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日门诊经常有早孕的患者,一脸凝重,一身僵硬的来到诊室,身边跟着抓耳挠腮的婆婆或是妈妈,更是对目前的现状焦虑,对未来的孕期踟蹰,这样的场面如何应对,怎么能让大家舒展开紧缩的眉头以及纠结的心绪呢?门诊中这类患者往往是以前有过流产甚至反复流产历史的孕妇,既往的不愉快经历,甚或是反复不愉快经历,除了对孕妇本人来说是一份沉甸甸的压力外,而来自家人的期待或者说如山一般的关切,也让这份压力有了更重的分量,甚至有些人的怀孕成功与否会与她们在家庭中的地位岌岌相关,可以说一荣俱荣,一毁俱毁。所以如何能够帮助她们保持良好的心境度过难熬的早孕期,成为我工作中的重点,让她们的每一次复诊都是在在不经意间减轻压力,并且寻求一种前行的动力。首先请家人抛弃你所谓的“关心”,当一个人被过度的关心时,她的注意力就被被动的集中在怀孕这件事情本身,稍稍的一次腹部的跳痛会让她的心跳加快,稍稍一点出血会让她觉得世界末日来临。早孕反应被无限制的夸大,而稍稍减轻一点的早孕反应也成为神经紧张的来源。所以如果家人还是按照没怀孕时一样,让孕妇正常规律的生活,减少言语中的担心或是期许,减少抱怨以及叨唠,这样反而能减少来自外界的压力。其次请放低你在孕期的期望值,无论是动物还是更高等的人类,每一次的妊娠都面临着15-20%的流产率,2-3%的胎儿畸形率,还有伴随着孕期而发生的妊娠并发症,高血压,糖尿病等等,所以在古代时总是说怀孕生娃就是过个“鬼门关”。人从受精到出生,很多事情的发生都是无法控制也是无法预测的,医生能做到的就是在已知的范围内去监测胎儿的发育,在可能的水平下给与少的可怜的药物纠正,作为孕妇本人也应该知道这一点,我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能做的,我能做的,都已经做了,剩下的就是老天的事情了。”最担心的就是那些总是认为自己做的不够,拼命想做得更好的孕妇,在无形中给了自己巨大的压力。有人做过一个小白鼠的试验,让小白鼠在24小时的噪音下度过早孕期,其实就是给与压力,而此时小白鼠的流产率明显高于那些安度孕期的同类们,孩子们是被“吓死的”----说这话一点都不为过。最后要说说如何解压的问题,很多孕妇会问我,需不需要绝对卧床休息。大量的临床对照研究发现卧床并不减少流产率,所以如果没有先兆流产的情况,上班是不错的选择,也是“分神神器”,当然如果上班路途劳累,加上有先兆流产的情况,在家休息也是一个选择,但并不是绝对卧床,日常生活的活动完全没有问题。换一种心态,将在家养病,换成在家休息。难得的休息时光,做一些自己以前想做而没有时间做的事情,养花插花可以移情,画画书法可以静心,还有一些女红也可以捡起来去做,让早孕保胎成为一段舒适的让人享受的美好时光,这是肚中宝宝的需要,更是孕妇的需要。我曾经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是来自于一个反复流产的女孩,她在发现怀孕初始时就如惊弓之鸟一般来到我的门诊,这是她第四次怀孕了,前三次的流产历史成为她心中的痛,经过详细的检查,我给她制定了详细的孕前计划,并嘱咐她发现怀孕后就来门诊。她如同一片在狂风中飘荡的枯叶一样无助,我耐心的跟她聊天,知道她喜欢十字绣,但是因为工作所以没有大块的时间做。于是我鼓动她可以在早孕期重拾爱好,于是每周的复诊成了她的展示会。她会带着那张慢慢完成中的作品来到门诊,像孩子盼过年一样盼着来和我分享她的成果,当然也会和我说说前一周的故事。当12周孩子的超声NT筛查过关之后,她把自己这两个月的巨幅十字绣作品装裱好了,送给我。她说:“这次早孕保胎的过程我很享受。”因为经历了风雨,才觉得彩虹格外的美丽。所以写了这篇短文,也送给所有正走在当妈妈路上的朋友们,调整心态,直面妊娠。你们的路上,有家人,有朋友,还有一路的风景相伴。本文系陈蔚琳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精神病人服药期间想要孩子怎么办?常常有家属问这样的问题:病人想要孩子,停药行吗?许多精神疾病是一种可能反复发作的疾病,为预防复发,需要长期服药。但在此期间病人想要孩子怎么办?首先明确一点:如要孩子,必须停药,因为没有一种精神药物可以确保对胎儿没有不良影响。我想谁也不愿冒着胎儿可能至畸等风险服药怀孕。但是,停药有可能造成疾病复发,如果怀孕后,疾病复发,又面临一个打掉胎儿服药治病,还是冒险在怀孕期间服药的两难选择。比较现实的建议是这样:假如疾病稳定较长时间(没有任何精神症状),同时又特别想要孩子,不妨可以停药,考虑怀孕,但应做好心理准备,一旦怀孕期间病情复发,应终止怀孕。反之,暂不考虑不怀孕。所谓风险,是一种可能性,就是有可能发生,但也不是绝对发生。不服药也有胎儿出问题的可能性,但服药的可能性要大。当然,最后谁也不会帮你决定,只能病人及家属权衡利弊做出选择。
