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在怀孕未满37周时出生,就是所谓的早产儿。提前出生的新生儿会容易出现一些异常状况,想要预防这些状况的发生就要做好护理工作和早期干预。早产儿的护理学问,你知道多少?今日小编就给大家来普及普及。早产儿护理早期干预是关键一些早产儿因为在妈妈体内没有得到充分的发育,出生之后伴有各种疾病。特别是出生体重在750克以下的宝宝,即使能够存活成长,残疾率也很高,脑瘫的发生率达到20%,学习障碍的发生率也在50%以上。因此做好早产儿的护理,早期干预是关键。1、营养是基础早产儿在出院后,需要加速追赶由于早期营养不足造成的生长落后,对营养的需求比足月儿更高,因此母乳喂养时需要补充母乳添加剂,添加的时间和剂量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对于那些母乳不足或不能母乳喂养的早产儿,则建议妈妈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早产儿专用配方奶粉喂养。2、早产儿抚触按摩给早产宝宝做1~2次抚触按摩,通过触觉的刺激增加他们的本体感觉。早产儿出院后,家长应继续做全身的抚触刺激,每天1~2次,每次5~10分钟。早产儿的器官和感官发育还不是很成熟,抚触可以刺激婴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促进生长及智能发育,对于早产宝宝来说犹为重要。3、听力和视力锻炼除了抚触外,家长还须给宝宝做注意力的训练,比如跟宝宝眼睛对着眼睛,逗宝宝说话,或者是买一些卡片,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图卡也是有阶段性的,一开始是黑白的视觉刺激图,让宝宝的眼睛跟着来回追视,慢慢再换成颜色鲜艳的实物或卡片。当然,母子间的交流也非常重要。妈妈的脸是宝宝最喜欢的。不少发育落后或脑性瘫痪的婴儿在呱呱坠地后,家长们并没有发现孩子有什么明显异常状况,特别是那些轻型的脑瘫儿童更容易被忽视。即使有的能引起家长与临床医生的注意,但也没有明确的诊断,甚至会误认为是其他疾病,如佝偻病、缺锌、营养不良、软骨病等等,这样就使婴儿错过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机会。其实,脑瘫儿童在早期所表现的运动异常、姿势异常以及进食异常等,只要细心地观察,就不难被发现。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观察识别。早期症状: 太闹人:易激惹、持续哭闹、睡眠不安等。太安静:对外界不理不睬,过分安静。 太难喂:吸吮困难,呕吐频繁。 太难带:护理困难,肢体僵硬,翻动如滚木样。 太难看:握拳头、“飞机手”、“芭蕾脚”等。临床表现:脑瘫婴儿在各方面的发育都比同龄正常儿童差。如“全身发软、无力或四肢发紧;易惊、角弓反张、少动或过多乱动;喂奶时出现吸吮无力、吞咽困难或经常呛、噎、吐奶;婴儿的嘴不能很好地闭合,哭声微弱或阵阵尖叫;2-3个月时,还不会笑、抬头,持续哭闹,手指紧握,不会张开;4-5个月还不会翻身;8个月还不会坐,甚至不会抓、握,也不会把手放到嘴边。另外,智力发育也落后于同龄正常儿。异常的动作或姿势有:流口水、颤抖;在学站时、两腿并拢,双脚总是脚尖着地,有的甚至出现交叉,呈剪刀型;肢体运动不协调,不对称,头不能保持正中位置等,这些都是脑瘫患儿常见的动作或姿势。总之,根据脑瘫儿童与正常儿童的各种不同姿势,结合母亲在怀孕时及产时的高危因素,便可早期发现,并应尽早去医院神经科检查,以明确诊断,进行早期的治疗。脑损伤儿主要52项神经运动检查异常:1.头围、囱门异常。2.过度兴奋、易激惹、嗜睡、自然活动少、异常活动出现。3.喂养困难。4.显著斜视,持续眼球震颤,提上睑肌张力高。5.异常姿势出现,如双上肢硬性后伸,角弓反张,尖足,下肢交叉、内收等。6.视觉追踪差、听力定向差。7.原始反射减弱或无,或亢进或延迟消失。8. 3个月后俯卧位不能抬头,呈头低臀高位或歪向一侧。9.头不能竖直,直立、坐位时头不稳定,前后左右摇摆不定。10. 3个月后仍有拇指内收、双手握拳。11.肢体异常运动、持续震颤、阵发性阵挛运动等。12.被动肌张力异常。跟耳征角、内收肌角、腘窝角足背屈角过大过小,围巾征异常等。