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多发于女性,很多患者在治病的同时,还要打理大小家务。那么得了类风湿关节炎还能做家务吗?有没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类风湿关节炎分为急性期、慢性期,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急性期,也就是还有很多关节红肿热痛的时候,是不建议做家务的。这个时候需要积极用药,配合休息,尤其是有炎症的关节的休息,以免加重病情,更加难以控制。 如果病情已经得到控制,过了急性期,关节不是很痛或者肿痛的关节数目已经不多时,可以适当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以下一些小知识能帮助你更轻松的完成家务: 1.经常变换活动姿势注意不要维持一个姿势过久,可以不同家务穿插着做,例如洗一会菜、切一会肉,不要干同一个家务时间过久,尤其是不要过于疲劳,如果干完还觉得关节累就是过度了。 2.可以坐着就不要站着例如择菜、叠衣服等,尽量找舒适的姿势,坐着干,减轻身体的负担。 3.使用工具,减少弯腰扫把等要使用长柄的,取高处的物品要站在凳子上,避免腰部过度拉伸或弯曲。 4.厨具等放置合适厨房的灶台设置在合适的高度,锅碗瓢盆等尽量沿平面移动,减少要端起重物的次数。 5.水龙头等改用易打开的水龙头、门把手等更换为拨动打开的款式,减少手部小关节用力的次数。
中药的煎煮法是传承几千年智慧的结晶,涵盖很多种煎法,在这里仅选取常用的、规律性的东西告诉大家,权当是基础知识普及。 煎煮器具的选择药锅的选择对于中药煎煮非常重要,选择正确的药锅很大程度上是药品疗效的重要保证。 砂锅与陶瓷锅是我们首推的,因为在煎药过程中,这两种锅的锅体温度最高,使药液的沸腾更加均匀,经过测试,中药有效成分的溶出率最高。而玻璃和不锈钢,虽然性质也很稳定,适于煎煮各种中药,但因为只是锅体局部温度高,受热不均匀,有效成分的溶出率略低于砂锅与陶瓷锅。 而铁、铝和铜的性质不稳定,容易引起药性的变化,影响治疗效果。 煎煮方法作为普及贴,我们先来把一般常规中药的煎煮方法告诉大家,一些特别的煎煮要求后面再来为大家分析: 煎煮注意事项Q&A1中药煎煮前需要洗吗?中药饮片来源于自然界的草根、树皮、果实、枝叶等等,采收加工切制时都经历过了洗、淋、润、泡、煮、蒸等各种工序,洁净度已达到入药的要求了,过多的清洗反而让成分损失。 2加什么水?如何判断没过药面2-3cm?加凉水。没过药面2-3公分,也就是用手掌或漏勺轻轻向下按这个药,按到底后水没过手或者漏勺2-3公分就行了,然后浸泡半个小时,泡好后用筷子搅拌一下,如果水都被药吸收了,那就再加凉水,直到用筷子搅拌灵活了为止。 煎三次更好如果您的时间足够富裕的话,您可以加水再煎第三次,因为从理论上来说,第一次熬的药汁浓度比较低,第二次熬的药汁浓度最高,第三次的浓度低于第一次的浓度,服用时将三次熬好的药汁混合在一起,分早中晚三次喝,这样您就更做到物尽其用了。 所有药品的煎煮时间都是一样的吗?个别药物,药性升发、质地轻扬,煎煮时间长了以后气味散失严重,有效成分损耗较大。例如,治疗感冒的具有发散作用的药,煎煮时间就不宜过长。 怕苦,熬药时能加糖吗?不建议您煎煮过程中加糖。因为糖在煎煮过程中也会分解出一些成分可能会影响药效。如果您需要加糖的话,建议您在煎煮结束后将糖加入药汁中。 熬糊的药是不是要加水再煎?不可以!中药饮片熬糊以后可能会发生不可预料的反应,为防止发生不必要的副作用,建议将熬糊的药渣倒掉。 特殊煎煮法将先煎的药放进药锅,加入凉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30分钟(也有煮15分钟或更短时间的,要按照医嘱操作)。再与事先泡好的群药混合,一起按常规法煎煮。 后下 主要针对易挥发、易分解类药材。煎煮时间较短,一般在出锅前五至十分钟放入,不可久煎。一般是按照煎煮次数,分次放入。 另煎 指不与其它药物同煎的单独煎煮。首先将另煎药物倒入药锅内,用凉水浸泡30分钟后,煎煮30分钟至1个小时(具体时间请遵医嘱),然后将滤出的药汁与群药煎出的药汁混合后服用。另煎的药多为贵重药物,比如人参、西洋参、西红花、冬虫夏草等。在此建议:另煎的药物,口感好的药渣可以嚼着吃;不好吃或嚼不动的,您可以把药渣和其他群药放在一起煮,充分发挥其作用。 包煎 主要针对粉末状、粘性强、绒毛较多的药材,需要单独放在布包内和其他群药一起煎煮。这样可以避免药液浑浊或糊锅,同时一些绒毛较多的药材,在药液中浓度过高时会刺激咽喉,易引起呛咳或呕吐,包煎后可避免此副作用。包煎药物不需单独煎煮,但不可将布包打开。 冲服 主要针对易溶解、易挥发及贵细药材,不需煎煮,只用药汁等冲服即可。如易溶解的芒硝、易挥发的冰片等或贵细药材三七、沉香、琥珀等,通常会粉成细末随药冲服,避免药材浪费。 烊化 主要针对胶质类药物,需要用热水或热药汁融化以后服用,不需要煎煮,避免药物的浪费。如阿胶,一般将阿胶砸碎成小颗粒,投入到热黄酒或热药汁内,搅拌溶化后与药汁一起服用。 中药煎法还有很多,像麻黄先煎去浮沫、吴茱萸水洗七次、加酒煎煮、加醋煎煮、加绿茶煎煮等等,不胜枚举,功效各异,在此不再赘述。 您也无需担心,如有特殊煎煮要求,医生会特别提示您,并告知具体煎法。
