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宝爸、宝妈、宝宝们好,我是小儿外科医生 贾晋荣: 腹股沟斜疝和鞘膜积液作为小儿外科(小儿普外科、小儿泌外科)最常见疾病之二,临床上常常听到宝宝家长心怀忐忑地问:“大夫,斜疝手术(鞘膜积液)手术怎么做啊?是不是要用补片啊?”等等…… OK,今天说书人就跟大家简单聊聊这两种疾病的手术操作(放心,只说说原理啦,其它血刺呼啦的东西咱们不涉及)。 首先,提前说明一下哈:在小儿外科,斜疝与鞘膜积液的手术操作步骤基本相同,只是手术名称不同而已,所以我下面讲的手术操作,适用于两种疾病哦。 关于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的来源主要是腹膜鞘状突未闭合而导致发病。说书人在之前的文章中已有简述,感兴趣的家长可移步参阅《简单讲述小儿斜疝-还有鞘膜积液-还有Nuck囊肿》,简而言之就是因为宝宝腹腔与阴囊之间有一个“管道”存在(对于女宝来说,这个管道位于腹腔与大阴唇皮下)。而咱们手术的目的就是要“消灭”这个管道。 对于成人的腹股沟斜疝来说,除了需要消灭疝囊之外,还需要修补腹部缺损。但是小儿斜疝的发病机制主要是“鞘状突”没有闭合,腹部缺损不是主要致病因素,一般是不需要修补腹部缺损的,所以儿童的腹股沟斜疝手术不需要“补片”。极个别情况下,需要修补儿童腹股沟部缺损,也是通过手术缝合加强——因为儿童是要生长发育的,而“补片”却不会长大,如果用通过补片来加强修补腹壁,随着孩子体格的发育长大,就会有局部牵拉的症状,给孩子带来不适)。 继续上面的话题:怎么消灭那个“管道”? 两条思路:从管道中间截断之(也就是结扎或缝扎后横断);或者找到管道的“开口”关闭之(也就是把开口缝合)。 第一条思路,把鞘状突这个管道从中间截断,也就是小儿外科治疗疝气的传统开刀手术——疝囊(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斜疝时,称为“疝囊高位结扎术”;鞘膜积液时,则摇身一变,称为“鞘状突高位结扎术”。) 具体操作方法:在腹股沟区靠近腹股沟外环的位置切一个小切口(1.0~2.0cm,大概还没有成人食指的指甲宽),找到疝囊(对于儿童来说,也就是没有按时闭合的鞘状突了)在疝囊中间捆上绳子,牢牢系紧,再从绑绳子打结的地方把疝囊从中剪断,就大功告成了。 当然,说是在“疝囊中间”捆绳子,其实是需要尽量要靠近端(也就是鞘状突内环口处)捆的,这样才能尽量“消灭”疝囊; 如果绑绳子的地方太靠远端(也就是靠近阴囊的方向),会导致残留的疝囊太多,等于是把原来的“大疝囊”变成“小疝囊”了,就起不到“消灭”的目的了,所以才要强调“高位”,手术名称中“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高位”一词儿也是因此而来。 第二条思路,找到管道开口关闭。目前主要是“微创手术”(腹腔镜手术)的操作方式: 因为腹腔镜手术时,通过患儿脐部置入一个小镜头可以把腹腔内未关闭的“缺损”处看得清清楚楚,这样就好定位了!通过镜头的定位,医生从相应的腹部外置入“腹壁缝合器”(也就比一般注射器的针头稍粗一些),把一段丝线送入腹腔内把内环口“捆住”。操作的实质与思路一差不多,但是腹腔镜操作下,可说是达到了最“高位”——直接在内环口处把疝囊给“捆住”了。 也有的医生是通过腹腔镜器械,用针线在腹腔内把“内环口”缝住的,效果与上述操作差不多。 同时腹腔镜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在手术操作中能够同时探查两侧的内环口,因为有的患儿其实是两边的鞘状突都没有闭合(也就是说腹膜上有两个缺损开口) ,但是斜疝(或鞘膜积液)的发作一般只是一侧发作(开口大的地方压力低,所以该侧就发病了。而另一侧虽然有开口,但是压力比较高,反而不会发作。但是手术后,将开口大的缺损闭合了,原来不会发作的“小开口”处,就会发病了)。 如果是通过腹腔镜手术,我们就能同时观察两侧的“内环口”,如果同时存在两侧内环口都没有闭合的情况,就可以同时把另一侧的“内环口”也同时给闭合喽,这样就一劳永逸啦。 OK,今天的解说就到这吧,不知诸位客官搞明白木有?o(* ̄︶ ̄*)o
各位宝爸、宝妈、宝宝们好,我是小儿外科医生 贾晋荣:在半夜里“玉璧月华明”的医院大院里面“微步縠纹生”了一番后,说书人总算是能够坐到椅子上思考一下人生——从病房到急诊的步数有没有满一万?书接上回,感觉肚子里存货逐渐告罄的俺深觉不安呐——接下来还能说点啥?To be or not to be …… 是个问题啊。噼里啪啦把自己脑壳拍了个翻天覆地之后——脑壳里空旷的回声里似乎传来七个字——“卵黄管发育异常”哈哈哈,今天就说它了,卵黄管发育异常——说书人心态大好,忍不住“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保安打成狗,555~~~OK,ok,大家看我舌头还在不在?还在呢,在就好。咳咳,咱们这就开讲:敢问列位客官,知道卵黄管是何方神圣吗?……啊咧?您还真知道啊?!大哥,给小弟留口饭吃,您还是回火星去吧!在胚胎时期,原肠与卵黄囊是相通的,这个通道随着胚胎的发育慢慢变细,被称为“卵黄管”,顾名思义,就是“连接卵黄囊的管”啦……您问“原肠”、“卵黄囊”是啥?emmm……这不是重点,咱还是看看卵黄囊……啊不,卵黄管……您就把卵黄管理解成:连接肚脐和肠管之间的管道吧。卵黄管在胚胎第5~6周的时候会慢慢萎缩、闭锁,到了宝宝出生后不久就退化至完全消失了——可说是“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了……但是!但是了啊!如果这厮恋栈不去,那就会导致各种异常,可说是流毒无穷了首先,如果卵黄管大部分闭锁,但是在宝宝肚脐外边有残留,就形成了脐茸。不是鹿茸啦,是脐茸!又叫做脐息肉,就是宝宝肚脐上似乎长了一个鲜红色的小肉团,表面湿漉漉的,时不时分泌点红红的稀薄液体,让宝爸、宝妈们心疼不已。脐茸处理起来倒也简单,电灼或者切除就OK了。其次,如果卵黄管在宝宝脐部残留稍多一点,深部还留了个“小坑”,那就形成了脐窦。脐窦长相跟脐茸大差不差,看上去也是个圆形黏膜凸起,不过中央有个小孔,里面有几毫米的盲管,往外分泌黏液,常常把宝宝的小肚脐搞得糜烂、感染,比“脐茸”还要可恨。需要大夫控制感染后再手起刀落——把它完整切除。再次,如果卵黄管压根就没有闭合,那就等于是在宝宝的肚脐和肠管之间连通了,成为“脐肠瘘”。