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国际伤口治疗师培训学院招生简章随着我国急慢性伤口患者的大量出现,对各种伤口创面进行系统化、规范化治疗、预防和管理已成为各级医疗机构高度关注的问题,因此,高质量伤口专科护理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2021年10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和欧洲伤口管理协会(EWMA)展开合作,经过其授权认证后正式成立“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国际伤口治疗师培训学院”,现即将开设第一期国际伤口治疗师认证培训课程。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委属(管)医院,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山东大学的直属附属医院,是国家卫健委首批委省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牵头和建设单位。建院131年来,医院秉承“博施济众、广智求真”的医院精神,遵循“医道从德、术业求精”的院训,打造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学科体系、实力雄厚的人才队伍和国内先进的医疗、教学、科研平台,在海内外享有盛誉。近年来,医院坚持立足山东、面向全国、放眼世界,致力于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医院,实施“医疗立院、学科强院、人才兴院、依法治院、党建领院”五大发展战略,在济南、青岛形成了两地多院区发展格局,实际开放床位5100余张。医院高度重视国际合作交流。与美国哈特福德医院、美国哈佛大学、美国范德堡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挪威卑尔根大学、澳大利亚悉尼韦斯特米德医院、日本和歌山县立医科大学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海外学术交流合作机构达70余家。医院护理部在山东大学和医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医院院长和分管院长的引领和指导下,紧跟医院全面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加快实现高水平研究型医院发展目标的步伐,在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教育与培训科研创新以及文化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批成立了山东大学护理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中心。目前拥有专科护士300余名,其中国际造口治疗师8名,开设造口伤口门诊。EWMA国际伤口治疗师培训学院拥有伤口治疗领域权威的专家师资、优质的教育培训资源以及省内多家强大的临床实践基地,学院在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实践模式方面始终与国际接轨,欢迎全国相关专业的护理同仁积极报名参加。一、 培养目标培养高质量的从事伤口护理工作的专科护理人才,提高其在临床急、慢性伤口创面的治疗、预防、护理和管理水平及独立处理各类疑难伤口的能力,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全面、全程、专业化的伤口护理,并能带动、提高和指导临床医务工作者伤口治疗的整体水平。二、课程设置专业课程分两部分,包括理论课程3周(120学时),临床实践3周(120学时),共240学时。理论课程内容涉及伤口基础知识、伤口评估、伤口处理技术、伤口各论、综合治疗、伤口护理进展及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临床实践由国内知名的三级甲等医院的资深国际造口、伤口治疗师承担带教工作。三、师资力量师资力量雄厚,主要包括:国际、国内及省内资深造口/伤口治疗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知名医疗专家、山东大学护理学院资深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造口/伤口治疗师团队及各相关学科的护理专家。临床实习基地均为国内知名的三级甲等医院,由资深造口治疗师/伤口治疗师负责临床带教。教学形式多样,包括模拟教学、动物实验、情景教学、体验式教学、CBL/PBL、小组病例讨论、自带病例分享、团队拓展等。四、颁发证书学员完成全部课程并通过最终考核,将获得由欧洲伤口管理协会(EWMA)颁发的伤口治疗师认证证书,以及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颁发的结业证书。五、报名及培训时间请于2022年5月1日之前将报名材料(报名推荐表、自荐信、毕业证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护士执业证书复印件)邮寄至我院护理部,邮编0531-250012,注明“伤口学院报名”。招生简章及推荐表模版请登录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官方网页—公众入口—护理管理—处室公告—2022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国际伤口治疗师学院招生简章—点击推荐表链接进行下载。录取结果将于2022年5月底发布并发送录取通知。本届伤口治疗师培训课程计划于2022年7月16日报到,8月26日结束,共6周,全脱产学习,中途不得请假。六、招生对象及条件招生计划:2022年计划面向全国招生30人。招生对象基本条件:招生对象为护理专业本科或以上学历,至少具有5年及以上伤口/创面临床实践或管理经验的注册护士,选派单位能为其学成之后提供专业实践发展平台。优先录取条件要求:符合以上基本条件,且满足护理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或经我校往届毕业学员实名推荐、或伤口/造口治疗师人数较少的省份及地区、或有参加援鄂抗疫医疗队的报名人员会被优先考虑(提供证明材料与报名材料)。