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说一下什么是抑郁? 抑郁就是人们在生活中体验到的一种不良的情绪。最近几年来,人们通常会把抑郁症叫做精神病学中的“感冒”,可想而知,抑郁症是精神心理学方面一个非常普遍的疾病。大约12%的人在一生的某个时期,都曾经历相当严重而需要治疗的抑郁。 抑郁症综合起来有三大主要症状,就是①情绪低落、②思维迟缓、③运动抑制。所谓情绪低落就是高兴不起来、总是忧愁伤感、甚至悲观绝望。《红楼梦》中整天皱眉叹气、动不动就流眼泪的林黛玉就是典型的例子。思维迟缓就是自觉脑子不好使,记不住事,思考问题困难。患者觉得脑子空空的、变笨了。运动抑制这个词平时较少提及,简单说就是不爱活动,浑身发懒。走路缓慢,言语少等。严重的可能不吃不动,生活不能自理。然而具备以上典型症状的患者并不多见。很多患者只具备其中的一点或两点,严重程度也因人而异。心情压抑、焦虑、兴趣丧失、精力不足、悲观失望、躯体不适、自我评价过低等,都是抑郁症的常见症状。如果你有持久的心境低落并伴有上述3种症状,持续两周以上,排除其它疾病后,便可诊断为抑郁症。 抑郁症主要是人的情绪受到影响,智力和其他方面没有改变,所以,患有抑郁症的人可以放心,你们只是患上了心理“感冒”,只要接受积极和恰当的治疗,完全可以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当然,我们也要对抑郁症足够的重视,因为抑郁症是精神科中自杀率最高的疾病,并且是全球疾病中给人类造成严重负担的第二位重要疾病。来自美国的资料显示,抑郁症病人中有三分之二的人曾有自杀观念,其中有10%~15%的人最终自杀,在所有自杀者中有70%的人有抑郁症状。 抑郁情绪和抑郁症是一回事么? 这个当然不是一回事了。抑郁情绪简单的说就是“不高兴”,因为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和失败,甚至会经历非常痛苦的事件,比如失恋,亲人的离开,等等。每当我们遭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肯定都会体验到悲伤、痛苦,甚至绝望的感觉。因此,由于这些明确的事件引起的抑郁和悲伤的情绪,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持续的时间不会太长,是我们作为一个社会当中的人的合情合理的一种情感表现,这就是抑郁情绪。 但是,有些人的抑郁症状并没有明确的外部诱因,没有任何的生活事件。还有一些人,虽然在他们的生活中发生了不良生活事件,可是这个事件只能说是一个诱因,他们的抑郁症状会持续很长的时间,而且日益加重,对生活、工作和学习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如果是这样的话,就很有可能患上了抑郁症,建议于专业机构就诊,必要的时候还需要药物治疗。 另外给您一个分辨抑郁情绪和抑郁症的窍门,有很多抑郁症的患者,抑郁情绪虽然是整天存在,但是在一天当中是有起伏的,一般来说,早晨的时候最重,感觉最难受,到了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情绪便有所放松了,到了一天的“黄金时刻”。 有抑郁情绪一定要去看精神科医师么? 有人问了,这些天我呢遇到了一些事,很是不开心,也不爱学习了,睡眠也不好,整天高兴不起来,需要看精神科医师么?是这样的,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无法解决得困难和不良的生活事件,比如失业、离婚和亲人去世等等,这些都给我们带来极大的忧伤和痛苦,也一定会有心情不好,情绪低落,甚至吃不下、睡不着。但是呢,这些症状持续的时间不会很长,一般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会自然缓解。如果抑郁情绪对生活、工作、学习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且超过了两个星期的话,就应该到精神科就诊,接受专业的治疗。 我给大家介绍几个调节情绪的小方法,第一,自我鼓励自我肯定。第二,朗诵滑稽、幽默的故事。第三,到娱乐场所走一走,逛一逛,最好是参与进去。第三,注意力从消极方面转移到积极和有意义的方面来,多想些高兴的事情。第四,排遣和发泄自己的情绪,该哭时应该大哭一场;心烦时找知心朋友倾诉;不满时发发牢骚,愤怒时适当地出出气。否则,这些消极情绪不能适当地疏泄,容易影响心身健康。您可以试试这几个小方法,如果这样做就可以改善您的情绪,那么就没有必要去看精神科啦。 如何改善失眠对抑郁症疗效? 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烦恼的事情时,往往会引起失眠,但是无缘无故的出现失眠就要引起重视了。在正常人群里,大概有四分之一得人有睡眠问题,而在有睡眠问题得人之中,大约40%得人可能有精神障碍,长期失眠可能是精神疾病的前兆。睡眠障碍常出现于焦虑、抑郁症患者中,抑郁症患者可能有入睡困难、早醒和睡眠浅的表现。睡眠障碍者也会反过来影响情绪,并加重抑郁或焦虑症状。睡眠障碍是抑郁症的常见表现之一,抑郁伴有睡眠障碍者约占80%。抑郁性失眠有以下一些特征:难以入睡,睡眠很浅和早醒,醒后很难再入睡,其中早醒是其特征性症状。有效地改善睡眠对于缓解抑郁症患者的情绪会带来非常有益的作用。 以下介绍几个方法改善睡眠,您可以尝试一下。(1)白天选择有光线、明亮的房间学习和活动。(2)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不要让自己太过劳累。(3)降低对睡眠的期望值,顺其自然。(4)睡眠之前,躺在床上,全身放松,做15分钟左右的深呼吸。(5)在睡眠之前要放松自己,千万不要和浓茶、可乐等刺激性饮料,拒绝剧烈运动,看激烈的电视电影等,可以多听轻柔的音乐。 如果以上的方法没有任何效果的话,建议您尽快到专业机构寻求专业医师的帮助,采用抗抑郁药物或催眠药物等改善您的睡眠。
