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回父母家,看望父母。父亲告诉一位堂叔有很严重的病要我看看,我自然会答应,这是经常碰到的事。 下午,我还没有吃完饭,这位堂叔就到家里来等着了。满脸焦虑,一脸期待的表情。他说最近头昏到县医院神经内科看病,进行了脑CT检查,结果是轻度脑萎缩,医生说没有什么问题就回家了。回家后还是放心不下,问了一位药店的服务人员,告诉他说“脑萎缩就像癌症,无药可治”,从此他就整天担心,不停买各种中药、西药治疗,效果并不明显的。焦虑不断加重。 经询问得知,他已经78岁,退休10余年,现在每天看新闻,读报纸,记忆智能保持良好。可见“脑萎缩”并没有影响他的大脑功能。可以说他的脑萎缩是正常的老化现象,勿需担心。通过详细的解释,这位堂叔放心地回家了。但建议他还是可以定期去精神科或者神经内科门诊评估一下。 实际上,脑萎缩在健康老人中很常见,并不影响其社会功能,很多脑萎缩在健康体检中发现。为了排除其它可能性,可以去精神科或者神经内科评估一下。没有特别的问题就属于正常老化过程,不必管他。 可见,说“脑萎缩就像癌症,无药可治”不全对。脑萎缩无药可治是对的,但正常老化的脑萎缩本就勿需治疗。
健忘我们都知道随着年龄的增加,记忆力常常会减退。但正因为如此,我们会把记性不好都认为是健忘,认为是年老的正常反应。殊不知这样可能会延误病情,耽误治疗时机,导致不可逆转的损害。那怎么判断呢?简单说来,健忘,老年人自己常常知道自己记性不好,忘了的事过段时间有可能记起来。如果是这样就不必太担心。 近事遗忘这是老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的常见,典型症状。就是很久以前的事记得,但短期内的事忘记了,刚说过的话就忘了,常常反复问同样的问题,不记得上一餐吃了什么。不记得最近经历的事情(情景记忆障碍)。我们常常说,他们那么久远的事情都记得,家里面的人都认识,没有问题。可是,当损害到久远的记忆时,就会已经很严重了。这时治疗起来就会非常困难,而且也不可逆转。只能延缓病情进展。
☆合理用药——选择药物很重要 抗精神病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副反应,儿童处于身体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选择合适的药物对于儿童的长期用药和康复有重要作用。☆1、儿童精分患者的用药原则是什么? 单一用药好还是配合用药好? 选择疗效确切,副反应相对较小,通过批准可用于儿童的药物。尽量单一用药。☆2、目前已经先后出现了3代抗精神病药物,是不是越新的药物疗效越好? 目前出现的三代抗精神病药物各有优势,需个体化用药。并非越新越贵越好。有效副作用小的就是好药。☆3、我们知道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如: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等,效果之所以好是因为它即作用于多巴胺(DA)更对5羟色胺(5HT)受体有抑制作用,但是现在有一种说法认为抑制5羟色胺受体对症状并无大的影响,“DA与5HT双受体”学说已被否定,是真的吗? 精神分裂症的DA受体和5HT受体假说并未被完全证实,因此建立在这些假说基础上的质量假说更需谨慎对待。临床观察“DA与5HT双受体”作用是存在的,因此并不存在否定“DA与5HT双受体”学说。☆4、2012年美国裁定利培酮厂商隐瞒药物副作用,那么利培酮到底有那些副作用? 最常见的还是锥体外系副反应,如肌张力增加,静坐不能等;代谢方面的副作用,如体重增加,泌乳素增高所致停经泌乳;局部水肿等;还有导致心率减慢的副反应等。☆5、五氟利多是否是一个疗效好、价格便宜且副作用少的好药?是否可以作为一线药物长期服用? 五氟利多有确切疗效,价格便宜。但容易出现锥体外系副反应,目前并不作为一线药物长期服用。☆合理用药——停药、换药需谨慎 精神科药物种类是有限的,每种药物各有优缺点。精神分裂症需长期服药,停药换药最好与主治医生认真讨论后做出决定。☆6、如果用错药物会不会使病情恶化?如果没有疗效是否要立即停药或减药? 多数情况下,用错药并不会导致精神分裂症恶化。如果疗效不佳,最好要观察一段时间,因为抗精神病药物都有1-4周起效期。最好与医生商量。☆7、服药后出现四肢震颤、目光呆滞、行动迟缓等症状是否是药物副作用还是病症加重?如果出现副作用是否需要停药或换药? 这种情况多是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锥体外系副反应,并非病情加重。出现副反应可适当减量药物或者给予拮抗副反应的药物。最好不要停药和换药。☆8、停药与换药需要注意什么?如何安全过渡?停药与换药都要根据病人个体的情况,家长、患者和医生讨论后决定。最好有一短时间的停药或者换药期,不要突然换药和停药。☆9、儿童精神分裂症是否要终生服药?目前并无证据表明儿童精神分裂症需终生服药,看疗效和个人情况而定。☆10、对于不愿吃药的患儿,是否有长效的办法?目前并无针对儿童的长效针剂。☆就诊指南☆11、我们知道精神科较为特殊,没有很多的检查手段可以使用,那么对于初诊的患者和家属提供的患者病史资料需要哪些内容? 患者异常的表现,如语言、表情、动作行为;个人的变化情况。以及个人成长情况,包括妊娠期,生长发育期,学业,交友,个人兴趣爱好等。还需要家庭抚养、家族患病情况等。☆12、初诊多长时间可以确诊?多数如果病史资料翔实,精神检查交合作者1小时左右可以初步诊断。☆13、首次前来就诊的患者的就医流程是什么?可以直接到科室就诊吗?门诊挂号-医生问诊-实验室检查-确定初步诊断-用药观察-定期复诊☆14、复诊的患者需要提供哪些情况资料?患者服药情况,副反应情况,病情(症状)变化情况,上一次就诊资料。本文系段明君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4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卫生计生委、中央综治办、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残联《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 2015年6月4日 (此件公开发布)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卫生计生委 中央综治办 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 公安部民政部 司法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中国残联 精神卫生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加强精神卫生工作,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维护和增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创新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对于建设健康中国、法治中国、平安中国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加强精神障碍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工作,推动精神卫生事业全面发展,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精神卫生工作,先后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精神卫生事业发展。特别是“十二五”期间,精神卫生工作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举措,被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与支持下,有关部门加强协作,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贯彻落实,组织实施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安排资金改扩建精神卫生专业机构,改善精神障碍患者就医条件,通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专项支持各地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将严重精神障碍纳入城乡居民大病保险、重大疾病保障及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范围,依法依规对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患者实施强制医疗,积极开展复员退伍军人、流浪乞讨人员、“三无”(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人员中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各地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落实政府责任,完善保障机制,强化工作措施,深入开展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各级精神卫生工作政府领导与部门协调机制逐步建立,全国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和服务网络基本形成。