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酸的强大功效:抗癌、防中风、治疗萎缩性胃炎、延缓老年痴呆什么是叶酸?四氢叶酸叶酸,又称维生素B9,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为人体细胞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元素之一,由于其是从绿色蔬菜的叶子中提取的一种营养素,所以俗称叶酸。叶酸被吸收进入人体后可以影响人体DNA、RAA、血红蛋白的合成,参与氨基酸代谢,还能够催熟骨髓幼小细胞等,足量的叶酸是保证身体健康的条件之一。值得一提的是人体并不能自我产生叶酸,因此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取,而叶酸具有很强的水溶性,因此叶酸在人体内很容易被吸收,因此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并不会缺乏叶酸。但对于老人、小孩、孕妇等特殊人群而言,由于需求量增加或者摄入量减少,会导致叶酸相对缺乏,从而诱发多种疾病,尤其是对于老年人而言叶酸尤为重要。提起叶酸(即维生素B9),可谓是大名鼎鼎、妇孺皆知、人畜无害的良药,它在预防新生儿致畸上功勋卓著,是备孕第一要药,主要作用为:预防新生儿先天性畸形、神经管缺陷,预防孕妇贫血、先兆子痫,促进胎盘发育。不仅如此,它还有一系列匪夷所思的功效。更牛X的是,除了偶发的轻度过敏反应外,它几乎没有任何副作用,即使超最低剂量20倍服用,也不会中毒,多余的会从尿中排出。小编盘点一下,除了备孕之外,它还有那些神奇的功效呢?适用于哪些人群呢?一、中风风险下降73%,延缓肾衰竭2018年5月的《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又爆出一个大新闻:高血压患者的血小板低于218x10^9/L时,叶酸补充的风险下降程度可以达到73%!早在2015年来自中国北大第一医院的霍勇教授的CSPPT试验结果称,超过2万名高血压患者参与的这项随机对照试验表明:在服用降压药依那普利的基础上,每日补充叶酸,可使高血压患者的中风发病率由3.4%降至2.7%,相对风险下降了21%。该研究结果发表于2015年3月15日的《JAMA》上。就在2018年5月,主导这项试验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团队又发表了后续分析结果,血小板低的高血压患者才是补充叶酸受益最为明显的人群,如果患者的血小板低于218x10^9/L,叶酸补充的风险下降程度可以达到73%。本研究纳入了10789名中国高血压成年患者(平均年龄为59.5岁,男性占38%,无卒中和心梗病史),经过4.2年时间的随访,总共发生了371例首次卒中事件,在依那普利单独治疗组,首次卒中发生率最低(3.3%)的病人是高PLT水平和低tHcy水平(<15μmol/l),发生率最高(5.6%)的病人是低PLT水平和高tHcy水平。在联合叶酸治疗组中,高风险卒中病人的卒中发生率降低了73%(HR:0.27;95%Cl:0.11-0.64;p=0.003),而低风险病人的发生风险无明显差异。另外,2016年霍勇教授团队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的论文显示,补充叶酸也有效延缓了CSPPT试验中患者慢性肾衰竭的进展。虽然叶酸好处多多,要怎样筛选出最需要补充叶酸的患者?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血小板的数值。研究显示,血小板低于218x10^9/L时,服用叶酸的收益达到最大化。原因如下: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是目前最准确的独立健康指标,高Hcy是心脑血管病,尤其是脑卒中发生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高Hcy会损伤动脉、心、脑,导致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脑血管病、早衰、癌症,并与50多种疾病相关联。Hcy可以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导致中风和冠心病,而内皮细胞受损还会影响到血小板的聚集,导致血小板数目减少,因此靠一个简单的血常规检查,就能实现评价患者受益的目标。数据统计显示,中国是脑卒中高发大国,每年新发病200万人。脑卒中每年导致死亡150万人,是位居肿瘤之后的城乡居民第二位死因。存活的患者中,约四分之三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重度致残者占40%。全国每年用于该病的治疗费用100亿元以上,国家和家庭的经济负担沉重。相比治疗脑卒中的他汀类药物,叶酸的使用更具性价比的优势,更切合中国的国情。比如“降压药加叶酸”可用于老年正常人群的预防,尤其中国北方人群脑卒中发病率高,而叶酸水平低,补充叶酸的预期要好于西方国家。二、提高精子质量最新研究证明,当叶酸在男性体内不足时,男性精液的浓度会降低,精子的活动能力会减弱,使受孕困难。