(1)要正确认识精神病。人们对精神病有种种偏见,其实精神病与其它的内科病、外科病一样,只是一种病而已,这种病人在病态下表现的思维、情感、行为的不正常,不是什么思想问题。精神病人与其他躯体疾病的病人的不同之处在于身在病中不知病,意识不到自己有病,故而不主动求医,拒绝治疗,这就要求家属对精神病人要倍加关怀、爱护。尊重他们的人格,给他们情感上和心理上的支持。(2)家里有了精神病人,应及早到专科医院求治。有的家人觉得家里出了精神病人丢人,有的则因精神病人年轻,住精神病院后,别人都知道了,影响病人以后的恋爱,找工作。迟迟不肯到专科医院就诊,可终究纸里包不住火,只是一种掩耳盗铃的做法而已。有的则认为精神病人是着了魔,到处求神拜佛,结果劳民伤财,错过了最佳治疗机会。(3)病人在家治疗,应注意房间应设置简单整洁,不要有凶器、绳索、农药等危险品。特别是抑郁症的病人,要高度警惕,以免发生意外。有的患者在精神症状的支配下,可出现伤人、损物等行为,陪护人应注意自我保护。(4)病人生活要有规律。制定作息时间表,按时休息,按时起床,病人病情稳定后,可适当增加活动,以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对孤僻懒散的患者,应督促其参加简单的文体活动,避免终日卧床。(5)监督服药。由于精神病人不认为自己有病,故而大部分病人不愿服药,很多藏药,一定要监督服药,防止丢药、藏药及随便加减药。另外,药物不能由病人保管,以免出现意外。(6)应注意复发。精神病人的复发率比较高,有的家属只看此时病人已正常,未按医嘱巩固服药。有的则因患者服药后出现坐立不安,视物模糊等副作用,家属就认为药不对症,或病加重了,而自行停药,造成复发。本文系许国安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患者提问:除药物治疗还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完全治愈抑郁症?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张卫华回复(2019-6-20部分修改):抑郁症是一般人群中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常见的主诉(即患者就诊的原因或者说“理由”)有睡眠紊乱特别是各种表现的失眠,乏力疲劳,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情绪低落感到高兴不起来,兴趣和乐趣下降,思考能力下降感到变笨,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下降,合并焦虑时会感到烦躁焦躁不安、不能放松等。精神疾病的治疗方法,概括言之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康复治疗特别是职业、生活能力的康复。抑郁症的急性发作期,常用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及物理治疗如电休克治疗、经颅磁刺激治疗等。这些治疗都有较强的专业性要求,需要取得相应资质的医生或治疗师操作完成。这些治疗也都有各自的适应证范围,彼此也不是完全可以相互替代,有些患者可能需要同时接受两种或以上方法治疗,如药物治疗合并心理治疗。建议患者积极配合精神科医生做系统诊治。大部分患者的抑郁症是可以治愈的,也就是可以恢复或基本恢复正常的生活工作能力;如果不接受及时系统的治疗,抑郁症有比较高的慢性化风险,少部分患者还可能发生精神残疾,个人健康以及全家人的生活反而可能会出现更大的损失。2014-9-1补充以下内容。2016-11-12、2019-5-4部分文字修改和补充。最近,先后在一些媒体看到几位名人因抑郁症自杀的报道,有些人(包括名人的生前好友)在表达对逝者怀念的同时,还发表了自己的一些观点,试图从人生价值等角度去“解释”患抑郁症的原因,甚至有对逝者自杀行为表示理解以至肯定的意思。这实在是对抑郁症的无知,而这种对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近乎肯定甚至赞美的态度,却可能对部分有自杀意念的人起到鼓励作用,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作是一种近似谋杀的行为。如何认识和理解抑郁症,有几个基本要点:(1)抑郁症是人类的一种疾病,不是人的思想、人生观、价值观等的问题。(2)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很复杂。在有些患者,他所经历的多种压力、多种人生不顺等,可能会起到一定的诱发作用;也有很多的患者,不见得存在一般人认为的这类压力。抑郁症的发病是有一定生物学基础的。举个肺癌和吸烟的例子,发现吸烟者中患肺癌的比例要高于不吸烟的人,我们因此可以说吸烟可能增加肺癌发病的风险,但不能说吸烟“必然”导致肺癌发病,因为现实中存在部分长期吸烟者没有患肺癌,而从不吸烟的人中也有人得了肺癌。