截至2014年底,全国已登记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430万人,其中73.2%的患者接受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随访管理及康复指导服务。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心理应激因素日益增加,焦虑症、抑郁症等常见精神障碍及心理行为问题逐年增多,心理应激事件及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案(事)件时有发生,老年痴呆症、儿童孤独症等特定人群疾病干预亟需加强,我国精神卫生工作仍然面临严峻挑战。 目前,我国精神卫生服务资源十分短缺且分布不均,全国共有精神卫生专业机构1650家,精神科床位22.8万张,精神科医师2万多名,主要分布在省级和地市级,精神障碍社区康复体系尚未建立。部分地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发现、随访、管理工作仍不到位,监护责任难以落实,部分贫困患者得不到有效救治,依法被决定强制医疗和有肇事肇祸行为的患者收治困难。公众对焦虑症、抑郁症等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认知率低,社会偏见和歧视广泛存在,讳疾忌医多,科学就诊少。总体上看,我国现有精神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及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需要。世界卫生组织《2013—2020年精神卫生综合行动计划》提出,心理行为问题在世界范围内还将持续增多,应当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以健全服务体系为抓手,以加强患者救治管理为重点,以维护社会和谐为导向,统筹各方资源,完善工作机制,着力提高服务能力与水平,健全患者救治救助制度,保障患者合法权益,维护公众身心健康,推动精神卫生事业全面发展。 (二)总体目标。到2020年,普遍形成政府组织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家庭和单位尽力尽责的精神卫生综合服务管理机制。健全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精神卫生预防、治疗、康复服务体系,基本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卫生服务需求。健全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保障制度,显著减少患者重大肇事肇祸案(事)件发生。积极营造理解、接纳、关爱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氛围,提高全社会对精神卫生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公众心理健康,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三)具体目标。 到2020年: 1.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协调机制更加完善。省、市、县三级普遍建立精神卫生工作政府领导与部门协调机制。70%的乡镇(街道)建立由综治、卫生计生、公安、民政、司法行政、残联、老龄等单位参与的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小组。 2.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基本健全。健全省、市、县三级精神卫生专业机构,服务人口多且地市级机构覆盖不到的县(市、区)可根据需要建设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其他县(市、区)至少在一所符合条件的综合性医院设立精神科。积极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相关工作。 3.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紧缺状况得到初步缓解。全国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数量增加到4万名。东部地区每10万人口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数量不低于3.8名,中西部地区不低于2.8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遍配备专职或兼职精神卫生防治人员。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师基本满足工作需要,社会组织及志愿者广泛参与精神卫生工作。 4.严重精神障碍救治管理任务有效落实。掌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数量,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达到80%以上,精神分裂症治疗率达到80%以上,符合条件的贫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全部纳入医疗救助,患者肇事肇祸案(事)件特别是命案显著减少,有肇事肇祸行为的患者依法及时得到强制医疗或住院治疗。 5.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防治能力明显提升。公众对抑郁症等常见精神障碍的认识和主动就医意识普遍提高,医疗机构识别抑郁症的能力明显提升,抑郁症治疗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50%。各地普遍开展抑郁症等常见精神障碍防治,每个省(区、市)至少开通1条心理援助热线电话,100%的省(区、市)、70%的市(地、州、盟)建立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发生突发事件时,均能根据需要及时、科学开展心理援助工作。 6.精神障碍康复工作初具规模。探索建立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社区康复机构及社会组织、家庭相互支持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70%以上的县(市、区)设有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机构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委托社会组织开展康复工作。在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的县(市、区),50%以上的居家患者接受社区康复服务。 7.精神卫生工作的社会氛围显著改善。医院、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监管场所普遍开展精神卫生宣传及心理卫生保健。城市、农村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分别达到70%、50%。高等院校普遍设立心理咨询与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室)并配备专职教师,中小学设立心理辅导室并配备专职或兼职教师,在校学生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80%。 三、策略与措施 (一)全面推进严重精神障碍救治救助。 加强患者登记报告。各级卫生计生、综治、公安、民政、司法行政、残联等单位要加强协作,全方位、多渠道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日常发现登记和发病报告。村(居)民委员会要积极发现辖区内的疑似精神障碍患者,可应其家属请求协助其就医。具有精神障碍诊疗资质的医疗机构要落实严重精神障碍发病报告管理制度,按要求报告确诊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现辖区内的确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要及时登记,并录入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管理系统。 做好患者服务管理。各地要按照“应治尽治、应管尽管、应收尽收”的要求,积极推行“病重治疗在医院,康复管理在社区”的服务模式,对于急性期和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及时转诊到精神卫生专业机构进行规范治疗,病情稳定后回到村(社区)接受精神科基本药物维持治疗。