13.保护性反射出现延迟或无。14. 6个月不能主动抓物、8个月不会坐、10个月不会爬。高危儿包括:(一定要定期随访!)⑴早产,胎龄<37周;⑵低出生体重,出生体重<2500g;⑶围产期窒息,包括宫内窘迫和生后Apgar评分1min≤3分或5min≤6分;⑷高胆红素血症,血清总胆红素≥342μmol/L;⑸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⑹新生儿颅内出血(Ⅲ~Ⅳ级);⑺小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小于同龄儿平均体重2个标准差;⑻持续低血糖,血糖<1.11mmol/L;⑼新生儿惊厥,入院前抽搐3次以上者;⑽持续低氧血症,肺泡氧分压PaO2<533kPa(40mmHg);⑾红细胞增多症:静脉红细胞压积>0.65或血红蛋白>220g/L;⑿影像学显示脑异常;⒀分娩时各种原因导致难产(包括产钳、胎头吸引、羊水胎粪污染Ⅱ°以上)等等。儿科高危儿出院后管理1、高危儿在纠胎龄40周的第3-5天进行NBNA测查,如不正常在第10-12天重复测查;2、病情平稳后给予婴儿按摩操;3、0-1岁做婴幼儿神经系统检查;4、1岁做婴幼儿智力测查。早期干预治疗的时间早期干预的时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脑的结构和功能代偿在生后2岁内。治疗越早越有效。新生儿期开始进行干预是科技发达国家的新趋势。有人甚至主张高危儿早期干预应从一出生就马上开始一直延续至学龄前期。实际上在NICU高危儿的临床治疗本身就是早期干预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在新生儿临床情况比较稳定后即可开始早期干预治疗,持续至生后3岁,有条件者可继续。早期干预开始越早,持续时间越长,脑的恢复及代偿越全面。早期干预治疗实施内容根据智能发育的不同领域,分四大方面进行训练:1.粗大运动能力训练:竖头、抬头、抬胸、双臂支撑、拉坐、靠坐、独坐、翻身、爬行、行走等项目,根据疾病的特点,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功能状况借助治疗器械,手法操作以及患者自身的参与,通过主动或被动的方式来改善局部或整体功能,提高身体素质的一种治疗方法。此训练主要针对0-3岁有运动落后及肌张力异常的早产宝宝。2.精细运动训练:针对上肢肌张力异常引起的上肢功能障碍及单纯手功能落后进行的操作性训练。此训练主要针对0-3岁有精细运动落后的早产宝宝。3.认识能力训练,包括手的精细动作和认知能力;手的主动抓握,手眼脑协调能力,手指灵活性、准确性训练,视、听、触感知觉能力,理解、观察、记忆、思维等能力训练。4.语言能力训练:模仿发音,理解语言,表达语言等。5.个人与社会交往能力训练:孩子与孩子、孩子与大人、孩子与环境的适应,性格,思想品德,生活自理能力等。家长请一定记住:定期随访;早发现、早干预才能预后好。
概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李海峰反射的定义:正常情况下,胎儿在母亲妊娠的后期、婴儿在出生时或出生后的一段时间的里会陆续出现一些脊髓、脑干以及大脑皮质水平的反射。该类反射与人体的运动发育过程密切相关,故又将此类发射称为发育性反射。反射的分类:根据反射发育的水平,将反射分为脊髓水平的反射、脑干水平的反射、中脑水平及大脑皮层水平的反射。1、反射的定义:正常情况下,胎儿在母亲妊娠的后期、婴儿在出生时或出生后的一段时间的里会陆续出现一些脊髓、脑干以及大脑皮质水平的反射。该类反射与人体的运动发育过程密切相关,故又将此类发射称为发育性反射。1)脊髓水平的反射:一般在妊娠28周~出生后2个月内出现并存在,包括屈肌收缩反射、伸肌伸张反射、交叉性伸展、Moro发射、握持反射等;2)脑干水平的反射:大部分在出生时出现并维持到出生后4个月,包括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紧张性迷路反射、联合反应、阳性支持反射等;3)中脑及大脑皮质水平的反射:大部分在出生时或出生后4~6个月出现并维持终生,包括各种调整反应、保护性伸展反应和各种平衡反应。