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R)的目的在于缓解膝关节疼痛,矫正膝关节畸形,改善患膝功能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TKR术后进行康复活动,可以最大限度地改善假体膝关节功能。TKR术后康复是否恰当,不仅对手术效果有很大影响,而且直接影响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 术后康复锻炼注意事项 由于膝关节功能主要体现在关节活动度和股四头肌、腘绳肌肌力,所以术后康复的主要内容是关节活动度的锻炼和股四头肌、腘绳肌肌力锻炼。此外,为配合行走及恢复体力,可附带进行体力恢复锻炼。锻炼前后疼痛严重或对疼痛比较敏感的,可用一些温热疗法,并可小量使用消炎镇痛药或止痛药。老年人锻炼前应排尽大小便,避免睡觉醒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内或起床后立即锻炼。锻炼时应穿宽松衣裤和防滑鞋,最好有人协助保护,并予以适当鼓励,共同配合努力。增加膝关节活动度和增加肌力的锻炼相结合,即使达到正常水平也应继续维持长期的锻炼。人工膝关节有屈曲限值,目前各种假体设计基本在110~135°之间,一般经过康复锻炼能够达到110°左右即可获得较为满意的日常活动需要。如存在手术安装问题等某些特殊情况应听取医生的建议。总之,康复训练中及康复后膝关节能够达到的屈曲度数以产品设计屈曲限值为准,不可超范围盲目追求更大的度数,否则可能造成关节损伤1. 围手术期康复练习 主要是术后住院期间的康复治疗,根据术后身体恢复状况可以分几个阶段进行。(起始阶段、中间阶段、递进阶段、恢复活动阶段)(1) 术后第1~3天 由于手术创伤和术中一定量的失血,因此术后第 1 天病人较虚弱,伤口疼痛也较明显,麻醉造成的胃肠道功能未完全恢复不能进食,同时关节腔内的积血仍需通过保留的引流管引出。因此,病人以静养为主。足踝至膝关节以上用弹力绷带轻微加压包扎、冰袋冷敷以减少出血、消除肿胀。由于即使正常人在休息时膝关节也倾向于轻度屈曲,因此如膝关节后侧软组织较紧则应将足跟垫高使膝关节处于伸直位以防日后膝关节屈曲挛缩,在训练间隙和夜间休息时使用沙袋压迫、膝关节支具或伸直位石膏防止屈曲,一般术后应持续使用 6 ~ 8 周。 由于下肢肌肉的舒缩犹如一个泵不断将血液挤回心脏,手术后患肢完全没有活动可使下肢血液淤积、肿胀,造成深静脉血栓,血栓脱落可造成肺、脑梗塞引起生命危险。同时完全没有活动可使肌肉和关节失去弹性,影响术后肢体和关节功能的恢复。因此,手术后第1~3天应将小腿略垫高,同时做如下康复练习:① 被动练习(在医护人员指导下由陪护人员完成)● 对患肢做由足及大腿的按摩,每 2 小时按摩 10 分钟● 对患肢做由足及大腿的按摩,每 2 小时按摩 10 分钟● 屈伸踝关节(与下肢按摩交替进行),每 1 小时活动 10 分钟 本阶段暂避免CPM练习,因可能增加关节内出血。②主动练习(病人自主完成) 肌肉等长舒缩练习(与被动练习间隔进行): ● 足用力做上勾和下踩的动作,每隔1小时10下,每个动作持续3秒 ● 健膝屈曲,患膝充分伸直做压床动作,此时股四头肌收缩、膝关节展平,髌骨可轻微上下移动,每2小时练习1组, 重复30次, 每次持续10~15秒 通过本阶段锻炼应达到: · 基本消除患肢肿胀 · 患肢大腿、小腿肌肉能够协调用力做出肌肉舒缩动作 · 依靠小腿重力,膝关节被动自由屈曲无严重不适(2) 术后第 4 ~ 7 天 病人已经可以正常进食,体力逐渐恢复,伤口疼痛开始减轻,关节内积血引流管已经拔除,患肢肿胀逐渐消除,可在床上坐起。 本阶段可继续前3天的练习,但逐渐过度到完全主动练习。 增加以下练习:①主动练习 ● 抱大腿上提,呈屈膝活动,每隔2小时5~10下,或仰卧于床边 ● 侧身,患肢在上,做无重力屈伸膝关节的动作,每隔2小时5~10下● 在陪护人员帮助下,坐于床边,双侧小腿自然下垂于床边,如疼痛较剧烈可先在床边放一张凳子,足搁于凳子上。 