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体格壮硕的市民张先生住进了医院。打倒他的不是什么疑难杂症,而是人们并不陌生的静脉曲张。他有些想不通,自己只是因为皮肤痒痒挠了几下,这伤口怎么就一直不愈合还溃烂了呢?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秦士勇告诉记者,人们常常误认为静脉曲张只是影响美观,殊不知,随着病程的发展,静脉曲张可以导致溃疡、血栓的形成,严重时可致深静脉血栓、甚至肺栓塞出现生命危险。而冬季气温低,人体血管收缩,静脉血液回流不畅,也是静脉曲张患者出现腿部发黑、溃破甚至大出血症状的高发期。 挠破小腿竟溃烂不愈 在省千佛山医院血管外科换药室,记者见到了54岁的张先生,他的两条小腿靠近脚踝的部分都是黑色的,左小腿上还有一个“洞”,往外渗着液体。 “我有静脉曲张,一直没在意,前阵子皮肤痒,我用手挠了几下,皮儿破了,结果一直不结痂,感染还越来越重。”张先生说,十来年前,他的双腿就有些青筋凸起,像爬着的蚯蚓一样,因为没有疼痛感也不影响生活,他并没有太在意。大约2年前,因为两条腿老是像灌了铅似的发沉,他就去医院看了看,医生告诉他这是静脉曲张。 据了解,张先生干厨师这一行已经有三十多年时间,因为每天要站十多个小时烧菜,很多厨师都有静脉曲张的毛病,他们称之为厨师的“职业病”。 就在几个月前,因为一次皮肤瘙痒,他用手挠了几下,没想到造成了恶果,伤口一直不愈合,而且溃疡面积越大,形成了一个“洞”。 张先生去附近的诊所打了几天消炎针,结果也没见好。随后,他来到省千佛山医院血管外科,医生检查过后,不仅建议住院,还告诉他要做手术。 超7成静脉曲张为遗传 因为一片溃疡,竟然要做手术?对此,省千佛山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秦士勇告诉记者,张先生静脉曲张病史较长,由于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皮肤营养障碍,组织修复能力下降,皮肤破损后就不易愈合。通过检查发现,张先生下肢静脉已经有了血栓,正是由于血栓堵住了溃疡处,才没有引发大出血。而通过手术,可以解决张先生静脉曲张及血栓的问题。 秦士勇指出,静脉曲张的发病与静脉的瓣膜功能不全及瓣膜发育不全有关,其中遗传因素占主导,临床上超过70%的静脉曲张患者有家族史。此外,长时间站立、坐着以及重体力劳动和肥胖的人,下肢的静脉瓣膜长时间承受高压力作用,易造成瓣膜疲劳和破坏,时间长了,也会损伤静脉血管。 “张先生虽然没有家族史,但由于职业原因长期站立,这是他发生静脉曲张的主要诱因。”秦士勇指出,由于职业的原因需要长时间站立或长时间坐着的人,如厨师、教师、护士、商场营业员、司机等,发生静脉曲张的几率要比其他人高得多。 除此以外,长期使用某些激素类药物、有外伤或者做过血管手术,也可能导致静脉曲张的发生。 静脉曲张任其发展或危及生命 秦士勇告诉记者,静脉曲张的发病率约为十分之一,然而由于静脉曲张早期可能并不会给患者带来什么不舒服的感觉,所以往往被忽视。在发病早期,患者可能只是发现小腿有些肿胀,或者脚踝被袜子勒出一条线,休息一夜次日即可缓解。 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会逐渐出现下肢浅静脉的迂曲扩张、隆起,小腿青筋暴露,感觉瘙痒、脚步沉重、腿疼等。病程较长的患者可能出现下肢小腿特别是内踝附近的色素沉着、皮肤萎缩变薄、局部硬结、慢性湿疹。 如果不及时治疗,静脉曲张会进一步发展,皮肤硬化变黑程度加深,甚至出现皮肤坏死及溃疡状况,成为“老烂腿”。此时,如果溃疡感染或腐蚀静脉导致静脉破裂,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出血并发症,如发现不及时会导致出血性休克等严重后果。 “人们常常误认为静脉曲张只是影响美观,但它有可能威胁到人的生命。”秦士勇指出,如果在曲张静脉的部位出现皮肤红肿、疼痛、发热、发硬,这些改变多是血栓性静脉炎。这种并发症如不及时治疗,会使血栓范围扩大,如果血栓扩大至深静脉,极易出现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带来生命危险。 避免久坐或久站,每隔5分钟最好动动腿 秦士勇特别指出,冬季气温低,人体血管收缩,静脉血液回流不畅,也是静脉曲张患者出现腿部发黑、瘙痒、溃破甚至大出血的高发期。因此,他建议,一旦出现相关症状,最好到医院进行检查。一般医生通过体格检查就可以确定是否是静脉曲张,而进一步的超声检查和血管造影检查,则可以排除其他疾病,并明确血管有无狭窄和走形等情况,以方便进一步诊治。 秦士勇告诉记者,目前手术是国际上公认的治疗静脉曲张的确切有效的方法。在早期,静脉曲张可以通过激光、射频等微创方式进行手术。如果已经到了晚期,还是要进行开放性的传统手术。通过手术把远端的曲张静脉拿掉,虽然损伤大,但疗效还是很好的。 预防静脉曲张,要建立良好的血液循环。秦士勇提醒,要避免长期站立和坐着,如果避免不了,需要每隔5分钟至10分钟动一动小腿。运动时可以使用压力袜,有助于促进腿部的血液循环,降低静脉曲张的风险。
