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全国脊柱外科医生们的一封信2015-11-02上善若水脊柱甘露语林尊敬的医生们:我是一名接受过小开窗手术治疗的突友(网名上善若水),首先向你们致以诚挚的敬意!请允许我斗胆把自己称作一个调研型的患者吧。病友“fish”(浙江某医院麻醉医生)查阅我空间整理的术后保养与锻炼的相关资料后,建议我写一本完整的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的书,她的鼓励给了我勇气和力量,所以开始写书。全书以谈病友们在保守治疗与锻炼、术后保养与锻炼方面的经验教训为主,当然也会涉及病友们最应该了解的腰突基本知识。写成后将首先制作成电子书,希望能帮助到更多的突友,以及在若水生命长度以外出现的突友。感谢支持帮助若水的张西峰教授、王海强教授及其整个科研团队,以及四年来给若水提供帮助的其他医生们、病友们。在此,我谨代表全国千千万万的腰突患者,渴望能与全国脊柱外科医生们就术后卧床及飞燕式、挺腰(拱桥式)锻炼的问题作一些探讨。一、现状分析术后康复指导本应是严谨而科学的,对同一术式的术后康复指导应该有一个相对统一的、科学的指导意见。但若水三年前就发现全国各地医生对同一术式的康复指导意见差别很大,基本上是各行其是。同一术式不同医院给出的康复指导意见相差甚远;即便是同一个医院同一术式,不同医生的指导意见也很不一致;有时面对同一个病友的询问,主刀医生与主管医生给出的术后康复指导意见也很不一致——这里面一定有值得深思和研究的问题。若水曾就一些主要术式医生所给的术后康复指导意见展开过专项调查(见附件6、附件7、附件8),请看下面各表:看完上述统计表,相信医生们也会感到惊讶。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但绝大多数主刀医生和主管医生都没有接受过手术治疗,就像男人无法体会女人分娩时的痛苦,健康的医生也很难真切地体会患者术后康复的复杂况味和曲折过程。“实践出真知”,因为医生无法亲身体会术后康复的过程,所以特别需要倾听患者的反馈。只有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才能给予患者科学的术后康复指导意见。若水建议医生们查看文末“附件1”《六名接受腰突手术治疗的医生之康复过程与建议》,请您在阅读时关注他们卧床、锻炼情况及对上班时间的建议。这6位医生有4位在“张西峰腰突症术后群”里。附件1链接:http://user.qzone.qq.com/2681997215/blog/1446125148二、两例经典案例引发的思考若水这四年调研的大量事实证明,手术成功只是一半的成功,另一半在于术后的保养。医生们的术后康复指导意见很大程度地影响着患者术后的康复效果。无论什么样的指导意见,其出发点和动机肯定是善良而美好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但结果却不一定是好的。若水遇到一些病友虽然手术做得很成功,却因为某些激进的术后指导,患者术后过早活动、过早挺腰飞燕或深弯腰、过早上班,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症状,承受了巨大的痛苦,甚至不得不接受二次手术。敬请医生们查看文后“附件2”过早活动与锻炼不当致严重后果15个案例、“附件4”过早上班致严重后果10个案例,愿这些案例能带给医生们一些思考和启发。在此若水就两例经典案例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案例1:(山东泰安)珍惜——我病史两年,后来右侧臀部和小腿疼,右脚有点麻。术前检查为腰五骶一向右后侧突出约9毫米。2014年2月7日做小开窗手术。术后两天内平躺侧躺一切正常。术后第三天主管医生到病房让做挺腰和飞燕,忍痛做了三四个挺腰,疼得我咬着毛巾眼泪哗哗流。做完挺腰的当天晚上完全不能平躺,术前所有的症状都出现了,比我做手术之前还要疼。腰一直很疼,就像有一块钢板压在上面很重很重,仿佛腰不属于我,此后几天只能侧身躺着痛苦不堪。无法自主翻身,老公帮我翻身的一瞬间疼得要死,晚上也疼得难以入睡。询问医生,医生也不能答复我不能平躺剧痛难忍的原因。术后第七天时我在网上联系到若水,我问若水姐:“我小开窗手术第七天了,现在完全不能平躺,这是为什么呀?”若水姐当即反问我是不是做了挺腰或飞燕,我回答说确实是做了几个挺腰,并讲了我术后的相关情况。若水姐说术后不能这么早地做挺腰飞燕,因为伤口没有长好,挺腰飞燕时被缝合的肌肉受到牵拉会再次出血凝固在伤口里,积血积液形成的水肿血肿压迫神经,就会造成各种症状。她给我讲了很多病友术后太早挺腰飞燕导致严重后果的案例,并建议我三个月内不要再做挺腰飞燕,以卧床为主静静养伤。直到术后第九天时,我因为便秘躺床上大便太用力,伤口裂开了一个小口,当时就流出了好多淤血,流完血后当即就能平躺了。医生来给我的伤口进行消毒处理时,才分析说我不能平躺就是淤血堵塞形成压迫造成的。后来伤口发生感染,直到出院都没完全愈合(术后住院18天)。回家以卧床为主休息了三个月,我术后半年内一直没做挺腰飞燕,目前恢复良好。(说明:该病友因特殊原因请求不公布Q号,可点击以下链接查看38楼“珍惜”的留言:http://user.qzone.qq.com/2681997215/blog/1392282245)案例2:叶知秋(302931395)——我病史十来年,CT诊断L4-5椎间盘突出。1997年7月4号,我们把省院专家请到本地县级人民医院做了小开窗髓核摘除术(我爱人是这个医院的药剂师)。手术从麻醉到完成耗时三个小时。专家的手术干净利落,刚做完我的腿就能抬高到80多度,疼痛、麻、木全消失了。但是回到病房三个小时左右腿就开始痛,四个小时后我就痛得满头大汗。我实在受不了打了一支杜冷丁,也没有作用,还是痛,渐渐双腿一点知觉也没有,后来昏迷过去。我爱人马上找回了做手术的专家(因当晚下暴雨专家没有回省里),那时已经是晚上十一点钟了。专家和家人一起把我翻过身,发现背后都是血,一按刀口,血就喷射出来。马上又上手术台,打开刀口,里面的血都凝固成了血块,压迫了神经根,所以导致双腿都没有知觉。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清理,我的双腿终于恢复了知觉。