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天气暖了,对有条件的人群在工作之余做个健康体检,预防疾病保证健康,是早期发现疾病、亚健康的重要手段,这样可以及时了解身体内部的情况,可以及时发现一些重要的疾病,在医生的指导下对患有:高血脂症、血糖增高、高血压、肝功能异常、乙型肝炎、肿瘤等病症在早期症状进行治疗,特别是不少恶性肿瘤在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常常是在进行健康普查或在看其他疾病时被发现的。如果发现过晚,往往会失去治疗的时机而遗憾终生。只有靠检查才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而到晚期有症状而且有并发症时,治疗就已经很棘手,及早发现疾病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任何疾病都是早发现、早治疗可以痊愈, 我对多年门珍病例上看,长期从事办公室工作的中青年白领,企业家、各级领导、科技人员、艺术家、长期从事电脑工作人员等等,虽然平时没有什么明显不适,但因其日常工作比较紧张、节奏快,以及应酬多、食物结构不合理,参加运动锻炼少,极易导致体内代谢失调,引起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和高脂血症、隐性心血管病等。这一人群若能坚持在每年体检一次,有利于早期发现疾病和接受早期治疗。一般在40岁以后就应该每年定期体检一次,有些病甚至在二、三十岁开始就应定期体检 对原有慢性疾病者、老年人,可能已经患有一两种或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心脏供血不足、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他们虽然已经在医生指导下,接受药物治疗使病情得到缓解,但并非一劳永逸。进行定期检查,可以进行比较,确定病情有无发展、加重、减轻或痊愈,有利于指导以后的治疗。定期体检还是加强和医生联系的一种好方法,便于医生对自己实行保健医疗指导。 凡条件允许者,最好每年做一次全面的体格检查,对有慢性疾病者,可针对自己的疾病重点进行检查。如果每年做一次全面健康检查有困难,每年最少也要对心、肾、肺、肝、胃、直肠、前列腺及妇科项目做一次健康检查。这样就能把住容易患病的这些关口。在平时也要注意一些可疑的疾病症侯,这样就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疾病,以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延年益寿。一 健康检查的重点项目1 称体重:体重是代表一个人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称体重,可以发现有无疾病。体重超标或肥胖者往往患有肥胖症、早期糖尿病、代谢综合征,高体重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体重在短时间内下降过多(未刻意减肥),往往提示有恶性肿瘤、结核病、糖尿病的可能。2 测血压:如果发现耳鸣、头晕、失眠、眼花等情况,应随时注意血压变化,千万不要认为是神经衰弱而不予理睬。血压是了解动脉血管弹性大小的最简便方法,定期测血压,可以早期发现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因为许多高血压患者早期并没有头痛、眩晕等症状,只有通过测血压才能发现异常。3 触摸有无浅表淋巴结肿大、甲状腺及乳房肿块。4 查眼睛:除检查视力外,还要检查眼底及眼压,可以发现青光眼、白内障、动脉硬化等疾病。查眼底动脉可反映脑动脉硬化的程度。5 化验:主要查检项目有:①血常规,通过检查可提示部分血液系统疾病及感染性疾病,进行性贫血提示有肿瘤的可能。②查尿常规:可了解有无尿路感染、肾炎、泌尿系统结石、肿瘤等。③大便常规+隐血试验:检查大便隐血可早期发现消化道肿瘤。④血脂、血糖等生化项目检查。可以早期发现高血脂、糖尿病、肝炎、消化道肿瘤等疾病。⑤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CEA升高往往提示部分消化道肿瘤及肺癌可能。AFP升高提示肝癌可能。⑥肝功能,对于慢性乙肝患者尤其要经常检查肝功能,如异常,应进一步检查乙肝两对半、丙肝抗体等,了解有无急慢性肝炎。6 X线检查:正、侧位X线胸片:可早期发现肺癌,尤其吸烟者应每半年检查一次。可以早期发现肺结核、肺癌、消化道肿瘤。X线胸部有异常者应进一步行胸部CT检查。7 心电图:可早期发现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冠心病等疾病。如有较多危险因素及心前区不适症状,可进一步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或运动心电图检查,必要时可行冠脉造影,了解冠状动脉供血情况。8 超声波:对肝胆、胰腺、肾脏、子宫、附件的超声检查,可早期发现肝胆胰腺肿瘤,妇科肿瘤肿瘤与其他疾病,如脂肪肝、胆石症、肝硬化等。9 老年男性应查前列腺,妇女应做妇科检查。10 肛门指检:有助于发现直肠癌、前列腺癌。如有明显消化道症状、反复大便隐血阳性者应进一步检查胃镜、肠镜; 如果进行全身体检经济条件不允许,可根据身体出现的异常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检查。二 为了保证体检的结果正确无误,在体检前注意事项:1、体检前要休息好体检前几天如果休息不好,会影响血糖、血脂和血压值。准备体检的人,体检前一天尽量不要进行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剧烈的运动,也不要参加聚会,避免情绪激动,保证充足睡眠。2、保证良好的生活习惯体检前几天要注意饮食,不要吃过多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不饮酒,不要吃对肝、肾功能有损害的药物。体检前一天,最好能洗个澡。体检当日早晨应禁食、禁饮水。避免暴饮暴食,体检前一天晚上8点后不再进食。3、带齐相关资料体检前要带齐与自己相关的健康资料和某些物品。将自己保存的以前的病历、检验报告单、各类照片资料、诊断证明书一并带上。有些检查必须先饮水,为卫生起见,最好带一只喝水的杯子,此外还要带上毛巾、卫生纸之类的物品。
