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科普一下低颅压患者漏口的定位,常用的方法是水成像,T2压脂,脊髓造影(CT或MRI).部分病人在C1-2之间出现水的信号,但不一定是漏口,被称为“C1-2征”。在低颅压的患者这个发生率也很高,应当避免将此作为漏口。
腰椎穿刺或腰麻后低颅压头痛是脑脊液压力降低引起的头痛,通常与腰麻(如无痛分娩)或腰穿穿刺相关。1.体位性头痛 站立或坐起时头痛加重,平躺后迅速缓解(典型表现)。可能伴随颈部僵硬、恶心、呕吐、耳鸣或畏光。2.发病时间 多在产后24-72小时内出现,少数延迟至1周内。主要原因 腰麻穿刺相关脑脊液漏无痛分娩时硬膜外麻醉,导致脑脊液外漏,是产后低颅压头痛最常见原因。如何确诊1.临床评估 -典型体位性头痛+近期腰麻麻醉史或腰椎穿刺史→高度怀疑。 -排除其他病因(如脑静脉血栓、先兆子痫、偏头痛、高血压)。2.影像学检查 头颅MRI:可能显示硬脑膜强化、脑下垂等间接征象。 腰椎穿刺(谨慎):脑脊液压力<60mmH₂O(但可能加重症状),因此不建议。 治疗方案1.保守治疗(首选)绝对卧床:头低脚高位,减少脑脊液漏出,多数1-2周自愈。 充分补液:每日口服液体,必要时静脉输注生理盐水。 咖啡因:收缩脑血管,减轻头痛。 2.硬膜外血补丁(EBP) 适用情况:保守治疗3-5天无效或严重头痛。 操作:抽取患者自体血20-30ml,注入硬膜外腔封闭漏口。 有效率:90%以上血贴治疗后可显著缓解,部分患者需要2或以上的血贴。 预防措施1.麻醉操作优化 使用细针(25G-27G)及“阻力消失法”减少穿刺风险。 若发生硬脊膜穿破,术后立即平卧并补液。2.产后管理 鼓励早期口服补液,避免剧烈活动。 出现头痛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何时需紧急就医?-头痛持续加重,伴意识模糊、视力障碍、抽搐等。 -高度怀疑脑静脉血栓或颅内出血(需MRI/CT排除)。
低颅压,发病率在5/100000,发表年龄约在30-50岁,男:女=1:2.其典型临床表现是直立性头疼,但是有少部分患者表现为短暂的视力模糊或消失,往往都是可逆,这部分病人多伴有枕部疼痛,颅脑磁共振有可能显示枕叶的异常信号!
自发性低颅压特殊临床表现自发性低颅压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直立性头痛,部分病人可以表现为无菌性脑膜炎,表现为头痛,发热,脖子硬。发热多表现为低烧。这种发烧怎么和无菌性脑膜炎鉴别呢?1、低颅压典型的症状是直立性头痛,常合并颅脑磁共振及脊髓磁共振的影像学表现。2、无菌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表现则不会有这些改变
低颅压科普自发性低颅压定义:是指侧卧位脑脊液压力低于60mmH20,所产生的一组综合征,表现以体位性头痛、恶心、呕吐等为主,可伴有眩晕、精神障碍、复视、自主神经症状等。好发于40岁左右,女性多于男性(2:1),40岁以上的男性多办法硬膜下血肿.低颅压综合征的病因主要因为硬脑膜撕裂、脑膜憩室、脑脊液静脉瘘或腰穿部位等导致脑脊液丢失。主要分为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及继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继发脑脊液漏多为腰穿,脊柱手术术后等医源性因素,也可见于颈椎小飞刀,按摩等。此外,有时一些看似轻微的外伤容易被忽视,但也有导致低颅压综合征的可能。除了外伤因素以外,由于机体自身原因引起的脑脊液流失导致的颅内压下降。比如以皮肤红斑为主要特征的结缔组织病、马凡氏综合征、弹性蛋白和纤维蛋白异常的疾病,可出现脊膜憩室、脑脊液漏。其诊断主要依靠特征性直立性头痛及影像学检查(头部MRI、脊柱MRI、脊髓造影、脊髓CT、动态减影脊髓造影)显示脑脊液渗漏的证据治疗方案包括哪些?1、一般支持治疗:卧床休息、腹部束带2、补液治疗:3、咖啡因治疗:4、激素治疗:对于部分重症病例可能有效5、硬膜外血贴治疗:自体血硬膜外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