也可能增加染色体缺陷的几率,增大孩子长大后患严重疾病的危险性。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分析了89名健康男性的精子质量,并记录其每日摄入锌、叶酸、维生素C、维生素E和β—胡萝卜素的情况。结果显示,摄入叶酸水平最高的男性,出现精子异常的几率最低。每日摄入722—1500微克,危险系数会降低20%—30%!准备当爸爸的男性可以适当补充叶酸,比如多吃绿叶蔬菜、水果、豆类食物。三、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多项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叶酸缺乏导致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特别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合并有心血管高危人群和高血压患者推荐补充叶酸,以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中国临床合理补充叶酸多学科专家共识》推荐:对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合并有心血管高危人群,每日口服0.8mg叶酸或联合服用维生素B12可以达到最佳的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效果。四、延缓老年痴呆美国FDA批准婴儿奶粉中可以添加叶酸,作为一种健康食品添加剂,叶酸能促进婴幼儿脑细胞生长,并有提高智力的作用。而对于老年人,叶酸也能起到营养神经的作用。充足的叶酸不仅能减少人体内有害物质对脑血管的损伤,还有助于减少脑神经损伤造成的认知能力下降以及老年痴呆。五、预防老年贫血人到了老年,造血系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退化,容易出现老年性贫血。除了缺铁导致贫血以外,缺乏叶酸也会造成老年人贫血。叶酸是人体细胞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是机体造血的原材料之一。缺少叶酸会导致红血球出现异常,红细胞的成熟也会受阻,临床上表现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会出现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健忘、失眠以及胃肠功能紊乱等不良症状。叶酸缺乏性贫血的老年人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叶酸片补充叶酸,虽是健康保健品,也不可多吃。六、降低患癌症风险叶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为细胞DNA的合成保驾护航,使癌症基因失去活性,从而预防癌症的发生。需要提醒的是,报道称,虽然叶酸对人体的健康非常重要,但是摄入过多会使患癌风险不降反增。通常我们每天从食物中获取的叶酸约300微克,要起到预防效果,中老年人最好额外补充200微克。七、提高抗抑郁症药物药效最近的一些研究发现叶酸缺乏与抑郁症和对抗抑郁药的低反应性相关,也就是说缺乏叶酸会导致抗抑郁药的药效下降。这是因为叶酸在体内转化为甲基活性成分方能通过血-脑脊液屏障,在脑内通过调控多巴胺和5-羟色胺的重要辅因子,间接影响这些神经递质的水平,从而参与抑郁症的发病。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抑郁症患者在应用抗抑郁药尤其是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基础上,合理补充叶酸(建议0.5-2.5mg/d)可以提高治疗的反应性。八、减少风湿免疫性疾病药物的不良反应氨蝶呤被广泛用于风湿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是类风湿关节炎治疗首选药物,但该药的副作用极大,即使是小剂量应用,不良反应仍然常见,例如肝功能受损、恶心、呕吐、腹痛、口腔溃疡等。一些研究结果表明服用甲氨蝶呤的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补充叶酸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指南推荐剂量为5-10mg/周。九、抑制肥胖基因,改善儿童肥胖现象美国的一项小鼠实验发现,怀孕的肥胖老鼠若摄食适量叶酸及维生素B12,将肥胖基因遗传给下一代的风险减少50%,到第三代肥胖基因更是绝迹。研究人员估计叶酸、胰岛素、维生素B12具有抑制肥胖基因的化学物质,令此基因在怀孕期间变得不活跃。如果孕妇补充足够的叶酸,下一代也能养成健康的饮食及生活习惯,相信改善儿童肥胖的问题指日可待。十、治疗萎缩性胃炎、提高Hp根除率有研究表明,服用叶酸对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atrophicgastritis,CAG)、逆转肠化生也有疗效。