各级综治组织应当协调同级相关部门,推动乡镇(街道)建立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小组,动员社区组织、患者家属参与居家患者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为辖区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建立健康档案,提供随访管理、危险性评估、服药指导等服务。基层医务人员、民警、民政干事、综治干部、网格员、残疾人专职委员等要协同随访病情不稳定患者,迅速应对突发事件苗头,协助患者及其家属解决治疗及生活中的难题。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研究建立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收治管理机制,畅通有肇事肇祸行为或危险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收治渠道,设立应急医疗处置“绿色通道”,并明确经费来源及其他保障措施。中央财政继续通过重大公共卫生专项对各地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予以支持。 落实救治救助政策。各地要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等制度的衔接,发挥整合效应,逐步提高精神障碍患者医疗保障水平。对于符合条件的贫困患者,要按照有关规定,资助其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并对其难以负担的基本医疗费用给予补助。对于无法查明身份患者所发生的急救费用和身份明确但无力缴费患者所拖欠的急救费用,要按照有关规定,先由责任人、工伤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等各类保险,以及医疗救助基金、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等渠道支付;无上述渠道或上述渠道费用支付有缺口时,由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给予补助。对于因医保统筹地区没有符合条件的精神卫生专业机构而转诊到异地就医的患者,医保报销比例应当按照参保地政策执行。民政、卫生计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等部门要研究完善符合精神障碍诊疗特点的社会救助制度,做好贫困患者的社会救助工作。对于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各级民政部门要及时纳入低保;对于不符合低保条件但确有困难的,或获得最低生活保障后生活仍有困难的,应当通过临时救助等措施帮助其解决基本生活困难。 完善康复服务。各地要逐步建立健全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大力推广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精神障碍和精神残疾康复工作模式,建立完善医疗康复和社区康复相衔接的服务机制,加强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对社区康复机构的技术指导。研究制定加快精神卫生康复服务发展的政策意见,完善精神卫生康复服务标准和管理规范。加强复员退伍军人、特困人员、低收入人员、被监管人员等特殊群体中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服务保障。随着保障能力的提升,逐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险对符合条件的精神障碍治疗性康复服务项目的支付范围。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机构示范性项目建设,促进社区康复机构增点拓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源提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促进精神障碍患者回归社会。 (二)逐步开展常见精神障碍防治。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开展医务人员精神障碍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高等院校要加强对其心理咨询机构工作人员和学生工作者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对就诊或求助者中的疑似精神障碍患者及时提供就医指导或转诊服务。精神卫生专业机构要建立会诊、转诊制度,指导其他医疗机构正确识别并及时转诊疑似精神障碍患者;要按照精神障碍分类及诊疗规范,提供科学规范合理的诊断与治疗服务,提高患者治疗率。各地要将抑郁症、儿童孤独症、老年痴呆症等常见精神障碍作为工作重点,关注妇女、儿童、老年人、职业人群的心理行为问题,探索适合本地区实际的常见精神障碍防治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为抑郁症患者提供随访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加强中医医疗机构精神类临床科室能力建设,鼓励中医专业人员开展常见精神障碍及心理行为问题防治和研究。 (三)积极开展心理健康促进工作。 各地要依法将心理援助内容纳入地方各级政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依托现有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师和护士,分级组建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定期开展培训和演练,发生突发事件后及时组织开展心理援助。鼓励、支持社会组织提供规范的心理援助服务信息,引导其有序参与灾后心理援助。具备条件的城市要依托12320热线及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建设心理援助热线和网络平台,向公众提供心理健康公益服务。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应当配备心理治疗人员,为精神障碍患者及高危人群提供专业的心理卫生服务。综合性医院及其他专科医院要对就诊者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向辖区内居民提供心理健康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应当设置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并配备专职人员,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制订校园突发危机事件处理预案。高等院校要与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建立稳定的心理危机干预联动协调机制,并设立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用人单位应当将心理健康知识纳入岗前和岗位培训,创造有益于职工身心健康的工作环境。监狱、看守所、拘留所、强制隔离戒毒所等要加强对被监管人员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 (四)着力提高精神卫生服务能力。 加强机构能力建设。“十三五”期间,国家有关部门重点支持各地提高基层精神卫生服务能力。各地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大力加强县级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和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各级卫生计生部门要委托同级精神卫生专业机构承担精神卫生技术管理和指导职能,负责医疗、预防、医学康复、健康教育、信息收集、培训和技术指导等工作。暂无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地区,卫生计生部门要委托上一级或邻近地区精神卫生专业机构承担技术指导任务,并指定同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相关业务管理。要鼓励社会资本举办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和社区康复机构,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发挥其在精神卫生防治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尚未建立强制医疗所的省(区、市),当地政府应当指定至少一所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履行强制医疗职能,并为其正常运转提供必要保障。 加强队伍建设。各地要建立健全精神卫生专业队伍,合理配置精神科医师、护士、心理治疗师,探索并逐步推广康复师、社会工作师和志愿者参与精神卫生服务的工作模式。各级精神卫生专业机构要按照区域内人口数及承担的精神卫生防治任务配置公共卫生人员,确保预防工作落实。