原创肺炎是内脏重要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这和肺的特点有关,肺主要起到吐故纳新,摄入空气排除废气的作用,由2亿个肺泡组成基本的功能单位,每一个肺泡都有一个终末细支气管供应空气,这些终末细支气管在逐级汇总成总的气管与外界相通,人体除了肺,还有肠道也和外界相通,但和肺不同,肠道内常年有大量的正常菌群寄生,这些正常菌群天然排斥外界的病原体,客观上起到了保护肠道不守外界感染的作用,而肺是一个无菌器官,主要靠上呼吸道的一些过滤结构比如鼻毛以及下呼吸道的免疫屏障来保持,这些结构本身存比较脆弱,很容易受到身体因素比如劳累着凉有毒有害物质的侵害而功能下降,这就决定了肺部很容易受到细菌的侵扰,有的人表现为肺炎,有的人则毫无症状肺部就已经被感染过了,这就是很多人体检发现肺部有纤维条索等疤痕表现的原因。肺炎的症状多而复杂,根据不同的病原体和疾病的严重程度会有不同的表现,下面介绍一下肺炎的不同表现。咳嗽咳嗽可以说是呼吸系统所有疾病的共同症状,无论什么问题,先天的后天的,感染性的,肿瘤增生性的,创伤性的还是精神性的都有可能出现,从本质上讲,一切症状都是身体的保护机制,咳嗽也不例外,咳嗽的过程是把体内的细菌病毒随痰液排出体外,是疾病恢复机制的重要措施,只是这种措施有时候会超过人的承受范围或者无效咳嗽而感染人的正常生活,肺炎也是一样,初期时主要起到排出病原体加快炎症好转的作用,后期如果身体反应过度就会出现干咳的症状,这时候需要止咳。
一、精神分裂症的概念:精神分裂症是一种赏常见的病因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疾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有障碍,一般无意识及智能障碍,病程多迁延,约占精神科住院患者的一半以上最终结局约一半左右患 者出现精神残疾,。二、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精神分裂症的终身患病、率大概为3.8‰-8.4‰,每年发病率为0.22‰,全球每年精神分裂症发病超百万。三、精神分裂症的病因病因未完全阐明,目前共识:1、精神分裂症是大脑的一种疾病!2、遗传因素:不是单干基因遗传疾病,而是数个基因至数个基因组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参与神经发育的一组基因,以及对神育可能会带来影响的几种因,会造成在成年期罹患精神分裂症的易感性。3、胚胎发衣与生产过程:精神分裂症和产科风险因素间存在一定联系,包括:早产、低出生体重、宫内感染围产期缺氧-缺血损伤等。4、物质滥用与应激:多巴胺系统的敏感化可因反复使用多巴胺释放药物如苯丙胺、可卡因等造成,应激可以增加多巴胺的释放,如移民患精神分裂症的比例高于本地居民。 四、精神分裂症的诊断CCMD-3标准1.症状标准 至少有以下2项,并非继发于意识及智能障碍、情感高涨或低落,单干纯型另有规定:(1)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2)明显的思维松驰、思维破裂、言语不连贯,或思维贫乏。(3)思维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维中断,或强制性思维。(4)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感,(5)原发性妄想或其它荒谬的妄想。(6)思维逻辑障碍。(7)情感倒错,或明显的情感淡漠。(8)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9)明显意志缺乏或减退。2.严重程度标准。3.病程标准4.排除标准五、治疗目的和目标:1)目的1、激越 攻击 暴力2、行为怪异 幻觉 妄想 思维紊乱 猜疑3、认知 动机 情感 4、社会与职业功能2)目标 治疗的依从性 自杀/暴力 复发 衰退六、急性期治疗手段 1、药物治疗,治疗原则:1. 一旦确定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即开始药物治疗,以单干一治疗为主。