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是一位54岁的女性,慕名来我地方寻求胃镜检查,交谈当中,患者从未进行过肠镜检查,我也仔细询问了患者平常的排便情况,也没有发现特殊的异常,患者也没有明确的肠癌家族史,近期的社区体检也没有发现明显相关的异常项目。出于职业的素养,我还是建议患者如果有条件尽量选择一次胃+肠的全面无痛检查。后面患者遵循了我的建议进行了检查,结果横结肠发现了一处广基的息肉样肿物。后续患者接受了ESD治疗,术后病理报告是一例黏膜内早癌,非常幸运,患者后续只需要定期随诊复查就可以了,不需要追加手术或者放化疗。大肠癌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高发恶性肿瘤之一,长期占据肿瘤谱的前五位。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升高,大量高脂、肉类的饮食摄入,生活方式的西化,肠镜等筛查手段的普及,使这种疾病的发生率居高不下。这种病的诊疗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尤其是早期发现与处理肠癌的癌前状态--肠道息肉。在大肠癌的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甚至部分病例进入晚期仍可能毫无症状,常规体检项目包括血常规、大便潜血、肿瘤标志物、腹部B超/影像学等检查均可以无明显异常。对于人生当中第一次肠镜的选择时间大家或有争议,但我还是建议即使无明显症状,成年人大于40岁尽量完成一次充分的肠镜筛查,在3-5年内进行第2次筛查,如果2次筛查均未有异常发现,可后续把复查时间延长至5年1次。
得了萎缩性胃炎迟早要变成胃癌吗?这是最常见的一个误解。可能得益于网络的普及,很多诊断为萎缩性胃炎的患者会将之与胃癌划等号,因此而忧心忡忡。事实上,萎缩性胃炎只有极少数一部分可能发展为胃癌。只有中重度萎缩性胃炎并且伴有中重度肠化或不典型增生者,发生胃癌的风险才大大增加。所谓的萎缩是说胃缩小了吗?肠化与不典型增生是什么意思?萎缩并不是胃整个变小了,而是胃的粘膜层变薄了。肠化全称是肠上皮化生,通俗地说,就是胃粘膜细胞在长期的炎症刺激下发生某种形态上的变化,变得更接近于肠粘膜的细胞(必须切片化验,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不典型增生,又称为异型增生或上皮内瘤变。通俗地说,就是在显微镜下观察,胃粘膜细胞已经失去正常细胞形态,而接近于癌细胞的形态了(但还未变成癌细胞)。通常用「轻度、中度、重度」,以及「低级别、高级别」分别表示其接近癌细胞的程度。「慢性胃炎」有哪些种类?它们与胃癌的关系如何?临床上,通常将「慢性胃炎」分为萎缩性胃炎与非萎缩性胃炎,其区别在于是否存在胃粘膜固有腺体的萎缩。一般来说,大多数胃癌的发展遵循如下规律: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癌。发生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是进展到胃癌的最后一步。据统计,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发生胃癌的机率约为 0%~23%,高级别者约为 60%~85%。胃炎症状重,是不是说明炎症严重,发生胃癌的可能性就大?不是。胃炎患者常会出现上腹胀、上腹痛、早饱、反酸、嗳气等症状。但症状的有无与轻重往往与胃炎的内镜下表现及显微镜下严重程度不符合。症状很重者可能胃炎程度很轻,而无症状者亦有可能进展至胃癌。慢性胃炎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原因较为复杂。最主要的因素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烟酒嗜好,胆汁反流,自身免疫,某些药物等均可能造成胃粘膜损害,导致慢性胃炎。患了慢性胃炎,哪些因素可能加重病情?应该如何保养胃?多数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病情较稳定。