人类的大部分疾病,发病和病情发展,都会和很多因素有关,因此不能仅根据某一两种因素的存在与否来推断一个人是否患某种疾病。一个各方面都很顺利的人,却总是高兴不起来,就一定要警惕是否患有抑郁症,要尽快到精神科就诊咨询。(3)抑郁症虽然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精神疾病,但第一次患病的大部分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都能够恢复或者基本恢复到病前的正常状态;发病后久拖不治,或者曾经多次复发,治疗的难度会增加,恢复到正常的可能性也会下降,发展到精神残疾的可能性相应地却会增大。因此,发病后及时就诊治疗,定期复诊,对抑郁症的治疗和康复非常重要。(4)抑郁症与自杀有密切的联系,一旦发现抑郁症患者有想自杀的意念甚至行为,更要尽快到精神科就诊。(5)抑郁和抑郁症不完全等同,抑郁是指人情绪低落、兴趣愉快感丧失的状态,抑郁症则是一种疾病的名称,作为一种疾病状态的抑郁,首先见于抑郁症,但像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也可以有抑郁症状,因此,只要自我感觉和身边亲朋反映自己情绪状态有了问题,都应该及时到精神科就诊,以评估病情性质和程度,及时适当处理。
(1)心理护理:由于抑郁症患者常缺乏自信、悲观甚至绝望,家属应多与患者交谈,随时掌握其思想动态,经常给予帮助和鼓励,帮他们树立信心。(2)密切观察:家属应加强观察,严防抑郁症患者发生自杀、自伤等行为。(3)督促用药:家属应督促患者用药,尤其是病情好转处于康复期的患者,千万不可病刚好就停药,这会增加复发机会,停药与否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4)生活护理:注意调理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对病情较轻者,应鼓励他们多活动,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作和参加轻松愉快的活动,如听音乐、下棋、跳舞、养鸟、养鱼等。(5)鼓励社交:鼓励患者回到亲朋好友的社交圈子中,接受他人快乐的感染,获取社会支持的力量。
抑郁症虽常见且严重,但并非是一种让医生束手无策的疾病。如果诊断正确、治疗及时,80%至90%的患者会获得较快、较好的好转。他们不仅会因此一扫阴霾,而且工作、学习能力,人际交往等社会功能也一如既往。对于那些因躯体疾病伴发抑郁的患者,抑郁症状的控制,情绪的好转,会使患者以一份乐观、豁达的心情面对现实,更利于他们与医护措施的合作。对自身、对前途的信心再现,使他们增添了战胜疾病的勇气,躯体疾病也会因此恢复得更快、更好。抑郁症需要药物治疗吗? 现今对抑郁症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等方法。心理治疗通过向患者解释疾病的性质、病情的演变与结局,让患者了解这一疾病;同时,通过认知心理治疗等让患者全面而客观地了解他自身人格的长处与不足。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勇气,重树自信,调整适应社会的生活方式,并给予不断的支持和积极的鼓励,可使大部分患者病情好转。特别是轻症抑郁症患者可获得较满意的效果。但心理治疗一则耗时较长,二则要求医生能准确把握病人的病情特点、人格特点及其他社会人类学特点,再则我国传统思维的影响——上医院看病,医生若没给处方、用药,心里总不能踏实。况且,经过医学家们长久的不懈努力,至今已经有许多不同种类、不同结构的,针对不同症状特点、不同严重程度的抗抑郁药物面市,并取得了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故此,药物治疗仍是治疗抑郁症的第一选择。 抗抑郁药物对不同病情、不同类型的抑郁症患者都有疗效,特别是对那些重症抑郁症、慢性抑郁症、复发的抑郁症以及那些有阳性家族史的抑郁症患者更是不可或缺的手段。通过药物治疗,消除病人的各种症状,可大大缩短病期,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状况,减少抑郁症的致死与致残。如何使用抗抑郁药物? 抗抑郁药物的系统治疗、足够的剂量、充分的疗程是保证实现彻底缓解病情、实现社会康复、减轻疾病负担这些目的的基础。而事实上,以往多数内科医生治疗抑郁症患者时,所处方的药物往往在规定的有效剂量范围以下,并仅作为一种短时对症治疗处理。据统计,超过1/3在综合性医疗机构诊治的抑郁症患者所获得的抗抑郁药物治疗疗程少于1个月,而3/5的患者所服的药物低于规定的有效剂量。因此,要使患者真正达到临床治愈,必须规范、系统地使用抗抑郁药物,实施“全病程”治疗,具体的做法包括:急性期治疗,这一阶段是针对患者明显的抑郁症状进行治疗,需时6-8周。通过足量单一应用某一种类的抗抑郁药物(具体药物选择可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个体情况、有无合并症状等而定),使患者的症状达到临床缓解或明显减轻;接着是巩固治疗期,在患者抑郁症状缓解之后进行巩固治疗,以预防病情反复、症状复燃,一般为3-4个月。