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为了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我国广大医务工作者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但是出生缺陷的发生率仍然居高不下。近年的研究表明,对于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的主要环节,是对孕前及早孕的干预。2009 年国务院将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纳入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对准备怀孕的农村妇女免费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通过上述的叶酸补充,是我国的出生缺陷发生率有所下降,但仍然高于发达国家。通过对多个省会城市孕妇使用叶酸补充剂调查发现,孕早期叶酸补充剂使用率仅为74.1%,孕中、晚期仅为35%和28.4%;孕中晚期叶酸摄入量明显低于我国孕妇膳食标准孕期叶酸推荐摄入量(RNI600ug/d)降低。近年来国内大量专家的潜心研究,发现妇女人群中部分叶酸代谢障碍患者的存在是导致胎儿出生缺陷的主要原因之一(这部分妇女也是将来患H型高血压的潜在高危人群)。这部分人通过常规的叶酸补充起不到对出生缺陷的畸形预防。为此,越来越多的医院将对孕前或孕早期妇女叶酸代谢障碍的检测作为产前检查的一项必备措施(精准医学),通过对这部分叶酸代谢障碍妇女的个体化适量叶酸补充,可以有效的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明显下降,达到一级预防(病因预防)的目的。所谓精准医学是根据患者的临床信息和人群队列信息、应用遗传技术、分子影像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结合患者生活环境和方式,实现精准疾病分类及诊断,制定个性化疾病预防和治疗方案。精准医学的目的不仅在于患者发病了以后怎么办,而且在于对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维护。因此精准医学包括两方面,一是精准健康,二是精准医疗。什么是叶酸代谢障碍?主要指部分人由于叶酸代谢通路中的关键基因突变导致酶活性降低,使得已被机体吸收的叶酸不能正常发挥生理功能,即叶酸代谢途径中的关键基因MTHFR( 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的C677T、A1298C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对其编码的酶的活性和热稳定性产生巨大影响,例如,携带TT基因型的人群,其MTHFR酶活性在37℃时,较正常基因型CC型降低50~60%;MTHFR 677CT与1298AC发生发生协同作用时,也会导致其编码的酶活性减弱,只有正常基因型的36%。MTRR(甲硫氨酸合成酶还原酶) 66GG基因型和66AA基因型比较,个体发生NTDs(神经管畸形)的风险增加到2.6倍 (OR = 2.6,95%CI = 1.3-5.3)。这三个基因位点的突变均为错义突变;众多研究表明,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还会增加前列腺癌、口腔癌、甲状腺癌等癌症,以及脑血管疾病II型糖尿病等很多疾病的风险。与此同时,MTHFR A1298C也与包括宫颈癌等多种疾病易感性相关,所以该基因会对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产生影响。叶酸代谢障碍一般情况下,表现为叶酸的相对不足,即摄入正常剂量的叶酸仍无法满足机体对叶酸的需要。这种叶酸代谢障碍是终身性的,这种代谢障碍造成的个体叶酸相对性缺乏是长期性的。由于孕期代谢机能的改变,使得准妈妈对叶酸的需求增加 ,叶酸代谢障碍和低水平叶酸共同存在时对个体造成的危害最大。存在代谢障碍的女性,如不能采取有效的干预方案,那么生育缺陷宝宝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对于存在叶酸代谢障碍的人群,持续的叶酸补充对于控制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是重要的和必要的。如果12周以后即停止叶酸干预,容易导致存在叶酸代谢障碍人群叶酸缺乏而导致HCY水平升高,从而引发贫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晚发性自然流产等疾病。