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急性湿疹,如果护理不当,或者发病急,皮肤容易出现糜烂渗出,遇到这种情况不要着急,这种情况,只要处理得当,会慢慢恢复,一般不会留下疤痕,不要摸膏剂了,因为抹在皮肤上,就淌掉了,如果渗出很多,可以冷湿敷,如果渗出量小,可以用点糊剂,这个药一般只有少数医院有,对于渗出不多,发复发作,我见过反复一年以上的,用糊剂就很好用,比如有些耳湿疹,老百姓叫做(割耳朵疮),用糊剂就很管用,我们治好过很多这类的患儿。
临床经常遇到甲癣(灰指甲)的患者,医生一般建议口服抗真菌药物,长则四个月,短则三个月,还容易伤肝,没办法,治疗指南就是这么写的,因为外用药没法解决药物渗入的问题,所以单纯外用药没有效果。 但临床常常见到只有一两个指甲犯病的,或者说孕产妇,肝功有问题没法吃药的,(实话讲,即使肝功正常,假设让我吃三四个月的药,我也有些犹豫),可以用封包的方法。 具体操作看我发的图片,包起来,慢慢指甲就会软化掉,就没问题了。
作为医生,说某某病能根治,有些不严谨,但这些年治过很多患者,普遍反映很好,多数患者都是口口相传来看病的。 这是一个复诊的患者,右脚是一年前拇指甲沟炎,我给做得手术 ,今年又让我做左脚,右脚看不出做过手术吧,第二张是左脚刚刚做过的效果图。 这个毛病并不严重,但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特别是青少年,没法参加正常的体育活动,很多反反复复发作两三年的,脚碰到被子都会被痛醒,反复修脚,情况越来越坏严重。 外科拔甲效果往往不理想,容易复发,我们的方法不需要拔甲,创伤小,一周左右恢复,不容易复发。 如果您是我的手术患者,术后注意卫生,防止患处感染,别沾水,穿宽松鞋袜,冬季手术注意足部保暖,定时换药,记住来做治疗时,带一双宽松的拖鞋,为了术后穿。预祝您早日康复。 如果对于治疗效果还算满意,请给我点个赞吧,谢谢了。如果不满意也请您及时的说出来,以便我以后 能改进工作。
1、必须了解这个病的发病机理,每个阶段的表现,以做到心中不慌,遇事不至于病急乱投医,比如婴儿期面部严重,儿童期肘窝,腘窝(膝盖窝)严重,容易合并鼻炎哮喘等。 2、千万不能追求一次性治愈,这个病不是一次性治好的,花几万几十万追求一次性治愈,到头来鸡飞蛋打,我见过很多。 3、这个病不是不能治愈,需要慢慢好,慢慢养好了,需要你不断积累经验,不是几片科普文章你就觉得懂了,其实远远不够,随时和主治医生交流一下。 4、中西医结合最好,但中医也不可能药到病除,需要你和主治医师共同探索最佳的治疗方案,不要苛求你的主治医师一步做到位,每个患儿都不同,医生也在探索,医生是背着患儿过河,你得给予医生足够的信心,你不够尊重,医生会灰心丧气的。 5、最重要的事说三遍,保湿,保湿,保湿,你必须拿出时间和精力,探索一条适合你家宝贝的保湿道路,随时借鉴主治医师的保湿建议。
最后一张图片,微创手术选用的缝合线,是6-0或者8-0,而普通外科缝合选用3-0或者4-0,粗细差别很大吧。微创手术要有精确的内缝合技术和外缝合技巧, 需要多年的积累,特别提醒各位朋友,可能您不是我的患者,需要手术的时候,一定要问一下,这个医院能否做微创手术,特别是面部,留个大疤痕,会影响一辈子的心情。 术后注意局部卫生,别沾水,少出汗,防止刀口感染,定期换药拆线,减少运动,防止刀口裂开,冬季注意保暖。 任何手术是有一定风险的,虽然我会尽全力做好,但同样的手术,术后效果也有差别,毕竟每个人的体质,生活都有差异,如果您对效果满意,请给我点赞哈,也算是对于我的鼓励,如果做得不好,也请指出来,以便于我以后改进工作。
