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骨龄有辐射吗?对身体有危害吗?有些家长对拍骨龄片心存疑虑,担心辐射对孩子的危害。拍骨龄片有辐射,但是辐射量非常非常微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依照目前国际放射防护拍骨龄片,委员会的推荐,一般人群辐射限值为每人每年不超过五毫西弗。拍骨龄片照射时间非常短,其射线剂量非常小,拍一次骨龄片,x光限量少于0.00012毫西弗.我们平时坐飞机、看电视、用手机、过地铁、可能辐射量比这个大。而且在为孩子拍摄骨龄片时,医生都会为孩子做好防护措施,穿上防辐射服更加减少了孩子辐射接收面积,所以家长大可不必担心辐射的问题。
人体的长高是骨骼延延长的过程,骨骼生长的根本原因是骨骼生长板软骨细胞的不断增殖,骨化使骨骼延长。生长板软骨细胞的增殖,并不是一直持续的,男孩儿骨龄在16岁以上,女孩儿骨龄在15岁以上时,生长板软骨细胞停止增殖,骺软骨几乎完全被骨组织取代,身高的增长基本停止。如果发现孩子矮小,应该及时找专业医生就诊,寻找孩子个子矮的原因,进行及时科学干预,才能让孩子获得满意终身高,否则错过最佳治疗期,就回天乏力了。
发现孩子矮小,为什么医生们都建议早干预?身高矮小治疗越早,改善的空间就越大孩子的生长发育与下丘脑垂体分泌的各种激素、染色体变异情况、遗传代谢性疾病和内分泌疾病密切相关。孩子矮小只是一种外在现象,发现矮小,医生们都建议及早就诊及早干预,是因为:1.尽早排除或诊断导致孩子矮小的病因及疾病,如生长激素缺乏症、Turner综合征、小于胎龄儿等,尽早诊断尽早干预,保障孩子有正常的生长发育;2.如果经诊断需要进行治疗,孩子年龄越小,可治疗和改善的空间就越大,治疗的效果也相对较好。
一天内身高的变化是晨起最高、睡前最低,这是因为一天的活动和体重的压迫使椎 间盘变薄、足弓变浅、脊柱弯曲度增加的缘故,一般早上要比晚上高 1 ~ 2 厘米。所以,测量身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同一时间(一般上午比较好)、同一地点、同一测量工具、同一人测量。这样连续测量的数据才具有可比性。三岁以下儿童一般测量卧位身长,需要专业的测量尺。三岁以上儿童可根据以下步骤在家准确测量身高:1 测量 前,为孩子松掉辫 子(头发的厚度会影响身高测量准确度),脱掉鞋子。2 让孩子靠墙站立,两足跟并拢,脚尖分开呈45°,头部、肩部、臀部、足跟紧贴墙面成一条线;双臂自然下垂;双耳下缘呈水平位;两眼目视前方。3 用直角尺或其他硬纸板(比如精装书本),用直角沿墙面滑下致头顶,在墙上标记,然后测量标记与地面的距离,即为孩子的身高。(如图所示)
在家如何科学测量0~3岁孩子身高?科学测量身高是身高管理的第一步有些家长可能会觉得测量身高很简单,但想要获得可靠的身高或身高增长率数据,前提就是测量所得数据是准确的。对于3岁以内的宝宝,建议采取卧位姿势进行测量。定期测量孩子的身高,有助于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生长发育评估。测量原则:同一时间点、同一测量仪尺、同一测量人1.脱掉鞋袜、帽子,仰卧在测量平面(干净的桌面或地面)2.双下肢并拢并伸直,用书本垂直于桌面抵住头部和足底3.测量两本书间的距离,即为身长定期监测频率:·<6个月的婴儿:每月一次;·6个月~1岁的婴儿:每2月一次;·1~3岁的幼儿:每3月一次。