近年来发现,孕妇血浆中HCY水平升高可直接影响宫内胎儿的生长发育,发生胎儿流产、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畸形、死胎、新生儿出生缺陷以及一些妊娠相关疾病(如子痫前期、胎盘早剥、胎盘血管疾病),并可能与早产、低体重儿等的发生密切相关。对于胎儿发育来讲,例如,近年来在我国发病第一的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研究表明,先天性心脏病(CHD)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的多基因遗传病。当叶酸代谢障碍导致HCY升高,可影响胚胎早期心血管发育。近10年来发现孕期服用叶酸能够明显缓解HCY对心血管发育的毒性,预防CHD、特别是圆锥总干缺损和复杂青紫型CHD的发生。另一种常见的神经管畸形是神经管未能闭合所造成的严重的先天缺陷。在1998年的国际同型半胱氨酸大会上, 母亲血浆HCY与子女NTDs的相关性,已得出较为肯定的结论。叶酸代谢障碍导致母体HCY水平升高,转运给胚胎的HCY浓度增高,从而干扰胚胎神经管的闭合。同时,由于快速生长发育时期DNA甲基化至关重要。叶酸代谢障碍导致低甲硫氨酸,使得DNA低甲基化,引起神经管闭合异常。叶酸代谢障碍的人群对于母体而言,如复发性流产与血液高凝状态密切相关,其机理可能是胎盘动脉栓塞引起胚胎血供不足、绒毛缺血性坏死。而叶酸代谢障碍导致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血液高凝状态及相关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叶酸代谢障碍导致胚胎发育所必须的DNA和蛋白质甲基化不足,也是造成胚胎发育停止、流产的重要原因。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MTHFR、MTRR基因多态性在各地人群中存在差异,因此,通过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本地人群的遗传特征,为有关部门制定公卫政策提供依据,对于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有着积极的意义。按照目前全国叶酸代谢障碍的人群基因图谱来看,华南地区人群存在叶酸代谢障碍风险的比例约为10%左右、长江流域为15%左右,而北方地区高达30%左右。叶酸代谢障碍的人群需要重点关注。通过对叶酸代谢障碍遗传检测--筛查出风险人群,给予个体化的精准干预,以达到预防出生缺陷及孕期疾病的目的,保障母婴健康! 研究还表明,叶酸代谢障碍除了与孕期并发症及出生缺陷有密切的关系以外,还与心脑血管疾病、脑卒中、骨质疏松及糖尿病等疾病也有密切关系。,如果能够早期发现叶酸代谢障碍患者,孕前开始补充超常量的叶酸可明显减少胎儿出生缺陷的发生,孕后继续补充叶酸将起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的发生,这将对于叶酸代谢障碍患者起到根本的保健预防作用。
性格形成的影响因素性格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遗传、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教育、早期童年经验以及个人主观因素等。以下是对这些影响因素的详细解释:遗传因素:遗传素质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基础,父母的基因会对孩子的性格产生一定影响。然而,遗传因素并非决定性因素,而是与其他因素共同作用,影响性格的发展。1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生活环境和实践活动是人格发展的决定因素,包括家庭、学校教育、人际关系和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教育发挥了主导作用,家庭中父母的行为和教育方式对早期儿童人格的形成影响极大。1家庭环境因素:家庭环境、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态度等都会对孩子的性格产生影响。例如,权威型教养方式可能导致孩子形成消极、被动等性格特征,而民主型教养方式则有助于孩子形成积极、活泼的性格。学校教育因素:学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还是发展智力、进行政治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地方,对儿童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早期童年经验: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形成健康的性格,而不幸的童年可能导致不良性格的形成。但早期经验并非单独决定性格,而是与其他因素共同作用。个人主观因素:个体对外部影响的接受和理解程度,以及个体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都会对性格特征的形成产生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影响会日益加强。
