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 彭寿行 主任医师
摘要: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彭寿行医生介绍说纵隔肿瘤在形态上与原发或继发的肺肿瘤、肿大淋巴结、血管瘤等有时颇难区别。纵隔肿瘤在形态上与原发或继发的肺肿瘤、肿大淋巴结、血管瘤等有时颇难区别。常用检查方法如下:一、X线检查:荧光透视发现肿瘤有搏动,应先明确为扩张性或传导性搏动。如为前者,可初步怀疑为动脉瘤,可用X线计波摄影或血管造影求证实。上纵隔肿瘤在X线透视时若随吞咽而向上移动,可初步诊断为甲状腺肿瘤。正、侧、斜位X线平片、分层片,或高仟伏摄片,可明确肿瘤的部位、外形、密度、有无钙化或骨化等,从而初步判断肿瘤的类型。食道吞钡检查可了解食道或邻近器官是否受压。二、纤维支气管镜或纤维食管镜检查:有助于明确支气管受压情况、程度,肿瘤是否已侵入支气管或食管,从而估计手术切除的可能性。三、诊断性气胸:可判断肿瘤发生于胸壁或肺脏,肺内或肺外。诊断性气腹可区别膈下因素,如膈疝等。四、纵隔充气造影:对显示前纵隔肿瘤的形态和明确有无纵隔淋巴结转移,颇有帮助。五、纵隔镜检查:对明确气管旁、隆突下有无肿大的淋巴结,并可钳取活组织明确病因诊断。六、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CT):应用CT检查前纵隔瘤肿、淋巴结肿大、纵隔脂肪组织的病变(如脂肪瘤)比其他任何X线检查法均可靠。CT诊断纵隔肿瘤,淋巴结肿大准确性可达90%以上。七、核磁共振成像(MRI):有下列优点:成像参数多;软组织分辨率高;切层方向灵活;图像无骨性伪影;安全可靠、无电离辐射损伤。诊断纵隔肿瘤有独特之处。八、颈淋巴结活组织检查:支气管淋巴结核和淋巴瘤常伴有周围淋巴结和颈淋巴结受累,活组织检查有助于诊断。九、放射性核素检查:怀疑胸内甲状腺肿,可作放射核素131碘扫描,对异位甲状腺肿,甲状腺瘤的诊断很有帮助。十、诊断性放射治疗:怀疑恶性淋巴瘤,经其他检查未能证实时,可试用放射治疗。恶性淋巴瘤对放射较敏感,照射20~30Gy(2000~3000rad),肿瘤迅速缩小。十一、剖胸探查:经各种检查未能明确肿瘤性质,但已除外恶性淋巴瘤者,在全身情况许可下,可作剖胸探查。
摘要:出生体重少于3000克的婴儿会比其他婴儿提前数月进入青春期,而青春期提前越早,孩子未来罹患乳腺癌或睾丸癌的几率会越高。研究人员因此建议孕妇应该注意孕期营养平衡。一项长期调查显示,出生体重少于3000克的婴儿会比其他婴儿提前数月进入青春期,而青春期提前越早,孩子未来罹患乳腺癌或睾丸癌的几率会越高。研究人员因此建议孕妇应该注意孕期营养平衡。研究人员认为,目前在富裕国家,体重过轻的新生儿越来越多,原因之一是一些母亲在怀孕期间为了避免自身体重增加过多而采取了节食措施。为此,他们呼吁孕妇特别应该注意孕期营养平衡,同时应了解戒烟也有助于避免婴儿出生时体重过轻。从1985年开始,波恩大学儿童营养研究所对215人从出生到成年的成长历程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出生体重少于3000克的婴儿进入青春期要比普通人平均早7个月,女孩首次月经也来得较早。女孩首次月经的时间对乳腺癌发病风险有显著影响,原则上是越晚风险越小。首次月经晚半年,将来患乳腺癌的风险就会降低4%到5%。而男孩过早进入青春期,会增加罹患睾丸癌的风险。
摘要:肺结核病在临床上可简要分为三大类型:原发性肺结核,又称儿童型肺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又称成人型肺结核。临床上根据肺结核病变发展阶段也分为四期。肺结核病在临床上可简要分为三大类型:(1)原发性肺结核,又称儿童型肺结核。(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3)继发性肺结核,又称成人型肺结核。临床上根据肺结核病变发展阶段也分为四期:(1)浸润期或进展期。(2)溶解播散期。(3)吸收好转期。(4)硬结钙化期。
