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先生(化名)今年53岁,是一位香港的患者,反复被腰腿部疼痛折磨近一年,辗转在香港多间医院就诊,行相关检查后,诊断为坐骨神经炎引起疼痛,经口服药物、局部封闭等多种治疗手段均未见明显好转,被疼痛反复折磨,身体消瘦,焦虑,难眠,生活质量低。后来经人介绍,找到我院疼痛科许国增主任。 许国增主任在给患者详细问诊并检查后,为患者行CT引导下坐骨神经脉冲射频+臭氧注射术,一次治疗后,患者当即感觉疼痛缓解40%,2周后经行二次治疗,患者疼痛基本缓解,恢复正常生活工作,张先生感慨地表示国内的治疗手段比香港还要好,感谢许主任治疗好他的顽固疼痛。 什么是射频治疗?射频治疗是疼痛科治疗疼痛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脉冲射频治疗是通过绝缘套针经皮穿刺到达靶点组织进行治疗的,仪器发生电流传递至针的裸露尖端上,具有神经监测和温度调控功能可精确辨认和毁损神经组织,这种物理毁损比药物化学破坏神经的镇痛疗法更科学、安全和有效。1997年,Sluijter报告了治疗神经痛的脉冲射频技术,温度低于42℃的丛集性超高频电流并不毁损神经,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研究发现脉冲射频在兔福尔马林致痛模型中可有效抑制疼痛,增加脊髓后角和后根神经节SP及脑组织β-内啡肽等镇痛物质,抑制大鼠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电位的长时程反应。提示这种技术很可能是通过改变中枢镇痛物质或神经髓鞘中的传递结构而发挥镇痛作用。在三叉神经、颈腰脊神经后支、脊神经、枕大神经、舌咽神经和星状神经节中将脉冲射频作为浅表神经痛的首选镇痛方法。虽然这种被患者称为“神经干针灸”的脉冲射频镇痛效果比不上高温毁损神经确实,但它毕竟避免了神经毁损的弊病。 什么是臭氧治疗技术?臭氧治疗是疼痛科治疗疼痛疾病的另一种重要手段。臭氧能提高红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酶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活性,增强脂质过氧化反应,三氧能刺激脑啡肽等物质的释放,有类似化学针灸的作用,三氧还能灭活体内多种致病物质、清除氧化自由基。在病变局部注射臭氧,利用臭氧特有的迅速消炎镇痛作用,改善不适应症状。 坐骨神经是人体全身最长最粗大的神经,也是脊神经中骶丛的主要神经,在人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治疗稍有偏差,损伤神经,就有可能导致不可逆转的残疾。疼痛科许国增主任通过自身近30年的临床介入经验,在CT引导下准确将射频针定位至坐骨神经旁,再行神经脉冲调节及臭氧注射术,可有效缓解患者神经疼痛及改善消除神经炎症,对顽固性神经痛具有疗效。
以上3图显示:Pfirrmann 3级 突出湮没神经根,症状重,建议直接接入治疗。如下图穿刺针最细直径0.7mm。风险比较低。不用浪费保守治疗时间。以下3图介入术后,压迫症状消失,突出物基本消失,神经无受压。花费5-7千左右。
发布时间: 2013-03-29 | 作者:杞人http://www.stdaily.com 2013年03月29日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杞人 本报讯(杞人)在广州番禺,不少有腰腿老毛病的人都知道,番禺中医院有个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一针见效”的医生许国增。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工作需要长时间固定姿势的人群,如会计、打字员、教师、司机等均是此类疾病的多发人群。此病不算大病,临床表现一般为腰痛或下肢疼痛、麻木,但严重的就会出现行走无力,甚至还会导致瘫痪,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影响很大。 医学统计表明,虽然约有80%左右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可经非手术疗法缓解或治愈,但仍有约20%左右的病人需经手术治疗。然而传统的手术治疗创伤大、费用高,还有部分病人手术后仍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许国增多年从事CT影像工作,是番禺中医院CT室主任。他从上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研究CT导引注射胶原酶以及激光、射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发明了利用物理或化学技术去除突出的髓核与手术直接切除突出物相似的原理。