专家说如果不是及时发现,凝固的血块干了就很麻烦,基本就是前功尽弃了。术后只卧床休息了两个多月就上班了,上楼都是抓住楼梯扶手慢慢爬很是艰难。事后非常后悔这么早的去上班,那种滋味领导同事根本无法体会。术后不太重视保养,不到10年原位复发。(此案例虽非医生的要求所致,但充分说明了伤口里积血积液太多可能会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该病友曾在我空间日志《一个资深突友的中国梦》第21楼留言,查看链接:http://user.qzone.qq.com/2681997215/blog/1393095611)术后确实需要锻炼腰背肌,只有形成肌肉腰围,才能有效防止复发与相邻椎间盘的退变。但真的有必要让病人在术后三五天、一两周、一个月内忍受巨大痛苦、冒着巨大风险去做挺腰飞燕吗?若水认为这样的建议也是不够理性的。1、椎间孔镜及椎间盘镜手术后一般不会埋置导流管,所以必然伤口里会有一些积血积液,这也是很多病友微创术后出现“反复期”的重要原因。小开窗手术对骨性组织及肌肉群的损伤要比微创手术大一些,内固定手术对骨性组织及肌肉群的损伤远胜于小开窗手术,拔除导流管后伤口内依然会有少许积血积液。因伤口在人体承重部位,又是活动关节,故过早过多活动,肌肉也必然会有运动,可能会加重水肿血肿,加重炎症。生活中因轻微磕碰造成的皮下出血形成的“淤青”(俗称青疙瘩),尚且需要十多天才能完全被代谢,皮肤才能恢复正常颜色。术后伤口里的积血积液,远比这种皮下出血要多,短则需要一两个月,长则需要三五个月才能完全被代谢掉。一些病友术后出现“反复期”,两三个月后症状慢慢消失,原因即是如此。所以术后短期内应该让患者静养,以减轻水肿血肿。2、飞燕式锻炼虽然是锻炼腰背肌尤其是竖脊肌的有效方法,但飞燕式锻炼对腰椎造成的负荷较大,其应力点在椎体后缘,术中受损的椎间盘受力会增加。太早让患者做挺腰飞燕,一方面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另一方面是在让患者冒险。因为挺腰(拱桥)和飞燕会过度牵拉到肌肉和腰椎小关节,有可能会导致创面重新裂开,尚未愈合的组织再次充血水肿,或严重渗血形成血肿,再次压迫邻近的神经根及周围组织,就会产生类似突出物压迫神经的症状,只不过形成压迫的媒介不同而已,但结果却是一样的。术后短期内要尽可能防止牵拉伤口造成二次出血,避免加剧水肿血肿,所以不宜太早进行挺腰及飞燕式锻炼。虽然有一些患者活动较早,挺腰飞燕较早也并没影响康复,但如果为更多患者考虑得更加周全一些的话,还是不宜提倡太早去活动和进行挺腰飞燕锻炼。医生应尽可能地减轻患者术后的痛苦,尽最大可能地帮助患者规避风险。3、患者因突出物大小、突出物位置的不同,手术中所受损伤也会不同,再加上患者的体质不同,康复过程也会有差异性,故锻炼也应该考虑其个体差异性,统一地要求患者术后做挺腰飞燕就不太合理。若水建议医生们提醒患者学会倾听身体的语言,如有疼痛反应,说明锻炼时机还不到,或是该动作不适合患者,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停止锻炼或延后锻炼,避免患者因机械执行医生的建议而产生不良后果。各类术式术后短期内的患者均有反映做了飞燕当即出现症状的(见附件2),也有在术后一年半载甚至两年左右锻炼飞燕仍然产生症状的,而做挺腰(或半挺腰)出现不良反应的相对要少些,因此飞燕式锻炼并不适合所有术后患者。若水在调查中发现一个普遍现象,微创术后过早过多活动的病友易出现“反复期”,且反复期症状相对比术后完全静养的病友要严重一些,与之相反的是有一些微创术后完全静养的病友则基本没有出现“反复期”。所以反复期应该和术后过早过多活动牵拉伤口导致水肿血肿加重有一定关系。病友“子夜吴歌”(Q1969771948)椎间孔镜后第二天就活动了五六个小时,结果反复期症状极其严重,后来卧床为主躺四个月才好起来,目前康复不错。若水曾接触很多术后三月内未做挺腰飞燕恢复良好的病友。其中微创病友“微”术后三月时怀孕,一年内生育宝宝,基本没做过挺腰飞燕(见附件2之案例2)。小开窗病友“白鹤”术后五天做飞燕导致严重症状,听从我建议停止飞燕,卧床静养而后康复良好,于术后半年怀孕(双胞胎),现已怀孕七个月,一直没有做挺腰飞燕(见附件2之案例4)。病友“同去一道”小开窗术后一个月内卧床无症状,第二个月前十天每天活动一个多小时也无症状,后来慢慢出现各种症状,比术前还要严重得多。再次住院22天无好转,回家后又卧床为主整整五个月,症状全部消失。后来恢复良好,术后至今两年没做挺腰飞燕,是若水遇到的最为经典一例(见“附件2”之案例15)——若水绝不是说患者术后不必做飞燕挺腰,而是质疑术后三五天、一两周或一个月内做飞燕的必要性。挺腰、飞燕式锻炼不在于早一个月还是晚一个月,关键在于康复以后能终生坚持锻炼。大量事实说明患者在卧床期间腰肌只是略有松弛,绝不至于完全萎缩,只要开始正常活动和锻炼很快就会恢复。这里提供两组对比案例,希望对医生们有所启发:附件2:《术后太早活动及挺腰飞燕导致严重后果案例(15例))》http://user.qzone.qq.com/2681997215/blog/1446189020附件3:《术后三月内静养为主未做挺腰飞燕康复良好的案例(15例)》http://user.qzone.qq.com/2681997215/blog/1446189549三、建议与请求若水认为,可以把术后康复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任务各有侧重点:1、养伤阶段(术后1-3月内):保证必要的卧床静养时间,此阶段首要任务是养好筋骨肌肉之伤,并坚持进行防止神经粘连的相关锻炼(直抬腿、勾脚、绷脚),此乃腰背肌锻炼的前提。2、康复阶段(3月-1年):主要进行腰背肌锻炼(挺腰、飞燕式),视恢复情况与自身条件可适当游泳。3、保养巩固阶段(1年以后)——终生坚持腰背肌锻炼,可游泳或采取其它安全的锻炼方法,努力提高身体综合素质。对于锻炼问题,若水认为:无论任何术式,患者在术后一个月内完全没有必要忍受巨大痛苦、冒着巨大风险去做挺腰飞燕,两个月内也不提倡做,三个月左右视恢复情况安排挺腰飞燕也不晚,如有不适可延后锻炼。