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会行走的孩子宝宝躺着,将双髋朝两边展开(膝盖呈直角,大腿与身体垂直)。如果宝宝的双腿硬硬的,不能展开,或宝宝两条大腿的条纹不对称、腿有长短,也往往是小儿髋关节脱位的表现。患侧的髋关节活动少,活动时受限,蹬踩力量较健侧弱,常处于屈曲位,不能伸直。2.会行走的孩子一侧髋关节脱位表现有跛行,下肢不等长;双侧者行走时身体来回摇摆,表现为“鸭步”步态。
根据儿童髋关节滑膜炎发病的持续时间常将其分为3期:第1期:急性发病,该期病情可持续1—7天患儿的表现是:一侧髋关节疼痛,疼痛呈间断性发作,且于夜间加重。第2期:该期的病情可持续8-40天患儿的表现是:疼痛发作时每次持续的时间较长,行走时可见明显跛行,4字试验阳性。第3期:该期的病情可持续40~90天患儿的表现是:疼痛非常严重,即使休息,疼痛也不能缓解,患儿可出现屈髋、跛行或不敢活动等。
多指或多趾是最常见的一种先天性畸形。多指多见于拇指和小指,部分患者有家族病史。赘生指(趾)形态和结构可以是一球状的小肉赘,也可以是发育接近正常,具有指甲、骨、关节、肌腱和神经血管束的手指。手术切除是唯一的治疗方法。当赘生指(趾)发生于关节部位,需做肌腱和关节囊修复,应在患儿3岁前手术。简单类型的推荐6月至1岁间手术治疗。多指畸形并不是单纯切除多指就行,通常除了切除多指还需要平衡肌力,必要时还要截骨矫形。
1.漏斗胸的认识误区目前,由于人们普遍存在“孩子缺钙”,需要补钙,使很多家长甚至医生误以为漏斗胸由缺钙引起,门诊也能看出来,很多孩子从发现漏斗胸那天起,一直在补钙。其实,漏斗胸和缺钙引起的佝偻病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疾病,漏斗胸的胸廓畸形有点类似佝偻病,但其发病原因是完全不同的,不能幻想通过补钙去消除漏斗胸畸形。2.漏斗胸的病因漏斗胸的发病病因目前还不清楚。目前认为与肋骨、胸骨发育的不协调;膈肌发育异常等有关,遗传也是重要因素,有漏斗胸家族史者出现漏斗胸的几率较无家族史者大。3.为什么要手术治疗漏斗胸对孩子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功能影响,指凹陷的胸廓压迫心脏和肺,造成肺活量减少、活动耐量降低,心功能和肺功能收到影响,出现功能影响是手术的绝对适应症。第二,虽然功能影响必须要手术矫治,但临床出现功能影响的严重漏斗胸患儿是比较少的,绝大部分是因为漏斗胸影响胸部美观,特别是女孩子,造成患儿极大的心理负担和性格异常,孩子出现不愿与人沟通交流,不愿参加群体性活动,性格孤僻,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所以应该及时手术治疗,进行矫治。
大家看出不同了吗?很明显下图髌骨在屈膝位时髌骨是向外侧脱位的。是的,这就是习惯性髌骨脱位。习惯性髌骨脱位指每次屈膝过程皆可引起髌骨脱位。为多因素产生向外侧牵拉髌骨的作用力的结果。习惯性髌骨脱位的患儿容易摔倒受伤,且易导致膝关节发育不良。习惯性髌骨脱位一般常见于儿童,一旦发现习惯性脱位就应该尽早手术,因为只有早期手术才有可能恢复髌骨的正常位置。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综合手术方式。一般原则是骨骺未成熟的患者,选择软组织手术为主。骨骺发育成熟的患者,可考虑骨性手术
