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最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之一,在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它仅次于卵巢癌,和卵巢不同的是,宫颈的位置比较靠近体外,医生做妇科检查时,非常容易暴露宫颈,因此这就为预防宫颈癌提供了一个很大的方便。 目前宫颈病变的筛查方法已经非常规范化,妇科检查→ 宫颈细胞学检查(宫颈刮片)→ 阴道镜→宫颈活检病理学检查。尤于宫颈病变从炎症到癌前病变到癌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只要女性有定期检查的意识, 宫颈的病变是可以检查出来的,及早治疗,宫颈癌是可以治愈的。恶性肿瘤在早期治疗和晚期治疗其预后是截然不同的,绝大部分肿瘤如果早期发现都是可以治愈的,因此,宫颈癌预防的一个重点是要加强定期的体检,争取在早期发现肿瘤并得以治疗。 早期的宫颈癌往往是没有任何不适的症状,医生仅凭宫颈的外观也不能发现任何的异常,必须是通过细胞水平的检查才能确诊。等到肿瘤发展到了晚期,可能会有性生活后出血、白带增多、疼痛,甚至累及周围脏器的症状,晚期肿瘤的治疗效果相对早期就差得很远。 关于宫颈癌还需要了解的是其病因。在医学教科书上,以前也曾经认为宫颈癌和众多的因素有关,譬如多性伴侣、过早性生活、吸烟等等,但是后来的研究发现,宫颈癌真正的凶手其实是一种叫人乳头状瘤病毒(即Human Papilloma virus, 简称为HPV)的病毒,如果人的免疫力有问题,在感染了HPV以后,不能将HPV清除,导致HPV持续性的感染,那么将会容易导致宫颈的癌变,当然也不是每个持续感染HPV的人,都会发生宫颈癌,只是相对于没有HPV持续性感染的人来说,这些人群更容易发生宫颈癌,所以通过HPV的检测有助于了解哪些人容易发生宫颈癌。 关于HPV感染,我们也不要“谈毒色变”,因为女性感染HPV也是非常常见的事情,防不胜防,而且HPV并不是单纯通过性生活一种方式传播,密切接触都可以导致女性感染HPV,因此女性一生中感染HPV的机会是非常多的。一次的检查发现HPV感染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因此如果发现HPV阳性,说明患者是一种高危状态,需要对宫颈癌加强监测,宫颈的病变是根据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和宫颈活检检查来发现的,最终确诊依据必须是病理组织学检查,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决定治疗方法。目前国际上没有发现任何有针对HPV治疗的特效药,因此更多的建议是“治病不治毒”,如果细胞学检查有异常,则需进一步诊治,如果仅仅是HPV阳性,没有细胞学的异常,加强监测,无需针对HPV做任何治疗。
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肿瘤,是女性常见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卵巢位于盆腔深部,早期病变不易发现,一旦出现症状常为晚期,表现为腹胀、腹部包块及腹水、消瘦、严重贫血等恶病质征象,应高度警惕。近20年来,由于有效化疗方案的应用,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死亡率从90%降到10%,但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的治疗效果却一直未能改善,5年生存率徘徊于30%~40%。随着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诊断和治疗的进展,卵巢癌已成为严重威胁妇女生命的肿瘤。卵巢癌的病因至今仍不清楚,但环境和内分泌的影响在卵巢癌的致病因素中最受重视,此外还受地区、种族和家族、婚育、饮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卵巢癌高危因素包括:年龄大、未生育、曾患子宫内膜癌、结肠癌、乳腺癌;有卵巢癌家族史。无卵巢癌家族史的妇女一生当中发生卵巢癌的风险是1.4%,有一个一级亲属风险达到5%,有两个或更多的一级亲属则风险增加到7%。