锻炼应坚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建议医生提醒患者锻炼时一定要结合自己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只有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才是最好的锻炼方法。任何术式都不要在术后半年内进行深弯腰锻炼。北京301医院黄鹏医生在《腰椎间盘突出术后多久能够弯腰》一文中曾写道:“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术后的患者,为了更好的保护脊柱,建议术后3个月内积极佩戴腰围,不要弯腰;术后3-6个月内,虽然解除了腰围,也尽可能的不弯腰;等到手术6个月后,才考虑逐渐开始弯腰拿东西。”对此理念若水非常赞同。本文“附件1”案例1病友小开窗术后两个月时恢复良好,遵医嘱深弯腰摸脚背锻炼一个月致原位突出,小开窗术后不到120天再行内固定手术;有术后患者弯腰劳动导致复发;有一病友从不知道自己有腰突,一直正常生活和工作,因弯腰做事当即加重病情,当天出现马尾症状,后来做了内固定手术,现术后两年了大小便依旧费劲,没感觉,走路也不正常(详情见附件9)。这些都是前车之鉴,愿医生们能提醒患者手术后终生尽量避免深弯腰。对于术后卧床静养问题,若水认为:无论任何术式都需要一段时间的卧床静养。建议患者微创手术后第一二周严格卧床(可以拴好护腰下地上厕所),第三四周内全天活动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第二个月时适当增加活动次数和时间,每次活动时间15-30分钟为宜,如有不适请减少时间。第三个月可视情况逐步过度到正常生活。建议患者小开窗术后或内固定术后,至少要绝对卧床(吃喝拉撒都在床上)半个月(一个月亦可),两个月内严格卧床(除吃饭和上厕所外全天卧床),第三个月视恢复情况适量活动,以腰不累不疼为原则。无论任何术式,三个月内少坐为好(不超过10分钟,不坐最好)。对于术后上班时间,若水认为:即便是微创术后,也建议三个月左右再上班。小开窗视情况可四五个月上班。内固定建议半年左右上班。若水曾有专题文章讨论过(见文末附件4),这里不再赘述。若水曾撰写一本手册《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保养与锻炼之调查思考与建议》,书中内容见文末“附件5”,链接:http://user.qzone.qq.com/2681997215/blog/1446266319若水只是一个患者,以上是我对术后保养与锻炼问题的一些拙见,斗胆与全国脊柱外科医生们一起探讨。文章如有不足之处,敬请包容和指正。在此,请医生们先查看下面病友给若水的一段留言:青春再见2014-11-21 15:23:19我之前盲目做飞燕是你拯救了我青春再见2014-11-21 15:29:24你真是个大好人 我的再生父母青春再见2014-11-21 15:32:51呵呵,我手术三个月左右我给你打过电话的,要不我会盲目锻炼现在都不知道是什么样子了复制病友“青春再见”留言于此,本意绝不是为了沽名钓誉。若水看到此番留言,是难过远远胜于欣慰而几近落泪的。如此感激涕零重达万钧的感恩之语,本应是送给妙手回春解救患者于水火的主刀医生主管医生的。若水只不过是在他内固定术后两个月时因遵医嘱做飞燕折腾出严重症状时,建议他停止锻炼安心静养,顺便给予了一些安慰和鼓励而已,后来他停止飞燕锻炼后康复良好,却从不曾料想他会如此感激。若水何德何能,怎敢当此感恩之语呢?若水此生最大的愿望,即是患者们手术成功后,能得到科学的康复指导与建议,顺利康复快乐生活,能将“再生父母”这样的美誉敬奉给你们。为配合第四军医大学王海强教授及其团队的科研工作,若水建立各类术式长期随访群,计划用30年的时间跟踪随访病友们。在全力配合王海强教授团队完成腰突相关科研工作的同时,也完成我作为一个业余研究者拟定的计划,不辜负腰突曾经带给我的痛苦。若水恳请各大医院的医务工作者们,能够建议刚做完腰突手术的病友,加入到脊柱甘露语林微创术后随访问群(376953700),小开窗术后随访群(387384031),内固定术后随访群(384168671),在这里他们可以分享到众多病友术后康复的经验与教训,为他们的康复保驾护航,为您的手术效果锦上添花。相信您的温情关怀一定能赢得广大患者及家属的感激;同时也能让我们的研究采集更多的问卷,进行大数据分析,为医学的发展作出一份贡献。愿苍天再许我三十五年的健康和智慧,达成我的心愿!希望这份凝聚若水多年调研心血与众多患者痛苦血泪的反馈信息,能引起广大脊柱外科医生的关注和思考;或者能抛砖引玉,有更多的医生能倾听患者的反馈,在这方面多一些调查研究;若能够积极改进不合理的指导意见,则是天下突友莫大的福祉!若水代表千千万万的突友向所有倾听患者心声的医生们、向积极改进自己术后指导意见的医生们致以崇高的敬意!虔诚祝福所有医生,愿你们都健康快乐地工作、生活!虔诚祝福所有术后突友,愿你们都能得到温情脉脉的关怀!上 善 若 水2015年11月01日所有附件文章及链接如下:1附件1:《六位接受腰突手术治疗的医生之康复过程与建议》链接:http://user.qzone.qq.com/2681997215/blog/14461251482、附件2:《术后太早挺腰飞燕导致严重后果案例(15例)》链接:http://user.qzone.qq.com/2681997215/blog/14461890203、附件3:《术后三月内静养为主未做挺腰飞燕康复良好的案例(15例)》链接:http://user.qzone.qq.com/2681997215/blog/14461895494、附件4:《致全国椎间孔镜(盘镜)主刀医生主管医生的一封信》(探讨术后上班时间问题,附10位太早上班导致严重后果的案例)链接:http://user.qzone.qq.com/2681997215/blog/14446626605、附件5:《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保养与锻炼之调查思考与建议》全书内容链接:http://user.qzone.qq.com/2681997215/blog/14462663196、附件6:《椎间孔镜术后康复医生指导意见调查》链接:http://user.qzone.qq.com/2681997215/blog/14169853387、附件7:《小开窗术后康复医生指导意见调查》链接:http://user.qzone.qq.com/2681997215/blog/14169856108、附件8:《内固定术后康复医生指导意见调查》链接:http://user.qzone.qq.com/2681997215/blog/14169862289、附件9:《无知的代价》本案例病友从不知道自己有腰突,弯腰做事当即加重病情,当天出现马尾症状,治疗不当延误手术时间,内固定术后两年了大小便依旧费劲,没感觉,走路也不正常。