什么是风湿病?风湿性疾病是泛指影响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如肌肉、滑囊、肌腱、筋膜、血管、神经等的一组疾病。其病因可以是感染性、免疫性、代谢性、内分泌性、退行性、地理环境性、肿瘤性、遗传性等。中医学认为,风湿就是风寒湿气侵袭人体,闭阻经络,致使气血远行不畅引起的肌肉关节麻木疼痛,区伸不利或肿大。中医文献中提出的病名有:“风湿”、“历节病”、“ 白虎风”、“痛风”、“漏肩风” “鹤膝风”等。常见风湿病主要症状:(出现以下情况的患者请及时到风湿病科就诊)疼痛(非外伤性原因)是风湿病的主要症状,关节痛、颈肩痛、腰背痛、足跟痛往往是风湿病的主要表现,有时还伴有关节肿胀。类风湿性关节炎 常有对称性的小关节疼痛、肿胀、晨僵(晨起病变的关节在静止不动后出现较长时间的僵硬,如胶粘着的感觉,在适当的活动后逐渐减轻称为晨僵。),常常累及的部位是双手腕、掌指及近端指间关节,其他关节如肘、肩、踝及脚趾关节等也易被累及。强直性脊柱炎 多见于年青人,一般早期出现下腰痛及臀部疼痛,晨起、夜间 、休息时疼痛加重,活动后减轻,关节肿痛常始于下肢大关节如髋、膝、踝等,多为非对称性,骶髂关节病变是其突出表现之一。痛风性关节炎 多见于男性,以急性单关节炎症为主,起病急骤,剧痛难忍,脚大拇趾是好发部位,也可以发生在足踝、足背、膝、肘、腕、手等单关节,局部红、肿、热、痛。有时也应和反应性关节炎鉴别。骨关节炎 是一种退行性关节病,就是俗称的骨刺、骨质增生,多见于中老年人,发病隐匿,关节疼痛常累及膝、髋、踝、脊柱及双手远端指间关节,上下楼疼痛,下蹲起立受限,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风湿寒性关节痛,也叫风湿症状,产后风湿症 病人周身怕风怕冷,遇风冷后全身肌肉关节冷痛,保暖后可改善,多见于女性。银屑病关节炎 20~40%的银屑病(牛皮癣)病人会并发关节肿痛,临床上归属反应性关节炎。结节性红斑 常见症状是双下肢红色触硬结节(类似蚊虫叮咬后的红疙瘩),或伴发热、关节疼痛。多见于白塞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 多见女性,常见持续口干、甚至反复龋齿、腮腺肿大,眼干、甚至欲哭无泪,皮肤干燥等。白塞病 反复口腔溃疡甚至外阴溃疡,可以并发眼炎、结节红斑等。雷诺氏征 当手指遇冷或遇凉水时指端变得苍白,随后变紫,变潮红,并伴有痛疼,或伴有指(趾)端的麻木、疼痛,严重的可有皮肤溃破,它可见于多种风湿病,如系统性硬化病、红斑狼疮、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等。多发性肌炎/皮肌炎 可有全身肌肉(尤其颈背肌、四肢近端肌肉)疼痛、肌无力,夜间痛晨起重,休息后减轻,肌酶升高、肌电图表现为肌原性损害等。同时应与风湿性多肌痛、纤维肌痛综合征鉴别。系统性红斑狼疮 多见于年轻女性,反复发热,经抗生素治疗无效,或面部红斑、或严重脱发、或关节疼痛、或口腔溃疡、或雷诺现象等,有时单纯发热也应该与成人still病鉴别。风湿病误诊误治时有发生: 风湿病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近二十年的事。由于是一门新兴的专业,它的基础理论及临床实践还处于发展阶段,专门从事风湿专业的人员很少。目前全国相当多的医院还没有风湿病专业、未建立风湿病专科,致使风湿病患者常常投医无门。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知晓率很低,人们对风湿病的认识相当匮乏,多数人对风湿病错误地认识如:关节痛+类风湿因子阳性=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痛+抗“O”阳性=风湿热;关节痛+血尿酸高=痛风。不仅仅是普通人,相当一部分医务人员也存在近似观念,谈起脊柱关节病、干燥综合征、血管炎等,可能很多人没听说过,更不用提这类疾病的预防常识及正确治疗方法。按流行病学统计,中国的风湿病患者至少一亿两千万以上。专业人才的不足,大量的病人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其后果是可怕的。以类风湿关节炎为例,如果初发病两年内,不能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75%的病人会终生残废 。