妊娠晚期B超常会描述胎头的位置。但此时胎儿的枕位是不确定的。只有到临产后才会定是枕前位或枕后位。即使枕后位绝大部分的宝宝会随着宫缩和产程的进展会旋转为枕前位的。所以您才37周不用担心。注意睡眠姿势多采取左侧卧位的位置。对于胎头的旋转有一定的帮助。
直播时间:2024年08月18日15:25主讲人:尹保民主任医师珠海市妇幼保健院产科问题及答案:问题:尹主任,37周右枕后位,顺转刨的几率多大啊,还能顺产吗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准妈妈怀孕期间既有孕育宝宝的幸福和期待,又会经历很多风浪和辛苦,甚至煎熬和焦虑?。隆冬来到,天气干燥,气温变化多端。生活环境,办公地点,公共场所到处都是咳嗽,感冒人群,而妊娠的准妈妈们抵抗力低下属于易感人群,一旦感染就会很焦虑担心。既要忍受疾病的痛苦,又要担忧感冒对腹中宝宝的影响。那么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呢?出现了上呼吸道感染又如何应对呢?什么是感冒?我们常说的感冒实际上是指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流感),普通感冒是由不同种类病毒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病症;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每年呈季节性流行,好发于冬春季节,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哪些症状呢?普通感冒最常见症状为,打喷嚏,鼻塞,流涕,咽干、咽痒或灼热感,很少出现发热,症状轻,多数患者5-7天可自愈;流行性感冒,主要以发热、头痛、肌肉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39-40℃,可有畏寒、寒战,全身肌肉关节酸痛,常有鼻塞、鼻涕、咽痛,干嗽,胸骨后不适,等全身症状,潜伏期多为2-4天,症状重,并发症多,恢复较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孕期如何预防?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主要还是通过飞沫传播,所以预防最佳途径仍然是少出门、少去人多的公共场合,如出行尽量戴口罩。出入公共场所更要佩戴口罩,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已患上呼吸道感染的家庭成员,如须接触时应佩戴口罩。勤洗手。其次注意室内通风,以保持空气新鲜。出门回家一定注意手卫生,使用肥皂、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清洁洗手,保持良好卫生习惯,远离病毒同时保持良好的饮食和作息,病毒无懈可击。出现如下症状,请立即就医发热、长期持续咳嗽、稠厚脓性鼻涕和痰液、咽痛加剧、呕吐、胸闷、憋气、心慌等。孕期不慎感冒,能用药吗?孕期并非所有药物都不能用,但也不能随意用药,对于发热的孕妇,首先是退热,退热药物对乙酰氨基酚片短期使用对于孕妇来说是安全的。头孢类抗生素都属于B类用药,孕期用药是较安全的,还有一些中成药制剂也是相对安全的,准妈妈可以在医师的指导下对症用药。常用的治疗感冒的药物如小柴胡冲剂或银黄颗粒等。在发现自已可能感冒或感冒一定注意饮热水。既可以增强代谢能力又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抵抗力。无论如何孕期应该注意预防感冒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1为什么捐献脐带血?专家指出:提倡大家捐献出来脐带血,因为一个足够大、足够优质的脐带血公共库可以帮助很多患者。另一方面,脐带血毕竟是家庭自己的,存起来也当然可以。脐带血中包含多种细胞类型,具有良好的医学潜在价值。 在国外,公共库和家庭库是分开的,这可能导致公共库的生存困难。ACOG和RCOG在推荐中建议捐献也是基于这个背景。而在我国,公共库和家庭库在一起,相互补充,这种模式叫混合库。因此,不管捐献还是存入家庭库,主要取决于个人及家庭的考量,都有医学价值。如果家庭选择自存脐带血,大家可能会关心其应用情况:自存脐带血应用情况如何?专家指出:在这次第十届全国脐带血大会上,北京京都儿童医院孙媛教授分享了“自体脐带血应用治疗再障协作组报告”,介绍了一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多中心研究结果。23例患儿接受自体脐血移植后,成功脱离输血且全部存活。其中介绍到的一个案例,就是前面提到的冻存19年的患者。这个案例同时打破了自体脐血只能用于儿童、冻存多年后不能用等偏见。通过参加这几次脐带血大会,我也看到了很多新的课题。这些研究瞄准了脐带血里的多种细胞,开拓了它的应用范围。比如间充质干细胞、单个核细胞,让脐带血在再生医学领域有了不少应用研究。此前,美国的库茨伯格教授就分享了脐带血治疗脑瘫、自闭症等研究。