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至少配备1名专职或兼职人员承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任务。教育部门要加强精神医学、应用心理学、社会工作学等精神卫生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高等院校举办精神医学本科专业;在医学教育中保证精神病学、医学心理学等相关课程的课时。卫生计生部门要加强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精神科护士培训;开展在精神科从业但执业范围为非精神卫生专业医师的变更执业范围培训,以及县级综合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临床类别执业医师或全科医师增加精神卫生执业范围的上岗培训。开展中医类别医师精神障碍防治培训,鼓励基层符合条件的精神卫生防治人员取得精神卫生执业资格。制订支持心理学专业人员在医疗机构从事心理治疗工作的政策,卫生计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共同完善心理治疗人员职称评定办法。落实国家对精神卫生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政策,提高其待遇水平,稳定精神卫生专业队伍。 (五)逐步完善精神卫生信息系统。 国家有关部门将精神卫生纳入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省级卫生计生部门要统筹建设本地区精神卫生信息系统,并使其逐步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全员人口数据库对接。承担精神卫生技术管理与指导任务的机构要做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信息审核、分析等,定期形成报告,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各地应当逐级建立卫生计生、综治、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司法行政、残联等单位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信息共享机制,重视并加强患者信息及隐私保护工作。要依法建立精神卫生监测网络,基本掌握精神障碍患者情况和精神卫生工作信息,有条件的地区每5年开展一次本地区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 (六)大力开展精神卫生宣传教育。 各地要将宣传教育摆到精神卫生工作的重要位置。宣传部门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作用,广泛宣传“精神疾病可防可治,心理问题及早求助,关心不歧视,身心同健康”等精神卫生核心知识,以及患者战胜疾病、回归社会的典型事例,引导公众正确认识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正确对待精神障碍患者。要规范对有关肇事肇祸案(事)件的报道,未经鉴定避免使用“精神病人”称谓进行报道,减少负面影响。教育、司法行政、工会、共青团、妇联、老龄等单位要针对学生、农村妇女和留守儿童、职业人群、被监管人员、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分别制订宣传教育策略,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各级卫生计生部门要组织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卫生宣传,增进公众对精神健康及精神卫生服务的了解,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政府领导。各地要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将精神卫生工作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订年度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完善精神卫生工作政府领导和部门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作用,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切实加强本地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要将精神卫生有关工作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统筹考虑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专业人才培养、专业机构运行保障等,推动精神卫生事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二)落实部门责任。各有关部门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规定及相关政策要求,切实履行责任,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工作落到实处。综治组织要发挥综合治理优势,推动精神卫生工作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各级综治组织要加强调查研究、组织协调和督导检查,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考评,加大检查考核力度,对因工作不重视、监督不到位、救治不及时,导致发生已登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重大案(事)件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和部门的责任。发展改革、卫生计生、公安、民政、司法行政等部门要按照“应治尽治、应管尽管、应收尽收”的要求,切实加强精神卫生防治网络建设。综治、卫生计生、公安、民政、司法行政、残联等单位要强化协作,进一步完善严重精神障碍防治管理与康复服务机制。发展改革、卫生计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要加强对包括精神障碍在内的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研究与指导。民政部门要会同残联、发展改革、卫生计生、财政等单位探索制订支持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服务工作发展的保障政策,加强康复服务机构管理,不断提高康复服务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各级残联组织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有关规定和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纲要提出的精神残疾防治康复工作要求,推行有利于精神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开放式管理模式,依法保障精神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卫生计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要加强研究论证,探索心理咨询机构的管理模式,制订发展和规范心理咨询机构的相关政策。 (三)保障经费投入。各级政府要将精神卫生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根据精神卫生工作需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保障精神卫生工作所需经费,并加强对任务完成情况和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的考核,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各地要扎实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落实政府对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投入政策。要建立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积极开拓精神卫生公益性事业投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精神卫生服务和社区康复等领域。 (四)加强科学研究。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及研究机构要围绕精神卫生工作的发展要求,针对精神分裂症等重点疾病,以及儿童青少年、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常见、多发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开展基础和临床应用性研究。