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是一种因各种原因导致的肾脏结构、功能损伤≥3个月的进展性疾病。近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脉耕主任、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侯凡凡院士等专家们在JAMAInternalMedicine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2018年~2019年我国有8200万慢性肾脏病成人患者。CKD、肾功能受损、蛋白尿的患病率分别为8.2%、2.2%和6.7%。然而,CKD早期表现往往相当隐匿,多数患者起病时无明显症状,不容易引起重视,知晓率仅10%。大部分患者在发现时已经进入终末期肾病,失去了早期治疗的机会。CKD早期症状隐匿,但仍会露出一些蛛丝马迹供我们发现疾病。首先,应关注早期信号。虽然大多数CKD患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但是还会有部分患者出现一些症状,包括尿中泡沫(细小的泡沫且不消散)、尿色改变(浑浊、浓茶色甚至酱油色)、尿量改变(尿量>2500ml/天,或<400ml),高血压,水肿(眼睑、双下肢及足踝)。其他症状包括不明原因的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腰酸、贫血、疲劳、呼气带尿味、皮肤瘙痒等,这时应去医院做肾功能检查。定期体检是在健康人群中发现慢性肾脏病的首要方法,每年检查一次尿常规和肾功能。定期体检的项目主要包括尿常规、血肌酐和肾脏彩超等。易患慢性肾脏病的高危人群包括高血压病及糖尿病患者、代谢性疾病(如肥胖、高尿酸血症、血脂异常)患者、有肾脏病家族史、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年龄超过65岁等。这些人群应当密切关注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等指标,至少每半年监测一次尿常规及肾功能,以便早期发现肾损害。1、尿液检查:尿常规、尿沉渣有形成份分析、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2、血液检查:血常规、血肌酐、尿酸、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电解质等。3、影像学检查:双肾B超等。4、其他检查:量血压、测血糖等。
要点总结1、羟苯磺酸钙和维生素C不能降低血肌酐!!!只是影响了血肌酐的检测方法,看上去“低”了,但不能反应真实的血肌酐,反而耽误病情!!! 2、因为羟苯磺酸钙和维生素C有还原性,能消耗掉酶法检验中的化学物质,因此会造成“血肌酐检测值”下降,但得出的是假结果。 “神药”不神血肌酐是目前评估肾功能最常用的一个指标,随着慢性肾脏病的进展,血肌酐会慢慢升高,并最终需要透析维持生命,这也是大多数肾脏病的结局。因此血肌酐的升降牵动医患双方的神经,对于患者而言,如果有一种药,能够保护肾功能,把升高的血肌酐降下来,善莫大焉。 但我却知道,无论是采用西药还是中药,想实现这个目标非常困难,至少目前没有哪个药敢这么自夸。可确实有人用药把升高的血肌酐降下来了,幅度还挺大,甚至能降低一半。于是,围绕着这些个「神奇」的降肌酐药,「课题、项目、奖项」随之而来,可能会诞生一批「名医、名院、名方」。 讲到这儿,很多患者会问:刘大夫,您说的这个到底是什么药啊?就是“羟苯磺酸钙和维生素C”。羟苯磺酸钙的商品名包括多贝斯、安多明、利倍思、导升明、昊畅等。 羟苯磺酸钙羟苯磺酸钙为一种血管保护剂,其主要作用于几个方面:1. 降低血液及血浆粘稠度,降低血小板高聚集性,从而防止血栓形成;2. 调节微血管壁来改善通透性和阻力;3. 提高红细胞柔韧性;4. 间接增加淋巴的引流而减轻水肿;5. 抑制血管活性物质对微血管的高通透作用,改善基底膜胶原的生物合成。从这些作用机制出发,羟苯磺酸钙临床上主要用于微血管病变以及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治疗[1],比如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静脉曲张、痔疮等等。 【没错,它就是一个多面手,痔疮也可以】 如果是上述原因引起的肾脏病变,比如同样属于微血管病变的糖尿病肾病,也是可以用羟苯磺酸钙进行治疗的[2]。 但是很多人被不良医院忽悠“吃羟苯磺酸钙来降肌酐”,以为治疗有效了。有个老先生说:“吃了这个药,我肌酐从500mmol/L降到300mmol/L了,不用透析啦!“因为服用羟苯磺酸钙患者的“肌酐检测值”确实降低了。其实,这一“降低”是个假象,最大的可能是羟苯磺酸钙干扰了肌酐的检测方法,造成了结果负偏[3]。 临床实验室测定肌酐的方法主要有碱性苦味酸法和酶法,目前国内约2/3的实验室采用酶法测定肌酐。羟苯磺酸钙对于肌氨酸氧化酶法肌酐检测的负干扰普遍存在于国内、外主流酶法肌酐检测系统,且结果负偏离可高达60%多,尤其对于肾功能较差的患者更为显著[4]。其机理是羟苯磺酸钙的结构与酶法肌酐试剂中的色原很相似,也可以与反应产生的过氧化氢发生作用,从而导致了结果的假性降低。 那么,如果患者服用羟苯磺酸钙,用酶法化验血肌酐,其中的偏差能达到多少呢?研究发现一旦达到一定血药浓度,最高能降低60%的血肌酐值[5]。也就是说,假设一个人血肌酐本来应该是300umol/l,有可能吃羟苯磺酸钙后复查能下降到120umol/l。羟苯磺酸钙一般是2粒,一天2-3次这样的吃法,按照这个服用方法,24小时内羟苯磺酸钙血药浓度都可以达到干扰血肌酐检验的程度[6-7],因此,只要是患者吃着药期间,不管一天当中什么时候测,都是会有影响。 维生素C维生素C对苦味酸法测量Cr产生正干扰,对酶法则产生负干扰维生素C在不同浓度下,对肌氨酸氧化酶法检验的血肌酐值会有一定的干扰,使得化验出来的值比真实值要低。而如果是使用苦味酸法,则对化验结果则是正向干扰,也就是化验值明显比真实值要高[8]。维生素C对血肌酐检验的干扰,多报道在使用注射型维生素C中,但考虑到如果患者大剂量口服维生素C,也可能造成一定的干扰。在实验中质量浓度0.3g/L的维生素C即可对肌酐测定值造成明显干扰,质量浓度0.9g/L的维生素C可产生临床不可接受的误差[9]。 事实上,这些药物不仅对酶法肌酐检测产生干扰,对同样基于Trinder反应的尿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游离脂肪酸、糖化白蛋白等的测定都会产生干扰[10]。糖尿病患者很多会并发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羟苯磺酸钙的使用同样也会导致对这些重要代谢指标的低估。尤其要注意的是,糖化白蛋白目前用于评估短期血糖控制情况,该药物对糖化白蛋白的负干扰,会造成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错误评估!所以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 个人建议1. 两个药物虽然常用,但两者都不是必须持续使用不能断的药,如果患者需要化验血肌酐,稳妥起见,建议停药3~5天后采血检测肌酐、血脂等指标,可以将干扰降到最低,客观反映肾功能、血脂等代谢的情况;(要说明的是:短期停药不会明显影响疗效!) 2. 若不停药,一定要在清晨服药前采血,这样干扰程度要小很多; 3. 就诊时告知你的医生,正在服用羟苯磺酸钙。 参考文献: [1] 唐金萍,张映萍,谢梅芬.羟苯磺酸钙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25):86-88. [2] 赵晓琴.羟苯磺酸钙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J].