对于传统需要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如脱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在多层螺旋CT的引导下介入治疗,在突出物内和表面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获得良好效果。其成果通过广州市科技主管部门主持的科技成果鉴定,专家组认为,该成果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治疗精准、创伤小、费用低是许国增这项发明的最大优点。据许国增介绍,与传统的开放手术相比,开放手术的医疗费用一般要1.5—5万元左右,而CT引导下介入治疗只要7000元左右。而且这种介入治疗只需22—18G针的放入,针直径最细仅为0.7mm,痛苦小、康复快、并发症少,也正因为给患者只留下看似针眼大的“手术创口”,许国增才有了“一针见效”的口碑。 谈到这项能够造福千万患者的实用技术的推广,许国增表达了一种无奈。他说,这项技术目前虽然已经非常成熟,但推广却很难。一是在医患矛盾加剧的今天,我们的医生技术应用上往往趋于保守,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没有明确出台标准、指南一类的,按传统来可以减少许多风险。二是由于这种介入治疗全过程需要在CT的导引下进行,要求开展这项治疗的医生熟练掌握CT的使用及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知识,涉及交叉学科,而目前我们的医学教育培养出来的医学生,多学科“交叉”不够;临床上过细的分科也使得医生的知识结构过于追求专一,搞医学影像的往往不熟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做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常常又不能熟练驾驭CT,因此他认为,在临床医学的技术创新上,一些体制问题应当首先得到解决,技术进步的步伐才能迈得更快。(中国科技网)本篇文章来源于 科技网|www.stdaily.com原文链接:http://www.stdaily.com/kjrb/content/2013-03/29/content_587723.htm
医生借助CT导引精确定位 区中医院引入射频控温热凝器用于治疗椎间盘突出症 本报记者 詹海燕 通讯员 崔伟锋 文/图 李先生的腰腿疼痛消失了,可照顾他的亲戚却仍一直疑虑:医生究竟有没有为李先生实施手术?如果不是看着他一天天地好起来,单凭那看似针眼大的“手术创口”,真的很难相信一直很担心的腰椎手术已经做完了。据区中医院CT室主任许国增介绍,他为李先生手术用的是该院新配置的射频控温热凝器,治疗精准、创伤小、费用低是该手术方式的最大优点。 射频治疗腰腿疼痛 据区中医院CT室主任许国增介绍,射频靶点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CT导引下借助射频控温热凝器的电刺激功能及阻抗检测系统,可将射频针准确放置到发病部位,通过调节射频输出功率的大小、设置作用温度,精确消除病灶,从而达到缓解腰腿疼痛的效果。 通常情况下,医生只用一根20G或22G的特制穿刺针在数字减影或C臂的监视下准确地穿刺到椎间盘突出部位的中心,直接进行热凝,促使突出的椎间盘组织细胞内分子运动摩擦生热,致使突出部分的椎间盘组织变性、凝固、收缩、减小体积,从而解除对神经的压迫,但不伤及正常的椎间盘组织和周围神经。而在区中医院,医生制定手术计划以及手术过程中,选用的是比数字减影或C臂更加清晰、精准的CT来进行导引。 CT导引精准更安全 相比C臂x光机,CT导引下制定的手术方案及治疗过程更加精准,也更加安全。据许国增主任介绍,为充分发挥CT的优势,将腰腿痛微创治疗做得更好,该院已成熟开展了CT导引下联合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等治疗方法作为该院骨科各类腰腿痛疗法的补充。相比之下,目前CT导引下进行射频靶点热凝术治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其中创伤最小、安全性最高、痛苦最小的一种方法。精确的CT“导航”可将射频直接作用在病变的髓核上,使治疗更精确、更有效,几乎不伤及任何正常组织。 智能分辨组织属性 许国增主任表示,射频控温热凝器有个重要的优势是,神经系统专用射频所独具的精确鉴别和刺激功能,能测到治疗范围1厘米内的神经,并精确到能分辨出是运动神经还是感觉神经。也就是说,在治疗过程中,治疗针的所在位置深度到神经间的距离均在电脑检测之中。此外,还有阻抗显示功能,能精确地分辨出治疗部位是什么组织的、阻抗是多少。简单地说,就是这台设备能分辨出髓核纤维环、钙化点、骨质和血管,并用音调和数字准确显示,使治疗更准确、安全。而若采用其他治疗方法,这些通常只能靠医生的肉眼或凭经验根据影像图片进行判断。 