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孔镜手术是如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怎么做?过程怎样?相信这是很多突友们希望了解的内容。首先跟大家介绍一下,椎间孔镜手术大多数情况下采用局部麻醉,常规情况下整个手术过程患者是清醒的,知道医生正在做什么,能跟医生自由交流,对医生的操作会有感觉,会觉得腰部酸胀但是疼痛不明显。 手术前我们会有很好的交流,我会告诉患者如何配合,因为整台手术并不是医生一个人完成的,而是在医生患者配合下共同实现的。我会不断地询问患者,是否感觉到疼痛,哪个部位疼痛等等,患者则按照术前约定准确告诉我是腰痛还是腿痛,按照我的要求活动足和趾。第一步 体位就是说突友采用什么姿势躺在手术床上。一般侧卧、俯卧都可以,我的习惯是让患者采用侧卧姿势,因为这样患者舒适度更高,由于腹部悬空,腹压会减小,既可以减小术中出血,又可以让患者呼吸舒畅。当然还有很多其他专业的好处。这样的姿势躺着大概需要1个小时左右,确实不舒服,但是由于是局部麻醉,因此手术过程中患者手脚,头部都可以做一定范围活动,甚至腰部要想活动一下也可以,活动前记的一定告诉我一声。第二步 穿刺、建立手术通道 这一步手术就正式开始了,大夫会给你腰部抹消毒水,铺无菌巾。穿刺和建立工作通道是手术关键部分之一,通道建立得好手术时间就快,同时损伤也小。建立通道时会使用骨钻磨出一部分关节突,在这个时候有可能会有痛感,同时这个时候也是医生和患者最需要交流的时候,因为使用骨钻是手术中一个比较危险的环节,骨钻有可能在磨除关节突之后滑进椎管损伤神经根和硬膜囊。记的在德国学习的时候,德国老师再三强调骨钻突破椎管的过程要小心,要和患者勤沟通。当然目前我科使用的是安全性得到完美提升的三代安全骨钻,同时也减轻了突友们的组织损伤,提高了舒适度。第三步 镜下摘除突出的椎间盘髓核镜下操作在前面的所有操作完成后开始,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是依旧比较复杂。由于视野和工具操作之间存在30度角度,所以有的时候看见了并不见得很容易拿出来。哈哈哈,一下子抓住一条大鱼,解除患者病痛真是一件很爽的事情。看见了吗?这么大一块髓核压住你的神经你能好受吗?(术中掏间盘的过程)(掏出的突出间盘髓核)(手术切口只需缝一针即可,手术切口约 8mm。)手术操作结束,患者立即腿疼症状消失,甚至可以起床,在手术室里走两步,抬抬腿,看看以前的症状还有没有。效果就这么立竿见影。非常重要的一点是: 椎间孔镜手术对肌肉及脊柱关节突影响非常小,不影响脊柱稳定性。这里详细描述椎间孔镜具体步骤,是希望增进大家对椎间孔镜技术的了解,同时也为打算做孔镜手术的突友们做好铺垫,不至于过分紧张。作为一名骨外科医生,其实我们的愿望是一样的,真心希望突友们能够尽量以最小的代价治愈椎间盘突出,尽快的摆脱病痛,顺利康复。
好多人走路时走不远,走一段距离便出现腿疼腿麻需要休息一会,休息后还能接着走,就这样走走停停的现象,在我们周围人群中很常见。医学上称之为”间歇性跛行“临床上我们将间歇性跛行分为三种:1,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2,血管源性间歇性跛行;3,脊髓源性间歇性跛行。这些专业的词汇对于非学医人员很难理解是怎么回事。通俗的讲,神经源性间歇跛行是因为腰的下部椎管内,有狭窄的的部分对神经根或马尾神经造成压迫缺血而出现的症状。血管源性间歇性跛行是因为下肢动脉有狭窄影响下肢血液供应而出现的症状。而脊髓源性间歇性跛行是因为上腰部以上存在脊髓,当椎管存在狭窄而脊髓受压时出现的间歇性跛行。这三种情况在临床上鉴别非常重要,也很复杂,有此症状的朋友们可以按下面描述自行鉴别。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和脊髓源性性间歇性跛行属于脊柱科疾病,可以骨科就诊;而血管源性间歇性跛行属于血管外科疾病,需要就诊血管外科。