实用糖尿病杂志,2020,16(05):24-25. [3] Muros M, López T, León C, et al. Analyticalinterferences from calcium dobesilate in five serum assays. Clinical Chemistry,1993, 39(2). [4] Guo X, Hou L, Cheng X, et al. StrongNegative Interference by Calcium Dobesilate in Sarcosine Oxidase Assays forSerum Creatinine Involving the Trinder Reaction. Medicine (Baltimore) 2015;94:e905. [5] 余久如, 潘桂红, 鞠萍. 羟苯磺酸钙对肌氨酸氧化酶法检测肌酐的干扰 [J]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3,36( 02 ): 161-164. [6] 梁亚楠. 羟苯磺酸钙对血肌酐检测方法及肾功能影响的比较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16. [7] 宋亚男. 羟苯磺酸钙对肾功能评估的影响[D].南京医科大学,2019. [8] 史玲玲,安淑霞,董林.维生素C对苦味酸法及肌氨酸氧化酶法测定肌酐结果的干扰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8,24(14):2141-2143. [9] 江俊铮,谢梦禹,张卫,张露,兰隆琴,谭积善,陈曼.维生素C对肌氨酸氧化酶法检测血清肌酐干扰的定量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26(01):64-66. [10] 侯立安,国秀芝,邱玲,等. 羟苯磺酸钙对酶法游离脂肪酸检测的负干扰. 检验医学, 31(11):936-940.
引言:H.pylori感染遍及全世界近半数人口,一些发展中国家高达80%~90%,我国H.pylori的总感染率为56.22%,西藏地区感染率则达84.62%。目前已明确H.pylori感染与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疾病的发生有关,并被确定为胃癌的Ⅰ类生物学致癌因素,国内外已出台多部关于H.pylori感染诊治的指南/共识并多次更新,为临床工作提供了很好的依据。近年有报道显示,H.pylori感染可使肥胖、胃食管反流病及儿童过敏性疾病患者获益,根除治疗过程中有可能引发抗生素耐药增加和肠道菌群紊乱。2015-07《幽门螺杆菌胃炎京都全球共识报告》(以下简称京都共识)首次提出“H.pylori胃炎属于传染性疾病,应该给予根除治疗,除非有抗衡因素”的观点,再次引起全球对H.pylori根除治疗问题的关注。随后又有多个国家和组织出台和更新H.pylori感染处理的相关指南/共识,并引发多种争议。本文将围绕H.pylori根除治疗观念的更新和相关争论问题展开讨论,期望能有助于临床医生合理处理H.pylori感染.1H.pylori感染处理指南/共识的出现及更新1994年美国国立研究院首次发布了H.pylori感染处理共识以后,欧洲、中国、日本等不同国家或地区也出台了关于H.pylori感染处理的相关指南/共识意见(表1),围绕H.pylori感染的检测、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展开并不断更新,不同指南/共识意见的侧重点不尽相同(表2)。1.1根除H.pylori指征1994年美国国立研究院共识起到了先导地位,提出了根除H.pylori的第1个适应证:H.pylori阳性的胃溃疡。1997年欧洲Maastricht共识会议初步列出了根除H.pylori的适应证,并提出根除H.pylori的经典三联疗法,成为全球抗H.pylori的指引者。MaastrichtⅡ共识论述了H.pylori与反流性食管炎的关系,并将其列为根除H.pylori的适应证。MaastrichtⅢ共识及MaastrichtⅣ共识均强调根除H.pylori是预防胃癌的重要措施。“京都共识”提出H.pylori感染与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关系引起关注。2016年MaastrichtⅤ共识采纳H.pylori消化不良的概念,同意将其定义为一种器质性消化不良,以区别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强调了H.pylori与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及胃癌的重要关系。就国内共识而言,是紧跟着国际共识制定的,但仍有自己的观点及根据国情的修改。最新出台的我国第五次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以下简称“第五次共识”)中的根除适应证包括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胃癌家族史、早期胃肿瘤已行内镜下切除或胃次全切除、计划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糜烂及消化不良症状者、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他H.pylori相关性疾病及证实有H.pylori感染者。1.2H.pylori感染检测方法最初Warren通过组织学观察的方法发现H.pylori,最早的欧洲共识就将H.pylori的检测方法分为侵入性和非侵入性.近年来因H.pylori耐药率的升高,抗生素的选择成为难题,采用细菌培养或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药敏实验得到关注。但因细菌培养诊断H.pylori有一定的技术要求,且敏感性低(特异性高),不推荐单纯用于H.pylori感染的诊断。分子生物学方法可对耐药基因及毒力基因进行检测,但因其技术要求及费用较高,目前主要用于研究,临床上仅对反复治疗失败的耐药患者推荐使用。“京都共识”和MaastrichtⅤ共识提出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相关研究显示其是评定胃黏膜状态(萎缩或非萎缩)最有效的非侵入性实验,但该检测方法在我国是否实用值得关注。实际应用时需要关注哪些检验方法的结果提示现症感染,治疗后复查选用哪些方法以及复查的时间等问题。1.3H.pylori感染的根除治疗策略根除治疗的方案也随着相关共识的不断更新而更新。MaastrichtⅠ-Ⅳ共识和我国第一、二、三次共识均将质子泵抑制剂(PPI)三联方案作为首选,疗程推荐为7-10d。从MaastrichtⅢ共识和我国“第三次共识”开始重视甲硝唑及克林霉素耐药性问题,但推荐方案上建议根据当地抗生素耐药情况尽量避免选用耐药率高的抗生素,并推荐四联疗法是补救治疗、再治疗或二线治疗的首选。相关研究发现三联或四联疗法中左氧氟沙星可替代克拉霉素,其根除率可达72%~96%,故MaastrichtⅢ共识及MaastrichtⅣ共识均推荐以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三联疗法为二线治疗。随着H.pylori耐药率的上升,标准三联疗法的根除率已低于80%,即使延长疗程至14d,其根除率仅能提高约5%.在这样的背景下,铋剂四联方案受到重视,MaastrichtⅣ提出对于克拉霉素耐药率>15%~20%的地区,首选铋剂四联方案;在克拉霉素低耐药区,标准三联及铋剂四联疗法均可作为一线方案。一些研究已将铋剂四联方案由1个逐渐拓展为7个,2012年我国的“第四次共识”结合我国H.pylori高感染率、高耐药率、铋剂可获得性的国情并权衡成本效益比后推荐铋剂四联疗法是根除H.pylori的主要方案,并放弃7d方案,推荐疗程为10d或14d。相应方案得到了后续发表的MaastrichtⅤ共识及加拿大多伦多成人H.pylori治疗共识(简称“多伦多共识”)的认可和推荐。