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特别是在广东、广西两个地区为高发区域,近年广东地区鼻咽癌发病率在25-50/10万,男:女约2.1:1。目前我院开展鼻咽癌早诊早治项目,是目前控制鼻咽癌最有效的措施,即通过对适龄的健康人群进行筛查可以发现高危人群和病例。每年在我院进行鼻咽癌筛查的患者都有检出鼻咽癌早期的病例,早期病例的检出,对于家庭负担、个人生活、治疗效果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一、门诊的筛查过程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您的一般情况和家族史、病史,并进行头颈部淋巴结检查或询诊;第二步是进行抽血进行鼻咽癌筛查,主要是检测EB病毒相关抗体及DNA的拷贝数。如果检测EB病毒判断高危和阳性,则要进入下一步的电子鼻咽镜检查和连续进行三年的跟踪。在进行鼻咽镜检查时,怀疑病变则需要做活检并病理确诊。二、鼻咽癌有什么症状?早期鼻咽癌一般无明显症状。一般出现症状如头痛、鼻塞(讲话鼻音)、耳鸣、听力下降、颈部淋巴结肿大等,就说明已经是中晚期,由于肿瘤增大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引起,一般早期症状最典型的是早晨出现抽吸性血痰的症状。三、鼻咽癌如何预防鼻咽癌的预防主要是分级预防:一级预防包括平时避免接受污染的空气环境,少烟酒,合理饮食结构,不偏食,多吃蔬果等丰富维生素食物,少吃腌菜、咸鱼,避免食用霉变、变质食品。二级预防是平时健康体检,特别是重点人群包含:EB病毒抗体阳性、或有鼻咽癌家族史(年龄可放宽到25岁)、或疑似病患,可以到耳鼻咽喉科进行鼻咽镜检或必要时进行活检,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目前,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已经开展鼻咽癌早期筛查的相关项目,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就医便利。
56岁的刘先生因鼻涕中带血,加上鼻塞超过数周,前往耳鼻喉科就医。通过鼻内镜检查,发现刘先生鼻咽部位有一颗约2~3公分大的肿瘤,切片取病理后证实为鼻咽癌,而且颈部的淋巴结有转移情形。所幸,他接受放化疗后,肿瘤明显受到控制,同时在医生的建议下成功戒烟,并持续治疗及追踪病况。值得注意的是,刘先生的父亲、弟弟、伯父皆为鼻咽癌患者。答:对于这个问题是众说纷纭,其实这很难作一个简单的定论,因为遗传因素确实在鼻咽癌的发病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然而并不是每个鼻咽癌患者的下一代都会患上鼻咽癌,故此大家不必太过紧张。癌症因素多,鼻咽癌的发病具有一定的遗传性,但是遗传性并不是唯一的发病因素。在临床以及流行病学的研究发现,鼻咽癌的发病受地区性、家族遗传和环境等很多因素的影响。鼻咽癌与其他癌症的发病一样,还要加上其他诱因综合作用才形成癌症。仅有遗传因素不会致病,这一点毋容置疑。我们平时说口味重也会影响鼻咽癌的发病.其实也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夸张点来说,其实有时候我们的性格、情绪也可能会致病,因此不要只看到一个遗传的因素。但我们也不可掉以轻心,研究发现,鼻咽癌发病有明显的种族易感性、地区聚集性和家族遗传倾向性,有鼻咽癌家族病史的人,患病几率比正常人要高20~40倍。另外也曾有研究显示,古代的“百越族”带有鼻咽癌的基因,遗传至今仍会在后代的基因中发病。“百越族”是春秋战国时期,住在南方滨海之地的族群,百越后来与汉族混血变成现在的“南方汉人”,中国东南沿海的广西、广东、福建、浙江以至越南背北部的人种,大抵都是古代百越的子孙,血肿流着百越的DNA,其中便包括“鼻咽癌基因”,因此我们也不可忽视家族病史的影响。答:鼻咽癌好发于鼻腔与口咽之间的鼻咽部,以顶部最为常见,因部位隐蔽,肿瘤及症状不易被早期发现,因此若有鼻咽癌家族病史,应提高警觉,定期进行EB病毒和鼻内镜检查。早期症状不易发现,出现症状尽快就医:鼻咽癌好发于50~60岁的人群中,男女比例约为3:1。近10年的医学研究显示,家族遗传、长期吸烟、少吃水果蔬菜等生活习惯,都是导致鼻咽癌的高危因素。研究也表示鼻咽癌与EB(Epstein-Barr)病毒感染有密切关系,几乎所有的鼻咽癌细胞中都含有EB病毒。人体一旦受到感染,EB病毒就会终生潜伏在鼻咽部,成为诱发鼻咽癌的原因之一。