首先让我们先来鉴别前两种情况:神经源性与血管源性跛行的区别(1)血管源性间歇性跛行的腿疼只要站着不动便能缓解,而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需要调整体位才能缓解,如坐下或弯腰。(2)血管源性间歇性跛行上坡时困难,疼痛,而下坡时无疼痛;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下坡时困难,疼痛麻木,而上坡时轻松无疼痛。(3)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可以做弯腰的活动,如长距离骑车而不受影响;而血管源性间歇性跛行弯腰活动照样会因为疼痛而停下来。(4)血管源性间歇性跛行诱发疼痛的距离是一定的,而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诱发疼痛的距离是长短不一的。(5)血管源性间歇性跛行的腿疼起于腓肠肌(小腿肚子的肌肉),然后向近端发展。而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起源于腿的近端,然后向远端发展。(6)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除疼痛外还会出现麻木等神经功能障碍,而血管源性间歇性跛行则不会出现麻木。血管源性间歇性跛行除腿疼外,还会出现皮肤颜色和皮肤温度的变化,而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则不会出现颜色和温度变化。其次,对于脊髓源性间歇性跛行的鉴别并不困难,患者并不主诉疼痛,而诉说双下肢无力,沉重感,或诉双下肢麻木,但并不是根性分布区的麻木,而是自谋一平面一下感觉麻木发紧。当我们了解了以上情况后,我们就会很明白当周围人出现跛行时建议是看骨科还是看血管外科。一般神经源性及脊髓源性的跛行可以通过脊柱核磁明确诊断,而血管源性的跛行可以通过下肢动脉超声明确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我们把腰椎间盘可以想象成包子,腰椎间盘突出就是包子皮裂了个口,包子馅漏出来压迫了神经线,造成腰腿疼。得了腰突不用慌,椎间孔镜帮您忙!一旦得了腰椎间盘突出,保守治疗无效,就要考虑手术治疗,这时大家都想到了微创,椎间孔镜就是微创的领跑者,以微创和疗效确切得到了广大医务工作者和腰突患者的推崇。作为一名专业的脊柱外科医生,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这项技术的优点。一,微创椎间孔镜的微创可不只是口子小,当然8mm的手术切口你能想象出是多大的切口吗?同时给手术入路中组织带来的损伤则更能说明问题。首先是肌肉,术中不切断肌纤维,更不影响肌纤维和骨关节组织连接的肌腱,只是在肌肉间隙中找个狭小的通路,这样的损伤很快会愈合,同时对肌肉收缩力量以及肌肉含量没任何影响。然后是椎间孔,椎间孔骨组织需要用磨钻打磨掉一部分上关节突,打磨掉的这部分其实很小,只有2-3mm,而且只打磨关节突腹面,几乎不影响关节面,更不会影响背面的关节囊,对腰椎小关节运动和稳定性没有影响。最后是椎间盘纤维环和后韧带,整个过程对纤维环和后纵韧带的破坏极小,保证了“包子皮”完好愈合,减少复发几率。大家知道开放手术怎么做吗?开放手术是把腰椎打开盖,把整个“包子”挖出来扔掉,换个假的垫放进去,然后打上钉子上上棒两节变一节固定死。大家可以想象出这个过程是怎样的一个创伤。二、麻醉方式安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传统手术大多为全身麻醉,这种麻醉方式对身体有一定打击,比如术后胃肠道恢复,心肺功能恢复都是问题,同时还要插尿管和气管导管,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麻醉打击也有可能是致命的。