自发性气胸大多由于胸膜下肺大疱破裂而引起,也见于胸膜下病灶或空洞溃破,胸膜粘连带撕裂等其它原因。胸膜下肺大疱可为先天性,也可为继发性。前者常局限于肺尖,见于胸部X线检查无明显疾病的瘦长男性,后者常见于阻塞性肺气肿或炎症后纤维病灶的基础上,细支气管半阻塞、扭曲,产生活瓣机制而形成。胀大的肺大疱因营养、循环障碍而退行性变,以致在咳嗽或肺内压增高时破裂,导致自发性气胸。这种肺大疱可分布于肺叶的任何部位,有的呈多发性。对肺大疱破裂所致自发性气胸患者实施外科治疗各家意见基本一致。对那些单发孤立性肺大疱,特别是巨大的肺大疱影响肺功能的以手术切除为主。对于多发性肺大疱,特别是类似葡萄串似的肺大疱,一般以缝合结扎漏气的肺大疱为主,而其它的肺大疱则用胸膜粘连的方法来促使肺与胸壁产生粘连,达到治疗作用。采用医用OB胶作肺大疱腔内注射进行临床试验,其试验思路是:肺大疱本身并无呼吸功能,且常常与细小支气管相通。一旦破裂即导致自发性气胸。在大疱腔内注入医用OB胶使之粘闭,这样既堵塞了细小支气管的漏气,又消灭了肺大疱而对正常组织损害很小。
摘要:分娩时腹内压力突然下降和横膈下降,可使肺组织扩张,加上分娩后机体抵抗力低下,均可导致肺结核病恶化。重症肺结核产后恶化率可达52%。肺结核对胎儿的危害亦大。据临床资料,重症肺结核产后恶化率可达52%。肺结核对胎儿的危害亦大,结核菌通过血行播散,并由此侵入胎儿体内,使胎儿感染结核。此外,由于孕妇高热、肺功能降低等一系列结核病症,使胎儿出现缺氧、营养不良,常导致发育迟缓、流产、早产或死胎。孕妇十月怀胎需要消耗较多的机体能量满足胎儿的生长,如果这一阶段不治疗肺结核的话,会迅速地加重孕妇的病情,在肺结核活动期还会传染给他人。若在怀孕期治疗的话,患者需要长期不间断地服用抗结核药物。如链霉素,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可能导致新生儿听力障碍,往往导致胎儿畸形或死亡;利福平在妊娠初期3个月内使用,有发生胎儿畸形的可能;虽用异烟肼(雷米封)和乙胺丁醇比较安全,但临床上可见到整个妊娠期使用大量异烟肼者,仍有致畸的可能。此外,肺结核病人在治疗过程中还要经常进行X线透视或拍片,X线对孕妇及胎儿也是有害的。妇女妊娠期间,新陈代谢、血液循环、免疫、内分泌及呼吸系统的功能都有一定改变,对结核病产生不利影响。如早孕期发生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反应,会影响孕妇营养吸收,加剧结核病情;分娩时腹内压力突然下降和横膈下降,可使肺组织扩张,加上分娩后机体抵抗力低下,均可导致肺结核病恶化。所以,无论从哪一个角度上看,患肺结核期间怀孕对母婴均无利可言。
摘要:肺癌又称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肺癌患者总的5年生存率只有5%一10%。因此,早期发现肺癌,争取尽快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是提高5年生存率的关键。肺癌又称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生长在支气管粘膜或肺泡上的恶性肿瘤。它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近些年来,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以惊人的速度不断上升,男性明显多于女性,高发年龄为40—60岁。一般认为,肺癌的发病率升高与流行病学因素有关。吸烟、工业废气和大气污染是肺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在工业领域里与肺癌有关的致病物质主要有:石棉、放射性物质、砷、铬酸盐、镍以及煤焦油和石油产物等。肺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约80%的病人在诊断明确后一年内死亡,中位生存期为6个月左右,其中腺癌为4—9个月,小细胞癌为5个月,鳞癌为7—8个月。肺癌患者总的5年生存率只有5%一10%。因此,早期发现肺癌,争取尽快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是提高5年生存率的关键。常见的肺癌早期症状有:(1)咳嗽多为偶发性干咳,少痰或无痰,可有少量白色泡沫痰,多于劳累后出现。咳嗽时间不固定,且与体位无关。(2)咯血或血痰是由癌组织坏死、溃烂引起毛细血管破裂所致。