约5%~10%的卵巢上皮癌具有遗传异常。卵巢肿瘤可以是良性的、良恶性交界及恶性的肿瘤,其病理形态多种多样,根据卵巢的组织发生来分类,可分为上皮性肿瘤、性索间质肿瘤、生殖细胞肿瘤等,其中卵巢上皮性癌占所有卵巢恶性肿瘤的85%~90%卵巢癌发病年龄段是妇科肿瘤中最宽的,可以发生在妇女一生中的任何时期,上皮性癌多发生在老年妇女,40岁以上妇女占95%。而生殖细胞瘤的发生多见于44岁以下,无性细胞瘤多见于20岁以下的青年和幼女,各类低分化癌则多见于老年。卵巢癌早期多无明显症状,随着病变进展,常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症状,有的是在妇科检查时偶然发现;肿瘤增至中等大时,常感腹胀或腹部扪及肿块,逐渐增大后,出现腹胀,肿瘤大占满盆、腹腔时,出现压迫症状,如尿频便秘,浸润周围组织或压迫神经引起腹痛、腰痛、下肢疼痛;压迫盆腔静脉引起下肢浮肿,功能性肿瘤引起雄激素或雌激素过多症状,绝经前妇女也有主诉月经不规则或经量多,绝经后妇女也可有少量阴道流血。卵巢肿瘤虽无特异性症状,常于体检时发现,但根据患者的年龄、病史及局部体征等特点可初步确定是否为卵巢肿瘤,并对良、恶性作出估计。卵巢恶性肿瘤的体格检查的特点是,双侧,实性或半实性,表面高低不平,固定不动,常伴腹水和子宫直肠窝结节。卵巢癌转移途径主要有直接蔓延、 淋巴转移和血行转移。B超、CT/MRI能测定肿块部位大小形态及性质,既可对肿块来源作出定位,是否来自卵巢,又可提示肿瘤性质,囊性或实性,良性或恶性,并能鉴别卵巢肿瘤的腹水或结核性包裹性积液,有助于诊断。80%的卵巢上皮性癌患者CA125高于正常值,90%以上患者CA125水平消长与病情缓解或恶化相一致,可用于病情监测,敏感性高。AFP检查对内胚窦瘤有特异性价值,对未成熟畸胎瘤,混合性无性细胞瘤含有卵黄囊成分者有协助诊断意义。HCG检查对原发性卵巢绒癌有特异性。手术前诊断困难时可腹腔镜检查,直接观察肿块状况,对可疑点进行组织学检查,抽取腹水或腹腔冲洗液查找癌细胞,卵巢癌的确诊必须依靠肿瘤组织的病理学诊断。卵巢癌的治疗目标是早期争取治愈;晚期控制复发,延长生存期。主要的治疗方式为手术加标准的联合化疗。对年轻的患者渴望生育功能的,根据病理类型、肿瘤的分期等决定手术范围,要强调治疗医生的资格论证,最好由经过正规训练的妇科肿瘤医生实施卵巢癌的治疗。化疗是晚期卵巢癌的重要治疗措施,一定要及时、足量、规范。卵巢癌易于复发,应长期予以随访和监测。随访和监测内容如下:1、临床症状、体征、全身及盆腔检查,强调每次随诊盆腔检查的重要性。2、肿瘤标记物CA125、AFP、HCG。3、影像检查B超、CT及MRI(有条件者),4、正电子发射显像(PET)(有条件者)。5、类固醇激素测定:雌激素、孕激素及雄激素(对某些肿瘤)。6、术后随访 术后1年,每月1次;术后2年,每3个月1次;术后3年,每6个月1次;3年以上者,每年1次。卵巢癌的预防:1、加强高蛋白富含维生素A的饮食,避免高胆固醇饮食,口服避孕药预防;2、开展普查普治:30岁每年1次,高危人群每半年1次;3、早期发现及时处理:盆腔肿块诊断不清或治疗无效者尽早行腹腔镜检查及剖腹探查;4、乳癌、胃肠癌患者定期随访,青春期前、绝经后期或生育年龄口服避孕药者发现卵巢肿大应考虑为卵巢肿瘤
宫颈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位居第二(仅次于乳腺癌),发展中国家列居首位,全世界每年新发病例近50万,其中80%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在我国每年宫颈癌的新发病例数超过13万,每年全球死于宫颈癌的妇女有20万,中国有2-3万妇女死于宫颈癌。近10年来宫颈癌发病率有稳步上升而且趋于年轻化,已严重威胁到广大女性的健康和生命,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 宫颈癌是感染性癌瘤,是所有癌症中唯一能完全预防的疾病,是一个可以完全战胜的肿瘤,因为它有漫长的、可逆转的癌前病变期,它的病因清楚,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有明确关系,早期宫颈病变的治疗效果远比宫颈癌的治疗效果好很多,据报道,宫颈浸润癌的5年生存率是67%,宫颈早期癌是90%,而宫颈原位癌则几乎达100%,因此宫颈癌的筛查和预防有着重要的意义,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和早期宫颈癌,及时恰当的处理,预后非常好。 