下面例举几种常用评定的方法:脊髓水平的反射屈肌收缩反射(flexor withdrawal):检查体位:仰卧位,头中立位,双下肢伸展。检查方法:刺激一侧足底反应:受到刺激的下肢出现失去控制的屈曲反射,足趾伸展,踝关节背屈出现时间:妊娠28周消失时间:出生后1~2个月伸肌伸张反射(extensor thrust)检查体位:仰卧位,头中立位,一侧下肢伸展,另一侧下肢屈曲检查方法:刺激屈曲位的足底反应:被刺激的下肢失去控制地呈伸展位出现时间:妊娠28周消失时间:出生后1~2个月交叉性伸展(crossed extension ):检查体位:仰卧位,头中立位,一侧下肢伸展,另一侧下肢屈曲检查方法:将伸展位的下肢做屈曲动作阳性反应:伸展位的下肢一屈曲,屈曲位的下肢立即伸展出现时间:妊娠28周消失时间:出生后2个月抓握反射(grasp reflex)检查体位:卧位检查方法:对手掌或脚掌持续加压反应:手指或足趾屈曲出现时间:手掌抓握:出生时;足趾跖屈:妊娠28周消失时间:手掌抓握:出生后4~6个月;足趾跖屈:出生后9个月脑干水平的反射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asymmetrical tonic neck reflex,ATNR)检查体位:仰卧位,头中立位,上、下肢伸展检查方法:将被检查者的头转向一侧反应:头部转向侧的上、下肢伸展,或伸肌张力增高;另一侧的上、下肢屈曲,或屈肌张力增高,如“拉弓射箭”或:“击剑”姿势出现时间:出生后消失时间:4~6个月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symmetrical tonic neck reflex,STNR)检查体位:膝手卧位,或趴在检查者的腿上检查方法:使被检查者头部尽量前屈/后伸反应:上肢屈曲或屈肌张力增高,下肢伸展或伸肌张力增高/两上肢伸展或伸肌的肌张力增高,两下肢屈曲或屈肌张力增高出现时间:4~6个月消失时间:8~12个月对称性紧张性迷路反射——仰卧位/俯卧位(tonic labyrinthine supine)检查体位:仰卧位/俯卧位,头中立位,双侧上、下肢伸展检查方法:保持仰卧位/俯卧位反应:四肢伸展,伸肌张力增高/四肢屈曲,屈肌张力增高;或不能完成头部后仰,肩后伸,躯干及上、下肢伸展动作出现时间:出生时消失时间:4~6个月阳性支持反射(positive supporting)检查体位:保持立位检查方法:让患者前脚掌着地跳数次反应:下肢伸肌肌张力增高,僵硬伸展(拮抗收缩)甚至引起膝反张;踝关节跖屈出现时间:出生时消失时间:8个月中脑及大脑皮质水平的反射:临床上称为“反应”,特指婴幼儿时期出现并终生存在的较高水平的反射。大脑皮质水平反应的发育标志着平衡反应的发育成熟。调整反应颈部调整反应(neck righting acting on the body,NOB)检查体位:仰卧位,头中立位,上、下肢伸展检查方法:患者头部主动或被动向一侧旋转反应:整个身体随着头部的旋转而向相同的方向旋转出现时间:出生后~6个月消失时间:出生后6个月后躯干旋转调整反应(body righting acting on the body,BOB)检查体位:仰卧位,头中立位,上、下肢伸展检查方法:将患者的头部主动或被动地向一侧旋转反应:身体分节旋转,即头部先旋转,接着两肩,最后是骨盆旋转出现时间:4~6个月消失时间:出生18个月头部迷路性调整反应(labyrinthine righting acting on the head,LR)检查体位:将患者的眼睛蒙上,检查体位可以呈仰卧位、俯卧位、直立悬空位检查方法:检查者用双手将患者托起或将患者向前、后、左、右侧各个方向倾斜反应:主动地将头抬起至正常位,即面部与地面垂直,口呈水平位出现时间:出生时~2个月出现并终生存在视觉调整反应(optical righting,OR)检查体位:可呈仰卧位、俯卧位、直立悬空位检查方法:检查者用双手间被检者托起或将其向前、后、左、右侧各个方向倾斜反应:主动地将头抬起至正常位,即面部与地面垂直,口呈水平位出现时间:出生时至2个月出现并终生存在保护性伸展反应(protective extension)检查体位:坐位、跪位、站立位、倒立位检查方法:被检查者通过主动或被动地移动身体使身体重心超出支撑面反应:双上肢或双下肢伸展并外展以支持和保护身体不摔倒出现时间:上肢:出生后4~6个月;下肢:出生后6~9个月;出现后终生存在 