在宝宝的肚脐可看到鲜红色黏膜,中央也有小孔,与脐窦不同的是,小孔里面能排出黏液和气体,甚至还会有粪便排出。这种情况下就比较麻烦了,需要把肚脐、瘘管(也就是连接肚脐与肠管之间的管道)与连接的部分小肠一起切除,再把切除部分的小肠两端吻合起来,最后还得做脐环重建术。看看,这个脐肠瘘是不是恶贯满盈?快让我们医生把它除之而后快!第四,卵黄管囊肿,比较少见了,它是因为卵黄管两端都闭合,偏偏中间一段没长住,保持原来卵黄管的内腔,内腔里分泌的液体聚集起来,“憋”成一个囊肿。卵黄管囊肿一般倒是比较“安分守己”,对宝宝没啥影响,往往是体检时无意中发现——宝宝肚脐下方有个边界清楚的囊块,可以活动。卵黄管囊肿的治疗相对简单,切除即可。第五,梅克尔憩室。即卵黄管靠肠道的一部分没有闭合,在回肠壁上遗留一个“小凸起”,称之为“憩室”(话说,您确定知道这个“憩”字怎么念吧?休憩的憩,呵呵……)梅克尔憩室也够让人头大的:憩室内膜上可能残留有胃黏膜组织,能分泌胃酸的哪种,分泌着分泌着,就把附近的肠粘膜给“分泌”成溃疡了。这一“溃疡”,就难免出血了,于是孩子就会出现贫血、血便等症状,个别情况下,出血比较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出血性休克!除了出血之外,梅克尔憩室这厮还有可能导致肠梗阻(肠子扭转导致不通了)、憩室炎(也就是梅克尔憩室自己发炎了)、憩室穿孔(也就是“溃疡”严重把肠管壁给腐蚀破了),造孽啊,说书人又快说不下去了,赶紧的,快快让大夫们把它切除了事……第六,脐肠索带。这卵黄管“挥一挥衣袖”还是留下了一片云彩——卵黄管闭锁形成一条索带,遗留在脐部与肠管或肝门之间。一般不会引起不适症状,少数情况下,肠管围绕索带旋转,可能形成肠梗阻,这时就会出现症状了。脐肠索带一经发现,也应该尽早切除,以绝后患。呼,一口气说了6个病呐,整个一“桃谷六仙”嘛,说书人我容易吗??哎呀,我这老腰快受不了啦,得了,该出去“舒活舒活筋骨”去了,咱们下回再见吧您内!对了,大家注意我在里面用了多少金庸的梗吗?70后的回忆满满呐~~
Hi,各位宝爸宝妈、宝宝们,大家好,我是小儿外科医生 贾晋荣:如果说小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是什么,那应该就是腹股沟斜疝和鞘膜积液了吧,当然可能还有包茎……。但是,对于普罗大众来说,最“有名”大概还是“阑尾炎”——名头响彻几十年,江湖上一直有这位“大佬”的传说。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来盘点盘点这位大佬的身世吧:临床上,我们诊断一名孩子患有阑尾炎的时候,家长往往会反问一句:“大夫,小孩子也得阑尾炎吗?”——是滴,小孩子也有可能会得阑尾炎的,之所以大家觉得小孩不得阑尾炎,归根结蒂是因为儿童患阑尾炎的比率确实小于成人:新生儿罕见,婴幼儿少见。直到6岁以后儿童患阑尾炎的比率才逐渐上升,12岁之后达到成年人的发病几率。但也恰恰因为越小的孩子发生阑尾炎的几率越低,加上很多孩子因为年幼还不能准确描述自己的症状(小婴儿压根就不会说话,这也是过去儿科又被医学圈里称为“哑科”的由来),所以诊断的难度也越大。同时儿童阑尾炎一旦发作,病情往往进展迅速,短时间就可能发生坏死、穿孔、腹膜炎,因此,别小看这个“阑尾炎”,对儿童健康的影响是真的很大呢!闲言少叙,首先,咱们来说说阑尾炎的病因:1)阑尾管腔阻塞:通俗点说就是阑尾被“堵住了”——阑尾是从盲肠上突出的一小段肠管,是个“孤零零”的盲管——不像别的肠管是“双向路”,阑尾可是“单行道”,只有一个开口——来来来,大家给我点个赞,竖个大拇指,对喽——想象一下,你攥住的拳头就是盲肠,翘起来的那根指头就是阑尾了——我知道你翘起来的是小指头——阑尾就是那么又细又长的一条“小蚯蚓”了,所以阑尾又被称为“蚓突”——小宝宝的阑尾真的不比一条蚯蚓粗哦。当阑尾管腔被食物残渣、粪石、蛔虫等等杂七杂八的东西堵住,里面分泌的粘液不好往出排,慢慢压力越憋越高,最终导致阑尾炎发作。2)周围疾病蔓延:阑尾周围不是还有一大堆肠管吗——什么空肠、回肠、盲肠、升结肠、乙状结肠……等等,不一而足,如果发生疾病——也就是肠炎了(相信“肠炎”这位“大佬”更是威风八面吧,在座的各位同学,活这么大,从没被他骚扰过的举个手,我佩服你!)——肠炎可能蔓延至阑尾,导致阑尾发炎。3)其他的一些情况:比如腹泻、便秘的时候,内脏神经反射,导致阑尾肌肉、血管痉挛——也就是俗话说的“抽抽”了——也有可能引起阑尾腔狭窄、出现炎症。接下来,说说阑尾炎的症状:这个症状可算是“大名鼎鼎”了,很多不搞医的朋友也会说——转移性右下腹疼痛!您看,说出来就是这么霸气、这么一气呵成,想当年俺在课堂上听教授讲这一节的时候……(咳咳,打住打住,跑题了,跑题了)啥叫“转移性右下腹疼痛”捏?就是说,得病的患者刚一开始的时候是肚脐周围疼,而且也说不清楚到底是啥地方疼——反正就是肚子这一块。过了几个小时之后,慢慢疼痛就固定到右下腹去了——别的地方不咋疼了,就是右下腹这一个点疼。您瞧,这肚子疼的,还带“转移阵地”的——刚才还在肚脐周围,这会子又跑到右下腹去了。其实,发病的地方一直就没变过,一直是阑尾的问题。不过早期阶段,阑尾发病的地方还比较浅,只有黏膜面不舒服,这时候属于内脏神经反射性疼痛,而“内脏神经”这位同志,属于底层“搬砖干饭人”,和咱们大多数人一个德行,干最多的活,那最少的工资(别跑,说的就是你!)一个人负责一大片区域,所以不管是肠子痉挛了还是轻度阑尾炎了,消息传到他这里,他一概对上级(也就是大脑)(嘿嘿嘿,兄弟,别找了,别找了,还在你头里面呢,没丢!!)说:报告,肚子疼!至于是哪里疼?不好意思,兄弟我能力有限,定不了位,只知道是肚子这一片……之后,过了几个小时,阑尾炎症逐渐加重了,变深了,慢慢波及到浆膜层了(也就是阑尾靠外面的一层了),有的时候炎症比较重,他“破圈”了,把阑尾外面盖着的肚皮——也就是腹膜也给牵扯到了。这时候事态严重了,对于疼痛信息的处理可就不是“内脏神经”这“社畜”来管了,——当当当当!“躯体神经”登场——这位可是狠角色,社会精英啊,工资拿的高,办事效率也是杠杠的——“报告老板,右下腹麦氏点疼痛,请指示!”——OK,作为老板的你就反应过来了——哦,闹了半天,我不是肚子吃坏了,而是右下腹疼啊,哎呦哎呦,疼疼疼,别是阑尾炎吧,快快,扶着我去挂号……当然,上面说的是典型症状,七、八成的患者都有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痛”,也有时候症状不典型的,一开始腹痛就局限在右下腹。