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女士,65岁,半年前在无明显诱因情况下出现胸闷、气短、心悸、头晕,伴有食欲减退、腹胀、颈腰疼痛、手脚麻木,平时总感气不够用,爱深吸气,在密闭环境中更加呼吸困难,并伴有疲乏、失眠等,多次至当地医院的呼吸科、消化科、内分泌科、疼痛科、风湿免疫科等就诊,均未发现明显异常,最后只考虑为冠心病。在当地医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提示冠状动脉血管无明显狭窄,血流正常。给予药物治疗后,患者症状仍无法改善,上述症状时常发作,时轻时重。为进一步治疗,又住到我们医院心内科了。患者睡眠差,入院后完善各项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98次/分,T波非特异性改变。动态血压提示:夜间高血压。动态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偶发房性早搏,ST未见异常改变。心脏超声检查EF65%,心脏各腔大小正常,各瓣膜功能未见异常。在住院期间医生发现该患者总是一个人独自流泪、不爱说话、没精打采、情绪低落,原来这个患者患上了双心疾病。那么,什么是双心疾病呢?双心疾病又是如何发生的呢?上面的田女士就是典型的双心疾病。双心疾病不像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那样被人熟知,多数人会比较陌生,甚至之前并没有听说过“双心疾病”。所谓双心,一个是指我们心脏的“心”,另一个是指我们心理的“心”。双心疾病就是心脏与心理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导致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研究表明,心血管系统的疾病与焦虑、抑郁、某种人格特征、社会孤立及慢性生活应激等5种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而各种心理情绪问题又可能促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所以,我们在看待疾病的过程中不要一味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要把机体看作一个整体,将人的一生视作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用整体的观念看待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过程,强调在治疗患者躯体上存在的心血管疾病的同时,也关注患者精神心理问题,尊重患者的主观感受,倡导真正意义上的全面身心健康。双心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心脏与心理两者之间背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着复杂的病理生理机制。当我们处在紧张、激动、愤怒、生气、悲观的情况下,我们体内的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加、肾上腺素水平升高等导致的血压升高、心率增快、血管内膜破损、血液粘稠度增加、心肌细胞持续损失、血栓形成等,甚至会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等心血管事件。有研究表明,在我们愤怒的1个小时内,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是正常人的9倍。像目前的疫情就能造成人的过度紧张、担心、害怕、恐惧、焦虑或失眠等,会促发心梗、心律失常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所以,心脏与心理相辅相成,我们在关注心脏病的同时也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只有双心同治,才能达到标本兼治,才能获得患者真正意义上的心身健康。(待续)
“双心医学,又称心理心脏病学,是心身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和处理与心脏疾病相关的情绪、社会环境及行为问题的科学。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有医生认为心理情绪等因素可能在心脏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心理社会因素与高血压和冠心病之间有直接的关系。有大量的研究证实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焦虑、抑郁、某种人格特征、社会孤立及慢性的生活应激相关”01—案 例:张某,男,66岁,退休工人。