此时,患者的抑郁症状已基本消失,但并不代表其病情的完全痊愈,在此期间随时可能出现的病情波动、反复、恶化或某些症状的残留,因而必须继续使用抗抑郁药物予以巩固疗效(药物的选择通常以延续使用已经急性期治疗证实有效的同一药物,药物剂量可采用原剂量或酌减);第三种情形称为维持期治疗,也有称为预防性治疗,通常医生建议的时间会在6-9个月之间,其目的是在患者经维持治疗之后,抑郁症状完全消失,为防止今后抑郁症复发而采取的治疗步骤,此时,可以使用既能够维持疗效,又不影响患者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并尽可能提高其生活质量的相对较低剂量的抗抑郁药物。使用抗抑郁药物安全吗? 药物的安全性,药物过量对躯体的影响,是医生与病家,尤其是那些伴有躯体疾病的抑郁障碍患者,所关心的重要问题。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各类抗抑郁药物主要包括三环类抗抑郁药物(TCAs),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以及选择性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拮抗剂(NaSSA)等。后三类药物则是近10多年来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主流品种。究其原因与它们的耐受性良好、安全性高而易被病家接受有着直接的关系。 阿米替林、丙咪嗪、多塞平等三环类抗抑郁药物从50年代以来一直是临床上应用的主要品种。它们疗效明确,但不良反应也十分突出,常见的有抗胆碱能副反应(如口干、便秘、视力模糊等)及心血管系统副反应(如低血压、心电图改变、心肌损害等)。更令人担心的是,这类药物一旦过量,可致患者因严重不良反应而死亡,尤其让人担心的是,一些抑郁症患者在其严重的消极观念的支配下,通过积攒这类药物达到一次性顿服而自杀的目的,往往会造成无法挽回的痛心后果。同时,日服量大、次数多、使用不便,患者难以接受。这些现况,也是导致医生未能保证患者获得足够剂量充分治疗的原因之一。 1980年代以后,新一代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面市,且迅速成为一线抗抑郁药物。这类药物目前包括帕罗西汀、舍曲林、氟西汀、西酞普兰及氟伏沙明等。它们的抗抑郁疗效显著,不逊于三环类抗抑郁药物。而其更大优势在于:不良反应少而轻,几乎没有抗胆碱能及心血管系统副作用,即使过量,也不会对身体造成明显损害。这些特点,使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更适合应用于老年患者,躯体疾病患者,体质较差的患者及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不良的患者。且日服一次,使用方便,患者乐于接受。而近几年来,SNRI和NaSSA的广泛使用更有赖于它们起效或更迅速、疗效或更全面、同时也十分安全等优点。三、我们的呼吁和建议◇ 抑郁症是一种对人类健康,人们生活质量影响深远的疾患;◇ 抑郁症既有原发,也继发或伴发于其他各种情况,如躯体疾患;◇ 抑郁症的及时发现与早期诊断、正确治疗是今后获得良好康复的关键;◇ 早期诊断抑郁症主要在于把握抑郁心境的各种症状在个体的具体表现;◇ 经过合理的治疗,绝大多数抑郁症患者可获良好的疗效;◇ 抑郁症的治疗应坚持系统、广泛,全病程的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是当前治疗抑郁症的首要选择;◇ 抗抑药物治疗应坚持充分的疗程和足够的剂量;◇ 新型抗抑郁药物SSRI、SNRI和NaSSA是有效而安全的全新抗抑郁药物,适合于不同病情、不同年龄及不同躯体状况的各类抑郁症患者,且服用方便、患者依从性好;本文系方贻儒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治疗抑郁症需留意“4个不要”,每个都可能加重抑郁病情让抑郁患者大哭的“4个不要”,每个都会加重抑郁病情如何疗愈1名抑郁症患者?做好这4件事就够了精神科医生希望你对抑郁症患者做的4件事,每一件都很治愈抑郁出现好转迹象,只因常做4件事?每一件都能疗愈抑郁 Q家人抑郁了,我们该注意什么? 跟着昭阳医生学习的这些年,本喵深刻地理解到家庭支持对抑郁症康复的重要性。 但知易行难,不少朋友在陪护抑郁家人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难题。 为此,本喵特意总结了4个“不要”,帮助大家躲避陪护中常会踩的坑! 01 不要过度地加油打气,让TA们“坚强一点”“想开一点”“尽早康复”。 叉烧课堂: 适量的鼓励话语能够抚慰人心,但过量的加油打气就会适得其反,加重对方的心理负担,不利于康复。 正确做法: 1、调适好自己的心态。 理解他们,承认对方的情绪及所面临的困境;不盲目地打鸡血。也理解自己,允许我们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适应和接受家人生病这件事。 2、静静陪伴在身边。 闲暇时也可以陪TA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一起打扫家里、散步30分钟或前往医院复诊。 陪着TA慢慢向好,不急于让对方照自己期望的速度快快好起来。 02 不要强迫改变生活方式,比如,要求他们按时早睡早起、每周定期运动。 叉烧课堂: 抑郁症不是懒病更不是闲病,它切实地让人出现生理不适,低动力症状让人有心无力,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 正确做法: 1、陪伴生病的家人尽早寻求专业帮助,对症下药,通过药物解决抑郁症引发的生理问题。 