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是一种慢性过敏性皮炎,会反复发作并造成皮肤红痒,2至6月龄即可出现,尚未发现其根治方式,,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缓解红痒症状,且通常会随年龄增长逐渐减轻。好发部位头皮,脸部,颈部胸部,膝关节关节内测,手足及其关节。 湿疹症状根据个人情况各有不同,主要包括瘙痒,夜间加重。皮肤干燥,破裂,红,棕色板块,,抓挠处红肿,小水泡。高风险人群:家族史,城市居民,女孩,高纬度地区。 可能加重湿疹的因素:洗热水澡时间过长,抓挠,细菌,病毒感染,部分食物,汗液浸润,二手烟,温度湿度保护,压力。 初步应对:1.非药物干预:温水洗澡时间5至10分钟。用中性无香型浴皂,涂抹润肤霜,至少每天2次。保持幼儿园指甲短且光滑。吐止痒膏炉甘石洗剂,用凉的湿敷料湿敷。2.涂抹激素类软膏:首先弱效软膏无效再选中效,不宜长期使用,限制1到2周内,不宜大面积使用。中度湿疹:选用氢化可的松,地奈德软膏,每天两次。重度湿疹:丁酸氢化可的松,糠酸莫米松软膏,曲安奈德软膏,每天两次。口服止痒药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如有感染抗生素治疗。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多样。即可发生在上下呼吸道及肺脏,也可累及肺外系统。严重程度可变性大,可能会危及生命或导致严重后遗症,部分患者会自行缓解。 临床征象:呼吸系统:潜伏期约2-3周,主要引起上呼吸道感染,部分引起支气管炎或肺炎。上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咳嗽,咽部发红疼痛和流涕,喷嚏等症状。支原体肺炎主要表现咳嗽,发热,早期以持续干咳,阵发性剧烈咳嗽,有时类似百曰咳,时间长达数周以上,后期多伴有白色或黄色粘痰,偶含少量血丝,部分伴喘息。如果时间过长要注意合并百日咳感染的可能。发热是其重要表现,约百分之44.4的患儿发热,对于重症百分之百发热,百分之88高热。对于持续高热,咳嗽的患者要怀疑支原体感染可能。早期肺部体征不明显。可有呼吸音低,局部有捻发音,喘鸣音。肺部体征与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不一致为其特征。婴幼儿幼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情可较重,常表现阵发性有痰,咳嗽,伴喘息,气促,。可伴肺内并发症如胸腔积液,肺不张,坏死性肺炎,肺脓肿等,出现持续高热,叩诊实变,呼吸音减弱等临床征象。临床过程差异大,轻症预后良好,通常自限性。严重者留后遗症如慢性肺间质纤维化,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及肺功能减低。 心血管系统:可并发心肌炎,心律失常,心电图,心肌酶异常。血液系统:可有溶血性贫血,血小板,粒细胞减少,凝血异常。嗜血综合症.骨关节肌肉:肌痛,关节炎。泌尿系:最常见的急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 皮肤粘膜:皮疹多样,如红斑,水疱,麻疹样,荨麻疹,紫癜。多见于发热期,持续I一2周消退,有的呈一过性皮疹。消化系统:肝功能轻中度损害为主,还可有腹疼腹泻,消化道出血,胰腺炎,脾大等表现。神经系统:脑膜炎,脑炎. 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1.原则:疗程一般主张不少月2-3周,通常3-6周,也有疗程更长的。停药过早易于复发。轻者分次口服即可,重症考虑静脉给药。一般的原则是临床治愈再口服抗生素巩固治疗2周。2.药物:红霉素,阿奇霉素最常用。由于支原体没有细胞壁结构,青霉素,头孢作用于细胞壁对支原体没有效果。如果红霉素,阿奇霉素耐药可以考虑克林霉素或林可霉素。3药物不良反应:阿奇霉素,红霉素可出现肝功损伤,用药1周需要检测肝功能。如果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大于80需要换药。对于病情较重,已经肝功损坏的患儿,不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一般2周内病情可以控制,仍咳嗽的患儿需要再口服阿奇霉素治疗2周。病情严重者,需要合用糖皮质激素,一般不要太长,3-5天,高热退后可以停用激素。 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预示单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反应不佳。,在早期识别难治性有临床指导价值。乳酸脱氢酶明显增高可作为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参考指标。D~二聚体增高提示存在高凝状态或血栓形成。2.血清学检测:主要检测MP_IgM,MP_IgG,受病程影响,即使早期产生的IgM也需要在感染1周后才能被检测到。婴幼儿由于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善、产生抗体的能力较低,可出现假阴性或低滴度的抗体。3.影像学检查:支原体肺炎时胸部影像学改变和临床表现不吻合。早期肺部体征不明显,影像血改变较明显。胸部X光片可以表现为节段性或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肺门淋巴结肿大等。重症出现实变,可伴有肺部不张,胸腔积液,坏死性肺炎,肺脓肿,气胸等不同年龄各有特点,婴幼儿主要表现为双肺间质性肺炎。学龄期及学龄前主要为大叶性或节段性肺炎。容易出现胸腔积液及肺不张。胸部影像学异常一般4周时大部分吸收,8周完全吸收,也有症状消失1年才完全吸收的报道。