http://user.qzone.qq.com/2681997215/blog/1438744667附:六名医生接受过腰突手术治疗的医生病友之康复过程与建议说明:六名医生病友中有四名在“张西峰腰突症术后群”里,其中有两名是张西峰教授主刀。实践出真知,愿这些接受过手术治疗的医生之康复过程和建议,能带给脊柱外科医生们一些思考和启发。应他们的请求,不公布Q号网名等信息。点击以下链接可查看图片:http://user.qzone.qq.com/2681997215/blog/1446125148。1、病友(从事公共防疫工作的医生)——2009年我因摔伤导致腰出现疼痛症状,但核磁显示都没什么大碍,一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此后症状渐渐加重,主要表现为坐骨神经痛,脚麻木。2012年以后出现大小便困难的情况,下腹部一直有坠胀感。2014年7月3日做了小开窗手术。术前的疼痛症状消失,但马尾症状仍然存在,术后第九天下地,术后半个月做半拱桥(也就是腰和屁股保持一条直线抬起停留五到十秒放松再做第二个,不伤腰,但能锻炼到肌肉)。术后两个月上班,站坐走躺情况都不错,但马尾神经症状一直存在。后来跟主管医生咨询术后锻炼,他告诉我可以做下蹲训练和适当的弯腰训练,促进疤痕激化。我就每天早晚遵医嘱各做二十个深弯腰锻炼,做时腰没有不良反应。10月4工作了一天,坐了近十个小时,腰有些不舒服,觉得自己应该锻炼了。又在网上搜索了一下术后康复锻炼,点开了一则资料,上面也写着要做深蹲训练和弯腰训练,就做了一个标准的扎马步直线下蹲,当时就感觉腰里响了一下,腰就巨痛无比,第二天直腿抬高就抬不起来了。CT检查发现腰四五原位突出,椎孔只余下二分之—,马尾神经症状有加重迹象,咨询很多专家,告知需做内固定手术。后于2014年10月21日做腰四五内固定手术,术后康复远不如第一次小开窗术后。(说明:此病友内固定术后四个月时,若水曾回访过她,反映说右腿痛,双脚麻,双脚冰冰凉。2015年10月22日她内固定术后一年整时,再次回访,恢复仍然不理想。)案例解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术后三个月就久坐只是复发原因之一,其实根本原因是一个月的深弯腰锻炼,“扎马步直线下蹲”只不过是导火线而已。量变引起质变,量的积累通常有个过程(这个变化过程患者可能感觉不到任何症状),质的变化却可能只在朝夕之间或转眼之间。假如有一根弹簧,如果用手指压住一侧,那么被压住的那一侧处于闭合状态,相对的另一侧必然处于开口较大的状态。同理,弯腰时胸前脊椎处于闭合状态,就必然把椎间盘往后推挤,达到一定力度一定量的积累,突出也就在所难免了。2、阳光照不到的角落——我是个内科医生,病史约20年,最严重时是2012年持续剧烈疼痛4月余,手术前左腿痛、胀、发软,CT检查为腰四五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硬囊受压。2012年6月21日在四川省某医院做了椎间孔镜手术,术后当天症状全部消失。医生告诉我第二天就可以下床走动,其它没有交待。因为病床太紧我第二天就出院回家。我回家后每天在地上走几次,每次十几分钟,不到一个星期就痛得起不了床,通过朋友联系到若水老师,她告诉我减少活动时间,不要做挺腰飞燕,除了吃饭上厕所全天卧床一个月,第二个月以卧床为主,比第一个月适当增加一点活动时间。我卧床十来天后症状全部消失,然后坚持卧床一个月,两个月后基本恢复,八月底回去班。我想提醒微创手术的病友们,手术后一定要卧床休息两个月左右,不要太早下地活动和锻炼,最好三个月以后上班。祝所有的病友早日恢复健康,远离痛苦。3、病友——我是山东省济宁市的一个妇产科医生。我2015年5月23日做的椎间孔镜手术,术后24小时下床,带着腰围下床去厕所,当时身体有点虚,腰部力量不是太好,术后三天一点也不疼,术后四天出院。我是自己从二楼走下去躺在车后排座位回家的,回家后的半个月之内除了吃饭和上厕所起床,其余时间全天都是躺着的,这半个月基本没有疼痛。半月后我自己下楼散步去了,记得当时外面的风凉飕飕的,大概过了10分钟,觉得实在太冷我就回家了,之后的一个月我出现了各种不适,腿疼,走路也瘸了,特别怕冷,大热天穿着毛衣甚至棉袄。后来我不断的跟突友们探讨康复经验,术后35天开始练五点支撑,术后50天开始小燕飞,把走路散步作为主要的锻炼方法,并且经常自己按摩腿和脚,局部热敷,我的症状逐渐减轻,经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康复锻炼,在术后70天的时候,疼痛基本消失了,走路也很好了,腿不瘸了。恢复还比较满意。我康复的经验是术后一定要有必要的卧床休养,要多跟同类术式病友们交流,出现症状以后精神要很强大,不要被困难吓倒,要多卧床休息并进行力所能及的锻炼,热敷、按摩都是很有效果的。我术后100天上班,上班第一周每天到下午时腰感觉有点累,第二周逐渐适应了。术后四个月时,可以一次性步行5公里,可以骑电车去上班,去购物,除了不去负重,尽量不去弯腰,其他都跟正常人没什么两样。我不赞成术后一个月内做飞燕,挺腰飞燕视恢复情况两个月左右做,开始动作幅度一定要小一点,如有不适可晚一段时间再做。建议病友椎间孔镜术后最好满了三个月再上班,上班也不能完全把自己当健康人用,一定要特别注意休息。 我现在术后五个月了恢复挺不错的了,弯腰已没有什么不适了,但是我还是尽量不弯腰。一直坚持挺腰飞燕和步行,经常步行去上班,感觉步行还是最好的锻炼。4、病友——我是一名麻醉专业在读研究生。本科五年一直不爱运动,因为高强度备战2015考研,一天十几个小时的久坐(坐姿也经常是弯腰驼背跷二郎腿),困了就久站。