新出台的我国“第五次共识”依然推荐铋剂四联14d的方案,并将抗生素的组合方案增加为7个。2争论焦点“京都会议”是全球首个关于胃炎的共识,为国际(疾病)分类系统和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围绕H.pylori胃炎提出诊治建议。将H.pylori胃炎定义为一种感染性疾病,将H.pylori感染后的消化不良归为一种独特疾病实体,以区别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并推荐根除H.pylori是治疗此类消化不良的一线策略。这些观点亦得到MaastrichtⅤ共识和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Ⅳ)的赞同。由此也引起医学界的沸腾和广泛争议,主要争论焦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H.pylori是组成胃肠道微生态稳态的一部分吗?2016年1篇关于人类迁移的文章中提到,在约5300年前的铜器时代的木乃伊的胃内发现H.pylori基因,这提示H.pylori与人类至少共存了5300年,有人提出H.pylori会不会是维持人类胃肠微生态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根除H.pylori治疗是否会出现胃肠道菌群失调的表现?目前绝大多数研究结果提示H.pylori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胃癌的重要原因,H.pylori是胃肠道致病菌的一部分,并非构成微生态稳态的一部分。2.2我们需要顾及根除H.pylori的负面影响吗?尽管H.pylori是胃肠道致病菌的一部分,是不是完全将H.pylori根除就好呢?需要明确的是,H.pylori感染后不会立即对人体产生致死性危害和严重后果,所导致的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和胃癌等疾病是长期存在并慢性与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京都共识中提出H.pylori根除存在“抗衡因素”,有研究发现,在发达国家H.pylori感染与肥胖、儿童过敏性疾病(包括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疹)、湿疹、尘螨感染等具有负相关性。而有研究则显示在马来西亚半岛东北部H.pylori感染率和儿童哮喘发生率均较低.除了我们熟知的与H.pylori感染明确相关的消化道疾病及缺铁性贫血、TIP、继发性维生素B12吸收不良等胃肠外疾病外,目前一些研究提示H.pylori感染还与冠心病、中风、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病、糖尿病及结直肠癌相关。另外,在根除H.pylori治疗过程中,抗生素的应用可能出现过敏反应、肝肾损伤等药物不良反应,有研究发现对于老年、儿童及免疫功能受损者产生肠道菌群紊乱及耐药菌的增加,这些负面影响也正在受到关注。2.3我国根除H.pylori的“抗衡因素”是什么?2015-10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H.pylori学组于上海召开京都共识研讨会(简称上海会议),对京都共识中重点的10个陈述内容进行了书面表决,我国学者与京都共识的某些观点存在不同(表3).此外,京都共识所提到的“抗衡因素”在此次会议上也引起了我国学者的关注,我国根除H.pylori的“抗衡因素”有哪些特点呢?2.3.1高龄问题我国H.pylori总感染率56.22%,其中成人平均感染率59%,有人认为随着人类老龄化的发展,高龄H.pylori阳性患者也将成为重要的H.pylori传染源,出于对易感人群的保护,应该行H.pylori根除。我国第五次共识对特殊人群(老人)H.pylori感染的处理意见认为,老年人根除H.pylori治疗药物不良反应风险高,因此对老年人根除H.pylori治疗应首先进行获益-风险综合评估,然后进行个体化治疗。其推荐强度为强,共识水平为100%。一方面,出于对胃癌一级预防的目的,这类人群的获益相对较少,没有必要预防;另一方面,即使出现消化不良症状,对症处理后多数可缓解,未必需要根除治疗。而且根除治疗带来的药物不良反应、长期肠道菌群紊乱等治疗风险增加。2016年对东亚老年人作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日本、中国和韩国的老年(>70岁)H.pylori感染者根除意愿有不同下降,故认为高龄感染人群不需治疗。既然无需治疗,那么就不要进行检测,以免引起医源性应激、经济负担等。由于目前对高龄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世界卫生组织将高龄定义为>65岁,但将根除H.pylori的高龄是定义为65、70还是80岁合适还需进一步的研究。2.3.2根除后的再感染率高研究数据显示国外H.pylori阳性者根除治疗后再感染率只有0.5%~4.0%,我国年再感染率约为1.5%~4.0%,与国外相当。理论上H.pylori感染率高的地区,其再感染率也会较高,我国H.pylori再感染率可能与我国H.pylori感染率分布不均有关。降低再感染率的关键在于提高首次根除率、保护易感人群和避免再次接触。2.3.3伴随疾病若患者伴随危及生命的、需立即或限期处理的疾病或与根除H.pylori治疗相冲突的疾病,治疗时需从疾病的轻重缓急的角度出发。MaastrichtⅤ共识提出根除H.pylori可能会损害正常的胃肠微生物群,导致短期临床后果,为避免长期临床后果,胃肠微生态不成熟(婴幼儿)或不稳定(老年人、免疫缺陷患者等)者需谨慎。2.3.4卫生资源优先分配问题H.pylori感染是胃炎、消化道溃疡、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瘤和胃癌等的重要原因,世界卫生组织将H.pylori列为胃癌的Ⅰ类致癌因子,日本和韩国学者提出了全民“筛查和治疗”H.pylori预防胃癌的策略。且我国铋剂四联10d或14d方案抗H.pylori治疗仅需500元左右,与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昂贵费用及5-10年甚至终身的疗程相比,抗H.pylori不仅简单易行,而且具有较高的成本-获益比。有人说胃癌的发生是H.pylori、环境及宿主等多因素作用的结果,H.pylori只是其中一个因素,但是,若可以花费大量的卫生资源宣传控烟以预防肺癌、抗乙型肝炎病毒预防肝癌、抗人乳头状瘤病毒预防宫颈癌,为何不可以花费500元预防胃癌?如何合理分配卫生资源是值得关注的问题。2.4“检测和治疗”策略还是“筛查和治疗”策略?这两种策略的侧重点不同,“检测和治疗策略”是针对消化不良患者而言的,“筛查和治疗策略”是针对根除H.pylori预防胃癌而言的。而且,我国对这两种策略的使用情况与其他国家尚不完全一致。早在1997年MaastrichtⅠ共识就提出对<45岁且无报警症状的消化不良患者,应进行H.pylori的检测,阳性患者应予根除治疗。MaastrichtⅡ将其表述为“检测和治疗方法”。MaastrichtⅢ正式将其表述为“检测和治疗策略”。随后MaastrichtⅣ共识、京都共识、第二次亚太地区H.pylori感染共识均推荐新发或未调查的消化不良患者实施“检测和治疗”策略,并强调其在上消化道肿瘤低发、内镜检查费用高的地区有较高的成本-效益比,但结合我国上消化道肿瘤高发、内镜费用低的国情,我国第一次至第四次H.pylori感染共识尚未推荐该策略,且相关研究显示在H.pylori感染率<20%的地区,“检测和治疗”策略可能会失去上述优势,MaastrichtⅤ共识亦削弱了对该策略的强调程度,提出该策略对于有报警症状及高龄患者不适用,对于消化不良患者,内镜应被考虑,尤其在H.pylori感染率较低人群。