此外,鼻咽癌早期症状也不明显,若出现长期鼻塞、鼻涕中带血、耳胀痛、耳鸣或听力减退未改善、突然有耳塞感、中耳积液、持续性偏头痛、眼睛复视、脖子长出不明肿块等症状,应尽快就医,及时做详细的鼻咽部检查。答:许多读者都知道长期食用烟熏、腌制食品,如咸鱼等会增加患鼻咽癌的风险,主要因为腌制的食品会在体内转化为致癌物质,从而有机会增加患鼻咽癌的风险。所以,日常生活中饮食要注意避免进食腌制食物(咸菜、咸鱼等),常吃腌制食品会增加鼻咽癌的发病率2至7倍。同时,要注意避免吸烟或者二手烟以及其他有害烟雾,如煤油灯气、杀虫气雾剂、甲醛等。此外,有吸烟习惯的家属应避免在高发人群面前吸烟。答:高发人群需定期检查。事实上,预防鼻咽癌病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但是有家族史的人,还是要重视提高免疫功能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一些诱发因素来达到预防目的。对于鼻咽癌的堤防需要遵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所以每年进行必要的体检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别是有家族病史或者年纪较大的人群应坚持每年体检1次。如果有条件,可以每年进行一次血清的EB病毒检查及鼻咽部的详细检查,以便排除病变。日常生活中多留个心眼,关注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这可以帮助早发现、早诊断鼻咽癌,也能帮助你更好地接受治疗。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地区高发恶性肿瘤之一,临床上最常见的是鳞状细胞癌,两广地区最为高发,一般常见于40~50岁男性患者,男性发病率为女性的2~3倍,发病率超过1/10万。鼻咽癌的病死率在近年来一直是呈上升的趋势发展,严重危害到人们的身心健康,以及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鼻咽癌患者得到很好的治疗,但是有些严重的鼻咽癌患者叶只能活1年左右,有些经过治疗可以活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那么,得了鼻咽癌能活多久也就成了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我们现实生活可以了解到,有的鼻咽癌患者的生存时间会长一点,相反有的患者生存时间比较短,不同鼻咽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存在明显差异。之所以会出现较明显的生存时间的差异,这跟鼻咽癌患者自身的身心素质、具体病情、治疗情况及其它因素都有着直接关系。一般患者的身心素质越好,其身体机能就越好,在治疗时所耐受的治疗方法会比身心素质较差的患者要多,因此,身心素质越好的患者,其生存期就会越长。怎样更好地了解肿瘤患者的身心素质呢?以下表格有助于肿瘤病人进行生存质量评分。得分越高,健康状况越好,越能忍受治疗给身体带来的副作用,因而也就有可能接受彻底的治疗。得分越低,健康状况越差,若低于60分,许多有效的抗肿瘤药物治疗就无法实施,Karnofsky评分一般要求不小于70。体力状况分析评分,PS评分一般要求不大于2才考虑化疗等创伤性的治疗。我们大家都知道,无论什么疾病越早发现,病情越轻,治疗的效果就越好,治疗的难度就越小,而患者治疗后的恢复速度就越快,鼻咽癌也不例外。在临床上鼻咽癌和大多数癌症一样,采用TNM分期系统,TNM分期系统是目前国际上最为通用的分期系统,T代表原发肿瘤侵犯的范围和(或)大小,N代表区域淋巴结播散的范围,M代表是否存在远处转移。医生将TNM确定后即可得到患者相应的分期,即用罗马数字所代表的1期、II期、川期、IV期等期别,例如一位鼻咽癌的患者其病灶局限在鼻咽腔时,他的T分期是T1,颈部等区域淋巴结无淋巴结转移,那么N分期是NO,远处也无发生转移,那么M分期是MO,此时该患者的鼻咽癌分期即可得出T1、NO、MO、1期,属早期鼻咽癌,所以从I期到IV期代表着分期越高,肿瘤的进展程度越快,即大家通俗所理解的癌症越晚期。目前早期的鼻咽癌患者放疗效果非常好,5年生存率可以高达90%以上,中晚期患者单纯放疗的疗效较差,5年生存率仅50%左右。所以,临床上常常还会对中晚期的患者进行同步放化疗,以降低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其中5年生存率不是代表只能活5年,而是经过综合治疗后生存时间5年以上的比例,意味着治疗效果较好。