风湿病的主要治疗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类疾病目前已成为临床主要治疗方案,主要是在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一是合并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既可加强其解热镇痛之疗效,又可弥补非甾体类抗炎药疗效不持久、不能控制病情进展的不足;二是合并使用改善病情药,通过调整全身气血阴阳的盛衰,既能改善临床症状,使联合用药能充分发挥药效作用,又能根据已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副作用进行辨证治疗;三是合并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者,在激素减量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疾病的反跳,配合中药治疗能有效减少患者对激素的依赖,起到“增效减毒”之功。所以我们强调中西医结合,中医辨证结合西医规范治疗,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风湿病治疗关键在于早期治疗,而早期治疗的前提是早期诊断,所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风湿病极为重要,如果您或你的亲朋有上述相关症状,请及时到风湿病科就诊咨询,及时明确诊断,争取最佳治疗时机。 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 市中医医院 风湿病科咨询电话:0532-83777283
痛风患者如何预防痛风石反复痛风发作的病人,在耳轮、关节周围可以出现灰白色的硬结,称为痛风石。痛风石是痛风特征性病变。痛风石实质上是尿酸盐结晶,在显微镜下这种灰白色物质为针状的结晶,痛风石易在耳轮处出现可能与耳轮处血液的酸碱度(PH)偏酸有关,因为血尿酸在酸性环境中容易沉淀。血液中持续高浓度的尿酸是形成尿酸结晶的基础,所以,痛风石形成的速度、大小、多少与血尿酸浓度高低及持续的时间成正比。痛风石作为一种异物,沉淀在脏器,必然会引起炎症反应,导致相应器官、组织的功能障碍。痛风石沉积在皮肤上可以导致皮肤溃烂,沉积在关节腔或关节附近,可以破坏关节,造成关节畸形,以致影响日常生活,伸张中的痛风石导致肾绞痛发作,出现血尿,少数病人因大量痛风石阻塞了肾小管,或巨大的结石阻塞了输尿管而引起肾盂积水,继发感染、肾功衰竭。所以临床上控制血尿酸,碱化尿液,促进血尿酸排泄尤为重要。碱化尿液药物最常用的是碳酸氢钠片,虽然价格便宜,但是碱化尿液效果差、达标率较低:尿PH值仅有10%-20%的达标(尿液PH值在6.2-6.9之间),绝大部分尿液PH值7又可以形成草酸钙及其他类结石。因此碱化尿液过程中要检测尿Ph。友来特碱化尿液效果好,可以将尿酸快速下降到理想范围内。碱化尿液,增加尿酸盐溶解度,有利于尿酸盐从体内排出,从而达到降低血尿酸的目的。碱化尿液有助于结晶溶解,预防肾结石形成。
~~转自王文龙 风湿科普大全大家好!我是类风湿关节炎,有人叫我“类风湿”,有人叫我“类风关”,医生叫我“RA”。 自行上次醉酒后,吐露了真心话:类风湿关节炎自述(危害篇):虽然你害怕我,但我比你想的更可怕,很多人就更怕我了!我知道,大家不仅在身体上被我击垮,在精神上也承受很大压力。现在大家对我都是畏而远之,我变得很孤独了! 我还是很希望和大家做朋友的!因此,今天再说说真心话:虽然我很可怕,但我也是可以被驯服的! 你们的武器实际上是很多的,之所以不能制服我,是因为你们不了解这些武器的特点。 武器1:小米+步枪。共产党小米加步枪战胜了拥有精良武器的800万国民党大军,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如果把类风湿关节炎比喻成拥有优良武器的800万国民党大军,甲氨蝶呤(风湿药物说明书系列之三:甲氨蝶呤:真正的治疗风湿病的“神药“)、来氟米特、柳氮磺胺吡啶(风湿药物说明书系列之二: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柳氮磺胺吡啶:了解这些细节,它才能治疗您的病?)、羟氯喹、帕夫林、艾拉莫德等口服药物就相当于小米加步枪了。之所以称之为“小米加步枪”,是因为这些药物短期内作用弱,起效慢,2-3个月起效,需要使用2-3年,甚至更久!因此,若想取得革命胜利,需要坚持,坚持,再坚持! 武器2:飞机大炮。前面提到“小米加步枪”,虽然在不懈坚持下可以取得革命胜利,但很难快速解决眼前疼痛问题。如果想速效,需要使用飞机大炮,就是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塞来昔布、双氯芬酸、洛索洛芬等)或激素(地塞米松、倍他米松、泼尼松、甲泼尼龙等)。