对于我们儿科来说,就更麻烦,因为孩子比较小,很多小宝贝还没有准确描述不适症状的能力,所以给医师的诊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实,阑尾炎的症状除了“转移性右下腹痛”之外,还有恶心、呕吐等(医生圈的神棍们把这些症状叫做“胃肠道症状”)、发热(这个大家应该好理解,阑尾发炎了,化脓了,自然就发烧了——和扁桃体化脓的意思差不多)。不过,这几种症状比较“大众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不舒服的时候总会时不时冒出来刷个存在感,反而容易被大家忽视,不如“转移性右下腹痛”那么特立独行——这位仁兄走的路线是“一招鲜,吃遍天”——我就傍上阑尾炎了,但凡我出现就意味着阑尾炎要来了——所以引起了大家的重视。患者们来到医院让大夫看过之后,大夫免不了还要“视、触、叩、听”一番,也就是体格检查了。对于外科大夫来说,考虑阑尾炎时最主要手法检查就是腹部触诊了,估计也是广大患者们最闻风丧胆的煎熬时刻——大夫,我肚子疼——哦,躺倒检查床上,让我按一按——哎呦,我疼得不行,能不能别按,呶呶,就是这里……——别废话,躺下吧您呐!是不是这里?是不是这里?(医师腹部触诊一般都是有一定顺序的,往往最疼的地方要放在最后触诊)……是不是这里?——哎呦哎呦,就是这里,您别按了……——别动别动,我再按按……如果患者出现腹膜炎症状(就是阑尾炎症比较重,波及到腹膜了,这时候腹痛会更加刺激,出现所谓的“反跳痛”)……嗯,哪种触诊的感觉我就不描述了,大家从“反跳痛”的字面意思去想吧……其实,反跳痛的意思是,大夫按压腹部的时候会出现疼痛,在大夫快速松手之后,腹部局部的疼痛会突然加重——病人往往在大夫按肚子的时候还没什么反应,在大夫松手的那一刹那反而疼得“哎呦”叫出来,同时还往往伴有“虎躯一震”的表现。不过,严肃的讲,怀疑患者患有阑尾炎时,腹部的触诊时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压痛、反跳痛症状的检查,对于疾病的判断意义重大,所以医生也不是非要折磨看病的患者,而是不得不这么做。那么,大夫通过简单检查,初步考虑阑尾炎的患者,还需要做些什么检查吗?常见的辅助检查有——1)血常规:也叫做“血细胞分析”,就是让护士小姐姐从孩子小嫩胳膊上抽一管子血送去化验,通过化验结果来辅助判断:如果各项指标中的“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同时“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不同程度上升,那么患有阑尾炎的可能性就大了,而且白细胞计数越高,阑尾炎感染程度也越重;2)腹部彩超:是一种无创检查,尤其在小儿外科应用广泛。如果腹部彩超中发现右下腹(也即所谓的“阑尾区”)有肿大的条索状影,或者明确阑尾炎直径大约0.6cm,都要考虑阑尾炎的诊断;3)腹部CT、MRI等:一般CT(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运用得多一些,尤其在成人科室,普遍运用。阑尾炎的诊断明确了,那么治疗呢?阑尾炎无论急性、慢性与否,都建议及时手术(除非病程超过3天,右下腹已经形成炎性包块,有阑尾脓肿形成。这个时候,冒然手术反而可能导致脓肿破溃、感染蔓延,所以首选治疗就成了保守治疗了——也就是静脉输液抗感染,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还得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方式有:1)传统的阑尾切除术;2)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一般及时手术,均能取得理想的疗效。好啦,杂七杂八的,又啰嗦了半天,这次讲的是小儿阑尾炎,希望能给各位客官老爷带来些许收获!
各位宝爸、宝妈、宝宝们好,我是小儿外科医生 贾晋荣: 各位看官《君九龄》追完了没?说书人上一篇关于斜疝、鞘膜积液发病率的小文不知大家看了没?赶脚如何啊?……(说书人面带笑容,一脸殷切) ……咳咳,没人理我(笑容逐渐凝固),那俺就接着往下说了(哽咽中……容易嘛俺?) 上次说了发病率的相关内容,这次说说发病原因吧。站好喽,且听俺娓娓道来: 4)问: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答: 两种疾病的发病原因基本相同,都是因为先天性的腹膜鞘状突/努克管未闭合导致。 重点词是“先天性”啊,儿童的斜疝和鞘膜积液(当然也包括女孩子的“努克囊肿”啦)几乎都是先天性的,这点跟成年患者有本质区别。 什么?您问成人的斜疝、鞘膜积液的发病是啥原因? 不是“先天性”的,就是“后天性”的了呗!比如成人腹股沟斜疝就往往是因为腹壁组织薄弱、缺损导致的;而成人鞘膜积液则可以是炎症、外伤、肿瘤等导致。 当然,也有部分成年患者,是因为儿童阶段没有及时治疗,而迁延至成年期的,那发病原因自然还是与儿童一样,是先天性原因喽。 扯远了,咱们接着说发病原因的事儿…… “鞘状突/努克管”的名字比较高冷,其实就是腹膜上突出的一条连接腹腔和阴囊(对于女孩子来说,就是大阴唇皮下)的管道。 正常情况下,在小儿出生后就应该闭合的。 如果这条管道没有正常闭合,且开口比较大,腹腔内的脏器能够“钻进去”,就称为“腹股沟斜疝”; 管道开口比较小时,腹腔内的脏器钻不进去,只有腹腔内的液体能够流进去,就称为“鞘膜积液”(在女孩子则称为“努克囊肿”); 还记得上一篇文字中,俺提到过:鞘膜积液和腹股沟斜疝是“同源病”吗?就是这么个“同源”法儿。 5)问:女孩的腹股沟斜疝与男孩有区别吗? 6)问:女孩的努克囊肿与男孩的鞘膜积液有区别吗? 上面两个问题可以一并回答: 在发病原理方面,没啥差别。 上面的回答中说了,腹股沟斜疝就是孩子腹腔内的脏器“钻”到未闭合的鞘状突里面去了。 一旦有实质性的东东“钻”到鞘状突里面,那么鞘状突的名字就变了——变成“疝囊”了。 有时候医生跟宝爸、宝妈们解释病情的时候,一会儿说“鞘状突”如何如何,一会儿又蹦出个“疝囊”来,您也不用一头雾水,大夫说的还是那个“鞘状突”。 而如果是腹腔内的液体流入到鞘状突(努克管)里面,那么名字不变,还叫鞘状突/努克管。 女孩子与男孩子的不同在于: 男孩子未闭合的鞘状突紧挨着的结构是精索(连接睾丸的血管)以及输精管; 女孩Nuck管(也就是女孩子的“鞘状突”)紧挨着的结构是子宫圆韧带; 但是啊,无论精索、输精管,还是子宫圆韧带,都只是紧贴鞘状突(Nuck管)而已,鞘状突里面的东西跟它们(精索、输精管、子宫圆韧带)可统统没有关系哟。 OK,这次先说到这儿吧,关于发病机理和解剖的问题,向来比较“绕”,大家好好消化一下,下回考试……