平衡反应(equilibrium reactions)平衡反应-倾斜反应(equilibrium reactions-tilting)检查体位:患者于平衡板或体操球上呈仰卧位、俯卧位、坐位、膝手卧位或站立位检查方法:通过倾斜平衡板或移动体操球来改变身体重心反应:头部和躯干出现调整,即平衡板翘起的一侧躯干向上弯曲,同侧上下肢伸展并外展;对侧肢体出现保护性伸展反应出现时间:俯卧位:出生后6个月;仰卧位和坐位出生后7~8个月,膝手卧位;出生后9~12个月;站立位:出生后12~21个月;出现后终生存在平衡反应-姿势固定(equilibrium reactions -posturalfixation)检查体位:坐位、跪位、膝手卧位、站立位检查方法:通过外力或随意运动来改变重心与支持面的位置关系反应:推被检查者时,头、躯干向受力侧屈曲,受力侧上、下肢伸展、外展;对侧可见保护性伸展反应。牵拉一侧上肢时,被牵拉肢体的对侧出现上述平衡反应即躯干侧弯,上下肢伸展、外展出现时间:坐位:出生后7~8个月;膝手卧位:出生后9~12个月;跪位:出生后15个月;站立位:出生后12~25个月;出生后终生存在小结各种发育性反射自母亲妊娠期间、出生时以及出生后的两年里陆续出现,原始反射出现最早。反射发育水平越高,出现时间则愈晚。随着成长过程,中枢神经系统逐渐发育成熟,有些原始反射经整合不再独立存在,而中脑和皮质水平的反应推迟出现,不出现或消失通常提示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异常。
近日,微博名为“小儿外科裴医生”的认证博主在微博上发文,认为知名儿科医生崔玉涛科普的小儿热性惊厥处理方式有误。裴医生认为崔玉涛所提倡的“为避免舌头受损应让孩子上下牙之间用勺柄或其它物品隔开,这是一个长久的误区,这样做并没有好处,因为一般抽搐孩子并不会咬伤自己,即便咬伤也很快能长上。相反,抽搐时孩子肌肉挛缩,牙关紧闭,强行将硬物从牙间塞入,反而可能损伤牙齿或者口腔。”事实上,对于大部分的普通大众而言孰是孰非,难以判断,因此凤凰健康也邀请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主任姜玉武教授,为我们的网友讲述一下,关于“小儿热性惊厥”家长最该知道的9件事儿。是不是热度越高越容易发生惊厥?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 FS),是指发生在生后3月~5岁,发热初起或体温快速上升期出现的惊厥,并且需要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以及引发惊厥的任何其他急性病,既往也没有无热发作史。患病率约为2%~5%,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性疾病,儿童期患病率3%~4%。所谓高热惊厥是不准确的称谓,国际上诊断热性惊厥并没有发热程度的要求。不过,热性惊厥往往发生在体温上升最快的时候,还有发热出现后24小时之内。打疫苗是不是更容易引发小儿惊厥?遗传因素可能在该病发生中起关键因素。环境因素,如病毒和细菌感染是热性惊厥的重要促发因素,其中以病毒感染更为多见。疫苗接种发热是疫苗接种常见的不良反应。某些疫苗更易引发热性惊厥,尤其是减毒活疫苗(例如麻风腮疫苗)以及全细胞制备疫苗(例如全细胞百日咳疫苗)。但是没有证据表明这种疫苗接种后的热性惊厥与远期癫癎的发生相关,根据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的指南,热性惊厥并不是接种疫苗的禁忌症。临床表现及分型如何?FS首次发作年龄多于生后6个月至3 岁间,平均18~22个月。男孩稍多于女孩。绝大多数5 岁后不再发作。根据临床特点可以分为单纯型和复杂型两种。单纯型:发作表现为全面性发作,无局灶性发作特征;发作持续时间小于15min;24h之内或同一热性病程中仅发作1次。此型占热性惊厥的75%。复杂型:具有以下特征之一:发作时间长(>15min);局灶性发作;惊厥在24h之内或同一热性病程中发作≥2次。如何正确诊断热性惊厥?热性惊厥的诊断主要是根据特定的发生年龄以及典型的临床表现,最重要的是要除外可能导致发热期惊厥的其他各种疾病,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感染中毒性脑病、急性代谢紊乱等。