误区1:儿童骨折(16岁以下)和成人骨折诊治原则相同 长期以来,人们常常认为儿童是成人的一个缩影,只是身材较小,体重较轻,其他没有什么区别,往往套用成人骨科的观点来处理儿童骨折。然而,大家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儿童是在不断地生长发育的!孩子骨骼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和生物力学性能都在不断变化,与成人的骨骼不同。所以对于儿童骨折,应该首先纠正认识上的错误,儿童骨折与成人骨折大不同误区2:认为儿童骨折去看一般的医院骨科就可以了 由于小儿骨科发展的不平衡。很多的小儿骨折创伤都由成人骨科医师兼职治,这于简单的儿童骨折是可以的,但对于儿童专有的复杂骨折,往往需要专业的儿童骨科医师来诊治。误区3:骨折线对合不齐肯定愈合不佳 儿童骨折闭合复位后,家属发现骨折线对合不齐,认为肯定愈合不佳,甚至要求多次复位。熟不知,孩子骨折后闭合复位(局部肿胀)是隔着皮肤、肌肉等软组织,不可能完全对齐(尤其粉碎性骨折时,犹如脆裂的瓷碗,无法将碎渣拼凑),并且反复复位可能带来骺板(生长板)进一步损伤。儿童骨折有其独特性,大多数骨折可以通过手法复位保守治疗。某些情况下,即使骨折复位“效果不佳’、遗留有“错位”,儿童可以凭借骨骼强大的塑形能力,能使一些初期畸形愈合的骨折自行纠正误区4:盲目相信保守治疗 有一些家长,甚至医师认为儿童骨折后愈合快,塑形能力强,完全可以保守治疗,而忽视了一些需要及时手术治疗的骨折,如骨骺骨折、关节内骨折等(必须解剖复位及稳定固定;必须超关节、管型固定;肢体石膏固定消肿后,骨折容易出现再移位)。对这些骨折,如果延误了诊断和治疗,则会引起畸形愈合,遗留终身残疾。因此,儿童骨折治疗方案的确定,关键在于诊断明确!误区5:儿童骨折移位严重,必须开刀手术治疗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属对预后效果要求的提高,一些过去不能或不需要开放手术治疗的骨折,目前也采取开放手术治疗,某些医院开放手术的适应症有放宽的趁势。有些心急的家长认为儿童骨折手术后骨折会愈合得快一些,往往要求医生尽早手术。需要用手术治疗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骨折后不能复位或维持复位而引起的骨折畸形愈合,通过生长发育不能自行纠正,将来直接影响其功能活动和外观的;2.移位的骨骺骨折和关节内骨折需要严格地复位,如不能达到要求,必须开放手术解剖复位; 3.多发性骨折或合并其它脏器损伤,已解决治疗和护理的矛盾及困难;4.合并血管神经损伤,手术以探查血管神经为主。误区6:儿童骨折手术复杂,危险大 随着对小儿骨折愈合机制的不断了解和骨科器械的不断发展,治疗方法有了很大的改进。现在有了便携式X光透视机,有了骨科牵引床和先进的骨科内固定器械(钛合金的弹性髓内针,空心螺丝钉),一些原本要开“大刀”的骨折现在只需要很小的手术即能达到同样的或者是更好的效果。(如髓内针治疗股骨干骨折、胫腓骨双骨折、尺桡骨双骨折、桡骨颈骨折等)。误区7:儿童骨折愈合后会有后遗症 一般来说,儿童骨折后及时有效的治疗不会留下后遗症的,但其中有一些患儿由于损伤了生长结构(骺板)或者关节面骨折复位不良,日后存在导致肢体畸形和功能不良的可能(肘内外翻畸形、膝关节内外翻畸形等)。孩子往往需要每三个月随诊,直至上后一年。误区8:儿童骨折很快就能愈合 很多家属认为成人骨折2-3个月就能愈合(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儿童由于生长能力旺盛,可以在一两个月内就能长好。根据临床观察,不同的部位,不同的年龄,骨折愈合时间有差别,年龄越小骨折愈合越快,一般伤后1-2个月内可达骨痂愈合,这时骨折处有一定的连续性,但骨痂较柔软,承重能力较差。一般在2-3个月左右能达到临床愈合(除外固定不稳定、早期不适当的活动等因素导致的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误区9:孩子骨折后不疼,就不需要处理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摔伤后,虽然影像学检查有提示骨折,但孩子并不感觉十分疼痛或活动受限,为了方便护理或节省费用,而选择暂时观察或不做进一步处理,这是十分不明智的。