或仰卧于床边,将患侧小腿悬于床沿下,通过自我调节髋关节的位置及外展角度来调整膝关节屈曲度,以完成膝关节自我控制下的主动屈曲,角度逐渐增大。 每隔 2 小时悬垂约 10 分钟 自然下垂习惯后,坐于床沿做如下锻炼: ● 健侧(或一侧)足与小腿压于患侧(或另一侧)足踝上,做向下悠压的动作 ● 健侧(或一侧)足勾于患侧(或另一侧)足跟部,协助患侧(或另一侧)小腿做上举的动作;或用一根绷带一头绑于足部,另一头牵于病人手中,自行牵引使小腿抬起,膝关节伸直。 两者交替进行,每2小时练习20~30分钟,以增强关节活动范围练习(ROM 练习)。 本阶段可在陪护人员帮助下下床坐于凳子上或作适应性站立(创伤反应期过后即可)。不用骨水泥固定的膝关节置换应于术后5~6周下地。 几种练习可交替进行 ,因患肢下垂造成的小腿及足面肿胀或充血发紫不必担心,会随着术后恢复练习而逐渐消失。 通过本阶段锻炼应达到: · 争取膝关节被动屈曲达到90°,并能完全伸直(被动) · 能适应坐凳和站立状态(3)术后第8~14天 根据恢复情况继续前一阶段练习,并可进一步增加以下练习。① 卧床直腿抬高练习,抬30°即可,保证膝关节伸直及背部展平,坚持5~7秒,重复30次,每天练习3~4次 。可先垫枕帮助,逐渐降低枕头高度。避免侧卧外展抬腿(直腿抬高锻炼)② 扶栏杆做下蹲练习,蹲下后坚持5~7秒,每天3~4次,每次30下,逐渐增加下蹲程度③ 渐进式膝踝屈伸练习 ● 慢慢地同时抬起脚跟,直到脚尖着地,然后放回来直到脚跟着地 ● 交替练习上面的动作,一只脚脚尖着地,一只脚脚跟着地,交替变换 在陪护人员指导下扶助行器练习平路行走,膝关节负重约10公斤(秤量), 每天练习3~4次,每次10~20分钟 自行或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合理安排,日间交替进行上述练习。 通过本阶段锻炼应达到: · 膝关节主动屈曲达到或超过90 °,可主动伸直,可坐便。2. 出院后康复练习 如伤口愈合良好,未发生严重手术并发症,一般于术后10~14天拆线,病人身体状况已大部分恢复,可以出院。此时膝关节功能并未达到理想范围,故出院后康复练习仍应坚持,否则将前功尽弃。(1) 术后第15~28天 ① 主动练习(等张练习) ● 膝下垫一枕头,保持屈膝约30 °,而后使足跟抬离床面直至患膝伸直,保持7秒钟(终末伸膝锻炼),每天3组,每组30次。 ● 坐于床边或凳子上开始主动屈膝伸腿练习,伸起后绷紧保持7秒钟,放下重复。能够抬50次后可在踝部加重物,从1kg开始,每次增加1kg,直至4.5kg,能连续抬50次,每天3组。主动屈膝伸腿练习 ● 俯卧主动屈膝练习,3次/日,重复30下,每10下反手抱足下压一次俯卧主动屈膝练习反手压膝 ● 站立位屈膝练习,能够连续50次后可在踝部加重物,从0.5kg开始,直至2.5kg,能连续屈50次,每天3组。站立位屈膝练习 ● 在陪护人员保护下继续扶助行器做行走练习,膝关节负重约30~50公斤, 21天后可去除助行器逐渐完全负重行走, 每天练习3~4次,每次15~30分钟 。 ● 弓步练习,两腿前后分开,交替弓步压膝,足底不离地,后腿伸直,每天3组,每组30次弓步练习 ● 下蹲练习同前。下蹲练习 ● 利用门框练习。将手抬高至肩的高度,抓住门框。拇指朝上。尽量不要用上肢去支撑身体,大腿肌肉绷紧。两腿分开,与骨盆同宽,站成走路的姿势。两个脚掌都踩在地上。下肢弯屈,尽量将重心前移。脚跟不要离开地面,感觉小腿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回到刚开始的姿势站好,重复3到5次。弯下后面那条腿,臀部向后用力,上身前倾。后面腿的脚掌压在地上。前面腿伸直,脚尖尽量向鼻子的方向勾起。脚跟压在地上,感觉到整个下肢的后面被拉紧,做3到5遍, 每天练习3组。 利用门框练习② 被动练习 ● 下肢肌肉按摩放松练习,每次主动练习后均可做此放松,持续5~10分钟下肢肌肉按摩放松练习 ● 病人俯卧位,由家人帮助扶小腿屈膝练习,尽量屈膝,可持续加压与悠压交替进行,每天3组,每组30次 。