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科新观察丨慢性荨麻疹的认识误区 荨麻疹这一术语目前更多地被用于定义一种可呈急性或慢性病程的疾病,而非简单的描述性术语。荨麻疹可表现为风团、血管性水肿或两者共存,约40%病例与血管性水肿有关。 此病是一种常见皮肤病,对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影响,值得我们加强对此病的理解和重视。在此结合近两年的相关文献等资料盘点有关慢性荨麻疹的认识误区。 图1. 荨麻疹临床表现 误区一:血管性水肿=荨麻疹 分析:血管性水肿是发生于真皮深层、皮下组织或黏膜下组织的肿胀,甚至可能累及口咽,自觉疼痛而非瘙痒。血管性水肿可伴发于荨麻疹,属于荨麻疹的一部分表现,但是也可单发而无荨麻疹,后者可能代表一个不同的临床疾病,往往需详细评估是否有缓激肽途径等异常。 误区二:病程超过6周就是慢性荨麻疹 分析:简要地说,急性荨麻疹持续时间不足6周,其中一部分患者经过一段时间后变成慢性,通常定义为6周或以上。不过,“慢性荨麻疹”更常用于指代那些停止治疗后每周至少反复发作两次的病情。若荨麻疹经过较长时间发作不再频繁,则最好称之为“间歇性荨麻疹”或“复发性荨麻疹”,这种表现更像由某种特定的外界原因所致。 误区三:急性和慢性荨麻疹病因一样 分析:急性发作可能有明确病因,如食物、药物或病毒感染,尤其是儿童。慢性荨麻疹的病因是一个更复杂的过程,往往很难确定。 误区四:慢性荨麻疹只是一种疾病 分析:荨麻疹是一类异质性疾病,了解不同慢性荨麻疹亚型之间的临床差异,有助于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提高症状控制和生活质量。 通常将慢性荨麻疹分为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与慢性诱导性荨麻疹(CIndU)。慢性自发性荨麻疹也称为特发性,不涉及特定的诱发因素,约占75%。慢性诱导性荨麻疹涉及特定的诱发因素,比如机械刺激(迟发性压力性荨麻疹)、热刺激(热接触性荨麻疹)、寒冷刺激(寒冷性荨麻疹)、出汗(胆碱能性荨麻疹)、应激(肾上腺素性荨麻疹)、运动(热接触性荨麻疹、冷接触性荨麻疹)、接触(接触性荨麻疹)、日光(日光性荨麻疹)、水(水源性荨麻疹)。 误区五:荨麻疹与年龄及性别无关 分析:儿童急性荨麻疹比慢性荨麻疹更常见,慢性荨麻疹在成人则更为常见。同时,慢性荨麻疹更好发于女性,约占60%,且以血清自身反应阳性者为主,这类患者疾病较为活跃。慢性诱导性荨麻疹患者的发病年龄较小,血管性水肿少见,抗组胺药疗效好。迟发性(≥65岁)慢性自发性荨麻疹与特应性体质和血清自身反应关系较小。 误区六:慢性荨麻疹治疗反应一样 分析:约半数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病例有活跃的血管性水肿且对H1抗组胺药反应良好。慢性诱导性荨麻疹由明确的环境因素触发,80%~90%的患者对H1抗组胺药有反应。对H1抗组胺药治疗反应最差的慢性诱导性荨麻疹亚型是迟发性压力性荨麻疹。 误区七:慢性荨麻疹将持续终生 分析:有数据显示,50%仅有风团(无血管性水肿)的患者在1年内自发消退,80%在5年内出现消退,20%具有风团合并血管性水肿的患者症状可持续20年以上。针对儿童慢性荨麻疹的数据显示,67%在5年内自行消退。 总体来说,大多数慢性荨麻疹患者均可通过治疗来控制疾病,病程长短的预测因素为是否存在物理性诱因、血管性水肿和自身抗体等。 误区八:一代H1抗组胺药更安全、有效 分析:多个国际协会已发表指南,其中关于荨麻疹的治疗方案基本相同。一代H1抗组胺药安全性不如二代,一线药物是第二代H1抗组胺药,安全性和有效性高。不过并非所有患者均有效果。必要时需要药物加倍(最高4倍)、联合其他药物或者选择其他替代治疗,后者包括糖皮质激素、奥马珠单抗、环孢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或第一代H1抗组胺药等。 误区九:妊娠期、哺乳期和儿童患者首选扑尔敏 分析: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的荨麻疹治疗与非妊娠期成人基本相同。主要使用H1抗组胺药,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和左西替利嗪属于传统的妊娠B类。妊娠期必要时可优先考虑使用,尤其是妊娠中期和晚期。不过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以最低有效剂量使用抗组胺药。 