1.滥用抗菌药物。引起腹泻的原因很多,可以是感染性的,也可以非感染性的。轮状病毒等一些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腹泻以及非感染性腹泻如食物过敏,均不需要使用抗菌类药物,只要补液,补锌,继续喂养。滥用抗菌药物对孩子有害无益。 2.滥用止泻药:有些情况下,使用止泻药会使细菌毒素体内滞留,是否使用止泻药物不能一概而论,应该听从医生的判断。 3..禁食。以往以为腹泻患儿为了让胃肠道得以休息,强调限制饮食或禁食。近年来,专家们以为禁食有害无益。特别是在腹泻大量水分丢失的情况下,会加重脱水和酸中毒,同时孩子处于饥饿状态会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加重腹泻。 合理用药:1.抗感染:一般水样便无需抗菌药物,对重症患儿,免疫功能低下的衰弱患儿可酌情选用抗菌药物。粘液便,脓血便可根据临床特点及大便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结果进行调整。2.微生物疗法:有助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抑制病原体定植和侵袭,控制腹泻。如双岐杆菌,嗜酸乳杆菌。3.粘膜保护剂:如蒙脱石散。
症状体征:1.诱因多样性:上呼吸道感染,变应源刺激,剧烈运动,大笑,哭闹,气候变化等。2.反复发作性:有诱因时突然想起发作或程发作性加重。3.时间节律性: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4.季节性:秋冬季或换季时发作或加重。5.可逆性:平喘药能够缓解症状,可有明显的缓解期。 定义及诊断:慢性气道炎症及气道高反应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哮喘分期:.急性发作期:突然出现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或原有症状加重。慢性持续期:近3个月内不同频度或程度出现喘息,咳嗽,气促及胸闷等症状。临床缓解期:经过治疗或未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持续3个月以上。 哮喘治疗目标:达到并维持症状的控制。维持正常活动水平,包括运动能力,维持肺功能水平尽量接近正常,预防急性发作,避免药物不良反应,预防哮喘导致死亡。 治疗: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防治症状加重,预防复发,避免触发因素,抗炎,降低气道高反应,防止气道重塑,做好自我管理。急性发作期需快速缓解症状,如平喘,抗炎治疗。。
发育里程碑: 4月龄---头要竖稳 7月龄---坐着要稳 10月龄--四肢爬、抓物站、会冒话 18月龄--走的要稳 24月龄--会双足跳、语言爆炸、会操作 36月龄--区分性别、基本具备自我生存能力、可以上幼儿园 对照一下以上的月龄,看看你的孩子是否达标呢。
1、身高体重头围不达标 每一次做儿童保健,医生总会测量孩子的身高、体重、头围。这三项指标是小儿体格生长发育正常与否的重要参考标准。 在3岁前,如果营养没有跟上去,孩子的身高、体重就会相对滞后一些。同样,头围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准,宝宝做儿保时要测头围,头围偏大或者偏小可能都是疾病的信号。 所以,爸爸妈妈应该定期带宝宝去医院给孩子做儿童保健,如果发现孩子在体格生长发育上落后于同龄人时,就要2、免疫力下降,体弱多病 某些微量元素(如维生素、锌、铁等)缺乏时,可导致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下降,使孩子容易生病、感染,如经常会感冒、反复牙龈发炎、毛囊性皮肤炎、口角炎、舌炎、角膜炎等。 所以,有一些不爱吃肉奶蛋的宝宝,蛋白质摄入不够,就可能容易感冒、牙龈发炎。家长应该尽量让孩子的饮食丰富一些,想办法把饭菜做得更加可口,让孩子爱上吃饭。3、便秘、口臭 孩子在饮食上还有另一个极端就是,偏爱荤食、甜食、油炸等食物,而对青菜水果等不感兴趣。当孩子的纤维素摄入不足时,容易使肠道蠕动变慢而产生便秘,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时,会进一步产生有害毒素而出现口臭的现象。 所以,爸妈不能只给孩子吃他爱吃的食物,或者是给他吃的辅食品种太过于单一,否则容易让孩子养成偏食挑食的习惯,久而久之导致某些营养素缺乏或营养不均衡,甚至因此4、情绪变化无常 B族维生素能通过对人体神经系统的调控而间接影响到人的情绪,维生素B1缺乏时,可让人变得暴躁、喜怒无常;维生素B6摄入不足时,可导致情绪激动、困倦和急躁;维生素B12缺乏时,可让人变得反应迟钝等。 维生素B1主要于种子外皮及胚芽中,燕麦里就含有很多维生素B1。另外,在黄豆、酵母、瘦肉等食物中含量最丰富。 此外,白菜、芹菜也富有维生素B1。维生素B6则在动物肝脏、谷粒、
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的一种没有细胞壁的病原体,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健康人吸入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喷出的口、鼻分泌物而感染。本病每4-6年就有一次流行,流行季节为冬春季,好发人群是儿童,这是由于儿童自身免疫力低。另外本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应尽避免可能和支原体感染的患者接触。患者发病期间要佩戴口罩,多休息,多喝水,增强营养,清除鼻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饮食注意忌辛辣、油腻。建议使用适当