俯卧辅助屈膝练习 通过本阶段锻炼应达到: · 主、被动屈膝达到或超过 120 ° · 能自主有力地屈伸膝关节,可自己穿鞋袜 · 完全负重行走(2) 术后第30~60天 ① 康复师指导下的器械练习 ● 水中行走练习 ● 跑步机上行走练习 ● 静态自行车练习 ● 负重伸膝练习 ② 被动练习 同上一阶段。 ③ 自主练习 ● 无辅助平路行走练习,每天3~4次,每次30分钟左右平路行走练习 ● 垫高弓步练习,在前一阶段弓步练习的基础上,将患侧足下垫高,而后进行弓步练习,可逐渐增加高度直至约0.5米。每天3组,每组30次。 垫高弓步练习● 跪坐压膝练习,健侧(或一侧)站立,患侧(或另一侧)跪于靠背椅或床头,做屈曲压膝动作, 每天3组,每组30次。跪坐压膝练习 ● 屈膝坐位起立,做站起坐下的练习,尽量勿用手扶膝作支撑,每天3组,每组30次。坐、起立练习 ● 下蹲位起立,坐位起立无困难时开始做蹲下起立练习,开始可用手扶膝作支撑,逐渐取消支撑,每天3组,由可耐受的少量开始,逐步增加至每组30次。下蹲、起立练习 ● 上下楼梯练习,可与行走练习相结合,每天3次,每次15分钟左右。下蹲、起立练习 避免剧烈运动及手术膝关节理疗。所有练习以不过度疲劳为度,既不能怕疼又需避免暴力,任何时候出现剧烈疼痛或异常响声均应立即停止练习,并及时到就近医院排片复查。 通过本阶段锻炼应达到: · 膝关节屈伸活动自如,并具有一定的力量和柔韧性,可蹲便 · 正常行走,可不需辅助自主上下楼梯(3) 术后2月后门诊排片复查,无异常后继续上述康复练习,直至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日常生活。此阶段已可以开始从事游泳等一些较为剧烈的运动。3个月后应完全恢复正常生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参与业余体育活动的人越来越多,因此导致的运动损伤患者也大幅度增加,但人们对运动损伤的认知却比较滞后,很多患者到了疾病后期才就诊,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治疗效果不理想。尤其是结构复杂的膝关节损伤。 通常膝关节受伤的患者对骨折极为重视,故膝关节骨折的误诊、漏诊率也非常低,一般的X光片检查基本可排除。但对骨折以外的软组织损伤却较为漠视,均认为是肌肉韧带的一般拉伤,敷点药和休息几天就可痊愈了,故很少到医院检查,找关节专科的医生就诊的就更少了,故延误治疗和错失治疗良机的患者非常多,因膝关节损伤的专业性检查要求较高,故漏诊率亦较高,这就需要专科的医师诊疗。 膝关节是身体负重的大关节之一,而且是运动最多、负担最重的关节。任何活动都要求膝关节高度的灵活性和最大的力量,而膝关节本身上下杠杆长,周围肌肉少,结构复杂,所以运动创伤比任何关节都多,严重的创伤也多。创伤的结构更复杂,如韧带断裂、半月板损伤、脱位等。慢性劳损更是多发,如髌骨软骨病等关节软组织损伤、滑囊炎、伸膝筋膜炎、腱周围炎等。 膝关节创伤除车祸等意外因素外,主要是运动创伤。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膝关节运动损伤病人大幅增加,以篮球、足球、排球、跳跃项目伤痛最多;其次跑步、溜冰、投掷等。由于损伤不仅影响患者的运动能力及生活,严重者膝关节退变加速,甚则致残。故我们不要轻视所谓的“扭伤”,有时它带来的痛苦和后果比骨折更严重、持久。 膝关节是下肢负重关节,关节的稳定性对膝关节尤为重要。其稳定性的维持除了骨骼形态因素外,主要靠膝关节的诸多韧带、肌腱结构维持,故膝关节损伤韧带结构后处理不当,膝关节稳定性丧失,最终导致关节软骨损伤。关节软骨损伤是所有膝关节损伤并发症的最终病理过程,也就是说,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创伤性滑膜炎等所有损伤得不到有效治疗,其最终均导致关节软骨的损伤退变。