既往有冠心病病史8年,曾于8年前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提示为两根血管出现狭窄,并植入支架4枚,术后规律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治疗,病变保持平稳。高血压病史20余年,既往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杜仲降压片、罗布麻片”等药物降压。近1个月来,患者自感血压不稳,忽高忽低,并伴有头晕,特别是每天下午4点钟血压会准时升高,最高血压达到160/95mmHg,并伴有头晕,为此,自己非常紧张,担心血压会继续升高,担心会出现脑出血引发猝死,所以,从中午开始,患者就琢磨着下午4点钟时血压升高时怎么办?会不会出现猝死等。02—案例分析:经进一步追问病史,患者的一位老友在一个月前的下午与患者及几位老伙计打麻将时,突然出现晕倒,不省人事,及时送到医院后确诊为脑干出血,经抢救无效而死亡。从此之后,患者的血压出现波动,忽高忽低,每天下午血压明显升高,他内心非常害怕,担心自己也会出现脑出血,再也不敢打麻将了,每天监测血压至少10次以上,血压稍有升高就加用药物,患者夜间出现失眠,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该患者的血压升高与心理情绪有关,属于双心疾病范畴。高血压与心理情绪有直接的关系,过度的情绪紧张可以导致血压的升高血压升高又可产生过度的担心及过度的关注,两者形成了恶性循环,患者从老友的死亡中产生了恐惧心理,过度担心脑出血也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从而产生心理紧张,过度紧张产生交感神经兴奋,所以出现了文题所述的每天固定时间血压升高。双心治疗:患者入院后给予口服降压药及抗焦虑治疗,同时给予心理干预,通过CBT治疗,患者改变了自己的错误认知,放松了心情,缓解了心理压力,改善了睡眠,血压保持在正常范围,再未出现下午四点血压升高现象。
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双心医学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受到广大医生的重视,愿意并积极投身于双心事业,不断探索双心疾病的救治方法,有力地促进了学科的发展。对于一名双心医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内科学功底,还要有一定的情怀,有善举,有佛心,双心医学是在心内科常见病的治疗基础上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赋予了双心医生更神圣的使命,不仅要给予患者疾病的治疗,更要给予更多的温暖与人文关爱,从而从身心两条途径上治疗患者疾患,有力地促进了患者的全面健康。作为双心医生,首先要鉴别双心疾病,鉴别是功能性疾病还是器质性疾病,是神经症还是精神病,是焦虑、抑郁、疑病、恐惧还是强迫,只有正确鉴别疾病的真伪才能避免漏诊与误诊,才能更有的放矢地治愈疾病。这就要求双心医生不仅要熟练掌握心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还要学习精神病学,精神心理学等,只有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才能从多维度更从容地诠释疾病的因缘。双心疾病的治疗不能仅仅停留在疾病的诊断和药物治疗上,更应该赋予更多的人文关怀,培养整体思维模式,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予以自身心理的健康成长,认知的重塑,思维的重建,在患者不断完善自我的修行中达到身心康复的目的。只有患者改变自身错误认知,自己释怀了,领悟了,才能真正从疾病中摆脱出来。双心疾病的治疗模式不是简单的几盒药、几瓶液体及完美的手术方案,而更应该是在此基础上的不断深化与深入,积极探索双心门诊与双心病房的建立,积极探索心理干预与家庭干预的处理,积极探索个体化治疗和团体疗愈的方案,积极探索医院专科与社会民间协会的参与,走一条多方融合、取长补短、互为补充的治疗模式,共同呵护患者的心身健康。路漫漫其修远兮,双心疾病的治疗就是一个不断摸索与完善的过程,愿每位患者都能身心康复,愿每位双心医生都能在与疾病的斗争过程中成为一名有理想、有温度、有情怀、有担当的人民卫士!
在临床工作中常常会遇见一些患者,平时没有高血压病史,可最近几天突然血压升高,并伴有头晕、头痛、失眠、紧张等,自测血压升高,间隔几分钟后再次测量血压再次升高,越测量血压越高,内心充满恐惧,急忙服药或至医院急诊就诊。为什么血压会突然升高呢?临床中我们把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诊室高血压、白大衣性高血压、H型高血压、M型高血压。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心因因素介导的高血压,又称M型高血压。目前,医学界公认为高血压病是一种心身疾病。患者的心理因素以及某些性格特征等等是引起高血压的重要原因,其发病机制已经得到国内外医学界学者的公认。