正常的子宫颈组织,最外面是由宫颈阴道部的鳞状上皮和宫颈管柱状上皮构成,宫颈外口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交接处是宫颈癌的好发部位,在一些物质(细菌、病毒等)的刺激下,可发生细胞分化不良,排列紊乱,细胞核异常,形成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CIN),也就是宫颈不典型增生,根据上皮细胞异型程度及累及范围,可分为轻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中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和重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三种,分别相当于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可以有三种转化结果,经过治疗,大部分可以恢复正常,一部分无变化,一部分转化为癌,CINⅠ、CINⅡ、CINⅢ发展到癌的危险分别是15%、30%、45%。宫颈癌癌前期的不典型增生,由轻度到中度到重度,平均统计学数据大概是十年,这将是重要的不可疏忽的时间,如果一个妇女在不经意间感染了病毒,而这个病毒恰恰又有致癌的作用,在病毒的持续作用下,宫颈开始出现病变,按照HPV感染到宫颈癌发生约需10年时间来说,这十年当中,如果她有一次到医院去做检查了,都有可能发现病变。所以如果我们要求每个妇女都定期到医院去做检查,比如说每隔一年,甚至每隔三年到五年一次,都有可能发现病变,就可以完全阻断它不向癌的方向发展,在癌前期的过程中就可以消灭这个肿瘤。众所周知梅艳芳、李媛媛都死于晚期宫颈癌,从病情的发展规律上看,在癌前期病变的十年内,有很多机会可以让她们消灭这个肿瘤,可惜她们到医院就诊的时间太晚了。所以从妇科医生的角度而言,希望女性朋友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宫颈细胞涂片,即使没有症状也要去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宫颈癌前期病变,阻止其向宫颈癌的发展。 宫颈癌早期没有任何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早期症状表现为少量血性白带及接触性阴道出血,病人常因性交或排便后有少量阴道流血来就诊。年轻患者可表现为经期延长、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等,老年患者常表现为绝经后阴道流血。宫颈癌阴道流血往往极不规则,一般是先少后多,时多时少,晚期癌肿侵蚀大血管后,可引起致命性的大量流血。另一个比较常见的症状是阴道排液,表现为阴道排液增多,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样或米汤样,有腥臭味。晚期癌因疾病累及的范围不同可出现尿频、尿急、肛门坠胀、大便秘结、里急后重、下肢肿痛等症状,严重时导致输尿管梗阻、肾盂积水,甚至尿毒症,疾病末期可出现消瘦、贫血、发热、及全身衰竭。 宫颈病变的检查方法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HPVDNA检测、肉眼观察、阴道镜检查、宫颈活组织检查。以病理诊断为基础,结合具体情况综合考虑,采取相应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治疗方法主要有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物理治疗包括冷冻、激光、电凝、微波等,均是通过物理作用破坏组织细胞而达到治疗目的,在使用上述治疗方法之前,都应先做宫颈细胞学检查和组织学检查,确定没有宫颈癌或可疑恶性变,以免漏诊或延误最佳治疗时机。手术治疗包括宫颈锥切术、子宫切除术等,目的是让病人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保证最佳的生活质量。HPV感染的处理原则是“治病不治毒”,单纯高危HPV阳性者不需治疗,可予追随观察,高危HPV阳性的CIN应予以相应处理。 