重点研发精神障碍早期诊断技术以及精神科新型药物和心理治疗等非药物治疗适宜技术。加强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精神卫生法律与政策等软科学研究,为精神卫生政策制订与法律实施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综合研究和相关转化医学研究。加强国际交流,吸收、借鉴和推广国际先进科学技术及成功经验,及时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应用于精神卫生工作实践。 五、督导与评估 卫生计生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制订规划实施分工方案,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共同组织本规划实施。各级政府要对规划实施进展、质量和成效进行督导与评估,将规划重点任务落实情况作为政府督查督办重要事项,并将结果作为对下一级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2017年,卫生计生委会同相关部门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考核;2020年,组织开展规划实施的终期效果评估。
精神病药物恶性综合征 精神病药物恶性综合征 (Gurrera et al.2011)的特征表现是张力增加、 肌强直、 体温不稳定(>100.4。F或者 38℃至少发生2次),自主神经不稳定如心动过速,心搏过速超过基线>25%以上, 呼吸急促超过基线>50%以上,血压升高 ( 超过基线>25%)和在24小时内波动( >20 mmHg (舒张压)或者>25 mmHg (收缩压)、谵妄、肌红蛋白尿和肌酸激酶升高(至少超过参数4倍)(Gurrera et al.2011) 粒细胞和肝酶类升高( 乳酸脱氢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以及血清铁水平降低。但是没有一项实验室参数诊断NMS具有特异性。EEG可以提示代谢性脑病症状,如脑电普遍减慢 (Caroff and Mann 1988; Strawn et al.2007)。 对于那些同时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和5-羟色胺阻滞剂的患者来说,鉴于NMS和5-羟色胺综合征类似,生物学指标可能有助于鉴别诊断。原则上说来,服用任何一种抗精神病药物都可能导致NMS。如果发生NMS,需立即停用抗精神病药物。除了一般治疗措施之外,可以考虑给予特殊的药物治疗或者躯体治疗。 恶性综合征患者需转入ICU进行严密监测,稳定生命体、治疗高热等症状。其他可能导致这一综合征的药物(如锂盐,抗抑郁剂)都需停掉。 目前缺乏有效的特别治疗措施。肌松药硝苯呋海因 (2.5/10mg/公斤体重每天,IV)可能治疗这一综合征有效(Sakkas et al.1991)。但是一项纳入从1980到2006年的271例个案报告的META分析显示,硝苯呋海因和其他药物合用可能增加临床痊愈的时间,硝苯呋海因单独治疗总体死亡率增加(Reulbach et al.2007)。一次作者认为目前尚无有循证证据的治疗策略,包括在内(Reulbach et al.2007)。这些报告是互相矛盾的,因此缺乏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可以常规应用硝苯呋海因治疗精神病药物恶性综合征(证据分类F)。但是有些病例还是可以考虑使用硝苯呋海因,如体温极度升高,肌强直和代谢亢进(Strawn et al. 2007)(证据分类为C)。 给予6-10次的ECT治疗可能有用,但缺乏随机对照研究 (Trollor and Sachdev 1999; Supprian 2004)(证据分类C, 推荐等级 4)。 发生恶性综合征后采用何种治疗策略,尚缺乏充分的临床实验证据。一个重要的冲突是,患者发生恶性综合征后在给予同一抗精神病药物导致恶性综合征再发的风险增加(超过30%)(Caroff and Mann 1988; Pope et al..1991; Strawn et al.2007),但是绝大多数人却需要长期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一篇报道总结了预防再次发生恶性综合征的一些常规办法(Strawn et al.2007):– 应该详细报告轻微的发作 – 需要详细记录抗精神病药物的处方– 考虑更换药物 – 应该减少危险因素(如快速加量,超高剂量使用抗精神病药物) – 发生恶性综合症后至少停药2周,才能重新用药 – 低剂量的低效价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或者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需要的在通过试验后缓慢加量 – 应该仔细观察患者的恶性综合症的早期症状 – 考虑到患者重新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益处和可能复发恶性综合症的风险,需要获得患者和其家属的书面同意。 有综述报告(文献包括1972-2011)患者出现恶性综合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而非粒性白血球缺乏症和心肌炎后可以谨慎给予氯氮平治疗(Manu et al.2011)。但这篇综述有关恶性综合症的报告只是基于5个个案,患者发生恶性综合症后重新给予氯氮平的平均时间是8.5周(Manu et al. 2011)。个案报告 (Mendhekar et al。 2002; Norgard and Stark 2006)恶性综合症后可以重新使用抗精神病药物,但缺乏对照试验的证据。 基于这些非常有限的证据,发生恶性综合症后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是可能的( Strawn et al。 2007; Wells et al.1988) (证据分类为C3, 推荐等级 4)。
原发性失眠症的心理和行为治疗治疗概述 刺激控制治疗执行一系列的方法来强化床/卧室与睡眠的关联并且重建规律的睡眠觉醒时间: (1)只有在想睡时上床; (2) 不能入睡时就起床;(3)床/卧室只用来睡眠(不在床上阅读、看电视等等);(4)每天早上按时起床;(5) 不小睡。睡眠限制治疗一种严格限制卧床时间与实际睡眠时间尽量接近的方法,因此导致轻微的睡眠剥夺。在一段时期内(几天/几周)卧床时间逐渐增加,最后达到理想的睡眠时间。 松弛训练一种临床方法,目的是减少躯体紧张(如渐进性肌肉放松、自控训练)或者影响睡眠的侵入性思维(如想象训练、冥想)。多数松弛训练在开始时要专业人员的指导,每天训练,为期数周。认知治疗这一心理治疗方法旨在减少担心和改变有关睡眠、失眠症和失眠结果的错误观念和认知 。其他认知策略也用于控制卧床时的侵入性思维,减少对白天失眠后果的过度关注。睡眠卫生教育 有关健康和环境因素的常用指南(如饮食、锻炼、物质使用、光、噪音和温度等),这些因素可以促进或者干扰睡眠。这也包括关于正常睡眠和岁年龄增长睡眠改变的信息。 认知行为治疗(CBT) 一种综合治疗方法,包括了行为(如刺激控制、睡眠限制和松弛治疗)和认知策略。
常用的促进睡眠的药物 药名用量范围(mg)(老年人)半衰期(小时)催眠效果副反应苯二氮卓类受体激动剂苯二氮卓类药物 三唑仑0.25–0.5 (0.125–0.25)1.5–5.5增加总睡眠时间、2阶段睡眠%、REM潜伏期减少入睡前的等待时间、WASO、1阶段睡眠%、SWS%、REM%头昏、困倦、运动功能减退、运动障碍,协调性受损或者异常、吐词不清、共济失调、记忆缺失、胃肠道症状、反弹/撤药反应多见于短半衰期药物羟基安定7.5–30 (7.5) 6–16 艾司唑仑 1–2 (0.5) 10–24 四氟硫安定 7.5–15 (7.5) 四氟硫安定和 2-oxoquazepam: 25–41N-desakyl-1- oxoquazepam: 70–75氟胺安定 15–30 (15) 47–100 非苯二氮卓类药物扎来普隆 10–20 (5–10) 1减少入睡前的等待时间 右佐匹克隆、茚地普隆 (10–15-mg):减WASO 唑吡坦缓释剂:前6小时减少WASO头昏、困倦、记忆缺失、胃肠道症状、扎来普隆还可能导致肌痛和头痛 、右佐匹克隆有一种不好的味道并可致口干唑吡坦 10 (5) 1.4–4.5 唑吡坦缓释剂6.25–12.5 (6.25) 2.8右佐匹克隆 2–3 (1–2) 5–5.8 褪黑激素受体激动剂 雷美替胺 8 (8) 2.6入睡前的等待时间↓困倦、头昏、疲乏、不能与氟伏沙明、酮康唑、氟西汀、氟伏沙明、酮康唑或者酮康唑合用抗抑郁药 阿米替林 50–100* (20 mg) 10-28(包括代谢产物去甲替林)总睡眠时间↑入睡前的等待时间↓困倦、头昏、意识混乱、视物模糊、口干、便秘、尿潴留、心律失常、体位性低血压、体重增加。