扑尔敏(氯苯那敏)虽然临床应用得多,但是对幼儿可能有镇静作用,在近邻分娩和哺乳期内应当避免使用。 儿童荨麻疹治疗与成人患者类似。在儿童中,应使用第二代而不是第一代H1抗组胺药。必要时亦可增加剂量,根据体重调整。 误区十:慢性荨麻疹不痒就停用抗组胺药物 分析:抗组胺药物主要作用是减轻瘙痒、使风团消退、缩短风团持续时间及减少风团数量。根据抗组胺药物的半衰期,一般主张一天口服一次。换言之,不仅是当患者有症状时才服用药物,也不宜快速停药。 误区十一: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分析:尽管缺乏大规模的对照研究,但系统性糖皮质激素对多种难治性慢性荨麻疹疗效良好,基本可以使皮损完全消失,但减量时常有复发,而且不宜长期应用。总体来说,应避免或慎用糖皮质激素,如果使用,时间尽量<10~14天。 糖皮质激素主要作为抢救措施短期用于那些危及生命的荨麻疹和严重的喉头水肿,通常一次给药或者用药数日,并规律使用抗组胺药物以控制病情。 当需要长期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时,或许应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或者其他治疗。已有多种免疫抑制剂用于治疗难治性慢性荨麻疹,其中研究最多的是环孢素。 误区十二:常规使用H2抗组胺药、多塞平或孟鲁司特等 分析:H2抗组胺药物对组胺导致的瘙痒没有作用,比如雷尼替丁、西咪替丁,不主张常规使用。 多塞平是一种三环类抗抑郁药,具有强烈的嗜睡和抗胆碱作用,主要适用于成人慢性荨麻疹患者夜间使用。 孟鲁司特属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阿司匹林不耐受的慢性荨麻疹可能有效,因为在其发病机制中有白三烯的参与,对其他类型荨麻疹疗效不佳。 误区十三:慢性荨麻疹都要忌口 分析:饮食控制疗法(俗称忌口)在慢性荨麻疹患者中颇为流行。但是,目前普遍认为,食物过敏引起慢性荨麻疹的很罕见,除非病史上有强有力的证据。 总 结 慢性荨麻疹是一类常见的异质性疾病,这体现在年龄、分类、治疗反应等多个方面。了解慢性荨麻疹的认知误区,有助于制定更合理的个体化治疗策略,提高疾病控制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优麦医生唐教清 主要参考资料 1.Laia Curto-Barredo, Ramon M Pujol, Guillem Roura-Vives, et al. Chronic urticaria phenotypes: clinical differences regarding triggers, activity, prognosis and therapeutic response. Eur J Dermatol. 2019. 29 (6), 627-635. 2.S Shahzad Mustafa, Mario Sánchez-Borges. Chronic urticaria: comparisons of US, European, and Asian guidelines. Curr Allergy Asthma Rep. 2018. 18 (7), 36. 3.Camila Antia, Katherine Baquerizo, Abraham Korman, et al. Urticaria: a comprehensive review: treatment of chronic urticaria, special populations, and disease outcomes. J Am Acad Dermatol. 2018. 79 (4), 617-633. 4.Susanne Radonjic-Hoesli, Kathrin Scherer Hofmeier, Sara Micaletto, et al. Urticaria and angioedema: an update on classification and pathogenesis. Clin Rev Allergy Immunol. 2018. 54 (1), 88-101. 5.Corinna Dressler, Ricardo Niklas Werner, Lisa Eisert, et al. Chronic inducible urticaria: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reatment options.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18. 141 (5), 1726-1734.