2、不强迫改变,也不强求改变效果。 在TA想休息的时候尽情休息,一起享受休息的过程;在TA想改变的时候陪同尝试,采取辅助方法进行干预。 比如,希望TA按时作息,可以在睡前为TA准备一杯牛奶,燃点助眠的香薰精油。 03 不要阻止抑郁的家人向外归因,为失败或不顺的事情“找借口”。 叉烧课堂: 有一种说法是“得抑郁症的都是好人”,指的是许多抑郁的朋友习惯遇事先自省,替别人考虑。 但过度的向内归因,会转化为无形的自我攻击,让人深陷自我否定和自我谴责的痛苦。 正确做法: 1、不要着急批评对方。 “不想动”“太累了”“心情不好”……这些旁人眼中的借口,其实是他们情绪的保护伞。 2、鼓励他们客观看待成败,遇事时学会向外甩锅,为自己寻找一些借口。 比如,一次考试成绩不佳,可能是试题难度提升,大家都发挥不好;也可能是身体状况不良,确实没有状态应对考试... 为他们提供向外抒发情绪的出口后,可以一起理性地讨论,下一次如何规避同样的问题。 04 不要忽视抑郁的家人所传达的感受,更不要对他们的想法情绪妄下评论。 叉烧课堂: 没有感同身受的我们,可能会无法理解TA抑郁时的想法,于是肆意对他们进行否定说教,将我们的观点强加在他们身上。 这种沟通方式只会让他们更加痛苦,更加抗拒向外求助。 正确做法: 1、学会倾听和接纳。 倾听他们的真实感受,让TA明白:可能我现在还不能理解你的情绪,但我全然接纳它的存在,并且会陪着你慢慢消化。 2、平日多创造与TA的交流机会。 在交流中给予对方表达自己的机会,比如适时提出疑问:我这样理解对吗?你是这样想的吗? 在TA表达自我时作出肯定的回应,比如点头赞许、言语鼓励等,让TA感到自己的想法被认可。 家庭支持,是治愈抑郁症一剂良方。 曾有一项调查就提到:家人支持,是让抑郁症患者保持良好心态和病情得以好转的首要原因。 所以对于我们而言,“理解”与“陪伴”将会是需要一门终身学习的功课。 希望你也能做到以上4点,陪着抑郁的TA慢慢向好。
抑郁症可以装出来吗?精神科医生提醒:4点辨真伪抑郁症都是装出来的?4个变化帮你消除误解、辨别真伪你以为抑郁症可以装出来?这4个变化告诉你答案为什么抑郁症装不出来?因为这4点变化很难模仿4点破除抑郁症的最大误解:为什么抑郁症装不出来? Q为什么会存在“抑郁症是装出来的”误解? 原因很多,但主要是两点~ 1. 认知偏差 大部分人缺乏专业医学知识,对抑郁症的了解更多来源于网络。这可能让少数人对抑郁症出现认知偏差,盲目认定抑郁症只是心情糟糕,只要休息一会儿就可以自愈。 实则不然,以高功能抑郁症为例,这类患者可以维持正常的社交,工作生活也会表现得积极乐观。 旁人或许很难理解,明明看起来挺正常的,怎么会抑郁呢?会不会是装的? 事实却是,抑郁症是一种心境障碍,不止情绪变得沮丧低落,还伴随有或轻或重的生理变化,通常无法自愈,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需要专业医疗力量的介入才能治愈。 2. 刻板印象 现实生活中,也确实存在小部分人群,因为各式各样的理由,将自己伪装成一名抑郁症患者。 比如,学业压力过大,为了逃避假装生病;父母常年忙碌,为了获取爱与关心假装生病... 这些事例,让少部分人形成了刻板印象——抑郁就是装出来的,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并且,他们将这种偏颇的猜想,放在真正患了抑郁症的我们身上。 关于这种误解,叉烧有两句话想送给大家: ●不要装生病。生病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我们应该学会用正确方法向外表达诉求; ●生病的患者,也不要装没事。真正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需要帮助时要勇敢说出来~ Q抑郁症可以假装吗? 抑郁症无法假装。因为抑郁症不仅是情绪异常,还会伴随许多明显的生理变化,影响着我们的精神样貌,而这些变化骗不过专业的医生和精密的仪器。 1. 神情变化 抑郁症会影响睡眠。长期失眠、早醒、多梦的我们,自然难逃黑眼圈的困扰,皮肤状态也会被波及影响。所以,一般而言,我们可能会存在脸色憔悴、精神萎靡、双目无神等情况。 2. 躯体变化 自我贬低和自我否定,是罹患抑郁的我们最常对自己做的事。而这种不自信,也会体现在身体姿势上。我们的躯体不常自然舒展,更多时候是蜷缩在一起,为自己提供安全感。 所以在旁人看来,我们可能会存在弯腰驼背、垂头丧气,肢体摆动幅度小的情况。 3. 行为变化 抑郁症让我们不喜与人群接触,出现社交回避的倾向,所以更多时候我们会选择独处。但独处时,我们也不爱做些在旁人看来有意义的事,因为神经递质分泌异常让我们缺失活力。 在我们严重,所有事情都是无趣的,曾经钟爱的事情也一样。所以我们常常是沉闷地睡一天,或是抱着手机和电脑等电子设备打发时间。 4. 认知变化 抑郁症影响着脑区功能,有时我们会发现脑子像停摆的闹钟一样无法转动,很难理清思路。于是我们对外界的应答速度变得迟缓,偶尔说出的话也是断续无逻辑的。 并且言辞间无可避免地透露出负面认知,在旁人看来我们想事情会太过片面,无法看见积极部分,只会往坏处想。 Q抑郁症是怎么诊断出来的? 目前精神科医生常用的诊断方式有两种:心理测试+生理检查,结果相对可靠。如果大家怀疑自己罹患抑郁症,一定要到医院接受正规检查,不要盲目轻信互联网信息,自己下诊断。 1. 心理测试 医生会通过面诊咨询的方式,评估我们的心理状态,通常会问出现了哪些症状?症状持续时间?过往家族病史等问题,当然同时也会辅以常用的评级量表确定我们的情况。 量表大家应该都不陌生,网上也能查到部分内容,但医院提供的量表一般更为详尽,需要回答上百道题目来具化病情,目前国际通用的抑郁量表是HAMD汉密顿抑郁量表。 特别提醒,我们需要真实作答,遵从内心的第一感觉,测出来的结果才会更为精准哟。 2. 生理检查 除了面询外,抑郁症的诊断还需结合生物检查,我们可能还需要检查血常规、心脑电图、脑部核磁共振等,具体建议面询主治医生。 因为部分躯体疾病,会引致与抑郁症相似的症状。生物检查一是为了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二是为了更详细地了解我们目前的躯体状况。