这个问题很大,也有很多医生在谈论,我是临床一小医生,只想从临床医生的角度,谈谈自己的体会,大概有不成熟的地方,请保留我继续修改的权利: 第一:不要过分相信外用药物的效果,外用药物治疗银屑病的品种很多,特别是超强效糖皮质激素合用维甲酸类药物,在疾病治疗的初期,往往治疗是有效的,但缓解的时间很短,并且长期用,会逐渐失效,一种观点认为,可用弱效逐渐替代强效的,但仅仅是理论,实践中,未必好用。还有一种观点,是应用他克莫司,但这种药好贵,暂不说效果,大面积应用,一般的患者价格承受不起,即使能承受起,是否真正安全,也没有大样本数据的支持。为什么不能单用外用药物,道理想想就明白,银屑病为身心疾病,应该注意全身性的调理,而不是就“皮”治“皮”。只有一种情况可单用,治疗的后期,病情基本控制,只需要外用药物维持时可用。 第二:盲目的相信偏方,因为该病易复发,患者往往不死心,四处乱求医,很多“老中医”“老军医”“祖传秘方”应运而生,更有不负责的,打着中医的旗号,给患者中药饮片中加含有“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药物,所以要到正规大医院皮肤科看银屑病。我有时候跟患者说:我们研究这个病几十年,正规科班毕业,还比不上一个江湖大夫。有的患者还辩驳:某某患者曾经是他治好的,我会说:就治好一个患者能说明他水平高吗,现在医疗市场很复杂,告诉初发的患者一条捷径,多问一问几十年发病的老患者的感受,他们都是走过弯路的,现在想想,为什么患者会走弯路,难道只是患者自身的原因,我觉得医生的“科普”做的远远不够,只是忙着看病开药,谁会义务把患者召集在一起,做一下科普宣传呢,这些年,大家逐渐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大医治未病,防比治疗更重要,明年适当的时候,我们会对本地的患者,免费开展科普大讲堂,正在策划当中。 第三:偏信中医或偏信西医,多年的治疗经验,最佳的效果是中西医结合,盲目的偏信都是不恰当的,现在有些单纯搞西医的,说中药有毒性,确实有些中药是有毒性的,如常说的木通等,但中医大夫心中有数,有毒性的药物不会开的,起码治疗皮肤病,没有必要开毒性药物。单纯相信中医的也很多,但很多重症,如红皮病型银屑病、脓疱型银屑病,大斑块型银屑病,单用中药的效果,未必理想,所以最好是中医西医结合,这种结合的难度在于,医生必须既精中医,又懂西医。 第四:很多患者多方求治,失去治疗信心,我认为银屑病虽然容易复发,但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发作的频次会减少,强度会减弱,很多老患者,每年到发作的时候,特别是秋冬季节,都会早早过来看病,几年下来,发作越来越轻了,这种例子很多。 最后,希望读到这篇文章的患者,能够在本地找到好的中西医结合的医生,付外地治疗,不是长久之计,说句实在话,我更希望本地的患者能看到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可能有的患者会问,你们医院治疗银屑病有何特色,我这边该有的全都有,光疗,所有的中西药物,包括内服的药物,外用的洗剂、药膏都有的,可惜还没开展水疗,正在筹划当中,很快就会开展,中医治疗的精髓在于辩证论治,我们进过多年的摸索,形成一整套协定方,效果还是可以的。
婴儿湿疹是临床中的常见病,提别是家中往往只有一个宝贝,稍有点风吹草动,往往全家出动,爸爸妈妈甚至家中老人,悉数到场,但家长在给孩子的治疗中,存在很多误区: 问题一:湿疹不能用激素,激素对孩子发育不好:婴儿湿疹有轻有重,轻的只需要应用护肤品,注意改善喂养方式,甚至不处理也能好,但严重的病例,处理不当会出现糜烂渗出,继发感染等等,必须应用激素来控制病情,所以,是否用激素,还需要有责任的医生,仔细的权衡利弊,该不该用?用多长时间?怎么个用法?用多大强度的激素?特别是最后一点,激素是分等级的,是否用弱效激素,还是中弱效,需要医者的医术和良心,区别对待。 问题二:大夫,我家的孩子湿疹怎么老是反复:湿疹反复的因素很复杂,有过敏的因素,但是现有的技术,很难准确的检测出所有的过敏原,而且有些检测技术,价钱也很昂贵,所以,很多时候,处于医者的良心,往往不主张,甚至不同意患儿家属检测过敏原的要求。还有不当的喂养习惯,往往造成湿疹的复发,具体怎么喂养,在以前的文章中都提过。 问题三:因为反复发作,往往多处寻求偏方,这种例子太多了,临床上,用芦荟胶,用成人的药膏(往往含强效激素),今天门诊一患儿家属,拿出一罐湿润烧伤膏,外用金银花洗浴,我问家属,那你家宝贝得了烫伤了吗,为什么用烫伤膏,患儿家属说是某某医生让用,真是让人叹息,现在的医生,往往不懂装懂,不是看皮肤病的,只有手头有这种药膏,无论什么皮肤病,都给人家用,还有一些药店,哪种药贵,就给患儿推荐那种药,他才不管有没有副作用呢,所以宝贝的家人一定要瞪大眼睛,不要上当受骗,最好上正规医院看病,顺便说一句,最好有院内了解实情的朋友给推荐一下,看哪位医生好,现在的实情,只看专家简介,未必靠谱。 