研究者选取H.pylori阴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7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胃蛋白酶);治疗组给予常规疗法+叶酸、维生素B12,分别于0、12、24周对患者叶酸、维生素B12、临床症状、胃镜及病理活检积分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叶酸、维生素B12能改善H.pylori阴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组织学变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另外一组研究同样观察了幽门螺杆菌(H.pylori)根除疗法结合叶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远期效果。选取123例行H.pylori根除治疗的CAG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联合组(n=71)和单纯根除组(n=52),单纯根除组患者给予标准三联H.pylori根除治疗,联合组患者在根除H.pylori成功后口服叶酸片3mo.在治疗后2年进行胃镜随访,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可操作的与胃癌风险联系的肠化生评估(OLGIM)和萎缩评估(OLGA)分期,根据治疗后2年的13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将联合组患者分为H.pylori根除成功组(n=49)和H.pylori再感染组(n=22),比较3组治疗前后的CAG病变评分。得出结论:H.pylori根除治疗联合叶酸能显著改善CAG患者的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程度,促进其病情恢复,远期应用效果令人满意,且H.pylori成功根除者的效果更好。中老年人为什么容易缺乏叶酸?2018年一项爱尔兰研究首次表明大量50岁以上的成年人面临叶酸缺乏的风险,而根据中华营养协会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60岁以上老人叶酸缺乏的人数约占总人数的1/7,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包括4个方面。①长期摄入不足根据中华医药学会营养分会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老年人对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偏低,而绿叶蔬菜、豆制品等是人体摄入叶酸的主要途径,因此长期的摄入不足导致叶酸缺乏的情况在中国老年人群体中非常常见。②长期饮酒饮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之一,特别是许多老人都有长期饮酒的习惯。临床研究表明长期饮酒会导致慢性酒精中毒,并影响小肠对叶酸的吸收,因此导致及时吃得够但却无法被吸收,最终导致叶酸不足。③慢性消化系统疾病老年人多合并有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等,这些疾病会导致胃酸分泌减少,从而出现明显的消化和吸收不良。其次,慢性肠炎、结肠炎等肠道疾病也会影响小肠对叶酸的吸收。④糖尿病科学补充叶酸是关键虽然服用叶酸的安全性很高,一般无不良反应,但过多服用叶酸也可能是有害的,研究发现过多服用叶酸可能导致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因此科学服用叶酸是关键。①明确自己是否缺乏叶酸同型半胱氨酸血清叶酸在服用叶酸之前,一定要先检查一下身体是否缺乏这种物质,特别是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的患者一定要定期对体内的血清叶酸和同型半胱氨酸进行检测,如果叶酸过低或者同型半胱氨酸过高,则需要补充;如果含量正常,则常规从食物中摄取即可。②根据疾病制定科学的补充计划不同疾病对于叶酸需求是不同的,无论是每天的服用剂量,还是服用周期都是有区别的,因此一定要根据不同的疾病制定科学的服用计划,特别是服药时间不能过长,一把在1-3个月就要对血清叶酸、同型半胱氨酸进行检查。③调整膳食是补充叶酸的首选措施对于叶酸缺乏/不足的个体,首先推荐通过平衡膳食改善叶酸营养状况。绿叶蔬菜、豆制品、动物肝脏、瘦肉、蛋类等是叶酸的良好食物来源,富含叶酸的食物包括藜麦、干大豆或杂豆、腐竹、菠菜、茴香、苋菜、动物肝脏、瘦肉、鸭蛋等。富含叶酸的的60种食物、不妨多吃点④叶酸补充和强化食物叶酸片虽然天然食物中的叶酸相对安全,但叶酸是水溶性的维生素,对光和热不稳定,通过日常饮食补充叶酸可能起不到很好的效果,服用合成叶酸可能是补充叶酸有效的措施之一,因此对于老年人、儿童、孕妇、长期饮酒等特殊人群,建议在饮食摄入的基础下,额外补充合成叶酸的有效且安全剂量为0.4-1.0mg/d。