温度范围计算更精确 据了解,射频控温热凝器还可任意调节温度,误差在2℃以下,确保治疗时的安全。神经系统专用射频独有的治疗范围精确计算功能,能在治疗前把要去掉的髓核体积精确的计算出来,做出预案。也就是说,病变的髓核有多少就去掉多少,而不伤及其它正常组织。该仪器的治疗电极只有0.4毫米,如同一根针灸针,整个治疗只用局麻药,使治疗更绿色化、人性化。通常情况下,这类仪器具有标准射频热凝和脉冲射频热凝两种模式,同时适合疼痛科和神经外科的使用。 灵活控温达到不同效果 据介绍,在治疗颈肩腰腿疼过程中最常用的功能是通过热凝使压迫神经的突出椎间盘组织体积回缩,与神经根产生明显的位移分离。同时,温热效应对损伤的纤维环、水肿的神经根、椎管内的炎症反应都将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射频控温热凝器通过电缆连接输出高频能量波,使针尖上的组织升温凝固,使其丧失生物功能,达到临床上需要阻断生物信号传输或减少某物质产生的目的,从而得到治疗病症的效果。 射频控温热凝器还应用于疼痛治疗领域,针对不同原因、不同部位导致的疼痛,进行个性化的治疗,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疼痛科、骨科、脊柱外科、介入科、神经内科、肿瘤科、口腔科等临床科室。来源番禺日报)
1, 1981年哈佛大学Sussman(1)盘内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因为他们是将胶原酶注射到盘内,而脱出、游离的髓核是在硬膜外未能与胶原酶药物相接处,打错地方了!“效果”当然好不了!而且盘内注射胶原酶早期1-10天(2)加重椎间盘突出物的进一步突出,25%的病人症状加重!所以直到现在美国医生都没搞起来胶原酶溶核术。2,1987年朱克闻(3)提出:胶原酶 盘外注射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杨述华(4)认为盘外、硬膜外注射位置不确切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原因。盘外注射法在国内流行一时。3,1996胡有谷(5),1999年唐天驷、胡有谷、党耕町(6)认为盘外注入胶原酶机理欠清,发生过严重的并发症,应予高度警惕,不宜提倡。 点评:(一)盘内注射缺点已成共识。(二)盘外机理欠清如下:包含型突出物如何溶解?非包含型是否注射不准确也可以溶解吗?注射准确又能溶解多少?如何不用CT引导保证安全等。常见专家提出病人症状好转就可以了,不必在意突出物的变化,那你为什么进行有创治疗或手术呢?适应症没有选错吗?你采用的治疗机理是什么?病人保守治疗不会好吗?(三)由于以上缺陷以及胡有谷等专家的建议。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科学发展受到重要影响许多大医院骨科未能开展该技术。4,2001年许国增(7)提出突出物内和表面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正确方法,无论包含型或是非包含型均取得较佳疗效,并与突出物的溶解变小呈正相关性。5,通过十几年数百例的实践检验,许国增倡导包含型首选保守治疗,非包含型首选CT介入治疗的理念,希望与有识之士一起终结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乱治时代。
腰椎间盘突出症CT导引介入治疗更精准2010-08-11 08:22:38 作者:eceden 来源:番禺日报 投稿□本报记者詹海燕通讯员崔伟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部分病人的工作和生活质量。据介绍,该病临床表现为腰痛或下肢疼痛、麻木,严重者可表现为行走无力,甚至瘫痪。据区中医院CT科许国增主任医师介绍,腰椎间盘突出症无论是保守还是手术治疗,目的都在于解除脊髓或神经根的压迫以及消除神经根炎症和水肿。目前介入治疗已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在区中医院,除了骨科针对椎间盘突出开展的各种常规疗法外,由CT科医生开展的CT导引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也受到众多患者的认可和欢迎。腰椎间盘突出应分型而治据介绍,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和药物数不胜数,但久治不愈和反复发作仍困扰着众多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没有做到分型治疗。他指出,医生必须了解椎间盘突出症如何分型,从而才能更好地确定患者是需要做微创介入手术还是开放式手术或是保守疗法。一般来说,腰椎间盘突出可分为椎间盘膨出、椎间盘突出、椎间盘脱出、椎间盘游离四型。