2. 经足量足疗程治疗仍不满意者可选用两各药物合并治疗,以化学结构不同、药理作用不尽相同的药物联用比较合适,3. 从小剂量起始,逐渐加量至有效剂量。4. 认真定期评价疗效以及调整治疗方案认真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并作积极处理。5. 根据当今国内外如美国、欧洲、世界精神卫生协会(WPA)治疗规则系统建议,一般推荐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如维思通、奥氮平、奎硫平做一线药物选 用。第一代及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氯氮平作为二线药物使用。6. 常见抗精神病药物2、心理治疗 常用治疗方法: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治疗,心理咨询与技能训练,集体心理治疗。3、其他躯体治疗1.电休克治疗 适应症: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出现极度兴奋躁动、冲动伤人者,紧张型精神分裂症出现拒食、违拗及木僵者,精神分裂症伴有严重抑郁,精神药物治疗无效或药物治疗不能耐受者。2.胰岛素昏迷疗法1962年Aeknert 和Oldham发现胰岛素昏迷疗法并不优于催眠药所致的意识丧失,故胰岛素昏迷疗法无特异性。3.精神外科治疗七、维持治疗 1.精神分裂症复发风险很高(%)1年 16.2 2年53.7 3年63.1 4年74.7 5年 81.9(Robinson D al Arch Gen Psychiatry 1999;56:241-7 )。2.复发的风险:加快了疾病的进展 每一次复发都将导致:延缓康复,康复不完全 入院次数增多对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变得不敏感 增加自伤的风险并成为无家可归者 功能难以恢复到复发前水平 患者失去自尊,社会和职受损功能受损 占用更多卫生保健资源 加重家属、照料者的负担3.复发的因素:停药是复发的首要原因 停药导致第一次或第二次复发风险是坚持服药的5倍(Robinson D al Arch Gen Psychiatry 1999;56:241-7)。 4.使用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建议减量至治疗剂量的四分之三或三分之一,但对于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多数专家建议使用原治疗量,
有些考生一遇到考试,就会产生紧张、焦虑、恐惧心理,进而影响到考试水平的正常的发挥,导致考试失败的现象,就是我们生活常说的考试焦虑症。考试焦虑症是学生中普遍存在和高发的一种心理疾病,为了避免考试焦虑症给学生带来不利的影响,我们该如何阻击这种不良症状的发生呢? 阻击考试焦虑应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采用心理调节手段进行训练。另一方面,要去除考试焦虑产生的因素,自信训练法针对的就是这类与考试焦虑产生有关的消极的自我暗示。
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几点要求由于多数精神障碍都是起病于青少年期的慢性精神障碍,其康复的最终目标是要达到正常同龄人心理发育水平和健康程度。只有达到这个目标,患者才有可能不需要服药也能保持正常状态。因此,长期坚持以下几点对实现这个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保证合理的作息时间由于人脑是在猿脑的基础上进化而来的,人脑残留了很多猿脑的特征,其发育也必须符合猿脑发育的规律。在古猿和类人猿生活的年代,它们必须终日奔忙才能采集到足够自己果腹的食物。在夜色降临时,他们一定要“归巢”——回到足够安全的地点休息,否则他们肯定会成为夜间活动野兽的食物。“归巢”后的时光可能最重要的活动就是睡眠了——没有娱乐活动、没有照明条件,睡眠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主要生活内容。而由于他们日间采集的食物营养价值不高,一夜睡眠后就会饥肠辘辘,当第一缕晨光照射在它们的栖息地时,他们就会又投入到采集食物的活动中。