(早发甲减)通过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后,一大部分人可恢复正常;但131I治疗一年后出现的甲减(晚发甲减)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或终生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但替代治疗无副作用,无不良反应。手术治疗适于甲亢合并癌变、甲状腺明显增大、甲亢伴有多结节及功能自主性单发结节的病人,但其不足是有创伤;个别情况下可能造成喉返神经受损、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等手术并发症。术后仍有部分病人甲亢复发或出现甲低。
对恶性肿瘤病人,可以早期发现骨转移病灶,以及一些恶性肿瘤如前列腺癌、乳腺癌及肺癌患者治疗前的分期和治疗后的随访;对于不明原因骨痛的诊断(排除恶性骨肿瘤);此外对于X线难于发现的细微骨折,如肋骨、指骨、趾骨的骨折,可以早期诊断;骨显像还可以观察移植骨的成活情况以及人工关节置换后的随访等等。其最大的优点就是敏感性高。在大多数情况下,骨显像可以早期探查到骨转移瘤,通常可以比X线片提前3-6个月发现病灶;因为一次成像可以了解全身骨骼的情况,所以能够发现X线检查范围以外的病灶。
任何一个核医学科医生都不想把甲亢治疗成甲减,把病人治愈是我们向往的目标。但目前的诊疗水平,任何一个医生都不能确保不发生甲减,也包括内科医生和外科医生,即使在美国。即使使用再精确的给药剂量,也难免发生,这是个医学难题。甲减比甲亢好治疗,甲减一经诊断,其治疗方法简便,采用左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将病人的甲状腺激素补充适量即可和正常人一样生活,不会引起病人肝肾功能和造血系统的损害等副作用;亦不会影响妊娠及哺乳;早期发现及替代治疗,不会产生严重后果 。迅速治疗甲亢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甲减病人生活质量远远高于甲亢病人,是甲亢治疗后的积极转归。难治性甲亢病人如果不用131碘治疗将会处于甲亢迁延不愈状态,用131碘治疗变成甲减替代治疗是一个比较好的转归结局,痊愈的状态可能性较小。变成甲减后其他甲状腺疾病就极少发生,甲亢导致的其他器官损害及相关自身免疫疾病也会消失。
适应证(1)临床诊断为恶性实体肿瘤患者。(2)直径6cm以下的实体病灶。(3)局部进展期者,粒子植入需结合外照射等综合治疗措施。(4)局部进展难以用局部治疗方法控制,或有远位转移晚期肿瘤,但因局部病灶引起严重症状者,为达到姑息治疗目的,也可行粒子植入治疗。(5)术中肉眼或镜下残留。(6)手术+放疗+化疗后失败的晚期肿瘤病人;恶性程度低的病人;生存期大于6个月者。禁忌症(1)恶液质,一般情况差,伴随严重疾病、不能耐受粒子治疗者。(2) 妊娠期患者(3)淋巴引流区不做预防植入。(4)严重糖尿病。目前国内粒子植入治疗较为多用的癌症包括:早期前列腺癌、肺癌、头颈部肿瘤、胰腺癌、肝癌、脑肿瘤、肾肿瘤、肾上腺肿瘤、眶内肿瘤(恶性黑色素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等)及软组织肿瘤。125碘粒子植入治疗是目前公认的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有效治疗方法。125I粒子植入具有局部控制率高、创伤小、1次治疗、副作用少、相对安全、持续放疗、对周围组织损伤小、易于辐射防护等优点,目前没有发现对医疗人员和或患者家属造成不良影响的报道。125碘粒子治疗方法:首先,在CT图像上做放疗计划,根据处方剂量,确定125I粒子植入位置、数目,估算临近重要器官受到的剂量。其次,在超声、CT引导下,经模板将发出γ射线的完全密封的125碘粒子种植到病灶内部,使病灶接受低剂量率的持续照射,肿瘤靶区获得高剂量的照射,杀死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并且能够保护正常组织和免疫功能。再次,术中对剂量进行优化。最后进行剂量验证及随访。
晚期恶性肿瘤病人,会出现全身各部位的多发转移,其中骨骼也是常见的转移部位。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的病人最容易发生骨转移,并且伴有剧烈的骨痛。若核素骨扫描提示全身多发的骨转移灶部位有放射性浓聚,白细胞不低于3.5*109/L,血小板不低于80*109/L,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此时我们就可以选择89Sr来治疗或联合其他抗肿瘤药物进行治疗。放射性核素内照射治疗骨转移癌,可以缓解疼痛、减轻症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延长生命,此方法简便安全,副作用少。
(a) 已知存在远处转移、肉眼可见的甲状腺外侵犯患者,不必考虑肿瘤大小,均应行131碘治疗。原发肿瘤直径>40mm而无其他危险因素存在也应考虑131碘治疗。(b) 甲状腺内的1-40mm的肿瘤且有淋巴结转移,或其他高危因素,同时如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以及肿瘤组织学类型提示中到高度的复发率和死亡率者,应考虑行131碘治疗。(C) 对于那些多发病灶,但所有病灶直径均<10mm且没有其他高危因素者不推荐应用131碘治疗。高危因素:局部外侵犯、未完全切除、年龄大于45周岁,BREFV600E基因突变等。治疗前准备(a)尽量切除原发灶及正常甲状腺组织。(b)忌食含碘食物及药物2周。(c)停甲状腺激素2-4周,通过监测确认TSH升高至30mU/L,可行131I治疗。(d)测血清甲状腺激素、TSH、Tg、TgAb及吸131I率,行甲状腺核素显像等相关检查、携带手术记录及病理报告。
1. 减少甲状腺癌的复发率及死亡率 ;2. 提高转移灶摄碘功能:有利于发现及治疗转移灶 ;3. 方便随访:提高Tg对复发和转移灶的检出 4.131I治疗后行全身显像,可以发现功能转移灶,有利于制定病人随访和治疗方案。