心悸、胸闷、手抖...当心是惊恐发作,赶紧自查这4点心悸、胸闷、手抖...进阶版焦虑发作,远比你想得可怕反复心悸、胸闷、手抖,医生却说你没病?当心是惊恐障碍在发作焦虑也会急性发作?反复心悸、胸闷和手抖,警惕这个“要命”的病急性焦虑发作竟会“要命”?警惕心悸、胸闷、手抖这3个症状 Q什么是急性焦虑发作?它会共病其他精神心理疾病吗? A:焦虑,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情绪,几乎没有人能够逃离与抗拒。 某些时刻,它的确会干扰到我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但更多时候,我们已经习惯与它共存。 很少人会想到,焦虑发作也可能“要命”,让我们产生强烈的濒死感和窒息感。 而这类特殊的焦虑发作,被称为惊恐障碍。 01什么是惊恐障碍? 去年大火的电视剧《女心理师》中,就曾出现过一名典型惊恐障碍患者的角色——荀总。 他在经历丧妻丧子之痛后,突然出现强烈且反复的躯体不适。 失眠多梦、食欲不振、坐立不安都算是轻的表现,严重时他还会感觉心跳加速、胸闷气短、恶心作呕,出现强烈的窒息感。 这些症状发作毫无预兆,就像平静海面突然翻起的巨浪,突然、迅猛而又持久,常常在数十分钟内达到高潮,又在数小时左右自行缓解或消失。 不堪折磨的荀总跑遍了各大医院,得到的回答却是:他没病。 不适感日复一日地循环,他开始怀疑自己得了绝症或是中邪,直至到心理科就诊他才找到病因——原来,他是得了惊恐障碍。 惊恐障碍,又名急性焦虑障碍,虽然被划分在焦虑症之中,但它与焦虑症又有着极大区别。 不仅因为它的发作不可预测,更因为它会产生与现实状况强烈不符的躯体不适。 普通的焦虑症,虽然是泛化的,但它往往有特定的对象,比如对金钱焦虑、对健康焦虑、对学业焦虑,我们的情绪大多源自于对未来的不确定与恐惧。 但惊恐障碍却不一样,患者没有明确的恐惧对象,也找不到刺激的源头,恐惧情绪凭空产生、又凭空消失。 有时可能只是正常地走在大街上,但就是在某一刹那,惊恐发作并出现以上症状。 这一特性,也让患者更难察觉其是心理问题,在医院的各个科室盲目求诊,却不得结果。 02惊恐障碍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虽然对大众而言,惊恐障碍是一种陌生疾病,但实际上它并不罕见。 美国精神卫生研究院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惊恐障碍,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10%。 而欧美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惊恐障碍的年患病率为2.7%-7.3%。 从以上数据皆可看出,惊恐障碍是一种常见疾病。甚至于我国知名歌手周杰伦,都曾发帖留言,怀疑自己的手麻症状是由惊恐障碍导致的。 尽管它并非少见疾病,拥有较多的患者人群,但还是有不少人将它与其他疾病相混淆。 事实上,惊恐障碍的躯体症状有很多,包括但不限于震颤、气闷、头晕脚软、发冷发热、窒息感或麻木感,但CCMD-3认为它的诊断一般需要符合以下4个标准: 1. 发作无明显诱因、无相关的特定情境、发作不可预测;2. 在发作间歇期,除害怕再发作外,无明显症状;3. 发作时表现强烈的恐惧、焦虑,及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并常有人格解体、濒死恐惧等痛苦体验;4. 发作突然开始,迅速达到高峰,发作时意识清晰,事后能回忆。 所以,不是所有的胸闷气短都属于惊恐障碍。诸如癫痫、心肺疾病、内分泌失调等躯体疾病,都有可能出现与惊恐障碍相同的症状。 当我们出现以上症状时,首先应到医院的相应科室寻求帮助,排除了躯体疾病外,再考虑惊恐障碍的可能性。 03出现惊恐障碍如何解决? 惊恐障碍的发作频率和发作周期,存在个体差异。有的患者发作间歇期短,但病程长,也有的患者发作间歇期长,但病程短。 但不管是哪一种,无疑问的是它都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带来了诸多不便。 因为不知道会在何时何地出现惊恐障碍,患者长时间活在恐惧之中,时刻忧虑下一次的发作。 甚至有些患者因为病耻感或为了及时获取帮助等原因,选择不断缩小生活圈,只在家附近的区域活动,这也间接导致了患者的社交回避,并不利于情绪的抒发。 所以罹患惊恐障碍,一定要及时就诊,通过医疗干预解决问题。 因为惊恐障碍的病因尚未明确,部分研究认为它与遗传、生理变化、心理机制等因素相关联。所以治疗惊恐障碍的主流手段仍是药物治疗+心理咨询。 ●药物治疗 惊恐障碍的治疗早期靠安定药物,以求平复患者情绪,帮助他们尽快从恐慌中脱离。发展到现在,精神科医生还会选择性地用一些抗抑郁药物和抗焦虑药物。 