七、收费标准每位学员收取学费8000元,食宿自理。八、联系方式联系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文化西路107号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护理部邮政编码:0531-250012联系邮箱:xiulianxu@sina.com联系人:徐秀莲(18560086016)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22年3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外科门诊换药室,是由获得国际造口治疗师资质的护理人员出诊,以急慢性伤口、造口病人为主要治疗对象,采用国际先进、全球倡导的湿性疗法为主要手段,结合各类先进的湿性愈合敷料,减轻患者在伤口治疗过程中的疼痛和不适,加速伤口愈合,缩短治疗周期,不仅为患者提供专业护理,而且也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家庭护理指导。2021年上半年换药室接诊处置伤口、造口患者同比增长30%,为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在医院统筹规划和院领导的支持下,将外科门诊换药室由7走廊4诊室调整至4走廊4诊室。一方面位置更佳,方便患者就医,另一方面增加床位至3张,布局更合理,节省患者等候时间。外科门诊换药室诊疗服务范围:一、急性伤口1.急性外伤开放、缝合伤口2.烧、烫伤伤口3.术后切口4.切开引流伤口5.伤口拆线6.其他需要门诊治疗的急性外伤伤口二、慢性伤口1.压疮2.糖尿病足溃疡3.下肢血管性溃疡4.术后切口延迟愈合、切口脂肪液化5.癌性伤口6.放射性皮肤损伤7.各种外伤所致的慢性难愈性伤口三、造口护理1.肠造口及泌尿造口2.造口并发症评估与处理3.各种造口产品的选择4.造口患者及家属的教育指导四、失禁护理各种粪尿失禁的评估、产品的选用、相关皮肤问题处理及功能训练指导五、留置管道和穿刺口护理膀胱造瘘管、腹腔引流管、胆道引流管及其他留置管道的护理外科门诊换药室地址:华美楼二层外科门诊4-4房间专家介绍徐秀莲,国际造口治疗师,副主任护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外科门诊护士长。兼任山东大学护理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中心秘书,兼任山东省护理学会造口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担任山东省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山东省护理学会专科护士培训理论授课及临床实践指导教师。刘蓓,主管护师。2021年经过高强度系统化集训和严格考试,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毕业,获得国际造口治疗师资格。自2005年工作以来,一直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尤其在伤口造口患者护理方面,具有丰富临床经验。近年来发表论文3篇。
为了搭建国内外护理交流平台,加强护理国际交流与合作,助力护理学科的整体提升,4月17日—19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首届齐鲁国际护理学术高峰论坛”隆重举行。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孟莉副处长,中华护理学会李秀华理事长,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护理中心么莉主任,新加坡原卫生部护理总监、新加坡义顺社区医院CEO Ms Pauline Tan,山东省护理学会刘玉芹理事长,山东省护理学会郭明兴秘书长,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李新钢院长、副院长陈玉国、护理部栾晓嵘主任出席了论坛开幕式,来自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及地区,以及北京、上海、江苏等近50名国内知名护理专家进行了专题讲座,来自北京、新疆、吉林、海南等省市近600名护理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陈玉国主持开幕式,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李新钢院长致欢迎辞,山东省护理学会刘玉芹理事长、中华护理学会李秀华理事长、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孟莉副处长分别在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华护理学会李秀华理事长以“创新驱动,谋求发展”为题首先开启此次学术盛宴,进行了高屋建瓴、振奋人心的专题讲解。她首先分析了中华护理迈入国际舞台后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然后从“政策出台、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工作、科技创新、国际合作项目”等方面阐述了行业学会的影响力,启发广大护理人员要将创新意识融入临床实践的探索与发展中,从而进一步加速我国护理事业国际化进程,为病人提供更加专业、优质的护理服务。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护理中心么莉主任以具体实例重点讲解了以病人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的护理专业化建设,通过以病人需求为导向改善护理服务,践行护理专业化的实践标准,促进护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中华护理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协和医院护理部吴欣娟主任,拥有丰富的临床护理管理经验,以“传承与发展——协和护理管理新思路”为题,从北京协和医院“人事、质量、教学、关爱护士、科研、关爱护士、人才梯队培养、护理学术交流”等方面传授了协和护理管理思路。