问题四:对待反复发作的患儿,很多医生片面的追求治疗效果,下“重药”,比如不必要的口服治疗,不必要的口服激素。须知道,婴儿湿疹在出生半年后,即使不处理,也很少复发,除非是异位性皮炎,那是诊断错误,做医生正是基于这一点,没有必要过分处理,治疗的目的,是把湿疹,控制在能接受的范围之内,而不是追求一次性的治愈。你敢说口服药物,对孩子就没有影响吗,我经常扪心自问,如果孩子是你家的,你会如何治疗,实话讲,我女儿小时候也反复发作湿疹,和她妈妈一样,也是过敏性体质,我就是单纯外用药膏,也是经常反复,家里人还嘲笑我,你怎么当得主任,连一个小小的湿疹都治不好,我会说:很多病,不是治好的,是挨好的(当地方言,就是说,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会好)。 问题五:我如何治疗湿疹,绝大多数患儿,一般就是单纯的擦一擦药膏,但会告诉患儿家属,半岁内可能会反复两三次,把药膏留好,到时候还可以用,就不用来了。必要时会口服药物,至于打针,每年会遇到几例,都是特严重或别处处理不当的。 总之,我这里治疗湿疹真没什么高招,但也有效的维护了当地患儿的健康,如果能说一点特色,对于湿疹引起的糜烂,我这边有些外用的药物,不含激素,也能三五天控制渗出,算是一点点小特色。
(1)复方甘油洗剂:到药店买材料,自己配置,方法是将医用纯甘油(大玻璃瓶装)、医用酒精(浓度75%)、蒸馏水(可以用纯净水代替)混合,三者比例是4:3:12。(2)婴儿用保湿乳 (3)婴儿用保湿霜(4)婴儿用凡士林(5)硅油霜(6)白凡士林(药店有售)(7)橄榄油(超市有售)(8)面粉或者麦片擦浴。保湿剂的应用方法:冬天以霜剂为主,夏天用乳剂或者溶液为主,但具体要根据皮肤干燥程度选用,可以选择其中一种试用,以保持皮肤湿润为好。全身应用,每天1-2次。冬天洗澡时,不要过度搓洗,洗澡后立刻全身擦保湿剂。
儿童特应性皮炎的治疗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对初诊患儿家长的生活指导,让家长了解,婴儿的特异性皮炎是病程长,易反复的疾病,其中约80%患儿2岁左右可缓解或痊愈,无传染性,不影响患儿健康和生长发育,不可能追求一次性治愈,应配合医生将患儿临床症状控制在较轻水平,帮助患儿顺利度过婴儿期。一:生活制导(1)喂养方法 提倡母乳喂养。为了保证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除有明确食物过敏的证据外,不必禁食奶类,建议特异性皮炎婴儿加喂蛋类辅食推延至六个月后,特异性皮炎患儿添加其他异种蛋白质(如肉蛋)或水果,采取少量,多次逐渐增加的方式。喂养不易过饱,以免加重肠道负担。患儿家属要努力寻找生活中的过敏因素,一旦发现,及时躲避,不要随便忌口,以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2)穿着方面 特异性皮炎儿童穿着宜选择棉、软、宽松衣物,避免人造纤维或毛织品直接接触皮肤,不用羽毛枕、被,衣物清洗选用碱性,刺激性弱的洗净剂,洗涤时尽量漂洗干净。不易应用塑料制品,尽量少用或不用纸尿布。(贴身衣服最好用老棉布或者旧床单改制)(3)皮肤清洁护理 特异性皮炎婴儿皮肤清洁不宜用人乳汁,用温凉清水轻试皮肤即可,洗澡时不要过度揉擦,沐浴液、肥皂、护肤品选择添加成分简单、刺激性小的。冬季减少洗浴次数,洗涤时可应用润滑剂,浴后立即应用增湿或保湿剂。(4)居室环境 特异性皮炎患儿居室要凉爽、通风、清洁、为避免屋尘螨吸入,建议用湿拖把,抹布清除。冬季居室应使用加湿器以提高环境湿度。(5)防止细菌、病毒传染 特异性皮炎患儿皮肤表面易寄生细菌,可诱发加重皮炎,应避免外伤,保持皮肤清洁。(6)预防接种 儿童期是预防免疫接种的集中阶段。特异性皮炎婴儿对何种疫苗有禁忌是家长常问的问题。除症状严重患儿外,其余均在症状缓解阶段进行正常预防接种。