关于高胆固醇血症:一、高脂血症血液中包括胆固醇、磷脂、甘油三酯和脂肪酸等,均是血液中的脂质物质。胆固醇和其他血浆脂质在血液中是以和载脂蛋白形成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但脂肪酸是与白蛋白结合的。通常所说的高脂血症主要是指血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升高。高脂血症是人体脂肪代谢异常的表现。主要分为三类: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混合性高脂血症。当我们拿着化验结果看哪几项指标来判断自己是否患有高脂血症呢?主要看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这几项指标。以下是这几项指标的正常水平、临界水平、需要治疗水平的参考表。患高脂血症在未并发其它疾病时一般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因此不宜引起重视,往往是在体检或其它检查时发现的。二、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都是脂肪类,就像油一样,不能溶于血液中。为了使胆固醇能够在血液中运输,不溶于水的脂质与蛋白质相结合,形成脂蛋白而溶于血液中。血液中有几种主要的脂蛋白形式,分别叫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 高脂血症检查指标参考表血脂名称 正常水平(毫克%)(毫克分子%) 临界水平(毫克%)(毫克分子%) 需药物治疗水平 (毫克%)(毫克分子%)胆固醇 <200 <5.17 200~239 5.17~6.12 ≥240 ≥6.18甘油三酯 <130 <1.47 130~159 1.47~1.80 ≥160 ≥1.81低密度脂 蛋白——胆固醇 <130 <3.36 130~159 3.36~4.13 ≥160 ≥4.14高密度脂 蛋白——胆固醇 >45 >1.16 36~45 0.93~1.16 ≤35 ≤0.91(一)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主要携带胆固醇,可用来合成细胞膜和固醇类激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被称为“坏胆固醇",因为低密度脂蛋白是主要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微粒,氧化的或被化学修饰的LDL-胆固醇不能被组织利用和被肝脏清除,就会沉积到动脉管壁上形成斑块,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健康人血液循环中2/3的LDL微粒被肝脏的LDL受体清除,如长期摄入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就会抑制LDL受体的活性,而使LDL-胆固醇水平升高。大量的动物和人类试验研究资料均显示LDL-胆固醇升高可引起冠心病的发生,降低LDL-胆固醇可降低冠心病的危险。血中总胆固醇的水平一般可反应LDL-胆固醇的水平。临床试验结果总胆固醇每减少1%,可减少2~3%的冠心病的事件。LDL-胆固醇可以通过公式来计算:LDL-胆固醇(毫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5-HDL-胆固醇(毫克%)LDL-胆固醇(毫克分子%)=总胆固醇-甘油三酯/2.2-HDL-胆固醇(毫克分子%)如果你的LDL-胆固醇小于130毫克%,即理想范围,你应每5年复查一次,同时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经常的体育活动,并控制体重,可使你的LDL-胆固醇水平在正常范围内。如果你的LDL-胆固醇大于或等于160毫克%,你需要看医生服用药物,摄入低饱和脂肪酸和低胆固醇食物,经常作体育活动,控制体重以降低你的胆固醇水平。如果你的LDL-胆固醇水平在130~159毫克%之间,要根据你是否存在冠心病的其它危险因素而决定是否服药,主要要采用降低胆固醇膳食,经常的体育活动和控制体重措施。(二)高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主要由小肠和肝分泌,含有较少的胆固醇。刚分泌出的高密度脂蛋白前体摄取更新的细胞膜上的未酯化的胆固醇,将胆固醇酯化而成为成熟的高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可将周围组织的胆固醇转送到肝脏而排除,从而使胆固醇不能沉积到动脉管壁上形成斑块,起到了保护心血管的作用。因此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好胆固醇",体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越高,则预示身体清除胆固醇的能力越强,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越小。正常HDL-胆固醇水平应大于45毫克,男性平均HDL-胆固醇水平约为45毫克,女性约为55毫克,HDL-胆固醇水平小于35毫克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性较高。怎么样提高HDL-胆固醇的水平呢?主要是靠运动,每周锻炼3~5次,每次30分钟,就可提高HDL-胆固醇的水平。少量饮用葡萄酒也可以升高HDL-胆固醇的水平,但饮酒过多会导致血压升高和肝脏损害,因此积极运动是提高HDL-胆固醇的最好措施。(三)甘油三酯我们身体的脂肪主要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储存在脂肪组织中。只有小部分甘油三酯在血流中。单独甘油三酯高不一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但是一些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同时也含有胆固醇,会引起冠心病的危险性升高。三、影响血胆固醇水平的因素身体的胆固醇水平不仅与饮食有关,还决定于自身胆固醇的合成与代谢能力。实际上,我们自身合成的胆固醇足以满足身体的需要,不必要再摄取胆固醇。引起血胆固醇升高的主要因素有:(一)遗传因素人体基因对血胆固醇水平的影响取决于胆固醇合成和清除的速度。每500个人中大约有一个患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常常过早地发生冠心病。即使你没有特异的高胆固醇的基因,基因对你的胆固醇水平仍起作用。(二)膳食因素膳食中影响血胆固醇的因素包括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胆固醇和总热量,其中最主要的是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根据实验室研究的结果总结的用膳食摄入推算血胆固醇水平公式为:血胆固醇=1.26(S-P)+1.5(100C/E)其中:S饱和脂肪酸占总热量百分比P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总热量百分比C胆固醇(毫克)E总热量(卡路里/日)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是升高血胆固醇的主要原因,而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都主要来源于动物食品。(三)体重超重或肥胖均会增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减少体重可减少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同时也可减少甘油三酯的浓度,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四)体力活动经常的体力活动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五)年龄和性别血总胆固醇的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妇女在绝经前,总胆固醇的水平通常低于同年龄的男性,绝经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逐渐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妇女在50岁以后,总胆固醇水平高于男性。