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的逐渐飙升,暑热难当之下,医院儿科就诊的宝宝逐渐增多,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 “感冒、咳嗽、发烧、拉肚子”,这都是什么病呢?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其中不乏有气候原因及宝宝抵抗力低下的原因,但是家长们有没有意识到与在家的环境有关呢? 今天再来讲讲“空调病”!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炎热的天气下,基本上家家都开启了“空调模式”。但是如果不会吹空调,宝宝就会很容易患上“空调病”。空调温度开得过低,宝宝在冷而干燥的空气中待的时间过久,呼吸道及消化道抵抗力下降,呼吸道感染及腹泻几率就会增不少。 由于幼儿皮下脂肪少,毛细血管丰富,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成年人不能感受到的温差,幼儿却能明显地感受到。在空调房的冷空气环境下,幼儿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孔闭合,交感神经兴奋,内脏血管收缩,胃肠运动减弱,抵抗力减弱,所以极易感冒、发烧、拉肚子甚至患肺炎。 空调温度开高了,感觉没啥用,还不如不开。开得低了,又怕着凉。建议一般把空调温度控制在 24~28 度比较适宜。千万别反反复复开关空调,造成出汗后,再开空调,更容易感冒着凉! 睡觉、休息时盖什么也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盖得薄,宝宝容易着凉,但是盖得厚,宝宝又出汗。那么,盖什么好呢 ?建议盖毛巾被(或者同材质的睡袋)。它相较于大被子来说,没那么厚,而且吸汗、透气,也不会压的宝宝满身是汗。另外,月子里的小毛毛可以戴上薄帽子。 不管是大宝宝还是小宝宝,肚子一定要保暖。宝宝的胃肠平滑肌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低于体温的冷刺激可使其收缩,导致平滑肌痉挛,特别是肚脐周围的腹壁又是整个腹部的薄弱之处,更容易受凉而株连小肠,引起以肚脐周围为主的肚子阵发性疼痛,并发生腹泻。所以,如果让腹部受凉了,宝宝容易闹肚子哦。 吹空调的常识 1 空调滤网 空调的滤网要经常换洗,大家都知道。 2 吹空调的时机 不要出汗了就立即进空调房。最好是让宝宝先进房后,适应一段时间(半小时左右)再开空调,让温度慢慢降下去,给宝宝一个适应的时间。要出去疯时,也应先关好空调等室温接近常温后再出去。另外,一定要避免频繁的进进出出(特指外出),这样会使宝宝身体出现应激反应,很容易感冒,或者肠胃不适等症状。 3 换气通风 每开机1~3小时后关机,然后开门窗通风换气。可以等到外边凉快点的时候带宝宝出去玩,接接地气儿。家里有新生小毛毛的,吹空调时记得开一扇窗,随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哦。另外,大人应避免在室内吸烟,你懂的。 4 不要对着风口吹 不管是风扇还是空调,切记,风口千万不要对着宝宝吹!要保证温度不会骤然降低,而是缓慢柔和的变化。最好借用隔壁房间的空调调节宝宝室内的温度。另外,空调比风扇要好。风扇对着大人吹都会把脑子吹晕,更何况是宝宝呐!只要风口不对着宝宝就没问题。 5 注意保湿 在空调房里时刻记得保湿,要让宝宝多喝水及时补充水份,可以在室内放一盆水,或者在空气里喷点水来增加湿度。还别忘了加强对宝宝干燥皮肤的护理哦,涂抹些婴儿油保湿霜什么的。
来源:誉医世家 【导读】每年冬春季节,都是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行的季节。流感发病率高、传播快、所有人群均易感,一旦条件满足还可引起暴发、地区性流行,甚至大流行。但是,很多人还对流感有误解,从而不能正确预防和治疗这种疾病。那么,你是否对流感同样存在误解?你是否能正确科学地预防和治疗流感?做一做下面的测试题。 你对流感的看法是否正确。专家帮您解答关于流感的认识、看法和做法。 1、流感只会发生在冬春季节? 专家意见:不同意。 解释说明:我国各地全年都有流感样病例报告,但北方省份在冬春季(即12月~次年3月)出现流感发病高峰,南方省份发病高峰不同于北方省份,主要在4月~8月,因而流感也常称为季节性流感。由于冬春季气候寒冷,人们外出活动减少,居室内相对较闭塞,空气流通差,室内外冷暖差异大,易患流感。同时,冬春季是我国传统节日春节及寒假时期,随着人员大规模跨地区流动和聚集,势必增加流感传播机会,从而导致流感疫情上升。 