咯血痰量的多少及持续时间的长短与癌组织内血管损伤程度有关。多为持续性,痰中带血丝或小血块,血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一般治疗不易控制。咯血或血痰的血一般较少,少数情况下,癌肿侵蚀大血管,可引起大口咯血。(3)胸痛胸痛大多在肺癌的中晚期出现,但若癌瘤位于胸膜附近,则可较早出现胸痛,表现为不规则的隐痛或钝痛。当癌瘤直接侵犯胸膜时,则可有尖锐胸痛,在咳嗽或呼吸时加重。(4)发热肺癌早期很少发热,但当癌组织坏死时,可引起低、中度发热,抗生素治疗无效。当病变靠近肺门的中心型肺癌在支气管内生长发展到管腔阻塞或半堵塞时,可引起阻塞性肺炎,引起全身发热,此时体温一般在38℃左右,经抗生素治疗可退热,但如果阻塞病变末除,肺炎可以反复发作。(5)关节肿痛疼痛主要在大关节,多为锞关节,次为腕关节,无游走性,与天气变化无关,局部可出现肿胀,X线照片除偶见骨膜增厚外,多无其他异常。部分患者可有杆状指(趾)表现。临床上把这些症状称为肺源性骨关节病或异位生长激素综合症。服用抗风湿止痛药并不能使整个病程好转,而肺部的病灶一经切除,关节痛的症状也就随之消失。(6)皮肤变化有少部分人在早期可表现皮肤痞痒性皮疹、皮肌炎、带状疱疹等。(7)内分泌系统紊乱少数病人还可见进行性肌无力、肌肉萎缩,糖尿病,下肢浮肿,男性乳房增大、睾丸萎缩等。约有三分之一的早期肺癌没有症状,还有一部分病人尽管有轻微的早期症状,但未重视或被误诊,而延误了病情。所以要发现早期的肺癌病人,还需经常性地进行大规模的人群普查,特别是对发病率较高的厂矿、城市,每年应进行一次普查。对于年龄在40岁以上的经常吸烟者需小心以下肺癌的早期症状:(1)原因不明的胸痛,咯血丝痰,经治疗无效者;(2)在肺的同一部位反复发生炎症,经积极的抗炎治疗,效果不佳者;(3)肺结核病人经治疗病情稳定后,突然病灶又复发恶化,肺的某段或叶有炎症浸润,局部肺气肿或肺不张者,都应高度警惕并做进一步检查。
摘要:老人连续打嗝是因肿瘤导致肺脏肿大,刺激膈膜而引起膈膜痉挛。如果连续打嗝且时间较长,要尽快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老年人免疫力下降,各脏器功能减退,尤其要提防肺癌的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吃饭过快等情况引起打嗝是很正常的事情。偶然打嗝不足为奇。但您听过因打嗝被诊断患有肺癌的吗?上海远大心胸医院胸外科前几日接诊了一位这样的老年患者,该患者几个月前突然连续打嗝,经对症处理后病情有所好转,但仍间断性发作,严重影响老人的生活起居。到上海远大心胸医院胸外科就诊时,影像检查发现老人肺脏左叶有3×3厘米的肿瘤,需立即手术,否则很可能转移、扩散。经诊断老人连续打嗝是因肿瘤导致肺脏肿大,刺激膈膜而引起膈膜痉挛。临床中还发现,食道癌、贲门癌、胃癌的患者也会出现连续打嗝的症状。一般打嗝是因太急、太快吞咽食物,或食用刺激性食物,以及胃蠕动迟缓,吃太多食物而引起,几十分钟后会自然消失。但如果连续打嗝且时间较长,要尽快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特别是老年人免疫力下降,各脏器功能减退,尤其要提防肺癌的发生。
摘要:肺癌患者能吃鱼吗?一般肺癌患者是能吃鱼的,肺癌饮食没有特别需要忌口的食物,远离辛辣、油腻、刺激,选择健康的烹调方式,注意兼顾色、香、味,有助于改善食欲不振,补充营养肺癌是一种起源于肺部的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多患者直到晚期才检查发现,预后不佳。大气污染、吸烟、职业性接触致肿瘤物质、家族史等因素,都可能会增加肺癌的发生风险。确诊者须积极、规范治疗,饮食等护理保健也不可忽视。那么,肺癌患者能吃鱼吗?肺癌患者通常是能够吃鱼的,鱼肉属于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适当食用,是比较适合患者的。应选择新鲜鱼肉,而不是腌渍后的产品,选择合适的烹饪方式,适当调味,还要注意避免吃烧焦的鱼肉。肺癌患者的日常饮食应兼顾营养和美味,容易消化,以促进食欲,保证每日所需的营养。避免辛辣、油腻、刺激之物,减少煎、烤、炸等烹调方法。