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I是BodyMassIndex的缩写,BMI中文是“身体质量指数”的意思,是以你的身高体重计算出来的。BMI是世界公认的一种评定肥胖程度的分级方法,世界卫生组织(WHO)也以BMI来对肥胖或超重进行定义。BMI是与体内脂肪总量密切相关的指标,该指标考虑了体重和身高两个因素。体重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米)÷身高(米)举例:一个人的身高为1.7米,体重80千克,他的BMI=80÷1.7÷1.7=27.7BMI简单、实用、可反映全身性超重和肥胖。在测量身体因超重而面临心脏病、高血压等风险时,比单纯的以体重来认定,更具准确性。
我叫章希,武汉市第六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目前是医院急诊科主任,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真实的医院和医生生活。 作为医生,我热爱自己的职业,但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医疗领域是一个社会矛盾大量积累的领域。变成老百姓背不起的山,也变成我们医生迈不过去的坎儿。我也深深感受到社会舆论对于我们这个职业深深的偏见。比如央视从前的主持人柴静说过:“社会最大的腐败,是扩展到整个社会的腐败。比如,医生和教师这两个本该最受尊重的职业,却成为民众最恨恶的群体。” 听到这种话的几率太多了,但我并没有为此而耿耿于怀。医生这个职业,跟疾病、死亡紧密相连,人到了要看医生的时候,也是情绪最不开朗的时候;而医学又是一个高端专业的行当,隔行如隔山,我们对于非本专业的医学领域,都不敢妄下断言,所以受业外人士误解,也应该多多谅解和容忍。 我是医生,我认为生命有尊严,没有任何价值或者理念可以凌驾于生命之上。我是医生,我以我的职业为自豪。我永远铭记第一次穿上白大褂时的激动,永不忘记第一次治好第一位病人时的喜悦,永远能够体验到手术刀划开病人皮肤时的战栗,永远能够体会到失去第一位病人时的沮丧,我们绝大多数医生是和病患一样,感受到他们的疼痛和苦恼,治病救人、人文关怀、与病患为友,是我们永远不曾忘记的使命。 一、医生和红包 先谈红包的事。二十一年前我实习的时候,协和医院按工龄和资历把本院医生分为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再加上进修医生和实习医生。几乎所有病人都希望是最厉害的主任医师来给自己做手术;明明住院以后按顺序应该三天后做的手术,也希望加塞插队先做。 既然有这么多要求,自然就产生了私下送红包的行为,和买紧俏商品时加价插队、比如说买车时加价提前提车同理。协和医院为了应对新形势,搞了一个教授点名手术制度,病人只要花一百元或者两百元现金,就可以选择一个教授给他主刀手术,算是一种公开拍卖医疗资源,也算是一种公开的收红包。 每个教授贴在墙上的照片和名字下面,就是他的明码实价。当然了,大多数病人点名的时候并不知道哪个教授水平更高,所以挑选教授的时候和现在淘宝购物差不多:有的病人不在乎钱,按教授颜值和眼缘排序;有的病人按教授的年龄排序,胡子越多越吃香;有的病人专门看教授的价格排序,美其名曰看性价比。 