Graves病甲亢主要有三种治疗方法,包括内科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放射性131碘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各有何有优缺点?内科ATD治疗对轻度甲亢及Ⅱ度以下肿大者有效,治疗过程中能及时调整药量。缺点首先是治疗时程长,通常需规范治疗1-2年;治疗期间, ATD可引起肝、肾功能及造血系统的损害且一旦发生常常难以坚持。ATD治疗的一个不足是停药或减量时甲亢易复发。131I治疗方法简便安全有效,主要用于内科药物(他巴唑、丙基硫氧嘧啶)治疗失败、甲亢术后复发,老年患者、甲亢合并肝损害、合并心脏病(心动过速、房颤、心衰等)、合并白细胞减少、合并突眼、合并桥本氏病、合并糖尿病等,通常仅服用一次131I,甲亢症状在治疗后4周左右开始好转,一般在一年左右有效率达98%。131I治疗不会引起肝、肾功能及造血功能的损害。131I治疗的一个主要缺点是容易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俗称”甲减“),研究显示,131I治疗后一年内发生的甲减(早发甲减)通过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后,一大部分人可恢复正常;但131I治疗一年后出现的甲减(晚发甲减)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或终生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但替代治疗无副作用,无不良反应。手术治疗适于甲亢合并癌变、甲状腺明显增大、甲亢伴有多结节及功能自主性单发结节的病人,但其不足是有创伤;个别情况下可能造成喉返神经受损、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等手术并发症。术后仍有部分病人甲亢复发或出现甲低。
1.一般事项:服131碘后2-3周内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刺激,预防感冒。2.饮食:服131碘,2小时后进食、2天内宜多饮水,1-3个月内禁食含碘的食物、加强营养。3.防护:1-2周内少与孕妇、孩子接触。4.生育:半年内,女性不可以怀孕、男性采用避孕措施。5.药物:遵守医生吩咐。6.颈部:1周内不要揉捏甲状腺。7.眼睛保护:不要吸烟,可以戴有色眼镜,使用护眼药水、药膏。8.复查: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复查FT3/FT4/STSH,以后每年需要复查1-2次。9.病情变化随时就诊,及时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上述时间可根据个人病情适当调整。
我院2014年9月引进德国Siemens公司最新型的Siemens Biograph mCTs(64)扫描仪,具有32448块晶体、52环探测器、HD(高清)与TOF(飞行时间)技术、78厘米大孔径、64层CT等顶尖硬件,软硬件配置齐全,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分子影像设备之一。PET-CT中心按照高标准、人性化、科学化的理念设计,以核医学与影像学组成专家团队,并延请上海、南京等地区三甲医院的国内知名PET-CT专家进行指导、会诊,PET-CT中心将秉承 “精医、尚德、求实、自强”的精神,树立“优质、高效、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一流的设备、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环境、一流的服务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一、设备优势1、高灵敏度:系统灵敏性较以往型号提高30%;2、高分辨:全视野分辨率达2mm;3、高清晰:先进的TOF技术提升4倍信噪比,保证图像更清晰;4、更舒适:1950px大孔径,使受检者检查中感觉更舒适;5、更低辐射:辐射剂量减少40%。二、技术力量优势1、以核医学与影像医学专业人员组成技术团队,规范的检查流程,完善的技术保证;2、特殊、疑难病例均延请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区国内知名PET-CT专家进行会诊。三、服务优势1、24小时专人接受预约,及时安排检查;2、专人引导、宣教、陪检、报告解读、随访;3、检查后2个工作日内发出检查报告。地址:安徽省芜湖市赭山西路2号(弋矶山医院6号楼一楼)联系电话:0553-5739033 5739133 PET/CT为何能发现早期肿瘤?恶性肿瘤及其转移灶具有新陈代谢旺盛、增殖能力强等特点。在癌症早期,癌细胞在人体内尚未形成明显肿瘤时,其代谢水平即可明显异于正常细胞。PET/CT显像技术是将极其微量的"肿瘤显像剂"注射到人体内,在特殊的体外探测仪器下,多维立体的影像显示人体各器官犹如一个"透明人",显示出全身的生理代谢和解剖结构,各种病灶让医生一目了然,可发现2厘米以下(小到3毫米)的早期肿瘤,形成扫描图像上明显的"亮点",使肉眼能看到代谢特别旺盛的癌症细胞,早期发掘隐藏的癌症病灶,实现癌症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疗效评价。这一高新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影像设备对肿瘤的诊断,使临床医师能够从细胞分子水平了解肿瘤发生、发展的全过程。 PET/CT检查的适应证?1、肿瘤的临床分期及治疗后再分期;2、肿瘤治疗过程中的疗效监测;3、肿瘤的良恶性判断;4、肿瘤患者随访过程中监测肿瘤复发及转移;5、肿瘤治疗后残余与治疗后纤维化或坏死的鉴别;6、不明原因转移瘤的原发灶的查找;7、不明原因发热、副肿瘤综合征、肿瘤标志物异常升高患者的肿瘤检测;8、指导放射治疗,提供生物靶区信息;9、指导临床活检术;10、恶性肿瘤的预后评估及生物学特征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