高血压病患者易产生以上这些不良情绪,导致高血压病和负性心理因素互相影响、互为因果,导致病情加重。一、心因因素性高血压的概况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人们所承受的生理和心理负荷也逐渐增加,由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高血压,在临床当中越来越常见。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不仅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影响高血压患者的预后和存活时间。同时,高血压也会加重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症状,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甚至形成恶性循环。虽然,高血压患者常常伴随这些心理因素,但自身往往无法感知这种心理因素的影响,且临床医生对心理因素与高血压的关系认识有限,对其治疗也缺乏有效的指导。因此,根据临床实践,我们率先提出由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心理因素导致的高血压称为心理因素性高血压。高血压合并抑郁、焦虑和(或)睡眠障碍的患病率高,该类患者的血压也常常难以控制。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焦虑、抑郁患者合并高血压的患病率分别为11.6%~38.5%和5.7%~15.8%。一项国际Meta分析显示,高血压人群中焦虑患病率为8.9%~55.3%。国外研究发现焦虑、抑郁与高血压发病有较强的相关性,即焦虑、抑郁使非高血压人群患高血压风险分别增加2.08倍、3.44倍。此外,国内调查也发现,偶发失眠和经常失眠人群中,其高血压患病率分别达43%和48%。尽管国内外心理因素性高血压的患病率报道不太一致,但总体上讲,心理因素使高血压的发病风险增加,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促进作用。二、心因因素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目前,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引起高血压的机制尚不明确,可能的机制有:交感神经系统活性显著升高,引起周围动脉血管收缩及外周阻力增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及内皮功能紊乱等。同时,抑郁评分高的患者其皮质醇分泌显著高于正常人,皮质醇可直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下丘脑、边缘系统等),引起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肾上腺髓质分泌增加,心排出量增加,血压升高。此外,睡眠剥夺还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并通过降低瘦素、增加胃饥饿素而增加食欲,最终导致2型糖尿病和肥胖的发生,两者又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心理因素性高血压患者常表现为血压难以控制且波动较大,血压升高的程度从1、2级至3级不等,可表现为发作性或持续性升高。有时血压可骤然升高,血压水平多在3级以上,常伴随一系列躯体化症状,如头痛、头晕,恶心、出汗、胸痛、心悸、多尿等,临床表现酷似嗜铬细胞瘤。血压发作性升高非情绪、悲伤或惊恐所触发,且几乎所有严重的发作性高血压病例有异常严重的虐待、创伤史,或者自我心理防御性强、非常稳重的人格类型。发作持续时间一般从几分钟到几天、发作频率从一天数次到数月一次不等,发作间歇期血压正常或轻度增高,可无其他明显症状。除血压升高之外常有不同程度的下述临床表现:抑郁患者多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兴趣减退、消极观念及行为、疲劳或乏力、工作能力下降、睡眠障碍、食欲和体重改变、性欲和性功能改变、多部位的疼痛或不适等。以上症状可数个并存或仅突出表现单独一个症状。焦虑患者多表现为过度的、泛化的或难以控制的担心,烦躁不安、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肌肉紧张、对噪音敏感、入睡困难、头痛、口干、心悸、过度通气引起的头晕和气促、上腹部不适、尿频及肩背部疼痛等。睡眠障碍可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浅、易醒、早醒、多梦或睡眠过多等。心理因素性高血压患者往往表现出血压不稳、发作性血压升高等症状,心理因素如抑郁、焦虑、失眠等心理因素往往被忽略。一项研究显示,21例心理因素性高血压患者坚称自己高血压的发作与压力或情绪无关,但心理评价量表显示其高血压的发作与情绪有关。