当时有两个教授手术水平不行,不敢单独上榜,联想到“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就联合起来搞了一个双点名,花最少的一份钱就可以点这两个教授同时上台手术,哇……当时好多贫穷愚昧的病人点他们俩主刀。是不是很像现在淘宝里面常见的买一送一? 我的导师张应天教授认为点名手术就是一种公开的收红包,并且会导致年轻医生失去锻炼的机会,老教授退休以后会出现科室无人接班的情况。因此在我院外科制定了分级手术制度,根据手术大小,指定不同级别的医生做,主任不准抢年轻医生的小手术。因此我上班这么多年,都没有收过红包。分享的故事就从我亲身经历比较有趣的送红包开始吧。 1998年一个很穷也很淳朴的老人家带孩子来住院做手术,住院费是国家全额补贴的。 总共只带了一百元来看病,花了八毛钱挂号以后又花了十几元查血,然后医生收住院准备做手术。老头住院以后很郑重地送给主任一个用牛皮信封包好的“红包”,主任以为是以前的病历资料,随手收下了。 后来打开一看,发现里面是八十多元钱,和他门诊挂号和检查的钱加起来,刚好是一百元整。 主任传阅给科室每个医生都看了,大家心里很感动也很别扭,难道他以为不送红包医生就会怠慢他们吗?主任当天就退回了红包,科室同事还凑钱买了水果送给他们,让他们放心。手术当然很顺利,按时出院。这是我们唯一一次收到的零钱红包,在我们眼里的零钱,可能在别人眼里已经是全部的可支配收入。 2005年某一天,一位病人的家属在手术前一天给主任送了1000元红包,主任很高兴地拿出来给我们看,告诉我们他暂时收下红包是为了让病人安心接受手术,等手术结束以后就把红包退给病人。我提醒主任前不久武钢医院一位外科医生手术后退红包时被家属持刀捅伤,家属以为医生退红包是因为手术失败了。 主任吓了一跳,改变主意说准备等病人顺利恢复了,出院当天再退。我又提醒主任,当心病人在做完手术以后去举报他收红包,那时候就有嘴说不清了。主任左右为难,决定把这个烫手的红包交给我,让我想办法处理。我拿着红包直接到住院收费处给这个病人交了1000元住院费,然后拿着有日期的交费发票上来还给主任,让主任在病人出院前一天退还。从这天开始,这种方式成了我们退红包的经典规范流程。 最近两年,卫生管理部门强制要求所有医生在接诊住院病人的时候,必须书面告知病人本院医生不收红包,还要让病人签字为证。这个脑残的制度让很多医生觉得人格受到了侮辱,就像规定每一个女人出门时必须写一下张条子`我不是妓女`贴在身上。我公开抵制这个规定,并且公开对病人说出了我的意见。我觉得在病人住院期间,医生只要收了一分钱的好处,就是违法的贪污受贿和抢劫勒索;病人痊愈出院以后,医患关系结束转变成朋友关系,这个时候送任何东西都可以收,医生收到的红包越大越光荣! 二、医生和委屈? 一个被木棍打伤前臂的人到医院看急诊,正好是骨科主任值班,主任怀疑他尺骨骨折,建议他拍片,那个人交了费后没去拍片,专门拿着申请单到急诊室,恶狠狠地对主任说:“你说是骨折的,如果不是骨折,我要好好教训你,让我多花钱”! 我一听就很愤怒,主任却毫不在意地说“好,你去拍了再说吧”。半小时后病人拿着片子快速走到急诊室,用力拍了一下主任的肩膀,笑着对主任喊着:“大哥!你真厉害啊!说是骨折就真的是骨折!佩服你啊”!我感觉好奇怪啊,第一次见到挨打骨折后还能笑得这么开心的人,对医生诊断水平的关注远远超过对自己病情的关注。 另外一次,一个老年胃癌病人要做手术,本来应该在家休息的张教授不放心,专门一清早赶到医院,准备去手术室全程关注手术的进程。病人家属看到张教授来医院以后很激动,要求张教授主刀,张教授拒绝了,说主任可以做得很好,可以完全信任。 某一个家属觉得不放心,非要张教授也去手术室,威胁说如果张教授不去手术室监督他们就不做这个手术,要去其它医院做。