2014年底久站后右屁股疼,后逐渐发展右侧小腿放射性疼。之后疼痛加重,右脚麻。去学校毕业考试、照毕业照两天就开始加重,麻扩大到小腿。2015年6月下旬去301见到张西峰主任,主任建议我保守。我考虑自己研究生三年工作学习强度会很大,很难撑过去,所以我决定手术。6月26日张主任亲自操刀为我做了椎间孔镜手术,并建议我手术三个月后再上班。术后第一天腿困,脚掌麻。术后第十天一直好转,脚指几乎也不麻。但是感冒咳嗽,腿开始困。术后第13天,腿不困了。术后第一个月我严格卧床,术后34天才开始尝试下床厕所,脚掌麻了两天又消失,40天所有小便大便下床。41天开始活动,一次10到15分钟。第45天时左腿感觉轻微有爬毛毛虫的感觉,心里很担心,张主任告诉我别怕,会慢慢好起来的。从40天到60天里由一次活动10分钟慢慢增加到一次半小时,毛毛虫爬的感觉也消失了。在术后大概70天的时候去学校入学考试,站立一小时,躺下有点屁股酸,睡一晚就正常了。术后90天学校有考试,活动半天,躺下还是有些屁股酸,休息即可缓解。在进入100天赶上国庆节,自己出去玩了,有天吃饭逛街看电影8.9个小时,一直没有不舒服,回家躺下时腰微酸,睡一觉又缓解。术后110天复查片子挺不错,心里非常高兴。在群里我确实看到一些病友术后过早做挺腰飞燕导致严重症状,所以我的康复过程比较保守。但我做得不太好的是三个月后没有做挺腰飞燕,所以长时间活动后腰会酸。没有一个人的康复经历是金标准,但是总的原则要掌握好,第一个月好好躺,完全不必做挺腰飞燕,第二个月适量的在家里慢慢走,第三个月渐渐出去走,三个月后进行腰背肌锻炼。所有的锻炼活动都要循序渐进。提醒病友们腰突术后需终生用心保养,切不可麻痹大意。5、病友——我是大连的一个外科医生。病史约十年,最严重时左边腿没有知觉站不起来,CT检查诊断为腰3-4和腰4-5、腰五骶一三个椎间盘不同程度突出。我于2012年2月9日在沈阳一医院做了小开窗手术(腰3-4和腰4-5),手术当天症状基本上全部消失.医生要求我手术第3天下地,每次活动约十来分钟,术后一个星期做挺腰,建议我术后卧床为主一个月。听了若水的建议我没再做挺腰。我在床上卧床为主躺了三个月半月(每天下地活动时间约十五分钟)。术后四个月去上班,刚开始有点虚弱,术后半年时恢复得很好。术后半年开始游泳(蛙游)。2014年7月怀孕,2015年4月21日在美国洛杉矶剖腹生育一个宝宝(二胎)。从术后半年始坚持游泳至今,目前小腰状态非常好。建议术后病友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坚持游泳,以我的康复经验来看,建议小开窗病友最好视情况四个月左右上班。(病友谢绝公布Q号和网名)(2012年3月若水在该病友术后26天首次与她交流时,建议她停止挺腰,也不必做飞燕,建议她以卧床为主躺两个月,但这个病友的卧床时间比建议的时间还略多。)6、病友——我是北京某医院妇产科医生。病史八个月,最严重时左侧的腰、大腿、小腿牵拉似的疼痛,脚背也疼,小腿疼得最厉害,核磁检查为腰四五脱出。2015年4月24日做的椎间孔镜手术,术后当天下地,坐着时左腿痛。术后第一周除上厕所外全天卧床,第二周每天下地六七次,每次不超过10分钟,尝试性的做了几个飞燕,没坚持做。第三周每天下地六七次,每次活动不超过20分钟。第四周外出过4次,活动时间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间,左腿疼痛的症状消失。手后50天后,我每天开始户外运动,每天两次各四五十分钟。三个月内我间断性的做飞燕,三个月以后到现在我没再做过飞燕。术后第四个月回去上班,刚开始感觉腰有一点累,三五天后就适应了。目前术后半年,状态良好。我建议椎间孔镜术后三个月左右上班为宜,孔镜术后做飞燕则视个人情况来决定。备注:此文为脊柱甘露语林微信平台原创作品,若有转载,敬请标注—转自脊柱甘露语林微信平台。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老年妇女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严重地威胁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由此引起的骨折除了给患者本人造成极大的痛苦外,对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生活负担。什么是骨折疏松症骨折疏松症就是骨头变脆弱,很容易折断的意思。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骨折疏松症是一种渐进及系统性病变,其特征为骨质密度低及骨骼组织变薄,从而引致骨骼变脆和增加骨折的机会。骨折疏松症的症状骨折疏松症又称为【无声的疾病】,原因是骨质疏松症的症状并不明显,很多时候要到患者出现骨折后,才发现患上骨折疏松症。骨折疏松症的诊断方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指引,【T分】把骨质疏松症程度分类如下: T分 骨质密度 高于-1 正常-1至-2.5 偏低 低于-2.5 骨质疏松如发现骨质密度偏低或骨质疏松,应尽快求医。治疗1、制定有规律的运动2、进食含丰富钙质的食品,遵医生的指导,服食钙片、雌激素、维生素D、降钙素及双磷酸盐类药物。3、戒烟及减少饮酒4、治疗其他引起骨质疏松的疾病预防骨折疏松症和骨折均衡饮食饮食中多吸取钙质补充雌激素适当运动减少吸烟、饮酒、咖啡浓茶不要食过量盐或蛋白质注意安全,防摔倒预防骨质疏松症的运动负重运动:指要骨骼负重的运动。例如步行、晨运、太极、慢跑等。如果每天做数分钟,可有效预防骨质疏松。增加手脚肌肉的运动:如提举2至3磅的哑铃、踏步操、蹲低起身等。改善身体姿势及增强腰背肌的运动:如有骨质疏松现象,切记不要做弯腰的动作,以免有脊椎压迫性骨质。要注意:运动必须适可而止、循序渐进、并持之以恒。保持良好的姿势,良好的姿势,可以减少脊椎的耗损。不要弯着腰提举重物。预防摔倒,注意家居安全饮食与骨质疏松症高钙饮食能预防骨质疏松高钙的脱脂奶类、深绿叶蔬菜、鱼及海产类、果仁及干果类等,都是含有相当丰富的钙质食物,只要日常多从这些食品中吸取,并不需要另外吃钙片。维生素D能增强钙质吸收维生素D的摄取除了吃鱼肉、奶油、蛋、动物肝脏、牛奶等食物,多晒柔和的太阳也很重要。每天钙质摄取量年龄组别建议的钙量mg婴儿0—6月6—12月400600孩童1—5岁6—10岁800800-1200发育期11—24岁1200-1500男性25—65岁65岁以上10001500女性25—50岁50岁以上10001000没有服用雌激素怀孕期或哺乳期15001200-1500