今天聊聊我们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水痘和带状疱疹这对亲兄弟。 因为两者本是同根生,由同一种疱疹病毒引起,它的大名就叫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 该病毒初次感染表现为全身泛发的水痘,所以小孩多见,有很强的传染性,往往在幼儿园和学校中传播,潜伏期在两周左右,冬春是水痘的高发季节。 发病往往呈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开始的小红点迅速变为丘疹、水疱、结痂,短短几天从头到脚无一幸免,因为分批出现,所以能同时看到以上几种皮损。多数瘙痒明显。 除了皮肤还可以累及口腔、眼部、生殖器黏膜,部分伴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常把家长急的团团转。 其实年龄大的常表现更重,20岁左右的除了高热还容易继发细菌感染,处理不当引起萎缩性疤痕(麻子)。30几岁的也有但十分少见。因为VZV自然感染后有终身免疫,到这个年龄多数曾经感染过,有些因为症状轻微或隐性感染或幼时病史已经遗忘,而自认为没有感染过。所以有医生认为还不如早点长更安全,幼儿园发生比初三高三的时候发病总归影响小,多数好的也更快些。 水痘本身有自限性,只要没有并发症,多数两周可以自愈,如果早期使用阿昔洛韦等抗疱疹病毒药,可以好的更快些。瘙痒明显可以对症处理,如口服抗过敏药,避免搔抓加重炎症。 流行期接种疫苗能起到保护作用,但随着时间推移抗体滴度会逐渐下降,并非一劳永逸。 水痘好了以后病毒并未完全清除,而是悄悄潜伏在脊髓神经根或膝状神经节等处,等候时机再次作怪。 当某天机体抵抗力下降,VZV卷土重来,沿着单侧神经出现成簇水疱,有些表现为大疱或血疱,带状分布,常有明显的神经痛,有些表现为瘙痒或麻木或烧灼感,都是神经受损的表现。 最常见的部位是胸背部,也就是肋间神经区域,其次是腰骶部和三叉神经眼支,当然全身各处都有可能,只是发生率多少而已。老年人往往疼痛明显,不及时有效抗炎抗病毒,发生后遗神经痛的概率就会很高,有些半年了还痛的夜不能寐,这时候就没有特效药了。 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甲钴胺、维生素B12等神经营养保护剂比较常用。 春节期间虽然热闹,但有些人比平时更辛苦,比如麻将打牌、熬夜追剧、饮酒狂欢,从而影响免疫功能,所以带状疱疹还是容易发生。新冠疫情也会给许多人带来焦虑恐慌等,从而影响免疫功能。 一时放纵一时爽,总是放纵…… 健康生活、均衡饮食,勤洗手多通风, 让我们远离这些不安分守己的家伙。
因为工作生活中的压力较大,男同志们稍有闲暇时就小聚把酒言欢一番,以减轻自己的压力,经常会提到自己在步入中年后感觉各方面力不从心,有的精神不佳,有的神疲乏力,有的性生活不和谐种种类似大家有的疲劳终合征,有人会开玩笑的提到要吃地黄丸补一补了,大家似乎也都了解地黄丸是进补之剂,这是因为大名鼎鼎的六味地黄丸大家都知道。其实地黄丸是一类中药方剂的统称,六味地黄丸只是其中一个而已,并且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用它来进补。那么都有哪些地黄丸呢,各个地黄丸有什么区别呢,不同的地黄丸适合哪些人服用呢?这里给大家稍加普及一下就明白了。地黄丸系列的老祖就是八味肾气丸,是医圣张仲景的处方,也就是现在的桂附地黄丸,用于温补肾气,组方就是滋阴补肾的六味地黄丸中加了温阳桂枝和附子。到了宋代时著名儿科专家钱乙将温补的桂枝和附子去除后变有了后来的六味地黄丸,为什么他要去掉桂附两味药呢?因为他觉得小儿体质是“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应当补阴为主。之后的历朝历代逐步出现了各种地黄丸,如治疗眼睛干涩的杞菊地黄丸,即六味中加了枸杞和菊花,如治疗盗汗的知柏地黄丸,即六味加了知母和黄柏,如治疗烦热的麦味地黄丸,即六味加了麦冬和五味子,如治疗哮喘的七味都气丸即六味加了五味子,还有治疗水肿的济生肾气丸即桂附地黄丸加了车前子和牛膝,这也就是市面上的金匮肾气丸。以上各地黄丸中共同的组成就是六味地黄丸,但是有所加减后作用就会不同,要选用适合自己的地黄丸就必须让中医大夫诊断后才可以选用,切不可自行随意服用,大家清楚了吗?