蚊虫叮咬的药物推荐和联合用药夏季到来,天气越来越热,蚊虫也逐渐多起来,被蚊虫叮咬的人也越来越多。一但被蚊子叮咬,身上起大包,痒得难受就容易去挠,有的会破口流脓,更严重的还会导致感染。据了解,世界半数以上人口因蚊子、苍蝇、水螺及其它媒介传播疾病,如疟疾、登革热等而面临风险。特别是小孩,皮肤比较稚嫩,蚊虫更是比较“喜欢”,那么,被蚊虫叮咬后,用什么药物治疗呢?药店人又如何推荐此类药品呢?常用治疗蚊虫叮咬的药品外用药品:药店常用治疗蚊虫叮咬的有丹皮酚软膏、止痒酊、香荷止痒软膏、罗浮山百草油、曲安奈德氯霉素溶液、清凉油、力康霜、炉甘石洗剂、正红花油、复方氯己定撒粉、六神花露水、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百草止痒膏、舒筋活络油、四季平安油、利多卡因氯已定气雾剂、消肿止痒搽剂、百消膏等等消毒消杀类:美宝维肤膏、蚊怕水、叮菲霜、蚊不叮等等。用药举例(一)丹皮酚软膏成分:丹皮酚、丁香油。功能主治:抗过敏药,有消炎止痒作用。用于各种湿疹,皮炎,皮肤瘙痒,蚊臭虫叮咬红肿等各种皮肤疾患,对过敏性鼻炎和防治感冒也有一定效果。用法用量:外用,涂敷患处,一日2-3次;防治感冒可涂鼻下上唇处,鼻炎涂鼻腔内。注意事项:避免接触眼睛和其他黏膜(如口、鼻等)。用药部位如有烧灼感、红肿等情况应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必要时向医师咨询。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推荐注意:纯中药制剂,不含西药成分、激素以及防腐剂,可放心使用。儿童在成人监护下使用是非常安全的,同时由于是中药制剂,不含激素等成份,相对来说起效较慢,坚持下来就有效果,这是笔者在药店推荐使用时的亲历。同时告诉患者饮食上要忌辛辣和刺激性的食物,少吃油腻的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卖点:纯中药制剂,不污染衣物,效果确切。大人小孩均可安全使用。(二)止痒酊成分:白鲜皮、土荆皮、苦参。功能主治:燥湿杀虫,祛风止痒。用于蚊虫叮咬瘙痒,足癣趾间瘙痒,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用法用量:外用,涂抹患处,一日2-3次。禁忌:创面伤口处勿用。注意事项:外用药,忌内服。推荐注意:纯中药制剂,不含激素、西药成分以及防腐剂,可放心使用和推荐。3味中药燥湿杀虫,祛风止痒,用棉签蘸取药液,涂抹蚊虫叮咬处,有杀虫止痒效果。卖点:纯中药制剂,三味中药配方简单合理,杀虫、祛风、止痒有疗效。(三)香荷止痒软膏主要成分:薄荷脑、樟脑、丁香罗勒油、水杨酸甲酯、桉油。功能主治:祛风止痛,止痒。用于风火牙痛,蚊虫叮咬,头痛腹痛,晕车晕船,伤风感冒,风湿骨痛。用法用量:外用,涂搽太阳穴、印堂穴或患处。禁忌:孕妇及3岁以下的小儿禁用。注意事项:本品为外用药,禁止内服。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切勿接触眼睛、口腔等黏膜处。皮肤破溃处禁用。本品仅用于一般蚊虫叮咬,对黄蜂等螫伤或有全身症状者应去医院就诊。用药后局部出现皮疹等过敏表现者应停用。推荐注意:药性偏凉,有清凉止痒作用,所以孕妇及3岁以下的小儿不能推荐使用。一次使用不能太多,祛风止痛效果较好。卖点:见效快,有清凉感。(四)罗浮山百草油成分:两面针、徐长卿、九里香、辛夷花(略)等等。功能主治:祛风解毒,消肿止痛。用于感冒头痛,虫蚊咬伤,无名肿毒,舟车眩晕。用法用量:外用,涂搽相应穴位或患处。注意事项:本品为外用药,不可内服。 用毕洗手,切勿接触眼睛、口腔等黏膜处。皮肤破溃处禁用。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儿童、孕妇、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本品不宜长期或大面积使用,用药后局部出现皮疹等过敏表现者应停用。用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推荐注意:蚊虫叮咬涂搽患处,感冒头痛、舟车眩晕等应涂搽相应的穴位。卖点:几十种中药组成的处方,安全可靠,有清凉感。联合用药(一)丹皮酚软膏或止痒酊+肤痒颗粒特色:蚊虫叮咬,皮肤瘙痒的患者,可以联合用药。一个外用,一个内服。两种中药,用药安全可靠,特别适用于皮肤瘙痒病,荨麻疹患者。(二)罗浮山百草油+消风止痒颗粒特色:内服外用结合,纯中药搭配,小孩、大人均可应用。适合蚊虫叮咬,皮肤瘙痒者。(三)丹皮酚软膏+皮肤病血毒丸特色:纯中药搭配,湿热血燥者蚊虫叮咬引起的皮肤瘙痒更适合。(温馨提示)蚊虫叮咬引起的皮炎,为昆虫叮咬人的皮肤而引起皮肤病。皮损为丘疹、风团或瘀点,亦可出现红斑、丘疱疹或水疱,皮损中央常有刺吮点,散在分布或数个成群。自觉奇痒、灼痛,严重者可有恶寒发热、头痛、胸闷等全身中毒症状。中医认为其病因为人体皮肤被虫类叮咬,接触其毒液,或接触虫体的毒毛,邪毒侵入肌肤,与气血相搏所致。物理防治方法是居室安装纱窗、沙门,使用蚊帐、电蚊拍等,这样安全有效,特别适合有宝宝的家庭使用。若宝宝被蚊虫叮咬后,应给其剪短指甲,并告诉宝宝不要用手搔抓,避免抓破皮肤。饮食忌辛辣刺激、酒类、海鲜类发物,牛羊狗肉等。另外,维生素B1摄入人体后,一部分代谢产物从汗腺分泌至体表,这种代谢产物有一种使蚊子不敢接近的特殊气味,从而起到防止蚊叮的作用。夏季可以多吃一些含维生素B1的食物或将维生素B1放在水中溶解后擦身、沐浴或喷洒在衣服上。