H.pylori感染是胃癌主要病因的观点已被接受,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许多单位的健康体检中都包括H.pylori检测,也有些无症状者会到医院主动要求检测H.pylori。此外,对于与H.pylori感染患者密切接触的无症状者,不少医务人员会推荐H.pylori检测。《发展中国家H.pylori感染临床指南》提出“治疗所有H.pylori阳性者,但如无意治疗,就不要进行检测”。我国“第四次共识”也推荐这一原则,强调应该根据根除适应证进行H.pylori检测,不应任意地扩大检测对象.“京都共识”出台后,我国学者对“第四次共识”中的适应证进行了修订,增加“证实有H.pylori感染”作为适应证。日本和韩国采取全民“筛查和治疗”H.pylori预防胃癌的策略。美国学者认为,美国的H.pylori感染率低,采取全民“筛查和治疗”H.pylori预防胃癌的策略在美国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MaastrichtⅤ共识”鼓励让公众知晓预防胃癌的活动,同时也指出在胃癌高风险社区推荐H.pylori“筛查和治疗策略”。尽管我国的H.pylori感染率和胃癌发病率均较高,目前尚未采取全民“筛查和治疗”H.pylori预防胃癌的策略。H.pylori检测人群的确定既与胃癌预防和H.pylori相关疾病的治疗有关,也与我国医疗资源的合理使用有关,是我国医务人员和医疗政策制定者需要进一步关注的问题。现在我国权威观点是:(1)胃癌高发区:主动筛查;(2)其他地区:“被动治疗”;(3)到医院就诊的患者应该重视检测:伺机筛查;(4)规范化治疗。2.5筛查和根除H.pylori的合适时机何时?目前相关共识意见均认为出于预防胃癌的目的,筛查和根除H.pylori的最佳时机为胃黏膜发生萎缩及肠化生之前,但实际应用于临床,具体到个人,到底应该何时筛查和根除H.pylori为宜成为临床医生的疑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H.pylori感染主要通过家庭内传播,大多发生在12岁之前,且H.pylori感染人群20岁以后就有发生萎缩或肠化生的可能,日本提出将搜寻H.pylori胃炎的年龄定位12~20岁,我国尚缺乏相关研究数据。胃癌的发生还与环境、宿主等因素相关,比如饮食习惯的不同,导致胃肠微生态有所不同,那么不同种族、国家的H.pylori感染者向胃癌发展的过程也不尽相同。不同国家或地区需进行大规模调查、随访以了解当地H.pylori感染至胃癌的发展过程,从而制定出有效可行的防止措施。综合考虑,儿童行根除H.pylori的依从性差、对药物的不良反应耐受性低、再感染率比成人高、发生严重疾病几率低且有一定“自发清除”率(10%)等不利因素,我国“第五次共识”对特殊人群(儿童)H.pylori感染的处理意见是,不推荐对14岁以下儿童常规行H.pylori检测;推荐对消化性溃疡儿童行H.pylori检测和治疗;因消化不良行内镜检查儿童建议行H.pylori检测与治疗。2.6H.pylori的耐药率为何不断上升?根除H.pylori的治疗方案不断更新,其重点主要为抗生素的选择及疗程问题,在抗生素的选择上主要考虑当地H.pylori的耐药率问题,标准三联疗法根除率已低于甚至远低于80%,最新国内外相关共识意见均推荐铋剂四联疗法以避免耐药率高的抗生素重复或重叠使用,从而提高H.pylori根除率,控制H.pylori耐药率。我国H.pylori的耐药率问题也不容乐观。不规范H.pylori根除治疗也是其耐药率高的原因之一,尽管国内外已出台多部关于H.pylori感染诊治的指南与共识,但这些指南/共识的实际应用情况尚不清楚。就实际工作而言,指南或共识的内容再好,不能被很好地应用,也起不到指导临床工作的作用。指南的应用性被指南研究与评价工具Ⅱ列入影响指南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不仅是指南和共识应用者需要关注的问题,也是指南和共识的制定者需要关注的问题,因此,有必要重视指南和共识在我国医务工作者中的推广应用,提高H.pylori感染根除率。2.7益生菌在根除H.pylori治疗中的作用有多大?关于根除H.pylori过程中益生菌的辅助作用仍存在争议,多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益生菌可降低抗H.pylori的总体不良反应(包括呕吐、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便秘、上腹痛、纳差、腹胀),尤其是乳酸杆菌、鲍式酵母菌及劳式芽孢杆菌。不同共识报告也有不同意见,多伦多共识不推荐在抗H.pylori过程中出于减少不良事件及提高根除率的目的而常规加用益生菌。MaastrichtⅤ共识则认为抗H.pylori过程中益生菌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及耐受性以提高根除率,但这是间接途径,益生菌是否可直接提高H.pylori根除率以及具体机制尚需进一步的研究。2.8新药研发在根除H.pylori治疗中的作用如何?由日本研发的新一类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沃诺拉赞(VonoprazanTAK-438)已在本国开展了数个Ⅲ期临床试验,证实了沃诺拉赞三联(沃诺拉赞+甲硝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在消化道酸相关性疾病及H.pylori根除方面的疗效及良好的耐受性及安全性。近期多项研究将TAK-438应用于H.pylori的一线及二线根除方案中,显示其疗效优于PPI,根除率均>80%,甚至达95%以上,不良事件的发生与PPI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与传统的PPI相比,TAK-438在应用首日就可完全发挥作用,TAK-438可能允许更短疗程。这给临床上H.pylori的根除带来希望,但距离实际应用于临床还需大量研究工作。除此之外,一些老药的新用也是值得关注的,有研究显示在抗生素剂量不变的情况下,在一定范围内增加PPI剂量可提高H.pylori的根除率。2017年多伦多共识提出甲硝唑一线治疗失败后可优化(增量至1.6g/d)作为三线方案,并推荐含利福布丁的方案作为四线疗法。甲硝唑优化疗法在我国第五次共识中亦被推荐,但利福布丁方案在其他共识中均未推荐,尚需进一步研究证据支持。2.9H.pylori疫苗是否可行?毋庸置疑,有效的预防总是优于早期发现,我国一项关于H.pylori疫苗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Ⅲ期试验显示:在随访的3年中,口服重组H.pylori疫苗组的H.pylori感染率均较安慰剂组低,且安全性较好。在MaastrichtⅤ共识和“第五次共识”中均推荐H.pylori疫苗是预防感染的最佳措施.但若像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一样普及,还需大量的研究证实其有效性、安全性及成本-获益比等。3结论H.pylori感染率虽呈下降趋势,但目前全球仍有近半数人群感染。H.pylori感染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合理看待H.pylori感染后果至关重要,对自然人群中H.pylori感染是否需要进行干预,需要综合权衡利弊。对于有根除治疗指征的患者,需要给予规范治疗,提高首次根除率,减少耐药性发生。在医务工作者中推广和应用H.pylori感染处理相关指南/共识,有助于H.pylori感染的合理治疗。来源:楚艳,陈凤媛.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观念更新与争论焦点.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7;25(27):2416-2426.