张教授生气了,断然拒绝,宁可停止手术也不接受他们的威胁。病人另外几个家属过来打圆场,手术仍然按时开始。张教授说到做到,坐在办公室看着病人和家属坐电梯去手术室了。本来张教授就是专门为了这个病人来医院的,因为病人家属不信任外科主任和措词不当,弄巧成拙了。 我正在心里感叹,张教授突然过来找我,问我能不能从手术室的后门进去?他不放心病人,但是又要面子,不愿意当着那些家属的面进手术室。于是我专门联系手术室给张教授开了后门,陪他饶了老大一圈才换好衣服进入手术室。张教授一直在手术室看着整台手术顺利完成,下午两点准备缝合皮肤时才离开,当然又是绕了一大圈从手术室后门走的。病人术后恢复特别顺利,出院的时候家属们特别感谢我们的主任,却对张教授很敷衍。 碰到一个来急诊室看病要求开止疼药的老头,屁股疼了一个多月,去私人医院扎针灸做理疗花了不少钱也没好,今夜私人医院没人所以到我这里看病,一开口就拒绝拍片,拒绝在我们医院打针,要求去私人医院打,我根本就没说过要打针,然后还批评我们医院水平不行,以前给他看病的时候误诊,批评我们半夜不能给他打封闭针不能做止疼的理疗。 面对这样的病人,虽然我高度怀疑他是直肠癌骨转移,可是实在懒得废话,写完病历开了一盒去痛片就算了,听任他明天去私人医院继续乱花钱瞎治疗。不是每个病人都值得同情,不是每个病人都能够有资格碰到好医生。 曾经有一个醉酒的病人被警察送来,警察走了以后那个家伙就借酒装疯,调戏女护士和女病人,保安说他他不听,保安也不敢管。后来我在办公室听到外面有我看过的女病人尖叫,出来一看,发现那个家伙调戏一对母女,妈妈三十多女儿十几岁,因为被他强行搂抱而尖叫。我上去推开他的时候他还言语威胁我,还想挤开我继续去骚扰我的病人。 我警告几次无效,直接出拳把他打倒在地,口鼻出血。我再让被骚扰的病人报警,让警察来惩罚他。报警后不久警察来了,板着脸说我们是乱报警,是违法的,醉酒的人就应该医院处理,不该再叫警察。报警的女病人被吓得噤若寒蝉,没有承认是她报警。 我直接走到警察面前告诉他,“你不用知道是谁报警,你只需要知道,根据2006年新版本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只要有人报警醉汉闹事,你们就需要把闹事者带到公安机关约束到酒醒为止”。我说完之后警察立刻闭嘴了,直接拖着那个醉汉准备走。 突然发现醉汉口鼻都在出血,就问我们是谁打了他?我正准备站出去承认是我打人,而且我是见义勇为,符合正当防卫的一切条件。结果几个女病人异口同声地对警察说,“没人打他,他是自己摔伤的”。我默认了,虽然不符合我的初衷,但是病人们对我的包庇让我很感动,很温暖。 类似事情我搞过好几次,帮保安打架帮同事打架,手上沾了不少坏人的血,也许是因为自己的暴脾气。说好听点算是一种路见不平拔刀相救的侠义精神。 三、那些可爱可敬的病人和患属们? 文化程度太低的人到医院看病,的确是很容易闹出很多笑话,也很难和医生正常沟通。他们总觉得医生会歧视他们,其实我们更多的是同情他们。1999年一位民工在我院外科住院,让大家奇怪的是他经常对着护士喊“医生”,又经常对着医生喊“护士”。一些护士被喊成医生的时候还暗自开心,医生被喊成护士的时候总觉得很奇怪,怀疑这个病人脑袋有问题,不想理睬他。 我实在好奇心太强,专门找机会和他聊天,终于弄清楚了他的逻辑。他认为年轻的白大褂不管男女都是护士,等年龄大了就会自动升级成医生。回去对同事公布我的调查结果时大家都开怀大笑,只有那几个被喊成“医生”的护士很不开心,特别是那个最年轻的还没结婚的护士。 