对于人们来说,深低温保存技术其实并不神秘,特别是做过试管婴儿的孕妈妈。长期冷冻可能影响细胞复苏后的活性,影响移植。2016年,江苏的黄女士生下了中国冷冻最久的一个胚胎宝宝,保存时间是18年。这次全国第十届脐带血大会上也报道了一个再障患者,他的脐带血被冻存了19年。这个孩子2003年出生,2021年患病,去年底移植,目前恢复良好。 由此可见,冷冻的时间多半不会是问题所在。
近年来,脐带血除了用于血液疾病的治疗,在很多新的领域也在被研究、被开发。脐带血肯定并不只用于儿童,恰好相反,越来越多的成年人、甚至老年人接受了脐带血移植。比如,日本脐带血移植情况,他们的非血缘脐带血移植患者中0-19岁的占比低于20%。另外,根据四川脐血库提供的数据,去年有71%的出库脐带血用于成年人。 脐带血的确存在双份移植这种方式,不过单份移植在亚洲仍然是主流。单份脐血移植可用于100KG以内的体重。据专家介绍,欧美人中位体重明显比亚洲人大,所以他们采用了双份移植的策略,这也是网上说法的来源。但是双份移植很难明确优势份,不利于脐血的选择。以中国、日本为代表的亚洲国家主要选择单份移植,尤其是日本,他们现在是脐带血移植数量最多的国家,一年可以做到1500例。而我们国家可以做到600多例,目前排在第二。至于脐带血量的问题,这和脐带血里面的造血干细胞数量有关。这个数量和其他类型的干细胞移植相比,大约是1/20。虽然专家介绍,他们优化后的方案已经把脐血的植入率提高到了97%以上。但对于其他移植团队来说,仍然会担心植入慢的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还是造血干细胞扩增技术。目前,这一领域可能已经处于突破的临界点上。今年2月,Nature上发表一项重磅研究,斯坦福大学、东京大学的科学家建立了一种纯化学、无细胞因子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培养体系。4月,美国FDA又批准了一款脐带血扩增产品。扩增技术还可以和基因编辑技术结合,能治疗的疾病将会更多。 总之,脐带血的用途越来越多,使用越来越广泛。前景广阔。
野蜂飞舞之突发耳鸣一觉醒来,高中生小王发觉自己出现了耳鸣的症状,原本以为仅仅是学习压力过大导致。可是几天之后,小王耳鸣的症状不但没有消失,而且自己的听力也有些下降。不安的小王来到医院检查,却只得到了“学习压力过大,注意休息”的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王虽然调整了作息,但耳鸣的声音却始终围绕着他,仿佛有一群野蜂在他的身边旋转飞舞,听力的下降也似乎有加重的趋势。之后,家中的一位表妹也出现了类似的症状,此前家中仅有外婆听力不好,因为年龄较大而被忽略,未曾检查治疗。在与医生详细沟通之后,最终进行了耳聋基因的检测,发现了线粒体DNA1555A>G突变,可能是导致耳聋的罪魁祸首。经过医生详细的介绍,小王这才回想起,在发病前三个月,曾因肠胃疾病,服用过一些抗生素药物。什么是线粒体DNA1555A>G突变?线粒体DNA1555A>G(简称m.1555A>G)突变是一种可导致耳聋的线粒体遗传病。线粒体是存在于细胞中的一种双层膜细胞器,是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为细胞生存和活动提供能量,拥有其独立的遗传物质即mtDNA,m.1555A>G突变使其编码的12SrRNA1555位点的碱基由A变成了G,与相邻核苷酸序列上的1494位点C碱基形成了一个新的C-G碱基对,12SrRNA结构的改变影响了核糖体小亚基的翻译功能,阻碍了线粒体中蛋白质的合成,影响线粒体的供能作用,进而出现相应的症状。此外12SrRNA结构改变也为氨基糖苷提供了结合位点,突变携带者常在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后发生反应,尤其当存在其它耳聋基因同时发生突变时,哪怕仅仅一针的剂量即可导致耳聋(一针致聋),所以也被称为氨基糖苷类耳聋。线粒体DNA1555A>G突变会造成哪些症状和表现?m.1555A>G突变患者的典型症状是双侧耳对称性听力损失,包括听力下降和完全耳聋,在高频率声音中症状表现更加严重,多伴永久性耳鸣。发病年龄常见于青年和成年阶段,发病年龄越小,听力损失程度越严重,从第一次感受到听力损失直至完全丧失听力往往历经了一段漫长的时间,可长达十年之久。部分患者随着年龄增长,听力下降会更加明显。在极少数患者中,m.1555A>G突变还可诱发耳蜗以外组织的异常,如肌肉细胞线粒体形态改变与肌肉功能障碍。