痛风18问,收藏中国高尿酸血症的总体患病率13.2%,痛风1.1%,已成为继糖尿病之后又一常见代谢性疾病。问题一:什么是痛风?1.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非同日2次血尿酸水平超过420μmol/L,称之为高尿酸血症。2.高尿酸血症患者出现尿酸盐结晶沉积,导致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尿酸性肾病和肾结石称为痛风。3.雌激素不但能促进尿酸排泄,而且雌激素还抑制尿酸在关节形成结晶,痛风患者男女比例高达20:1。问题二:什么是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有相当一部分高尿酸血症患者可终身不出现关节炎等明显症状,称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值得提醒的是:若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关节超声、双能CT或X线发现尿酸钠晶体沉积和/或痛风性骨侵蚀,可诊断为亚临床痛风。问题三: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会遗传吗?1.血尿酸水平遗传可能性为27%~41%。2.痛风遗传可能性为30%,20%的痛风患者存在家族史。3.痛风的发生与环境因素(饮酒、暴食、着凉)的关系更为密切。痛风好发时间为午夜或清晨等。足部血液供应较差,皮温较低,组织液pH低,承受压力大,绝大部分痛风首发关节是第一跖趾关节。问题四: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有何关系?1.血尿酸每增加60μmol/L,高血压发病相对危险增加1.4倍。2.高血压可造成血管和肾脏损伤,影响尿酸排泄,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3.降尿酸药物(别嘌醇、非布司他等)可轻度降低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压。问题五:降压药和降脂药,对血尿酸有什么影响?1.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吲达帕胺)可升高血尿酸。2.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可升高血尿酸。3.ACEI(普利类)和ARB(沙坦类,氯沙坦除外)可升高血尿酸。4.氯沙坦可以轻微降尿酸(约50μmol/L)。5.氨氯地平、西尼地平、硝苯地平对血尿酸无不良影响。6.阿托伐他汀可促进肾脏尿酸排泄。7.非诺贝特可抑制尿酸重吸收。问题六:高尿酸血症患者,易患糖尿病吗?1.血尿酸水平每升高60μmol/L,新发糖尿病的风险增加17%。2.降尿酸治疗可降低高尿酸血症人群糖尿病的发病率,并能降低肾脏、心血管等并发症的发生率。3.胰岛素可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4.SGLT-2抑制剂(恩格列净等)有轻微的降尿酸作用。5.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等药物对血尿酸无不良影响。问题七:无症状高尿酸血症,需要进行降尿酸治疗吗?1.首选非药物治疗,如调整饮食、控制体重等。2.谨慎使用药物治疗。降尿酸药别嘌醇可引起致死性过敏反应,非布司他可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苯溴马隆可引起严重肝功能损害。3.中国、日本的临床诊疗指南建议,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当血尿酸水平≥540μmol/L时开始降尿酸药物治疗。4.欧美地区的临床诊疗指南建议,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仅在合并CKD和心血管危险因素时才需进行降尿酸药物治疗。问题八:痛风患者,血尿酸控制目标值是多少?1.血尿酸长期控制在<360μmol/L时,不仅可使尿酸盐结晶溶解,晶体数量减少、体积缩小,同时还可避免新的结晶形成。2.所有痛风患者血尿酸水平控制<360μmol/L,严重痛风患者<300μmol/L,不推荐将血尿酸长期控制在<180μmol/L。问题九:痛风患者,可选择哪些降尿酸药物?1.痛风患者可选择抑制尿酸合成药(别嘌醇、非布司他)和促尿酸排泄药(苯溴马隆)。2.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可选择别嘌醇或苯溴马隆。3.别嘌醇超敏反应致死率高达30%,与HLA-B5801存在明显相关性,汉族人群携带该基因型的频率为10%~20%,使用别嘌醇之前应进行HLA-B5801基因检测。4.在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中应谨慎使用非布司他,并密切关注心血管事件。5.