(六)酒酒的摄入可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但是不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度饮酒可损害肝脏和心肌,导致高血压,并升高甘油三酯的水平。由于以上原因,饮酒不被推荐为预防心脏病的措施。(七)精神压力许多研究都证明长时间的精神压力可引起血胆固醇的升高,另一方面,有些人往往吃许多高脂肪食物来对付压力,这也是血胆固醇升高的重要因素。三、影响血胆固醇水平的因素身体的胆固醇水平不仅与饮食有关,还决定于自身胆固醇的合成与代谢能力。实际上,我们自身合成的胆固醇足以满足身体的需要,不必要再摄取胆固醇。引起血胆固醇升高的主要因素有:(一)遗传因素人体基因对血胆固醇水平的影响取决于胆固醇合成和清除的速度。每500个人中大约有一个患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常常过早地发生冠心病。即使你没有特异的高胆固醇的基因,基因对你的胆固醇水平仍起作用。(二)膳食因素膳食中影响血胆固醇的因素包括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胆固醇和总热量,其中最主要的是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根据实验室研究的结果总结的用膳食摄入推算血胆固醇水平公式为:血胆固醇=1.26(S-P)+1.5(100C/E)其中:S饱和脂肪酸占总热量百分比P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总热量百分比C胆固醇(毫克)E总热量(卡路里/日)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是升高血胆固醇的主要原因,而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都主要来源于动物食品。(三)体重超重或肥胖均会增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减少体重可减少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同时也可减少甘油三酯的浓度,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四)体力活动经常的体力活动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五)年龄和性别血总胆固醇的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妇女在绝经前,总胆固醇的水平通常低于同年龄的男性,绝经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逐渐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妇女在50岁以后,总胆固醇水平高于男性。(六)酒酒的摄入可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但是不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度饮酒可损害肝脏和心肌,导致高血压,并升高甘油三酯的水平。由于以上原因,饮酒不被推荐为预防心脏病的措施。(七)精神压力许多研究都证明长时间的精神压力可引起血胆固醇的升高,另一方面,有些人往往吃许多高脂肪食物来对付压力,这也是血胆固醇升高的重要因素。
胆固醇高忌食食物有哪些? 胆固醇在身体内有重要生理功能,现代医学早已证明,胆固醇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身体健康,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饮食中要注意适量摄取胆固醇。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我们要了解胆固醇高的食物有哪些?健康专家将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富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归纳如下,供朋友们作为参考吧。 动物性食物(鱼肉蛋奶等)普遍含有胆固醇,植物性食物则普遍不含胆固醇。以下日常食物含有大量胆固醇,应引起高度注意: 1.猪脑羊脑(其他动物脑也类似)中含胆固醇极多,堪称冠军,每100克猪脑含有胆固醇2571毫克(羊脑是2004,牛脑是2447)。所幸吃猪脑并不常见。如果吃动物脑的话,以每年不超过一二次为宜。 2.动物内脏,如猪肾、猪肝、猪肺、猪脾、猪肠(牛、羊、鸡、鱼等动物内脏亦同)含有较多胆固醇,大致含量是每100内脏含200~400毫克胆固醇。所以,动物内脏应尽量少吃。如果要吃动物内脏的话,以每月不超过2次为宜。 3.鸡蛋蛋黄(其他蛋类如鸭蛋、鹅蛋、鹌鹑蛋等亦同)中含有大量胆固醇,且主要集中在蛋黄中。一个鸡蛋(以50克计)含胆固醇292.5毫克。所以,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建议普通成年人每天吃0.5~1个鸡蛋。高血脂患者保险起见,每周不要超过2、3个鸡蛋(黄)。 4.鱿鱼(或乌贼鱼)每100克鱿鱼(鲜重,水分含量80.4%)含胆固醇268毫克。如果要吃鱿鱼的话,以每周不超过一、二次为宜。 5.贝壳类,如鲜贝、赤贝、牡蛎、扇贝、鲍鱼、蛤蜊、螺类等通常含有较多胆固醇,其含量一般在100~200毫克/100克。这类食物价格较高,或资源有限,消费量不大。 6.其他,奶油、黄油、羊肉、猪油、牛油等动物油脂中含有较多胆固醇。而且,这些油脂中的饱和脂肪酸还可以促进肝脏合成更多的胆固醇。因此,应避免食用动物油脂。 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已如上述。当然,控制胆固醇摄入仅仅是预防血液胆固醇升高以及使升高的胆固醇下降的措施之一,并不是全部。虽然,饮食中胆固醇摄入并不是血液中胆固醇的主要来源,但控制饮食中胆固醇的摄入(避免摄入过多胆固醇)仍然是防治血脂异常、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 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心脏病协会(AHA)和中国营养学会等权威机构均建议普通成年人每天摄入的胆固醇不宜超过300毫克。2007年5月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中心发布的《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则要求高血脂者把胆固醇摄入量控制在每天200毫克以下胆固醇高常用食物有哪些? (1)保持热量均衡分配,饥饱不宜过度,不要偏食,切忌暴饮暴食或塞饱式进餐,改变晚餐丰盛和入睡前吃夜宵的习惯。 (2)主食应以谷类为主,粗细搭配.粗粮中可适量增加玉米、莜面、燕麦等成分,保持碳水化合物供热量占总热量的55%以上。 (3)增加豆类食品,提高蛋白质利用率,以干豆计算,平均每日应摄入 30g以上,或豆腐干45g或豆腐75——150g。 (4)在动物性食物的结构中,增加含脂肪酸较低而蛋白质较高的动物性食物,如鱼、禽、瘦肉等,减少陆生动物脂肪,最终使动物性蛋白质的摄入量占每日蛋白总摄入量的20%,每日总脂肪供热量不超过总热量的30%。 意见建议: (5)食用油保持以植物油为主,每人每日用量以25——30 g 为宜。 (6)保证每人每日摄入的新鲜水果及蔬菜达400 g 以上,并注意增加深色或绿色蔬菜比例。 (7)减少精制米、面、糖果、甜糕点的摄入,以防摄入热量过多。 (8)膳食成分中应含有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植物纤维及微量元秦,但应适当减少食盐摄入量。 (9)少饮酒,最好不饮。 (10)少饮含糖多的饮料,多喝茶;咖啡可刺激胃液分泌并增进食欲,但也不宜多饮。 ************ **验方疗法:吃好菜 降血脂 ***************************** 芹菜黑枣汤 原料 水芹菜500克,黑枣250克。 制作 将黑枣洗净去核,与芹菜段同煮。 功效 补肝益肾、降压降脂。 主治 适用于肝肾不足、虚阳上亢型的高脂血症。 按语 本食疗方对高脂血症者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芹菜味甘性凉,具有清肝热、平肝阳之效,有明显的降血压和降血脂功能;黑枣性味甘温,能滋补肝肾,润燥生津。二物配用,共奏补肝肾、降血脂、降血压之功;临床以阴虚阳亢型的高脂血症、高血压者尤为适宜。 首乌黑豆乌鸡汤 原料 何首乌15克,黑豆50克,大枣10枚,乌骨鸡1只,黄酒、葱、姜、食盐、味精各适量。 制作 乌骨鸡去毛及内脏,将何首乌、黑豆、大枣分别用清水洗净,置于鸡腹内,将鸡放锅内,加适量清水、黄酒、葱段、姜片及食盐,大火烧沸后,改用小火煨至鸡肉熟烂,加入少许葱花、味精调味即可。1~2周食用1剂。功效滋阴血、补肝肾、降血脂。 主治 适用于肝肾不足、阴血亏虚型高脂血症。 按语 本方有较好的补虚作用,为治高脂血症的常用药膳。方中何首乌药性平和,有良好的补肝肾、益精血作用;黑大豆既补肾阴、润肾燥,又健脾肾、利水湿,有良好的滋补抗衰功能;乌骨鸡补而不腻,温而不燥,能补阴血、填精髓,主疗虚损诸症。三物并施,补力大增,共奏滋阴养血、补益肝肾和降低血脂之功。 素烧冬瓜 原料 冬瓜200克,素油、精盐、葱花、味精各适量。 制作 将冬瓜去皮、瓤、子,切成长方块。烧热锅后投入冬瓜块煸炒,加精盐和适量水,煮烂后再重新调味。 功效 利水消肿、降脂减肥。 主治 适用于各型高脂血症者,本食疗方为治高脂血症、体形肥胖者的理想佳蔬,经常服食,还可减肥增健。 黑木耳豆腐汤 原料 黑木耳10克、嫩豆腐250克、胡萝卜30克、水发香菇150克。 制作 黑木耳用温水泡发,去杂质后洗净;豆腐切成小块,胡萝卜、香菇洗净切成小丁。先在烧锅内加入鲜汤一碗,把黑木耳、胡萝卜、香菇倒入,加姜、葱、盐,烧沸后放入豆腐、味精,淋上麻油即可。 功效 健脾除湿、通便降脂。 主治 适用于各型高脂血症者。本膳既能益中气、除湿浊、通大便,又可软化血管、降血脂、降血压,老年人经常服用,可达到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患的双重作用。 此外,蜂胶对血脂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对高血脂、高胆固醇、动脉粥样硬化有预防作用,并有明显防止血管内胶原纤维增加和肝内胆固醇堆积的作用。蜂胶能有效地降血脂,这完全是归功于蜂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萜烯类和多种活性成分。蜂胶可改善血管的弹性和渗透性,舒张血管,清除血管内壁积存物,净化血液,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液循环状态和造血机能,有效地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抗脑血栓形成,保护心脑血管。 *****************具有降血脂作用的食物****************************** 玉米:含有丰富的钙、镁、硒等物质以及卵磷脂、亚油酸、维生素E,它们均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 燕麦:含有极丰富的亚油酸,占全部不饱和脂肪酸的35%-52%;维生素E含量也很丰富,而且燕麦中含有皂甙素。它们均有降低血浆胆固醇浓度的作用。 牛奶:含有羟基、甲基戊二酸,能抑制人体内胆固醇合成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血中胆固醇的含量。此外,牛奶中含有较多的钙,也可降低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 洋葱:其降血脂效能与其所含的烯丙基二硫化物及少量硫氨基酸有关。这些物质属于配糖体,除降血脂外还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对动脉血管有保护作用。还含前列腺素A,有舒张血管,降低血压的功能。 大蒜:大蒜的降脂效能与大蒜内所含物质--蒜素有关。大蒜的这一有效成份有抗菌、抗肿瘤特性,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糖和血脂等。 杏仁:杏仁不含胆固醇,仅含7%的饱和脂脂酸。高血脂病人病天吃30g杏仁,可替代含高饱和脂肪酸的食品。 菊花:有降低血脂功效和较平稳的降血压作用。老年人在绿茶中掺杂一点菊花,对心血管有很好保健作用。 鸡蛋:过去认为鸡蛋含胆固醇量高,多吃易致冠心病。现已证实鸡蛋含有卵磷脂,能使人体血中胆固醇和脂肪保持悬浮状态而不在血管壁沉积,从而有效降低血脂水平。建议每天吃一个鸡蛋为宜。 大豆: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防酸,维生素E和磷脂。高胆固醇患者每天食用大豆蛋白质60~100g,约有90%的人会痊愈或好转。 凉拌芹菜:取芹菜梗200g,海带100g,黑木耳50g,先将黑木耳和海带用水洗净切丝、用沸水焯熟,嫩芹菜梗切3cm长,沸水稍煮捞起。上述原料冷却后加调料拌和,主治高血脂症、高血压病。
