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讲述关于孩子的培养过程中的个人观点,希望对广大读者有帮助。一、父母的行为 常言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每个人都是由孩子过来的,经过幼年-童年-少年-青年-为人父母的中年阶段。就这样一代又一代地延续着人类的生存、发展与进步。人是一直高级哺乳动物,出生后只有两种本能:一种是哺乳,这是生存的本能,没有什么可以赘述的。另一种本能就是学习。不同种类的哺乳动物,其学习的能力不同,人类是最高级的哺乳动物,其学习的程度越来越高,用牛顿的话讲就是,我是站在别人肩膀上取得的成就。那么,幼年阶段,我们的言行举止都是从养育我们的亲人身上学来的,对大多数人而已,应该是其父母。曾经有一个邻居,因为自己没有文化,经常骂她的女儿,“你这个小XX,……”,其女儿长大后(十来岁),也随口就能骂其母亲,“你这个老XX,……”,从这个故事就能够很清楚的发现父母的行为在不停地复制下去,当然其女儿也没有多大的成就,现在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不太合格的农妇。另外一个故事是一个很早的新闻,讲述的是一个父亲,高中文化,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因怀疑妻子行为不归而离异,并在家自己独立地养育儿子,并且不让其上学,其语言、文化等方面的教育包揽了,也不让其与其他社会上的东西接触。新闻发生的时候是母亲为争取探视权的法庭现场,亲生儿子(大概十岁左右)骂其母亲是婊子。当时在场的人无不感到惋惜与沉思。唯有孩子的父亲感到无比的痛快和自豪。二、父+母的生物-社会进化理论生物是在不断进化的,不是简单的复制,优胜劣汰也是生物进化的一种方式。高级物种需要两个不同类的基因进行合并后再大量分裂,最终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人类也是如此,混血儿非常聪明就有其中的道理。但是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仍然需要进行社会知识的学习,就进入了社会进化阶段,这个阶段不是简单的父+母的模式,而是进入了一个非常复杂的阶段。因此,在这个阶段,其父母的教育方式就是主要的影响因素。用一句经典的话说就是,取其精华,摒其糟粕,把父母最好的一面相互整合,就是一个最佳的状态,同时整合一些社会的东西,这就是进步,著名的的狼孩故事就是这种理论,尽管是人类的基因,但仍然没有的得到应该有的进化。三、夫妻之间的冲突是孩子最大的受害者最新研究表明,导致孩子精神行为异常的所有因素中,单亲并不是最大的影响因素,而是夫妻的斗争。孩子年幼的时候,认为父母的一切都是对的,但是夫妻之间如果有矛盾与冲突,怎么办?对一个童年阶段的孩子是没有辨别能力的,不知道哪个是对的,那只有成为最大的心理受伤者了。E.Bleuler,曾提出精神分裂症的“4A症状”,其中之一就是矛盾性。通俗的话讲,在孩子童年阶段就开始进行培养精神分裂症了。如果夫妻之间能够用相互赞扬,相互支持的方式教育孩子。但是实际生活中,有多少人能够感受到自己的行为武断性。往往更多的是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能像其父亲(或者母亲)那样的行为。扪心自问吧!四、需要改变的是自己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在改变自己的过程。一块刚买来的磁盘(现在几乎不用了),里面只有少量的磁道和扇区信息。其实只是一张平整的塑料薄膜,几乎都是“0”,需要用激光打眼,才能变成“1”,通过一定的技术条件表达许许多多的信息。只有改变这块塑料薄膜的平整性,才能存储更多的信息内容。同样人类的能力也是如此。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获得更多知识,都知道这是废话,那么有多少人做到了呢?人有一个非常大的缺点,就是固执。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往往忽视自己的不足,用自己的偏见来进一步复制自己的下一代。四、管教的方式孩子年幼的时候,必要的惩罚是对的,因为在其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有些东西是不需要加以规范和修整的,惩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比如,孩子小的时候,调皮是天性,喜欢用小的东西捅电源插座,这种行为就必须要用“惩罚”来教育,单纯的讲道理是不能够达到其获得知识的,如果要用真正的弱电流刺激,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曾经看到一个老太太带孙子,孙子被桌子角碰到头部,哇哇直哭,奶奶就用手敲打桌子角,同时用言语加以助威:“你把我家宝宝头弄痛了,打死你,打死你”。孩子幼小的心里就种下了一种思维,'伤害我,就被打,被打死'。其实分析原因,奶奶的教育方式是给其安慰,根本没有意识到个人的错误行为是造成后果的原因。这种错误的管教方式造就了一种错误的思维模式,'我的任何受伤,都是别人导致的'。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有一个非常常见的思维模式:都是别人害的。时间不早了,下一篇简述,怎样对待自己年迈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