为什么有些线粒体DNA1555A>G突变携带者没有出现上述症状?m.1555A>G突变的症状在不同人中有很大的差异,从严重的儿童学语前听力损失,到成人期进行性听力损失,甚至部分携带者根本没有听力损伤。这种症状的差异源于线粒体疾病的阈值效应,当细胞内突变mtDNA和正常mtDNA的比值超过某一阈值时,线粒体供能满足不了该细胞和组织的需求,便会出现相应的症状。突变mtDNA比值越高,身体组织能量需求越大,出现症状的可能性越大,症状也越严重,反之低于该处阈值便不会出现症状。m.1555A>G突变可与其它基因突变产生相互作用协同,促进耳聋症状的发生,如核基因TRMUA10S突变和其它线粒体耳聋基因突变,m.1555A>G突变单独存在时发病概率较低。线粒体DNA1555A>G突变,氨基糖苷类药物会造成哪些影响?氨基糖苷与m.1555A>G突变结合可加重耳聋程度。通常在接触基糖苷后三个月内出现第一次听力损失症状,听力损失的过程同样呈现渐进性,但耳聋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接触氨基糖苷的年龄无关。没有接触过氨基糖苷的突变携带者更倾向于发生轻度听力损失或无症状,发病年龄往往更迟。哪些线粒体突变与耳聋有关?目前已知导致耳聋的线粒体基因突变位点主要位于tRNA和12SrRNA上,其中,m.1555A>G突变是我国最常见的导致线粒体耳聋的线粒体基因突变,人群中突变率约为1%-3%,在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中的综合突变频率约为5.21%,我国该突变携带者约占全世界的72.6%。线粒体DNA1555A>G突变在家族中如何遗传?m.1555A>G突变可向后代遗传,但是与核基因组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不同,该突变只能由母亲遗传给子代,若父亲携带突变则不会向后代遗传,这种规律被称为“母系遗传”,是由于受精卵中的mtDNA全部来自于母亲的卵子,而来自父亲的精子mtDNA在受精前/后被清除。既然是“母系遗传”,那么母亲携带线粒体DNA1555A>G突变,子女也一定会携带该突变么?一定会发病吗?子女会携带,但是不一定会发病。在人体细胞分裂和卵子形成的过程中,突变mtDNA和野生型mtDNA的比例会发生变化,同时携带突变mtDNA和野生型mtDNA的母亲也可能产生不含突变的卵子,生育出不携带突变的小孩,这一概率与母亲体内突变mtDNA的比例有关。然而,目前大部分线粒体DNA1555A>G突变携带者体内突变mtDNA比值都很高,甚至完全不含正常mtDNA,自然生育的情况下生育出不携带突变小孩的概率很低。对于线粒体DNA1555A>G突变,我们如何防治?耳聋患者如何治疗目前临床上并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主要通过以下两点帮助减轻患者症状:1)终生禁止氨基糖苷类药物的使用,避免氨基糖苷刺激耳聋的发生发展。常见的氨基糖苷类药物有(按耳毒性从大到小):新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西索米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链霉素、依替米星等。2)佩戴助听器或者人工耳蜗植入可改善部分患者的听力,已有研究证实为听力尚未完全丧失的m.1555A>G突变儿童佩戴助听器有助于其语言功能的发展。产前预防后天的治疗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推广热点基因突变的筛查,有相关突变家族史的高风险人群应进行孕前基因筛查和生育指导,避免遗传性耳聋患儿的出生。明确遗传学病因诊断至关重要。1)m.1555A>G突变女性携带者,如果能够明确其它协同致病的基因突变(核基因/线粒体基因),可以通过产前诊断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技术来选出不含其它核基因突变的胚胎,降低新生儿发病的概率。产前诊断是在孕18~22周通过羊膜腔穿刺术获取羊水,孕26-28周脐带穿刺获得脐血,或者在孕早期抽取少量绒毛,以这些母亲样本的突变情况来预测胎儿的基因突变情况和发病风险。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通过检测胚胎的卵裂球或滋养层细胞,筛选出不含协同致病基因突变的胚胎,再移植入子宫继续妊娠,从而降低后代发病的概率。2)对于未明确协同致病因素的mtDNA1555A>G突变母亲,有望通过线粒体置换技术来生育健康后代。线粒体置换技术是将m.1555A>G突变携带妈妈卵子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健康线粒体捐赠者卵胞浆中获得的重构卵母细胞,与携带者丈夫精子进行受精,从而获得重构胚胎也就是通常说的“三亲胚胎”(含有父母的细胞核DNA+捐赠的线粒体DNA),可防止突变线粒体DNA向下一代传递。2015年英国立法批准线粒体置换技术临床用于预防严重的线粒体遗传病,目前我国尚未批准线粒体置换的临床应用,需要更多的研究数据证实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该技术未来有可能成为同质性线粒体DNA突变(包括m.1555A>G)携带女性生育健康孩子的最佳选择。