下肢静脉曲张,严格来讲不是一个确切的疾病名称。它是一种临床表现,一个体征描述性诊断。 多种疾病可以引起下肢静脉曲张,比如: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布加氏综合征、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先天性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等。 最常见的单纯下肢静脉曲张,多与遗传有关,许多患者有家族史。也就是说,如果某个人患有下肢静脉曲张,他的父辈、子女或他的兄弟姊妹、亲戚等可能也患有下肢静脉曲张。 大多数患者并不把下肢静脉曲张当做是病,因为它不疼、不痒,顶多有些不美观。甚至有的人终生不治疗也没有引起什么并发症。但是,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皮肤瘙痒、湿疹、溃疡,甚至出现红肿、皮下硬结、血栓,或者由于外伤、虫咬等诱因出现伤口不愈合等情况,或者外伤后出血不止等。这一部分患者就应该考虑就诊或积极治疗,甚至做手术。 当然,有一部分年轻女性患者为了“美腿”,也会选择手术治疗,尤其是微创手术。 我的建议是: 一、如果您有下肢静脉曲张,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就诊,在明确了病因后再选择是否治疗、是否手术。不要盲目作出决定,以免误诊误治,给您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损失。二、穿着医用弹力袜,对减轻下肢静脉曲张引起的下肢疲劳、酸胀和沉重感有帮助,并对延缓该病的发展有益,可以尝试。 三、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并不适合所有患者,要听从血管外科医生的建议,不要听信“不吃药、不开刀”就能治愈静脉曲张的忽悠。 四、激光也好,射频也罢,许多先进设备和技术都有它的适用范围,不能“包治百病”。针对您的病情制定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才是最好、最合适您的方法。小结: 静脉曲张不是大毛病, 查找病因得去看医生; 偏听偏信花钱又添堵,手术与否慎重做决定。
提到致命的血管病,多数人首先会想到急性心肌梗塞、脑卒中等,但有一种血管病更致命,它就像一颗威力巨大的不定时炸弹,发作后有些患者甚至来不及被送医进行治疗,这就是主动脉夹层。 近日,随着气温走低,省城各大医院接诊的主动脉夹层患者明显增多。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血管外一科副主任医师秦士勇告诉记者,主动脉夹层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因此控制血压是预防主动脉夹层的关键,而市民一旦出现突发剧烈胸背部撕裂样疼痛,一定要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前往医院就诊。 42岁男子突发主动脉夹层险丢命 复查没问题,朱先生终于松了一口气。主动脉夹层,这种之前都没听说过的病,让他在鬼门关走了一圈。 朱先生今年42岁,泰安人,不久前,他的左腿突然没有任何征兆地开始疼痛,又麻又凉,几乎动弹不得。他私下里学习过一些健康知识,没敢耽误,就到当地医院进行检查。 医生问诊后,初步排除了腿部疾病的可能,通过超声检查,结合朱先生当时高达160/100mmHg的血压,接诊医生怀疑,这很可能是凶险的主动脉夹层。 这可是临床上最危急的疾病之一,不敢有丝毫耽搁,朱先生被转院至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胸腹主动脉CT显示,朱先生确实是主动脉夹层,主动脉血管撕裂后堵塞了他的左腿动脉,所以导致他左腿动脉先出现疼痛症状。