人体内的激素有100多种,每种激素都是不可或缺的,它们处于相对平稳的范围之内,各施其职,维持我们机体的健康。如甲状腺素、胰岛素、雌激素、生长激素等,包括给孩子补充的维生素D也是一种激素。而我们大家平常提到最多的是其中的一种激素,叫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地塞米松等,不恰当应用会导致抵抗力下降,肥胖等。生长激素也是激素大家庭中的一员,通过刺激肝脏等器官产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发挥其生理功能,促进骨骼生长;也可以直接作用于生长板,刺激骨细胞代谢,刺激骨骺端软骨细胞的分化、增殖,从而促进骨长度增加,使孩子长高。
你家孩子睡够了吗?孩子的生长发育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随着年龄的增加,孩子需要的睡眠时长也在变化。因此,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来判断孩子的睡眠是否充足。美国睡眠医学会(AASM)发布的儿童和青少年最佳睡眠时间(每24小时)共识为:4~12个月婴儿:12~16个小时(包括午睡)1~2岁儿童:11~14个小时(包括午睡)3~5岁儿童:10~13个小时(包括午睡)6~12岁儿童:9~12个小时13~18岁青少年:8~10个小时保证睡眠充足是促进儿童健康生活方式的最佳方法之一。
因孩子矮小问题去医院就诊前请先准备好这10个问题的答案孩子矮小就医前先准备好这10个问题有些家长因为孩子矮小带去医院就诊检查,但却因为准备不充足,欠缺一些关键信息,导致医生无法全面、客观地给出诊断。因此,建议家长在带孩子就诊前,提前准备好以下这些问题的答案:1).孩子出生时的身高和体重(如果孩子足月出生,出生时体重低于2.5KG,那有可能是小于胎龄儿);2).平时的身高、体重测量记录;3).孩子的日常生活情况,如营养状况,是否挑食、偏食;4).妈妈在怀孕和生产时的一些情况,比如胎位有没有异常,有没有出现产后室息;5).孩子疾病史和用药史,如孩子有没有高热、癫痫的情况,是否服用过增高类药物;6).孩子的精神、心理因素,比如日常情绪如何,是否抑郁;7).孩子的智力状况。很多遗传病不仅会表现在孩子的身高上,也会表现在孩子的智力发育上,需要综合评估;8).孩子的性发育情况;9).父亲身高、母亲身高,以及父母各自的性发育年龄;10).孩子以往的检查结果和治疗情况
所谓“晚长”,医学上称为“体质性生长和青春发育延迟”,如果女孩14岁后仍未出现乳房发育,男孩16岁后无睾丸体积增大迹象和(或)无其他第二性征发育的表现,可以界定为“晚长”,有个别孩子甚至延迟至17-18岁才开始性发育。晚长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与遗传有关,也就是说晚长的孩子通常父亲或者母亲也有晚长史;一种是与机体能量消耗过多或营养不良有关。当今社会生活条件普遍提高,由于营养不良而导致晚长的孩子已经越来越少,目前孩子晚长的几率相对较低。骨龄是鉴别孩子是否“晚长”的重要指标。如果孩子骨龄落后实际年龄2岁以上且生长激素分泌水平正常,则可能为晚长(体质性青春期延迟)。
人的长高过程就像盖房子。个子高不高,主要取决于支撑身体的骨骼的生长。人体有206块骨头,与身高密切相关的主要是下肢骨和脊柱。走在大街上回头率非常高的长腿欧巴和长腿美女们,主要就是下肢骨(我们俗称的大腿骨和小腿骨)比较长。长骨的两端叫骨骺,中间长长的一段叫骨干。位于骨骺与骨干之间的软骨,称为骺板或生长板。在骨成熟以前,软骨细胞不断增殖,骺板不断地向着骨干生长和骨化,使长骨不断加长,人就随之长高;等到青春期结束,骺板全部骨化,骨骺闭合,长骨便不再增长,人的长高也就此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