但反复或持续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饮食习惯等均为加重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的潜在因素。水土中含过多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微量元素比例失调、吸烟、长期饮酒,缺乏新鲜蔬菜与水果,经常食用霉变、腌制、熏烤和油炸食品,过多摄入食盐,有胃癌家族史,均可增加慢性萎缩性胃炎患病风险甚至增加癌变可能。相应地,保养胃的主要方法就是清除幽门螺杆菌,祛除上述这些不良习惯。治疗胃炎有哪些药物,如何选用?治疗慢性胃炎的目的主要是两方面:减轻症状及减轻胃粘膜炎症。药物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抑酸药:抑制胃酸分泌,如「拉唑类」药物。主要用于减轻上腹痛、烧心、反酸等与胃酸有关的症状;促动力药:促进胃蠕动排空,如「吗丁啉、莫沙必利」等。主要用于改善胃胀、早饱、食欲不佳等症状;抗菌药物:清除幽门螺杆菌感染。萎缩性胃炎患者应间隔多久进行胃镜复查?综合考虑病情以及患者方便、经济性,根据不同情况应遵循如下随访时间:无肠化、上皮内瘤变者酌情随访复查;中重度萎缩伴肠化者 1 年复查胃镜一次;萎缩性胃炎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者每 6 个月复查胃镜一次;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者确诊后需立即进行手术或内镜下治疗,切除病灶。有没有什么药物可以防止萎缩性胃炎发展为胃癌?很遗憾,目前还没有「特效药」可以肯定地逆转萎缩性胃炎或防止其发展为胃癌。比较有益的是,清除幽门螺杆可以降低萎缩性胃炎发展为胃癌的比例。有些研究认为,增加维生素 C、微量元素硒可能降低胃癌发生率。体内缺乏叶酸者,补充叶酸可能改善萎缩性胃炎,减少胃癌发生。
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是一种存在于结肠癌、正常胚胎肠道、胰腺和肝内的一种蛋白多糖复合物。可广泛存在于内胚叶起源的消化系统癌,也存在于正常胚胎的消化管组织中,在正常人血清中也可有微量存在。 癌胚抗原是一个广谱性肿瘤标志物,它能向人们反映出多种肿瘤的存在,对大肠癌、乳腺癌和肺癌的疗效判断、病情发展、监测和预后估计是一个较好的肿瘤标志物,但其特异性不强,灵敏度不高,对肿瘤早期诊断作用不明显。1.哪些肿瘤可以出现癌胚抗原增高?大肠癌、胰腺癌、胆管癌、胃癌、乳腺癌、肺癌、卵巢癌、膀胱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2.癌胚抗原增高就一定是恶性肿瘤吗?以下情况可以出现癌胚抗原高(假阳性):吸烟人群、妊娠期、糖尿病人、心血管疾病、非特异性结肠炎、结肠息肉、肾功能异常。3.当癌胚抗原升高,但查不出原因,该怎么办?临床上经常有一些病人癌胚抗原轻度升高,但进一步检查后仍不明确原因,该怎么办呢?一般如果升高不多,就可以短期复查,如果是恶性肿瘤的话,这个指标会持续上升,成倍上升。如果复查指标不升反降,或者不变化,那么一般不是恶性肿瘤引起的。4.除了观察肿瘤,癌胚抗原还有什么用?术前评估,术后检测肿瘤复发。如手术后6周,癌胚抗原不能恢复正常,往往提示肿瘤残留。如术后出现癌胚抗原持续升高,往往说明肿瘤复发。另一个就是放化疗的效果评估。
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临床工作中非常常见,所以我来介绍一下关于这个疾病。以下是临床工作中病患最常问的问题:1.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怎么回事?百度给的定义是:萎缩性胃炎也称慢性萎缩性胃炎,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或伴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常表现为上腹部隐痛、胀满、嗳气,食欲不振,或消瘦、贫血等,无特异性。