因此,每次热性惊厥后都应该及时就医,让医生检查判断是否能够诊断热性惊厥,排除其他严重疾病的可能性。都说热性惊厥会让孩子脑子抽坏了,是真的吗?热性惊厥总体预后良好,尚无直接因热性惊厥而导致死亡的病例报道。95%以上的热性惊厥患儿日后并不患癫癎。热性惊厥后出现癫癎的危险因素包括:①复杂型热性惊厥;②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如发育落后);③有癫癎家族史。小儿热性惊厥会反复发生吗?第一次热性惊厥后,总体仅有约30%患儿在以后的发热性疾病过程中会再次出现热性惊厥。这种热性惊厥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①18个月龄前发病;②热性惊厥发作时体温<38℃;③热性惊厥家族史;④热性惊厥发生前的发热时间短(<1h)。具有所有危险因素的患儿,76%将出现再次出现热性惊厥,上述危险因素都没有的孩子仅4%会再次出现热性惊厥。热性惊厥大多数智力运动发育良好,即使是复杂型热性惊厥患儿,其远期智力运动和行为与同龄儿相比均无显著差异。一发烧就吃退热药可以预防热性惊厥?可以明确告诉家长的是,退热治疗即使是一开始就使用,也不能预防热性惊厥!这是有大量研究结果证明的。有些家长会说,我们有时候积极退热就没有发作啊,其实前面已经说过了,即使有热性惊厥的孩子也不是每次发热都会出现热性惊厥的,所以并不是体温升高直接导致的惊厥发生。如果个别孩子,真的每次发热都出现发作,就要高度警惕不是热性惊厥,而是一些严重的癫痫早期表现,比如婴儿严重肌阵挛癫痫(Dravet综合征)等。而且国人经常过度使用退热药,其实这类药物的严重不良反应并不少见,而且发热本身只是人体对感染的一种保护反应和严重发炎性疾病的信号。除非是超高热导致中暑,大多数时候,退热药治疗只是能够让人舒服一些,并没有任何积极的治疗作用。哪些孩子最需要预防惊厥的发生?首先要强调的是热性惊厥绝大多数是良性病程,目前国内过度治疗很普遍。其次,最重要的是教育家长,让家长了解绝大多数热性惊厥的良性预后,短时间的热性惊厥除非有跌伤等意外伤害,并不会对脑子造成明显影响,更不会把孩子“抽傻了”。同时要教会家长如何应对急性发作,从而避免家长过度的紧张焦虑。如需要进行预防性治疗,可以采用抗癫痫药进行长期预防或者发热时临时预防,虽然这些预防治疗措施可以减少热性惊厥的复发,但是没有证据表明任何预防性治疗可以改变远期预后,包括认知功能、癫癎发生率等,如果考虑到各种预防措施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目前研究结果证实对于绝大多数热性惊厥患儿不主张任何预防性治疗。对于少数热性惊厥过于频繁(>5次/年)或者出现过热性惊厥持续状态(>30分钟)的患儿,可以酌情在医生指导下采取下列预防措施。①长期预防:可选用丙戊酸或左乙拉西坦或苯巴比妥口服。②间断临时预防:在发热早期及时口服或直肠应用地西泮,剂量为每次0.3mg/kg,可每间隔8h应用1次,最多连续应用3次。但是应该强调,这种方法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嗜睡、共济失调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这有可能掩盖严重疾病,如脑膜炎、脑炎等。而且有些热性惊厥发生在发热初起很短的时间内,甚至出现惊厥后才发现发热,因此应用临时口服药预防经常不能及时,导致预防失败。不论是采用长期或者临时预防,均应仔细评估其可能的利弊,并与家长充分沟通后再做出决定。热性惊厥发作时在家庭如何处理?家长最重要的是要防止发作带来的意外伤害,将孩子放在平坦不易受伤的平地或者床上,保持头向一侧偏斜,以利于口腔内容物流出,不要向口腔内塞入任何物品;也不要过度用力按压病人,以免造成骨折;避免不必要的刺激,没有证据表明按压人中可以缩短发作时间,而且90%以上的发作可以在5分钟内自发缓解,如果过度按压导致人中处皮肤破损还容易继发脑膜炎。如果既往曾有热性惊厥持续状态或者本次发作已经超过3分钟仍不缓解,应该尽快打急救电话求助(120或者999)。