由于人们对鼻咽癌的相关知识了解的不多,因此,许多人对鼻咽癌的认识还处于不治之症的阶段,所以,一旦被确诊得了鼻咽癌,患者与家人不仅担心、焦虑,害怕、往往觉得束手无策,而有些患者就会出现消极心理,认为已经没得救了,就拖延治疗或放弃治疗,殊不知,拖延治疗或放弃治疗只会让患者的病情加重,因为鼻咽癌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话,就会发生扩散转移。所以,若是发现鼻咽癌,一定要及时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失去治愈的机会,但是一般发现鼻咽癌,大部分都属于晚期了,因为早期鼻咽癌没有任何的症状,只有经过专科的体检或者筛查,才可以发现早期的鼻咽癌,而且越是超早期检查发现鼻咽癌,治疗的效果达到99%的5年生存率,目前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引进了鼻咽癌筛查的检查设备及项目,开展了包括EB病毒检测,FH鼻咽癌检测,高清电子鼻咽镜检查,可以筛查超早期的鼻咽癌,进行早期干预,可以得到很好的肿瘤治愈率。除了上面说到的因素外,鼻咽癌患者治疗后的定期随访也很重要,因为鼻咽癌综合治疗后3年内是复发几率最高的时期,要求3年内每三个月需要复查一次,主要的检查项目根据复查时间不同而有不同的选择,主要是是电子鼻咽镜检查,EB病毒检查,鼻咽增强MRI检查,一旦发现复发,及时的进行鼻内镜复发性鼻咽癌手术治疗,可以提高生存率及提高生活质量,这也是影响鼻咽癌患者能活多久的重要因素。由于每个人的身心素质与病情程度不一样,并且鼻咽癌的治疗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因此,得了鼻咽癌能活多久?是不能妄下定论的,这是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才能决定的,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就是早起筛查发现超早期的鼻咽癌,治疗效果非常好,目前推荐的鼻咽癌筛查手段为EB病毒筛查,FH鼻咽癌检测,电子鼻咽镜检查,该筛查手段可以帮助提高鼻咽癌的早期诊断率,有助于鼻咽癌患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目前耳鼻咽喉医院已经开展相关检查项目,所以我们建议每年进行一次鼻咽癌的专科体检。
根据相关统计,80%的鼻咽癌病例集中在中国华南地区和东南亚,广东地区发病率更高居全球第一,是其他低发病率地区的20倍!近日,一位被鼻咽癌放疗后引起的头痛困扰了10年的患者老刘在耳鼻咽喉医院得到了很好地治疗。老刘来自闽南地区,十年前因鼻咽部有异物感,到当地医院经活检不幸“中招”,于是开始了漫长的治疗历程。经过31次放疗及靶向治疗及长达8年的定期复查,老刘逐渐放心下来。没想到的是,即便小心翼翼地维持治疗效果并坚持复查,2年前,老刘开始出现鼻塞、鼻出血、伴头痛等症状,经检查显示鼻咽癌复发,于是再次赴当地医院进行“鼻咽镜下左侧鼻咽、颅底肿瘤切除术”,同时接受近一年半的化疗及靶向治疗,但是症状始终得不到控制,仍然反复出现头痛。5个月前,老刘出现鼻出血,伴头痛等症状,经当地医院检查,鼻咽顶后壁至深部颅底区强化病灶,左侧颈内动脉岩尖处与病灶关系较密切、破裂孔段被包绕。这意味着老刘的鼻咽癌不仅又一次复发,还有了扩散迹象!在肿瘤放疗科已经束手无策的情况下,只能让病人选择放弃或者寻求新的药物化疗及靶向治疗,可是他们也深知效果不好,有时也会劝患者放弃治疗。这一次,由于肿瘤侵犯的部位深入,接近颅底的后方,如果是选择手术,国内能开展该类手术的专家屈指可数,可见手术难度之大,就在当地医院束手无策,老刘开始踏上寻医之旅。闽南、华东、华北走了个遍,最终老刘得知张秋航教授团队专注复发性鼻咽癌的外科治疗,慕名来到耳鼻咽喉医院求助。经过详细的检查与专业的手术评估方案制定,张秋航教授带领的鼻颅底外科团队的倾力协作,创新实施“鼻内镜下经鼻联合经口入路鼻咽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及左侧斜坡、颈静脉孔区肿瘤切除术、颅底重建术”,不仅为老刘彻底清除了病灶,改善了临床上的症状及纠结在心里深处的痛苦,使他对生活重获信心。该项手术针对复发鼻咽癌侵犯颅底,特别是侵犯颈静脉孔区的肿瘤,采取创新的口鼻联合入路,采用内镜的微创手术,可以彻底的颅底病灶,再次填补了深圳东部的技术空白,促进耳鼻咽喉医院鼻颅底外科团队手术治疗水平的又一次飞升!作为我院耳鼻喉科的三级学科之一,为深圳市重点专科亚专科,鼻咽癌外科治疗方面处于市内先进水平;科室拥有超高清鼻内镜手术成像系统、颅底导航系统、神经监护仪、颅底高速电钻等先进仪器设备,针对鼻咽癌的综合治疗,在张秋航教授专家团队的带领下,目前已开展多方面的工作,在保证高生存率的前提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鼻咽癌患者的治疗的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式的选择。