是一种多致病因素性疾病及癌前病变。我想说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老化,就像皮肤有了皱纹一样自然。如果50岁以上的人出现慢性萎缩性胃炎,那么这个是自然衰老的过程,但如果30岁的人出现萎缩性胃炎,那么就是疾病状态了。也就是萎缩性胃炎的程度和年龄相符合那就不是病,但如果超越年龄了,那就是病。其中只有一小部分在短期内会转变为癌。2.萎缩性胃炎会很快变癌吗?大多数胃癌的发展遵循如下规律: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癌。发生上皮内瘤变(有些地方会称为异型增生)是进展到胃癌的最后一步。事实上,萎缩性胃炎只有极少数一部分可能发展为胃癌(大约为 1%)。只有中重度萎缩性胃炎并且伴有中重度肠化或不典型增生者,发生胃癌的风险才大大增加。据统计,肠上皮化生观察1-10年的癌变率1.7%,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发生胃癌的机率约为 0%~23%,高级别者约为 10%~83%。看了这组数据,你大概可以松一口气了吧。3.萎缩性胃炎是如何形成的?原因较为复杂。最主要的因素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烟酒嗜好,胆汁反流,自身免疫,饮食结构,遗传,年龄,某些损伤胃粘膜的药物等均可能造成,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饮食结构的话,高盐、油炸、腌制、霉变、过夜食品易导致及加重疾病,另外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可减缓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进程。4.萎缩性胃炎患者平时应该注意什么?l注意饮食:高盐、油炸、腌制、霉变、过夜食品易导致及加重疾病,可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l定期复查胃镜(可看第5点)5.胃镜多久进行复查?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肠上皮化生,属于轻中度可两到三年复查胃镜;属于重度可一年复查胃镜。如果出现癌前病变:异型增生轻度或者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则需要半年至一年复查胃镜一次。中重度异型增生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则需要进行微创手术了。6.肠化是怎么回事?“肠化”全称是“肠上皮化生”,通俗地说,就是胃粘膜细胞在长期的炎症刺激下发生某种形态上的变化,变得更接近于肠粘膜的细胞(必须切片化验,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是我在损害因素下的一种进化,或者说是保护,只是这个状态发生癌变的机会会比正常粘膜高一些。7.异型增生、低级别瘤变、高级别瘤变是怎么回事?异型增生、低级别瘤变、高级别瘤变这些词都是癌前病变,往往都是显微镜下看到的诊断。以前我们用异型增生,现在病理科医生用瘤变,说法不同,但实际是一个情况。就目前来看,这些情况还不是癌,但有较大的机会将来会变成癌,有时我会称它们是癌的“表兄妹”。这些情况是需要密切关注复查,部分就需要内镜微创手术了。8.萎缩性胃炎有特效药吗?很遗憾,目前还没有“特效药”可以肯定地逆转萎缩性胃炎或防止其发展为胃癌。比较有益的是,清除幽门螺杆可以降低萎缩性胃炎发展为胃癌的比例。 有些研究认为,增加维生素 C、微量元素硒可能降低胃癌发生率。体内缺乏叶酸者,补充叶酸可能改善萎缩性胃炎,减少胃癌发生。