各位宝爸、宝妈、宝宝们大家好!我是小儿外科医生 贾晋荣。 今天准备再来说说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的事儿。 为啥要“再”说一遍捏? 之前我不是写过关于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的一篇短文嘛,简单讲了讲这两种疾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和治疗啥的。 说书人自我赶脚8错,认为算得上深入浅出,把这两种病基本上说得差不多了。 谁想被现实PIA PIA打脸啊——大家普遍反映“完全看不懂”、“你写的那是啥啊”、“你还写过东西吗?”“你是谁”……(问“你是谁”的那位大哥,您确定没有走错片场咩?) 说书人泪奔泪流啊!哭晕在厕所啊——各位大哥大姐,您那是“看不懂”吗?您是压根没看好伐?我左眼右眼一块看见您在追《君九龄》的说…… 好吧好吧,冷静冷静……知道您忙,没空…… 所以俺就以 FAQ 的形式来吧,一问一答,对号入座,简单明了,可以说是干货了吧,望各位客官满意为盼! 这第一篇说什么呢?当然是最常见的发病率的问题啦: 1)问: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在孩子中间多见吗,发病率如何? 答: 很多见。可说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的两种疾病了。 腹股沟斜疝的发病率为0.8%~4.4%,早产儿发病率更高,可达4.8%。换句话说,大概每20~125个宝宝里,就有一个是腹股沟斜疝呢。 鞘膜积液又是个什么情况捏?鞘膜积液与腹股沟斜疝是同源病,发病率相似。也是大概每20~125个宝宝里有一个发病。 您瞧,这两种疾病在临床工作中非常常见,小儿外科的大夫们对这几种病早已了解透彻。所以,各位宝爸、宝妈们,如果宝宝被诊断为“腹股沟斜疝”或者“鞘膜积液”,咱们也不用紧张,别被这几种病吓唬住了,咱们不怕它! 2)问:对于腹股沟斜疝以及鞘膜积液来说,男孩、女孩的发病率相同吗? 答: 完全不同啊——男孩多见,女孩子要少很多。男女比例15:1,也就是说,100个患儿中,女孩儿只有6个,剩下94个都是男孩儿。 另外说一句啊,女孩子是没有“鞘膜积液”滴,您可别说错了露怯啊——那叫“努克囊肿”,其实就相当于男孩的“鞘膜积液”啦。 3)问: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左侧、右侧以及双侧的发病率相同吗? 答: 完全不同Again!——右侧发病的更多见,左侧发病的明显少见。您瞧,斜疝/鞘膜积液也是“右撇子”呢…… 呵呵,玩笑归玩笑,其实质原因是因为在胚胎发育时,右侧睾丸下降晚,所以右侧鞘状突闭合也就比左侧晚,所以右侧鞘状突更容易发生未闭合的情况(废话,人家左边鞘状突比你闭合得早啊,“早期的鸟儿有虫吃”!知道不?) 女孩的情况也大体相同,只不过女孩子没有睾丸,而是“子宫圆韧带”,其它原理都跟上面说的男孩情况一样。 说说左侧、右侧、双侧发病率的具体数据吧: 足月男孩中双侧发病的占15%,差不多7个患儿中才有一个是双侧同时发病。 早产男孩中双侧发病的略高,为17.7%~19%,比足月儿要高一些。 女孩双侧同时发病的占40%~57%。这个数据就比较高了,差不多有一半的女孩是双侧同时发病呢。 OK,先说这三个问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各位宝爸、宝妈、宝宝们大家好,我是小儿外科医生 贾晋荣。 今天说书人又想跟大家说说门诊常见的“疑难杂症”了,说什么呢? ——良性淋巴结增大,嘿嘿! 这位宝妈举手了:大夫,淋巴结增大是儿童常见的一种症状啊?怎么能说是“疑难杂症”呢? 说得对!淋巴结增大确实比较常见,尤其是我们儿外科门诊,几乎每次出门诊都会遇到几例。 不过有很多宝爸、宝妈,初为人父/人母,育儿经验还有点欠缺,无意中发现宝宝脖子上有几个“小疙瘩”,不免就会忧心忡忡、惴惴不安了——于是乎上网搜索资料,越想越多,越看越怕……您瞧,这可不就是“疑难杂症”了嘛? 当然,父母们心情都理解哈,说书人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别看平时对着各位家长口若悬河叨叨个没完,真要是碰到自己宝贝头疼脑热,一样变身热锅上的小蚂蚁——团团乱转! 那么,闲言少叙,这就来说说这个常见的“疑难杂症”——良性淋巴结增大 学龄前的儿童(也就是年龄小于7岁的宝宝)颈部两侧淋巴结增大,但大小、性状、硬度、互动性均在正常范围内,没有全身症状,也没有局部症状,就称为良性淋巴结增大,也称为“正常淋巴结增大”。 咳咳!上面这段文字是书上的正式定义,估计大家也看着头大(就跟说书人看保险条款一样……),老规矩,咱还是举个栗子,说说淋巴结增大时宝宝到底会有什么表现吧: 宝宝扭头时,宝妈或宝爸偶尔发现孩子脖子上有一个或几个小“疙瘩”。 “哎呦,宝贝脖子上有个小疙瘩,怎么回事儿?”仔细看一看,不红不肿。 试着摸一摸,还能稍稍活动,“宝宝,疼不疼?”孩子也没啥不舒服。 呶,就是上面这场景了,是不是似曾相识?父母们所注意到的小疙瘩,就是典型的“良性淋巴结增大”啦。 其实吧,家长们注意到的往往就是正常的淋巴结。原来没有注意到,是因为小婴儿(3岁之前)都比较胖(所谓的“婴儿肥”嘛),脖子上“肉嘟嘟”的,这些淋巴结不是很明显。等到宝宝长大一些了,皮下脂肪减少了,脖子上的淋巴结也就显现出来了。 哎哎,等等,平时总听你们医生叨叨,这个“淋巴结”又是何方神圣? 淋巴结属于人体免疫器官的一部分(免疫器官就是人体中负责抵抗细菌、病毒等侵袭的“防护卫队”),确切点说,属于“外周免疫器官”的一种。 淋巴结数目众多,大多分布在血管周围,毫不夸张地说,淋巴结遍布人体各处。 很多淋巴结比较“低调”,在人体比较深的位置,比如腹腔内的肠系膜周围啦、厚厚的脂肪层下面啦,咱们看不到也摸不到——可以说是“深藏功与名”,咱就叫它们“深部淋巴结”吧。 