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广松医生出诊地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门诊。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出诊时间随时变化,请您谅解。)挂号方法:手机微信搜“北京中医医院”公众号(官方挂号平台),依次次选择:1:挂号就诊3:预约挂号4:内科5:呼吸科门诊(特别提示,孕妇需要到专科门诊就诊)~~~~~~孟广松,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毕业,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全科医学分会理事,北京中医药学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会员。2002年开始在北京中医院临床工作至今。擅长:中医养生调理,亚健康调理,体质调理。运用中医传统辨证体系,如:三焦辨证、六经辨证、八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思辨体系诊治临床慢性病、疑难病。致力于研究“哮喘病”的中医“体质治疗”,同时运用中医“三因制宜”理念,因时、因地、因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来达到“哮喘病”的完全控制。致力于研究“过敏性疾病”中医调理,如: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咽炎、过敏性胃肠炎、过敏性湿疹、过敏性荨麻疹、过敏性结膜炎等。擅长中西医结合肺病治疗:疑难的咳、痰、喘、发热类疾病,如:难治性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炎、肺间质纤维化、支气管扩张、肺结节、肺癌术后调理、咳嗽变异性哮喘、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炎、返流性食管炎性咳嗽、鼻后滴流性咳嗽、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等。消化系统疾病中医调理,如:慢性胃炎,返流性食管炎,肠易激综合症,腹泻,腹痛,腹胀,便秘,打嗝,恶心,反酸,烧心等。杂病中医调理,如:眩晕、失眠、头痛、关节痛、水肿、心慌、胸闷、肥胖、月经病等。
超过8周的咳嗽,就称为“慢性咳嗽”其中在门诊中最多见的慢咳就是咳嗽变异性哮喘!它是哮喘病的一种特殊类型,正因为患者表现只是咳嗽而不喘,往往会被忽略。如果不及时诊断规范治疗,部分人就会发展成典型的哮喘病。快速、准确的诊断十分关键!接下来就是重点!重点!重点!只需做下面两个检查,就可以明确诊断!第一个:肺功能检测只需对着检测仪呼吸就好,检测过程十分简单。没有放射性、没有侵入创伤性。检查只需10分钟左右,立即出结果。第二个: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同样只需要对着仪器呼吸就好,连小朋友都很容易做到,同样没有放射性、没有侵入创伤性,检查只需5分钟左右,立即出结果。通过这两个检查+典型的症状就可以判定出这个病是~“咳嗽变异性哮喘”~所以长期咳嗽的朋友如果从没做过这两个检查那就完全不对了!接下来是治疗篇~1.西医治疗方案:吸入微量激素(推荐),白三烯受体拮抗剂,β受体激动剂,茶碱类...(这些药物由医生指导应用)为啥国内外最新医学指南都推荐用“吸入激素”治这个病呢?因为这个咳嗽的根本原因是气道的慢性炎症,是以嗜酸粒细胞为主的炎症(不是细菌!用抗生素没用)这种炎症刺激气道导致痉挛或水肿,从而出现反复咳嗽激素对这种炎症作用最佳,所以最为推荐。2.中医治疗方案中医治疗咳嗽有优势!开方用药可不仅仅只关注肺本身!“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认为这种咳嗽的病因:多是风邪,但往往与痰邪、饮邪、寒邪、燥邪夹杂病所:主要在肺系(气管、喉、鼻、皮、大肠)与脾、肝、心、肾有关病机:风邪犯肺,风寒束肺,风痰阻肺..往往合并脏气虚中医还要分析患者的体质、发病的季节同样的病,不同体质的人,不同的季节中医治法可不一样,比如胖人和瘦人,春天和秋天都是这个咳嗽病,中医治法相差很多。所以,别看一个咳嗽病,中医医生需要思考病人的方方面面,让中医大夫好好“诊脉问诊”辨证清楚才是关键!总结:慢性咳嗽中咳嗽变异性哮喘病最多见肺功能和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治疗上中西医结合效果最好最后大声强调这个咳嗽大多都可以完全控制!这个咳嗽大多都可以完全控制!这个咳嗽大多都可以完全控制!规范治疗最关键!