值得注意的是,只靠飞机大炮还是不够的,小米加步枪一定要及时跟上,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武器3:巡航导弹无论是小米加步枪,还是飞机大炮,都很难一下子端掉敌人的老巢。但巡航导弹却可以,因为它速度快、精度高、威力大。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巡航导弹就是通常所说的生物制剂(益赛普、安佰诺、类克、修美乐、雅美罗等)。生物制剂(生物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您想知道的都在这里(建议收藏备用))的特点是直接对抗体内的炎症因子,快速破坏炎症通路,迅速控制病情。缺点是价格相对高,但近年来大降价,以后也会越来越便宜! 总结一下:如果您想临时解决疼痛问题,请用飞机大炮(止痛药/激素);如果想长期缓解,请选择小米加步枪(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柳氮磺胺吡啶、羟氯喹、帕夫林、艾拉莫德)或巡航导弹(生物制剂)。建议您首选小米加步枪,并长期坚持。如果病情控制不佳,巡航导弹击垮敌军司令部,小米加步枪长期维稳是一个不错选择。 我虽然和大家说了很多真心话,但您不要太兴奋,因为您只能控制我,但无法彻底摆脱我,也就是说类风湿关节炎目前还是无法断根的!告诉您能断根的人,不是骗子,就是无知者,不要相信,如果您相信了骗子,您的关节和内脏将被我吞噬(类风湿关节炎自述(危害篇):虽然你害怕我,但我比你想的更可怕)! 宋彩霞医生的话:本文作者是西医出身,所以,很好的科普但是没有中医中药,我认为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不管小米加步枪还是飞机加大炮,还是巡航导弹,都是很好的攻伐武器,但是,作战中武器重要,后勤保障工作也很重要呀,我们打败了日本鬼子,八年抗战的胜利离不开广大老百姓的后勤保障支持,也离不开游击队的功劳,我觉得中医中药在整体调节增强抗病能力的同时也可以参与作战,功不可没!
针对这些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常见的问题,这篇文章可以很好地回答。 类风湿关节炎可以停药吗?在临床中,不少病人问医生: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一段时间后,关节不痛了,是不是可以不用吃药了?还有另一些病人则不解:类风湿关节炎往往是不能被治愈的,治疗的目的又何在? 关节不痛了,也要治疗一般而言,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症状是关节疼痛。由于类风湿关节炎特有的病理关节滑膜炎改变,病人往往还有关节肿胀。 针对关节肿与痛,目前现有的药物,如口服的非甾体抗炎药(如双氯芬酸,布洛芬、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等)和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是有效的药物。 病人服用上述药物后,病情常可得到控制,但是关节内部的病变(如滑膜炎症、滑膜增生、软骨下破坏及骨侵蚀等)过程并未真正停止,只有较长时间应用改善病情的药物(简称为DMARDs,常用的有甲氨喋呤、来氟米特、羟氯喹、柳氮磺胺吡啶等以及近年来上市的类克、益赛普等生物制剂),才能阻止病情的进展。 特别要提醒的是,有些病人相信夸大疗效的广告,通过邮寄方式或在东南亚和港澳地区购买的类风湿的“特效药”,往往就含有上述非甾体抗炎药和和糖皮质激素。譬如,无良厂家在一些中药粉中加入了强的松或地塞米松(另一种中长效的糖皮质激素),以及吲哚美辛(即消炎痛)。服用上述药物后,疾病多在短期内症似得到了控制,病人就此停止了进一步求医,不再找专科医生诊治。在服药一段时间后,需要服用的“特效药”的量越来越多也不能控制症状,等到体形变胖,甚至出现压缩性骨折、消化道出血等副作用方知上了当,但已错失了早期诊断和治疗的良机。 保护关节是目标在现实生活中,病人更多关注的是关节痛与不痛,肿与不肿。风湿病专科医生不但关注病人的肿与痛,还关注药物能否阻止骨与关节的破坏。 因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原则是给予非甾体抗炎药,必要时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尽快缓解疼痛和肿胀。同时会尽早使用DMARDs,以减少或延缓骨破坏。 目前的研究发现,关节肿痛和关节破坏由不同的信号通路在控制,有时病人关节并无肿痛,但是关节破坏还在悄无声息地继续进行。所以,在当今类风湿关节炎不能被根治的情况下,防止关节破坏,保护关节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是我们的最高目标。 