前两种情况靠保守治疗即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而后两种情况通常需要手术治疗。区中医院开展的CT导引下微创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就是针对后两类患者。CT导引下治疗更精准采用注射胶原酶达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目前微创治疗中常见的手段。通常这类手术在X光下进行,由于定位不能清晰准确,注入椎间盘的胶原酶常使患者术后仍感到疼痛难忍。结合国内外的治疗经验,许国增等使用CT导引将胶原酶注射到椎间盘突出物进行微创治疗,随后的大量病例表明,在CT引导下,既可以监测到针尖位置是否能够准确地进入患者椎间盘突出位置,更能保障治疗效果。引入激光疗法加速疗效许国增指出,患了腰椎间盘突出症不用紧张,一般腰椎间盘膨出、突出较轻的患者卧床休息、服中药等保守治疗可以康复;腰椎间盘突出症(脱出、游离型)较为严重的患者采用CT导引介入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疗效。而传统开放手术目前也已经成熟可靠。对于腰椎间盘脱出、游离较为严重的患者,若仅靠胶原酶注射治疗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为此,他们想到对部分椎间盘的突出物进行激光汽化,从而使之体积缩小和减压。随后再利用靶点注射胶原酶治疗,有效地加速了重症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治疗过程。手术过程设定安全区域据介绍,患者在实施该介入手术时,医生会为其先做常规CT扫描,选择好穿刺层面、穿刺点和进针途径,其原则是避开重要血管和神经等结构来确定经皮穿刺靶点的最短的安全进针途径。用CT扫描机光标测量进针角度和深度,从而设定手术进行的安全区域。许国增表示,采用CT导引进行微创介入治疗,相比于开放手术或其它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费用低、与开放手术治疗机理相类似的特点。跨学科结合技术要求高由于介入手术全过程需要在CT的导引下进行,为此需要主治医生熟练掌握CT的使用及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知识。区中医院许国增、崔伟锋等医生结合医院实际对CT导引下的腰椎间盘突出治疗技术展开深入研究,并于1997年正式开展此类手术。2002年,这项技术成果通过广州市科学技术局的科技成果鉴定,并推荐在“国家科技成果网”进行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公报。如今,接受过该手术治疗的患者纷纷把身边的朋友和亲人介绍到区中医院CT科治疗,认为该疗法对于重症椎间盘突出患者来说,在开放式手术外开辟了一条安全性较高且疗效较明显的新出路,是治疗(脱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为严重的患者的首选。
1,症状:有否下腰痛,有否向下放射到大腿和小腿前外侧的疼痛, 有否放射至足背及拇趾疼痛或麻木。2,有否向下放射到大腿和小腿后外侧及足跟痛,足背及外侧第五趾麻木。3,其他疾病,治疗清况,尽可能详细。4,上传CT或MR图像,包括横断位、矢状为、冠状位、神经根受压层面。5,这样我可以提出诊断和建议治疗方案。举例如下。1,xxx, 男, 32。无明显原因 腰痛伴左小腿后侧痛,足背及第五趾麻木1周。2,保守治疗无效,无其他疾病。3,上传图像横断位显示左SI神经根受压增粗。矢状位显示为非包含型L5-S1椎间盘脱出。冠状位清楚显示左S1神经根受压。提交我的诊断和治疗建议:L5-SI非包含型椎间盘突出症,左SI神经根受压。建议:CT引导介入治疗。只要提供详细的症状和清晰的影像资料,就可以得到诊治方案。遗憾的是目前很少患者能认真提供以上资料和影像。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理解剖分型) 1,包含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理机制)--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迫和神经微循改变--症状相对轻,保守治疗对于包含型腰间盘突出症常有效--对于经保守治疗无效的包含型腰间盘突出症进行CT导引介入治疗是金标准。 2,非包含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理机制)--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迫和神经微循环改变以及神经根炎性反应,神经免疫因素--非包含型腰间盘突出症,症状重、更具侵袭性,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传统常采用手术治疗----(当今医学科技的发展)CT导引介入治疗作为非包含型腰间盘突出症的首选。 