这样周而复始的生活也塑造了相应的生物节律——夜间的规律性睡眠伴随着相应的神经内分泌活动,从而使大脑得到正常的发育。现代研究已经发现,过晚睡眠对青少年的认知功能有不利影响,特别是对记忆力有非常不利的影响。我们在自己的临床工作中也发现,同样的治疗措施、同样的药物剂量以及同样的服药依从性,在住院环境下作息时间规律,符合早睡早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规律的患者比那些作息时间不规律的门诊患者疗效要好一些。这表明精神障碍患者,特别是青少年患者保持“早睡早起”的睡眠习惯对其病情有益,而且可能对其大脑功能恢复有益。根据我本人的观察,不符合生物学规律的作息时间对于精神障碍特别是双相障碍患者的情绪稳定性也有不利影响。多数有作息时间紊乱如昼伏夜出的作息时间特点的患者,情绪的稳定性更差,治疗达到稳定所需要的时间也更长。特别是不少患者在夜间长时间上网而日间补充睡眠的患者,其情绪不稳尤为明显,有些患者的行为冲动性往往较为严重。国外学者的研究也发现,有良好作息习惯的青少年患者,其情绪和整体的精神健康水平都优于作息习惯紊乱的患者。根据神经生理学研究提示,违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作息规律,其睡眠周期伴随内分泌活动——“褪黑素”分泌会出现异常,达不到生理水平,而影响次日的精神活动效率、记忆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而近年上市的一种新型抗抑郁药物的作用机制就是通过增加夜眠中人体褪黑素水平而发挥抗抑郁作用的。因此,我们希望我们的患者首先要做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时间,保证晚上10点前睡觉,8点前起床,如果有需要加班的任务,也最好早睡,次日早起几小时完成这样的加班任务。同时,我们希望患者在睡前不喝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的饮料,如咖啡、茶等,也不要从事那些可能会增加大脑兴奋性的活动,如观看情节曲折或内容惊险的影视节目及阅读某些引起活跃联想的书刊。对于睡眠需要增加的患者(包括药物导致的过度镇静和思睡的患者),尽早就寝,尽早起床,醒后绝不能“赖床”,而是从事一些可以增加兴奋性的活动如体育锻炼等,这样既有利于良好作息习惯的培养,有减少了过多睡眠导致的体重增加。二、按时按量服药在治疗精神疾病的所有治疗手段里,最重要的是药物治疗。可以这样比喻:患了精神疾病就像是一个人发生了下肢骨折,在下肢骨折的情况下,骨科医生会为患者打上夹板或石膏绷带,并为患者提供一支拐杖,这就为患者提供了行走的可能,待到骨折愈合,患者就可以拆下夹板或石膏,扔掉拐杖,恢复正常的行走功能。精神疾病患者服用治疗药物就相当于下肢骨折患者行走中需要有夹板、石膏绷带和拐杖的支撑一样,既要促使病情恢复,更要为参与正常的社会功能活动提供可能。待到病情恢复、社会功能与同龄健康人一样良好,患者就可能停用药物。可以这样认为:服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服药,是为了让病人变成正常人。1.首先是要按时服药无论是住院治疗患者,还是门诊治疗患者,一旦建立起较好的、规律性服药的习惯就应该保持,不要轻易改变。较好的服药习惯一般是两次服药时间间隔适当,如每天服用两次药物,早上7点、8点服用一次,晚上也是7点、8点这段时间服药,这样服药的时间才较为均衡。若每天需要三次服药,早餐后、午休后以及晚餐后服药时较为合理的,一则是时间间隔较为均匀,二则餐后服药也不易忘记。规律性服药的好处显而易见:首先,经过一定时间的适应,每个患者会形成符合个人服药习惯的时间药理学规律和时间药物代谢规律,以保证体液中有足够平稳的药物浓度。这与一日三餐规律进食一样,在相应的时间,人体相应器官就会为进食作好准备,如消化液分泌、胃肠蠕动等。同样,在应该服药的时间服药,机体的相关器官也会有相应的功能调整,以适应服药这个治疗活动。2.其次是要按量服药多数精神科药物都有所谓的“治疗窗”浓度,这个治疗窗浓度一般是介于最低与最高有效浓度之间。在治疗精神疾病过程中,医生会根据病人的当前病情分别确定相应的治疗剂量和对应的血药浓度(例如,丙戊酸的有效血浓度介于75-125μg/ml之间,碳酸锂的有效血药浓度是血锂介于0.8-1.4mmol/L之间),达不到相应血药浓度的药物往往也达不到相应的治疗效果,而高于这个浓度往往副反应就会增加。因此,医生会根据患者当前的治疗阶段(如急性治疗期、巩固治疗期和维持治疗期),选择适宜的药物种类和剂量。