宫颈癌前病变治疗后随访十分重要,治疗后4-6周第一次复查,两年内每6个月复查一次,两年以后每年复查一次,连续4次复查正常,可回到常规筛查。由于宫颈病变的特殊性,筛查非常重要。筛查是指通过一定的检查方法从无症状和(或)体征的“健康”人群中发现可疑癌症病人,随后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宫颈癌的筛查开始时间是性生活开始后3年左右,不晚于21岁,终止时间70岁以后,10年内有3次满意而正常的细胞学检查,筛查间隔是传统细胞学涂片检查每年一次,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每两年一次,30岁以后连续3次正常,可2-3年一次,筛查不是目的,宫颈病变的早诊早治才是目的。 作为妇科医生有义务提醒广大女性,一定要重视宫颈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宫颈癌并不可怕,它是一种可预防、可治愈的疾病。预防的关键在于提高妇女卫生水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健康的生活态度,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宫颈癌前病变,阻止其发展成宫颈癌,让我们共同努力,远离宫颈癌。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也是人体最常见的肿瘤,主要由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其间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多见于30~50岁的妇女,20岁以下少见,因肌瘤多无或很少有症状,故临床报道发病率远低于真实发病率。 子宫肌瘤发病的相关因素有:1、雌、孕激素:子宫肌瘤细胞中雌激素受体和组织中雌二醇受体含量较正常子宫肌组织高,雌激素可促进肌瘤增大,故子宫肌瘤多发生于生育年龄妇女,而绝经后停止生长甚至萎缩.孕激素可促进刺激子宫肌瘤细胞核分裂,促进肌瘤生长。2、细胞遗传学异常:12号、17号染色体长臂片段相互换位、12号染色体长臂重排、7号染色体长臂部分缺失等。3、分子生物学研究:子宫肌瘤是单克隆平滑肌细胞增殖而成,多发性子宫肌瘤是由不同克隆细胞形成。 子宫肌瘤的症状与肌瘤部位、有无变性有关,与肌瘤大小、数目关系不大。如月经的改变,可表现为周期延长、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不规则阴道流血,粘膜下肌瘤常表现为月经过多。下腹包块:较小肌瘤在腹部摸不到。白带增多:肌壁间肌瘤常伴白带增多;粘膜下肌瘤突出于阴道时表面感染、坏死伴大量脓血性排液及腐肉样组织排出。压迫症状:压迫膀胱出现尿频、排尿障碍、尿潴留,压迫输尿管引起肾盂积水,压迫直肠引起排便困难。其他还可以有下腹坠胀、腰酸背痛的症状,经期加重。可引起不孕或流产。肌瘤红色样变性时有急性下腹痛,伴呕吐、发热及肿瘤局部压痛;蒂扭转时可有急性腹痛;继发性贫血。妇科检查时可触及子宫不同程度增大,均匀增大或表面凹凸不平,结节状突起,质硬,球状块物与子宫有细蒂相连。黏膜下肌瘤可脱出于宫口或阴道内,伴感染则表面有渗出液或溃疡,排液有臭味。 根据病史,症状及体征子宫肌瘤的诊断多无困难 治疗可选择随访观察、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当肌瘤小且无症状时可不治疗,特别是近绝经妇女。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低落肌瘤可自然萎缩或消失。每3~6个月随访一次,随访期间若发现肌瘤增大或症状明显时在考虑进一步治疗。 药物治疗适用于症状轻、近绝经年龄或全身情况不能耐受手术,可给予药物对症治疗 当患者出现月经过多致继发贫血,而且药物治疗无效时;严重腹痛、性交痛或慢性腹痛、有蒂肌瘤扭转引起的急性腹痛时、有膀胱、直肠压迫症状时以及肌瘤生长较快,怀疑有恶变时,可选择手术治疗。 手术可经腹、经阴道或宫腔镜及腹腔镜下手术。术式有:肌瘤切除术、子宫切除术。