幸运的是,朱先生的主动脉夹层没有累及升主动脉,有时间进行抢救。 当晚,秦士勇就为朱先生进行了主动脉腔内修复手术。这是一种微创手术,避免了开胸、开心、体外循环等可能带来的创伤和风险。手术后,朱先生恢复良好。 七八成主动脉夹层祸起高血压 秦士勇告诉记者,主动脉是从心脏发出的一根主干道,自心脏发出后,先向上到达上胸部(升主动脉段),然后向左向下弯折贴着脊柱前缘一路向下走去(降主动脉段),沿途发出供应各个脏器血液的分支,最后到达下腹部,兵分两路走向双腿,像一个巨大的问号“?”形状。血管壁分为内、中、外三层,正常情况下,三层膜是紧密贴合在一起的。血管内膜如果长期受到高血压的冲击或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会不均匀变厚,并形成斑块或溃疡,容易撕裂。 作为全身血液的输送主干道,主动脉内部的血流冲刷是非常强而有力的,在血液不断的冲击下,如果内膜被撕裂,血灌入主动脉管腔之外形成“假腔”,这就是主动脉夹层。 “若不及时处理,外膜单独承受血流压力,随时会发生致命性的破裂,主动脉血会直接涌入胸腔、腹腔甚至心包内,危及生命。”秦士勇说,如果血压持续升高,就像不停地给轮胎打气会发生爆胎一样,血管外膜不堪重负破裂,像气球一样爆炸,患者将由于大出血而突发死亡。 秦士勇指出,主动脉夹层的病因比较复杂,其中高血压是主动脉夹层发生的最主要原因,约有七八成的主动脉夹层患者都有高血压病史。像前文提到的朱先生,患高血压已经有十余年了。而中年人相对老年人来说,对高血压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更容易突发主动脉夹层。 除此以外,马凡氏综合征(Marfan Syndrome)患者往往先天动脉壁发育不良,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患者动脉壁也容易劳损老化,都是主动脉夹层可能发生的人群。 “来不及治疗的比救活的多” 据介绍,根据主动脉撕裂方向不同,形成不同的夹层范围,据此主动脉夹层分为两种,一种是夹层朝着心脏方向撕裂,出现升主动脉夹层,临床上称为A型夹层(Stanford A型)。由于升主动脉与心脏相续相连,可能引起灾难性的心包填塞、冠状动脉堵塞等,患者很有可能失去抢救机会,在短时间内死亡。一经确诊,如果没有特殊情况,需要急诊手术治疗。 另外一种是夹层未向升主动脉进攻,而是向下累及降主动脉,临床上称为B型夹层(Stanford B型)。像朱先生就属于B型夹层,相对于A型夹层,B型夹层患者获救的机会更大一些。如果没有合并症且症状稳定,有些也可以采取保守治疗。 秦士勇坦言,急性主动脉夹层手术的技术难度极大、用血量多、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高,一直是世界性难题。主动脉夹层来势汹汹,常在未经察觉前夺人性命,也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在确诊后来不及治疗就不幸离世,“来不及治疗的比救活的多。” 后背撕裂样疼痛要及时就医 秦士勇告诉记者,冬天天气寒冷,容易导致血压升高或不稳定,这就给主动脉夹层有了可乘之机,每年冬季都是主动脉夹层的高发季节。因此,高血压患者冬季一定要加强对血压的监测,按时按量服用降压药物。同时,控制血脂和体重,避免一些相对刺激和激烈的活动,还要警惕相关症状。 “虽然主动脉夹层与心梗的症状有类似之处,都是胸背部疼痛,但还是有区别,心梗往往是胸前区疼痛,而主动脉夹层的疼痛主要发生在后背。”秦士勇指出,市民一旦出现后背撕裂样疼痛,尤其是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一定要立即呼叫120急救车前往医院就诊。 秦士勇提醒,还有一些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症状不太典型,容易贻误诊断。曾有一名24岁女性患者,送医院时说自己肚子疼了三天,被当做消化道疾病诊治,结果CT发现主动脉附近有积液,而强化CT证明是主动脉夹层。在追问病史后才进一步检查发现,患者本身患有马凡氏综合征而一直不知情。“如果身体有异样疼痛,在就医时可以考虑是否是主动脉夹层,以免造成不能挽回的后果。”