幽门螺旋杆菌(简称HP)是胃内的主要致病源,可引起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杀除HP成了消化科医生一门很重要的临床功课。作为患者如何配合医生来完成这个治疗呢?我现在来介绍一些注意事项:1.注意规律服用药物,减少漏服药。避免出差,过节期间进行规范的杀除HP治疗。2.一般杀除HP治疗由四种药物组成,其中两种抗生素一般是饭后半小时服用的,口感比较差,服用后饮水半杯,部分服用之后还会出现口苦、头晕、腹泻、口中异味等副作用,属于正常现象,不必停药。另外两种胃药是饭前半小时服用的,其中一种铋剂会使大便发黑,不必担心。如果觉得无法和消化道出血引起的大便发黑区分的话,一般药物服用引起的黑便往往颜色暗淡无光泽,没有头晕心慌等不适。有些药物会引起小便黄,也属于正常。3.服药期间注意不饮酒,部分抗生素会因为饮酒产生毒副作用!!服药物适当多饮水,帮助药物进入胃肠,加快药物排泄。4.如果有过敏药物史,需提早告诉主治医师,以避免使用该类药物。如果出现皮肤瘙痒,大片皮疹剥脱,发热等情况(比较少见),如有发现,立即停止服药,急诊或皮肤科就诊。5.关于治疗后如何复查是否已杀除HP,是很多患者关心的问题。一般药物停止1个月,如有服用“胃药”,需同时停用半个月,然后进行相关检查。可以提供的检查方法:碳13呼气试验(需空腹,我院每周一周三周五有,需预约),碳14呼气试验(需空腹,我院无),粪便幽门螺旋杆菌检查(方便、无痛苦,我院有),胃镜检查(需空腹,我院需预约)。血HP抗体检查一般不被推荐,因为HP根除以后,血液检查转阴需要数年时间,所以一般不被推荐。
针对反流性食管炎的建议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先天的胃食管连接部位的肌肉松弛为主,可合并胃食管的动力异常的疾病。该病变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往往需要患者有一定的认识,达到疾病控制(无法治愈)的目标。首先我们需要患者尽可能改善生活的方式,以减少疾病的诱发及加重因素(下面将会罗列)。其次对于胃镜检查出来有反流性食管炎的病人我们需要持续2个月的药物治疗。对于使用以上两种策略后,反流、烧心、胸痛等症状仍反复的患者,需要长期治疗。生活方式的改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忌酒戒烟。2.肥胖者应该减轻体重。3.严重时就寝时床头整体宜抬高10~15cm,对减轻夜间反流是个行之有效的办法。4.注意少量多餐,每餐七分饱,吃低脂饮食,减少食物中汤羹等液体类食物的比例。5.避免餐后半小时内平卧或睡觉。7.尽量减少增加腹内压的活动,如过度弯腰、穿紧身衣裤、扎紧腰带等。本文系胡萍萍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推进,对疾病预防越来越重视,消化内科就诊的患者越来越关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我们知道幽门螺旋杆菌是胃癌的致癌原,是引起溃疡病的主要因素。杀除幽门螺旋杆菌是医生的任务,那么对于患者,他们更关心的则是如何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治疗后如何防止再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怎样的细菌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螺旋形弯曲的细菌,菌体一端生出2-6条带鞘的鞭毛,微需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是革兰氏阴性杆菌。1983年Warren与Marshall首次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活检组织中分离成功,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惟一微生物种类。2005年他们共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及生理学奖。全世界自然人群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达50%。细菌对对环境的抵抗力不强,对干燥及热均很敏感,高温可以杀灭幽门螺旋杆菌。人体的哪些部位有幽门螺旋杆菌要知道幽门螺旋杆菌如何传染,我们先要知道人体的哪些部位有幽门螺旋杆菌寄生。