单药足量、足疗程治疗,血尿酸仍未达标的患者,可考虑联合应用两种不同作用机制的降尿酸药物。问题十:慢性肾脏病合并痛风者,优先选用什么降尿酸药?1.降尿酸治疗有助于延缓慢性肾脏病(CKD)进展。2.慢性肾脏病3期以上(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的痛风者,优选抑制尿酸合成药(别嘌醇、非布司他)。3.非布司他尤其适用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问题十一:服用苯溴马隆的患者,需要同时服用小苏打吗?1.口服碳酸氢钠有一定的降低尿酸的作用,但降尿酸作用非常有限,约为50μmol/L。2.长期服用碳酸氢钠可致水钠潴留,不仅可引起和加重高血压病情,而且可诱发心力衰竭。3.当尿液pH值<6.0时,建议服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使晨尿pH值维持在6.2~6.9,以降低尿酸性肾结石的发生风险和利于尿酸性肾结石的溶解。问题十二:如何正确使用秋水仙碱?1.与大剂量用药相比,小剂量秋水仙碱治疗痛风同样有效,且不良反应明显减少。2.急性痛风发作时,秋水仙碱首剂1mg,1小时后追加0.5mg,12小时后改为0.5mgqd或bid。3.开始降尿酸药物治疗时,由于血尿酸水平波动易诱发痛风急性发作,预防性使用秋水仙碱至少3~6个月可减少痛风的急性发作,用法用量为0.5~1.0mg/日。问题十三:为何肥胖者易痛风发作?1.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患者常伴有肥胖。2.肥胖患者摄入的热量多于消耗,因摄入能量增加,嘌呤合成亢进,尿酸生成增加。3.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可导致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可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4.大多数痛风诊疗指南建议痛风患者控制体重。问题十四:为何饮酒后易痛风发作?1.啤酒和烈性酒增加痛风发作的风险,红酒增加痛风发作的风险证据尚少。2.饮酒导致尿酸水平升高是因为:酒精的代谢增加了三磷酸腺苷的消耗,导致尿酸产生增加;酒精导致血清乳酸升高,从而减少尿酸排泄;酒中含有嘌呤导致尿酸产生增加。问题十五:痛风患者,如何选择蔬果类食物?1.不宜进食过多含糖饮料和糖分(尤其是果糖)含量高的水果,如苹果、橙、龙眼、荔枝、柚子、柿子和石榴等。2.不宜多食香菇、草菇、芦笋、紫菜、海带及粮食胚芽等嘌呤含量较高的植物性食品。3.西瓜、椰子、葡萄、草莓、李子和桃等可适量食用。4.相对而言,柠檬、樱桃和橄榄等对痛风患者有益。5.绝大多数瓜类、块茎、块根类及大多数叶菜类蔬菜,均为低嘌呤食物,建议食用。问题十六:痛风患者,如何选择动物性食品?1.红肉(哺乳动物,包括牛、羊、猪等)中嘌呤含量高于白肉(非哺乳类动物,包括鸡、鸭、鹅等)。2.动物内脏如肝脏、肾脏、心脏中嘌呤含量普遍高于普通肉类。3.痛风患者每日肉类摄入量不宜超过100g。烹饪时,提倡水煮后弃汤食用。4.经腊制、腌制或熏制的肉类,嘌呤、盐分含量高,干扰尿酸代谢,痛风患者不宜食用。5.鸡蛋、牛乳、海参等嘌呤含量较低。问题十七:痛风患者,如何饮水?1.无肾脏病、心力衰竭等禁忌的情况下,每天饮水总量为2~3L,尽量保证每日尿量约为2L,尿酸碱度(pH值)在6.3~6.8。2.分次饮水,建议早、午、晚有3次饮水量500ml左右。3.饮用柠檬水(如1~2个鲜柠檬切片加入2~3L的水中)有助于降尿酸。问题十八:痛风患者,应如何运动?1.剧烈运动可使出汗增加,血容量、肾血流量减少,尿酸排泄减少,甚至可以诱发痛风发作。2.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慢跑、太极拳等)可降低痛风发病率,运动次数以每周4~5次为宜,每次0.5~1h。3.因低温容易诱发痛风急性发作,运动后应避免冷水浴,吹空调。
痒痒痒!一到夏天就长磨人的“小水泡”?今天就告诉你怎么治!一到夏天,最可怕的不是热,而是又热手上还长满米粒大小、透明奇痒无比的“小水泡”。不仅痒到让人怀疑人生,一旦挠破还会脱一层皮。有人认为这是体内湿
量血压十人九错,7大误区别犯了每天早晚量血压已经成了很多退休族的功课但时间久了我们往往只看一个大体数字觉得没啥问题就过了实际上量血压可是一件不折不扣的“精细活”如果得过且过可能会埋下“猝死”的隐患量血
痛风发作:降尿酸药物何时用,何时停?每年的4月20日是「世界痛风日」,这一天也是我国的「全民关注痛风日」。今年痛风日的主题为「强基固本——提升基层医生痛风诊治能力」。痛风疾病有之所以此「待遇」,说明这个疾病很特殊,中高尿酸血症的总体患病率为13.3%,痛风为1.1%,已成为继糖尿病之后又一常见代谢性疾病。那么痛风与高尿素酸血症是什么关系?降尿酸治疗如何开始?如何停止呢?一、相关概念1. 高尿酸血症日常饮食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420μmol/L(成年人、不分男女)。2.痛风血液中的尿酸超过一定浓度(>420μmol/L)后形成结晶沉积在肾脏、软组织、关节等部位,导致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尿酸性肾病和肾结石称为痛风。 