2020年2月,忙于工作的李大哥,发现自己的腿肿了,尿里很多泡沫,于是前往北京三甲医院就诊,诊断为特发性膜性肾病。其抗PLA2R抗体635.9RU/ml,24小时尿蛋白定量最高为12g,先后采用氯沙坦钾、利妥昔单抗、他克莫司等治疗1年后,病情未得到控制,双下肢水肿反而越来越严重,有时连鞋都穿不进去了。2021年1月他来到北京中医医院延庆医院就诊时,除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外,主要以下肢重度水肿最明显。肾病科刘志强医师考虑他为难治性特发性膜性肾病,通过望闻问切,辨证为肾阳虚水停证,给予真武汤加减温阳利水,很快便水肿明显消退。李大哥感叹“人终于不肿了,也有精神了!”经过2年多治疗,患者水肿再也没有出现,24h尿蛋白定量由6.3g下降至0.6g、血白蛋白由27.7g上升至47.6g,让我们见到了中医药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之好。目前患者已经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回到了患病前的生活状态!膜性肾病(MN)是一组以肾小球基底膜上皮细胞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伴基底膜弥漫增厚为病理特征的疾病。患者表现为突然出现大量泡沫尿,颜面和双下肢高度水肿,甚至全身水肿,继而伴有严重低蛋白血症、高血压、脂代谢紊乱,甚至会导致少尿、肾功能受损、血肌酐升高等。近年来我国北方MN的发病率显著升高,占到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类型的23.4%。目前多采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利妥昔单抗等治疗,但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故多用于中高风险和极高风险的患者。临床研究显示,单纯运用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完全缓解率约为60%,即使难治性膜性肾病,中医药治疗依然显示出良好疗效和很低的副作用。多国的研究数据显示:亚洲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通常预后较好,与其他人群相比进展至终末期肾病相对较少,可能与中医药普遍应用有关联。中医药在膜性肾病治疗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不但提高蛋白尿长期缓解率,还能改善低蛋白血症,保护肾功能。刘志强医师在继承全国名老中医张炳厚教授、首都中青年名中医赵文景教授学术思想的基础上,认为膜性肾病病位在肾络,以“虚、湿、瘀、风”为核心病机,以“益气补肾活血,祛风化湿通络”为治疗大法,可有效减少IMN患者尿蛋白排泄、升高其血浆白蛋白,达到临床缓解,减少复发。一、摄取优质蛋白:膜性肾病患者,特别是慢性肾衰竭的病人,为减轻肾脏负担,需要吃优质的动物蛋白食品,如:每日1袋鲜牛奶、1个鸡蛋等。二、低盐饮食。患者每日饮食不高于2g盐,严重水肿者需吃不含盐的食物。三、注意控制含水量。对于少尿浮肿者,要严格控制水的摄入量。由于喝进去的水不能排出,水潴留在人体内加重水肿,还容易加重高血压
在营养学中,蛋类的价值仅次于母乳,尤其是鸡蛋,不仅蛋白质丰富,而且氨基酸组成符合人体的需要。对肾病朋友而言,鸡蛋能为身体提供丰富的营养,由于蛋的生物利用度极高,产生的含氮废物少,因此鸡蛋是肾病朋友的优质蛋白质来源之一。但是,不少患者认为蛋黄胆固醇比较高,会导致血脂升高,所以经常是只吃蛋白,而舍弃了蛋黄。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七成以上由人体自身合成,而非受外源食物中的胆固醇所左右。因此,吃蛋黄与引起高胆固醇血症并没有直接关联。蛋黄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包括种类齐全的B组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K、维生素E、矿物质、不饱和脂肪酸、卵磷脂等,其中卵磷脂可以乳化脂肪、抑制胆固醇沉积和预防动脉硬化的发生。如果舍弃蛋黄,就等于把鸡蛋里对人体最有好处的营养成分舍弃掉了。因此适量摄入蛋黄能使得鸡蛋的营养被人体更好的吸收。还有一部分人害怕鸡蛋黄磷含量过高而拒绝食用。确实鸡蛋黄中含有大量磷元素,然而肉类、奶类等高营养食物中也含有一些磷,不能因为控制血磷而不吃以上食物,不然引起营养不良,也会导致病情加重。我们用数据说话,100g蛋黄的磷含量为240mg,一个蛋黄重约20g,含磷约48mg。对于每日限制磷摄入800~1000mg的慢性肾病患者来说,一个蛋黄的摄入同样是安全的。含磷高的食物种类很多,尤其是加工过的食物,适量的摄入蛋黄,不必担心对肾友们来讲,尤其是肾脏功能处在衰竭期的肾友们,最佳的蛋类烹饪方式是水煮或蒸食,不建议肾友们吃咸蛋、卤蛋、茶蛋、皮蛋等。总结:1、不必因为害怕血脂高而舍弃蛋黄。研究证明,一天一个鸡蛋对血清胆固醇的影响极小,如果肉类吃的少,吃两个鸡蛋都可以的。2、慢性肾病1-2期的肾友,正常饮食就可,完全不必丢弃蛋黄。3、高磷血症的肾友,可以适当舍弃蛋黄(比如隔一天吃一整个鸡蛋),也可以把鸡蛋放在正餐和降磷药一起吃。4、建议吃水煮蛋,不吃咸蛋、卤蛋、茶蛋、皮蛋等。