中华护理学会副理事长张利岩,是中国国际救援队首席执行官,她为学员讲授了“国际灾害护理应急救援”,重点讲解了护理人员在灾害救援前的准备,强调护理人员在灾害救援中的地位及作用,为国际灾害护理救援工作提供了先进经验。新加坡原卫生部护理总监、新加坡顺义社区医院CEO Ms Pauline Tan,在临床护理、护理管理、社区护理等方面拥有深厚的阅历和经验,详实阐述了新加坡的护理培训发展史与现状。新加坡鹰阁医院ICU护士长李文以“癌痛慈怀护理服务”,介绍了新加坡癌痛护理与磁性关怀,把新加坡临床护理人文关怀、癌痛护理等先进的护理理念带给大家。KWCET韩国分支机构副主委、韩国伤口学会教育总长、韩国首尔国立大学盆塘医院ET师Dr. Jung Yun kim博士以“预防压疮”为题,进行了了韩国ET慢性伤口治疗经验分享。台北荣民总医院护理顾问、台湾实证护理学会名誉理事长陈玉枝博士,就“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与提升”一题概括了医疗质量管理与改进,详细介绍了护理质量提升指标评价及改进方法,深受广大与会人员的好评。台湾致理技术学院张展谚教授以丰富的案例介绍了护理管理风险,以及如何通过风险辨识、评估、监控和处理进行风险管理,使大家充分认识到护理风险及风险应对和防范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山东大学护理学院院长贾继辉教授就“如何重铸山东大学护理学科”做了精彩授课。他以“国内外对护理学科的认识及理念的差异”为切入点,从“重塑护理新境界、涉足国际学术领域、重塑专业方向”等方面讲述了护理学科的教育方向,为打造护理学科提供了深刻思考。山东省内部分护理专家分别为学员做了精彩授课。以“构建国际护理学术平台,助力齐鲁护理学科发展”为主题,论坛分别设立了护理管理、慢病护理、伤口造口护理、疼痛护理、重症护理等多个分会场,理念新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贴近临床,深受广大与会人员的好评。(一)慢病护理论坛本次论坛目的在于推进慢病管理工作,打造慢病护理交流平台。与会专家均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慢病管理及护理模式。上海市护理质控中心主任、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施雁,以“延伸优质护理服务,拓展护理专业领域”为题,重点讲解了国内外慢病护理模式的延伸,拓宽护理服务领域。中华护理学会老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护理部主任杨莘,针对当前社会老龄化慢病高发态势,以“社会老龄化对慢病护理管理的挑战”为题,重点讲解了就“在社会老龄化的挑战下,慢病管理体系构建与应用”也做了详细介绍。(二)伤口造口护理论坛该论坛旨在对该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探讨,内容既具有理论深度、又符合护理专科发展实际,产生参考价值较高的指导方案,使更多参会的医护人员受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泠副主任是造口治疗师,她具有丰富的造口、伤口、失禁治疗经验,她就“ET专科护士的发展与培养”做了详细介绍。韩国伤口学会教育总长Dr. Jung Yun kim向学员们分享了慢性伤口治疗经验,进一步了解压疮护理的进展与护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ET师冉令霞、徐秀莲、张彬彬分别就疑难伤口造口创新护理技术、造口延续护理服务工作分别进行了专题汇报。(三)重症护理论坛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综合ICU护士长张昕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ICU护士长王军、南京军区总医院普外科护士长倪元红、山东省立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杨丽娟、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张淑香、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吴大玮以及护士长周敏,围绕重症患者护理工作中的焦点问题,如:ICU患者镇痛镇静治疗的安全管理、谵妄评估与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气道管理、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管理等进行探讨,为重症护理工作者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平台。(四)疼痛护理论坛疼痛被称之为“第五大生命体征”,加强疼痛管理,满足病人需求,做好无痛管理,日益受到医护人员的关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程玉峰主任、大外科刘巧慧护士长、放疗三病房韩立丽护士长、江苏省人民医院骨科病房刘梅护士长分别就疼痛护理管理经验,分享了其所在科室的镇痛管理经验。新加坡鹰阁医院ICU护士长李文拥有多年中、新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结合中新文化差异,重点介绍了新加坡先进的癌痛管理理念和磁性关怀知识。为了进一步做好各项会务服务,会务组做了细致周到的安排:电子化绿色注册通道,做到了学员快速注册报到;设立了志愿者服务队,引导会场就坐,协助办理住宿,领取学分;建立了微信交流平台、QQ交流学术群,方便与会人员进行交流和下载专家讲义;优雅静怡的花园式会议环境,方便学员们会议之外畅游春色,一览齐鲁美景,深受广大与会人员的赞誉,并纷纷致谢,感谢齐鲁医院搭建的国际化护理学术交流平台,感谢论坛会务组细致周到的服务、无私奉献的奉献精神,并期待第二届齐鲁国际护理学术高峰论坛的召开。(文/杨海苓 张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