3.高尿酸血症≠痛风高尿酸血症是痛风急性发作的病理生理基础,当高尿酸血症患者饮酒、暴饮暴食、受寒、劳累、感染等诱因,可导致血尿酸快速升高,即可诱发痛风急性发作。二、何时用 1.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何时开始降尿酸? 血尿酸 ≥540μmol/L;血尿酸 ≥480 μmol/L,且有下列合并症之一:高血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肥胖、脑卒中、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尿酸性肾石病、肾功能损害(≥CKD2期)的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2.痛风急性发作期,要不要降尿酸? (1)急性发作完全缓解后2-4周后降尿酸降尿酸的药物在用药早期可致血液中的尿酸水平明显波动,可引起关节内外的痛风石或尿酸盐结晶溶解,使血中尿酸增高,从而导致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或移动性痛风发作。故应在痛风急性发作完全缓解后2-4周后再进行降尿酸治疗,并复查肝功、肾功、24小时尿尿酸、肾脏超声等辅助检查。根据个人的体质及高尿酸血症分型选择降尿酸药物。 (2)正在服用降尿酸药物者不建议停用降尿酸药物正在服用降尿酸药物的痛风急性发作患者如药物剂量的改变,亦可使血中尿酸水平波动,故不建议停用降尿酸药物。 3.痛风缓解期,何时开始降尿酸? 血尿酸≥480μmol/L;血尿酸≥420μmol/L,且有下列合并症之一:痛风发作次数≥2次/年、痛风石、慢性痛风性关节炎、肾结石、慢性肾脏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脑卒中、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和发病年龄<40岁。三、怎么用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在选择降尿酸药物时应综合考虑高尿酸血症的分型、药物的适应证及禁忌证。表一:高尿酸血症分型注:FEUA=(血肌酐×24h尿尿酸)/(血尿酸×24h尿肌酐)目前常用的降尿酸药物有别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 1.别嘌醇 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适用于尿酸生成增多型的患者。 「用法」成人初始剂量50~100mg/d,每4周左右测血尿酸水平1次,未达标患者每次可递增50~100mg,最大剂量600mg/d。 「注意事项」可引起皮肤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发生致死性的剥脱性皮炎等超敏反应综合征。服用前需检查肾功,有条件时筛查HLA-B∗5801基因:基因阳性者、CKD4-5期「eGFR<30ml·min-1·(1.73m2)-1」禁用。 2.非布司他 特异性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适用于尿酸生成增多型的患者,尤其是伴有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用法」起始剂量20mg/d,2-4周后血尿酸水平仍未达标,可增加20mg/d,最大剂量80mg/d。 「注意事项」非布司他可引起肝功能损害,超过正常参考值上限3倍需酌情减量或停药。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中应谨慎使用并密切关注心血管事件。 3.苯溴马隆 通过抑制肾近端小管尿酸盐转运蛋白1(URAT-1),抑制肾小管尿酸重吸收以促进尿酸排泄。特别适用于肾尿酸排泄减少型的患者。 「用法」成人起始剂量25-50mg/d,每4周左右监测血尿酸水平,若未达标,则缓慢递增剂量至75-100mg/d。 「注意事项」对于尿酸合成增多/eGFR<30ml•min-1•1.73m-2 /尿酸性肾石症患者禁用,同时应注意大量饮水及碱化尿液。 4.指南推荐 痛风降尿酸一线药物:别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无症状高尿酸血症降尿酸一线药物:别嘌醇或苯溴马隆;联用:单药足量、足疗程治疗血尿酸仍未达标患者可考虑联合应用两种不同作用机制的降尿酸药物,不推荐尿酸氧化酶与其他降尿酸药物联用。 四、何时停 1.血尿酸控制目标 (1)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无合并症者:血尿酸<420μmol/L伴合并症时:血尿酸<360 μmol/L(2)痛风缓解期痛风患者:血尿酸<360μmol/L,并长期维持;伴并发症患者:血尿酸<300μmol/L;多发性/破溃性痛风石、难治性痛风:血尿酸控制在240μmol/L左右,关节炎频繁发作症状改善,再将目标改为血尿酸<360μmol/L,并长期维持;不建议血尿酸长期<180μmol/L,血尿酸过低可能增加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2.