还有一帮淋巴结比较爱“显摆”,分布的地方比较浅表,这些淋巴结比较容易摸到,所以就给它们起了个名字“浅表淋巴结”。 颈部淋巴结就属于爱显摆的那一类,也属于“浅表淋巴结”(其实是因为脖子处的皮肤比较薄……说书人默默地托着自己第三层下巴陷入沉思)。 所以说正常情况下,颈部就能够比较容易地摸到一颗一颗的淋巴结啦。 宝爸、宝妈们这下是不是松了一口气啊?呵呵…… 哦,这位宝爸又举手了:那么怎么样的淋巴结才算是正常的啊? 问得好,说书人这就说说正常淋巴结的标准: 1)正常淋巴结呈长圆形,扁如蚕豆。如果呈球形那就说明不正常了,肿大了; 2)正常淋巴结的长径不超过1cm。太长、太宽也说明肿大、增生; 3)正常淋巴结质地类似橡皮,有些韧。但并不坚硬,也不发软(囊性); 4)正常淋巴结可小范围活动(用手可以推动),同时也不会疼痛。 只要符合上述标准,就可以认为是基本正常淋巴结,家长们也就不必过于疑神疑鬼了。 哦,接下来,再说说哪里的淋巴结属于“浅表淋巴结”吧: 首先,就是颈部啦。脖子往往露在外面,最容易被家长们注意到,这里的淋巴结就属于浅表淋巴结。 在宝宝枕后发迹处的头皮下面、耳朵前、耳朵后、脖子一圈、下巴颏儿……这些地方都有可能摸到一个一个的小结节。 除了脖子(颈部)以外,锁骨上方(锁骨上窝)、胳肢窝(腋下)、肘关节内上方(滑车上)、大腿根(腹股沟)、腿打弯的地方(腘窝)……都是浅表淋巴结的位置,所以在这些地方如果摸到一些“小疙瘩”,只要符合正常淋巴结的标准,也不用太担心啦。 哈哈,不容易啊,今天又给大家…… 等等,打住!说书人这才只说了“浅表淋巴结”,还没说“增生”呢……差点给忘了,汗啊~~~ 咱们接着往下讲: 为什么淋巴结会增生呢? 可能是细菌或者病毒等微生物侵入,导致免疫性淋巴反应,淋巴结略有增大。但是还没有造成感染,淋巴结增大只有“一点点”,还属于正常范畴,所以称为“良性”。 以上这种“良性增大”是非常多见的情况——大部分情况下,只要宝宝营养良好,一些微量的细菌或病毒侵入,宝宝通过自身免疫系统是完全可以抵御的(代价很可能就是淋巴结“良性增大”) 如果发现宝宝浅表淋巴结略有增大,符合说书人上面说的四条标准,那么一般就认为是“良性增大”——还没有形成感染。既然宝宝没有感染,也没局部红肿、疼痛等表现,所以一般也不需要吃药、抹药啥的,观察就可以了。 不过,如果发现宝宝淋巴结增大明显了,或者局部发红了、疼痛了,或者淋巴结附近皮肤发热了,那就提示很可能有感染了,这时候就需要进一步治疗了,建议宝爸、宝妈们带孩子找大夫看一看了: 医生通过一系列评估,可能会建议服药、打针、输液等继续治疗。少数情况下,为了与肿瘤相鉴别,可能需要切除一个做病理检查。 OK,今天说了说良性淋巴结增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各位宝爸、宝妈、宝宝们,大家好,我是小儿外科医生 贾晋荣。 动漫番剧的轻松时刻往往有这么一个情节:悲催男主(或男二)被强势人物一拳呼到头上,头上立时“蹿”一个大包来,颇有喜感——对于说书人来说,经典时刻就是樱木花道被赤木刚宪铁拳压顶,然后顶着满头包欲哭无泪的经典场景啦,哈哈哈! 不知大家有没想过,为嘛头上受击打后会起包呢?而且,头上“起包”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更多是发生在我们身边可爱的宝宝身上呢! 今天,说书人就给大家说说这个“头顶大包”的前世今生吧。 首先,头顶肿起大包的正式名称叫做“外伤性头皮血肿” ——看着这名字,说书人脑海里联想起来的都是被张伟丽K成“外星人”的乔安娜……感觉比赤木刚宪的铁拳厉害多了啊!-_-|| 不过对于宝宝们,受伤的原因当然不是UFC搏击啦!对于宝宝们来说,一般是因为护理不周,导致头部撞到门边、桌角、墙壁等硬物;或者行走、跑步时不慎摔倒,头部触地导致的。 受伤后在受力的头皮局部会形成一个直径3~5cm的半球形凸起肿物(这一点倒是跟漫画里面画得比较相似) 有人说了,我有时候碰了胳膊磕了腿,局部也就是点淤青,怎么头上磕了以后会起包呢? 主要是由于人体头面部皮下血管特别丰富啦,所以血管破裂导致出血,形成血肿。 我们先来看看人体的头皮的结构: 头皮可分为五层结构:皮肤、皮下脂肪、帽状腱膜、疏松组织、颅骨骨膜。 皮肤、腱膜、骨膜三层结构坚韧,三层结构之间的“皮下脂肪”和“疏松组织”则比较松软。 松软组织中血管丰富,比手臂、膝盖这些地方的血管要密集不少。再加上头皮处的皮肤比较厚、硬,头皮下面则是帽状腱膜和颅骨,更硬! 所以头部受到冲击后,没有缓冲余地,头皮中的小血管就可能破裂、出血、形成血肿。 而血肿周围的头皮组织(也就是上面提到的皮肤、腱膜、骨膜)也很硬,限制了血肿的扩散,导致淤血不会向周围扩散,而是聚集起来形成凸起的包块。 您瞧,头部的皮肤、骨头、组织统统都比较硬,近来咱们流行说“头铁”,看来不是没道理的啊…… 根据头皮血肿的局部部位,可以分为:皮下血肿、帽状腱膜下血肿、骨膜下血肿三种。 一、皮下血肿 宝宝摔伤头部形成的血肿,大部分都是皮下血肿,受伤的位置比较浅表。 虽然宝宝头皮血管丰富,但在头皮周围坚韧组织的“高压”的限制下,出血却很快就能停止,进而形成血凝块,血肿也就不再增大了。 所以宝宝的头皮下血肿比较局限,直径一般不超过5cm(其实直径5cm的血肿也不小了,跟小鸡蛋差不多了)。血肿张力比较高,无波动感,摸上去就跟实性肿块一样;如果血肿表较大,肿块中心比较软,也可能有波动感。宝宝刚受伤时,血肿局部疼痛还是比较明显的; 之后,血肿停止增大,疼痛也明显减轻,只是在局部按压时会有疼痛感觉; 随着时间进展,血肿变为无痛性实性肿物; 大概1周之后,血肿包块内的渗出与吸收达到动态平衡,很快就吸收平复了; 少数情况下,血肿可能数周之内都没有明显变化,忽然2~3天之内迅速消失; 有的时候,血肿比较大,吸收相对较慢,在吸收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中央软、边缘硬的“假性颅骨缺损”现象,把家长吓一跳,连忙来医院就诊,可能需要做头颅X片来明确一下,结果虚惊一场。 大的头皮血肿吸收比较慢,个别情况下可能吸收后皮下还遗留一个小结节,几个月之后才能完全消失。 二、帽状腱膜下血肿 宝宝头部摔伤受力较重时也可能发生帽状腱膜下血肿,常合并颅骨骨折。 这种损伤就比皮下血肿要严重了,血肿范围比较大,可以蔓延至整个头部。血肿包块比较软,有明显波动感。 因为损伤较重,这种较大范围损伤、出血就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了。