2011年01月12日13:44 来源:长沙晚报 指导专家 湖南省人民医院脊柱外科 黄象望 主任、主任医师 张 毅 副主任医师 【核心提示】 常言说,脊柱是多病之源。确实,有些人干一天家务,感觉比上班还累。 专家提醒,长期弯腰、久坐、久站都很易患腰椎间盘突出症,如电脑工作者、司机、会计、办公室人员等。腰椎间盘在20岁以后就开始逐渐退变老化,在一些不正当体位如坐位、弯腰搬重物或不正确的扭动情况下,会导致腰椎间盘向后侧方突出,当压迫脊神经根时,会引起急性疼痛,并引发脊神经根炎症,从而导致躯体相应部位的疼痛或不适,青壮年人群高发。 保守治疗者须绝对卧床休息 【临床案例】陈先生,29岁,平日身体健壮,喜欢运动。一天他和儿子玩耍,将儿子抛起来用手去接,突然感到腰部剧烈疼痛,连走路都困难。后入院经X线和CT检查发现,陈先生的腰椎间盘破裂,髓核突出压迫了神经。专家建议其保守治疗,陈先生在床上躺了整整1个月。 【专家释疑】保守治疗即非手术治疗,适应症的选择主要包括:病程在3个月内,初次发病,症状和体征不明显者;青少年患者;合并严重的内科疾病而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在保守治疗中,最重要的是患者必须绝对卧床休息,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疼痛是首发症状。治疗的目的是减轻椎间盘内的压力,消除疼痛。 而椎间盘内的压力在坐位时较大,平卧位时最小,因此必须绝对卧床,待症状缓解后再考虑下床活动。此外,针灸理疗、骨盆及双下肢的牵引治疗、类固醇类药物硬膜外注射治疗等方法,患者可酌情选用。药物治疗主要是起到脱水、镇痛及营养神经及辅助治疗的作用。 卧床休息治疗应注意,要求卧硬板床;仰卧时,腰部需垫薄枕,让躯干肌肉放松;要严格坚持卧床。即使症状允许下床,也不能做腰部屈伸动作;卧床中需坚持在床上大小便,如不能适应,可搀扶下地大小便。 理疗也应注意,急性扭伤诱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伤后应休息1~2天再进行理疗。腰部有化脓性疾病、湿疹或皮炎、伴有活动性肺结核的,不适宜理疗。带有心脏起博器患者禁用交频电疗及磁疗。理疗过程中,如症状加重者,可暂停治疗。 传统手术方案强调个性化治疗 【临床案例】王阿姨,55岁,下腰椎术后3年,再发腰痛,加重1年,现病史反复腰腿痛4年,加重并左腰腿痛3天,后在全麻下行腰椎滑脱,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痊愈出院。 【专家释疑】中老年人为什么容易患腰腿病?这是退行性病变后的一种症状。随着年龄的增加,脊柱易产生老化(退变)、易出现肥大性脊柱炎、颈及腰椎失稳、老年性驼背畸形等,均可出现颈、腰椎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采用阶梯疗法,目前学术界已达成了共识。 对于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如3个月以上的系统保守治疗无效者;腰腿痛持续治疗1周以上,疼痛无缓解者;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改变典型的;病情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患者本人有要求的,可以根据病人情况,选择个性化治疗方案。 传统方法主要包括开窗式、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减压摘除髓核的方法。对于同时合并有腰椎不稳者或严重椎管狭窄者,需扩大减压。切除关节突大于2/3者,需考虑使用内固定植骨融合的方法治疗。 此外,还有人工腰椎间盘置换和髓核置换术,经10多年临床疗效观察,行腰椎间盘置换术的椎节大都出现了骨化现象,故此法使用在腰椎上有下降趋势。 “椎间孔镜技术”正在推广发展中 【临床案例】史女士,48岁,因腰痛合并右下肢疼痛2年,后病情加重入院。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曾在多家医院就诊,均建议其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患者因不愿接受,后到省人民医院求治,采取局麻下椎间孔镜髓核摘除+射频消融术,术后疼痛解除,3天后患者下床活动,1周后康复出院。 【专家释疑】微创手术治疗主要包括注射药物溶解髓核(溶胶酶类等)和经皮穿刺椎间盘手术。经皮穿刺椎间盘手术目前应用较多,主要有椎间盘切吸术、臭氧、等离子、激光、射频消融等治疗方法,还有腰椎后路内镜下摘除腰椎间盘髓核组织(MED)手术。 微创手术种类繁多,疗效各异。21世纪初“椎间孔镜技术”的出现,将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推向全新的高度,优于以往的臭氧、胶原酶溶解术等,是目前最微创、最安全、最经济的技术。目前,在国外该手术已成为治疗脊柱疾病的主导手术方式;国内在北京、上海以及广州等地,已普遍开展并快速发展中。 微创技术优点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患者易接受。但受到以下因素制约:设备昂贵,不是每个医院都可以购置;术式选择困难;需具有熟练技术的操作者;属于局限性手术。 对于病程时间长,神经根瘢痕粘连严重,同时合并有腰椎(真性)滑脱或椎体后缘离断所导致的椎管严重狭窄者,不宜选择微创手术,否则其疗效将受影响。 那么术后的病人如何预防复发?首先必须求诊于专科医师,选择个性化治疗方案。对于腰椎不稳的患者,摘除突出髓核的同时,应予以后路内固定植骨融合的方法,才可使疗效满意。