妊娠糖尿病概述: 妊娠糖尿病是糖尿病的一种特殊类型.指确定妊娠后,若发现有各种程度的糖耐量减低或明显的糖尿病,不论是否需用胰岛素或仅使用饮食治疗,也不论分娩后这一情况是否持续,均可认为是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的发生率为1~6.6‰。国内发生率<1%。妊娠糖尿病分娩数占总分娩率0.64%。 妊娠糖尿病系高危妊娠,它严重危害母儿的健康。在胰岛素问世之前母体死亡率27~30%,胎儿围产期死亡率>40%。胰岛素问世后尤其围产医学开展以来,围产死亡率已明显下降。 妊娠期糖代谢特点: 在妊娠早中期,随孕周增加,胎儿对营养物质需求量增加,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取葡萄糖是胎儿能量的主要来源,孕妇血浆葡萄糖水平岁妊娠进展而降低,空腹血糖约降低10%。系因:1、胎儿从母体获取葡萄糖增加;2、孕期肾血浆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均增加,但肾小管对糖的再吸收率不能相应增加,导致部分孕妇排糖量增加;3、雌激素和孕激素增加对母体对葡萄糖的利用。因此,空腹时孕妇清除葡萄糖能力较非孕期增强。孕妇空腹血糖较非孕妇低,这也是孕妇长时间空腹易发生低血糖及酮症酸中毒的病理基础。到妊娠中晚期,孕妇体内抗胰岛素样物质增加,如胎盘生乳素、雌激素、孕酮、皮质醇和胎盘胰岛素酶等使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随孕周增加而下降,为维持正常糖代谢水平,胰岛素需求量必须相应增加。对于胰岛素分泌受限的孕妇,妊娠期不能正常代偿这一生理变化而使血糖升高,使原有糖尿病家中或出现GDM。妊娠糖尿病(GDM的诊断建议): ·孕期内宜作OGTT筛查糖尿病(C) ·GDM妇女产后6~12周重复OGTT以筛查糖尿病,并在以后定期随诊,筛查是否发生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E)8Z+k0PA*H R*m |#s-t 在孕妇第一次产前检查时就应进行GDM的危险评估,孕妇有GDM高危因素的临床特征及明显肥胖,有过GDM病史或生产大于孕龄的新生儿、尿糖阳性、PCOS或糖尿病家族史,均应尽快测血糖,如果FPG≥126mg/dl(7.0 mmol/l)或任意血糖≥200mg/dl(11.1 mmol/l),需尽快于次日重复检查以确定诊断,除非病人已有明显的高血糖症状,如果第一次检查排除GDM需在孕24~28周间按下列两种方案之一进行复查。 一步法:做葡萄糖100gOGTT。 两步法:先做50g葡萄糖负荷后1h血糖筛查试验,血糖值超过者再做100gOGTT。两步法结果80%GDM血糖≥140mg/dl,90%GDM血糖≥130mg/dl。 100gOGTT诊断标准:空腹≥95mg/dl,1h≥180mg/dl,2h≥155mg/dl,3h≥140mg/dl。试验需过夜空腹8~14h,诊断也可用75gOGTT 2h结果,但此结果对发现危险婴儿或母亲不如100gOGTT 3h结果更可靠。 对低危者不需作血糖检查: ·年龄<25岁 ·妊娠前体重正常 ·为糖尿病患者率低的民族 ·1级亲属无糖尿病者 ·无糖耐量异常者 ·无产科异常病史 因为GDM妇女发生糖尿病的危险增加,必须产后6~12周和以后定期进行糖尿病筛查。 一、妊娠对糖尿病的影响 1、妊娠可加重糖尿病。 由于胰岛β细胞功能不全,机体神经内分泌调节失常, 胎盘激素的抗胰岛素作用,可致空腹及餐后高血糖、高脂血症及高氨基酸血症。 2、妊娠期隐性糖尿病增加。 3、糖尿病性肾病加重。 4、糖尿病性神经损害加重。 5、糖尿病增殖性视网膜病发生率增高。 6、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生率增高。 二、糖尿病对妊娠及胎、婴儿的影响 1、对妊娠的影响 生育率降低 流产率升高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发生率升高 羊水过多发生率增高 产科感染率增加 2、对胎、婴儿的影响 畸胎儿发生率增高 巨大胎儿发生率增高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及低体重儿增多 胎儿红细胞增多症增多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增多 易并发新生儿低血糖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发病率增加 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高 三、国际通用White糖尿病妊娠分类 A、隐性糖尿病,空腹血糖正常,但糖耐量试验异常。 B、临床糖尿病,发病年龄>=20岁,病程<10年,无血管病变。 C、临床糖尿病,发病年龄10-19岁,病程10-19年,无血管病变。 D、临床糖尿病,发病年龄<10岁,病程>=20年。 E、有盆腔血管钙化症。 F、伴糖尿病肾病,有蛋白尿。 H、有冠状动脉病变。 R、有增生性视网膜病变。 FR、肾病并有视网膜病。 四、妊娠期糖尿病饮食管理 孕妇的饮食控制不宜过严,热量按30-35千卡/kg/日给予, 其中碳水化合物占50%,蛋白质占20-25%,脂肪25-30%,并应补充元素钙400mg/d ,元素铁30-60mg/d, 叶酸400-800ug/d及多种维生素。并建议少量多餐及睡前加餐。 五、妊娠期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1、妊娠期间尽可能避免使用一切口服降糖药。 2、胰岛素治疗运用于国际White分类B组以上的妊娠期糖尿病, 其使用指征为FBG>6.6mmol/L。一般妊娠早期胰岛素需要量较妊娠前约减少1/3, 妊娠中期胰岛素需要量逐渐增多,到妊娠后期用量可较妊娠前增加2/3以上。胰岛素剂型可用短效中效或短长效混合注射,每天分2-3次注射。控制指标为:FBG〈5.5mmol/L(孕期正常值为3.3-4.4mmol/L),尿糖<“+”,无低血糖及酮症酸中毒。 六、分娩期胰岛素使用 分娩日早晨用产前胰岛素的1/3-1/2,同时适量进餐或静脉滴注5-10 %葡萄糖溶液,每小时10-20克,使产妇的血糖保持稳定,以免发生新生儿低血糖。剖宫产前3-7天停用长效胰岛素。术中和术后必须随时监测血糖、尿糖、酮体,并调整糖和胰岛素的比例。术中可采用葡萄糖与普通胰岛素同时均匀滴注,病情轻者以糖和胰岛素5-8克与1单位的比例滴入,病重者可以2-5克与1单位的比例。术中一般补充葡萄糖70-100克。剖宫产或自然分娩后,胰岛素剂量可减少到产前的1/2或1/3量,使尿糖保持在“+”-“++”为宜。一般需3-6 周才能恢复到妊娠前剂量。妊娠期糖尿病的类型: 1、显性糖尿病 孕妇有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三多一少),空腹血糖升高,尿糖阳性,糖耐量减低。其中部分孕妇在妊娠前已患有糖尿病,经治疗后受孕。部分孕妇则在妊娠后才发现患有糖尿病,分娩后糖尿病继续存在。 2、潜在糖尿病 此类孕妇妊娠前后均无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但糖耐量异常,经过一定时间后,可能发展成显性(临床)糖尿病。 3、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前无糖尿病的临床表现,糖代谢功能正常。妊娠后出现糖尿病的症状和体征,部分孕妇出现糖尿病并发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巨大胎儿、死胎及死产等),但在分娩后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均逐渐消失,在以后的妊娠中又出现,分娩后又恢复。这部分患者在数年后可发展为显性(临床)糖尿病。 4、糖尿病前期 这类孕妇有糖尿病的家族史,但孕妇则无明显糖代谢紊乱,可在妊娠后出现类似糖尿病孕妇的并发症(巨大胎儿、畸形儿及羊水过多等)。若干年后多数将出现显性(临床)糖尿病。 