要达到此目标,一方面,要把握好治疗时机,早期积极、合理地使用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DMARDs);另一方面,坚持长期服药治疗也很重要,此类药物中化学合成药往往起效需要4~8周,一定要有耐心。近年来上市使用的生物制剂也是很好的选择,可以有效阻止关节的破坏,预防残疾,副作用小,使用方便(一般都数周或数月使用一次)。只是相对传统药物每年的治疗价格要贵一些。生物制剂类药物在使用时候也要注意至少在半年以上,切忌像激素一样使用1-2次,反而带来不好的影响。 做好随访,及时调整用药要明确的是,经治疗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缓解,不等于疾病的根治;近期有效也不等于远期有效。DMARDs可以延缓病情进展,但不能治愈类风湿关节炎,基于这一点,为防止病情复发,原则上不停药。 当然,由于目前使用的抗风湿药大部分存在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和增加感染的可能。所以,为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用药过程中应严密观察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并随时调整剂量。 病人该怎么配合呢?早期、急性期或病情持续活动的病人应当每月随访一次,直至病情得到控制。 处于缓解期的病人可以每三个月至半年随访一次,医生根据病人病情活动情况及时调整用药,以达到病情缓解或低度病情活动的目的。 当病人关节肿痛减轻后,可尝试减少非甾体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的用量,甚至停用,尤其是年纪偏大、有冠心病、高血压合并使用阿斯匹林、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史的病人。除非出现感染、肝功能损害、骨髓抑制和计划妊娠等特殊情况,DMARDs应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较长期使用。 来源:风湿康复
应用糖皮质激素,应补充维生素D多年来糖皮质激素(GC)在风湿病、肾病、血液病及肿瘤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多种相关疾病的预后得到明显改善,而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骨质疏松(GIOP)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GC使用初期即可发生GIOP,GC对骨密度的影响与使用时间相关。GC剂量越大,骨量丢失越多。GC无安全阈值,即使长期小剂量GC吸入治疗也可导致多部位的骨量丢失。停用GC后骨量可部分恢复,但已发生的GIOP性骨折是不可逆的。骨折与骨密度不平行,GIOP患者未出现严重骨质疏松也可发生骨折。 对于预期使用超过3个月的患者,无论GC的量多少,建议开始同时给予钙剂和普通或活性的维生素D(推荐等级A)。每日摄入钙元素1200-1500mg,维生素D800-1000U。活性维生素D包括骨化三醇,阿法骨化醇,骨化三醇0.25-0.5ug/天,阿法骨化醇0.5-1.0ug/天。活性维生素D更适合老年人,肾功能不全,1α羟化酶缺乏者,并还具有免疫调节和抗跌倒作用。 疾病本身也在影响骨密度和骨骼质量60例20-30岁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在诊断初未接受治疗前,检测腰椎及髋部骨密度,发现仅有12%的患者骨量正常。风湿免疫疾病患者有较高的骨折风险。12.3%的SLE患者在诊断后一年内出现至少一次骨折,其风险超过健康对照人群的5倍左右。另一项中国的研究显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无临床症状的脊椎压缩骨折发生率在20.4%,更重要的是这些发生骨折的患者有三分之一骨密度在正常范围。随着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平均寿命在延长,骨折的发生对于他们的健康是种严重的威胁。与对照组相比,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各年龄阶段都有较高的骨折风险,所有年龄及各部位的骨折风险比值为1.51。 维生素D的生理作用维生素D经典作用为调节钙、磷代谢及PTH分泌等。维生素D受体遍布人体各组织器官,除经典的小肠、骨骼、肾脏、甲状旁腺以外还包括:骨骼肌、心肌、乳腺、卵巢、前列腺、皮肤、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神经等等,发挥着广泛的作用。