大家知道吗,每天的10月28日是我国的男性健康日,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节日,其实这和三八妇女节一样,是为了关心关爱一类人,只是所要表达的意义不一样,这个男性健康日,顾名思义就是专注和强调男性的健康,因为男性是社会和家庭的原动力,他们承担着许多角色:劳动力,生产力,家庭,财富,父亲,丈夫,儿子,最主要是承担着社会进步和家庭幸福的责任和义务,所以说他们的健康非常重要,国家和社会需要关爱和关注男性的健康,我们老百姓也需要知道这样一个节日,因为肯定有个“他”是你所爱和关心的人,这里我们除了要关爱他的一般身体状态外,作为妻子,女友还应该关注爱他的“男”言之隐,有事他也很痛苦,只是没有告诉你,其实既然妇科疾病大家可以从容面对,男科疾病也不该被“躲躲藏藏”,男性朋友自己应该坦然面对,伴侣也要多一些关爱和鼓励,这是和谐生活的一个重要基础,现在男科专业发展的越来越好了,国家卫生部门也很重视,所以就有了这个节日,希望大家记住这个节日。
新冠后时期,男科门诊的就诊病种比例发生了某些变化,体现在了性功能障碍方面的咨询和就诊病例增多,很多患者对于自己在新冠前和新冠后性能力出现变化表示了疑惑和焦虑,为什么之前都好好的,之后就突然不好了,多表现在性欲减退,晨勃减少,勃起困难,举而不坚,中途疲软等,射精方面呢,出现继发早泄,射精无力,快感下降等,育龄期的生殖力呢,备孕检查发现精液质量下降。有部分国内外报道提出新冠和以上男性生殖健康有关联,也许是新冠后遗症的体现之一。诸位,如果你有以上问题,也不要太焦虑,经我们门诊诊疗发现,大多患者并非器质性的病变,功能性异常居多,寻求中医药治疗后大多数患者是可以恢复到正常状态的,当然,你自己的信心和良好作息是最好的治疗。
2022年9月20日是第34个“全国爱牙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副主题是“护牙健齿少年强 健康中国民族兴”,旨在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和《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的指导方针和政策,提升大众口腔健康素养,创建有利于口腔健康的社会氛围。中华口腔医学会号召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口腔医学会、各会员单位及会员积极组织开展第34个“全国爱牙日”活动。全国爱牙日的由来 1989年,由卫生部、教委等部委联合签署,确定每年的9月20日为全国爱牙日。 宗旨是通过爱牙日活动,广泛动员社会的力量,在群众中进行牙病防治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口腔键康观念和自我口腔保健的意识,建立口腔保健行为,从而提高全民族的口腔健康水平。 我国的龋病、牙周病患者众多,而口腔保健的人力、物力、财力十分有限,因此,解决牙病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预防。疫情居家期间,牙痛应该怎么办静态管理居家期间,就医不便,如果突发牙痛,应该如何进行“自我解救”?伊犁州中医医院口腔科为大家整理了一份牙痛“自救指南”。1.剧烈自发痛或咬合痛急性牙髓炎:剧烈的冷热刺激痛、自发痛、夜间痛和头面部放射痛等,疼痛难以定位。