因此,要根据心理量表对心理因素作出初步评价,不能简单地根据患者自身的叙述或问答。三、心因因素性高血压的临床诊治心理因素性高血压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在常规降压药物基础上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生活方式干预和心理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高降压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目前,降压药物尚无一致的特别推荐。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在抗高血压药物基础上合并应用抗焦虑抑郁药物,如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发作性高血压的治疗包括降压药物治疗,心理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治疗。急性发作时血压显著升高者建议应用静脉注射拉贝洛尔或硝普钠,和/或苯二氮卓类,或临床观察。急性发作时血压轻度升高者可口服可乐定和/或口服抗焦虑药物,或β受体加α受体拮抗剂(如拉贝洛尔)。预防轻度到中度患者发作可以β受体加α受体拮抗剂,但应注意应用于发作间歇期血压正常的患者会有低血压的风险。发作性高血压发作频繁影响患者生活者,加用抗抑郁药物(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即SSRI),也可以用β受体加α受体拮抗剂。或抗抑郁药基础上联合苯二氮卓类常可取得良好效果。此外,心理治疗、生物反馈和瑜伽均是可选择的治疗方法。还应注意,对发作性高血压诊断时,需首先排除嗜铬细胞瘤,必要时请精神科医生会诊
典型案例:某男,28岁,某部战士,患有“鼻炎”5年,6个月前进行野外训练时自觉鼻子不舒服加重,反复在某城市多家医院就医,诊断为“鼻炎”,遵医嘱用药治疗,患者十分担心药物副作用,用药2周后自觉鼻塞症状减轻,但感觉鼻子太通气了,将空气中的灰尘吸到了身体内,同时感到鼻子干燥,头部不适/胸闷/夜间睡眠感觉喉/鼻子/头/面部不适,无法入睡,认为这些症状是严重的药物副作用,并认为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到肺内,影响了正常的呼吸,感到气不够用,呼吸困难,自己快活不成了,自行停用药物,并反复到多家医院救治,未发现可解释上述症状的器质性疾病,患者仍不相信,曾在某大医院诊断为“萎缩性鼻炎”,患者反复上网查相关资料,自认为萎缩性鼻炎是不治之症,紧张/担心/害怕/饮食睡眠差,医生告知不严重,患者坚信自己的鼻子有严重问题,坚决要求继续找知名专家诊治,医生反复解释鼻子无严重问题,患者难以接受,仍反复在多家医院就医。诊断:疑病障碍那么,疑病症在临床中都有哪些表现呢?患者对身体健康过分担心,反复纠缠于身体健康和疾病而无法解脱,对健康的过分忧虑,对身体的过分关注和感觉过敏,疑病观念是其核心症状,也是其临床表现的一个连续谱。最轻者:只是对正常身体感觉的过分关注和觉察;轻微者:担心会患某种疾病严重者:则惶恐不安,对疾病十分害怕;再重者:有关于患病的超价观念;极端者:可达到疑病妄想的程度。常常伴有焦虑和抑郁,患者总是听不进医生的忠告和解释,而不停更换医生寻求保证,害怕药物治疗。患者坚信自己患有某种严重或可怕的疾病,通常夸大躯体不适症状,可能变得对身体不适症状更加警觉,以至于出现焦虑抑郁情绪,患者反复就医,成为门诊的常客,常常携带大量的就诊记录,过分细致的陈述自己的病史而难以打断,患者要求反复检查,力图用客观检查证实其信念,因此花费了大量不必要的金钱,各种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甚至怀疑医生的临床技术和耐心,患者往往是通过强迫性的检查和寻求保证来减轻焦虑,维持了其疑病状态。患者的疑病状态可涉及躯体的各个系统和器官,其中以胸部、腹部、头部、颈部的症状最常见,半数以上的患者存在头痛、胸痛、腹痛及腰背痛,头晕、眩晕、夜间感觉自己的脉搏搏动、咽部异物感、恶心、胀气和不思进食也很常见,患者对身体的过分关注表现不一,有的关注于自己的心跳/脉搏,有的关注于自己的大小便及进食。疾病可以限制患者的活动,造成生活不便,妨碍工作、学习或社会交往,甚至更为严重的后果。治疗: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使用抗焦虑抑郁的药物缓解焦虑抑郁症状,对有偏执倾向的患者可以使用小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心理治疗的目的是让患者了解所患疾病的性质,祛除和减轻心理因素的影响,包括纠正疑病的错误观念,控制检查行为,鼓励患者以建设性的方式应对症状,对患者反复安慰保证帮助不大。认知治疗和行为应激处理是两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手段,尤其是认知治疗效果更加显著,治疗中应尽量避免不良的医源性影响。