均衡膳食,以改善患者的抵抗力,防止恶液质的出现,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病理学检查是确诊肺癌的重要手段,有助于了解患者的病理类型和分期,早期患者多考虑手术切除,术中淋巴结清扫,符合条件者可行胸腔镜下微创手术。术后复查分期,根据具体病情考虑进行预防性放化疗。中晚期患者常常已发生扩散和转移,影响手术的可行性,若是不能手术,综合性应用化疗、放疗、靶向药物治疗方法,有助于延缓病情,增加生存时间。由此可知,一般肺癌患者是能吃鱼的,日常饮食没有特别需要忌口的食物,远离辛辣、油腻、刺激,选择健康的烹调方式,注意兼顾色、香、味,有助于改善患者常常出现的食欲不振情况,补充营养。如果出现较为严重的不适症状,无法进食,考虑静脉营养支持,以增强患者的体质,争取宝贵的治疗机会。
摘要:该如何对胸腔积液患者进行护理?这是很多患者家属心中的疑问,护理胸腔积液患者应该要注意三要点。该如何对胸腔积液患者进行护理?这是很多患者家属心中的疑问,护理胸腔积液患者应该要注意三要点。一、环境舒适处置室应宽敞、明亮、光线充足;调节室内温度、湿度,避免穿刺时患者受凉,增加感染机会,给患者带来不适;使患者在穿刺或置管过程中感到轻松。二、体位舒适手术时患者反坐在穿刺椅子上,双手放在椅子台面上。讲解此体位的目的及要求,告知患者手术中,肢体活动受到一定限制,不要咳嗽,以免振动上身,影响穿刺效果或导致穿刺失败。摆放体位时在椅背、台面上加垫子,防止压迫神经和血管,减轻患者的生理不适感。三、心理、生理舒适操作时动作熟练,做到稳重、正确、轻柔,避免操作不慎给患者带来不良刺激。责任护士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术中与患者谈论他感兴趣的话题,对需要了解手术进展的患者,予以边穿刺边讲解,并鼓励患者手术顺利、配合很好。另外还要指导患者运用正确的呼吸训练和全身肌肉收缩放松训练缓解不适。手术完毕,根据患者的睡眠习惯将中心静脉导管末端的肝素帽固定在恰当的位置,避免睡眠时压迫引起疼痛。
摘要:重症肌无力这种疾病一定要早治疗,才不至于威胁身体的健康。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传递障碍的慢性疾病,重症肌无力患者常合并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重症肌无力的早期治疗很重要。重症肌无力这种疾病一定要早治疗,才不至于威胁身体的健康。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传递障碍的慢性疾病,重症肌无力患者常合并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重症肌无力的早期治疗很重要,患者朋友们一定要根据身体的变化,及时的接受治疗,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重症肌无力患者早期大多表现为眼睑下垂、复视、斜视等。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病程发展较快,易造成严重的肌肉无力、肌肉萎缩,需要立即的采取方法进行控制。重症肌无力发病诱因多为感染,起病隐袭,出现重症肌无力早期症状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病情往往不严重,也比较的容易治疗,预后效果较理想,如果进一步的发展,会导致瘫痪、吞咽困难,甚至危及生命,增加治疗的难度,因此,一定要及早治疗,控制病情。重症肌无力的治疗方法有很多,要谨慎选择治疗方法,根据不同的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有针对性的治疗,方能起到治疗效果。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时,应立即进行气管切开,施行人工呼吸器辅助呼吸。 电视胸腔镜的辅助下即可进行重症肌无力的治疗,切口位于胸部相对较隐蔽部位,并且美观、恢复快、愈合好。因此在很多手术的运用上,受到大多数患者的青睐。通过上述的介绍,大家要认识到重症肌无力及早治疗很重要,定期到医院检查,有助于预防这种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