每个孩子的痛觉感受是不同的,如果孩子骨折(尤其涉及骨骺损伤、关节面骨折),未做及时处理,或许导致骨不连、畸形愈合,进而影响肢体外观及功能。误区10:石膏只是限制孩子的活动,用处不大 许多家属认为,孩子骨折后并没有很强烈的不适,石膏固定后导致孩子肢体瘙痒、笨重、难看,不方便护理和学习,一旦孩子受伤部位不痛了,就要求拆除石膏,这样做十分危险!根据临床经验,唯一能管得住孩子的工具就是疼痛!且不说孩子不痛后,完全不受家长管控,石膏固定能限制肢体活动减轻疼痛、减少骨骺进一步损伤、消肿、促进骨折愈合等诸多优点,由于孩子骨骼的特殊性,儿童骨科专家认为石膏的外固定往往比钢板钢针的内固定还重要!石膏不仅能起到保护的作用,还会有治疗的用途!误区11:儿童骨折需要多吃接骨药物,熬中药 接骨药物一般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对于青少年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对于幼儿往往因肠道功能发育不完善不能吸收,甚至产生一定的副作用。误区12:儿童骨折要多喝骨头汤 家长往往认为多吃骨头汤可以使骨头长得快,其实完全没有必要,骨头汤中有过多的脂肪,儿童并不能完全吸收消化,注意平常的饮食,多吃疏菜和动植物蛋白质就可以了。误区13:手术中的麻醉会导致孩子变傻 许多家属担心孩子手术麻醉后孩子会变傻、记忆力减退。科学家在动物幼体实验中发现,麻醉后会出现神经元缺失和神经认知功能受损的情况。因此他们担心儿童在接受麻醉后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于是进行了这项研究。研究对象为5-18岁患儿,入选要求为4岁前接受麻醉及手术(暴露组n=53)。暴露组和对照组(n=53)在年龄、性别、习惯用手(左利手或右利手)和社会经济水平等方面进行配对。研究主要探索了麻醉对孩子神经认知功能、大脑结构改变两方面的影响。除了使用量表评估受试者说话和书写能力(OWLS量表)、智力评分(WAIS 量表),还使用 T1加权的 MRI 检测大脑结果的变化。研究主要发现这2个结果:①语言理解能力和 IQ 都正常,但可能略微受影响②大脑结构改变不显著。作者提出了一些可能的解释:一、并不能排除这些神经认知功能方面的异常是由于手术因素导致的,例如疼痛、炎症反应或一些遗传相关的因素。目前并没有排除这些因素的干扰。二、现有的结果在统计学上还是有些争议的。分析发现,对于本研究中绝大多数接受麻醉的孩子,各项量表的评分不仅仅在正常范围内,甚至还高于人群平均水平。因此,如果将这些孩子与总体人群比较,则显示麻醉并没有上述不良影响。
如果小孩摔伤后受伤的患肢出现活动障碍,局部皮肤有红肿,甚至青紫,有压痛,活动肢体可听到骨摩擦音的话,可怀疑怀疑有骨折的可能时,家长应该立即将孩子送往医院。 但也有些时候,当小孩摔伤后,可能会因软组织挫伤而出现肢体疼痛、肿胀,甚至活动障碍,表面上看上去与骨折很像,一般来说,骨折是沿骨折局部四周即左右前后均有肿痛和压痛,而软组织损伤仅是在损伤一侧的局部肿胀和压痛,而对侧则无此症状,但如果家长遇到难以辨别的情况时,最好也是先带孩子去医院看医生,照个x光,以排除骨折的可能。