不宁腿加剧、周期性肢体运动或者REM睡眠的行为障碍多虑平75–100* (25–50) 8–24 2阶段睡眠% ↑ REM% ↓ REM潜伏期↑米氮平15–45* (7.5–15) 20–40 总睡眠时间↑入睡前的等待时间↓ WASO↓困倦、头昏、食欲增加、便秘、 体重增加、粒性白细胞缺乏症(罕见)曲唑酮 150–400* (150) 7入睡前的等待时间↓ WASO↓ SWS% ↑困倦、头昏、头痛、视物模糊、口干、心律失常、体位性低血压、阴茎异常勃起抗痉挛药物 加巴喷丁 300–600* (300) 5–7 WASO →到↓SWS% ↑困倦、头昏、情绪不稳、共济失调、震颤、视物模糊、复视、眼球震颤、肌痛、外周水肿噻加宾 4–8* (4) 7–9 WASO↓SWS%↑困倦、头昏、共济失调、震颤、无癫痫史的人新发抽搐、集中注意力困难、神经过敏、衰弱、腹痛、腹泻、恶心普加巴林 50–100* (25–50) 6入睡前的等待时间↓ SWS%↑困倦、头昏、共济失调、意识混乱、外周水肿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 5–10* (5) 21–54 入睡前的等待时间 →到↓ WASO↓SWS%↑REM%↓困倦、头昏、震颤、激越、衰弱、锥体外系症状、口干、消化不良、便秘、体位性低血压、体重增加、新发糖尿病、迟发性运动障碍和恶性综合征奎硫平 25–200* (25) 6数据不足非处方药OTC苯海拉明氯化苯海拉明: 50* 柠檬酸苯海拉明:76* (25 mg)2.4–9.3 入睡前的等待时间↓ WASO →到↓SWS% →到↑ REM% ↓困倦、头昏、运动障碍、口干、上腹不适、便秘、心动过速、老年人中谵妄和跌倒的风险褪黑激素 老年人中评估了2.5mg,标准剂量尚不清楚0.5入睡前的等待时间↓注意力集中困难、头昏、疲乏、头痛、易激惹*推荐的单剂最大量无变化→;增加↑;减低↓GI:胃肠道;REM:快眼动;SWS:慢波睡眠;WASO:入睡后觉醒
焦虑,朋友还是敌人心理学上对焦虑的理解和解读一、本体焦虑:存在的焦虑 当你感觉真正地活着时,是长期处在紧张的状态的,也就是所谓的存在焦虑(existential anxiety,也被称为本体焦虑)。这是人类特有的状况,因为人类会忧虑自身的死亡;而动物是没有存在的焦虑。人与动物的差别在于:人类有能力去觉察自己存在的生命脉络,以及伴随这种辨识能力而来的复杂人际关系。这种对死亡的忧虑是巨大且难以理解的,是超乎理性及无法控制的--此即是本体焦虑长久的状态。罗洛·梅说:"动物拥有的是一个环境,而人类拥有的是一个世界。存在焦虑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特色之一,它也包含了对非存在的恐惧。 因此,人类总是处在一种深度不安的状态中。人们觉察到自我是脆弱与有限的,并且在面对它时感受到了深刻的焦虑。为了处理这样的焦虑,每个人发展出自己特殊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的模式奠定了家庭、友谊、文化和社会结构的基础。当这模式不能适当性地应对最底层的焦虑时,人们就会建立更多的行为模式,导致更多的焦虑,于是,焦虑便在这样的循环底下自行增长,无法控制,并且使人渐渐衰弱。焦虑也可能经由身体、头脑和情绪上的症状反映出来,成为精神官能性焦虑(neurotic anixiety)的模式。二、精神官能性焦虑 通常个人不愿意去体验太多的本体焦虑,不是加以防卫,就是将之转变为精神官能性焦虑,所以人们很少体验到纯粹形式的本体焦虑。精神官能性焦虑是本体焦虑的缩小版,因为人们发现,转换为精神官能性的防卫与模式是比较容易掌握的。精神官能性焦虑会有以下这些症状:强迫思考、强迫行为以及其他成瘾或自我伤害的行为。基本上,在心理层面,大多数人情愿患上精神官能症也不要直接跟存在的恐惧打交道。而残余的本体焦虑也会出现于孤立、无意义、心绪不宁、不满足或是对生命产生疑惑的等等感受之中。对人类而言,本体焦虑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人们必须接纳深深的不安全感,才能面对焦虑做一个完全的自己。 人们常常带着本体焦虑问自己此生的目的与所求为何,有时他们体验到潜藏于底层的绝望感,或是感觉迷失方向,或是被遗弃,于是生命失去了色彩与强度;在极端的情形下,人会选择精神官能性的解决方法而变得忧郁,觉得没有任何事情值得努力,经历本体焦虑的人经常会失去生存的理由,甚至会失去生存的意志。这是很危险的情况,但同时也是一个让人勇敢面对生命挑战、找到生命意义以及生存意志的机会。 三、并不是所有的焦虑都是病态的 西方传统医学把焦虑视为某种潜在疾病的征兆或是许多身心症的原因,所以强调要根除或压制焦虑。存在主义哲学家和临床医生们则抱持另一种观点,认为焦虑是生命的基本现象,存在于所有的改变、成长、发展和社会文化成就的背后。从这个角度来看,并不是所有的焦虑都是病态的。确实,焦虑是存在的条件,没有了焦虑,我们就不会那么有活力与人性化了。 只有当焦虑变得严重,导致个人失去或阻碍了生命的适应力,并且以精神官能症的特征出现时,医疗才能介入。然而大多数人(包括医生在内),都很难区分出本体焦虑与精神官能性焦虑的差别。本体焦虑可能使一个人在生命中做出正面的调适,精神官能性焦虑则引发出许多使人衰弱的综合症状。人们因为未对这两种不同形式的焦虑有充分的了解,便以为所有的焦虑都是一样的。于是有些人盲目服用医师开立的镇静剂,或使用社会认可的化学物品,如尼古丁或酒精,试图治疗或减轻焦虑的状况。非医用的药物如大麻或古柯碱常常同时用来享受快感与减轻焦虑。我们变成了一群不能容忍挫折、不能在身体或感情上稍稍经历痛苦的人。药物帮助我们减轻症状,但并未让我们了解真正的病因。同时,药物使人对生命的感受变得迟钝,把人变得镇静与平庸。 我们创造了没有进步的和平,毫无意义感的平静。这样的窘境在英国剧作家彼得·谢弗(Peter shaffer)的剧作(《恋马狂》中被戏剧性的点破了。剧中一位精神科医师,挣扎于道德的纠缠与治疗介入之间:我想要使这个孩子成为一位热诚的丈夫、一个有爱心的公民、一个崇拜合一且抽象的上帝的人。然而,我的成就却更像是在造就一个幽灵!四、应对焦虑的方式 人类会用各种不同的定义、活动以及目标,来改善、掩饰及处理这种对虚无的恐惧,以及生命的无意义。在出生时,儿童对世界的体验一定是迷惑与焦虑的:生命的意义怎么可能是从这样的混乱之中产生的,构成主义学者的观点认为:现实是通过语言、逻辑数理、音乐、空间、身体一触觉的,以及个人的种种智能运用而组成的。通过这些智能的运用,加上利用父母和其他人所提供的信息,儿童在与周遭世界的互动关系中,逐渐形成了自我意识。这种定位感与找到自己的方向所提供的根基,能帮助对付潜在的本体性焦虑。这种智能越成熟,个人就越感到安全。许多人身处异国,无法有效的用语言与人沟通时,就会感到极大的焦虑;若再加上身体语言被误解,情形就会更糟。一旦这些智力彻底丧失时,会被认为是精神疾病的症状;智力未完全丧失所导致的混乱状态,也会使人对于生命的意义产生困惑。 童年时期的焦虑:从五岁的儿童到现在的我只是一小步,但是从新生儿到五岁的儿童却是一段令人胆寒的距离。--列夫·托尔斯泰(LeoTolstoy) 当婴儿被父母怀抱时,会觉得受到保护,不会受到死亡的威胁;寸斗小孩的成长来说,这种安全感是很重要的。当孩子在体验有意义的关系时,对孤独与恐惧的感受会暂时得到纾解;这是为什么人类穷尽毕生的时间寻觅和保持亲密关系。越把人际关系看作是存在问题的解答,他们就会变得越依赖、固执和强迫(思考或行为)。于是这种关系会陷入被抛弃的恐惧中,还会有外在依赖、低自我评价、操纵与控制、权力争夺的情形,并固着在浪漫情调中。在婴儿时期,解决本体焦虑最普遍与深刻的方式,就是母亲—幼儿的依赖关系(依恋关系)。这种模式会以各种面貌在每个人的生命中一再上演.其所形成的结构与意义,影响这个人日后的人际与社会关系。生命的意义中最普遍的假面具是权力、控制与名望。但是更容易被接受的解决方式是灵性、道德、宗教、文化、创造力,以及对技能的掌握和个人成长!本体焦虑是无时不在的,而所有这一切活动都是本体焦虑所驱动的。有勇气的人才能在面对死亡的不断威胁时,仍能开出生命的花朵。 角色与意义:每个人先是经由父母的教导,然后再通过大众的教育,发展出各种角色以适应本体焦虑。这些角色为生命提供了目的感、提供了表达内在能量的方向,并且使人在同侪间有超越感与权威感。因为角色与每个人发展的生命背景是息息相关的,这也使个人更依赖外在的环境。在一个人失去角色时(真正失去或有失去的危机),常常会揭开潜藏着的本体焦虑,而体会到无助或沮丧;当孩子长大离家时,母亲就失去了她照顾者及供应者的角色;当一个人被开除,或是一份关系因离婚或死亡而告终时,他就失去原本的角色了。在这些案例中,他们因失去角色所引起的无助和焦虑的程度,跟过去依赖角色来界定他们自我的程度有关。一个人若能诚实的对待自我,并且觉察到内心的真实本性而发展出个人生命的意义感,在面对别人的期待时,他就能带着平静和信念去接受这些角色的失落。当个人能够以接纳而非压抑的方式与本体焦虑和平共处时,他们之间互动时的互相依赖就少了;彼此的关系会更像是两个自主的个体在互相分享,而不是只想融为一体。这时两个人在对话中都能拥有更多的自己,而不是日渐减少的自己!关系会变得像一座花园,每个人在这花园中茁壮成长,自由地选择与他人联结。 不幸的是,多数的关系像陷阱,每个人都受到许多限制,动弹不得,因为恐惧而相互依附。当人们独立自主时,他们能建设性的处理自己的本体焦虑;当人们依赖他人时,本体焦虑就会被掩盖与忽略。这两种不同的关系都是应付本体焦虑的方法。令人满意的关系提供了一种亲密感,能够成功的处理本体焦虑。要是没有这样的关系,个人就会体验到相对的孤独感,孤独到极点时,就会生成一种孤立的感觉。五、拥抱本体焦虑 只要本体焦虑跟真实我保持联系,它就能加强我们的驱动力,让我们有力量自我表达与追求生命的意义;并为生命的乐趣添加香料。当一个人变得越来越依赖他人的认同时,本体焦虑会因为害怕失去生命的权威而转变成精神官能性的焦虑。如果仅仅用化学性药品如镇静剂来治疗精神官能性焦虑时,我们要承担的危险是,除了把本体焦虑除去之外,也会把生命的乐趣给消减掉了。为了在生命中扮演好角色而放弃真实我的人,也会丧失对生命的热诚,因为他们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害怕冒险。引用一句圣经上的话:"如果一个人赢得了全世界(安全),却失去了自己的灵魂(意义),他所得到的又有什么用呢?