关节软骨是非常宝贵的组织,其损伤后自我修复能力极差,故目前软骨损伤的治疗是目前骨科临床医学的一个难点。软骨的损伤意味着骨性关节炎的发生,随着软骨损伤的加重,膝关节会开始出现反复的疼痛、肿胀、活动受限,膝关节提前老化,患者生活质量及运动水平明显受到限制,以导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后期而提前接受终极治疗——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但由于膝关节损伤结构复杂,常需专业的骨关节科医师检查及借助现代更精密的检查手段才能作出确切诊断,故目前还有很多患者未能接受有效的治疗。
骨折后要想使伤骨尽早愈合,首先必须在饮食上保证断骨生长所必须的营养物质,在骨折后的不同阶段,对饮食的要求是不一样的,骨折术后的饮食要注意什么呢? 早期(1-2周):受伤部位瘀血肿胀,经络不通,气血阻滞,此期治疗以活血化瘀,行气消散为主。中医认为,"瘀不去则骨不能生"、"瘀去新骨生"。可见,消肿散瘀为骨折愈合之首要。骨折初期大多是制动期间,此时应避免进食过于油腻的骨头汤以及大量难以消化的肉类,也不宜摄入过高的钙质,饮食只要易于消化和吸收即可,进补应放到骨折的中、后期才能起到调养的作用。骨折初期饮食配合原则上以清淡为主,如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热、油腻,尤不可过早施以肥腻滋补之品,如骨头汤、肥鸡、炖水鱼等,否则瘀血积滞,难以消散,必致拖延病程,使骨痂生长迟缓,影响日后关节功能的恢复。在此阶段,食疗可用三七10克,当归10克,肉鸽1只,共炖熟烂,汤肉并进,每日1次,连续7-10天。骨折早期因忧思少动,气机郁滞,无力推运,常有大便秘结,卧床病人更多见。忌食山芋、芋艿、糯米等易胀气或不消化食物,宜多食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吃些香蕉、蜂蜜等促进排便的食物。必要时服用通便药物,如麻仁丸6克~9克,每日1次或2次。卧床病人易发生尿路感染和尿路结石,宜适当多饮水利尿。中期(2-4周):瘀肿大部分吸收,此期治疗以和营止痛、祛瘀生新、接骨续筋为主。此时骨痂开始生长,病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卧床,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钾、钙等丢失较多,饮食上逐渐应由清淡转为适当的高营养补充,积极摄入维生素、钙、钾、锌以 及其他微量元素,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谱上加以骨头汤、田七煲鸡、动物肝脏之类,以补给更多的维生素A、D,钙及蛋白质。食疗可用当归10克,枸杞15克 骨碎补15克,续断10克,新鲜猪排或牛排骨250克,炖煮1小时以上,汤肉共进,连用2周。后期(5周以上):受伤5周以后,骨折部瘀肿基本吸收,已经开始有骨痂生长,此为骨折后期。治疗宜补,通过补益肝肾、气血,以促进更牢固的骨痂生成,以及舒筋活络,使骨折部的邻近关节能自由灵活运动,恢复往日的功能。饮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谱可再配以老母鸡汤、猪骨汤、羊骨汤、鹿筋汤、炖水鱼等,能饮酒者可选用杜仲骨碎补酒、鸡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食疗可用枸杞子10克,骨碎补15克,续断10克,苡米50克。将骨碎补与续断先煎去渣,再入余2味煮粥进食。每日1次,7天为1疗程。每1疗程间隔3-5天,可用3-4个疗程。据最新研究,骨折患者可能需要补充锌、铁、锰等微量元素。 这几种微量元素,有的参与组成人体代谢活动中的酶;有的是合成骨胶原和肌红蛋白的原料。经测定,骨折后病人体内这种微量元素的血清浓度均明显下降。