当白天即将结束、劳累了一天的全家人感到疲惫时,那个安静的小可人儿,突然不知怎么变成了磨人的小怪兽。前面介绍的那些安抚方法几乎全用了个遍,都没能让他安静下来,这可怎么是好? 几乎85%的健康宝宝,都会在3周.3、4月龄的这段时间里,每天固定哭闹一段时间,像是要以此作为一天的尾声。这种哭闹似乎毫无缘由,在数日或数周内反复发生,而且简直像钟表一样准点,到了开哭开闹的时间,宝宝就会变得特别神经质,等到哭完闹完了以后,他又重新变成了小可人儿。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这种难以安抚的哭闹通常始于出生后2周左右,到第6~8周时最为强烈,不过到了3~4月龄后就不常见了。由于大都发生于日落后的特定时间段(傍晚的5~8点之间),所以这种现象常被称为“黄昏哭吵”,儿科医生和育儿书籍里常称之为“肠绞痛或肠痉挛(colic)”。这种称谓显得很专业,常会让人误以为是一种需要诊断和治疗的严重疾病。但事实上,目前更倾向于是一种行为综合征,没有确切的诱因,也没有普遍适用的治疗方法。 那父母们该如何鉴别和应对这种情况呢? 与有心理和生理需求的哭闹相区别 哭闹是一种信号,说明宝宝感到不舒服,但是这个信号很含糊,仅仅说明 问题存在,却没有直接说明问题是什么,并且未表明问题的严重程度。如何能 让宝宝感到舒服一些,有时候确实需要凭父母的直觉。下表列举的这些内容, 可能会对你判断宝宝是不是“肠绞痛”有所帮助。 不要轻易判断宝宝是“肠绞痛” 可能是“肠绞痛”的表现 可能不是“肠绞痛”的表现 宝宝在哺乳结束后,并不能平静下来,哺乳一结束,立即凄厉地啼哭,或者睡半小时左右后继续凄厉地啼哭。 宝宝在哺乳结束后,并不能平静下来,而是哼哼唧唧地啼哭了很久,但没有凄厉地啼哭,最终哭累了睡着了。 啼哭很凄厉,双腿向腹部收缩,身体似乎非常不舒服。 即使哭声很凄厉,双腿向腹部收缩,但是啼哭的声音很普通。 你所做的每一种安抚动作,效果并不佳,最多只能维持一两分钟,随即又开始凄厉啼哭。 你所做的每一种安抚*,多少有点效果,或者其中某一种有效果。 当凄厉的啼哭声暂停一会时,他的身体还一直在颤抖。 在安抚下,啼哭能暂停,并且至少在你送他进婴儿床之前能保持安静。 整个啼哭的过程至少持续一小时甚至长达三到四小时。 整个啼哭的过程不足半小时,或在再度啼哭之前,会有一刻钟左右愉悦时间。 同样的情况会在每天同一时段发生,从未在其他时间段发生。 偶尔发生或时间段不固定。 与疾病引起的哭闹相区别 病理性的哭闹大多持续而剧烈,甚至伴随其他症状。当你无法判断宝宝究竟是“不舒服”还是“病了”,最好及时带宝宝就医。在去医院的路上,把宝宝哭闹的发生时间、强度、持续时间等能提供的所有线索都想清楚,到了医院后翔实告诉医生,必要时通过检查排除潜在的疾病,如:嵌顿疝、肠套叠、胃食管反流、食物过敏(对奶粉过敏或哺乳妈妈吃了导致宝宝过敏的食物)等。 必须强调的是,如果宝宝越哭越凶,哭的时间越来越长,甚至伴随呕吐和有血丝的黏液便,应尽快就医,排除肠套叠、嵌顿疝疾病的可能。 哭闹不是宝宝的错,也不是你的错 如果排除了宝宝的生理、心理需求以及疾病可能,白天很乖巧的小宝宝依然在某个特定的年龄段、特定的时间段里变得焦躁不安,这样的情况很有可能就是“肠绞痛”。 我们都非常想要知道“肠绞痛”的原因,但我不得不告诉大家,尽管近年来医学专家们对“肠绞痛”有了较多的研究,但原因还是尚未明确。即便是各种或许存在的原因,也是复杂地相互交错作用着,对其原因刨根问底只会让你更加困惑不解,即使为此改变喂养宝宝的方式和养护方法,也几乎毫无意义。如果一定要解释导致“肠绞痛”的可能原因,大致可以分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 综合导致“肠绞痛”的可能原因 可能的生理原因 哺乳过度或不足,营养过剩或不足,奶水过热或过凉,奶水流速过快或过慢,食物过敏等。 可能的心理原因 适应行为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Brazelton认为,宝宝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不断接受和处理新信息,难免会出现负荷过重的情况。当一天即将结束,神经系统终于支撑不住,借由一顿哭闹发泄一天的压力,等哭闹结束,神经系统又可以重新整顿,准备迎接下一个24小时。 母亲与婴儿情绪交融学说:宝宝从母亲舒适的子宫里出来,不得不做出巨大的改变以应对周围的一切变化。