60%的耳聋是由耳聋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性耳聋,其中约70%为非综合征性耳聋。那其他的30%的综合征型耳聋,即除了听力损失,还存在身体其他器官出现问题。下面我们就来介绍常见的几种综合征性耳聋。鸟面综合征(treachercolllins):TreacherCollins综合征(TreacherCollinssydrome,TCS),是由胚胎期第一、二鳃弓发育不全所致的颌面骨发育不全及耳聋综合征。·典型特征:包括眼睑下斜、面骨发育不全(尤其是下颌骨和颧骨)、外耳和中耳畸形、传导性耳聋等,其他表现有腭裂、气道功能障碍、后鼻孔闭锁、舌后坠及牙畸形等。·绝大部分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99%)·近60%的病例为散发病例,患者没有明确的家族史,是由新生突变致病,但患者若结婚生子,后代有50%的患病概率;遗传性耳聋-视网膜色素变性综合征:(Usher综合征)以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渐进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多为儿童期末至青春期发病)而致的视野缩小、视力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遗传性疾病。Usher综合征的典型临床表现为听力障碍及视网膜色素变性。根据听力损失程度、视力或视野受损的发病时间及程度,Usher综合征分为3型,其中以I型和II型在临床上最为常见,各占40%-45%左右;III型少见,占5%~15%。听力-色素综合征:(waardenburgsyndrome综合征)听力-色素综合征,简称WS,临床表现以感音神经性耳聋和色素分布异常(眼睛、皮肤和毛发的色素异常)为主要特征。此外,部分患者伴有内眦异位(宽眼距)、连眉、宽鼻梁等鼻额中部发育异常;亦可伴有四肢骨骼肌肉发育缺陷、先天性巨结肠等。临床表现:1、内耳畸形:约有50%~60%WS患者可有内耳畸形,其中前庭池、半规管畸形最常见,部分患者可同时伴有耳蜗畸形,多表现为耳蜗扁平且转数少一圈(耳蜗分隔不全III型)。2、虹膜异色:单眼(全部/部分)或双眼(全部/部分)虹膜颜色异常,多为亮蓝色或灰蓝色(蓝眼睛)3、皮肤色素异常:面颈部和(或)躯干、四肢大量棕褐色雀斑沉着,亦有部分患者表现为局部皮肤白斑等。4、毛发色素异常:白额发或少白发,亦可表现为眉毛和体毛的早白现象。5、内眦异位:表现为宽眼距,可伴有连眉、宽鼻梁等鼻额中部发育异常。6、四肢骨骼肌肉发育异常:表现为肢体肌肉发育不良、肘(指)关节挛缩。7、巨结肠:先天性巨结肠或胃肠道闭锁,需在新生儿或婴幼儿期进行手术干预。耳聋-蓝巩膜-脆骨综合征又称VanderHoeve综合征,以听力下降、蓝巩膜和骨质脆弱易骨折为主要特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临床特征:1、骨密度减低导致的反复多次骨折。X线显示受累骨骼骨皮质变薄,骨质广泛疏松。2、超过50%的患者在40岁时出现听力下降,耳聋性质为传导性或混合性聋,听力下降呈渐进性。3、巩膜异色,颜色可为蓝色或灰色。耳聋甲状腺肿综合征(pendred综合征)综合征是由SLC26A4基因的有害变异引发的。临床症状:1、感音神经性耳聋大部分患Pendred综合征的患者,出生后听力损失的程度为重度-极重度。少数患者会在几岁的时候发生听力下降,这部分患者可能是在感冒或身体发生剧烈碰撞之后发生,并且听力进行性下降,直至重度-极重度听力损失。2、Mondini畸形通过颞骨CT可见前庭水管扩大,耳蜗可见Mondini畸形(耳蜗的顶转和中转融合);颅脑核磁可见内淋巴囊肿大,前庭水管扩大。3、甲状腺肿是Pendred综合征的一个重要特征,约73%~83%的Pendred综合征患者有甲状腺肿。通常在青春期出现,一般20~30岁时甲状腺肿最显著,甲状腺肿的大小与听力障碍程度无关。鳃—耳—肾综合症(Alport综合症)Alport综合征(Alportsyndrome)亦称遗传性进行性肾炎,临床特点是血尿、蛋白尿及进行性肾功能减退,部分患者可合并感音神经性耳聋、眼部异常、食管平滑肌瘤等肾外表现。约85%的Alport综合征患者是COL4A5或COL4A5和COL4A6两个基因突变导致的X连锁显性遗传,其中男性患者病情较重,40岁前肾衰竭的比例达90%,女性患者病情相对较轻。约15%的Alport综合征患者是COL4A3或COL4A4基因突变导致的常染色体遗传Alport综合征,患者几乎均在30岁前出现肾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