情绪的自我调节大多数情绪困扰或心理疾病在一定程度上需要靠自己去解决的,心理医生只是给你一个方向或建议,是否能从困扰中出来全靠当事人自己。很多来看心理医生的人,以为一旦建立了关系,医生就会投入热情来帮助当事人走出困境,这是一种想当然。心理医生更像一个图书馆,你在哪儿查阅资料,有了这些资料怎么使用是自己的事,跟那本书无关。也许我贬低了心理医生的作用,不过,如果当事人去除对心理医生的神话,对自己的康复是更有益的。苦是自我在成长中的必经阶段,既然是成长的烦恼,也要靠成长去解决。如果明白情绪的困扰是一种人类生存的自然状态,快乐和忧伤是交替着的,开朗和沉抑也是交替的,想白天与黑夜。可以把情绪困扰想象为一个不期而来的“客人”。家里客人来了,会让你感觉不舒服,不能那么随便了,行坐、穿衣要规矩一些,说话、做事也有了禁忌。但客人还会走,它不是你家里的人,这样一想就不是那么难受了。三、文化造就了人类的辉煌,也造就了人的存在的困境。文化把无极的世界变成有极,把无序的社会变得有序,把具有动物天性的人从自然界剥离成为循规蹈矩的社会人。按照主流文化模式,每个人就必须削足适履去成为一个普通人,需要去个性,加共性来符合文化期望。正如契可夫笔下《装在套子里的人》,我们正是被强行装入文化套子中的人。装在套子里的你不可能是没有压抑的痛苦,如果你认同这个痛苦,那么痛苦就不再烦恼你,反倒成为你的资源。如果你不认同这个痛苦,希望没有它,或者试图快速消除它,那么你就扩大了这个痛苦。躯体上的自我调节的方式有很多,数千年来,人们都在通过修炼的努自我调节有两个层面,一是观念上的,一是躯体上的。这里主要想谈一下通过改变观念来适应环境,这里有三条原则:更大的自我控制能力。修行正是从身到心,然后再由心及身,这就是自我调节或养身的诀窍。大多数学者或著书人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偏好,常常夸大某种自我调节的功能,仿佛告诉读者只要坚持你就可以重整心态,摆脱烦恼。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那种自我调节的方式是只有益而无害的。正如轻松的跑步锻炼也可能引发膝关节磨损一样,要很好的通过自我情绪调节来完善心身,就要破除一些迷信,让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来选择自我调节的方式或程度。不然,越想改善越被其累,出力不讨好。正如越想睡越睡不着,想睡得念头使自己的神经处在兴奋之中。 一、所有的痛苦跟你选择的观念系统有关,如果改变了观念,心理痛苦会不治而愈。为什么?因为我们的行为、思想、欲望常常被自己的观念系统限制,不能随心所欲的生活,这就产生痛苦。比如,我们欣赏美丽的女性,并坦然地在人群中表达自己的喜爱,一旦担心被人斥责为好色之徒,那种坦荡之心就蒙上阴影。如果人能自行其是又不用承担责任和风险是很少有烦恼的。自我情绪调节解析 大多数情绪困扰或心理疾病都是要靠自己去解决的,心理医生只是给你一个方向或建议,是否能从困扰中出来全靠当事人自己。很多来看心理医生的人,以为一旦建立了关系,医生就会投入热情来帮助当事人走出困境,这是一种想当然。心理医生更像一个图书馆,你在哪儿查阅资料,有了这些资料怎么使用是自己的事,跟那本书无关。也许我贬低了心理医生的作用,不过,如果当事人去除对心理医生的神话,对自己的康复是更有益的。自我调节有两个层面,一是观念上的,一是躯体上的。我比较喜欢通过改变观念来适应环境,这里不外三条原则: 一、所有的痛苦跟你选择的观念系统有关,如果改变了观念,心理痛苦会不治而愈。为什么?因为我们的行为、思想、欲望常常被自己的观念系统限制,不能随心所欲的生活,这就产生痛苦。比如,我们欣赏美丽的女性,并坦然地在人群中表达自己的喜爱,一旦担心被人斥责为好色之徒,那种坦荡的之心就蒙上阴影。如果人能自行其是又不用承担责任和风险是很少有烦恼的。二、所有心理痛苦都有意义的,所有的体验对生命都是重要的。心理痛二、所有心理痛苦都有意义的,所有的体验对生命都是重要的。心理痛苦是自我在成长中的必经阶段,既然是成长的烦恼,也要靠成长去解决。如果明白情绪的困扰是一种人类生存的自然状态,快乐和忧伤是交替着的,开朗和沉抑也是交替的,像白天与黑夜。可以把情绪困扰想象为一个不期而来的“客人”。家里客人来了,会让你感觉不舒服,不能那么随便了,行坐、穿衣要规矩一些,说话、做事也有了禁忌。但客人还会走,它不是你家里的人,这样一想就不是那么难受了。自我情绪调节解析 大多数情绪困扰或心理疾病都是要靠自己去解决的,心理医生只是给你一个方向或建议,是否能从困扰中出来全靠当事人自己。很多来看心理医生的人,以为一旦建立了关系,医生就会投入热情来帮助当事人走出困境,这是一种想当然。心理医生更像一个图书馆,你在哪儿查阅资料,有了这些资料怎么使用是自己的事,跟那本书无关。也许我贬低了心理医生的作用,不过,如果当事人去除对心理医生的神话,对自己的康复是更有益的。自我调节有两个层面,一是观念上的,一是躯体上的。我比较喜欢通过改变观念来适应环境,这里不外三条原则: 一、所有的痛苦跟你选择的观念系统有关,如果改变了观念,心理痛苦会不治而愈。为什么?因为我们的行为、思想、欲望常常被自己的观念系统限制,不能随心所欲的生活,这就产生痛苦。比如,我们欣赏美丽的女性,并坦然地在人群中表达自己的喜爱,一旦担心被人斥责为好色之徒,那种坦荡的之心就蒙上阴影。如果人能自行其是又不用承担责任和风险是很少有烦恼的。二、所有心理痛苦都有意义的,所有的体验对生命都是重要的。心自我情绪调节解析 大多数情绪困扰或心理疾病都是要靠自己去解决的,心理医生只是给你一个方向或建议,是否能从困扰中出来全靠当事人自己。很多来看心理医生的人,以为一旦建立了关系,医生就会投入热情来帮助当事人走出困境,这是一种想当然。心理医生更像一个图书馆,你在哪儿查阅资料,有了这些资料怎么使用是自己的事,跟那本书无关。也许我贬低了心理医生的作用,不过,如果当事人去除对心理医生的神话,对自己的康复是更有益的。自我调节有两个层面,一是观念上的,一是躯体上的。我比较喜欢通过改变观念来适应环境,这里不外三条原则: 一、所有的痛苦跟你选择的观念系统有关,如果改变了观念,心理痛苦会不治而愈。为什么?因为我们的行为、思想、欲望常常被自己的观念系统限制,不能随心所欲的生活,这就产生痛苦。比如,我们欣赏美丽的女性,并坦然地在人群中表达自己的喜爱,一旦担心被人斥责为好色之徒,那种坦荡的之心就蒙上阴影。如果人能自行其是又不用承担责任和风险是很少有烦恼的。二、所有心理痛苦都有意义的,所有的体验对生命都是重要的。心理痛三、文化造就了人类的辉煌,也造就了人的存在的困境。文化把无极的世界变成有极,把无序的社会变得有序,把具有动物天性的人从自然界剥离成为循规蹈矩的社会人。按照主流文化模式,每个人就必须削足适履去成为一个普通人,需要去个性,加共性来符合文化期望。正如契可夫笔下《装在套子里的人》,我们正是被强行装入文化套子中的人。装在套子里的你不可能是没有压抑的痛苦,如果你认同这个痛苦,那么痛苦就不再烦恼你,反倒成为你的资源。如果你不认同这个痛苦,希望没有它,或者试图快速消除它,那么你就扩大了这个痛苦。