“医生,我会莫名其妙地出现紧张、恐惧、害怕,伴有心慌,有濒死感,最近经常发作,每次到医院检查都没有发现问题,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再来看个案例:患者男性,35岁,已婚,因突发紧张、恐惧,伴有胸闷、呼吸不畅半小时由120急诊送入院,患者近来因工作劳累,常感疲倦,半小时前在工作中突然感到紧张、恐惧,伴有心前区不适,迅速发作为胸闷,呼吸不畅,患者怀疑可能是心脏病发作,有濒死感,在他人的帮助下由120急救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年,一年前多次类似症状发作,但只持续几分钟便自行缓解,发作后心电图检查正常。入院查体,血压130/90mmHg,心率96次/分,无其他异常,心电图,心脏超声,血糖正常。根据病史及相关检查,临床诊断为惊恐发作,高血压病,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患者在就诊的第二周仍有三次短暂发作,但程度不严重,在随后3个月的随访中有再次发作。那么,什么是惊恐障碍呢?惊恐障碍又称急性焦虑障碍。其特点是突然发作的、不可预测的、反复出现的、强烈的惊恐体验,一般历时5-20分钟,伴有濒死感或失控感,患者常体验到濒临灾难性结局的害怕和恐惧,并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惊恐障碍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伴随显著的社会功能损害,1%-4%的患者有终身患病,女性是男性的2-3倍,多发病于青少年晚期或成年早期,或45-54岁左右,有些儿童期的惊恐发作往往表现为与教育相关的回避行为。其家族遗传性达到40%。临床诊断特点:1.患者以惊恐发作为主要临床症状,并伴有自主神经相关症状;2.持续担心再次发作;3.担心发作的后果和可能不良影响;4.与发作相关的行为改变。惊恐发作:患者在无特殊的恐惧性处境时,突然感到一种突如其来的紧张、害怕、恐惧感,有濒死感、失控感、大难临头感;肌肉紧张,坐立不安、全身发抖或全身无力;常常有严重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出汗、胸闷、呼吸困难或过度换气、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头痛、头晕、四肢麻木和感觉异常等,部分患者可有人格或现实解体,持续20-30分钟,很少超过1小时,但不久后可再次发作;预期焦虑:发作后仍心有余悸,担心再次发作和担心发作的后果,表现为虚弱无力,数小时或数天后症状才能缓解;回避行为:60%的患者对再次发作有持续性的焦虑和关注,害怕发作产生不幸后果,出现于发作相关的行为改变,回避工作或学习场所等。有些患者在特定的场所会发作,如独自在家、排队、高处、会场、密闭空间、乘坐交通工具等,这种具有特定场所的又称为场所恐惧症。治疗:惊恐发作是生理和心理障碍的结果,其躯体症状通常不会导致生命危险,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是有效的。药物治疗:1.劳拉西泮或阿普唑仑,但长期服用会有依赖性;2.SSRIs类药物是有效的,长期服用可明显降低患者的复发率;认知行为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第一是让患者了解惊恐发作,发作的间歇性及回避过程;第二是内感受性暴露,患者暴露于自己的害怕感觉和外界的害怕境遇,害怕感觉包括过度呼吸引起的眩晕、脸上发热和其他不适感;通过有计划的暴露,使患者注意到这些感受,不再出现惊恐发作;第三是认知重构,患者原来认为“我将晕倒”“我将不能忍受这些感受”“我马上要发生心梗了”,认知重构后让其发现惊恐所导致的结果与既往的认知有很大差距,这样达到新的认知重构而缓解症状。
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变慢,人们的经济生活压力普遍增大,就业问题、教育问题、住房问题、婚恋问题等等,空气中到处弥漫着焦虑情绪。从双心门诊就诊年龄结构上分析,各个年龄阶段均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身健康,造成患者精神上的痛苦和经济上的浪费,阻碍了社会功能的发挥,成为家庭和睦的危险因素。今天利用双心课堂,给大家详细讲解广泛性焦虑的诊断与治疗,希望大家能提高自我鉴别能力,合理应对。 广泛性焦虑障碍(CAG)是一种以焦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障碍,患者常常有不明原因的提心吊胆、紧张不安,显著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肌肉紧张及运动不安。患者往往认识到这些担忧是过度和不恰当的,但不能控制。因难以忍受而感到痛苦。患者常常以“胸闷、胸痛、心慌、气短、头晕、头痛、失眠、乏力”等自主神经症状就诊于综合医院,经历各项检查均无明显异常,同时也接受了不必要的治疗,但症状仍频繁发作。 需要明确:广泛性焦虑障碍为慢性病,女性多于男性,各年龄阶段均有发生。 