患者: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35岁,男,35岁现患有颈椎间盘突出,经医生确诊,需手术,植骨活关节治疗,想询问,其植骨关节,有无保质期?到期后如何处理?谢谢!湖南省人民医院骨科向铁城:这样的病要是手术的话,是要植骨的.最好是自体骨.要是做人工椎间盘的话,一般是终生的.要是出现脱等情况,只能重新做.你可来院就诊.具体看看你的像片.
引言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脊柱微创内镜手术逐渐成为治疗脊柱疾病的重要手段。其中,ose(开放式脊柱内镜)和auss(关节镜辅助单孔脊柱内镜)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两种脊柱内镜技术。这两种技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等特点,为患者带来了全新的治疗体验。一、ose技术简介ose(开放式脊柱内镜)是一种先进的微创手术技术,其核心在于将传统椎间孔镜的工作通道与观察通道分离,形成独立的外科手术内镜化的模式。ose技术具有以下特点:视野开阔:ose技术通过一个开放的手术切口,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病变部位,同时操作更加灵活。创伤小:ose技术避免了传统开放手术中对椎板的广泛剥离,减少了组织损伤,术后恢复更快。适应症广泛:ose技术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多种脊柱疾病,尤其在椎管减压和椎间盘切除方面表现突出。安全性高:ose技术减少了术中出血量,降低了手术风险,同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ose技术的优势使其成为许多患者和医生的首选,尤其是在需要精准减压或复杂手术操作的情况下。二、auss技术简介auss(关节镜辅助单孔脊柱内镜)auss技术结合了UBE(单侧双通道内镜)与关节镜的优点,通过一个切口完成手术操作,具有以下特点:创伤更小:auss技术仅需一个约1.5-2厘米的小切口,减少了组织损伤,术后疼痛感较轻。操作空间大:auss技术将工作通道与观察通道置于同一软性切口内,提供了更大的操作空间,减压范围广。定位简单:由于auss技术采用单孔设计,定位更加简单直观,减少了术中透视次数,降低了辐射暴露。快速康复:auss技术符合现代快速康复理念(ERAS),术后恢复时间短,住院费用较低。auss技术特别适用于颈椎、胸椎及腰椎疾病的微创治疗,尤其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中表现出色。三、ose与auss技术的应用 湖南省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开展技术术中图片 ose与auss技术作为脊柱微创内镜领域的技术,正在改变传统开放手术的模式。它们不仅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还为患者带来了更快的康复体验。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正面临脊柱相关疾病,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结语脊柱内镜技术的发展为脊柱疾病患者带来了希望。ose与auss技术作为较新的内镜技术,以其微创、安全、高效的特性赢得了广泛认可。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推广,更多患者将从中受益。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领域的持续进步!作为医务工作者,湖南省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将继续致力于新技术的探索与创新,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脊柱外科领域也迎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脊柱内镜辅助下融合术,作为一项先进的微创技术,正逐渐成为治疗多种脊柱退行性疾病的首选方案。这项技术巧妙地将脊柱内镜技术与腰椎间融合技术结合在一起,为患者带来了更加微创、有效的治疗体验。什么是脊柱内镜辅助下融合术?脊柱内镜辅助下融合术,顾名思义,是一种借助脊柱内镜进行微创手术,实现腰椎椎体间融合的技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为广大腰椎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脊柱内镜辅助下融合术有哪些优势?创伤小:手术切口小,大大减少了肌肉、韧带的损伤。出血少:术中出血量较少,降低了输血风险。恢复快:术后患者疼痛减轻,可早期下床活动,缩短住院时间。并发症相对较少:由于手术创伤小,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适应症广:适用于大部分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潜在风险与注意事项尽管脊柱内镜辅助下融合术具有诸多优势,但任何手术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感染、植入物失败或移位、邻近节段退变、神经损伤加重以及脊柱不稳等。因此,术后患者应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脊柱负担。我院开展脊柱内镜辅助下腰椎融合术结语脊柱内镜辅助下融合术作为脊柱外科领域的一项重大技术创新,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微创、有效的治疗选择。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相信越来越多的脊柱退行性疾病患者将受益于这项微创技术。作为脊柱外科医生,湖南省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将继续致力于新技术的探索与创新,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加优质、高效的治疗服务。