BTV《我是大医生》视频链接 https://www.iqiyi.com/v_19ruthvjwc.html如果问你“冬天是什么”,你会怎么回答?是寒冷的天气、结冰的河面,还是飞舞的雪花?对于健康而言,冬季可能更像是一个“魔鬼”严寒冬季为何被称为“魔鬼季节”?它对人体健康有哪些方面的考验?什么疾病容易在冬季高发?关于冬季高发病最为人熟知的可能要数心脑血管疾病但除此之外,呼吸道、肠道疾病也不少而无论是哪种高发病都与体内“导火索”密切相关一触即发,究竟谁是众病的导火索?它是如何诱发或加重这些疾病的?危险的导火索其实就是某个脏器的疾病只要养好了这个脏器,一系列疾病就不容易发生究竟这个脏器是什么?应该怎么养?冬季进补,存在哪些危险误区?深受喜欢的羊蝎子火锅又有什么健康隐患?锁定北京卫视看《我是大医生》专家教您避开冬季高发病的导火索BTV《我是大医生》视频链接 https://www.iqiyi.com/v_19ruthvjwc.html
“过敏性疾病”常见: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腹泻、湿疹、荨麻疹容易在春季、秋季发作多见的症状:鼻痒、眼痒、喷嚏、咳嗽、喘憋、胸闷、气短、腹泻、痒疹等那么,中医如何治疗这类疾病呢?中医治疗“过敏性疾病”分两大阶段:一:发作期此阶段患者症状明显,中医治疗以驱邪为主,邪气多是:风、湿、饮、寒、燥、热等,常常杂合而致。急则治其标,治法多以解表、清热、祛风、化湿、散寒为主。二:平稳期此阶段患者无明显症状,中医以体质调理、枢机季节预防为主,缓则治其本,治法多以养阳滋阴,扶正为主。首先中医生要分析这些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机病因(病的诱发原因):风、寒、热、湿、燥、火、痰、饮、水、瘀、情志病位(病的所处部位):五藏(肝、心、脾、胃、肾)、六腑(小肠、大肠、胆、胃、膀胱、三焦)、经、络、皮、腠、肉、筋、脉、骨病机(病发作的机理是何):虚实、寒热、阴阳、气血、津液当然辨析患者的体质类型也关键因为疾病的发作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体的体质,是基础是内因。感受的邪气,是条件是外因。特殊的“体质”,感受了不同的“外邪”人体就得病了。这类过敏性疾病体质因素更关键所以理辨明了,才能针对性开出治疗的方药。方药对了,才能逐渐显现出应有的疗效。中医预防“过敏性”疾病方法:一:体质调理预防:依据患者的体质类型特点,补不足祛有余、调和阴阳如:阴虚体质人群,应“滋阴清热”二:季节调理预防:依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原则春季应“养阳气,助升发”秋季应“养阴精,益收藏”三:其中“平稳期”的预防治疗最关键: 1:了解自己体质,补不足祛有余,恢复体质的“平和”状态,减少急性过敏的发作。 2:借助自然界的特殊节气,有效增强正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气就不能影响机体出现过敏。总之过敏病需依据“体质”,用中医的“理论”指导治疗,才能减少发作改善症状
咳嗽,古代中医家分别论之,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有痰有声为咳嗽,目前统称为咳嗽。看似一个简单的症状,其实很复杂....咳嗽,各种中医外感邪气均可导致,如“风、寒、暑、湿、燥、火”,..而且往往杂合致病。咳嗽,各种中医内伤原因亦均可导致,如“五脏六腑虚实寒热,均可令人咳嗽”...可以多个脏腑相互影响,同时导致。咳嗽,可伴随多种症状同时出现,如伴随“喘、憋、痛、闷、晕、痒、鼻涕、喷嚏、反酸、烧心、腹胀、恶心、心慌.、发热.....等”,治疗均需兼顾。咳嗽,儿童,壮年,老年,孕产...因人不同,用药需要仔细斟酌。咳嗽,春、夏、秋、冬季节不同,用药还需审时度势。咳嗽,天南海北,东来西往,地域不同,用药更需因地制宜。所以,咳嗽虽似小恙,其实治疗起来时常捉襟见肘。所以,中医药治疗咳嗽,要辨(分辨)辨病人(体质,地域等)辨病因(外感、内伤、情志等)辨病所(表、里、脏、腑、经络、三焦、卫气营血等所在病位和所属)辨病机(阴、阳、虚、实、寒、热等)。辨方证(经方、时方、验方等)辨药性(升降浮沉,四气五味等)辨别越清晰,治疗越有效!因此不要小看“咳嗽”病思辨过程很烧脑!~~~~~~~~~~~