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遗传 荟萃分析提示广泛性焦虑障碍有明显家族聚集性,遗传度为30%~40%.有研究发现广泛性焦虑障碍可能与D,受体、多巴胺转运体受体、5-HT转运体受体等基因多态性相关。 (二)神经生物学因素 神经影像学 研究发现广泛性焦虑障碍的青少年杏仁核、前额叶背内侧体积增大,杏仁核、前扣带回和前额叶背内侧活动增加,并与焦虑的严重程度正相关 2.神经生化主要涉及以下神经生化系统: (1)γ-氨基丁酸(GABA)系统:苯二氮草类药物(BZDs)激动GABA受体有抗焦虑作用。 (2)5-羟色胺(5-HT)系统: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治疗GAD有效提示5-HT参与其病理过程。 (3)去甲肾上腺素(NE)系统:蓝斑位于第四脑室底部,是脑中合成NE的主要部位,持续刺激动物模型蓝斑可导致焦虑样症状。 (三)心理相关因素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焦虑是对某些环境刺激的恐惧而形成的一种条件反射。心理动力学理论认为,焦虑源于内在的心理冲突,是童年或少年期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冲突在成年后被激活,从而形成焦虑。在临床上,一些焦虑障碍的患者病前可追溯有应激性生活事件,特别是威胁性事件更易导致焦虑发作。研究提示童年时期不安全的依恋关系、照料者矛盾情感、父母的过度保护、被虐待、与养育者过分分离均可能是焦虑产生的原因。 临床表现:起病缓慢,可与一些心理社会因素有关,尽管部分患者可自行缓解,但多表现为反复发作,症状迁延,病程漫长者社会功能下降。 精神性焦虑:精神上的过度担心是焦虑状态的核心。表现为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难以预料的某种危险或不幸事件经常担心。有的患者不能明确意识到担心的对象和内容,而只是一种提心吊胆/惶恐不安的强烈内心体验,又称为自由浮动性焦虑。有的患者担心的也许是现实生活中可能将会发生的事情,但其担心、焦虑和烦恼的程度与现实很不相称,又称为预期焦虑。警觉性增高可表现为对外界刺激敏感,易于出现惊跳反应,注意力难以集中,易受干扰,难以入睡,睡中容易惊醒,容易激惹等。 躯体性焦虑:表现为运动性不安与肌肉紧张。运动性不安可表现为搓手顿足、不能静坐、不能平卧、不停地来回走动、无目的小动作增多。肌肉紧张表现为主观上的一组或多组肌肉不舒服的紧张感,严重时有肌肉酸痛,多见于胸部、颈部及肩背部肌肉,紧张性头痛也很常见,有的患者可出现肢体的震颤,甚至语音发颤。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心动过速、胸闷、气短、头晕、头痛、皮肤潮红、出汗或苍白、手麻、脸麻、口干、吞咽梗阻感、胃部不适、恶心、腹痛、腹胀、便秘或腹泻、尿频等症状。有的患者会出现早泄、勃起功能障碍、月经紊乱、性欲缺乏等症状。 其他症状:常常合并有疲劳、抑郁、强迫、恐惧、惊恐发作及人格解体等症状。当合并有抑郁时自杀风险增高,特别是中老年人,有些合并有躯体疾病如功能性胃肠病、高血压、糖尿病等。 焦虑患者常有焦虑面容、血压升高、心率增快、肢端震颤、腱反射活跃等。 诊断要点: 必须在半年以上病史,并包含以下几点 过度的焦虑和担忧,比如为将来的不幸烦恼,感到忐忑不安,注意困难等; 运动性紧张,包括坐卧不宁、紧张性头痛、颤抖、无法放松等; 自主神经活动亢进,比如出汗、心动过速、呼吸急促、上腹不适、头晕、口干等。 在双心门诊中要注意鉴别,应排除躯体疾病相关性焦虑,比如:甲亢、低血糖、嗜铬细胞瘤、系统性红斑狼疮、代谢综合征、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肌梗塞、脑梗死、脑白质缺血等。这些疾病会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情绪,同时,患者的焦虑情绪又可以加重原发病的发生,而双心门诊就是为解决类似的患者而应运而生,在治疗中既要关注于原发病的治疗,也要关注焦虑状态的治疗。当然也要注意鉴别精神障碍相关性焦虑及药源性焦虑,临床中应区别对待。 治疗:急性期的治疗应以缓解或消除焦虑状态及伴发症,恢复社会功能及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 药物治疗至少巩固期2-6个月,维持治疗至少12个月。 心理治疗包括健康教育和认知行为治疗,改变患者扭曲的认知,焦虑患者普遍存在两类认知错误,一是过高地估计负性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尤其是与自己有关的事件;二是过分戏剧化或灾难化地想象事件的结果。这些歪曲的认识是导致疾病迁延不愈的原因之一,帮助患者改变不良认知并进行认知重建是CRT治疗的精髓。 本人推荐:短期药物+心理干预,临床中取得标本兼治的满意效果。
直播时间:2024年11月28日19:10主讲人:冀永春副主任医师西安市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