有妊娠糖尿病怎么办 轻微者可由营养师指导,先执行饮食控制,之后再抽血检查,若空腹血糖值仍大于105mg/dl,饭后2小时血糖值大于120mg/dl,就应配合注射胰岛素,期望能将血糖值控制为:空腹60~90mg/dl(指禁食8小时所测之血糖值)、饭前60~105mg/dl、饭后1小时<140mg/dl、饭后2小时<120mg/dl。妊娠糖尿病病因病理: 原本并没有糖尿病的妇女,于怀孕期间发生葡萄糖耐受性异常时,就称为“妊娠糖尿病”,可能引起胎儿先天性畸形、新生儿血糖过低及呼吸窘迫症候群、死胎、羊水过多、早产、孕妇泌尿道感染、头痛等,不但影响胎儿发育,也危害母亲健康,因此怀孕期间检查是否有糖尿病是很重要的。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2型糖尿病发病趋势升高并呈现年轻化;另一方面,不少孕妇吃得多且精,而活动少,这是妊娠期得糖尿病的重要原因。妊娠可促使隐性糖尿病变为显性,在妊娠期,体内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垂体前叶激素与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增高,内分泌变化都会对糖代谢产生一系列影响,尤其当孕妇胰岛功能储备不足或胰岛素分泌降低时,将会发生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之孕妇有可能在下次怀孕时再发生,如果再次怀孕应及早告知医生并作检验。曾罹患此症之孕妇,中老年后出现糖尿病的机率比正常妇女高,故产后应设法维持适当的理想体重及保持规律的饮食、运动习惯,并定期检验血糖值。 与罹患妊娠糖尿病相关的因素有:种族、糖尿病家族史、肥胖、过去有不明原因的死胎或新生儿死亡、前胎有巨婴症、羊水过多症及孕妇年龄超过30岁等。若具有以上危险因素条件之一的孕妇,您更应重视妊娠期间糖尿病的筛检。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虽然患糖尿病日久可引起多系统的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进功能缺陷及衰竭。只要发现及时,做好日常的生活护理,施以合理的治疗措施,一般是可以缓解症状、延缓并发症发生的。但在糖尿病的几个类型中有一类将会对两代人的健康甚至是生命造成威胁,这就是妊娠期糖尿病(GDM)。医学上对妊娠期糖尿病的界定是:在确定妊娠后,若发现有各种程度的葡萄糖耐量减低(IGT)或明显的糖尿病,不论是否需用胰岛素或仅用饮食治疗,也不论分娩后这一情况是否持续,均可认为是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的饮食原则: 妊娠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之目的为:提供母体与胎儿足够的热量及营养素,使母体及胎儿能适当地增加体重,符合理想的血糖控制、预防妊娠毒血症及减少早产、流产与难产的发生。 营养需求与正常孕妇相同,只不过必须更注意热量的摄取、营养素的分配比例及餐次的分配。此外,应避免甜食及高油食物的摄取,并增加膳食纤维。 注意热量需求 妊娠初期不需要特别增加热量,中、后期必须依照孕前所需的热量,再增加300大卡/天。由于体重减轻可能会使母体内的酮体增加,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故孕期中不宜减重。 注意餐次分配 为维持血糖值平稳及避免酮血症之发生,餐次的分配非常重要。因为一次进食大量食物会造成血糖快速上升,且母体空腹太久时,容易产生酮体,所以建议少量多餐,将每天应摄取的食物分成5~6餐。特别要避免晚餐与隔天早餐的时间相距过长,所以睡前要补充点心。 摄取正确糖类 糖类的摄取是为提供热量、维持代谢正常,并避免酮体产生。不应误以为不吃淀粉类可控制血糖或体重,而完全不吃饭;而是应尽量避免加有蔗糖、砂糖、果糖、葡萄糖、冰糖、蜂蜜、麦芽糖之含糖饮料及甜食,可避免餐后快速的血糖增加。如有需要可加少许代糖,但应使用对胎儿无害的AcesulfameK。建议您尽量选择纤维含量较高的未精制主食,可更有利于血糖的控制,如:以糙米或五谷饭取代白米饭、选用全谷类面包或馒头等。妊娠糖尿病孕妇早晨的血糖值较高,因此早餐淀粉类食物的含量必须较少。 注重蛋白质摄取 如果在孕前已摄取足够营养,则妊娠初期不需增加蛋白质摄取量,妊娠中期、后期每天需增加蛋白质的量各为6克、12克,其中一半需来自高生理价值蛋白质,如:蛋、牛奶、深红色肉类、鱼类及豆浆、豆腐等黄豆制品。最好每天喝至少两杯牛奶,以获得足够钙质,但千万不可以牛奶当水喝,以免血糖过高。 油脂类要注意 烹调用油以植物油为主,减少油炸、油煎、油酥之食物,以及动物之皮、肥肉等。 多摄取纤维质 在可摄取的份量范围内,多摄取高纤维食物,如:以糙米或五谷米饭取代白米饭、增加蔬菜之摄取量、吃新鲜水果而勿喝果汁等,如此可延缓血糖的升高,帮助血糖的控制,也比较有饱足感。但千万不可无限量地吃水果。妊娠糖尿病的治疗: 所谓的治疗其实就是为了方便医院及时观测我的血糖值情况,调整为我注射胰岛素最合适的量。住院之后,就是大量的检查,抽血、验尿、测体温、量血压、听胎心音、心电图、二维彩超等等,还有就是一天七次的扎手指头测血糖值,其中三天我还在右手臂上绑了个动态血糖监测仪,二十四小时监测我的血糖变化情况,并由此测到我的血糖值在餐后较高,而夜间偏低的情况。最后就是开始注射胰岛素,先予少量注射,配合血糖值测验,逐渐加量,直到血糖值控制平稳。当然这其中还需饮食方面的配合,这是最麻烦的,吃多了血糖高,吃少了营养不够而且第二天的验尿会出现酮体,总之很操心,每天就象个孩子似的等待单元考试的成绩,忐忑不安,就怕值高了。 药物治疗 胰岛素治疗运用于国际White分类B组以上的妊娠期糖尿病, 其使用指征为FBG>6.6mmol/L。一般妊娠早期胰岛素需要量较妊娠前约减少1/3, 妊娠中期胰岛素需要量逐渐增多,到妊娠后期用量可较妊娠前增加2/3以上。胰岛素剂型可用短效中效或短长效混合注射,每天分2-3次注射。控制指标为:FBG〈5.5mmol/L(孕期正常值为3.3-4.4mmol/L),尿糖<“+”,无低血糖及酮症酸中毒。 妊娠期间尽可能避免使用一切口服降糖药。 分娩期胰岛素使用:分娩日早晨用产前胰岛素的1/3-1/2,同时适量进餐或静脉滴注5-10 %葡萄糖溶液,每小时10-20克,使产妇的血糖保持稳定,以免发生新生儿低血糖。剖宫产前3-7天停用长效胰岛素。 术中和术后必须随时监测血糖、尿糖、酮体,并调整糖和胰岛素的比例。术中可采用葡萄糖与普通胰岛素同时均匀滴注,病情轻者以糖和胰岛素5-8克与1单位的比例滴入,病重者可以2-5克与1单位的比例。术中一般补充葡萄糖70-100克。剖宫产或自然分娩后,胰岛素剂量可减少到产前的1/2或1/3量,使尿糖保持在“+”-“++”为宜。一般需3-6 周才能恢复到妊娠前剂量。哪些女性容易患妊娠糖尿病: 任何一位孕妇都有发生妊娠糖尿病的可能,但相对高发的人群是: (1)、年龄超过30岁的高龄孕妇。 (2)、肥胖,妊娠前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或者妊娠后盲目增加营养,进食过多,活动过少,体重增加太多的孕妇。 (3)、直系亲属中已出现过妊娠糖尿病病人的孕妇。 (4)、直系亲属中有人得糖尿病的孕妇。 (5)、以往妊娠时曾出现妊娠糖尿病的孕妇。 (6)、生育过巨大胎儿(体重大于8斤)的孕妇。孕妇预防妊娠糖尿病的6种方法: 1.应严密监测糖尿病孕妇的血压肝肾心功能、视网膜病变及胎儿健康情况,最好在怀孕前即已开始 2.怀孕前有效控制糖尿病因为胎儿最严重的畸形是发生在怀早期6-7周内。 3.避免酮症的发生主食每日应吃300-400克,分5-6次吃,少量多餐并多次胰岛素注射。 4.妊娠期糖尿病应勤查血糖及时增减胰岛素用量。 5.妊娠后合并糖尿病的孕妇及早进行治疗。 6.密切监测胎儿大小及有无畸形定期查胎心及胎动。胎儿有危险信号出现,应立即住院由医生决定引产或剖宫产。妊娠糖尿病注意事项: 如果妊娠期糖尿病控制不好,可影响孕妇的身体健康。普通的做法包括饮食控制,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推荐接受营养师的饮食建议。 另外,运动也能帮助孕妇糖尿病的女性降低血糖水平,运动可能会帮助降低对胰岛素的需求。那些已经在经常坚持运动的准妈妈,被鼓励继续她们的运动项目。