HPV是“人乳头瘤病毒”的简称,由多个成员(亚型)构成,有的成员只能造成尖锐湿疣等良性病变,归为“低危型乳头瘤病毒”,有些成员有致癌的可能,归为“高危型乳头瘤病毒” 。1976年德国科学家Hansen提出HPV感染和宫颈癌存在密切关系,获得2008年诺贝尔奖 。2006年四价HPV疫苗作为全球第一个HPV疫苗获批上市,12年后的今天HPV疫苗已经在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入使用 。宫颈癌主要是由人乳头瘤病毒高危型持续感染宫颈引起的 ,HPV16、18亚型导致了大约70%左右的宫颈癌,另外一些HPV高危亚型,引起剩下约30%的宫颈癌病例,阴道癌、外阴癌、肛门癌甚至有些头颈部的癌症的发病和高危型HPV关系也很密切。目前我国上市的是GSK公司的2价疫苗,能够保护HPV16和18两种亚型的感染,美国默克公司的疫苗有两种,4价可以保护HPV6、11、16、18四种HPV亚型,其中HPV6、11是低危型HPV, 9价可以保护HPV16、18、31、33、45、52、58这7种高危型HPV和HPV6、11这两种低危型HPV亚型。国产疫苗已经开始临床试验,但是尚未获得药监部门的批准。HPV疫苗的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疫苗类型二价四价九价预防HPV亚型16,186,11,16,186,11,16,18,31,33,45,52,58接种时间(月)0-1-60-2-60-2-6适用人群(推荐)9-25岁20-45岁9-45岁作用预防70%的宫颈癌预防70%的宫颈癌和90%尖锐湿疣预防90%宫颈癌、85%阴道癌80%癌前病变、50%低级别宫颈病变以及90%尖锐湿疣、95%肛门癌副作用局部不良反应:红肿、疼痛、多为轻度全身不良反应:头痛、眩晕、发热、疲劳及过敏反应等同左同左HPV疫苗是不可以治疗宫颈癌的。因为疫苗并不含有活的HPV病毒,不会引起感染和细胞癌变,但会使机体产生针对HPV的抗体,抗体对已经感染HPV或者已经癌变的宫颈细胞是无效的,因此HPV疫苗只能在宫颈癌还没有发生之前对其进行预防,对于已发生的宫颈癌是无效。经常有人会问,注射疫苗是不是就万无一失了呢?当然不是。打了疫苗之后还需要定期做宫颈癌的筛查。因为目前HPV疫苗不能预防所有的宫颈癌,而且注射疫苗后真正看到保护效果可能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这期间同样可能宫颈会发生癌前病变,仍然需要通过筛查来及时发现。无论有没有性生活都可以注射,打之前无需检测是否发生过或正在发生HPV感染,不推荐已经怀孕的女性注射HPV疫苗,如果注射疫苗后发现怀孕也无需因此流产或终止妊娠,可以待胎儿分娩后继续注射剩下的疫苗,准备怀孕的女性可以注射HPV疫苗,全程接种完一个月后可妊娠总之,HPV疫苗接种年龄无严格上限,越早接种越好,价数越多越好,男性接种也可获益,接种后仍需做宫颈癌的筛查。如果你想了解接种具体情况可到省或市疾控中心问询。
宫颈锥切术是一个古老的妇科手术,距今已有180年的历史,在宫颈病变的诊断和治疗中至今仍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宫颈锥切术可以明确宫颈病变的程度,决定下一步处理的方式,有时有治疗的意义。所以说宫颈锥切既是CIN的诊断手段之一,也是CIN的治疗方法。宫颈活检是宫颈病变的检查手段,当细胞学出现异常时需宫颈活检明确诊断,宫颈活检没有治疗意义,当然也不能完全代替锥切宫颈锥切适应症包括:(1)阴道镜无法看到病变的边界;(2)阴道镜未见鳞柱交界;(3)主要的病变位于子宫颈管内;(4)超出阴道镜能检查到的范围;(5)宫颈刮片为CINⅢ或CIS;(6)子宫搔刮术所得标本病理为异常或不能肯定者;(7)细胞学、阴道镜和活检检查结果不符;(8)疑为子宫颈腺癌者。宫颈锥切术包括冷刀锥切术(Cold Knife Conization,CKC)和宫颈环形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al procedure,LEEP)。LEEP的适应症包括:(1)细胞学为意义不明确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或不典型腺细胞(AGC),阴道镜检查无明显异常者;(2)细胞学或阴道镜检查怀疑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3)阴道镜检查不满意,细胞学异常者;(4)阴道镜和活检证实的CINⅠ呈持续状态,无随诊条件;(5)CINⅠ级伴高危型HPV感染者;(6)CINⅡ患者;(7)部分CINⅢ级中的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但不包括原位癌。