比如常常提到的“五朵金花”:盐酸氟西汀、马来酸氟伏沙明、盐酸帕罗西汀、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盐酸舍曲林,也会被用作治疗惊恐障碍。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增效药物,具体以医生处方为准,各位患者不要自主用药哟。 ●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治疗惊恐障碍的另一手段,咨询师常用的用法有惊恐控制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内感受性暴露疗法、精神动力学治疗和呼吸训练等。 它的作用在于矫正患者对于事物的错误认知,帮助他们培养起新的思维方式,并建立起应对惊恐情绪的新策略,让患者的心态能变得更加平和。 通过心理咨询,一方面可以降低惊恐障碍的发作频率,另一方面也是让患者能以更松弛的态度对待惊恐障碍的发作症状。 惊恐障碍,属于焦虑障碍的其中一种。 虽然它的病因未明,但精神医学界已有针对它的明确疗法。 所以各位患者不必过分忧心,出现症状时及时就医,从根源解决问题。 相信医学的力量,能帮助被困扰的你。
我接触过的许多患者在确诊抑郁之后都会陷入各种自我怀疑 难熬的症状再加上负面的情绪往往容易让病情雪上加霜 如何面对生病时强烈的负面情绪?我收集了三个抑郁患者的治愈故事 他们说的三句话希望你早些看到 第一句:没关系,我只是生病了而已。 患者小梦确诊抑郁症之后一度无法接受 外界的指指点点更让小梦内心充满排斥极力隐藏自己的抑郁症 吃药的时候,躲开同事复诊也不敢让别人知道 周末也只想把自己藏起来生怕跟别人交往时会暴露 有一天,好朋友发来一个视频视频是一位有抑郁经历的同龄女生分享自己患病后的生活 那天晚上,顺着这个话题小梦刷了很多视频看了很多同患抑郁的网友评论慢慢对抑郁症有了更多了解 原来,全国抑郁症的人数已经超过9500万 原来,心境低落、兴趣减退、低动力…都是抑郁症的症状并非是自己不积极不努力 看完这些之后,小梦眼眶湿润内心的石头也慢慢放下她开始接受接受了自己得了个常见病的事实小梦内心的石头慢慢放下 小时候生病了会请假休息长大了生病也要好好照顾自己 不开心的时候就找信任的朋友或咨询师倾诉就像感冒发烧找家人陪伴在身边一样 小梦不再因为生病而感到羞愧也不再讨厌和批评生病的自己 而是接纳抑郁的存在把自己当做一个需要照顾的人学习与抑郁共处也学习善待自己 第二句:我放弃了让所有人满意 患者小初,从小到大都是别人家的孩子 也许是叛逆期来得晚一些毕业之后,小初不顾家人反对独自北漂,找了一份互联网的工作 小初默默坚持自己的选择常常加班到深夜这几年短视频爆火小初也开始分享自己的生活 有段时间行情不好小初突然接到通知被裁了视频突然爆火,反而意外收到许多恶评 这些负面信息一度淹没了她小初不堪重负停更了几个月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 怀疑自己当初的决定是不是错的怀疑自己是不是该听父母的话 直到有一天小初打开久久未登录的账号发现收到好几条私信 那一刻,小初发现坚持做自己也是可以被认可的 既然无论怎么做都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那么干脆放弃吧画面:小初说:“我放弃了让所有人满意” 只要自己快乐就够了只要满足自己的标准就够了 小初重新找了一份工作也按照自己的风格继续更新生活视频陆陆续续收到许多关注 小初还找到了让自己快乐的方法——每天认真地夸自己5分钟画面:小初夸自己:今天认真工作了一天,是个棒棒的职场人记得按时吃药,感觉离康复又近了一点下班后打扫了卫生,干干净净的好舒服 小初渐渐明白最该在意的不是外界怎么看而是自己过得好不好 第三句:就算生活没意义,我也想好好活着 35岁的阿木,未婚无房无车创业失败后,还患上抑郁他说,他是世俗标准中的“失败” 抑郁发作的时候阿木一遍一遍问自己如此痛苦地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甚至有过极端的想法 复诊那天从医院出来阿木上了一辆出租车司机师傅主动搭话画面:司机说:“小伙子,怎么了” 阿木不愿开口司机仿佛看穿了什么自顾自地说起自己的经历画面:司机说话:我以前,也经常来这家医院,看抑郁症。人生很长的,偶尔生个病,没什么的…… 听到司机大叔有相似的经历阿木也终于开口画面:阿木说:师傅,我总觉得活着没意义,你懂吗? 画面:司机说你并不孤单,以前我也经常有这样的想法总觉得活着没意思,不知道活着图啥 后来我想的是难道要找到确切答案才能好好活着吗? 或许我可以一边活着一边寻找答案 工作、赚钱、养家看着孩子长大看着伴侣老去身边的人都好好的 或许没有答案也可以就算生活没意义我也想好好活着 那天以后阿木决定先就这样活着再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 努力照顾好自己让病情得到缓解 也试着去链接别人让自己不那么孤独 经过了一两个月的专注生活阿木放下了对意义的执念他发现只要认真生活爱和幸福都在分分秒秒里 最后昭阳医生想和大家说 与抑郁症共处的过程其实是十分不容易的坚持到现在的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希望以上三句话可以给你一点力量 任何时候开始多爱自己一点都不会太晚哦