因此,设想在骨折早期适当补充,可能有利于愈合。动物肝脏、海产品、黄豆、葵花子、蘑菇中含锌较多;动物肝脏、鸡蛋、豆类、绿叶蔬菜、小麦、面包中含铁较多;麦片、芥菜、蛋黄、乳酪中含锰较多。 骨折病人有一点要特别指出,就是不要吸烟。近来,科学家们发现,吸烟还可影响骨折愈合。通过X射线监测,了解骨折病人手术后新骨生长情况,发现吸烟者生长1厘米新骨平均2.98个月,而不吸烟者只需2.32个月,戒烟者则约需2.72个月。科学家认为,在香烟所含的数千种有害物质中,尼古丁在影响骨愈合中起关键作用,它能显着降低人体组织的氧含量,削弱了机体制造胶原的能力,而胶原是一种对于新骨形成颇有用的蛋白质。
一、前交叉韧带损伤: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是常见的急性运动损伤。可发生于任何运动项目,尤其是体操、滑雪、足球、摔跤、篮球、排球等项目。受外力大小不同,受伤的程度也不同,可轻微拉伤到完全断裂;可单一韧带损伤到多结构的复合损伤。多数病人严重影响训练和生活。诊断:伤时运动员多感到关节内有撕裂感。当时疼痛、肿胀,活动受限,部分病人不能支撑走路。肌肉保护性痉挛。疼痛缓解后部分病人短期内无明显松弛症状,通常一段时间后患者有关节松弛不稳、疼痛、打软,下楼失力脱膝感症状。右膝Lachman test (+),前抽屉试验(+),轴移试验(+)。核磁共振有诊断价值。治疗:若仅为前交叉韧带部分断裂未伤及其他结构,大部分病人肌肉训练良好,可没有症状,不必处理。若关节松弛不稳明显者,则须在关节镜下手术重建前交叉韧带。自体材料多用髌腱、股薄肌腱、半腱肌腱、髂胫束等。一般认为髌腱最为理想。新鲜前交叉韧带断裂疗效,关节镜下手术重建前交叉韧带国外资料优良率88%,保守治疗为40%。陈旧病例,国外资料手术疗效优良率为67%。二、 后交叉韧带损伤:膝关节后交叉韧带的损伤由于创伤后肿胀疼痛不大严重,肿痛减轻后活动无明显障碍,早期很易漏诊、诊断不全。如治疗不当,导致晚期关节不稳。后交叉韧带主要功能是防止小腿后移错动,并防止膝过度伸屈。后交叉韧带断裂可合并其他组织损伤,如前交叉韧带、外侧副韧带等。诊断:有急性伤史,关节内有撕裂感,当时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病人可有关节不稳松弛感。后期膝关节走路打软,下楼失力脱膝感症状。膝屈90度左右,可见胫骨结节下塌,Lachman test (+),后抽屉试验阳性。核磁共振有诊断价值。治疗:早期手术治疗效果好,国外报道优良率可达80%,保守治疗仅为9%。晚期修复同疗效下降,约50%。如果前、后交叉韧带同时断裂应全修复,否则疗效甚差,关节不稳。新鲜断裂应早期手术。上、下止点断裂者可做止点再固定,如有撕脱骨片,效果更好。中段断裂往往缝合困难,关节镜下手术重建后交叉韧带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三、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半月板是股胫关节间的半月软骨板,内外侧各一。切面内缘薄外缘厚。内半月板呈“C”形,外半月板呈于“O”形。半月板撕裂是最常见的运动创伤。以三大球类及体操、摔跤项目多见。诊断:一般有急性伤史,个别人伤史不明显或被忽略。急性伤时多有关节疼痛、肿胀,除有明显交锁者外不易确诊。此时并不急于确诊半月板是否损伤,应先除外其他损伤如韧带断裂、骨软骨骨折等。急性期过后才显露半月板损伤特点。疼痛:固定在一侧,是损伤的半月板不正常活动牵拉滑膜引起的。半月板本身无痛感。关节积液肿胀是滑膜受牵拉刺激所致。响声:半月板破裂,异常活动出响声。恒定在一侧。关节交锁:突然卡住,关节不能伸屈,恒定一侧。多可自行解锁或别人帮助解锁。摇摆试验阳性,麦氏征阳性,Apley提拉研磨试验阳性,Kollegg-Speed征阳性。治疗:半月板损伤后不能再自行愈合。早期手术治疗是预防关节软骨继发损伤的重要措施。半月板手术的类型,一般以部分切除为宜。