通常特异性皮炎婴儿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风疹病毒、乙肝病毒、腮腺炎病毒疫苗和细胞培养法制作的狂犬病疫苗是安全无禁忌的;特异性皮炎婴儿接种麻疹疫苗后局部出现红肿,荨麻疹的情况曾有报道,应注意。此外特异性皮炎儿童不应随便注意青霉素和血清制剂。二:治疗本病容易误诊为湿疹,要认识的疾病的长期性,不要过度治疗,长期应用激素类药膏易产生副作用,且易复发,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定期复诊并做好咨询。做好日常防护工作,非常重要,但也不要忽视治疗,以免患者发展为哮喘或者鼻炎等。三:保湿剂的选择:(1)、复方甘油洗剂,自己配置,医用纯甘油、医用酒精、蒸馏水的比例是4:3:12,或者1:1:1 (2)、婴儿用保湿乳 (3)、婴儿用保湿霜(4)、婴儿用凡士林(5)、硅油霜等。四:保湿剂的应用方法:冬天以霜剂为主,可选择3.4.5.其中一种,夏天用乳剂或者溶液,如1.2.5,但具体要根据患儿的皮肤干燥程度选用,可以试验应用,以保持皮肤湿润为好。全身应用,每天1-2次。
婴儿湿疹在宝宝一个月时即可发生,6个月至一岁时较重,一岁后好转。时轻时重,急性发作时瘙痒难忍,宝宝因此常烦躁哭闹。部分患儿反反复复,不要追求一次性治愈,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做好预防工作很重要,防治措施如下:一:生活制导(1)喂养方法 提倡母乳喂养。为了保证婴儿的正常生长发育,除有明确食物过敏的证据外,不必禁食奶类,建议湿疹婴儿加喂蛋类辅食推延至七个月后,添加其他异种蛋白质(如肉蛋)或水果,采取少量,多次逐渐增加的方式。喂养不易过饱,以免加重肠道负担。患儿家属要努力寻找生活中的过敏因素,一旦发现,及时躲避,不要随便忌口,以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2)穿着方面 穿的不要太多,不睡“热炕头”,太热往往会导致湿疹加重。穿着宜选择棉、软、宽松衣物,避免人造纤维或毛织品直接接触皮肤,不用羽毛枕、被,衣物清洗选用碱性,刺激性弱的洗净剂,洗涤时尽量漂洗干净。不易应用塑料制品,尽量少用或不用纸尿布。(贴身衣服最好用老棉布或者旧床单改制)(3)皮肤清洁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不要过度洗浴,不宜用人乳汁洗脸,用温凉清水轻试皮肤即可,洗澡时不要过度揉擦,沐浴液、肥皂、护肤品选择添加成分简单、刺激性小的。冬季减少洗浴次数,洗涤时可应用润滑剂,浴后立即应用增湿或保湿剂。(4)居室环境 特异性皮炎患儿居室要凉爽、通风、清洁、为避免屋尘螨吸入,建议用湿拖把,抹布清除。冬季居室应使用加湿器以提高环境湿度。(5)防止细菌、病毒传染 避免宝宝抓搔患处,防止继发感染。 过敏原因分析:多见于用奶粉喂养的孩子。发病原因很多,有遗传也有外界诱因,可有过敏或非过敏因素。如果父母双方均有过敏体质,孩子70%左右会是过敏体质;常见的诱因包括喂养或食物因素、环境因素、湿度、日光、紫外线等,护理不当,如:过多使用较强的洗涤剂、过高营养、肠内异常发酵等均可成为诱因。6个月内的宝宝饮食结构单纯,过敏主要由乳制品引起。单纯奶粉喂养的宝宝出现过敏,应饮用经过处理的奶粉,即“低过敏原配方奶”。混合喂养(即母乳不够同时奶粉喂养)的宝宝,一时难以判断是何种食物引起过敏的,可先停母乳喂养,再观察宝宝是不是还出现症状,若没有什么改善,就应采用“低过敏原配方奶”。6个月以后的宝宝出现过敏,通常是由于添加辅食引起。因而刚开始给宝宝吃的辅食应是易于消化而又不易引起过敏的食物,比如谷类、蔬菜和水果。牛乳、鸡蛋、花生是三种最常见的致敏食物,其中花生过敏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所以家庭自制的宝宝食物,不应过早加入花生、大豆等食物。有些宝宝对多种食物过敏,一旦明确对某种食物过敏,就应该在饮食中去除这种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