家住深圳市的陈女士在人们眼中一直是一位阳光、乐观的女性。18年前,她曾经历过一次命运的考验。当年年仅45岁的陈女士被诊断为“鼻咽癌”,在与疾病搏斗的日子里,陈女士并没有被打倒,在60余天与病魔斗争后,陈女士勇敢走出医院,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然而,出院仅仅2月后,她又被新的问题缠上了!莫名其妙的口臭打破了陈女士平静的生活。也许只是上火吧,陈女士并没有很在意。然而没过多久,口臭愈发加重,给陈女士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一起工作的同事朋友们都用异样的眼神看着自己,但无论陈女士怎样刷牙漱口,浓烈的口腔异味总是无法消失,这样一直持续了18年的时间,严重影响陈女士的生活质量。就在半年前,除了严重的口腔恶臭外,陈女士又出现了剧烈的神经头痛,便再次去医院就诊,鼻咽部增强MRI检查发现陈女士鼻咽部肿瘤有复发的可能,并且发现了大范围的放射性骨坏死,如果再不进行处理,将会导致颈内动脉破裂大出血死亡的严重后果!陈女士先后辗转于广州及深圳多家大型三甲医院,做过2次鼻咽部活检术,由于病灶较深,检查的结果都没有发现鼻咽癌的组织,但是症状却日益加重!求医无果的陈女士慕名来到我院就诊,经过鼻颅底外科团队的系统检查,鼻内镜下发现鼻咽部大量的坏死组织堆积。MRI增强扫描中看到鼻咽部咽隐窝区域、右侧壁、顶壁不规则肿块,同时累及右侧腭帆张肌、腭帆提肌、翼内肌、右侧翼突、翼腭窝,甚至侵犯到中颅窝底、海绵窦以及硬脑膜,造成斜坡区域骨质破坏。考虑鼻咽癌广泛复发,同时伴放射性骨坏死,我院鼻颅底外科团队经过充分评估及论证,为陈女士制定了精准内镜治疗方案,经过近三个小时的手术,专家们为陈女士实施了海绵窦、斜坡、颅底肿瘤切除+环死骨切除+颅底重建,术后的病理结果确诊鼻咽癌复发,并且手术切除了放射治疗引起的骨坏死组织,彻底解决了困扰陈女士十多年的顽疾!鼻咽癌患者往往需要进行鼻咽部的放射治疗,而“放射性治疗”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往往对正常组织结构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机体不同组织对放射损伤的反应有所不同,其中皮肤等组织为早反应组织,放射早期即出现明显反应。而骨组织为迟发反应组织,骨组织在放射后数年至数十年才出现骨组织失活、感染、最终导致临床骨坏死,导致坏死区域恶臭及侵犯周围正常组织。1.严重口臭一恶臭的周围环境影响人际交往。2.顽固性头痛一常见的非甾体类止痛剂不能止痛一阿片类药物成瘾。3.眼球运动受限、视力下降甚至失明一失去光感,生活质量严重下降。4.严重可导致颈内动脉大出血、颅内感染一失血性休克、颅内脓肿一死亡。预防的关键一自我冲洗,将积脓和干痂清除,可以使用鼻腔冲洗器进行局部护理,必要时行内镜下清理,以减少鼻咽黏膜的感染损伤。唯一的治疗方案是彻底坏死骨的清除:由于骨质及覆盖软组织放射性损伤后,自我修复和愈合能力减退甚至丧失,组织低细胞、低氧和低血管的状态,导致被破坏的骨质不愈合,同时鼻咽部的炎症刺激与坏死骨互为作用,导致病情加重及发展,应今早予以治疗。鼻内镜手术的应用,不仅在手术中清晰分辦病变的边界与范围,特别是骨坏死侵犯颈内动脉的时候,以前是没有办法可以治疗,现在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正常重要组织结构脏器的损伤,极大拓宽了鼻咽癌引起反射性骨坏死的治疗思路。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占头部恶性肿瘤的50%,沿海地区尤其是广东、广西两个地区为高发区域,发病率高达25/10万~50/10万,而且易发生于35-50岁的男性患者,近年来发现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而且不局限于两广地区,早期鼻咽癌临床症状不典型甚至无症状,鼻咽部位置比较深在,早期诊断有很大的困难,75%的鼻咽癌患者发现症状进行确诊时已经是晚期,治疗效果及生存率较差,为了提高鼻咽癌的早期确诊及治疗的生存率,有必要进行鼻咽癌的早期筛查。目前虽然各种检查手段及方法较以往先进,但是仍有较高的误诊及漏诊病例的发生,其原因包括广大高发区的人民群众对鼻咽癌的科普知识缺乏认知,对鼻咽癌的筛查方法存在较多疑惑,医务人员对鼻咽癌的认识不够深入,也是影响了鼻咽癌的早期诊断多方面因素。