近年来关节镜术的发展,多可在镜下切除修整,手术后恢复迅速。属边缘撕裂者可在镜下缝合,恢复需时3—4个月。四、髌骨软化症 髌骨软骨病主要是因局部劳损、外伤所致。膝关节半端发力,髌股关节反复屈伸扭转,超负荷摩擦,再加之异常错动、撞击、捻转致伤。诊断:一般有膝半蹲过劳或外伤史,早期膝软,运动后明显,上下楼无力,休息缓解。以后发展膝酸痛,运动后加重,活动开不痛,可正常训练。再进则半蹲发力痛,如起跳、急停等。活动不开,以致跳无力。进而走路,上下楼都痛。半蹲痛是本病的重要症状。髌骨压痛占90%以上;髌周指压痛90%以上,多在髌骨内缘。抗阻力伸膝试验阳性约占78%;腿半蹲试验阳性(疼);关节面不平感、摩擦音一般出现在较晚期病例。治疗:可按摩关节,理疗以超短波较好,中药外敷有效率约80%。配方:红花、桃仁、归尾、自然铜、生川乌、生草乌、甘草各50g,马钱子30g,生姜5片。制法:用等量白酒(或50%酒精)浸泡7天。过滤用液。用法:取6~8层纱布,浸湿药液敷于髌前。外用塑料布包扎。每日2~6小时(逐渐增加时间)。药液滴湿为度,不要过多溢流。皮肤出现过敏反应立即停用。保守治疗无效且症状严重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具体到每个患者的情况不同,手术方式的选择根据病人的特点制定。五、运动员髌腱腱围炎髌尖末端病本伤多见于跳跃,篮球、排球运动员,故又称跳跃膝。主要病变在髌腱、腱围及髌骨下极腱止点处。以髌尖痛为主者,称髌骨末端病;以腱部痛为主的普通型称髌腱腱围炎。或两者皆有。 诊断:有训练史或外伤史。主要症状是跳痛,半蹲发力痛,上、下楼痛,重粗、肥厚,压痛阳性。抗阻力伸膝痛阳性(多在90°左右)。治疗:多采用保守治疗及调整训练。(1)中药外敷:双柏散外敷治疗这类病变有效率可达85%。(2)理疗。(3)按摩:在髌缘各腱围处刮、掐、按压。(4)针灸治疗:髌尖型效果好,针灸刺入髌尖止处,尾针用艾熏烤。(5)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无效,病程长,严重影响训练者可手术。手术方式应结合病变选择:a腱围剥离术;b腱周围怒张血管结扎;c病变腱围及腱部分切除;d腱纵行切开松解;e腱V形切开延长术;f髌尖部分切除术。
1.注意不要进食高嘌呤食物 嘌呤是尿酸生成的来源,如果进食含嘌呤量大的食物极易诱高尿酸血症,诱使痛风发作。目前已知含嘌呤量大的食物主要有肝、肾、心脏、胰脏等动物内脏,沙丁鱼、凤尾鱼、鳕鱼、马哈鱼等鱼类及其鱼卵,咸猪肉、羊腿肉、松鸡、野鸡、鸽肉等动物肉类。痛风病人要少吃或不吃上述食物,可选择新鲜猪肉、牛肉、鸡肉以及淡水鱼、虾来补充一定的蛋白质,也可食用豆类制品和干果类,新鲜蔬菜则可多吃些,以使饮食更加合理,有利于预防痛风发作。 2.注意不要酗酒饮酒是痛风发作的最重要诱因之一。这是由于酒精的主要成分乙醇可使体内乳酸增加,而乳酸可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排泄;乙醇还能促进嘌呤分解而直接使血尿酸升高;同时,酒类本身可提供嘌呤原料,如啤酒内就含有大量嘌呤成分。因此,大量饮酒可致痛风发作,长期慢性饮酒可发生高尿酸血症。痛风病人最好戒酒,一时戒不掉也要注意避免大量饮酒,更忌酗酒。 3.注意肥胖 肥胖既是痛风发病的危险因素,又是痛风发展的促进因素。肥胖者的血尿酸水平通常高于正常人,若痛风伴肥胖还可影响药物效果,降低药物敏感性。因此,肥胖者应当减肥,主要措施是控制总热量,限制脂肪摄入及坚持参加体育锻炼。需要注意减肥时不宜操之过急,因脂肪等组织若分解过快可引起酮体及乳酸浓度增高,抑制尿酸分泌而诱导痛风的急性发作。一般减肥应以2~3周内减重2公斤左右为宜。 4.注意不要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后体内乳酸产生增加,可抑制肾小管排泄尿酸而使血酸升高。剧烈运动还可致出汗过多,机体失水而使血容量、肾血流量减低而影响尿酸排泄,引起一过性高尿酸血症。