需要消毒后进行穿刺排血,之后用帽状绷带加压包扎,以控制出血并防止感染。 三、骨膜下血肿 这种损伤就更加严重了,多因跌伤、撞伤所导致。 骨膜下血肿往往也比较大,但是骨膜下的出血会被周围坚韧的骨膜所局限,所以血肿范围不超过颅缝。 骨膜下血肿也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处理原则与帽状腱膜下血肿,但如果合并有颅骨骨折的话,包扎时就不能太用力了,以免引起颅内的“硬膜外血肿”。 那么,宝宝头部摔伤后应该如何处置? 首先,宝宝受伤后血肿形成,家长们不要去揉,这样反而会导致出血增多、扩散; 正确的做法是局部冷敷——可以用冰袋局部按压(没有冰袋也可以用冰镇过的矿泉水瓶之类的东西,冰袋外面记得包裹手绢或毛巾,不要直接接触宝宝的皮肤,以免造成冻伤哦),冷敷可以起到止血、止痛、消肿的作用,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呢。 临床上我们一般习惯于在受伤后的24~48小时之内冷敷(当然,也不是说24小时不间断地冷敷,没那么严格啦,尽量吧,毕竟孩子也不会乖乖配合的),如果包块很快稳定下来,不再增大,且没有明显疼痛,那么大多可自行吸收消散(也可以多冷敷几天,直至血肿消散。再次友情提醒,别冷敷过头,把宝宝冻伤哦)。 有时血肿比较靠近头面部,可能会引起宝宝眼睑肿大: 如果没有明显局部疼痛,眼睛活动自如,视力正常,一般是不要紧的,观察就可以。也可适度冷敷,促进消肿; 如果宝宝眼睑处红肿明显、不愿睁眼,则有可能局部继发感染,需要及时来医院看一看了。 上面说的是皮下血肿的简单处理。 如果宝宝头部受伤后,血肿范围比较大,考虑帽状腱膜下血肿、骨膜下血肿,那就需要去医院就诊了;如果受伤后1小时内血肿不断增大,考虑可能有头皮下动脉出血,也需要赶快来医院让大夫处理,必要时需要切开填塞止血; 上面说的都是没有明显外伤的情况,如果宝宝摔伤头部,局部有头皮的裂伤、破溃、出血,家长也最好带孩子来医院处理一下吧——消消毒、包扎一下,如果裂伤较大,可能需要清创缝合。 最后还要强调的是,宝宝摔伤头部,无论轻重,只要孩子出现精神不佳、反应迟钝、呕吐等不适症状的,都应立即就医,让医生排除颅内损伤、出血的可能。 OK,今天跟大家简单介绍了宝宝头皮血肿的情况,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各位宝爸、宝妈、宝宝们,大家好!我是小儿外科医生 贾晋荣。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常见的“疑难杂症”。 这位宝妈说了,什么病又“常见”,同时还又“疑难”啊? 说书人也不卖关子了,就是——肚子疼!(台下哗啦跌倒一片……) 这位宝爸说了——“咳!我当时什么稀奇古怪的病呢,闹了半天是肚子疼啊。肚子疼我知道,我家宝贝小时候就疼过,去医院让大夫看了以后说是“肠炎”,吃几天药很快就好了。没啥大不了的!” ——不对不对,我说的“肚子疼”可不是肠炎哦~~说书人面带微笑。 ——“那就是阑尾炎!我姑姑的二表舅家侄女的邻居…” ——打住打住!也不是阑尾炎哈~~说书人汗都下来了。 咳咳,为了防止大家思维过度活跃,说书人坦白了,我说的肚疼就是——肠痉挛症。 在座几位有的脸露茫然,估计没听过这个名字,不过下面的场景应该有印象: 孩子忽然肚子疼,疼得还挺厉害,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家长也急得不行,都准备好去医院了,欸?宝贝不疼了!又活蹦乱跳玩去了。 大家虚惊一场,“可能肚子受凉了吧”,“对对,给宝贝喝点热水!”BlaBla…唠叨两句也就过去了。 怎么样,记起来没有啊?是不是似曾相识? 大部分宝爸宝妈都经历过这么一遭或者几遭吧,很多孩子因为疼了一会就好了,所以大人们也就没当回事儿。 有的孩子则疼得时间比较长,或者反复发作的,家长紧张得不行,连忙来医院就诊。 到了医院大夫仔细一检查,诊断了——肠痉挛症。 一、什么是肠痉挛症? 肠痉挛症的定义是:肠管无明显器质性病理而发生痉挛引起阵发性腹痛,能完全自然缓解。 也就是说,孩子肠道上并没有什么穿孔、增生、出血等等乱七八糟的问题,只是“抽筋”(痉挛其实也就是肠道平滑肌“抽筋”嘛,“抽筋”一般指骨骼肌等随意肌的痉挛,胃肠道是平滑肌、不随意肌,不过道理其实差不多,大家有个概念就成)了,因为肠管“抽筋”所以出现疼痛的表现,但是这个疼痛是能够完全消失的(“抽筋”缓过去了,自然就不疼了呗)。 肠痉挛这个问题,二、三年级的学龄期孩子多见,emm可以说是“相当常见”,肯定比阑尾炎多见就是了。所以说,宝贝们肚子疼,其实“肠痉挛”、“肠炎”之类的更多见,阑尾炎相比起来属于是“少见情况”。 二、肠痉挛这么常见,致病原因是什么呢? 有的孩子可能本身即为“痉挛性过敏体质”——由于饮食不当、寒冷刺激、外界致敏因素(如花粉、动物皮毛等),从而诱发孩子肠道平滑肌的“过敏”——以肠道平滑肌痉挛为主要表现的过敏(除了皮肤表面起疙瘩、红肿以外,“痉挛”也是一种过敏的反应哦)。 此外,如果孩子前脚刚吃完饭,放下饭碗就着急忙慌去玩了,那么剧烈活动也是有可能引起肠痉挛发作的。 三、肠痉挛症的表现。 主要就是突然发生的肚子疼——脐周的绞痛(记得说书人之前在《小儿也得阑尾炎吗?是滴!》中说过的吗?此时肠道平滑肌的疼痛主要由内脏植物神经传导,没有精确定位的能力,不管是哪段肠管的痉挛疼痛,人体一概感觉是上腹部的疼痛)。 虽然肠痉挛症并不是严重的器质性病变,但是疼痛却真的比较重呢!孩子有时候会有面色苍白、不能直腰、不敢动等表现,有时还会有出汗、哭叫。 肠痉挛疼痛发作一般是十几分钟,这十几分钟过去以后肚子就不痛了,但是越小的宝宝,越有可能不停哭闹,可能持续几十分钟(毕竟难受啊,宝宝也心里苦啊~~~),把家长们吓得不轻。 典型的肠痉挛发作时会疼痛十几分钟,之后腹痛缓解、消失,一切恢复正常。但是不久又再次发作,连续发作数次。 虽然每次发作时腹痛都很严重,但是十几分钟缓解后则一切如常,宝宝跑、跳、蹲、压、用力均无不适症状。一般来说,如果孩子有这种能够“完全缓解”的表现,就很有可能是肠痉挛症啦。因为如果是“器质性”的病变(比如阑尾炎等)是不可能“完全缓解”的。 肠痉挛症腹痛发作往往是慢性阵发性过程,开始时偶尔发作,第一次肠痉挛发作时腹痛最严重,以后则变为连续发作,发作次数逐渐频繁,但是疼痛程度则逐渐减轻,每次腹痛发作时间隔时间也渐渐从十几分钟发展到几十分钟。初期可能每天痛一次,慢慢变为每天数次,之后间隔又慢慢延长,可能几天都不痛。