由于早期发现鼻咽癌,其临床5年的生存率目前的数据显示高达95%以上,而晚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较低,只有50%左右,所以早期筛查确诊对鼻咽癌患者是有很大的益处,而早期鼻咽癌的筛查患者是没有临床症状的,一般就诊时容易忽略鼻咽癌的情况,临床常用的鼻内镜检查及鼻咽部CT检查不一定可以发现病灶,其进一步的检查如鼻咽部增强MRI能较好显示鼻咽部的形态和深层结构病变,鼻咽部黏膜细胞稳定性FH检测对于鼻咽癌的敏感性较高,可以发现肉眼不可见的早期病变,PET-CT鼻咽部扫描可以发现超早期的鼻咽癌,但是,相当多的患者因为经济原因不能完成这些检查,甚至质疑医生滥开检查,所以这些原因都会导致误诊漏诊,下面针对鼻咽癌早期筛查的开展,结合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目前开展的相关筛查方法及设备做一些介绍。该检查方法目前大多数医院都可以开展,也是目前最简单和无创的方法,大多数的晚期鼻咽癌患者可以被发现和确诊,目前作为常规的体检项目,但是,如果是超早期的鼻咽癌患者,鼻内镜检查并不能发现病灶,特别是粘膜下侵犯的鼻咽癌患者,内镜检查与正常鼻咽部的形态无区别,也有部分患者鼻咽部隆起会被误诊为腺样体残留或淋巴组织增生,所以下一步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排除,可以避免漏诊。由于早期鼻咽癌隐匿性的特点,影像学检查就有了必要性,在电子鼻咽镜检查鼻咽部大致是正常的,鼻咽部CT可以发现鼻咽部近颅底的骨质有无破坏的情况,鼻咽部双侧的结构是否对称,有无黏膜增厚等,这些信息可以判断是否存在鼻咽部粘膜下鼻咽癌病灶的可能,但是如果确定是粘膜下的异常,进一步的增强MRI检查对软组织的病变判断鼻CT检查更加敏感和准确。目前我院已经开展MRI的检查项目,MRI检查基本上是无创伤无辐射的,对于鼻咽癌的筛查比鼻咽部CT有更明显的优势,可以显示鼻咽部软组织及其累及的范围,颅底神经及脑膜的侵犯情况,可以确定病变的范围,也可以针对肿瘤进行临床分期,结合临床的实际情况,鼻咽增强MRl是最适合进行鼻咽癌早期筛查的检查方法,而且是鼻咽癌治疗过程中了解有无复发及治疗效果的最重要的检查手段。目前大多数体检机构会加入EB病毒的抗体检测和EB病毒DNA拷贝数来筛查鼻咽癌的高危人群,但是EB病毒阳性的不一定会是鼻咽癌,这些抗体,EB病毒壳抗体(VCA-IgA)是临床上应用最多,诊断鼻咽癌意义最大的一种抗体,特别是VCA-IgA的定量检测中≥1:80,经过随访复查没有下降,那就是属于鼻咽癌高危人群,那就需要进一步见检查和随访。如果是对于临床高度怀疑鼻咽癌的患者,通过其他检查手段不能确诊,PET-CT检查是一个有效的检测手段,特别是超早期的鼻咽癌患者,但是因为价格相对昂贵,而且检查时需要注射核素显影剂,具有放射性的损伤,其不作为常规的鼻咽癌的筛查手段。该方法是我院新引进的一种检测手段,通过在鼻咽部黏膜进行采集粘液,进行靶向定位检测,具有快速出结果,简单操作,结果准确等优点,一般5分钟内可以出结果,由于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因此可作为鼻咽癌早期筛查的可靠检查手段。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及鼻咽癌科普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鼻咽癌患者可以被早期发现和治疗,但是,这需要医生和患者本人对这方面疾病的重视和配合,在临床工作中即使医生重视鼻咽癌的相关情况进行相关检查,大部分患者还是不理解,会认为大部分是不必要的检查,或者过度检查的情况,这样就导致漏诊及误诊的发生,不能尽早的发现鼻咽癌,所以,对于两广地区鼻咽癌高发区的患者,需要重视鼻咽癌的早期筛查,目前我院开展的最有效的早期筛查手段是EB病毒VCA-IgA的检查及鼻内镜检查及鼻咽部增强MRI三项联合检查,并且新开展的鼻咽部粘膜细胞稳定性FH检测其敏感性及特异性更高,联合起来可以作为早期鼻咽癌的筛查手段,更好的保障高发区人民群众的健康!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发病率较其他地区高,由于鼻咽部位于颅底的中间部位,位置深在,很难早期发现肿瘤,鼻咽癌一旦发现,75%的患者已经是晚期了,通常认为一旦确诊鼻咽癌,建议放疗及化疗为主的治疗,确实目前标准的放化疗及调强放疗的应用,鼻咽癌治疗的生存率较前明显提高,但是由于晚期患者对放疗的效应相对减弱,放化疗后复发的机会大大增加,一旦是放疗后2年左右复发,如果选择再次放化疗,治疗效果非常不好,5年生存率仅为8%-30%,最重要的是再次放疗引起的放疗并发症发生率就比较高了,特别是颅神经损伤,反射性骨坏死等并发症,特别影响生活质量,而且放疗的损伤容易导致颈内动脉破裂,后期引起局部大出血导致死亡。