血尿酸达标后可以停药么? 尿酸水平<300μmol/L维持6个月以上,痛风石可逐渐溶解、缩小,故血尿酸长期达标可明显减少痛风发作频率、预防痛风石形成、防止骨破坏、降低死亡风险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所有患者需终生将血尿酸水平控制在240-420μmol/L: 大部分患者:需终生降尿酸药物治疗;部分患者(若低剂量药物能够维持长期尿酸达标,且没有痛风石的证据):可尝试停用降尿酸药物,需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将之维持在目标范围。课后小总结痛风这么多不同时期,降尿酸分别怎么降,你记住了么?药药已经把全文知识点总结成一张思维导图: 参考文献1. 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2.《2017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上海)-PARTI-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诊治》3. 痛风相关知识问答(一)(二)(三)中华内科杂志2018 年 11 月第 57 卷第 11 期 4.张艺《420世界高尿酸血症日:莫让[酸痛]与您如影随形》内分泌时间 5.母义明林孝义《实用痛风病学》 人民军医出版社 6.廖二元主编《内分泌代谢病》.人民卫生出版社第3版
抗过敏药物分类及合理使用来源:郑大一附院药学部过敏是指由免疫机制诱导的高敏反应,过敏可以是体液(抗体)或者是细胞免疫机制介导的。过敏的时候可以通过抗过敏药物来缓解过敏症状。下面介绍一下抗过敏药物的分类
放过支架到底能做核磁共振吗?多久可以做?前几日遇到一患者,近期刚完成冠脉支架手术,因病情需要完善头颅MRI检查。问其为何没有约头MRI检查,家属说首诊的医生告诉他们冠脉支架后不能进行MRI检查......类似的事情经常会在临床中遇到,一个医生说不能做,另一个医生却说能做,难免会让患者和家属困惑。1.支架后到底能不能做核磁?很多疾病诊断、随访需要进行头颅磁共振(MRI)检查。而冠脉支架、颈动脉支架也是近年来广泛开展的治疗。于是,临床中经常会遇到有冠脉支架、颈动脉支架或者其他血管支架的患者需要进行磁共振检查。放过血管内支架后,能不能做磁共振检查?多久后可以做呢?答案:几乎所有市面上的冠状动脉支架产品在MRI时都是安全的,可在≤3.0T的MR设备上进行检查。2007年前的外周动脉支架可能存在弱磁性,但通常认为在手术6周后也可以行MRI检查。2.依据是什么?事实上,认为不能做的,就是典型的所谓闭着眼睛、拍脑袋式的超越指南,是有研究证据说不能做?还是见过或听过支架后做核磁出问题的? 国外推荐:早在2007年,美国心脏学会、美国心脏学基金会、北美心脏成像学会、心血管磁共振学会,联合发布科学声明,明确指出:多数的冠脉和周围血管支架标注了「磁共振安全(MRsafe)」,其余的标注了「有条件的MR(MRconditional)」。目前使用的所有冠脉支架都是经过验证的非磁性的,可以安全的进行3T或3T以下的MR检查。非磁性的支架可以在植入后立即进行MR检查。对于一些早期的弱磁性的支架,可以考虑在植入6周后进行MR检查。国内推荐:2017年,我国发布了《磁共振成像安全管理中国专家共识》,该共识也对血管支架后的磁共振检查做出了如下推荐:几乎所有市面上的冠状动脉支架产品在MRI时都是安全的,可在3.0T(含)以下的MR设备上进行检查。2007年前的外周动脉支架可能存在弱磁性,但通常认为在手术6周后也可以行MRI检查。3.我们应该怎么做?其实,这个古老的话题,已经早有定论。完全不用让患者去问支架的材质,也不用去问当时手术的医生能不能做。近期的支架都能做,原来的支架,也一定早已植入超过6周......当然,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是事实,假如你所处的环境不允许你这么做,无可厚非,但是不能不知道正确的应该怎么做。如果天空是黑暗的,那就摸黑生存;如果发出声音是危险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觉无力发光的,那就蜷伏于墙角;但不能因为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本文转载自「吴川杰说」
黄连素巧治12种皮肤病来源|赛柏蓝-基层医师公社黄连素又称小檗碱,市面多见盐酸小檗碱片或胶囊。中医药认为,黄连苦寒,具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的功效,且有明显收敛、止痒作用,能迅速干燥创面,消炎消肿,促进
睡前不要再玩手机了!这些危害都在悄悄靠近你!来源/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现代社会,手机已成为不可缺少的电子通讯设备之一,而睡前玩手机,更是不少人习以为常的入睡仪式,刷短视频、微博、朋友圈、看电视剧……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