急性根尖周炎:剧烈的自发性跳痛,感觉牙齿“伸长”或松动,咬合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应急处理措施:按照说明书服用消炎药(头孢或阿莫西林,联合应用甲硝唑或奥硝唑),同时服用止痛药(布洛芬或洛索洛芬钠等),避免使用患侧咀嚼。若服用消炎止痛药无效,且疼痛无缓解、面部肿胀,需及时就医。2.智齿肿痛智齿冠周炎:智齿周围牙龈红肿、疼痛,有脓液流出,触痛明显。间隙感染:颊面部肿痛明显,并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病情严重者可合并全身感染等并发症。应急处理措施:服用消炎止痛药,保持口腔卫生,尽量清淡饮食。间隙感染和无法缓解的智齿冠周炎需及时到口腔科就诊,以免引起全身感染。3.局部牙龈持续肿痛急性龈乳头炎:个别牙齿之间的牙龈红肿出血、肿痛明显,可有自发痛和冷热刺激痛,局部可见食物嵌塞。应急处理措施:尽量清淡饮食,使用牙线等工具及时清理嵌塞食物等刺激,保持口腔卫生,必要时可服用消炎止痛药缓解症状。若疼痛无缓解,及时就医。4.慢性牙痛暂缓就医,择期治疗对于一些症状不明显的慢性牙痛,可以暂缓就医,并根据症状进行相应处理,待疫情结束后及时就医治疗。5.冷热酸甜痛牙齿敏感、深龋或可复性牙髓炎:在进食冷、热、酸、甜等食物或饮品时,出现短暂的牙齿酸痛,在去除刺激后很快就不痛了。避免进食会引起牙齿疼痛的刺激性食物,保持口腔卫生,牙齿敏感者可使用抗敏感牙膏。6.牙龈慢性肿痛、刷牙出血慢性牙龈炎或慢性牙周炎:长期、反复的牙龈红肿、胀痛和刷牙出血,可伴有口腔异味,牙周炎患者还可出现牙齿松动等症状。处理措施:保持口腔卫生,正确刷牙,使用牙线,及时清洁嵌塞食物。伊犁州中医医院开通“在线问诊”功能,请关注伊犁州中医医院公众号或好大夫在线进行使用。附:儿童口腔保健
如果您患有这几种病,拔牙前一定要告知医生!2-0821:医生,平时血压有点高能拔牙吗?医生,有糖尿病可以拔牙吗?有心脏病病史拔牙风险是不是很大?别急,让我来评估下。伴有全身系统性疾病的患者在医生评估后是可以考虑拔牙的,但有以下情况的应暂缓拔牙。以下情况应视为拔牙禁忌症或暂缓拔牙!1.心脏病①有近期(6个月)心肌梗死病史者。②近期心绞痛频繁发作。③心功能III~IV级或有端坐呼吸、发绀、颈静脉怒张、下肢水肿等症状。④心脏病合并高血压者,血压超过180/100mmHg。⑤有三度或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双束支阻滞、阿斯综合征(突然神志丧失合并心传导阻滞)病史者。2.高血压当血压高于180/100mmHg,则应先控制后再行拔牙。对高龄高血压患者在术前血压控制在160/90mmHg情况下,术后应继续控制血压,防止拔牙后出血。3.造血系统疾病①贫血:血红蛋白在80g/L以下,应暂缓拔牙。②白血病:急性白血病,白细胞数低于1.0×10^9/L。③粒细胞减少症患者:中性粒细胞低于1×10^9/L。④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计数低于50×10^9/L。⑤血友病:血友病患者第VIII因子水平在正常的30%以下。4.糖尿病当空腹血糖在8.88mmol/L以上时,应暂缓拔牙。5.甲状腺功能亢进 手术刺激及感染可能引起甲状腺危象,有危及生命的可能。通常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情况下,静息脉搏在100次/min以下,基础代谢率在+20%以下方可拔牙。6.肾脏疾病 各类急性肾病,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到正常值的50%甚至更低,血肌酐进行性升高,应禁忌拔牙。7.肝脏疾病 急性肝损伤:AST>200U/L,ALT>300U/L,超过正常参考范围上限8倍以上,DeRitis比值<1,伴有血清胆红素升高者,应禁忌拔牙。8.恶性肿瘤患者 如牙位于恶性肿瘤中或已被肿瘤累及,单纯拔牙可能激惹肿瘤并引起扩散,应视为禁忌。