不少患者在去医院抽血复查的头一天晚上,就开始不吃晚饭,不喝一口水,怕影响抽血的结果。结果往往饿的头晕眼花,糖尿病患者甚至发生低血糖。下面刘志强医师为大家讲解抽血时的几个误区。 1、空腹不等于滴水不沾禁食:其实空腹主要是指不摄入含有热量的东西,比如淀粉、脂肪、蛋白类食物,需要禁食8-12小时。一般都是在早晨8点之后抽血,所以在头一天晚上8点之后不吃东西即可。 禁水:可理解为不能大量喝水。一般以不超过200ml为宜,少量必须要喝的水,尤其是为了服药时,是没有问题的。但一定要记住,只能喝白开水,不能喝饮料、茶水、咖啡等,以免影响检测结果。在抽血的当天早晨,可以饮用100ml以下的白开水,从而把早晨的降压药吃了。 2、空腹不等于停药空腹并不是说不能服用药物,例如每天必须要服用的药物,尤其是那些不能随意中断,甚至会导致危急重症的药物,比如降压药、激素等是千万不能随意中断的。不少高血压患者认为空腹是不能吃药的,所以当天往往不吃早晨的降压药,导致血压产生波动,对身体的危害更大。所以抽血当天早晨可以少量饮用白开水服用降压药之后再去医院抽血。 3、采血最佳时间空腹采血的最佳时间是早上8点到9点之间,最迟不宜超过10点。空腹的时间并非越长越好,如果头一天晚上不吃晚饭,空腹时间达到18小时以上,机体已经处于轻度“饥饿”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血液中多种成分就会发生改变(如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也可能影响检验结果。 4、三指压迫止血正确的方法是只能压不要揉。 抽完血后由于血小板还没有凝固,血管针眼处仍在继续出血,用三个手指压迫才能起到止血作用,但是按压时千万不能揉,轻揉出血处不仅不能止血,相反会加速出血,效果自然适得其反。 采血后应伸直前臂,正常抽完血后止血一般要3~5分钟,年龄大或血小板异常患者可以再长一些,防止血肿或局部有淤血。。有的人抽血后,仅按压一分多钟就自认为没事了,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抽血之后,一旦发现有血肿或局部有淤血,先不要紧张,24小时内可先冷敷,过24小时后再热敷。一般5-7天会好转。 5、提前注意抽血的前一天晚上,应保持正常饮食,饭菜宜清淡,避免吃高脂肪、高蛋白类食物,不喝酒、不抽烟,以及不喝咖啡和浓茶,保证充足睡眠。 第二天起床后,不吃早餐,少喝或不喝水。有早锻炼习惯的人应暂停一天,以免运动中新陈代谢加快、出汗脱水等人为因素影响检验结果。 预防低血糖:去医院检查时,可以随身带一些零食糖果,在抽血之后就可以很快进食,以免长时间饥饿造成低血糖。尤其是糖尿病患者,长时间空腹容易出现低血糖,出现危险。 正确的准备,能让你轻松地拿到准确的报告单
尿液标本留取不规范会直接导致结果的异常。常见的有月经期间留尿标本,取的尿不是中段尿,或者是尿量太少等等。结果是白做了检查,既浪费时间金钱,又耽误诊断。 常见尿液检查步骤尿常规: 1、最好是晨尿。一般应当晚上9点以后禁止任何饮料和食物,第二天早起第一次的晨尿。 2、留取随机尿,即当时留取尿液标本,1小时后出结果。务必留取中段尿 尿细菌培养检查: 1、 停用抗生素3天以上 2、 取无菌有盖尿杯,留取清晨第一次尿液,取中段尿10ml。务必留取中段 3、 标本留取后,需要立刻送检,以免外界环境污染及细菌繁殖。(建议在医院留取标本) 什么是中段尿?中段尿:将每次排尿可以分为前段、中段、后段三部分,应当取中间那一段尿。或者大约排尿至一半时,留取尿液。膀胱中尿液要足够多,否则,尿量太少了,不好把尿分前段、中段、后段。 更重要的是,尿道外三分之一哪怕健康人也有一些蛋白、白细胞等,尿量太少时,就不能冲刷干净,影响化验结果。因此尿量要多些,一般膀胱中的尿量300毫升左右,或者300毫升以上更好些。 标本用量:一般要留取10毫升以上。尿量太少,也会影响检测。 注意1、女性留取标本,需要用纯净水清洗外阴,防止阴道分泌物污染尿液;月经来潮期间和月经前后3-5天最好不做。 2、男性需要用纯净水清洗包皮,留取中段尿时注意不要把容器接触龟头等生殖器部位;男性患者需避免前列腺液及精液混入尿液。 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小时尿蛋白定量亦称为24小时尿蛋白排泄率,是通过收集24小时的全部尿液,来测定其中的蛋白质的含量,进而计算出24小时内的蛋白总量。肾脏疾病和某些生理情况如剧烈运动等,尿蛋白含量可显著增加,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是肾病患者不可缺少的检查之一。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法是最准确的测定尿蛋白的方法留尿时间:当日早晨7点-次日早晨7点。或当日早晨8点-次日早晨8点。 1、当日早晨7点,将尿液排出干净。 2、7点之后的每次尿液,均排在容器中。 3、次日早晨7点,将最后一次尿液排入容器中。 4、测量尿液体积。以ml或L为单位。 5、将全部尿液混匀,取10-20ml尿液放入尿试管内,并记录下24小时尿量体积。一起送检。 注意:为防止温度过高引起尿液腐败,可将其放在阴凉处或4℃冰箱中保存。(目前研究发现是否加入防腐剂,对结果无明显影响)
今天是頭伏第二天,從今天起到7月13,是冬病夏治的最好時機:不吃寒涼食物、拒絶一切冰鎮飲品;每晚熱水泡脚,經絡按摩、盡量按時睡覺,不熬夜!珍惜這短短30天!請堅持在伏天喝熱水。暑热天气,吃进冰镇的冷饮,啤酒,冰棍等寒凉食品,会损伤身体的阳气,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引言有媒体报道,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因喉咙疼痛曾在医院接受身体检查。医生说,他的症状与胃酸倒流引起的软组织发炎一致。喉咙痛怎么和胃食管反流病有关?哪些人易得此病?该怎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内的胃酸和/或胆汁从胃内反流到食管,甚至到达口腔,损伤食管、咽喉、口腔部位粘膜。其发生的原因有食管下括约肌松弛、食管体部运动异常等;也有食管外诸多机械因素,如食管裂孔疝等。主要表现为: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也可有食管外症状,如:哮喘、慢性咳嗽、声嘶、慢性咽喉炎、龋齿等。老年人、肥胖者容易中招老年人特别容易发生胃食管反流病,原因有:1. 食管括约肌功能退化,较为松弛。2. 老年人组织松弛,横膈上食管裂孔扩大,易发生食管裂孔疝。就是胃的部分通过食管裂孔进入胸腔。3. 老年人有些不好的生活习惯也易导致患胃食管反流病,比如有些老年人喜欢在睡眠前喝两杯牛奶,以帮助睡眠,喝完了以后就躺下睡觉;还有些老年人经常半夜起来喝水、吃药,然后就躺下。这些习惯容易引起胃食管反流病。人体胃的排空时间,一般在2~3个小时,所以建议临睡前3小时不要吃东西,最好也不要喝水。4. 