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道理?如果不幸得了精神分裂症,你需要进一步认识精神分裂症以帮助缓解症状,减少复发。精神分裂症能彻底治好吗?以下数据或许能让你明白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结局:怎样判断精神分裂症治疗的“临床痊愈”?1.精神病症状全部消失2.自知力完全恢复影响精神分裂症治疗结局的因素有哪些?1.治疗是否及时2.对治疗的应答3.是否坚持维持治疗复发次数病程长短家庭和社会支持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原则是什么?1.药物治疗为主的心理康复综合干预措施;2.全病程治疗:早期干预急性期治疗维持期治疗3.积极配合医生帮助早诊断、早治疗;通过和医生面对面的交流,能准确了解病情变化,合理用药,有利于病情的好转;同时,医生的心理支持也是家人无法替代的。4.在患病初期及早就诊;5.病情发展严重时,家人尽量劝说诱导;6.对于长期主动就医的患者,家人应不断地给予肯定和鼓励。精神分裂症常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1.药物治疗:主要的治疗方法,有效控制症状,缓解发作,帮助恢复功能。目前可供选择的药物有:2.非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患者及家庭教育、治疗联盟、共同决策等,帮助患者坚持长期治疗、获得最终的康复。总之,如果被确诊了精神分裂症,需进一步关注相关知识,掌握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并积极配合医生,尽可能使精神分裂症达到“临床痊愈”。
患者经过住院急性期治疗后,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一定按时按量服药,切不可自行减药甚至停药;2,要定期来医院复诊,以便医生了解患者用药后的情况,包括药物所引起的一些不良反应。同时定期复诊也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减少复发率;3,尽量避免使用烟、酒、茶等对精神活动有影响的物质;4,加强社会功能的训练,重视家庭支持系统的作用;5,如果出现失眠及情绪波动等情况及早就诊。
强迫障碍也叫强迫症,是以强迫行为、强迫思维,或强迫意向为主的一种精神疾病。病人明明知道这些强迫行为或思维没有必要,但是又无法控制,为此焦虑、痛苦不堪,甚至出现抑郁情绪,多数病人会主动求治。强迫障碍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比较重的经济负担。 对于较轻的强迫症状,且对生活无明显影响者可单一使用心理治疗。只是到医院就诊的患者多数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功能,或出现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这就需要药物、心理及物理治疗来联合治疗。 在此需要强调一下药物治疗的必要性。药物治疗不但能减轻强迫症状,更主要的是能缓解其继发的焦虑抑郁情绪,增加患者疾病治疗的信心,为后续的心理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
原创 2017-05-13 大话精神抗精神病药物的出现极大改善了精神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一般认为,新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应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急性期及维持期的治疗,然而,随之而来的也有对其的质疑,比如可能会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长期疗效产生不利影响。原因包括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与脑容量减少和多巴胺受体致敏有关联,这可能使患者易患复发和并影响疾病进展。最近,一个国际专家小组得出结论:很少有证据支持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临床过程的负面长期影响。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NYU Langone Medical Center)的医学博士Donald C. Goff说,“精神病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具有致残性和潜在危险。毫无疑问,抗精神病药在短期内具有非常好的疗效,这个专家小组所得出的结论认为,一些认为初始或维持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具有负面长期疗效的观点并非铁证。”这项研究近期在《美国精神病学杂志》(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上发表。脑体积损失到底是药物还是疾病引起的?研究人员指出,最近,出于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转归(long-term outcome)的关心,其在急性期和维持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这种“被广泛接受”的建议已被质疑。质疑的证据包括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与脑容量减少之间的关联,以及与多巴胺受体致敏的关联,这可能导致患者更容易出现精神疾病复发或进展。Goff博士说,“不幸的是,这些担忧也导致很多患者及其家属决定不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为了帮助患者做出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困难决定”,包括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的赵靖平教授在内的抗精神病药理学、神经影像学和神经病理学专家组成的国际专家小组,共同审查了临床前和临床证据,以支持抗精神病药物对长期转归的不良反应。Goff博士说:“本文的目的是以非常公平公正的方式审查所有数据,以指导临床医生和家属。”该小组发现,与阻断疗法(withholding treatment)相比,初始或维持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精神分裂症转归的负面长期影响很少。随机对照试验的证据“强烈支持”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疾病和预防疾病复发的疗效,相关证据表明,早期干预和缩短的精神疾病未治疗持续时间可能会改善长期转归。Goff博士说,“该专家小组的结论是,强有力的证据表明,延迟治疗或未经治疗的精神疾病实际上可能更容易恶化疾病的长期进程。也就是说,精神疾病本身就是有害的。”该小组还指出,根据可用的临床影像学研究,不能说疾病过程中观察到的脑体积减少是或不是由抗精神病药物或潜在疾病引起的。Goff博士指出,自然研究结果表明,可能有一小部分患者(大概10%至20%)不需要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但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才能识别这部分人。抗精神病药物是有用的、有效的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纽约长老会医院的Juan Gallego医学博士认为,抗精神病药物是非常有用的,也非常有效。“我们需要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这是支持主流临床观点的一个很好的论文,即抗精神病药物是必需的,我们在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时候必须要使用的药物。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拒绝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但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服用指定的抗精神病药物更加有害。”这一研究也能为医师在处方抗精神病药物时向患者或家属提供更加有利的证据。图片来源于网络参考文献Donald C., Goff, Peter Falkai, et, al. The Long-Term Effects of Antipsychotic Medication on Clinical Course in Schizophrenia. http://dx.doi.org/10.1176/appi.ajp.2017.16091016《美国精神病学杂志》(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是美国精神病学会官方会刊,也是精神病学领域世界上最广为阅读的期刊,关注生物精神病学的发展、创新的治疗方法,以及所涉及的法律、伦理、经济和社会等问题,主要刊载研究论文、书评和美国精神病学会的正式报告。IF:13.505,117种精神病学期刊中排名第2位。出版频率: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