衣服脏了要洗,牙齿也如此。正确的洗牙方式并不会伤害牙齿,相反,还会让牙齿更加健康,让你远离老掉牙的魔咒。但是,“洗牙”只是一个统称,在实际的牙科治疗中,洗牙分为了4个等级,它们分别是:1、成人洁牙—预防性/口腔卫生宣教治疗2、全口牙清创术3、刮治或根面平整术4、牙周维护治疗快来对照看看,你需要的是哪一个级别的洗牙。01不同的洗牙技术,都适合哪些人?1.成人洁牙—预防性/口腔卫生宣教治疗适合人群:适用于牙龈健康的病人。治疗目的:将牙齿及龈沟内的牙菌斑、结石和色素沉着予以清除,有利于让病人保持口腔健康。治疗流程:1、洁治:去除坚硬的沉积物2、抛光:利用牙科专用抛光杯和抛光膏,去除牙齿上柔软的牙菌斑和色素沉着3、针对不同病人的自身情况,进行必要的口腔卫生宣教。治疗时间:整个过程大概需要30至45分钟。2.全口牙清创术(全方位刮治术)适合人群:适用于长时间未接受专业洁牙,并患有牙周组织疾病的病人。治疗目的:尽可能去除牙齿上的沉积物,为全面评估牙齿及牙周组织健康状况创造条件。治疗流程:1、去除大块牙石,缓解牙龈肿胀、出血、溢脓等症状2、“彻底刮治”——以便去除残余的沉积物并抛光牙齿3、进行更全面的检查,评估是否需要接受刮治和根面平整术。治疗时间:整个治疗过程大概需要45至60分钟。全口清创术属于中级洁牙术,能为相当一段时间内未看过牙医的牙周病患者提供更深层的清洁治疗,可被视为“两步”洁牙术。3.刮治或根面平整术(深度洁牙)适合人群:牙周疾病症状非常明显的人牙周疾病症状包括:发现牙周袋变深(深度大于5毫米)、X光检查可见牙槽骨吸收、牙龈出血、溢脓以及牙根表面出现牙垢堆积。治疗目的:刮治可以清除牙龈缘下方、牙根表面的牙菌斑和牙石。牙根上的粗糙部位被打磨平整,细菌被清除干净,牙齿表面更加平整光滑,方便日常的口腔护理。治疗流程:通常刮治和根面平整等深度清洁划分半口或1/4完成,通常都需要进行局部麻醉,因此要2-4次才能完成治疗。治疗时间:由于过程比较复杂,因此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整个治疗可能需要1至2个小时。当牙周疾病进展到支持骨组织丧失的时候,这种治疗只能控制病情发展,无法治愈疾病。这和高血压患者一样,他们服用降压药并不能治愈高血压,血压只是被降压药“控制住了”。4.牙周维护治疗适合人群:接受牙周治疗(如刮治和根面平整术)后的人群治疗目的:牙周维护治疗的重要性在于,如果后续维护没有做充分,牙周疾病便会复发。治疗流程:1、清除牙龈周围的牙菌斑和软垢2、在特定部位进行刮治和根面平整3、抛光。每次接受刮治和根面平整之后都需要接受牙周维护治疗。治疗时间:两次治疗的间隔时间要根据临床评估而定。但是通常每隔3-4个月就要进行洁牙维护。那么这么多种洗牙方法,你又该选择哪种呢?02你需要哪种洁牙术?在接受口腔和牙龈疾病评估的时候,专业口腔卫生士会对你的口腔健康状况进行评估。评估标准包括:牙周探诊测量、出血状况牙龈肿胀、溢脓情况是否吸烟是否罹患全身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无论你需要哪种洁牙术第一步是先给自己定一个洁牙的时间“拖拖拖……”不去洗牙最后洁牙术只会越变越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