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ASD)为临床上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是原始房间隔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致左、右心房之间遗留孔隙。房间隔缺损可单独发生,也可与其他类型的心血管畸形并存,女性多见,男女之比约1:3。由于近些年来对该病的重视,绝大多数都在小儿时期发现并给于相应的治疗。在临床上发现,目前的成年男女中,患有房间隔缺损的人不在少数。因此,建议成年人中,从未做过心脏彩超的能尽快的做一次心脏彩超排除该病。 临床表现 多数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儿童除易患感冒等呼吸道感染外可无症状,活动亦不受限制,一般到青年时期才表现有气急、心悸、乏力等。40岁以后绝大多数病人症状加重,并常出现心房纤颤、心房扑动等心律失常和充血性心衰表现,也是死亡的重要原因。 体格检查发现多数儿童体形瘦弱,并常表现左侧前胸壁稍有隆起,心脏搏动增强,并可触及右心室抬举感等。其典型表现为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Ⅱ~Ⅲ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伴有第二心音亢进和固定分裂,收缩期杂音为肺动脉瓣血流速度增快所致,少数病人还可扪及收缩期震颤。分流量大者三尖瓣区可听到三尖瓣相对狭窄产生的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检查 心脏彩超一般可确立诊断,可见右心房和右心室增大、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同向运动等右心负荷过重表现,房间隔中部连续性中断,并可测量缺损大小。彩色多普勒可以明确血液分流方向、速度并估计分流量。对于静脉窦型缺损超声显像可能有一定困难,双氧水造影有助于发现分流部位,而经食管超声检查可获得十分清的图像。 治疗 1岁以上的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罕有自发性闭合者,对于无症状的患儿,如缺损小于5mm可以观察,如有右心房、右心室增大一般主张在学龄前进行手术修补。约有5%婴儿于出生后1年内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内科治疗效果不佳者也可施行手术。成年人如缺损小于5mm、无右心房室增大者可临床观察,不做手术。成年病例如存在右心房室增大可手术治疗,合并有心房纤颤者也可同时手术,但肺血管阻力大于12单位、出现右向左分流和发绀者则禁忌手术。 有一部分继发孔房间隔缺损如位置合适,可行微创的经心导管介入治疗。经股静脉插管,将镍钛合金的封堵器夹在房间隔缺损处,闭合房间隔缺损达到治疗目的。不用开胸手术。 预后 未手术的房间隔缺损病人自然病程与缺损的类型、分流量大小及是否合并有其他类型的心脏畸形有关,多数可生长至成年,但寿命缩短,病人死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单纯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手术死亡率低于1%。手术后由于血流动力学的改善,病人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其长期生存率与正常人对比无显著差异。成年患者特别是合并有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或肺动脉高压者,手术死亡率相对较高,有时尽管成功接受了手术修补,已有的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依然存在,但病人心脏功能可得以改善,其长期存活率也明显高于未手术者。
1 饮食管理:重度腹泻患儿禁食6h后改为流食,同时给予全静脉营养;轻度腹泻患儿继续哺母乳或不含乳糖奶制品。 2 控制感染:房间每天开窗通风2次,10~20min/次;患儿的食具用后煮沸消毒;护理患儿前后用5%洗消净泡手3min。 3 保持臀部皮肤清洁、干燥: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并吸干,局部涂氧化锌油;及时更换尿布。 4 严密观察记录:大便次数、颜色、性状、量,发现异常 及时送检。 5发热的患儿: 密切监测体温变化,体温38.5℃应给予头枕冰袋,温水试浴;鼓励患者多饮水;注意观察脱水是否纠正,防止脱水热。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预防每年的春节前后是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就行的季节,多数发病的孩子年龄在2岁以内。 预防:切断传播途径是这个病预防的重点。 1.管家传染源。应早期发现患儿及隔离患儿,对密切接触者及疑诊患儿实行严密的观察。2.切断传播途径:加强饮食,饮水及个人卫生,做好患儿粪便的消毒工作;防止饮用水源和食物被污染。如大便不能自控的小儿,应限制其进入日托或学校。3,接种疫苗。轮状病毒的疫苗已可在临床应用。在流行期间,对高危人群和易感人群采用被动免疫的方法也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人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保护作用。提倡母乳喂养,以减少幼儿患病的严重性。经牛轮状病毒免疫后的牦牛的牛奶中含有iga及igg抗体,用此种牛奶喂养婴儿也有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