Q认知损害会发展为痴呆吗?怎么降低痴呆风险?A:不少患者确诊精神障碍后,发现自己的脑区功能出现异常,尤其体现在认知功能的异常。他们开始记不住事、对外界反应迟钝、又或者思维逻辑混乱无常...种种表现,让患者将自己的症状和痴呆症相联系。毕竟痴呆症听起来更为可怕,它似乎已成为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他人照料的代名词。然而,认知功能损害真的会发展成痴呆症吗?01认知障碍=痴呆?认知,是大脑将接收到的外部信息,加工处理转换为内在心理活动,从而让我们获取知识或应用的过程。它涉及的范围十分广阔,囊括了学习、记忆、语言、思维、精神和情感等一系列心理和社会行为。毫不夸张地说,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次行动、每一个决定,都建立在认知的基础上。肚子咕咕叫,认知让我们明白这是饥饿的信号,促使着我们自发地寻找食物;打哈欠流泪,认知让我们理解这是困倦的前兆,提醒着我们适当地进行休憩。当认知功能出现异常,大脑对外界信息的加工处理逐渐停滞,我们就可能出现失常行径。最常见的是记忆丧失或记忆错乱,即使是前几天刚发生的事情,我们可能也无法回想起来。而当认知功能损害到一定程度,它就可能发展成为认知障碍,出现如感知障碍、记忆障碍或思维障碍等问题,逐步干扰我们的社会功能和日常生活。认知障碍又根据病程发展被划分为三个阶段:轻度认知障碍期、中度痴呆期和重度痴呆期。前期我们可能只是很难处理复杂的日常事务,但整体的生活质量还是有所保障,但当病情进展到重度痴呆期,我们可能会完全无法自理生活,与痴呆症并无二致。所以,认知障碍≠痴呆症,但如果不及时干预,任由其自由发展,它的确可能演变成痴呆症。02可逆的认知障碍今年2月,一篇发表在学术期刊《神经病学》上的研究指出:轻度认知损伤并不一定会发展为痴呆,有一部分患者可能逆转为正常认知。且拥有较高认知储备的轻度认知损伤患者,逆转为正常认知的几率会更高。(来源于:医学界精神病学频道)这个研究提出了两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其一,认知障碍不一定会发展痴呆症。统计数据显示,每年大约只有10%-15%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会发展成痴呆症。所以,因为罹患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而出现认知功能受损的患者不必过分惊慌。只要积极治疗原有疾病,控制好认知受损的驱动因素,就能显著改善和恢复认知功能。最重要的是,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心情好坏也会影响疾病康复,如果总是焦虑不安,对病情改善只是有害无利。因此,在坚持吃药的同时,记得适当调节心情。其二,认知障碍可被逆转,尤其对于高认知储备患者而言。一项针对75岁以上女性群体的研究发现,轻度认知损伤的改变是双向性的。也即是说,它有可能恶化为痴呆症,也有可能逆转为正常认知。已经出现认知功能异常的患者,可以通过活动脑区、调整生活习惯、康复训练等方式逆转认知,恢复正常的脑区功能。那么患者应该怎么做呢?首先,是提高自身的认知储备,因为高认知储备的患者更容易实现认知逆转。什么是认知储备呢?它是指由遗传或环境因素影响,且可减轻由衰老或疾病引起认知功能受损的神经资源积累[1]。简单来说,大脑会随着年纪增长逐步退化,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所以我们会发现自己的年龄越大,忘性也越大,很多事情都无法记住。不同的是有些人程度严重,有些人程度轻微。会出现这种差异,是因为个体脑部的活跃区域有所不同,而拥有的更多活跃区域就被称为“认知储备”。所以想要提高认知储备,我们就得努力提升大脑的活跃度,让大脑积极地“动”起来。我们可以培养耗费脑力的兴趣爱好,比如多阅读、多背诵、多下棋、多参与手工制作等。平常也可以适当锻炼非常用手的能力,比如右撇子可以多尝试用左手刷牙、写字、吃饭等。当我们尝试新鲜事物,大脑活力也会被激发,只有运作地更频繁,脑区活跃度才能更持久。其次,是改变生活方式,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使用大脑也需要劳逸结合,如果长期过度使用大脑,又不让它得到充分的休息,只会适得其反,加重对认知功能的伤害,所以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以第二天起床神清气爽、精力充沛为标准,寻找最适合自己的休息时间。另外,在工作或学习的过程中,也要适当休息。比如,工作一小时后,就要强制自己休息5分钟。除此以外,也要适当地参与运动和社交。研究显示锻炼可以改善流向大脑的血液,甚至可能促进修复脑细胞;而适当的社交可以提高反应力和注意力,显著改善认知功能。建议大家每周至少运动两次,每次至少半小时,平时也不应太宅在家里,可以适当外出与他人面对面交流。预后良好的精神障碍患者,不一定会共病痴呆症。所以大家不用过分担心,积极治疗原有疾病,改变不当的生活方式,相信现有的认知损害问题,也有会实现逆转的可能性。[1]CabezaR,AlbertM,BellevilleS,etal.Maintenance,reserveandcompensation:thecognitiveneuroscienceofhealthyageing[J].NatRevNeurosci,2018,19(11):7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