在患者社会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时,医生自然会考虑位患者减量并最终停药。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患者处于何种情况,都不可以骤然停药,这样的停药首先可能导致病情很短时间内复发,其次还会因出现撤药反应致使患者出现相应的正装和不适。此外,若因躯体疾病需要服用其他药物时,请咨询经治医生,两类药物合用是否有不利的相互作用,如果医生肯定地告知有不利的相互作用,建议再咨询精神科医生后决定是否可以暂时停药。反之,如果医生不能肯定是否有这样的风险,我建议同时服用这些药物,尤其是治疗合并症的短期用药,一般不会对躯体构成损害。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任何可能与服药有关的不适时,均应尽快就诊而非自行停药。因为,一则这样的不适很可能是由其他因素引起而非药物的副作用,只有医生有经验做出正确的判断;二则这种不适即使就是药物的副作用,也只有医生才能做出判断并进行处理、提供下一步治疗的指导。只有在医生的指导下处理这样的问题,才可最大限度避免自行停药导致病情复发的风险。可以这样说:不按时按量服药,保证不了疗效但却无法规避副作用,等于钱花了、药吃了,没有效。当然,按时到医院找熟悉自己病情的经治医生就诊是保证正确药物治疗的前提。三、积极参与各种社交活动,促进社会功能恢复如前所述,精神障碍患者需要药物治疗,而治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患者不需要再服药。精神障碍患者,特别是青少年期甚至儿童期起病的患者往往具有一个极其相似的特点,即心理成熟程度与同龄正常人相比有较大差距,简言之,就是心理成熟度不够。心理成熟度不够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对精神应激、压力或刺激的应付方式不健康、承受能力不足。同样的精神应激或压力对于健康的同龄人可能并不构成很大的挫折反应,但对于心理成熟度不够的人则会导致较大的挫折反应,出现我们俗语说的“钻牛角尖”的反应方式,或者是禅宗理念的“放不下”心理反应,最终导致心理自我调节能力的失效,进而发生精神异常。因此,若想患者在患病后不再复发或尽可能少复发,除了合理恰当的药物治疗之外,在治疗过程中促进患者社会功能恢复、心理功能进一步发育成熟,达到同龄健康人的标准则是最终不用服药的不二法门。无论是在住院的急性治疗期,还是在门诊维持期,我们都特别强调上述恢复功能、回归社会与人群的重要性。此外,多数青少年期起病的患者往往还有另外一个缺陷,即兴趣爱好相对不足。在中国现阶段的教育制度下,很多青少年在学校里可能是成绩优异或出色的学生,因为他们的兴趣爱好集中在读书考试的受教育模式中,以考试成绩论英雄。在其状态良好的情况下,父母和教师往往不能发现此期间患者可能出现的心理和情绪问题,一旦状态变差,特别是让他们引为自豪的学习成绩落后,患者就不能够走出失败的感受、情绪,以致成为发病的潜在诱发因素。而此时患者再建立新的兴趣爱好几乎不可能,只能钻在失败的牛角尖里沉沦、崩溃。因此,鼓励患者在病情开始康复时就开始逐渐建立新的兴趣爱好,包括对美丽的大自然、快乐的交友活动等产生兴趣,最终使自己融入正常人生活模式,进入正常的人生轨道。若想达到上述目的,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社交活动,建立和形成能够使患者寻求丰富快乐资源的兴趣爱好,使其成为与社会有足够充分联系、社会功能完全正常的社会人,是唯一正确的选择。从这个角度来看,若患者达到这样的功能状态,停药并保持完全正常的状态是完全可能的。四、充分适量的体育运动和健康的饮食规律人类是动物,自然状态的人一定是有足够充分运动的高级动物。尽管人类已经不需要忙忙碌碌地为觅食奔忙,但运动仍然是人类最必要的活动之一。运动不仅为人类提供了最基本的保持体能的方式,而且也是人类社交活动的基本形式。真正有众多拥趸或粉丝的运动是多人参与、竞争充分的体育运动,例如足球、篮球、排球等。因此,我们建议精神障碍患者应尽可能地参与这类有多人参与的集体运动。这样既解决了社交活动的需要,也满足了体育锻炼的需要。此外,患者在服用精神科药物治疗期间,体重会有所增加。这一方面是由于药物本身的副作用导致皮下脂肪的蓄积,另一方面则是患者在病后以及服药后不愿从事体力活动有关。因此,增加体育活动也有助于减轻体重、改善体质。当然有效地控制饮食特别是高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也有重要作用。因为酒精会引起肝脏药酶活性的改变,特别是增加药酶活性,导致药效降低,因此我们反对患者在治疗期间饮酒,以免影响疗效。而且,酒精还可能增加某些具有镇静作用的精神科药物的镇静作用,导致过度镇静的副作用。特别值得强调的是,酒精具有所谓“去心境稳定”作用,在治疗期间还可能导致病情的波动,因饮酒导致病情反复的例子已经屡见不鲜。总结一句就是:符合生物学规律的作息时间、按时按量服药、积极参与各种正常社交活动以及健康饮食与运动有利于精神障碍患者康复!