很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维生素D的不足及缺乏关系密切。很多疾病与低维生素D水平相关,如早产、HIV携带者、呼吸系统感染、佝偻病、低血钙、喉喘鸣、哮喘、1型糖尿病、食物过敏、自闭症、身体肥胖、高血压、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发性硬化、阿尔茨海默病、软骨病、骨质疏松、肌少症、跌倒、骨折、认知缺陷、癔症等。 维生素D可增加肠钙吸收,促进骨骼矿化,促进成骨细胞形成骨胶原及骨基质,抑制甲状旁腺激素,抑制骨吸收。 维生素D可减少跌倒,提高膝关节伸缩力量,提高握力和跳跃测试,提高步速测试,改善站立行走平衡测试。可减少骨折风险,降低死亡风险,改善生活质量。 影响维生素D水平的因素有:糖皮质激素的应用;避免日晒;疾病因素导致活动受限;疾病导致多系统损伤,如肝脏、肾脏,使活性维生素D合成减少。 风湿病与维生素D1.风湿免疫疾病患者多存在较低水平的维生素D一项强直性脊柱炎荟萃分析显示患者25(OH)D水平,1,25(OH)2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一项骨关节炎的荟萃分析显示,多项相关分析都得出患者有较低的维生素D水平,同时维生素D水平可能与疾病进展相关。 另一项研究显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其维生素D水平低于对照组。该研究还发现,将57例SLE患者根据25(OH)D水平分为两个亚组,结果显示25(OH)D水平<30ng/ml组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25(OH)D水平>30ng/ml组的。 2.较低的维生素D水平可能与疾病的活动进展相关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CRP水平>60mg/L组的患者其1,25(OH)2D的水平明显低于CRP在20-60mg/L和<20mg/L组,说明1,25(OH)2D可能减缓疾病进展。 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骨折糖皮质激素诱导骨质疏松专家共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指出:对于预期使用超过3个月的患者,无论GC的量的多少,建议开始同时给予钙剂和普通或活性的维生素D。适当剂量的活性维生素D能促进骨形成和骨矿化,并抑制骨吸收。有研究表明,活性维生素D对增加骨密度有益,能增加老年人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降低跌倒的风险,进而降低骨折风险。肌少症共识指出1,25(OH)2D3和艾迪骨化醇(活性维生素D类似物)可诱导成肌细胞的分化,活性维生素D使用可增加肌肉强度和减少跌倒风险。 65岁以上老年人死亡的首位原因是跌倒。跌倒是导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90%的骨质疏松患者发生脆性骨折是由跌倒引起的。有学者提出“预防骨折应从关注骨质疏松症转向防止跌倒”的观点。 骨化三醇可增强肌肉力量,预防跌倒。维生素D水平与下肢肌力相关。54名年龄超过65岁的健康妇女,观察发现25(OH)D水平>50nmol/L其下肢肌力(膝关节伸展)明显高于25(OH)D水平<50nmol/L组。当25(OH)D浓度小于25nmol/L时,握力损失率升高超过30%,当25(OH)D浓度超过50nmol/L,无论握力还是四肢肌力下降率都显著低于低水平维生素D组。 骨化三醇可以上调肌纤维上VDR受体的表达。活动受限的老年妇女补充维生素D4000IU/d4个月,治疗组肌细胞核维生素D受体浓度提升30%,肌纤维量提升10%。 荟萃分析表明维生素D可有效预防跌倒,平均降低跌倒发生率22%,同时可最高达49%。口服骨化三醇可有效降低跌倒发生率。口服骨化三醇治疗3年后,与安慰剂组相比,骨化三醇患者组的平均每年跌倒率下降38%。 1,25(OH)2D3可促进肠钙吸收,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质量,减少骨折发生,促进骨折愈合,同时可增加Ⅱ型肌纤维,增加肌肉强度,改善身体平衡性,减少跌倒发生,同时具有免疫抑制作用,抑制炎性因子表达。 总结综上,无论糖皮质激素剂量大小,只要预期使用三个月就需要接受糖皮质激素骨质疏松的防治。 部分风湿免疫疾病本身就引发骨质疏松及骨折,而且骨折的发生有可能发生在骨密度正常的状态下。 多种风湿免疫性疾病普遍存在维生素D水平较低的情况,而且研究显示部分疾病的炎症、活动及进展与维生素D相关。 骨化三醇是维生素D经过体内肝脏肾脏激活的最高活性维生素D,是一种激素。在体内有多种靶器官,有着非经典及经典生理作用。 骨化三醇可以有效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发生率,增强肌肉力量减少跌倒的发生,并具有免疫抑制的作用。 来源:中国风湿病公众论坛