也许在白天的大部分时间里,宝宝都在努力自我安慰以适应新的环境和生活规律,但是到了傍晚,宝宝身体最为疲倦、情绪最为低落,对母亲(或主要照看者)的依恋程度愈发增加,宝宝终于觉得无法忍受,开始哭闹。甚至其他家庭成员轮番照顾,也会令疲劳困倦的宝宝感到烦躁不安。宝宝最为凄厉的哭声往往发生在大人们都非常疲惫需要安静的时候,这时候妈妈的疲惫、无力感、紧张呼吸也会令宝宝感到烦躁。 无论如何,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种无法安抚的哭闹并不是宝宝的错,也不是你的错,这确实令无数有经验的父母和医生们都感到极其挫败。遇到这种情况,大部分儿科医生还是会尽可能给出一些建议: 儿科医生给“肠绞痛”的安抚建议 1.喂母乳的妈妈尝试调节饮食,去掉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比如奶制品。 2.配方奶粉喂养的宝宝尝试换其他的品牌,甚至改用水解或氨基酸配方奶粉。 3.尝试给宝宝使用二甲基硅油。如果这些方法依旧无效,父母也不用着急四处寻找偏方。面对这种无药可医的状况,积极面对是最好的办法。 调整自己的情绪,尽可能安抚宝宝 近年来,很多研究发现,“肠绞痛”时遭受忽视的宝宝与受到安抚的宝宝相比,后者啼哭的强度和频率会小很多。有实际经历的妈妈们对此应该也深有体会。所以,如果你也认为你的安抚能让宝宝的痛苦明显减少,那就积极去做吧! 首先,调整你的情绪。无法让宝宝安静下来时,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会担心、沮丧;大多数的父母在努力安抚宝宝但又毫无成效的时候,就会觉得怨恨、恼火,随后又会为自己的愤怒感到内疚、自责。要知道,宝宝在紧张的父母怀里只会感到更加紧张,根本无法安静下来,所以让自己冷静、放松是你要迈出的第一步。 然后,采取各种可行的安抚办法。尽力而为,轮流看护。尽力尝试以下安抚宝宝的办法,每种坚持10分钟以上。 安抚建议 1.使用柔软、轻薄、略有弹性的小毯子或披巾,将宝宝舒适地包住,让他如回到妈妈子宫内一样获得安全感。新生儿自然的姿态是双臂屈肘抱于胸前,双腿能够自由活动,所以要以这样的姿势包裹他,松紧要适度,以他的双手能够随意吮吸到为宜。注意一定要跟着宝宝的感觉走,当他小腿乱蹬、身体狂扭、想要离开包裹时,就该换一种安抚办法了。 2.轻轻摇晃宝宝。以往的研究表明,最能有效安抚到宝宝的摇晃频率是每分钟60次,摆幅在8厘米左右(不过这样的频率和幅度手动很难达到),妈妈不妨带宝宝在房间里来回走动,这种摇摆振动产生的舒缓效果类似于婴儿在妈妈子宫羊水中的感受。 3.对宝宝吹口哨或发出轻轻的嘘声,让他如同听到妈妈子宫内脉搏或血流的嘶嘶声。 4.轻抚宝宝的头部或者轻拍宝宝的背部,甚至可以给他做一个全身的抚触。 5.播放轻柔的音乐,与宝宝说话,为宝宝哼唱。怀孕时播放过的音乐和哼唱过的歌曲,对宝宝都可能有很好的安抚作用。 6.让宝宝感受有规律的声音或震动。例如,吹风机、吸尘器、洗衣机等机器运转的声音和振动。 7.给宝宝喂一些水或奶,并且给他拍嗝,把哭闹时咽下的空气嗳出来。 8.给宝宝洗个温水澡,流水的声音以及与妈妈皮肤的接触会让宝宝感到安心。 9.带宝宝开车“兜风”,大多数“肠绞痛”的婴儿会在摇晃的车厢中睡得香甜,但这不算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因为一旦引擎熄灭,宝宝可能会再次醒来啼哭。 如果上述的安抚你轮流做了一遍又一遍,还是毫无效果,那么,是时候驱车带宝宝去看医生了。让医生检查宝宝,排除疾病,这样至少会让你对宝宝的健康做到心中有底。
1、心理行为治疗 心理行为治疗是改善抽动症状 、干预共患病和改善社会功能的重要手段。 轻症抽动障碍小朋友多数采用单纯心理行为治疗即可奏效。通过对患儿和家长的心理咨询,调适其心理状态,消除病耻感,采用健康教育指导小朋友 、家长 、老师正确认识本病,淡化小朋友的抽动症状 。同时可给予行为治疗,其中习惯逆转训练和效应预防暴露是一线行为治疗 。2、教育干预 在对运动障碍进行积极药物治疗的同时,对小朋友的学习问题、社会适应能力和自尊心等方面予以教育干预 。策略涉及家庭、学校和社会 。 鼓励小朋友多参加文体活动等放松训练,避免接触不良刺激 ,如打电玩游戏 、看惊险恐怖片、吃辛辣食物等 。家长可以将小朋友的发作表现摄录下来,就诊给医生观看 ,以便于病情的判别 。家长应与学校老师多沟通交流,并通过老师引导同学不要嘲笑或歧视小朋友。鼓励小朋友大胆与同学及周围人交往,增进社会适应能力。3、神经调控疗法 对于一些药物难治性抽动障碍小朋友,文献报道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经颅微电流刺激(CES)等神经调控疗法有一定的疗效。