今天做了一个面对患者的演讲,部分内容可能对一些焦虑或抑郁患者有些启发,所以在这里把研究的内容整理了一下,作一些分享。 爱与被爱的能力前段时间,我门诊来了一个患者,是一名青年女性,从医学的角度来诊断呢,她就是抑郁患者。感觉心情不好,容易感到伤感,经常莫名的想哭,无缘无故的心烦意乱、对家人发脾气,几乎没有发自内心的愉快感,感觉生活的很累。当时我就问她:“我说是什么让你感到生活这么的没有意义”。然后,她就给我讲述了她什么的不幸“说自己怎么不顾家人的反对,嫁给了现在的丈夫,自己付出了多少,又放弃了多少;而丈夫对自己并不关心和理解,和婆婆的关系又怎样不好,等等等等。老实说,当时听得我也挺动容的。有一种什么印象呢?就是一个生活坎坷的可怜女人,自己付出很多,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或许这就是她抑郁、焦虑的来源之一。所以,除了开药,我建议下一次她能够由家人一起陪伴来复诊。我觉得她的问题可能需要家人一起来解决。但让我感到意外的时,在复诊时,从丈夫处却得到大相径庭的情况描述,差异很大。他的丈夫也是颇多埋怨,也认为自己已经很关心她,为她做了很多改变和努力,家人也都尽量迁就她,但她好像感觉不到这样。我就在想,为什么双方都认为自己付出了很多,事实上也确实做了很多,但双方又视乎都没有一点心存感激。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自己是给这样一种情况取了一个名字,“爱与付出的挫败”。这种情况其实不单单存在于夫妻或恋人之间,也存在于朋友之间、亲人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乃至于所有的需要人与人的相处之间。我想、在座的,或多或少都曾经遇到过、或者说正面临着类似的情境、有过类似的困扰。所以、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爱的付出与收获”,当然,这里的爱,并不简单的指恋人之间的亲亲我我,是所有的能让我们感受到温暖的关心、关爱。 如果梳理一下我们的人生:从我们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开始,就开始接受来自于父母无私的爱,这让我们感受到安全;在学习阶段,我们会感受到来自于老师的关心、来自于同学、朋友之间的友谊,这让我们不会孤单;成年以后,我们开始与异性交往,尝试建立更亲密的关系,有了情感的寄托;迈入婚姻,又开始逐渐适应彼此的习惯、放弃自己的一些个性,这样我们感到被需要;老年以后,相濡以沫的生活,不再恐惧离别。一生之中,爱虽然不是全部,但是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人生变的丰富而有意义的原因之一。当我们感受到对别人很重要、能别被人需要的时候,这也是一种自我价值的体验。但是、需要注意到的是,爱,她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互动关系,是人与人在交流、沟通中才能产生的令人愉快的情感体验;并不是付出了就是给予爱,也不是别人给予了爱,我们就一定能接受到的,所以,爱更是一种能力。就像佛家说的,这种能力是需要去“修炼”的。当这个过程出现阻碍的时候,就会产生很多令人不太愉快的体验,你可能会感动孤单、寂寞,因为没有人需要我,我是被孤立的;也可能感到愤怒,特别是付出不被理解的时候;也可能会感到焦虑而不安。都会成为心理疾病产生的源头。爱的过程要怎么才能保持通畅呢?使我们既能将关爱有效的传递给别人;也能接受到别人对我们的关爱。就像我们刚在说的,她是一个互动的关系过程,也就包含了两个方面:付出爱的一方和接受爱的一方。那我们的角色经常会变换,有时候是付出的一方,有时候是收获的一方。站在付出的一方时:怎么样能让对方更好的感受到我们在关爱他呢?生活中,这样一种情况非常常见:父母为了子女掏心掏肺,有些家长为了子女上好的学习、能出国留学,不惜省吃俭用,牺牲自己的生活;但子女并不买账,反而对父母的做法颇多指责。很多人不理解,大家会怎么看待这件事情呢?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或许更容易明白:说有一只兔子,很希望得到鱼儿,于是,他每天都会把自己最喜欢的胡萝卜送过鱼儿;但是有一天,鱼儿却没法忍受了,生气的跳出水面来要和兔子绝交。兔子非常委屈和伤心。你给的东西是你认为最好的,但并不一定是对方所需要的。所以,有效的付出应该是从对方需求的角度出发来提供的。这样才能得到对方的回馈与感激。站在接受的一方时:又该如何呢?有时我们会感到生活中关爱很少。这有两种情况:第一、确实没有足够的人关心我们,我们的朋友太少,或者和家人疏远了,有隔阂了。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别人给予我们多少,这是我们无法控制的;有时候我们会采取埋怨、指责,甚至用不惜伤害自己的方式,去给别人施加压力,以此去获取别人的同情,索取别人的关爱。但往往事与愿违,只会把别人推得更远了。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我也经常用它来告诫自己:“让别人帮助我,是我的义务,不是我的权力”。我们没有权力去要求别人对我们多好,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改变自己,用别人喜欢的方式去和别人交流,让他们喜欢我们,主动的愿意关心、帮助我们,这是我们可以做到的。第二、也许有人在关心我们,但我们总是感觉不满意,只看到他们做的不好的地方,而忽视做的好的地方,还在不断的索取。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对被人的给予抱有感恩的心。毕竟,关心我们,对他们来说,不是必须做的。只有这样,别人才会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也才会更愿意付出更多。当有很多的资源,别人给予的很多时;我们也能够积极去感受和相应时;这个时候幸福感是最多的。当别人愿意给予,而我们不能积极去感受时;或许也还能接受,这就像那些所谓的集万千宠爱与一身的人,即便不珍惜,她并不缺少爱。但大部分人没有这样的幸运,是吧。当我们的资源很有限,别人不愿意给予和付出;但我们能积极调整自己,去接纳这样状态,去珍惜仅有的一些关爱,也还能接受。至少心理上还是有安慰的,并不是一无所有。但,当别人不愿意给予,而我们有没有积极面对的能力时,问题就可能发生了,挫败感、抑郁、焦虑、不甘心就会如影随形。愿意生活中有什么样的关系模式,是否发展充满关爱的人际环境,可以由我们自己来做出选择。不要仅仅是抱怨,改变自己一点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