LEEP的优点包括不使用麻醉或仅用局部浸润麻醉,操作时间短,损伤小,出血少,技术简便,费用低等。但是对于微小浸润癌、原位癌和妊娠妇女不宜用LEEP。如要求宫颈深度>2.0㎝,宽度>2.5㎝,以用CKC为宜,而不用LEEP。CKC的优点包括切除范围和深度足够大,可提供满意的标本。但CKC也有缺点,即手术时间长,感染、术中术后出血多,宫颈粘连和宫颈机能不全的发生率较高。在我们科室(妇瘤一科)CKC需住院手术,LEEP可在门诊手术。锥切手术的时间一定要选择在月经干净后一周内施行,宫颈锥切后处理策略要参考锥切病理结果,结合患者年龄、有没有生育要求、切缘情况、随诊条件等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读了以上的科普知识,希望你能读懂你是否需要做宫颈锥切手术。本文系高春英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吉林省首台机器人落户我们医院,我本人有幸接受了香港中文大学赛马会微创医疗技术培训中心的培训,顺利完成培训并结业,持证上岗并开始了机器人手术的职业生涯。每天大部分时间工作在手术室,原来是在开腹、腹腔镜、阴式三中术式中选择适合患者的最佳术式,现在又多了一项选择——机器人手术,机器人手术有什么优点呢?由于这4种术式我已经均能驾轻就熟,所以简单介绍一下它们的优缺点,说的多的还是大家不太熟悉的微创手术,包括腹腔镜和机器人手术。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医疗器械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大部分妇科肿瘤的治疗我们都选择了腹腔镜微创手术的优点很多,包括最小创伤、最小手术切口、最佳伤口疤痕愈合、最确切手术疗效、最短住院时日等等,可以用作诊断和治疗,不孕症、肿瘤等均可采用,可替代绝大部分开腹手术。对于弥漫性腹膜炎、严重肠梗阻等禁用,医生无手术经验也禁用。腹部手术史、过度肥胖等情况,是否行腹腔镜手术取决于医生的经验和患者的接受度。机器人手术同样也是微创手术,机器人的机械臂被固定到医生手术需要的部位后,由于视野非常清晰,在医生的操纵下,机械臂灵巧稳定的活动,270°全方位转动,高清放大10倍的图像,借助3D立体影像,使手术更精准,适应症和腹腔镜手术基本一致,但手术效果更佳。阴式手术、开腹手术是我们的传统手术方式,这两种术式可能大家了解的比较多,希望通过我的介绍能够使大家对腹腔镜和机器人手术有一个肤浅的了解,在手术术式选择时能够减少一些迷茫,如果有具体问题可在网上询问,我会如期给大家满意的答复。
最近看了很多有关宫颈病变的患者,很多是关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诊治问题,对于这个困扰女性健康的常见问题,我在这里做一下简单的介绍,希望我的讲解能使被本病困扰的女性朋友得到解脱,并到正规医院接受的正规治疗,尽量少走弯路。 CIN的诊断原则需三阶梯诊断技术。1、首先进行宫颈筛查,首选细胞学检查(30岁以上妇女推荐联合应用细胞学和HPV-DNA检测);2、筛查有异常者行阴道镜检查;3、必要时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或颈管搔刮送病理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为诊断CIN的金标准。从以上讲解来看,细胞学和阴道镜检查结果不能作为疾病的最终诊断标准,必须有组织学结果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治疗。 如果宫颈筛查细胞学检查结果是:无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处理意见为:6个月和12个月后重复进行细胞学检查或直接行阴道镜检查,若有症状(接触性出血或血水样白带等)可行宫颈活检术明确诊断。结果若为:无明确意义的不典型腺细胞,建议行宫颈管搔刮明确诊断。 CIN分为CINⅠ、CINⅡ和CINⅢ,根据疾病的程度不同处理也不同。大部分CINⅠ不治疗也能自然消退,有症状者可选用物理治疗,如激光、电灼、冷冻、微波等。若CINⅠ经治疗后复发可选用电圈环切术(LEEP)、激光锥切或冷刀锥切。CINⅡ/Ⅲ的治疗可采用宫颈电圈环切术(LEEP)、激光锥切或冷刀锥切术。全子宫切除不是CINⅡ/Ⅲ的首选治疗方法,在宫颈锥切排除浸润癌后,有以下情况者可考虑再行全子宫切除:无生育要求,坚决要求切除子宫者;锥切切缘仍为高度病变、不易再次行宫颈病变局部切除者;复发性或持续存在的CINⅡ/Ⅲ者;无随诊条件者。 CIN治疗后必须随诊。治疗后4-6周第一次复查,两年内每6个月复查一次,两年后每年复查一次。复查4次正常后常规筛查。