因为病情需要,管床医生给这个病人开了抗生素,为了照顾他所以选择了最便宜的头孢氨苄胶囊,一盒有四板一共48颗,只要3元钱。每颗药的剂量是0.25克,每天三次每次两颗就行了。一盒药可以吃8天,应该足够了。没想到第二天病人说药吃完了,要我们再开一盒。 主任大吃一惊,让我仔细询问原因。原来病人没注意听护士的交代,自己看说明书,说明书里面写着“每日剂量1.5克,分三次服用”,他不懂前面半句是什么意思,就自动忽略了,只看了后半句,分三次吃完,一盒药48颗,刚好可以平均分成三次,每次16颗,于是一天就把一盒吃完了。看着他很得意地告诉我,他知道48可以分成三个16,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幸亏后来没有发生药物中毒。 2004年有一天,几个实习医生晚上来急诊室和我一起上班,学习如何给病人看病。来了一个婆婆,说自己是阑尾炎,要我给她开住院。我问婆婆怎么不舒服的时候婆婆很不耐烦,不愿意告诉我,只说她是一个老医生看过了的,B超和拍片都做过了,确诊是急性阑尾炎。让我直接收住院即可,不用多问。 在学生们面前被这样无视,让我心情很不爽,加上从只言片语中觉得这个病人不像阑尾炎,所以我坚持要问。婆婆很不耐烦地坐下来回答我的问题,然后知道了婆婆右下腹疼痛了一周,间断针刺火烧一样的痛,持续几秒钟到半分钟后好转,每天发作十几次甚至几十次。疼的时候感觉左侧腰部都一起疼了。 了解清楚以后,我直接问那些实习医生,怀疑什么病?有一个女实习医生勇敢回答说比较像带状疱疹。我非常满意地夸她学得不错,告诉她,如果真的是带状疱疹,到了第七天应该起水泡了,可以拉开衣服检查一下确定一下。话音未落,婆婆自己已经拉开了衣服自己看,果然发现了好几个小水泡。立刻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夸我是神医。 我为了出一口气,对婆婆说,这个病不是我诊断的,是我的实习医生诊断出来的,她们才实习了不到一个月就能诊断出来,婆婆说的那个老医生做了B超和拍片却还是误诊了,到底一把年纪活到谁身上去了啊?是哪个医院的医生啊? 婆婆后来坚持叫我神医,让我指导她治疗带状疱疹。我告诉她这个病该皮肤科医生治疗,婆婆不肯罢休,非要我给她写一个诊断治疗的大致方案,她要拿着当做正确答案,如果以后找的皮肤科医生和我说的一样,她才会相信那个皮肤科医生。 虽然我给她写了一些关于带状疱疹的治疗原则,但是我并不喜欢这个前倨后恭的病人。我不愿意被病人当做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奴隶,也不愿意被病人当做无所不能的神。我只是比普通人多了解一些医学专业知识,想和病人一起对抗疾病,希望他们把我当成同一个战壕的普通战友。 1999年,一个87岁的老爷爷因为重症梗阻化脓性胆管炎一周导致高烧四十度以上和休克昏迷,多家医院拒诊,慕名从青山赶到汉口来我院就诊。来的时候刚好是中午12点下班,主任指示值班医生安排急诊手术抢救。 当时正好是我被无理闹事病人打伤住院后出院上班的第一周,有同事提醒主任不要重蹈我的覆辙,那么多家医院都说不敢开刀,还耽误了一周时间 把病人拖到了快油尽灯枯的程度,我们如果选择不开刀也是很正常的,死了算是病死的,如果开刀没抢救过来,那就是医生开刀开死的,恐怕又会赔钱甚至挨打了。 主任沉吟了半分钟,然后对我们说:“我们外科毕竟是省市两级重点学科,我们都是张应天教授的学生,不能和别的医院别的医生一样认怂,否则自己的良心也不安,所以还是应该建议病人手术治疗。