哮喘病使用最多的就是吸入性药物药物的起效与否关键在于~正确的使用方法仔细观看视频一学就会!第一个:视频链接(拷贝链接到-百度-观看):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ExMDY4MDM5Ng==.html 第二个:视频链接(拷贝链接到-百度-观看):https://v.qq.com/x/page/f0388nedcio.html 第三个:视频链接(拷贝链接到-百度-观看):https://v.qq.com/x/page/i0546hfu1mt.html 第四个:视频链接(拷贝链接到-百度-观看):https://v.qq.com/x/page/w0601b0xfhc.html
三伏治冬病属于中医治未病的范畴运用传统中医治疗手段借助夏季充足的阳气祛除体内的伏邪、宿根对疾病的预防很有帮助视频链接:https://www.iqiyi.com/v_19rrxzdbbk.html视频链接:https://www.iqiyi.com/v_19rrxzdbbk.html
咳嗽病因总结版干性咳嗽:咳嗽时无痰或痰量甚少称为干性咳嗽,可见于急性咽喉炎、支气管炎、早期肺结核、各种原因的胸膜炎等。湿性咳嗽:咳嗽时伴有痰液称湿性咳嗽,可见于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等。骤起咳嗽:感冒后咳嗽、急性支气管炎、急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慢支急性发作、咳嗽变异性哮喘、吸入刺激性气体、气管或支气管异物、上呼吸道急性炎症等;慢性咳嗽:多见于咳嗽变异性哮喘、鼻后滴流综合征、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食管反流性咳嗽、支气管内膜结核、变应性咳嗽、心因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慢性肺脓肿、肺炎、肺结核、肺癌等;发作性咳嗽:多见于百日咳、肿瘤等;夜间咳嗽:多见于慢性心力衰竭、肺结核等;清晨或体位改变时咳嗽: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胃食管反流等。咳嗽声音嘶哑:见于声带炎症或肿瘤等;犬吠样咳嗽:多见于会厌、喉部病变或气管受压;金属音调样咳嗽:多见于纵隔肿瘤、主动脉瘤、肺癌等;咳嗽声音微弱:多见于极度衰竭或声带麻痹。铁锈色痰:多见于肺炎球菌肺炎;粉红色乳状痰:多见于金葡菌肺炎;灰绿色/红砖色痰:多见于克雷伯杆菌肺炎;草绿色痰:多见于绿脓杆菌感染;棕褐色痰:多见于阿米巴肺脓肿;烂桃样痰:多见于肺吸虫病;粉红色泡沫痰:多见于急性肺水肿;黄脓痰:多表示呼吸道化脓性感染。合并厌氧菌感染,痰有恶臭时:多见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胸膜瘘时,痰量多且呈脓性,静置后可出现分层现象,上层为泡沫,中层为粘液或浆液脓性,下层为坏死组织。咳嗽、咳痰伴发热:多见于感染性呼吸道炎症、胸膜炎、肺结核等;咳嗽伴胸痛:多见于感染性炎症、肺部肿瘤、自发性气胸、肺栓塞等咳嗽、咳痰伴体重减轻:多见于肺结核、肺部肿瘤等;咳嗽伴咯血:多见于肺结核、肺部肿瘤、心衰、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二尖瓣狭窄、肺出血肾炎综合症等;咳嗽伴呼吸困难:多见于喉炎、喉水肿、喉肿瘤、气管和支气管异物、心肺疾患、气胸、胸腔积液等;咳嗽伴哮鸣音:多见于支气管哮喘、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气管异物、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心性哮喘、气管和支气管异物等;咳嗽、咳痰伴杵状指(趾):多见于肺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脓胸和支气管肺癌等咳嗽伴爆裂音:肺间质性疾病等相信您“读”到这里眼睛已经累了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导致“咳嗽”原因太多了!所以诊断、治疗“咳嗽”真的需要“福尔摩斯”一样的医生!再加上一点点运气!