3,采用CT导引进行微创介入治疗,相比于开放手术具有创伤小(20-18G针的放入)、康复快、并发症少、费用低(5千元左右)、与开放手术(1.5-5万)直接切除突出物机理相类似的特点。 谈谈当前的误区和歪理 1,突出与突出症的关系:突出是影像表现;突出症是突出物对神经的压迫和/或刺激的临床表现。如何会混肴呢?搞混的不应是医师,可能是病人。术后或介入后影像仍可这样解释。 2,采用微创或手术治疗还说治疗后突出物大小多数没变化,你选的适应症是什么?包含型卧床休息就可以有效,需要你大动干戈。如封闭治疗、胶原酶的盘外硬膜外注射,有人讲有创治疗与神经根受压无关系的混乱逻辑,难道你的病人都是椎间盘源性的,你采用的方法比保守疗效高吗?你治疗的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吗? 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约80%的病人可经非手术疗法缓解或治愈。其目的是使椎间盘突出部分和受到刺激的神经根的炎性水肿加速消退,从而减轻或解除对神经根的刺激或压迫(1)。(1)外科学第6版。875-880。 手术治疗:已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严格非手术治疗无效,或马尾神经受压者可考虑行髓核摘除术。其有可能发生椎间盘感染、血管或神经根损伤,术后粘连复发等并发症,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1)。(1)外科学第6版。875-880。 3,非包含型是乱不起来的,突出物治疗后大小要有变化,神经根要解除压迫的。传统手术是垄断性的,并且大多数专家和患者错误的认为非包含型突出症是介入的禁忌症或介入无效。我们临床应用研究的CT引导介入治疗打破传统的手术垄断地位,比手术有明显优势,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花费低、与手术切除突出物相似的机理等特点。值得大力推广,服务更多患者。分型诊断可以判断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及疗效来自你采用的技术还是病人自己休息的结果。 1,保守治疗对于包含型就是最大优点,简单无损伤。 2,对于保守无效的包含型介入的最大优点,损伤越小、见效越快的介入,越有明显的优点。 3,非包含型CT引导介入治疗的最大优点,创伤小、安全性高、花费低、疗效可与手术相PK。 4,其他技术无效则体现了手术的优点。 5,过去如果未进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优良率总是欠妥当的和相互缺乏可比性的,是导致混乱的主要原因。我认为是历史和科学认识的局限性。因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约80%的病人可经非手术疗法缓解或治愈。无论用什麽方法都治疗会有80%的优良率,它是乱治的主要原因。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乱象是,该保守的却进行了介入治疗,而更可怕的是大多数手术治疗的病人可以通过介入治疗来解决,却过度手术治疗。而该手术却采用保守治疗,延误时机。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部分病人的工作和生活质量。腰椎间盘突出引起坐骨神经痛的病理机制主要是由其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迫和微循环改变以及神经根炎性反应和神经免疫因素起作用。该病临床表现为腰痛伴/或下肢疼痛、麻木,严重者可表现为行走无力,甚至轻瘫。而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和治疗药物数不胜数,达到一个混乱的程度,但久治不愈和反复发作仍困扰着众多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没有做到分型诊断和对应治疗。医生必须掌握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从而才能更好地确定患者是需要保守治疗,微创介入手术还是开放式手术。腰椎间盘突出症应分型而治传统将腰椎间盘突出可分为椎间盘膨出、椎间盘突出、椎间盘脱出、椎间盘游离四型。我们将其分为包含型和非包含型两型。而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决于突出分型以及突出物与神经根的关系。