之后断断续续,随着孩子年龄增长,2~3年后慢慢恢复、症状消失(还真是个“持久战”啊~~~) 需要特别提到的是,个别孩子因为反复肠痉挛腹痛的发作,有可能引发精神创伤,甚至导致心理障碍问题,严重时可以发展为器质性疾病(也就是确实出现了肠管结构上的病损)。所以说,家长做到对肠痉挛症的了解,对孩子及时的安慰,也是非常重要的啊。 四、肠痉挛症的治疗 这个是宝爸、宝妈们最关心的问题了——肠痉挛症怎么治啊? 因为原发性肠痉挛症并没有器质性的病变,所以,理论上上不需特殊治疗的,休息观察即可。但是结合临床上的实际情况,一句“观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对于肠痉挛症的治疗方案一般包括三个方面: 1)解除顾虑: 说书人多年来的临床工作实践中,认为解除顾虑是最主要的——不仅需要消除家长的顾虑,还要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 尤其是家长,如果家长过于紧张,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严重时造成心理忧郁,如前文中提到,是可能会引发肠道的器质性损伤滴! 2)解除病痛: 虽然肠痉挛症不需要特殊用药,但是疼痛却是实实在在存在并折磨孩子的。对于偶尔腹痛发作的宝宝,可以通过休息、腹膜、热敷、按摩、针灸等方法减轻疼痛;对于腹痛严重的孩子,则可以给予解痉药物缓解腹痛。 同时,因为肠痉挛症很可能是过敏引起,也可使用抗过敏药物来治疗。 不过,无论是解痉药物还是抗过敏药物,用药后药物发挥作用、腹痛缓解,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没有那种“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个情况也需要家长和宝宝们了解并做好准备——您瞧,这其实也属于“解除顾虑”范畴了。 3)预防合并症: 肠痉挛症是暂时性的功能紊乱,一般是不至于有合并症的,但是对于小婴儿来说,却有一个器质性合并症——肠套叠。 肠功能紊乱、肠痉挛就有可能引起婴儿(2岁以内孩子,尤其是4~10月龄的小婴儿多见)肠套叠的,肠套叠是需要对症治疗的(空气灌肠复位,必要时手术),可不能单纯保守观察了。 同时再次强调,要防止腹痛反复发作给孩子造成的心理影响——比如自卑、抑郁、脾气暴躁、不愿学习等。 宝爸、宝妈们也要充分理解肠痉挛症发病及治疗,不要过分控制孩子的饮食与体育运动,以免影响宝贝的身体发育。 对于说书人的同龄人来说,几乎每个人小时候都有过肚子疼得“辗转反侧”的体验,那时候治疗条件有限,大部分情况自己“咬咬牙,挺一挺”也就好了。现在想起来,可能当年就是肠痉挛发作了吧……汗!(顺便说一句,偶尔一、两次腹痛发作,只能称为“肠痉挛发作”,只有反复、长期腹痛发作的,才是“肠痉挛症”哦)。 不过,上面的情况其实也正说明肠痉挛症不需特殊治疗是能够自然痊愈的,宝爸、宝妈们不需过于焦虑哦。 当然,也不是让家长们盲目乐观,孩子如果有腹痛发作,症状严重的,还是要及时就医,让医生进一步诊断、处理。经过医生的正规专业诊断,如果考虑为“肠痉挛症”的话,家长们就不用太紧张了。 今天说的这个“肠痉挛症”,临床上并不少见,但的的确确困扰了不少患儿及家长,如果心理负担过重,还真的就是个“疑难杂症”了。希望说书人今天的这篇文章,能够稍微起到一些作用,减轻各位的顾虑,让咱们轻装上阵、乐观面对!
各位宝爸、宝妈、宝宝们大家好,我是小儿外科医生 贾晋荣:平日里工作中,常有家长问:“医生,我家宝宝现在6个月,体重……是胖是瘦啊?”OK,今天说书人就给大家说点干货——宝宝正常身高、体重的估算方法!一、体重。首先,我国正常新生儿的平均出生体重为3.2~3.3kg(6斤半左右),一般男宝比女宝重2两(100g)。当然,如果宝宝出生体重不到6斤半也不用太紧张,略微轻个几钱几两的,问题不大。如果宝宝出生体重太低——出生体重<2500g,称为“低出生体重儿”,就需要注意了,最好让新生儿科医生进一步评估。(一般来说,这个过程产科大夫都会提家长们考虑到的,早就把儿科医生提溜过来啦)宝宝刚出生,因为会有不少的粪便(胎便)排出,所以体重在生后头几天会有下降,这是正常现象,称为“生理性体重下降”,一般在生后3~4日达最低点,生后7~10日就恢复出生时的体重了。小儿出生后最初三个月(1~3月龄),肉肉长得最快,每周增加200~300g;4~6月龄时,每周增加100~200g;7~9月龄时,每周增加80~100g;10~12月龄时,每周增加50~80g;好啦,汇总成一个简要公式,大家记好了哦:1~6月龄宝宝的体重(g)=出生时体重(g)+月龄×700;7~12月龄宝宝的体重(g)=6000+月龄×250。注意单位啊,各位同学们,是“克”哦。宝宝生后第二年内,全年增加2.5~3kg;宝宝1岁以后的平均体重(kg)=年龄×2+(7~8)。再次提醒啊,这里的单位是“公斤”。青春期(男孩12~15岁,女孩10~13岁)时,男孩每年增长5kg(10斤),女孩每年增长4kg(8斤)。对于婴儿来说,体重是比较灵敏的体格发育指标,所以定期测体重,保证小儿迅速生长所需要的足够营养是非常重要滴(也就是说要给宝宝足够的“好吃的”o(* ̄︶ ̄*)o)。当然了,在座各位宝爸、宝妈的工作一定是做到位的啦。其实,工作中及生活中,大部分宝宝的体重都是比上面公式计算出的数值要高的,毕竟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营养水平也高了嘛(说书人默默地摸了摸自己肚子上的肥肉……)二、身高(或身长)(3岁以下的宝宝一般需要躺着测,称为“身长”;3岁以上的宝宝可以站着量,称为“身高”)1~3月龄的宝宝,平均每月增加3.5cm;4~6月龄的宝宝,平均每月增加2cm;7~12月龄的宝宝,平均每月增加1~1.5cm;宝宝生后第二年全年增加10~11cm,以后每年递增4~7.5cm。公式又来了!宝宝一岁以后身高(cm)=年龄(岁)×5+80;青春期男童(12~15岁)每年长高7~9cm;青春期女童(10~13岁)每年长高6~8cm;影响身高的内外因素很多,比如疾病、营养、生活环境、遗传、体力劳动、精神活动等,各种内分泌激素、骨、软骨发育异常等。顺便说一句,身高方面的个体差异要比体重的差异要大(嗯嗯,就是说对面的帅哥个头比我高,体重还比我轻呗!泪目555~~~)人体头顶至耻骨联合上缘为“上部量”,耻骨联合上缘至脚底为“下部量”。