近20年来,脊柱微创内镜技术发展迅速。随着脊柱内镜技术、工具的不断发展(椎间盘镜---单通道脊柱内镜---近几年发展迅猛的双通道脊柱内镜)和手术理念的转换,其适应证也在不断扩大,并开始逐步取代传统的脊柱开放手术。自2017年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正式命名为“UBE技术(UnilateralBiportalEndoscopy)”6年来,其发展迅猛,尤其在亚太地区掀起了技术热潮。UBE技术自2019年引入国内,在广大脊柱同仁推广下,得到了迅猛发展和普及。目前临床最常做的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手术(Percutaneousendoscopiclumbardiscectomy,PELD)采用的是单通道同轴脊柱内镜技术。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BE自重新进入脊柱医师视野后凭借其视野全面及操作灵活等特点,在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内镜下融合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有希望弥补PELD在应对较复杂病情时手术效率低的缺陷,是微创脊柱外科的医生手中的又一利器。湖南省人民医院脊柱外科自从2010年在我省领先开展脊柱单轴内镜椎间孔镜技术,疗效稳定,在丰富的脊柱内镜技术基础上,2020年在省内领先开展单侧双通道(UBE)内镜技术以来,取得优良临床疗效,获得患者好评
在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中,脊柱内镜技术作为一项微创外科技术革命性的进步,正逐步成为治疗多种脊柱疾病,包括颈椎病的重要手段。经过近年的发展,该项技术也日渐成熟。一、认识颈椎病颈椎病,是一种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病理变化所引发的疾病。这些变化可能包括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韧带钙化等,这些都会刺激或压迫相邻的脊髓、神经根、血管或交感神经等组织,从而引发一系列复杂的症状和体征。颈椎病根据受累的组织和临床表现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型:1. 神经根型颈椎病:这是最常见的类型2. 脊髓型颈椎病:此型病情相对较重3. 交感型颈椎病:4. 椎动脉型颈椎病:5. 颈型颈椎病:颈椎病的不同分型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病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对于不同类型的颈椎病,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包括保守治疗(如药物、物理疗法)和手术治疗(如开放手术或脊柱内镜手术)等。二、脊柱内镜技术后路治疗颈椎病的手术适应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随着内镜技术和器械的不断发展适应症也在扩大):1. 神经根型颈椎病典型症状:颈、臂、上肢疼痛,这是由于椎间孔狭窄或椎间盘突出导致神经根受压所致。适应症:适用于椎间孔狭窄伴或不伴椎间孔椎间盘突出。当保守治疗(如药物、物理疗法)无效时,可考虑采用脊柱内镜手术进行治疗。2. 脊髓型颈椎病注意事项:虽然脊柱内镜技术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方面有一定潜力,但由于其病情相对较重,且脊髓受压情况复杂,因此需严格评估手术适应症。部分适应症:对于某些早期或特定类型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如黄韧带肥大引起的颈椎管狭窄伴或不伴脊髓病,且病情相对较轻、脊髓受压不明显时,脊柱内镜手术可能是一种可行的选择。但具体是否适用还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医生评估决定。3. 其他适应症颈椎管狭窄症:对于由黄韧带肥大等原因引起的颈椎管狭窄症患者,脊柱内镜手术可用于进行减压治疗。内镜辅助下的融合内固定术:对于需要进行颈椎融合内固定的患者,脊柱内镜技术也可辅助完成手术,以减少创伤并促进术后恢复。三、我院开展术中资料脊柱内镜技术为颈椎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更加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案选择。然而,每种治疗方法都有其适应症和局限性,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病情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湖南省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团队将致力于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努力让每一位患者都能重获健康,享受美好生活。
直播时间:2021年03月25日16:02主讲人:刘斌副主任医师湖南省人民医院脊柱外科
直播时间:2021年02月07日16:29主讲人:刘斌副主任医师湖南省人民医院脊柱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