1、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睡前思想放松。2、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 。中午过后尽量不饮用茶叶、咖啡、可乐 及服用兴奋性药物。3、积极治疗引起失眠疾病,如慢性疼痛的止痛治疗,抗抑郁及抗焦虑的治疗。4、经以上处理办法仍不能入睡的,可服用催眠类的药物。按需服用的原则,就是躺在床上半个小时扔没有睡意,可以服用。
“精神分裂有家族遗传么?”,回答是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研究显示,一级亲属中同患本病的危险率约为4%-14%,约为一般人群的10倍。若双亲均患精神分裂症,其危险率可高达40%。在患者的二级亲属中,患病的危险率约高于一般人口的3倍。国外研究显示(1974),精神分裂症单卵孪生子的同病率较双卵孪生子高。单卵孪生子的同病率6%-73%;双卵孪生子的同病率2.1%-12.3%。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具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且血缘关系越近,危险率越高;遗传因素的影响较环境及其他因素大。截止目前,精神分裂症的基因定位研究尚无定论,精神分裂症可能是多基因遗传,由若干基因的叠加作用所致。
轻度智力低下,也即称之为轻度精神发育迟滞,指一组精神发育不全或受阻的综合征,特征为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起病于发育成熟以前(18岁以前)。智商在50~69之间,心理年龄大约9~12岁;上学时成绩差(常不及格或留级)或工作能力差(只能完成较简单的手工劳动);但生活可以自理;无明显言语障碍,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延迟。一般轻度智力低下无需治疗,当伴有其他精神障碍或躯体疾病时,才需要给予相关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即用心理学方法改变人们情绪、人格或行为的治疗方法,我们称之为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如何发挥作用的呢?由于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精神病性症状丰富,患者的行为、情感、认知受精神病性症状影响,缺乏自知力,常常难以领悟心理治疗的语言要求,因此要借助心理治疗来提高患者对幻觉及妄想等非真实性、荒谬性的认识和领悟,控制自身的行为,恢复自知力往往难以奏效。也就是说,心理治疗不能改变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精神病性症状,但急性期治疗中辅以心理治疗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水平,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治疗中,心理治疗非常重要,一是可以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保证药物的维持治疗,有效降低复发率;二是有助于解决患者的心理需求和心理问题,全面提高社会功能,从而获得满意的疗效。 因此,要想获得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的满意疗效,心理治疗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