鉴于目前医疗形势社会舆论太危险,我们可以适当采取一点防范措施,比如说这个手术我们有八成把握,但是和病人家属谈话的时候可以说只有两成的希望,八成情况下开刀也救不过来人财两空,希望病人家属自己签字放弃手术”。 我们一致同意主任的意见,派住院老总和家属谈话。老爷爷有五个女儿,五个女婿,病房黑压压一片都是人,老总谈话的时候被家属围满了,刚刚说了一句“病情极其危重,不开刀肯定是必死无疑,开刀也是九死一生”,就被家属打断了。一个男家属(后来知道是大女婿)说:“医生不用多说了,我们来就是完全信任你们,一切拜托给你们了,你们负责治病,我们现在负责去筹钱交费、排班照顾病人。你就说需要我们在哪里签字吧,签字以后我们一起各自努力,尽心尽力就够了”。 住院总愣住的那一瞬间,穿着便装在旁边观望的我就立刻跑进了值班室,向大家汇报了病人家属说的这句话。听我说完以后,所有午休的五六个医生不约而同地穿上白大褂,出去加班抢救这个病人。半个小时以后病人已经在手术台上切开了胆管,切开的一刹那,胆管里面的脓液喷出来十几厘米高,很快血压就开始回升,休克好转,体温下降。 手术以后老爷爷恢复非常顺利,还给我们讲他当年的壮举,说他是武汉皮革厂唯一一个可以独自一人甩起一整张牛皮的工人。我不太懂,见多识广的主任非常惊讶,夸老爷爷力大无穷,还对我们解释了整张牛皮的重量和甩起来需要多大的腰力和臂力。我当时才明白,为什么一个87岁的老人病情那么严重还能够坚持一周时间没死,终于等到机会被我们救活。 十多天后我带老爷爷去做胆管造影,他拎着胆汁引流瓶走得飞快,我差点都跟不上了,造影证实恢复很好,准备第二天拔管出院。老爷爷拉着我的手很激动地对我说:“谢谢你们!是你们救了我的命啊”!我当时也很激动,发自内心地对老爷爷说:“其实救您的最大功臣不是我们医生护士,而是您的女儿女婿们!您培养的好女儿,所以是该您享福啊”! 2012年底,我在家附近的游泳池碰到一个老人喊我章医生,我觉得很奇怪,我家距离医院七八公里,碰到老病人的几率非常低,而这个老人也不熟悉,肯定不是最近治疗过的或者很熟悉的病人。 他看我疑惑,就告诉我他女儿十年前找我看过病。我当时惊讶至极,因为十年过去了,我不仅仅是老了十岁,体重还增加了大概十公斤,因为在游泳,所以戴着游泳帽遮住了头发,平时的眼镜也换成了游泳镜,完全是乔装打扮啊,居然会被十年前的病人家属一眼认出来,真是令我难以置信。等他说出他女儿的名字,我就恍然大悟了。我对她女儿当时的情况也形象非常深刻! 大概是2002年我曾经有一天到急诊室帮一个医生上班,碰到一个年轻女病人到急诊科来看贫血,说现在头昏,想要输血,已经贫血快一年,输血好几次了。我接诊以后觉得很奇怪,贫血一定有原因的,要么体内缺少造血原料,要么体内某处在慢性出血持续性出血。 仔细询问了半天,发现这个病人大便的颜色有时候和果酱差不多,这就是医生眼里明确的大便带血,下消化道出血。因为病人只有26岁,我怀疑她有寄生虫病导致的慢性痢疾,或者是溃疡性结肠炎,建议她做肠镜明确诊断,找到出血点进行治疗。 病人说她在读研究生,一周后就要开始期末考试,所以想输点血算了,等考完再说。研究生的考试持续大概一个月,估计输点血就可以坚持一个月了。我当时给她讲了一个例子,问她如何处理? 如果有一个人受伤了,脸上有一个伤口在不停出血,每天估计会出血两百毫升,二十天就可以把体内4000毫升血全部损失掉。她可以选择1、缝合伤口,然后一劳永逸,等着拆线就全好了。2、选择不管伤口,让脸上每天出血,等出血太多受不了的时候再输血一千毫升,继续等着伤口慢慢流血,周而复始下去。 病人说,当然要先缝针啊,怎么能够让脸上一直出血不止呢?我就说“对啊!你很清楚该怎么做啊!选择也很正确啊!