子宫颈癌是感染性疾病,是可以预防的,是可以治疗、治愈和消灭的疾病。其致癌病毒是人乳头瘤病毒(HPV),HPV是人类癌瘤发病中唯一可以完全确认的致癌病毒。预防HPV 感染就可以预防宫颈癌,没有HPV感染就可以不患宫颈癌,几乎所有的宫颈癌的病理样本中均能找到HPV,从而印证了HPV是宫颈癌的主要原因,也使宫颈癌成为目前人类所有癌症病变中唯一病因明确的癌症。从上面的叙述中,你可能感觉HPV病毒是很可怕的病毒,但是下面的介绍如果你读完就会对它又有了新的认识,你就不会对它感到很恐惧了, HPV 感染在30岁以下(18-28)性活跃的年轻妇女中并非少见(4-15%),终身积累感染概率甚至达40%,但这种感染通常是“一过性”的或称“一过性HPV携带状态”,多数可以通过自身的免疫系统清除,平均时间为8个月,只有持续的HPV感染才可能会发生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或宫颈癌。HPV感染平均8~24月可发生CIN1、 CIN2、 CIN3。再平均8~12年可发生浸润癌。 宫颈癌发生的基本因素是HPV感染,包括HPV的DNA含量、型别、感染时间、宿主的免疫功能等,而其辅助因素在发病过程中也起很大的作用,如过早性生活、多产、多性伴、吸烟、重复性传播性疾病等 HPV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低危型有6,11,42,43,44等,高危型有16,18,31,33,35,39,45,51,52,53,56等,而且各国、各地区致癌HPV种类也有差别。HPV检测方法有细胞学、斑点印迹法、萤光原位杂交法、hC(杂交捕获)、原位杂交法等。hC2是目前HPV检测的最好的方法,检测高度病变(HSIL)的敏感度为88-100%,可直接检出13种高危HPV DNA,目前看价格也可以接受。我院目前采用的就是此种方法。 持续的HPV感染是患有CIN的重要条件,低危HPV感染或HPV阴性极少或不发生宫颈癌(5-10年),所以,HPV检测与细胞学检查一起作为30岁以上妇女的宫颈癌筛查的手段。治疗病毒感染目前缺乏好的治疗方法,现今的最好策略是“治病” 即“治毒”。 HPV疫苗包括预防性疫苗和治疗性疫苗,正在临床试验当中,有望在不久的将来使广大女性朋友受益,远离宫颈病变,远离宫颈癌。
最近咨询有关“宫颈糜烂”的问题很多,回答起来很麻烦,所以有关“宫颈糜烂”的概念在这里简单向大家介绍一下,使广大的女性朋友不再因“宫颈糜烂”而困扰。 首先,“宫颈糜烂”不是疾病的名称。它是指原发在宫颈管内衬粘膜的单层柱状上皮外移,宫颈阴道部鳞状上皮部分或完全被柱状上皮所取代,可见到其下方的红色的宫颈血管基质,目前这种称谓已经从教科书上废弃不用了。取而代之我们称其为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不是病理改变,而是宫颈生理性变化之一。 宫颈管的柱状上皮抵抗力低,病原体容易侵入发生炎症,所以出现宫颈柱状上皮异位,要防范发生宫颈炎症。但有很多生理情况下可以出现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如青春期、妊娠期及口服避孕药的妇女,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宫颈柱状上皮增生,原始鳞柱交界(移行带)外移,可见宫颈外口呈红色细颗粒状,形似“宫颈糜烂”,为生理性改变,当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后,异位的宫颈柱状上皮就退回到宫颈管内了。 综上所述,对无临床症状的“宫颈糜烂”,不需任何治疗,仅做细胞学检查。如果细胞学检查异常,则根据细胞学检查结果决定进一步的诊治方法。如果有症状,如接触性阴道流血等,即使细胞学检查无异常,也可以采取局部物理治疗等方法,破坏异位的柱状上皮,使之被新生的鳞状上皮覆盖,减少感染机会,降低宫颈炎症发生的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