主要包括:(1)吸入物:尘粉、花粉、真菌、动物毛屑、二氧化硫、氨气等各种特异和非特异性吸入物。(2)感染:如细菌、病毒、原虫、寄生虫等。(3)食物:如鱼蟹、蛋类、牛奶等。(4)气候改变:气温、湿度、气压等改变时可诱发哮喘。(5)精神因素: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等。(6)运动:一些哮喘患者在剧烈运动后诱发哮喘。(7)药物:有些药物可诱发哮喘发作,如阿司匹林等。 (8)内分泌因素:有些女性患者哮喘发作与月经、妊娠有关。
一、煎药器具的选用现在仍是以砂锅为好,因为砂锅的材质稳定不会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其传热均匀缓和,这也是自古沿用至今的原因之一。此外,也可选用搪瓷锅,不锈钢锅和玻璃煎器。但是不能使用铁锅,铜锅,主要是因为铁锅、铜锅、铝锅。二、煎药的加水量煎煮花,叶,草类药物,加水量就要多一些。煎煮矿物类,贝壳类药物,加水量就少一些。按照传统的加水方法,是将药物放入锅内,第一次煎煮的加水量以水超过药物表面3-5厘米,第二次煎煮的加水量以超过药物表面3厘米为准。这种加水方法,简便易行,又很容易掌握。三、煎药中注意的问题1、煎药前的浸泡:一般以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0.5~1小时。以根,种子,根茎,果实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1~2小时。2、煎煮次数:以多次煎煮比一次长时间煎煮的效果好。实践证明,汤剂煎煮两次能够煎出所含成分的80%左右,所以煎药的次数以两次或三次为宜。3、煎药的温度:煎药温度的高低,中医称之为“火候”。一般习惯上称为“文火”或“武火”。所谓文火,就是弱火,温度上升缓慢,水份蒸发较慢。所谓武火,就是强火,温度上升快,水份蒸发的也快。一般是在未沸腾前用武火,至煮沸后再改用文火,保持在微沸状态,可减慢水份的蒸发,这样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4、煎煮时间:主要根据药物和疾病的性质,以及药物的情况而定。一般对第一煎以沸腾开始计算需要20-30分钟,第二煎30-40分钟。治疗感冒类药物,第一煎10-15分钟,第二煎15-20分钟。滋补类药物,第一煎30-40分钟,第二煎40-50分钟。5、留取药液量:一般指一剂药经两次煎煮合并后的药液量。成人取200-300毫升,每日分两次服用。儿童取100-200毫升,每日分两到三次服用。6、服药的方法:一般一剂药煎煮两次后合并药液,分两次服用。儿童可分2-3次服用。治疗感冒,发热,肠炎,腹泻的药,也可采用频服的方法,即每4小时服一次,每次服用30-40毫升,病愈即止,再改为每日服2-3次,小儿以少量多次为好。7、特殊药的煎煮: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性质,在处方中开出带注脚的药物。(1)先煎药:一般是一些矿物,贝壳,角甲类药物,因其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一般要先煎30-40分钟,再与其它药物混合后煎煮。常见的有生石膏,生龙骨,珍珠母,生赭石等。另有毒性药物先煎,久煎可达到减毒或去毒的目的。如乌头类药物久煎可使乌头碱分解为乌头原碱,其毒性只有原来的1/2000。如附子久煎不仅能降低毒性还能增加强心作用。(2)后下药:一般是气味芳香含挥发油或不易长时间煎煮的药物,要在药物煎好前10-15分钟投入锅内。常见的有霍香,钩藤,大黄等。如钩藤所含的藤碱,煎煮时间超过20分钟其降压成分易被破坏。大黄,具有泻下清热作用的成分,是大黄甙,但其对热不稳定,长时间加热会分解。而大黄甙泻下作用又比甙元强,故不易久煎,多采用后下方法。(3)包煎药:一般是种子和各别的花粉药物,用纱布袋装好放入群药内共煎煮。常见的有车前子,旋复花等。如车前子易粘锅糊化,焦化。所以需包煎,。旋复花包煎可避免绒毛脱落混入汤液中刺激咽喉。(4)溶化服:用热药液将药物溶化后服用。常见的药物有玄明粉,芒硝。(5)烊化服;主要是一些胶类药物,用热药液烊化后服用。如果混煎会使药液粘性大,影响其它成分的浸出,胶类药物也有一定的损失,所以采用烊化服用的方法。常见的有生阿胶,鹿角胶,龟板胶。(6)另煎兑入,一些贵重药要单独煎煮后,再将药液兑入到一起服用。常见的有人参,西洋参,鹿茸等。(7)冲服,一些贵重的药物细粉不能与群药一起煎煮,多采用冲服的方法服用,即将药粉溶于药液中服。这样既有利于发挥药物的作用还又可节省药材。常见的有三七面,羚羊角面,牛黄面等。煎中药是需要耐心、细心的,想煎药一副中药要集中注意力,这样才能煎出好药。孟广松-副主任-出诊安排:(2019年最新)出诊地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门诊。出诊时间:每周:一上午。挂号方法:手机微信“京医通”挂号最方便!(北京市官方挂号平台),在手机微信搜“京医通”公众号,找到“就诊服务--挂号”,依次选择4步,就能挂到我的号:1:北京中医医院2:知名专家团队3:王玉光教授呼吸疑难病症中西医诊疗知名专家团队4:周一上午号源:王玉光知名专家团队副主任医师号60元(擅长:MGS难治性哮喘病、难治性咳嗽胸闷类疾病、难治性发热类疾病、过敏性疾病、中医亚健康体质调理)。~~~~~~~~~~~(由于挂号人多,一定看清“擅长”,才能挂号准确。请提前7天,预约下周一上午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