什么是滑膜炎?答:与病毒感染、创伤、细菌感染及变态反应(过敏反应)有关急性或慢性滑膜无菌性炎症,多有近期感冒史。多述大腿和膝关节前面或者侧方疼痛,查体可发现避痛性步态,髋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并感到不适。滑膜炎是怎么引起的?答: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是一种免疫反应引起的非特异性炎症,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及外伤等因素有关。发病前1~2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什么时候考虑滑膜炎?答:年龄在10岁以下,近期感冒史;不明原因的急性或慢性髋关节区疼痛,疼痛在夜间加重:有跛行或膝关节活动受限的症状。注:病变在髋关节,患儿多诉膝关节疼痛.出现滑膜炎表现医生应注意什么?答:早期体征及检查结果都很像是关节结核、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极易被误诊。如果患了该病后被忽视或被误诊了,可致股骨头坏死.怎么判断滑膜炎是否需要治疗?答:根据儿童髋关节滑膜炎发病的持续时间常将其分为3期:第1期:急性发病,该期病情可持续1—7天。患儿的表现是:一侧髋关节疼痛,疼痛呈间断性发作,且于夜间加重。第2期:该期的病情可持续8-40天。疼痛发作时每次持续的时间较长,行走时可见明显跛行,4字试验阳性。第3期:该期的病情可持续40~90天。此期患儿的疼痛非常严重,即使休息,疼痛也不能缓解。患儿可出现屈髋、跛行或不敢活动。
对于必须手术治疗的骨折儿童,家长认为伤口太大,孩子太遭罪,心痛不已。其实,随着科技与医学的飞速发展,目前微创技术治疗骨折疗效显著,一些原本要开"大刀"的手术现在很小的切口就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或者更好的效果。我科采用弹性髓内钉技术治疗儿童四肢骨干稳定性骨折,相比传统手术技术,切口小,创伤小,不影响骨骺生长板,不给生长带来麻烦。
儿童骨折的发病率较高。据统计,小儿骨折约占整个骨科病人的1/3。用石膏等固定处理后,患儿大多在家里疗养。那么,家庭护理骨折病儿需要注意什么呢?1、保证患儿得到充分休息,注意观察病儿的血液循环状况。儿童骨折,即使是上肢骨折,也应卧床休息3~7天,以利骨折的固定和康复。石膏固定后,家长要密切观察病儿远端肢体温度和感觉是否正常,肤色是否红润,能否伸屈活动。如发现肢体肿胀、发凉甚至苍白、发紫、麻木和不能活动,都应马上送医院复查,必要时由医院拆开石膏重新包扎固定。2、加强营养。骨折病人主要应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骨折初期,孩子胃口较差,饮食宜清淡有味、容易消化,以刺激食欲。可以多喝一些鱼汤、肉汤和蛋汤等。以后根据孩子的食欲,适当增加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蛋以及大豆制品等。维生素对骨头的修复也很重要,应鼓励孩子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至于矿物质的补充,可让孩子多吃一些含钙丰富的牛奶和大豆制品等。微量元素锌可促进骨折的愈合,牛肉、牡蛎、芝麻等食物中含锌较多。有些家长认为骨头的含钙多,能促进骨折愈合,于是天天给孩子喝骨头汤。这种做法并不科学。因为骨折后的一段时间内,骨内钙质会向血液中转移,从尿中排出,如食物中补钙过多,反而有可能增加尿路结石。3、石膏固定后,要为孩子保护好石膏,严防折断、脱落和受潮。肢体骨折可用枕头和毛巾等抬高患肢,高度可稍超过平卧时心脏的水平位置,以利静脉血液的回流,减少伤口肿胀、疼痛,促使骨折愈合。要注意患肢早期功能的锻炼。4、拆除石膏后,肢体、关节运动受限,径围变细,这是正常现象,是因为患肢活动减少、肌肉萎缩引起的。只要经过一个阶段的功能锻炼,就会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