单纯的抽动障碍一般不会影响学习。但是抽动障碍常常会同时合并一种或多种其他行为障碍,包括多动症(学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习困难、强迫障碍、睡眠障碍、情绪障碍、品行障碍、自伤行为等等。这些同时合并的行为障碍对学习的影响要远远超过抽动障碍本身。 所以在治疗处理或治疗抽动障碍的同时需要关注和处理这些可能同时合并的行为障碍。
抽动障碍治疗的一线药物包括硫必利片、阿立哌唑片和可乐定贴剂三种药物,其他的西药还有氟哌啶醇、硝西泮、丙戊酸和托吡酯等等,还有些中成药对抽动障碍也有一定疗效。较大剂量的硫必利或阿立哌唑在少部分小朋友身上可能出现胃口增加、体重增加或嗜睡等副作用,少部分小朋友用可乐定贴剂会在局部出现过敏的表现。但是这些副作用总体轻微,在停用药物后也能恢复。当然这三种药物对不会智力产生影响,当然也不会影响学习。
抽动障碍可以分为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抽动障碍和Tourette综合征三种类型,短暂性抽动障碍顾名思义就是持续一段时间、能够缓解的一种类型,对于这类小朋友,如果症状不重,对日常生活、学业或形象影响不大的,可以不用药物治疗。对于轻度抽动障碍患儿一般的治疗原则,主要是避免诱发因素、心理疏导,密切观察;中重度抽动障碍患儿的治疗原则是药物治疗和心理行为治疗并重。
家中有抽动障碍的宝宝,大部分的家长还是比较重视,会到医院就诊或咨询专业的医生。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注意点呢? 1、要避免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包括电脑、电视、手机、iPAD等),因为小朋友在接触电子产品后通常会引起情绪的变化,会诱发或加重抽动,这个在门诊是最常遇到的。节假日小朋友接触电子产品时间长了后出现抽动或抽动加重、反复; 2、避免情绪的剧烈波动,如打骂、体罚或过度兴奋; 3、对于学龄期的儿童避免学业或其他方面的过度压力; 4、年幼的儿童不要提醒; 5、避免感染,因为局部或全身的感染均会诱发抽动; 6、避免兴奋性的食物的摄入(如咖啡、可乐、巧克力、浓茶或辛辣食物等)。 同时家长要调整自身的心态,正确看待疾病,避免焦虑或过度关注。因为情绪是会传染的,家长的焦虑或过度关注会影响孩子的情绪,进而对孩子的病情产生负面影响。 家长也需要跟家人、朋友、老师等经常接触的人员沟通,打消他们的疑虑或对疾病不正确的认识,避免对小朋友的歧视,进而避免对小朋友产生负面的心理影响。
在门诊经常碰到小朋友因为眨眼睛或者清嗓子或者吸鼻子,这些动作来就诊,宝爸宝妈就会问啊,这小朋友这个动作他是不是就是抽动?抽动障碍的诊断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主要靠临床症状诊断,依据患儿抽动症状及相关的表现进行诊断。因此,详细询问病史是正确诊断的前提,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精神检查;可选择的辅助检查包括脑电图、头颅CT或磁共振、心理测验及血液检查等,目的在于评估共患病及排除其他疾病。所以如果是单纯的眨眼、清嗓子或吸鼻子的动作,眼科、呼吸科或耳鼻喉科的就诊就是需要的,如果有明确的眼部疾患或呼吸道的问题,就先治疗相应的疾病。进行正规的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明显,再重新评估是否符合抽动障碍的诊断。如果患儿同时有多个动作(如同时有眨眼、耸肩、清嗓子、扭脖子等),不能用某个局部的疾病(如结膜炎、鼻炎等)解释的,抽动障碍的诊断则基本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