医学界风湿免疫频道~~来源丨余金泉医学科普补钙是不是真的会引起肾结石或肾结石加重?怎样才能合理地补钙? 在风湿免疫科,不论是因为使用糖皮质激素防治骨质疏松需要,还是疾病本身影响,需要使用钙剂的病人很多。然而,很多病人担心补钙会引起肾结石,或者已经有肾结石的病人担心肾结石加重。那么,补钙是不是真的会引起肾结石或肾结石加重? 1.结石是怎么形成?泌尿系结石(包括肾结石在内),形成的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主要受到遗传、环境和营养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 泌尿系结石大多为草酸钙结石(70%-80%)。已有的研究提示草酸钙结石的形成主要取决于草酸浓度。虽然泌尿系结石主要是草酸与钙结合而形成草酸钙结石,但是形成的关键不在于钙质摄入的多少,主要还是取决于草酸浓度的高低,在草酸钙结石形成机制中,草酸的作用要比钙质大得多。 2.是补钙引发了结石吗?草酸对泌尿系结石形成的影响远远超出您的想象。哪怕不补钙,当草酸浓度过高,草酸也可以跟骨中释放的钙结合形成新的结石或使原有的结石增大。所以,限制钙的摄入,并不能减少泌尿系结石的形成。 与此相反,低钙饮食会使多余的草酸盐进入血液,反而更容易引发泌尿系结石的发生。适当补钙的过程,肠道中多余未吸收的钙与饮食中的草酸成分结合形成不吸收的草酸钙,反而减少了肠道来源的草酸吸收。反而可以预防结石的发生。 综上所述,不论是因为使用糖皮质激素防治骨质疏松需要,还是疾病本身影响,需要使用钙剂时适当合理补钙,并不会增加或加重泌尿系结石的发生。 3.对于易“上火”的患者,怎样补钙比较好?钙剂常见的不良反应,倒是有的。有部分病人会引起便秘的症状,也有部分病人服用钙片后易出现广东人说的“上火”的症状。对于这部分病人,改用咀嚼片或液体钙可能对避免上述不良反应会有所帮助。
引言有些病友会因为生活和工作的忙碌而忘记服药。事实上,如果只是一两天忘了服药,后果还不会很严重,如果连续很多天都忘了服药,可能就会出问题了。 有些治疗强直的药物服用时机是比较容易忘记的。那为了防止忘记,病友们可以尝试将服药与日常必须要做的事建立联系。例如,你可以把药物放在厨房显眼的位子,你就不会忘记在吃饭前后要服药了。 很多患者在使用生物制剂感觉症状缓解后,便误以为病好了便自行停药,从而造成病情复发,治疗功亏一篑。这类疾病也要进行长期的规范治疗,在病情控制后可以减量但不能停药,完全停药会造成病情反复。 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类免疫相关因素导致的慢性病,长期治疗对控制该病、防止疾病进展非常重要。长期治疗的内容之一是坚持按医嘱服药,然而,有些病友可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很好地做到这一点。其实,不坚持按医嘱服药对控制强直病情非常不利。 今天小编就将影响病友们坚持服药的6种原因呈现给大家,大家可以对照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过类似的念头或困扰。针对每种原因,小编也给出了一点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1、药太贵了,省着点吃有些病友可能会因为经济条件有限,药物本身比较贵,就省药,服用比医嘱更少剂量的药物。若是遇上治疗效果好但又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内的生物制剂,有些病友会选择减少打针频率。 其实,经济困难的状况,病友们可以明确地告知医生。医生会尽可能在你经济状况可负担的基础上选择适合你的药品。此外,医生那里可能会知道一些药品援助项目,若你条件符合,医生也会积极辅导你申请药品援助,帮助病友减轻经济负担。 2、担心副作用,不敢服药因为副作用的发生或担心副作用的发生而停药这种事,并不少见。例如,肠胃不适就是非甾体类抗炎药常见的副作用。 当药物出现了明显副作用时,建议病友们告知医生,让医生来评估你是否是该换别的药还是有其它症状需要合并治疗,切不要擅自做主。 3、觉得好些了,没必要服药有些病友在症状减轻或疾病进入缓解期后,就觉得没有再服药的必要了。事实上,疾病没有真正稳定下来就中断服药,症状很可能在停药之后的一段时间内,突然更严重地复发。所以,为了保证药物真正发挥作用,即使感觉好些了,也应该坚持按医嘱服药。如需停药或减药,请遵从医生的建议。 4、总是忘记吃药有些病友会因为生活和工作的忙碌而忘记服药。事实上,如果只是一两天忘了服药,后果还不会很严重,如果连续很多天都忘了服药,可能就会出问题了。