鉴于鼻咽癌放化疗术后局部复发的患者,再次放化疗效果较差,那么外科手术治疗就需要被重视,特别是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下鼻咽部肿瘤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明显大于传统的开放性手术,而手术引起的副损伤也明显减少,相比再程放疗的并发症更少,可以有效控制肿瘤的情况下,提高患者的生活治疗,这是其他治疗方法无法比拟的,所以,外科手术作为替代治疗的方法成为复发性鼻咽癌患者的重要选择。鼻咽癌放化疗后复发病灶属于早期的,如T1/T2期的病例,内镜手术可以做到完全切除肿瘤,2年的总体生存率达到100%。这个也是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推荐的方法。肿瘤范围较大的T3-T4的复发性鼻咽癌患者也可以进行内镜手术治疗,并且也是安全,有效,2年生存率达到74%左右,这是复旦大学眼耳鼻咽喉医院鼻颅底外科团队的临床研究成果。最重要的是患者全身情况良好,可耐受气管插管全麻手术,这是手术的首要条件。常规的鼻咽癌手术需要在面部进行切开,开放鼻咽部的肿瘤进行切除,虽然可以切除肿瘤,提高生存率,但是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也遗留面部的疤痕,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经鼻进行鼻咽部及颅底肿瘤的切除可以实现彻底切除肿瘤病变的同时,保留正常是的神经功能,对于局部复发的鼻咽癌病人,经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是目前最推荐的治疗方法之一,同事内镜手术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术后5-7天可以出院。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鼻颅底外科引进北京宣武医院张秋航教授,在国内顶级颅底外科专家张秋航教授的带领下,鼻颅底外科(张秋航教授、王再兴副主任医师)率先在龙岗区开展了鼻内镜下鼻咽恶性肿瘤切除术,鼻颅底肿瘤手术等新技术新项目,填补了龙岗区多项技术空白,特别是复发性鼻咽癌的内镜手术,为龙岗区乃至深圳市周边地区的鼻咽癌放疗术后复发患者带来福音。
大家好,我是王再兴大夫,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大家越来越重视身体的健康的预防,所以各大单位都会给员工提供体检的福利,每到体检高峰期,门诊都会遇到很多拿着体检报告来就诊的患者,耳鼻喉科方面最常见的就是与鼻咽癌密切相关的EB病毒指标,特别是两广地区的男性患者,40岁以上的,一旦发现EB病毒抗体阳性会特别的紧张,因为大部分都会上网搜索一下,发现可能是鼻咽癌心已经凉了一大截,但是EB病毒抗体阳性是否代表得了鼻咽癌呢,其实不然,下面我会简单介绍临床上常见的EB病毒抗体检查指标和鼻咽癌的关系。EB病毒抗体是人体感染EB病毒以后,血清中就会出现EB病毒膜壳抗体,一般在感染后出现,持续时间不一,80~90%以上的成人都有感染过EB病毒并且伴有病毒抗体,有报道称EB病毒一旦感染,很难消退,在体内可以潜伏,而人是EB病毒感染的宿主,并且可以通过唾液传播。根据文献报道,鼻咽癌患者血清中出现EB病毒抗体阳性的概率较一般人群高,阳性率达90%以上,很少一部分鼻咽癌患者出现EB病毒抗体阴性的情况,我国从1982年开始逐步开展血清中检测EB病毒抗体VCA-IgA进行鼻咽癌的筛查,可以早期发现鼻咽癌的易感人群进行早期诊断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我院开展的EB病毒检查指标有以下几种:EB病毒EA抗原IgA抗体(EA-IgA):主要表达与病毒进入裂解期,EA-IgA的特异性比较高,也是作为筛查的重要指标。EB病毒衣壳抗原IgA(VCA-IgA):是EB病毒增值后合成的抗体,阳性表示病毒复制,其敏感性高,如果发现VCA-IgA阳性并且滴度≥1:80,可作为筛查鼻咽癌和鼻咽癌高危人群的重要指标3.EB病毒DNA定量检测(EB-DNA-cOpy):是近年发展起来的EBV血清学标志物检测技术,拷贝数的数值越高,可以在分子水平上反映鼻咽癌患者的病情程度,对鼻咽癌的预后评价和诊断有较大的临床价值。