所以,痛风病人不宜剧烈运动。进行运动锻炼宜选择运动强度较小的有氧运动项目,如散步、步行、骑自行车、游泳等,而要避免球类、爬山、跳跃等运动强度大的项目,同时注意运动过程中要有休息,并应多饮水。 5.注意预防高血脂症高血脂症者血液呈高凝状态,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并且高血脂症者常伴肥胖和高尿酸血症,因而高血脂症既构成痛风的危险因素,又将增加痛风病人的心血管并发症,降低病人生活质量。因此,痛风病人要定期测定血脂。若血脂浓度高,首先需要控制饮食,摄入低脂食物,避免高脂食物,必要时服用降脂药,以使血脂恢复正常,减少心血管并发症,防止痛风发作。 6.注意防肾结石的发生 痛风患者肾结石的发生率较高,主要与尿酸的排泄增加有关,即尿酸浓度越高,肾结石的发生率越高。因此,为促进尿酸排泄和预防尿结石,必须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在2000ml以上。同时注意碱化尿液,可每日口服碳酸氢钠0.6~0.9g,分2~3次服。此外,若为高尿酸排泄性病人不宜使用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如丙磺舒、磺吡酮等,以避免结石生成。 7.注意预防慢性痛风性肾病发生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利尿剂、青霉素、抗结核药等药物的患者应定期检测血尿酸,因为这些药物可抑制肾小管排泄尿酸。如果血尿酸长期升高,不但引起痛风发作,而且血中过饱和尿酸盐易沉积在各主要脏器而引起器质性病变,尤其是肾脏,高浓度尿酸盐在肾组织内沉积可引起痛风性肾病发生。因此,选择药物要谨慎,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毒副作用的药物,也要避免使用升高血尿酸浓度的药物,并积极控制高尿酸血症,以预防肾脏损害及急性肾衰。8.注意防受寒和过度劳累 受寒及过度劳累均可使人体自主神经调节紊乱,易致体表及内脏血管收缩,包括肾血管的收缩,从而引起尿酸排泄减少。因而痛风病人要在寒冷季节穿暖和些,避免受寒。在日常生活中要劳逸结合,避免过分劳累和精神紧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大大减少痛风发生率。
患者: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发病时间,元月18号左右。主要症状;在站立时小腿不能弯曲,一但弯曲就很疼痛,但坐着的时候小腿可以在弯曲可做时间一长站起来的前几步就很难行走了。疼的时候有事连带背部也感觉到疼。就诊医院:杭州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我是学体育专业的。 曾吃了三星期的药,在吃过一星期以后膝盖部的疼痛确实减少了,但等我药吃完后,停了两三天后膝盖部又开始疼痛了。 我想请问一下专家您,对于我这种病例应该怎样来治疗,效果更好。我之前吃的药是以下两种药一种:赛来昔布胶囊 第二种是七里胶囊。希望专家能给我提供宝贵意见,谢谢!阳江市中医院骨关节病科关天雨:骨髓水肿是以骨基质水肿、纤维组织增生及炎性细胞浸润为主要病理表现的一种征象。随着科技的发展,MRI的广泛应用,骨髓水肿征象才逐渐被认识,但一直没有引起广泛的重视,直到近年才有学者进行相关研究报道。骨髓水肿的致病原因目前仍不确切,包括:创伤、激素、机械应力改变等。生物力学的改变是导致骨髓水肿的原因之一,机械应力可能在骨髓水肿的发展方面起重要作用。机械应力改变导致承重区骨小梁骨折,出现骨髓水肿。MRI是目前诊断、评价骨髓水肿的最佳手段。疼痛的程度与骨髓水肿的严重程度相一致,随着MRI骨髓水肿严重程度的减退,患者的疼痛的程度也相应减轻,具体到本病例应该是髌骨的问题,由于反复屈膝活动量过大导致髌骨所受应力增加引起,这种病例比较少见,容易误诊。骨髓水肿综合征一般多发于髋关节。阳江市中医院骨关节病科关天雨:治疗首先主要的是要限制屈膝(尤其深屈膝)、踢腿及跳跃运动,否则治疗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布洛芬等。理疗如推拿、超短波等,中药外敷效果不错。一般不需手术,疼痛缓解后不能立刻恢复训练运动,需一段时间后逐步恢复运动量,但须注意避免加重髌骨损伤的运动形式患者:非常感谢关大夫为我提供宝贵建议。