或者,将每次要服用的药物用小盒装着随身携带,再用手机设置好闹钟,这样每到服药时间,闹钟就会提醒服药啦。有些治疗强直的药物服用时机是比较容易忘记的。那为了防止忘记,病友们可以尝试将服药与日常必须要做的事建立联系。例如,你可以把药物放在厨房显眼的位子,你就不会忘记5、忘了医生的嘱咐有些药物有特定的服用时间,比如医生会说是餐前还是饭后服,是早上还是晚上服,要不要戒酒等等。如果你忘记了医生具体的嘱咐,记得打电话问问医生,并做好笔记。 6、药用完了,没来得及买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前购置。在药快用完的时候,就去医院买些回来,别等到药瓶空了才去买,毕竟不是每次药瓶空了的时候,你和医生都同时有空。特别是在旅行期间,建议多带点药,不要带得刚刚好。有时候计划赶不上变化,又或者万一中途丢了呢。
作者 | 福建省人民医院风湿科 俞烜华来源 | 省人民风湿科俞烜华医师痛风是可以治愈的风湿病,然而抗击痛风过程漫长,存在许多误区。误区1:激素猛于虎,选用需谨慎1)很多人谈激素色变,激素的副作用很多,比如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骨质疏松、白内障、胃出血等。因此很多人认为“激素猛于虎”,能不用就不用。 值得注意的是激素的这些副作用都是长期使用所致。痛风急性期,若需要使用激素时,在风湿科医师指导下短期使用,同时配合预防激素副作用的药物,一般而言对我们的身体是影响不大的,所以大可不必杞人忧天。 2)激素并不是痛风急性期抗炎止痛的常规武器,而是作为终极武器使用,就像原子弹一样。那么什么样的痛风患者需要使用激素呢? 一般而言,当非甾体抗炎药或秋水仙碱无效或不能耐受时,或是严重反复发作的急性痛风,或是晚期、已经出现机体功能损害比如肾功能受损(此时已无法使用秋水仙碱及非甾体抗炎止痛药),这类患者短期使用激素是可以的。 误区2:关于秋水仙碱的用法1)目前认为痛风急性期使用低剂量秋水仙碱与大剂量秋水仙碱相比同样有效而且副作用明显减少(国内外痛风诊治指南推荐急性期使用秋水仙碱 0.5 mg,每日 3 次),过去吃到拉肚子的中毒剂量的用法犹如“饮鸩止渴”,已被淘汰。 2)非急性期需要用秋水仙碱吗? 痛风缓解期的首要任务是降尿酸治疗没错,但痛风缓解期是需要同时使用秋水仙碱预防性抗炎。所谓的预防性抗炎,就是在服用降尿酸药物的同时,每天吃0.5mg(1片)的秋水仙碱,指南推荐疗程不少于半年。 因为,服用降尿酸药物以后,血尿酸水平骤降,容易诱发痛风的急性发作,加用小剂量的秋水仙碱,不但可以减少痛风的急性发作,还可以减少尿酸的反复波动,更有利于持续平稳降尿酸达标。 误区3:痛则治不痛不治临床上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类 “好了伤疤忘了痛”的患者,在痛风急性发作时会积极配合治疗,但在缓解期的时候立马停药,早把医生交代的医嘱忘到“九霄云外”,继续海吃海喝。 殊不知痛风治疗除了急性发作期治疗,痛风治疗的关键在于慢性维持期治疗,只有把血尿酸控制达标了,才能从根本上控制痛风性关节炎的再次发作及防止由高尿酸血症导致的相关疾病。 若只是“痛治、不痛不治”完全是“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控制尿酸水平,以后的痛风发作将会越来越频繁,由此带来的远期危害往往十分严重,如关节畸形、尿酸性肾病、脑卒中、心肌梗塞等,所以治疗痛风是个长期的工程,任重而道远。 误区4:降尿酸过程中痛风发作1)存在这样一种常见现象:降尿酸过程中痛风患者吃完降尿酸药后反而痛风发作,此时很多患者会认为是降尿酸药“惹的祸”,便“气愤”地把降尿酸药给停了,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后果是痛风继续长期发作而无法治愈。 2)降尿酸治疗过程痛风复发或加重,这是降尿酸药有效的反应。痛风患者使用降尿酸药之后尿酸降得很快,患者体内的尿酸盐结晶会溶解成尿酸盐颗粒,如同“雪人溶化”。 尿酸盐结晶上掉下来的尿酸盐颗粒沉积到身体别的关节上,产生疼痛,这也正是药物起效的一个过程。 这时我们应该做的则是联合使用秋水仙碱或抗炎止痛等药物预防痛风复发。缓解疼痛的同时平稳降低尿酸,如果能使血尿酸水平维持360umol/L以下(存在明显痛风石的患者建议控制血尿酸水平维持300umol/L以下),体内沉积的痛风石才能逐步溶解消失,就不再发作了,从而达到治愈痛风的可能。 PS:宋医生自己的话送给各位病友和家属痛风病切忌疼痛时治疗,不痛就万事大吉,有的病人误以为自己注意饮食就可以其实,饮食只占百分之十到二十,有的病人忌不住口,缓解期也不治疗,殊不知,高尿酸正在默默的侵害着你的各个关节,正在慢慢损害你的肾脏,等你被疾病折磨被迫要治疗的时候,其实,医生的办法也起效甚微了,身体是自己的,请对自己和家人负责,祝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