俗话说:“人老先老在腿上”。上了年纪的人,难免会出现一些“腿疼、腿麻、腿抽筋”的状况。不少老人以为这是缺钙造成的。而且,某些电视、广播的广告里,所谓的“专家”也极力推荐老人去买些补钙的保健品。可是保健品吃了一大堆,老人的症状也没怎么见轻。其实,“腿疼、腿麻、腿抽筋”的症状,不都是缺钙惹的祸!大家都知道“动脉硬化”这回事儿吧。冠状动脉硬化严重了,就会得冠心病,轻的心绞痛,重的心肌梗死。脑血管动脉硬化严重了,就会出现脑缺血、脑梗死。动脉硬化是一个全身性疾病。不仅心脑血管会发生动脉硬化,下肢动脉也会发生动脉硬化。下肢动脉硬化严重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动脉的狭窄、闭塞,或者继发动脉血栓形成,造成下肢的缺血,别称“腿梗”,也就是医学上讲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缺血的表现就是腿发凉、麻木、酸痛、乏力,也就是前边说的“腿疼、腿麻、腿抽筋”。这些症状呢,在天气转凉的时候容易出现。有的可能会出现走不动路,“走一走,停一停”,最远走不了一二百米就得停下来歇一歇。有的甚至过马路都要分两次才能过得去。不少老人会随身携带一个马扎子,方便随时坐下来歇一歇。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间歇性跛行”。出现间歇性跛行,说明下肢缺血已经比较重了。再严重些,会出现不活动的时候腿也疼,也就是“静息痛”。特别是在后半夜,有的患者疼得一宿不能合眼。开始的时候坐在床边、垂下脚来,疼得会轻点。随着病情的加重,什么姿势都不能使疼痛得到缓解,只能双手抱着脚、蜷着身子,痛苦地挨过一宿又一宿。有的长时间得不到救治,膝盖都屈曲变形,再也伸不直了。还有更严重的,会出现脚趾头发黑、坏死、溃烂,并逐渐往上蔓延。最后,为了解除痛苦和保住性命,不得不做截肢手术。也有一部分男性中老年人,特别是有吸烟嗜好的人,年龄不大就出现了房事力不从心的情况,这时也要注意排除是否存在下肢动脉硬化的情况。另外呢,有一部分“股骨头坏死”的患者,也要看看是否有下肢动脉硬化的存在。因为下肢动脉的一部分分支会提供生殖器官和股骨头的血供。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并不少见,而且它往往和其他血管疾病同时存在。所以,如果你有冠心病、脑供血不足等疾病时,一定要记得查查下肢动脉硬化的情况,以便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反过来呢,如果你有下肢缺血的症状,也要注意查一下心血管、脑血管和肾血管等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情况,以避免心梗、脑梗、肾萎缩等的发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轻的可以采用药物治疗,比如一些扩血管药物如西洛他唑、盐酸沙格雷酯、贝前列素钠等。另外,还需要口服一些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防止动脉狭窄的基础上继发动脉血栓形成而加重缺血。重的呢,可能就需要介入或外科手术治疗了。生活上呢,可以多运动,多锻炼,注意保暖,但不建议做热敷、理疗什么的,以免出现烫伤、灼伤等意外而加重病情。也要注意避免脚趾的外伤、感染等,以防加重病情。特别是在剪脚趾甲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必要的时候让别人帮忙剪。如果有脚癣、灰趾甲,也要及早治疗。既然这种病这么厉害,有没有办法预防呢?当然有啦!动脉硬化的发生,大多数与吸烟和“四高”有关。吸烟的坏处大家都了解,比如可以引起喉癌、肺癌、心脑血管病等。其实,吸烟对血管的损害最严重。所以首先一条就是:戒烟。那什么是“四高”呢?其实就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高龄”。这“四高”,除了高龄没法改变,其它“三高”都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改善生活方式、合理应用药物等得到有效控制。戒烟并控制了三高,动脉硬化就得到了控制,从而延缓了病情进展。总结一下,就是:腿疼不是病,疼起来可真要命;补钙不是法,动起来才腿不梗。脚疼需医头,头痛需医脚;要烟不要腿,要腿莫吸烟。本文系秦士勇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