椎间孔镜手术采用的是局部麻醉,在手术中患者可以和医生尽可能多交流,同时也可以适当活动手脚和头部,仅仅使用2-3支局部麻醉药,麻醉药物对患者全身其他脏器影响小。更不需要插尿管,以及气管导管。这样的麻醉方式大大降低了手术麻醉打击,降低了术后泌尿系损伤、感染,呼吸道损伤、感染的几率,提高了治疗安全性。同时也扩大了手术适应人群,比如原来身体无法耐受全身麻醉或者硬膜外麻醉的老年人是无法手术的,即使饱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痛折磨想做手术也不行,而今有了椎间孔镜手术技术,采用局麻方式,则使这部分老年人能够通过手术解除病痛。三、术后恢复快椎间孔镜手术由于对患者身体损伤小,术后并发症风险极低,又是采用局部麻醉的麻醉方式,因此大多数情况下患者手术完3小时可以下床活动,看看是否还有术前那种疼痛,感受立竿见影的手术效果。四、出血少。椎间孔镜手术,手术设备尺寸远小于其他直视手术方式,手术入路特殊对椎管结构和椎管内组织骚扰小,通过手术影像设备能将椎管内情况放大30倍,清晰展现在手术医生面前,同时整个内镜下操作过程中均有生理盐水的水压止血,再配合良好的镜下止血设备,整个手术完成出血量一般只有20ml左右,手术结束后椎管内出血也极少,因此有效的防止了手术节段神经根粘连发生,使患者术后更舒适。五、如腰椎间盘突出复发,仍可采用椎间孔镜治疗如果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也可以通过椎间孔镜手术方式进行微创二次手术。原因在于在其入路上粘连要比传统的后正中入路粘连小很多,同时椎间孔镜可以直接从侧面进入椎间盘,由内向外摘除椎间盘髓核或纤维环碎片解除神经根压力,缓解患者症状,同时优良的射频消融系统,也可以将神经根下方粘连组织及突出的椎间盘组织电解消融,解除神经根压迫,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曾经做过传统手术复发的患者通过椎间孔镜技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这一点要比传统开放手术返修优势要大很多。六、避免了开放手术的邻椎病问题。很多患者以为开大刀手术是最好的手术方案,原因只有一个,就是融合了的椎间盘不会复发,“不复发”这几个字确实有很大的吸引力,有的患者甚至不惜手术创伤大也坚持要做融合手术。但是融合后即使手术理想,恢复好,也会有新问题出现,这就是手术相邻节段退变加速,也就是说别的“包子”也会提前老化或突出。一旦别的“包子”突出,再次返修不管手术难度和费用都会大大增加。通过以上几个方面,大家可以看出孔镜的优势,因此遵循腰椎间盘突出的阶梯治疗原则:先保守后微创,实在不行再开放!
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多人都以为是上了年纪的人才得的病,其实不然,是一种青壮年高发的疾病,它离我们很近,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很多因素都容易引起腰椎间盘突出。有腰椎间盘突出大多数可以保守治疗,经保守治疗症状缓解后,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就有可能引发症状,加重病情。患上腰间盘突出后需要注意什么?1,避免长时间弯腰,弯腰不利于腰椎间盘康复。2,不要长期久坐,避免对腰间盘造成更大的负荷压力。3,避免弯腰拣东西和提重物,突然弯腰拣东西不利于腰椎间盘回纳。4,避免使用爆发力,突然承受超负荷爆发力,容易使椎间盘损伤加重。5,避免长时间的精神警长,精神过度紧张,可引起肌肉紧张,肌肉长时间的收缩,对椎间盘的压力加大。6,尽量避免腹压突然增加的情况:如长期咳嗽,便秘等情况。7,避免睡过于软的床,不利于脊柱的生理弯曲度,使腰肌紧张,僵硬,血液循环不畅,影响腰椎间盘突出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