另外,排便困难的老年人,用力排便使胃内压力增高,容易发生胃食管反流,因此如果能缓解排便困难,也能减少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 5. 肥胖者(尤其是腹部肥胖)、长期处于神经高度紧张、抑郁、焦虑等状态者,易得胃食管反流病。6. 高脂、高糖饮食,吸烟、饮酒、进食辛辣刺激食物,易导致反流症状。7. 喜欢穿紧身裤会增加腹腔压力,会加重反流症状。胃食管反流病伤害的不止是食管胃食管反流病除了有食管内的表现,如:典型反流综合征、反流性胸痛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狭窄、Barrett's食管、食管腺癌等外,还有食管外表现,如反流性咳嗽综合征、反流性喉炎综合征、反流性哮喘综合征、反流性牙蚀综合征、咽炎、鼻窦炎、特发性肺纤维化、复发性中耳炎等。胃酸从胃内反流入食管到达口腔,因误吸进入气管,引发咳嗽、哮喘、特发性肺炎;误入鼻窦、中耳,引发相应部位炎症;胃酸刺激咽喉部,引发慢性咽、喉炎;胃酸可腐蚀牙齿。但有些患者并无反酸,这是因为胃酸只反流到食管,无到达口腔,这除了损伤食管外,也可以通过迷走神经反射诱发气道阻力增高、痉挛,从而发生咳嗽、哮喘。有些患者只是碱性反流(胆汁、十二指肠液反流),这时并无反酸,但也可出现上述表现。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如果患者烧心、反酸,症状发作非常频繁,每周大于2~3次,应去消化科就诊,要经医生确诊,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在食管癌高发地区的民众,要高度警惕食管癌。如有胃食管反流症状,应尽早去医院诊治,作胃镜检查。胃食管反流病由于症状多种多样,很容易被误诊。患者的症状表现不一样,被误诊的疾病也就不一样。以胸痛为首发症状的患者特别容易被误诊,有的急性胸痛的患者,易被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很多患者先去急诊或心血管科就诊,然后再转到消化内科的。一些长期咳嗽的患者,病因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病,但是一直被当作一般的呼吸道疾病在呼吸科治疗。有些哮喘病人,尤其白天症状不明显,夜间反复发作者,更要警惕胃食管反流病。但患者也不必对胃食管反流病过于敏感,不能得了咳嗽不去呼吸科反而到消化科就诊,患者还是应该先到呼吸科诊治,毕竟因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咳嗽只占5%~20%。但呼吸科医生应有胃食管反流病的意识,如果患者咳嗽找不到其他的原因时,应考虑是不是胃食管反流病,作进一步检查,或者转到消化科。很多咽炎也是由胃食管反流病引起耳鼻喉科的医生,为咽炎患者做喉镜检查时如果发现声带上面的病变很轻,而声带下方炎症特别重时,就应考虑是不是有胃食管反流病,然后把患者推荐给消化科。但这并不意味着咽炎患者都应该到消化科就诊,因为这种情况不会超过1/3,咽炎患者首先还是应该到耳鼻喉科就诊。当胸骨后疼痛排除了心、肺疾患后;当哮喘、慢性咳嗽等反复发作,平喘等常规治疗无效时;当慢性咽炎局部用药无效时,应考虑胃食管反流病可能。药物治疗、维持治疗很重要胃食管反流病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控制胃酸。这是为了使反流上来的胃内容物酸性不要太强,减少它的腐蚀性,减少它对食管的刺激,以此来达到治疗目的。 目前控制胃酸的药物主要是H2受体阻断剂和质子泵抑制剂。另外,铝碳酸镁、碳酸钙甘氨酸等药物可中和胃酸,作用短暂,只临时控制症状,但其还有保护食管、胃粘膜的作用。 一旦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病,就应规范治疗,8周一疗程,然后根据情况进行维持治疗。因为目前尚无改善食管下括约肌张力的药物(食管下括约肌松弛是胃食管反流的主要原因),也无改善食管裂孔疝的药物,因此,胃食管反流病目前难以根治。停药后半年的食管炎与症状复发率分别为80%、90%,故经初始治疗后,为控制症状、预防并发症,通常需要采取维持治疗。维持治疗,包括:原剂量或减量维持、间歇治疗、按需治疗。■原剂量维持使用原剂量质子泵抑制剂,每日1次,长期维持。■减量维持使用最小剂量质子泵抑制剂,每日1次,长期维持。■间歇治疗剂量不变,但延长用药周期,如隔日1次或3日1次,长期维持。■按需治疗平时不服药,出现反酸等症状时才服药。使用哪种方法进行维持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而定。尽量使用最小剂量的质子泵抑制剂以维持治疗,使症状持久缓解,以预防食管炎复发。在维持治疗过程中,若症状出现反复,应增至足量质子泵抑制剂予以控制。但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阻断剂有一定副作用,尤其近期研究发现每日、持续使用质子泵抑制剂超过1年会增加胃癌发病率,增高5倍;而H2受体阻断剂长期使用又会发生耐药。本人建议★如果患者偶尔发作,每周只1~2次反酸烧心,更适宜按需治疗。★质子泵抑制剂与H2受体阻断剂交替使用,以减少两者长期使用的副作用,又可以避免H2受体阻断剂的耐药。尤其夜间胃酸反流者H2受体阻断剂更有优势。★如果患者需长期大剂量质子泵抑制剂才能控制症状,则建议患者做外科手术或内镜下手术治疗。