2、流感只通过呼吸传播,共用毛巾和手帕不会传染。 专家意见:不同意。 解释说明: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鼻、咽喉和肺部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带有流感病毒的飞沫经呼吸道进入体内,但也可经人与人接触、共用手帕及毛巾等污染物品间接接触而感染。 3、流感和感冒是一回事。 专家意见:不同意。 解释说明:在许多人的印象中,流感就是感冒,其实两者是完全不同的疾病,预防措施也不一样。一般而言,寒冷季节或气候变化大时,普通感冒的人会相对增多。在症状方面,普通感冒症状轻微,多以咽痛、咳嗽、鼻塞等呼吸道症状为主,而流感主要是以高热(38℃以上)、肌肉酸痛为主,呼吸道症状稍轻。此外,流感也容易引起急性支气管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流感的传染性也强,容易导致传播蔓延,引起更大流行。普通感冒的病原多达百种,无法制造疫苗进行特异性的预防;流感则可以依靠注射疫苗得到有效的预防。 4、老人、小孩和患慢性病的成人尤其要注意预防流感。 专家意见:同意。 解释说明:任何年龄人群都可能感染流感病毒,大多数人表现为轻症或隐性感染(即不发病),呈现自限性过程,一般经过7天左右会痊愈(部分病例可长达2周)。但对于生病中的成人、老人或小孩而言,流感可能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甚至引起死亡。因此,建议以上三类人群尤其注意预防流感的发生,比如可接种疫苗等。 5、勤洗手、开窗通风,非常有助于预防流感。 专家意见:同意。 解释说明:除了接种流感疫苗,良好的卫生习惯非常有助于预防流感。具体措施如下:①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②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立即洗手;③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④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应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⑤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⑥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 6、怀疑患了流感,可以服点退热药和抗生素试试。 专家意见:不同意。 解释说明:如有发热(38℃以上)和咳嗽、咽痛等流感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并及早到正规医院就诊。切忌不要陷入治疗的两个误区,即滥用退热药和抗生素。发热是人体免疫系统对抗流感病毒的正常反应,如强行压抑,只会削弱机体的抵抗力,帮助病毒在体内繁殖。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合并细菌感染,服用抗生素对流感没有任何疗效,反而会导致人体内正常菌群失调,使人体抵抗力降低,诱发其他疾病,甚至导致病菌产生耐药性。 7、患有流感时,一定要请病假休息。 专家意见:同意。 解释说明:患有流感时,最好休息和积极治疗,切勿上班或上学。这一方面有利于康复,另一方面有利于预防流感的流行。从单位的角度讲,发生流感疫情时,要做好晨检和缺勤、缺工记录,发现有发热人员立即嘱其去医院就诊,同时报告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8、去年接种过流感疫苗,今年就不需要再接种了。 专家意见:不同意。 解释说明:接种流感疫苗后不能“终身免疫”。这是因为,流感病毒变异很快,几乎每年都要发生改变,且不同变异株所诱导的抗体对不同毒株无交叉保护作用或交叉保护作用弱。接种疫苗后,约需2周时间才可以产生抗体,其产生的免疫力会随时间降低,一年后可能降至没有保护作用的水平。因此,每年都必须设计新的流感疫苗,从而使之与正在传播并预期可能引起下一次流行的病毒相匹配,故每年均需接种新的流感疫苗。一般推荐在流感流行高峰前1~2个月接种流感疫苗,因此推荐接种时间为9~11月,12月还可接种。另外,即使在流行高峰季节时接种流感疫苗,也能达到减少发病、减轻病痛、避免并发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