1.最常见的筛查指标VCA-IgA阳性,那么需要进一步检查滴度,如果VCA-IgA滴度≥1:80,那么就需要慎重,进一步检查排除鼻咽癌,如果滴度≤:1:40,那人可以不需要紧张,定期复查。2.VCA-IgA阳性,EA-IgA两种抗体均是阳性的结果,那么考虑是鼻咽癌的高危患者,需要进一步检查鼻内镜了解鼻咽部情况。3.VCA-IgA阳性,EA-IgA两种抗体的指标阳性,而且其中一项指标的滴度复查有持续升高的迹象,也是考虑鼻咽癌的高危患者,需要进一步检查鼻内镜了解鼻咽部情况。4.EB病毒DNA拷贝数升高,并且复查有持续升高的情况,也是鼻咽癌高危患者,需要进一步检查鼻内镜了解鼻咽部情况。综上所述,EB病毒抗体与鼻咽癌有相关性,但是没有明确证据用于验证EB病毒感染与鼻咽癌的关系,只能说明EB病毒只是该病的诱发因素之一,目前开展的EB病毒抗体检测对于鼻咽癌的诊断有较高的假阳性率,大部分都是感冒的时候感染EB病毒引起,所以并不是EB病毒抗体检测阳性就会是鼻咽癌,而确诊鼻咽癌患者大部分检测EB病毒抗体呈现阳性的结果,该指标特别是EB病毒DNA定量检测主要是作为鼻咽癌的预后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
鼻咽癌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广东为高发区,其致残率、死亡率高,治疗花费巨大,治愈率低,单纯放疗的鼻咽癌5年生存率仅为50%,且手术难度高、危险性大。另外,鼻咽部的恶性肿瘤因发病位置也比较隐蔽,多位于咽隐窝,早期症状不显著,通常为回缩涕中带血或擤鼻涕中带血。另一方面鼻咽部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常因慢性炎性反应刺激在局部形成肿块,与恶性肿瘤不易鉴别,需行鼻咽组织活检,会给患者造成心理与生理上的痛苦。因此,如何对鼻咽部恶性病变做出早期诊断,如何提高活检的准确性,如何判断鼻咽肿物的病理类型,避免不必要的活检,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早期鼻咽癌因病变位置的特殊性,间接鼻咽镜检查对于咽反射敏感的患者是难以充分暴露病灶的,而且受限于光线、视野局限性等问题,对于鼻咽部的检查经常做不到系统而细致的观察,对于早期浅表型病变经常遗漏。现如今利用电子鼻咽镜检查可以清楚发现隆起鼻咽部的病变,但在病变表浅或者在早期肿瘤尚未形成隆起肿物之前或肿物较微小时,与周围正常黏膜的成像难以区分,极易漏诊,而MRI、CT、PET/CT等影像学技术在病变较小时经常会难以分辨。而研究显示,窄带成像(narrowbandimaging,NBI)技术与内镜结合后,通过特殊显色效果能够清晰显示黏膜表面微血管及细微腺体形态,从而明显提高内镜对发生黏膜表面微小病变的检出能力,有助于发现早期浅表癌及癌前病变,极大提高了诊断准确率。窄带成像与传统的白光成像内镜不同,NBI内镜使用的是窄带光源,滤过了红光,只留下了(415:30)nm与(54030)nm的蓝光与绿光,由于血红蛋白是吸收可见光的主要物质,对蓝光、绿光吸收率很高,而对红光基本上不吸收。因此,黏膜表面的浅表毛细血管对蓝光吸收率高,而皮下微血管对的绿光吸收率高,可以使得NBI模式下对黏膜表层的微细血管结构和形态进行清晰显示。由于它是一种光学成像强调技术,受黏液影响不大,而且无须向目标组织喷洒化学色素,较好地降低了对生物组织的任何伤害和不利影响。相比较普通白光内镜,NBI不但可有效利用基础条件,避免浪费现有资源;而且操作简单,节省治疗时间;并且可指导靶向活检,在诊断鼻咽癌上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减少重复检查,提高标本的阳性率,缩短诊疗时间。近年来有文献提出将NBI模式下浅表型鼻咽癌病灶黏膜表面血管改变分为以下4类:稀疏棕色窦点状(discretebrownspots,DBS),黏膜表面微血管呈细小棕色窦点状改变,病理诊断提示黏膜慢性炎症改变;密集增粗棕色窦点状(concentratedbrownspots,CBS),黏膜表面微血管呈密集棕色窦点状改变,血管增粗,边界清楚,病理活检提示复发;稀疏树枝状血管(sparsebranchingvessels,SBV),黏膜表面微血管呈疏松树枝样改变病理提示黏膜慢性炎症改变;不规则增粗树枝状血管(irregularlyvessels,IDBV),黏膜可见较多新生血管形成,呈不规则增粗树枝样改变,部分血管明显增粗,呈蚯蚓状改变,病理提示鼻咽癌。由于大多数鼻咽癌的早期表现为浅表型病灶,利用NBI仔细观察早期鼻咽部是否出现密集增粗棕色窦店状(CBS)或不规则增粗树枝状血管(IDBV),应会有助于鼻咽部早期癌的筛查。在鼻咽癌早期筛查上,有文献提出结合EB病毒相关检查(EBV抗体或EBVDNA定量分析等),NBI内镜较普通白光成像内镜能更好筛查出早期鼻咽癌,对于高危鼻咽癌患者,如鼻咽癌家族史,特别是流行地区患者,筛查和长期随访被认为是必要的,结合使用电子鼻咽镜检查、NBI内镜检查及EB病毒相关检查是最有效的筛选工具。为了更好的早起发现鼻咽癌,进行NBI内镜检查对早期鼻咽癌的筛查效果有显著提高,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引进NBI内镜技术,已经开展EB病毒阳性高危人群的筛查,为早期鼻咽癌患者排忧解难!