患者: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一年有余。行走时左膝关节疼痛。306医院核磁检查,印象:左膝关节退行性变;左膝关节积液;半半月板退变(I-II度);内侧副韧带损伤(I级); 目前只对退行性变治疗,尚未涉及积液,半月板,副韧带的治疗。 请解释标题中请求的轻重程度。阳江市中医院骨关节病科关天雨: 膝关节退行性变又称膝骨性关节炎,俗称老寒腿,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病情反复,易受天气变化、劳累等因素诱发,它的表现形式很多,如骨质增生、半月板退变、滑膜炎导致的关节积液、游离体、副韧带损伤退变、软骨剥脱、关节僵硬等。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现的形式稍有所不同。半月板损伤分三度,I度是最轻的,它是半月板实质内部的信号改变,不用做特殊治疗;II度是损伤由半月板实质内部延伸到半月板外缘,是否治疗看损伤范围大小,三度是必须手术治疗的,可关节镜下作半月板成形。您的情况应该比较轻,不需手术,平时注意不要经常作屈膝的运动,如爬山,上楼梯,深蹲等。韧带一度损伤是指有水肿信号,但纤维完整连续,不需要特殊治疗继续接受治疗,多了解相关注意事项,保护好关节,祝健康快乐患者:关天雨大夫,十分感谢您! 您的解答,我非常满意。 我很高兴认识您。 您的认真,负责,细致的精神,尤其让我欣佩。 祝您愉快!
患者: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男性,60岁,4个月前外伤后造成闭合性胫骨平台骨折。 已行胫骨平台骨折钢板内固定术,石膏固定1个月后去除石膏,拄拐患肢锻炼。 现患肢活动可,但有下午患肢水肿,晨起水肿消退。怎么办?阳江市中医院骨关节病科关天雨:由于长时间患肢固定,肌肉缺乏锻炼,血管的收缩功能减弱,起床后由于重力作用,血液回流不好,导致患肢水肿,甚至肢体皮肤颜色紫暗,这是很多患者恢复过程中常见的现象,不必惊慌,随着患肢活动量增加,这种情况会逐步减轻,正常走路后就没问题了。
患者: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女,70岁, 髋关节走路疼痛 还没治疗 股骨头会坏吗?还是关节炎?阳江市中医院骨关节病科关天雨:这是原发性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病变,与体重、年龄、性别等有明显的相关性,多发于肥胖,女性,50岁以后的患者,同时有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从X光片看已达病程后期,表现为软骨完全磨损,关节间隙明显变窄,骨硬化,股骨头骨囊腔形成,多为多发性,直径多在2厘米内,很多病人同时存在骨坏死,骨增生。股骨头坏死也是常见的多发病,但本患者是原发性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到后期继发股骨头坏死,不是原发股骨头坏死。这两个疾病通常互为因果,股骨头坏死后期继发髋关节骨性关节炎,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后期也可继发股骨头坏死。治疗方面两者有共通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