谨防内分泌性高血压现在高血压的发病率/患病率都逐年上升。我们通常将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其中,内分泌性高血压就是继发性高血压的主要种类。所谓内分泌性高血压,就是由于不恰当地分泌了过多能够引起血压升高的激素,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儿茶酚胺、生长激素、糖皮质激素等等导致血压升高。下面就简单介绍几种内分泌性高血压的常见疾病。1、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由于肾上腺皮质醛固酮瘤或增生引起醛固酮释放增加导致高血压,50%病人可伴有低血钾。最新资料发现,在高血压人群中,原醛病人可占10-15%。2、嗜铬细胞瘤:由于肾上腺髓质肿瘤或肾上腺外组织分泌大量儿茶酚胺导致血压升高,高血压特点多为突发性,血压迅速升高,同时伴头痛、心悸、出汗症状。3、Cushing综合征:由于肾上腺或垂体肿瘤或增生,分泌大量糖皮质激素导致血压升高。病人往往伴随向心性肥胖、乏力、抵抗力低下、多囊卵巢等症状。4、肢端肥大症:由于垂体肿瘤分泌大量生长激素导致血压升高,此类病人多伴有手、足明显大于常人,面容变丑陋等症状。对于内分泌性高血压,只要发现及时,尽快去除病因,高血压就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因此,提醒高血压患者,如果存在下列因素,就应警惕内分泌性高血压,及时就诊做系统检查。1、 高血压发病时年龄轻,小于40岁,甚至小于30岁。2、 伴有上述内分泌性高血压的特殊表现,如低血钾、突发性高血压、肥胖及肢端肥大等等。3、 提早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病史。(小于45岁)4、 常规降压效果不好。 继发性高血压不同于原发性高血压,是可治愈的。关键是尽早就诊,尽快去除病因
冬季来了,天气一转冷, 不少朋友开始大吃火锅,加上喝酒助兴,有人发生了难忍的痛风发作。痛风是一组因嘌呤代谢紊乱及高尿酸血症所致的疾病。痛风患病率随年龄渐增,多发于30~60岁成年男性,男女之比例约为20:1。起病急骤,多在夜间突发,初期为单关节炎症,以第一跖趾及母趾关节为多见,受累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可伴有发热、寒战、倦怠、厌食、头痛等症状,一般为1~2周。急性发作时,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以减轻疼痛,一般休息至关节疼痛缓解72小时后恢复活动。此外,必须定期复查血尿酸及肾功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治疗。吃火锅时大量进食嘌呤含量高的动物内脏、骨髓、牛羊肉、海鲜、虾蟹,肉汤内所含的嘌呤物质比正常饮食要高出30倍!容易导致痛风发作。体内嘌呤代谢产物尿酸升高,喝酒又易使体内乳酸堆积,抑制尿酸的排出,这就是围坐火锅前开怀畅饮的人易患痛风的主要原因。日常如何预防痛风呢1.合理饮食。由于痛风的发病在一定的程度上是由于饮食的影响,所以注意饮食的调摄,应当戒酒,节制饮食,防止过胖。避免嘌呤类食物如动物内脏、鱼卵、沙丁鱼、豆类及发酵类食物。花生、菠菜、花菜、栗子、芹菜等含嘌呤量较高,也不宜食用。在食物中,面粉、洋葱、梨、苹果、杏子、南瓜、黄瓜、番茄等,含嘌呤的量较低,可以食用。已患有痛风的病人应当禁酒、限肉,进食蛋白以牛奶、鸡蛋、豆制品为主。平时多吃水果、蔬菜、豆制品、乳制品等碱性食物,同时应大量饮水(每日2000~3000毫升),以促进尿酸排出。 2. 减轻体重。痛风、高尿酸血症多见于肥胖者,常合并有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有人称其为代谢综合征。通过运动和限食,使自己保持理想的体重,是控制病情发展的重要一环。 3. 避免劳累。剧烈运动或过度消耗体力会使体内产生过多乳酸,使血尿酸升高,引起痛风性关节炎发作。因此,人们在生活起居上要注意调养精神,避免过度劳累。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但也是疾病的好发季节,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春季好比是个险要的关口,调理不当,很容易使血糖升高,病情加重;相反,如果保养得当,则能使病情稳定,平安度过多事之春。 那么糖尿病人在春季应注意些什么呢。 早春变幻莫测的气候对糖尿病患者是一种考验。糖尿病患者受早春乍暖还寒的气候影响,很容易感染上呼吸道疾病,还容易产生情绪波动,继而使血糖忽高忽低,病情加重,甚至容易诱发各种糖尿病并发症。因此,糖尿病人在春季应注意如下几点: 1、 预防感冒 糖尿病患者都有这样的体会,感冒后血糖变化很大,原来已经控制良好的血糖水平会突然上升,不适症状随之而来。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机体抗病能力很差,感冒后机体无力驱邪,比正常人更难治愈,病程延长到几周,甚至一两个月。感冒引起血糖上升后不易回复,一些并发症接踵而来,如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等造成难以逆转的后果。 因此,糖尿病患者对于感冒不能掉以轻心,必须严加预防。平时要保持居室空气流通,在感冒流行期间,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外出时要戴口罩,并注意随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2、防寒保暖 俗话说:春捂秋冻,百病难碰。春捂,对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由于寒冷的天气还没有真正过去,糖尿病人因末梢神经的病变,有时并不能精确地感觉到温度的变化,所以,不要急着脱掉棉衣,尤其要注意手脚的保暖。 3、调理饮食 饮食调理中医认为:春季饮食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也就是说,多食酸性食物会使肝火偏亢,损伤脾胃,故应多食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食物,如瘦肉、禽、蛋、新鲜蔬菜、水果等,以养阳敛阴,养肝护脾,防止各种维生素缺乏症的发生。 因此,糖尿病患者春季应适量增加紫菜、苦瓜、山药、胡萝卜、洋葱、大蒜、黑木耳等食物的摄入。 