在消化系统疾病的检查方法中,内镜检查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主要包括胃镜、肠镜、胶囊内镜等。那么,这些检查都适合哪些患者?哪些患者又不适合去做?检查之前和之后有什么注意事项呢?胃镜胃镜可以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球部和降部的黏膜,以确定病变的部位及性质,并取活体组织做检查,协助诊断上消化道炎症、溃疡、肿瘤、息肉、憩室、狭窄、畸形或异物等疾病。胃镜检查示意图一、适应症:1、存在上消化道症状(如烧心、吞咽困难、上腹痛、呕吐等),怀疑有食管、胃、十二指肠病变,临床需要确诊者。2、已确诊的上消化道病变,如消化性溃疡、食管癌、胃癌等疾病治疗后需要随访或观察疗效者。3、消化道出血,病因及部位不明者。4、影像学检查发现上消化道病变,需要明确性质者。5、上消化道异物者。6、需要进行内镜下治疗者,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行套扎或注射硬化剂治疗,胃早癌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等。7、胃癌家族史及其他胃癌高危人群。8、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要明确是否有胃黏膜病变者,或者需要进行幽门螺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以指导治疗者。二、禁忌症:1、绝对禁忌: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处于休克等危重状态者、不能合作者、内镜插入途径有严重急性炎症和内脏穿孔者。2、相对禁忌:心肺功能不全,出血倾向伴血红蛋白低于50g/L,高度脊柱畸形,食管或十二指肠巨大憩室等。三、检查前准备:1、长期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华法林等抗凝药物的患者,需与相关科室医生充分沟通,在医生检查前需停药1周,防止发生消化道大出血。2、检查前一天晚上10:00起开始禁食、禁水至次日检查时。3、高血压患者检查当日早晨可用一小口水送服降压药物,防止检查过程中因血压过高发生不良反应。4、糖尿病患者检查当日早晨应暂停降糖药或胰岛素。5、吸烟的患者,检查前1天起还需戒烟,以免检查时因咳嗽影响操作,同时,禁烟还可以减少胃酸分泌,便于观察。6、检查前需完善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感筛检查。7、年纪较大的患者还需要完善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以评估患者能否耐受内镜检查。8、检查后由于咽部麻醉作用未消失,仍需禁食、禁水2小时,2小时后可先试饮水,若无吞咽困难及呛咳,再逐渐过渡到温软食物。9、检查后:1-2日应避免刺激性饮食。10、若出现严重的腹痛或黑便等情况,需及时去医院就诊。四、检查后:胃镜检查的并发症和风险主要包括出血、穿孔、感染、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咽喉损伤、下颌关节脱臼等,但常规检查发生几率都非常低,而且可以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和谨慎操作尽量避免。结肠镜结肠镜可以观察包括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盲肠至回肠末端的肠道黏膜,主要用于诊断结、直肠炎症,良恶性肿瘤,息肉,憩室等疾病。肠镜检查示意图一、适应症:1、原因不明的下消化道出血,包括便血和持续性便潜血阳性。2、存在下消化道症状,如腹痛、腹泻、便秘、腹部包块、大便习惯改变等可疑结直肠疾病。3、钡剂灌肠或影像学检查发现可疑病变不能定性。4、炎症性肠病做鉴别诊断或需要确定病变范围、严重程度等以及治疗后的复查。5、结直肠肿瘤术后或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的定期随访。二、禁忌症:除胃镜检查的禁忌症外,还包括肠梗阻、中毒性巨结肠、对肠道清洁剂成分过敏等情况。三、检查前准备:1、同胃镜检查相似,但是高血压患者检查当日早晨降压药物照常服用。糖尿病患者检查日晨暂停降糖药或胰岛素。2、检查前1天应低渣饮食(如稀饭、面条、面包、鸡蛋羹等),以提高肠道准备的清洁度,前1天晚餐后禁食(可以饮水)。3、肠镜前需完善的检查同胃镜。4、肠道准备:由于过多的肠道残留物会在检查时影响医生的判断,因此肠道准备的目的在于清除肠道内容物,充分暴露肠道黏膜以便观察。肠道清洁剂的种类方面,目前国内多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50%硫酸镁等清洁肠道。服药后需来回走动,否则会影响清肠效果。如有严重腹胀或不适,可放慢服用速度或暂停服用,待症状消除后再继续服用,可以观察大便性状判断肠道准备效果,若排出大便为清水样,说明肠道准备充分。对于不能获得充分肠道清洁的患者,可以行清洁灌肠或再次进行加强的肠道准备。四、检查后:1、出现轻度腹痛、腹胀为正常现象,与检查时注入空气等操作有关,无需紧张。2、若出现严重的腹痛、腹胀或便血,需及时就诊。3、腹痛、腹胀等症状消失后即可进食、水,尽量食用软食,如稀饭、鱼类等,避免高纤维及辛辣食物。4、结肠镜检查的并发症和风险主要包括穿孔、出血、感染、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操作不成功及肠道准备过程中出现的水电解质紊乱等,但也都可以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和谨慎规范的操作尽量避免。胶囊内镜胶囊内镜检查是指患者口服智能胶囊,借助消化道蠕动使之在消化道内运动、拍摄图像,从而了解受检者的消化道情况,对其病情做出诊断。胶囊内镜检查示意图一、适应症:包括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疑似小肠肿瘤、疑似或难以控制的吸收不良综合征、检测非甾体类消炎药相关性小肠黏膜损伤,及临床上需要排除小肠疾病者,还可用于监测并指导克罗恩病的治疗及小肠息肉病综合征的发展。二、禁忌症:1、绝对禁忌证:无手术条件或拒绝接受任何腹部手术者(一旦胶囊滞留将通过手术取出)。2、相对禁忌证:已知或怀疑胃肠道梗阻、狭窄及痿管;心脏起搏器或其他电子仪器植入者;吞咽障碍者;孕妇。三、检查前准备:1、检查前需禁食10-12小时,检查前晚行肠道清洁准备(同结肠镜准备),以提高图像的清晰度;2、术前半小时可服用适量祛泡剂,以减少泡沫对视野的影响。3、在服用胶囊2小时后可饮清水,4小时后可以进少许清淡食物。在胶囊电池耗尽时或胶囊经回盲瓣进入结肠后结束检查。4、胶囊内镜检查的并发症包括胶囊滞留、误吸入气道等。5、胶囊内镜检查后胶囊停留于胃肠道2周以上则定义为胶囊滞留,应及时就诊,通过外科手术或气囊辅助式小肠镜予以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