大家好,我是王再兴大夫,很多病人出现鼻腔的各种症状,如鼻塞、流鼻血、头痛等都会联想到鼻咽癌,因为在我国南方地区,鼻咽癌的发病率已居全身恶性肿瘤之首,可能经常会听到谁谁发现了鼻咽癌等等,目前大部分发现鼻咽癌的患者已经是晚期的病程,治疗的效果就比较差,所以,如果可以对鼻咽癌的知识有所了解,就可以及时发现可能是鼻咽癌的危险信号,早期的确诊并进行早期治疗干预可以提高生存率,现在我根据我院在鼻咽癌的诊疗方面开展的情况,结合鼻咽癌的相关知识及临床上常见的鼻咽癌主要的症状和大家介绍一下。鼻咽癌又叫做广东瘤,在我国南方地区如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江西,海南等地区鼻咽癌的发病率就远远高于其他地区,其发病的原因还不明确,目前主要考虑与EB病毒感染,进食盐腌过的食品、吸烟、长期接触化学物质以及遗传的地区人种等因素有关。我国鼻咽癌发病年龄多数为40岁-60岁的男性中老年人,由于鼻咽癌发病的位置比较隐匿,很难早期发现,特别是很多时候鼻咽癌的早期出现症状后都在其他科室就诊,反复检查和治疗都无效,直到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了才到耳鼻喉科就诊确诊,所以了解鼻咽癌的相关症状对发现早期鼻咽癌非常重要。我们根据鼻咽癌侵犯的部位不同,把症状分为以下6个部分,如果你有这方面的不舒服,需要及时就诊或者询问你的医生。当位于鼻咽部的肿瘤逐渐增大时,会经后鼻孔侵犯鼻腔鼻窦,早期会有回吸鼻涕带血丝的情况,慢慢的就会出现鼻塞,脓涕及大出血等症状,所以一旦你发现回吸的鼻涕吐出后带有血丝,一方面是鼻腔粘膜干燥引起的出血,另一方面就需要排除鼻咽癌了,这是不容忽视的早期危险信号。很多患者在鼻咽癌早期就会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但是因为淋巴结较小,没有引起重视,或者只是发现颈部有黄豆大小的硬块,摸起来比较硬,还是可以活动的,而随着肿瘤的生长,到了晚期颈部的小肿块就会慢慢增大,几个小的淋巴结会融合变得更大和固定,而且肿大的硬块不会红肿和疼痛,这个时候就需要警惕了,这种无痛性的活动性差的颈部硬块正是转移癌的特征。在鼻咽部与中耳之间有一条相通的管道叫做咽鼓管,它能保持中耳的内外压力平衡,使得中耳可以保持正常的声音传导功能,而随着鼻咽部的肿瘤增大及侵犯鼻咽侧壁的咽鼓管,导致咽鼓管闭合,这样就会使得侵犯的那一侧的中耳内形成负压,导致分泌性中耳炎,引起耳闷、听力下降的症状,特别是40岁以上的男性患者,以前身体很好,没有什么问题,如果突然出现单侧的耳闷、听力下降的情况,这个时候不能忽视,可能早期鼻内镜的检查是不能发现有肿瘤的情况,那就需要进一步的进行鼻窦MRI或者CT的检查,避免漏诊。鼻咽癌会沿着骨缝侵犯相邻的眼眶,如果压迫眶周的神经或者支配眼眶内的神经,就会引起相应的症状,如视力模糊、失明、眼睑下垂、复视、斜视、眼球活动受限、甚至眼球固定固定等,这种病人通常就诊于眼科,检查后才发现是鼻咽癌引起的。在鼻咽癌肿瘤向周围侵犯到达咽旁间隙,就会侵犯咽旁间隙内的颅脑神经,这些神经是控制口腔颌面部的各种功能,一旦受压均会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其中最常出现的症状有声音嘶哑、呛咳、软腭麻痹、面部麻木、伸舌困难,甚至面瘫的症状,如口角歪斜,眼脸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患侧不能皱眉等。患者出现这些症状就会就诊于口腔科及神经内科,检查颅脑内是没有问题的,容易忽略鼻咽部的肿瘤。在鼻咽癌的晚期,肿瘤可以远处转移至全身各个部分,以骨、肺、肝多见,因转移的部位不同而出现相应的表现,到了肿瘤终未期的时候就会出现恶病质,全身消瘦,多器官衰竭,并因之而死亡,也有因突然大出血而死亡。出现这些症状你需要引起警惕,尽快到耳鼻咽喉科进行检查,目前我院开展了鼻咽癌相关的检查,可以早期确诊鼻咽癌,及时进行治疗,提高鼻咽癌的治疗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