研究发现:幽门螺旋杆菌除了在胃内寄生外,还可以寄生在唾液、喷嚏、牙菌斑、粪便中。也有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在牛奶和自来水中不能繁殖,但可存活10天和4天左右,并转为球形菌。正常人体十二指肠液对幽门螺杆菌有很强的杀菌作用,一般情况下幽门螺杆菌不可能通过这一屏障在粪便中存活。幽门螺旋杆菌传播的方式在自然环境中,人是唯一传染源,人-人间传播是唯一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粪-口、口-口、胃-口传播。“粪—口”传播“粪—口”传播的根据是胃粘膜上皮更新脱落,寄居其上的幽门螺杆菌必然随之脱落,通过胃肠道从粪便排出,污染食物和水源,从而传播感染。科学家已从腹泻和胃酸缺乏的病人粪便中培养幽门螺杆菌。从自然环境中分离培养幽门螺杆菌亦是粪—口传播的证据,有报告从南美国家沟渠水中分离幽门螺杆菌成功。“口—口”和“胃—口”传播“口—口”和“胃—口”传播的根据是随胃上皮细胞脱落的幽门螺杆菌可存活在胃液中,通过胃—食道反流可进入口腔,滞留在牙菌斑中,通过唾液传播感染。已有报告从唾液、反流呕吐物、牙菌斑中检测发现幽门螺杆菌。西非一组报告母亲通过咀嚼食物后喂养的幼儿,与非咀嚼喂养的对照比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危险系数为2.9倍。总结上述内容,在自然条件下,幽门螺杆菌通过人—人传播。人人传播的途径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共同聚餐夹菜(非分餐)、情侣接吻、喂养婴儿时通过母亲咀嚼喂养等方式。而通过动物、宠物、苍蝇、昆虫传播未被证实,即使有也是个别现象。幽门螺旋杆菌防治过程中的几点问题:1.分餐更好吗?因为幽门螺旋杆菌一般寄居在胃内,通过“胃—口”传播途径,进入到我们的口腔内。我们可以从唾液及牙菌斑中发现幽门螺旋杆菌的踪迹,就餐过程中很容易使细菌到达食物及筷子上。如果不分餐,传播就容易发生。所以说预防幽门螺旋杆菌的话,分餐是更好的选择。2.餐具需要高温消毒吗?幽门螺旋杆菌通过“胃—口”传播途径进入餐具上,餐具如何清洁消毒就成了阻断传播的关键一环。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在牛奶和自来水中不能繁殖,但可存活10天和4天左右,并转为球形菌。我们同时发现细菌对对环境的抵抗力不强,对干燥及热均很敏感,高温可以杀灭幽门螺旋杆菌。所以餐具高温消毒非常需要!3.夫妻之间能亲密接触吗?幽门螺旋杆菌通过“胃—口”传播途径进入我们的口腔,通过“口—口”途径进行夫妻间的传播,所以不难发现幽门螺旋杆菌家族聚集现象非常明显。所以在夫妻一方发现幽门螺旋杆菌后需进行一定程度的隔离,直至双方明确已无细菌感染。但没有研究表明幽门螺旋杆菌存在于精液及阴道中,故性生活不是传播的一种途径。对幽门螺旋杆菌有了全方位的了解后,你还会担心幽门螺旋杆菌防不住吗?参考文献:1.周正任.医学微生物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年6月第1版,2005年11月第6版第40次印刷:1792.范学工,李铁钢,邹益友,等.幽门螺旋杆菌在牛奶和自来水中存活力观察.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8,14:43-45.本文系胡萍萍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我院目前肠道准备常用的药物方案:1.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恒康正清)2.甘露醇+葡萄糖盐水3.硫酸镁+电解质液体4.番泻叶5.硫酸镁+恒康正清(个人常规方案)方案的比较及各种方案的注意事项:1.恒康正清方案,优点是检查前无需遵照半流质-流质渐进饮食控制,只要检查前少吃含有纤维素成分的食物(如笋、芹菜等),缺点是需要短时间大量饮水,一般要求在3小时内泡水2500ml(约5斤水以上)服用。2.甘露醇方案:比较容易产生气泡,影响检查,且葡萄糖成分糖尿病患者不适宜3.