4、调节情志 中医认为,若情志过激或抑制不舒,可表现为稍受刺激即生气发怒,怒则伤肝,肝失疏泄,郁而化火,火旺灼伤阴津,则引起血糖升高。现代医学也证明,当情志波动时,肾上腺大量分泌肾上腺素,刺激肝糖元释放,同时又抑制胰岛素分泌,从而使血糖升高。 因此,患者自身要注意情志调节,特别是家庭成员在生活上要给患者更多的关心和爱护,让他们充分享受美好、温馨的家庭生活。但也要注意照顾方法,不要使患者感到自己不行了,加重思想压力,以有利于病情的稳定为准则。 5、春季户外活动 在阳光明媚、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春天里,可到郊外散步、踏青、临溪戏水或登高望远陶冶情操,使自己的精神情志与春季的大自然相适应,以疏泄肝气。实践证明,郊游或短程旅游,不仅能使精神情绪方面有好的改善,也能使血糖下降,病情得以好转。 6、注意起居 早春时节,冬寒未消,晚间早些卧床休息,早晨稍迟起身,等待日出再外出活动,以避开早晨寒冷的刺激。同时还要适当增加体育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使气血运行流畅,以实现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平稳控制血糖的目的。 广大的糖尿病朋友们,为了健康,咱们一起准备吧。
患了内分泌失调不要有思想压力,积极行动起来加强锻炼,改善日常饮食结构,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果蔬,高蛋白类的食物,多喝水,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还要有科学的生活规律,不要经常熬夜,以免破坏正常的生理规律,造成荷尔蒙的分泌失衡甚至不足,进而引发其他疾病;还要保证注意休息,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与激动,保持精神愉快,以免不良情绪影响到内分泌系统;预防感染;不要购买塑料制的生活用品,尽量避免环境激素的危害. 以下是几种内分泌失调的食疗方,供您参考: 内分泌失调食疗方1、桃花猪蹄粥 桃花(干品)1克,净猪蹄1只,粳米100克,细盐、酱油、生姜末、葱、香油、味精各适量。将桃花焙干,研成细末备用。淘净粳米,把猪蹄皮肉与骨头分开,置铁锅中加适量清水旺火煮沸,改文火炖至猪蹄烂熟时,将骨头取出,加米及桃花末,文火煨粥,粥成加盐、香油等调料,拌匀。隔日一剂,分数次温服。本方活血化淤,适于产后女性。 内分泌失调食疗方2、香附鸡 鸡1只,香附20克,枳壳10克,金桔饼20克。鸡洗净后去脏杂,把香附等中药放入鸡腹内,放蒸锅中隔水蒸熟。去药渣,喝汤吃鸡肉,食后含咽金桔饼。每周1次。适用气郁引起者。 专家提醒:在内分泌失调食疗上应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吃清淡一些的东西。如果属于气血亏的话,可以吃一些黑米,小枣,红小豆,银耳等补气血的食品。少吃凉的。还可以吃点蜂王浆等保健品。日常生活要有规律,主要心理要调节好,心态平和,不要生闷气。 内分泌失调会引起很多不良症状,所以建议大家平时多加注意,最主要的就是从饮食入手。以上为朋友们介绍内分泌失调的食疗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什么是内分泌失调-----人体有内分泌系统,分泌各种激素和神经系统一起调节人体的代谢和生理功能。正常情况下各种激素是保持平衡的,如因某种原因使这种平衡打破了(某种激素过多或过少)这就造成内分泌失调,会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男性和女性都可能出现内分泌失调。男性表现为: 1、睾丸内分泌异常的病变 原发性睾丸功能低下,比较常见的有克莱恩弗尔特(Kline felter)综合征、放射性损伤、细胞毒素损害、营养不良等;继发性睾丸功能低下,如Kallmam氏综合征、雄激素受体缺乏所表现的男性假两性畸形等。 2、肾上腺疾病 阿狄森氏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柯兴氏综合征(皮质醇增多症)、女性化肾上腺皮质肿瘤、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症、醛固酮增多症等疾病,均可造成男性不育。 3、甲状腺疾病 严重的甲状腺功能低下或甲状腺功能亢进,均可影响生殖功能。甲状腺功能低下时,睾酮合成减少,精子生成受到抑制,并发生性功能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常伴有男性乳房发育、性欲减退、阳痿等。 4、垂体病变 垂体功能亢进,早期可出现性欲增加、体型改变等,继而便发生性欲减退、精液异常、阳痿等并导致不育。垂体功能低下,如垂体肿瘤、炎症、手术损伤或放疗破坏垂体,致使垂体功能低下,出现性欲、性交能力降低,睾丸萎缩,精子生成障碍。垂体肿瘤可使血中催乳素水平升高,干扰LH的分泌而抑制睾丸生精功能及发生阳痿,从而导致男性不育。女性表现为: 1、肌肤恶化:上突然出现了很多黄斑、面色发暗、色斑,抹了不少的化妆品也无济于事,其实这不只是单单的皮肤问题,这些色斑也是内分泌不稳定时再受到外界因素不良刺激引起的。 2、脾气急躁 更年期女性经常会出现一些脾气变得急躁,情绪变化较大的情况,出现出汗、脾气变坏等,这可能是女性内分泌功能出现下降导致的。 3、妇科疾病 妇科内分泌疾病很常见,子宫内膜异位症、月经量不规律、痛经、月经不调等都是妇科内分泌的疾病,还有一些乳腺疾病也和内分泌失调有关,有些面部色斑也是由于内分泌失调。 4、肥胖 “喝凉水都长肉”,很多人经常发出这样的感慨。据内分泌科医生介绍,这可能和本人的内分泌失调有关系,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不注意膳食平衡等饮食习惯也会对内分泌产生影响。 5、不孕 有的女性婚后多年,性生活正常,却怀孕无望。去医院检查,医生告之,先调调内分泌。究其原因,是因为内分泌失调,使得大脑皮层对内分泌的调节不灵;或是子宫内膜受损,对女性激素的反应不灵敏,反射性地影响内分泌的调节,降低了受孕成功的机会。 6、乳房 乳房胀痛、乳腺增生,其主要原因就是内分泌失调。乳房更重要的作用则是通过雌激素的分泌促进其生长发育,所以一旦内分泌失衡,紊乱,便容易形成乳腺增生及乳腺癌。 7、体毛 不论男女,体内的内分泌系统都会同时产生与释放雄性激素与雌性激素,差别在于男生的雄性素较多,女性的雄性素较少,这样才会产生各自的特征。但当体内的内分泌失调时,女性雄性激素分泌过多,就可能会有多毛的症状。 8、白发 早衰:白发早生也可能是个内分泌问题。另外,内分泌失调,尤其是性激素分泌减少,是导致人体衰老的重要原因。
人体内有很多分泌腺体,如甲状腺、胰腺、汗腺及性腺等,它们都具有分泌功能。内分泌的方式可分为外分泌与内分泌两种。腺体产生的分泌物通过管道输出,并直接输送到脏器的腔道或体表,其分泌物呈液体状的,称之为内分泌。如胰腺分泌的胰液通过胰管到小肠,汗腺分泌的汗液到体表。而内分泌则是人体的一种特殊分泌方式,它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内分泌腺不具有导管,其分泌物称为激素,它们是通过血液或淋巴输送到全身的,并且在特定的部位发挥作用。如甲状腺产生的甲状腺激素,直接分泌入血,随血循环到身体的某些部位产生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