宝宝出生时,身体的中点在脐部以上(上部量平均为30厘米,占60%下部量平均为20厘,占40%)(就是“身长腿短”啦——就跟刘备似的);1岁时,身体中点在脐部以下;6岁时,身体中点至下腹部(约在脐部与耻骨联合之中);12岁左右,中点在耻骨联合处,此时上部量与下部量相等(总算相等了~~~)。儿童下部量的增长一般较上部量为快(主要就是长腿啊);至12~13岁时进入青春期后,孩子上部量的增长才相对加快。三、身长与头长的比例出生时,宝宝的身长为头长四倍;两周岁时,身长为头长五倍;六周岁时,身长为头长六倍;成年时,身长为头长为八倍(当然,还有个别的“八头身”超模)。四、生长轨迹现象啥叫“生长轨迹现象”?就是说正常环境下,健康儿童生长是沿着自身的特定轨道,向遗传所确定的目标前进的,多大年龄长多大个是由“计划”的——这个计划是“刻在基因里”滴,你看厉害不厉害?当营养不良疾病或激素缺乏时,儿童生长会逐渐偏离其生长生长轨道,生长落后了(宝妈们估计又吃不下饭了)但是,一旦阻碍宝宝生长的因素被去除,儿童将以超过相应年龄正常的速度加速生长,以恢复到原有的生长轨道上,这一现象成为“追赶生长”。追赶生长是2岁前小儿的正常现象,但是如果生长受损害的时间较长,程度较严重,则追赶生长很难完成,虽有生长加速,但并不能恢复到原来的生长轨道中去——称为“不完全性追赶生长”或者“部分性追赶生长”——这个就有点可惜了。所以儿童期由于疾病或激素缺乏导致的生长障碍,治疗开始的越早,就越能发挥遗传所赋予的生长潜能,追赶生长的效果越好。OK,今天说了说宝宝体重、身高的常见估算公式,以及身材比例和追赶生长的问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哦。
各位宝爸、宝妈、宝宝们好,我是小儿外科医生 贾晋荣:“扭一扭,泡一泡”这句话宝爸宝妈们都有印象吧,这可是大名鼎鼎的奥利奥广告词儿哦,我说……啥?您没听说过?emmm,那您家中的小宝贝牙齿一定挺好的……今天就说一个跟“扭”有关的疾病——胃扭转。一、概念什么是胃扭转?就是胃的部分或全部发生旋转,导致胃内梗阻(换句话说,也就是胃里面不通畅啦)。奥利奥广告中那个“扭一扭”的经典动作是用手去扭奥利奥的夹心饼干——蹭蹭蹭,就跟转魔方似的,不亦乐乎。咱这里说的这个“胃扭转”可没这么邪乎,毕竟是肚子里面的重要脏器呢。老天爷造人的时候早就设计好了……不对不对,迷信了迷信了。大自然根据“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咱们人类自个儿早就进化出了一套成熟机制(这么说是不是瞬间“高大上”不少?)。在胃的周围,共有五条韧带:胃膈韧带、胃脾韧带、胃肝韧带、胃结肠韧带、十二指肠腹膜后韧带,这“五虎上将”一块来维持胃的统治……啊不……固定(差点拐到《三国演义》去了-_-||)如果这五条韧带都正常,胃一般是不至于发生扭转的(废话,那是“五虎上将”吗?几乎都算是“五花大绑”了!想动都难呐~~~),但是,如果这些韧带或者膈肌出现发育异常,胃扭转就有可能发生了。二、胃扭转的分类1)按照发病原因,胃扭转可分为原发性胃扭转和继发性胃扭转 2种。原发性胃扭转就是胃本身原因导致的胃扭转;继发性胃扭转是胃本身以外原因导致的胃扭转。继发性胃扭转比较多见,膈疝、膈膨升是引起继发性胃扭转最常见的病因。主要是由于先天性膈肌发育不良,导致胃的固定韧带松弛,或者胃肠道疝入胸腔,进而导致胃扭转。还有一类特发性胃扭转,找不到明确原因(在俺们医疗圈,“特发性”基本可等同于“原因不明”),推测可能跟宝宝进奶后取仰卧位有关。不过到底有没关联还没定论,否则就不是“特发性”而是“进奶后仰卧性”了……2)按照扭转方式,胃扭转又可以分为器官轴型、系膜轴型、混合型 3种。器官轴型就是说胃是沿着贲门-幽门这一“纵轴”从前方向上翻,这种情况是最近多见的。系膜轴型是说胃沿着胃大弯、胃小弯连线中点这一“横轴”从右向左翻(也有从左往右翻的,少见一些)。混合型比较好理解,同时沿着“横轴”、“纵轴”一块“翻”(各位客官可别忘了,胃本身是软的啊,可不像门窗只有一个轴,人家可以变着花儿地折腾)。3)按照扭转程度有没达到180°,胃扭转又可分为完全性(扭转超过180°)和不完全性(扭转没到180°)2种。4)根据病程快慢,还能分成急性和慢性……(累死俺了,真不知道为嘛搞这么多分类)那个谁谁谁,把我专用的500ml装枸杞茶端上来,让我先来两口……嗯嗯,泡得不错,活力又回来了……咳咳,咱们继续!三、临床表现发生胃扭转后宝宝的表现如何?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呕吐(毕竟胃都“扭转”了,肯定是要吐的啊),不过,呕吐过后孩子仍有较强的食欲(既然有食欲,就说明还不是很严重)。慢性胃扭转症状较轻,不很典型,可出现嗳气(也就是俗称的“打饱嗝”)、恶心、呕吐、上腹不适、胀痛等慢性胃病症状。但是,如果是急性胃扭转的话,发病急,进展快,孩子会很快出现绞窄性肠梗阻表现,进而出现胃肠道出血、胃穿孔,甚至发生休克,死亡率比较高。所幸的是,急性胃扭转比较少见,多数见于较小的孩子(80%的急性胃扭转发生于5岁之内,44%的病例在1岁内发病。男孩子比较多见)。四、治疗1)新生儿特发性胃扭转还记得说书人在“分类”部分说的吗,“特发”就是原因不明的意思啦,可能与宝宝进奶后仰卧位有关。这种情况下的胃扭转可以说是症状最轻的一种了,治疗也相对简单——可采用“体位疗法”治疗:喂奶前治疗防止患儿哭闹,免得吞入气体太多(得宝妈们费心了);喂奶时把宝宝上半身抬高,采取右侧卧位(这个体位下,宝宝进奶后胃的位置最不容易发生移动);喂奶后不要急于搬动宝宝,保持原位,给宝宝轻轻拍拍背,促使胃内的积气排出;新生儿胃扭转有自愈的可能,一般经过4~6个月症状可逐渐消失,胃扭转自行复位(瞧瞧,又是个自愈的例子!牛不牛?!)2)较大儿童的慢性胃扭转可采用稠厚饮食(也就是食物粘稠一些啦),配合体位疗法和体外按摩,也有可能自行复位。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也有通过胃镜来复位的。3)急性胃扭转如果诊断急性胃扭转多需要急诊手术了,以免胃壁坏死、穿孔。五、总结新生儿特发性胃扭转的预后较好,绝大部分宝宝通过体位疗法、饮食疗法可治愈;慢性胃扭转找到原发致病因素后对症治疗,一般也预后良好;急性胃扭转,虽然少见,却需要尽早处理,治疗越及时预后越好。好啦,今天又说了个儿外科疾病——胃扭转,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