硫酸镁方案:特点是起效一般较快,作用太强,容易导致脱水及电解质紊乱,一定要同时服用盐水以补充水分及电解质,不作为常规方案,我们一般作为后备用。本院的硫酸镁只有50%浓度,需对半加水稀释至30%左右的浓度方可饮用。4.番泻叶:简单、价廉,作用也较强,检查后仍可有几日腹泻经历,但准备效果极差,影响视野,可诱导粘膜炎症,干扰诊断。一般情况不推荐,可用于小肠造影、钡剂灌肠等检查的肠道准备方案。个人喜好使用 硫酸镁+恒康正清 方案。当日如果按本院常规方案者只用恒康正清2-3盒也可以。常用方法:50%硫酸镁100毫升事先加水80毫升稀释至30%浓度备用。先服用30%硫酸镁一半的剂量,后续服用恒康正清(每盒药里含A包、B包、C包各一,将A+B+C药粉化水2斤;3盒药总共化水6斤,简单点就是备6瓶500毫升矿泉水化就可以了)。看泻的程度快慢等,如果感觉速度太慢,效果偏差可以把剩下的硫酸镁一并再服用。泻药的注意事项:1.一定要肯喝水,液体量大才可冲刷肠道,上述的泻药最好能化为4-6斤水服用比较适宜。特殊患者如心功能不全、严重肾病浮肿的请注意听取医师指导。2.饮用速度相对略快,否则导致排尿增多,但部分患者容易有呕吐情况,应根据自己的适应性把握速度,一般情况下注意3小时内服完就可以了,不要太快。3.腹泻的过程一般从排出粪块-粪水-清水这样一个过程,能看到水样便,且较为清澈时方为达到要求4.部分患者中途可能有心慌、汗出等低血糖表现,可临时含服糖块等处理5.普通肠镜常规如下午检查,上午空腹服药后,肠道准备完成,检查前1小时左右已经可进食少许含水分少的食物。上午检查者则需前日晚上完成或凌晨提早完成肠道准备6.无痛肠镜需要麻醉,所以一定要把握好时间,一般检查前6-8小时要绝对禁饮、禁食,所以上午检查者前日晚需准备完成,下午检查者上午需提早完成7.检查当日有高血压病者可用一口水服药8.如肠道准备不佳,记得提早到门诊就医行补救处理,我们一般不推荐灌肠准备,当日如准备不干净,首先还是建议再次预约服药完善后再检查9.记得带好糖块来医院,以救急使用10.有条件者可在院外的一些药房配 西甲硅油乳剂或 二甲基硅油乳剂 1瓶 加入泻药中 配合使用,可有效减少泡沫干扰提高肠道准备质量。11.对某些准备上午较早行普通肠镜下治疗(如息肉摘除)或胶囊内镜检查者,最好将泻药分成2次服用可以提供准备质量,如前日晚5点进食粥食,晚8-11点服用1/2-2/3的泻药至大便较为干净(无明显粪质),后面休息至当日晨5-7点服用剩下的泻药,也可同时再增加喝水,排泄数次大便至较为清澈,这个程度就比较适宜了。12.肠道准备的时间不是越早越好,应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要做的检查项目制定。如果长期便秘,大便难解的,肠道准备时间要充足,如果感觉效果不佳及时来院加配药物以及时完成检查;普通肠镜检查预计检查前2-3小时完成肠道准备就可以了,这个时间太长反而因胆汁影响导致质量变差;但是无痛肠镜因为麻醉要求,需要严格禁食、禁饮6-8小时,做检查前要充分认识到这点。先写这些,有疑问的地方欢迎指正
哪些人应当警惕胃癌的发生、主动去做胃肠镜检查呢?目前比较普遍的认识是:以下任何一类人群具备其中一条,建议尽早每年做一次胃肠镜检查:1. 年龄40岁以上。 2. 家族中有胃癌或其它消化道癌的患者。3. 原来反酸烧心,现在症状突然消失。4. 若出现吞咽困难、吞咽后胸痛、上腹痛、饥胀、呃气、反酸、消化道不良、 恶心、呕血或腹痛、腹泻(2周以上),排便困难或有包块。凡有上述症状的患者则应留意消化道是否已出现了问题。5. 年龄在30岁以上,有便血、大便不规律等下消化道症状者。6. 有不明原因呕血样咖啡色物或柏油样粪便、体重下降。7. 幽门螺杆菌感染。8. 有盆腔放射性治疗和胆囊切除史者。9. 既往有胃病史,特别是慢性胃肠溃疡、息肉、萎缩性胃炎。10. 出生在胃癌高发区,或曾在高发区长期生活过。11. 本人患过其他肿瘤。
部分早期胃癌可以通过内镜下ESD术进行治疗,完全可以达到与大手术相同的效果,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不改变人体正常解剖,对胃消化功能影响小。下面是一例早癌手术前后的图示手术创面 术后恢复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