无症状的人群中的MR图像腰椎间盘突出者屡见不鲜,包含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而后两种椎间盘脱出、椎间盘游离,即非包含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其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迫和微循环改变的作用不是唯一的,神经根炎性反应,神经免疫因素起更重要作用,症状更重、更具侵袭性,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传统常采用手术治疗,我们将CT导引作为治疗非包含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CT导引下治疗更精确采用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目前介入治疗中常见的方法。通常这类介入手术在X线下进,由于注射不能清晰准确,疗效欠佳。结合国内外的治疗经验,我们设计了CT导引将胶原酶注射到椎间盘突出物进行微创治疗,随后的大量病例表明,在CT引导下,既可以准确的放置针尖进入椎间盘突出位置,更能避开重要椎管内重要结构,既提高了安全性又能提高治疗效果。联合激光治疗拓宽了适应症加速了疗效对于腰椎间盘脱出、游离较为严重的患者,若仅靠胶原酶注射治疗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为此,对部分椎间盘的突出物进行激光汽化,从而使之体积缩小和减压。随后再利用靶点注射胶原酶治疗,有效地加速了重症椎间盘患者的治疗过程。传统常需要紧急手术治疗, 我们采用CT导引激光消融联合注射胶原酶治疗。采用CT导引进行微创介入治疗,相比于开放手术具有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费用低、与开放手术直接切除突出物机理相类似的特点。跨学科结合技术要求高由于介入手术全过程需要在CT的导引下进行,为此需要主治医生熟练掌握CT的使用及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知识,中医院CT室对CT导引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治疗展开深入研究,并于1997年在国内外首先设计开展了CT导引下注射胶原酶到达突出物部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研究。2002年,该项技术成果通过广州市科学技术局的科技成果鉴定,认为该项科研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推荐在“国家科技成果网”进行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公报,其论文在中华放射学等杂志上发表。如今,接受过该手术治疗的患者纷纷把身边的朋友和亲人介绍到区中医院CT室治疗,认为该疗法对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来说,在开放式手术外开辟了一条安全性较高且疗效较明显的新出路,是治疗非包含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首选。患了腰椎间盘突出症不用害怕 通过对无症状的人群中的MR检查,发现有腰椎间盘突出者屡见不鲜,而少见或未见有腰椎间盘脱出、神经根受压及腰椎间盘游离者。保守治疗对于包含型腰间盘突出症常有效,它包括理疗、药物、和卧床休息等,对于经保守治疗无效者进行介入的治疗,是通过间接解除压迫神经的突出物,是保守治疗的扩展。目前介入治疗已成为包含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对于非包含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迫和微循环改变起作用不是唯一的,神经根炎性反应,神经免疫因素起重要作用,症状更具侵袭性,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传统常采用手术治疗,今天我们将CT导引作为治疗非包含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成功的关键是准确分型诊断和及时恰当治疗。番禺中医院CT室的医生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的分型及CT导引介入治疗有较深入的研究,使复杂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治简单化,使病人少走弯路,多年来开展的CT导引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也受到众多患者的认可和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