为什么你对脸上的出血这么处理,对体内的出血就不闻不问呢?难道是眼不见为净?没亲眼看到的出血就不是出血了?” 后来病人答应第二天就去做检查。一周后我会诊的时候在胃肠外科病房又见到他们父女了,得知病人做了结肠镜,确诊是结肠癌,26岁的结肠癌。耽误一年,长期出血到严重贫血的程度,多次输血,应该是很严重很晚期的癌症了,很令人惋惜。幸运的是手术顺利,术后病检证实为比较早期的癌,后来化疗后恢复也很不错。 一晃已经十年了,提起来就像发生在十天以前。我不敢问现在的情况,毕竟已经过了十年。老人发现我欲言又止,就知道我要问什么了,他高兴地对我说,他女儿后来研究生毕业了,目前工作顺利,婚姻幸福,就住在附近的一个小区。谈起地址,发现我们两家住的小区距离大概只有两三百米远。这种情况下能够被十年前的病人家属认出来,我很开心,得知病人目前的幸福生活,我更加开心,超过五年没有复发的癌症,就可以认为是已经治愈了。 1999年下半年,来了一对老夫妇住院,老婆婆先去病房躺着了,老头拉着我到角落里,告诉我那个婆婆是癌症晚期,没办法手术了,让我一定要瞒着病人,怕婆婆知道后精神崩溃,老爷爷说他在家都是强颜欢笑,只有他一个人呆着的时候才敢哭。我答应以后准备去看老婆婆,老爷爷就哭着去了走廊另一头。 老婆婆看起来精神不错,面带笑容。但是我一体检,就发现她双侧腋窝和双侧腹股沟,全部都是肿大的像石头一样硬的淋巴结融合成块。肯定是晚期癌症的全身淋巴结转移,应该活不了几个月了。 婆婆朝四周看了一下,发现她老伴不在身边,于是就很神秘地轻声对我说:“我的病情你千万别告诉我老伴啊,他还不知道我是癌症呢,更不知道我现在已经是晚期了,我一直瞒着他,因为他是个很脆弱的人,如果让他知道了,他会伤心死的。” 不记得当天是怎么完成这份病历的,只记得那天我哭了几次,每次看到那老两口在病房一起说笑的时候我就忍不住要躲回值班室哭一遍,还有好几个医生护士和我一起哭。这个婆婆住院期间,病房里有一本诗词集,正好翻到毛主席的“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我对同事说我也想去九天和五洋去给婆婆找一副特效药回来.后来每次看到肝硬化肝癌病人吃的“鳖甲软肝胶囊”,就会想起这一段往事。 2005年一位70多岁的老爷爷来住院,姓戴,曾经是抗美援朝志愿军部队的飞行员,中国第一代空军。老爷爷腹痛的部位和特点很奇怪,像肠道的梗阻也像胆囊的炎症,B超和CT都无法确诊,急诊剖腹探查手术发现是晚期胆囊癌腹腔内到处转移造成肠道多处梗阻,没法完全切除,只能切除部分癌组织以后关腹,胆囊癌是所有癌症里面恶性程度最高的几种癌症之一,确诊以后很少能够活过一年,晚期胆囊癌更差,估计最多还有几个月时间。 手术以后伤口愈合不好,渗液比较多,每天至少要换药两三次,我们几个医生都有崇拜英雄的情结,也很同情他的恶性疾病,所以都愿意特别关照他,想方设法帮他节约费用,每天去看他好多次,伤口渗湿需要换药的时候我们就算正在吃饭,也会扔下饭碗第一时间过去给他换,如果管床医生做手术去了,其他医生也会立刻过去,绝不会让他等管床医生做完手术再换。 我们觉得很照顾他,都希望他能够尽快恢复。几天后一个医生告诉我们一件事,他吃中饭的时候看到戴爷爷的家属从走廊上往值班室看了一眼,什么也没说就走了,几分钟以后家属路过值班室又往里面看了一眼,医生出于关心马上扔下碗筷出去询问,家属说病人的纱布渗湿了,但是戴爷爷不准他的孩子打扰我们吃饭,一定要等我们吃完再告诉我们,同事立刻准备了敷料给戴爷爷换药,发现纱布早就已经湿透了,于是专门给他们强调了一遍不需要照顾我们吃饭,病情第一,随时需要随时叫我们。 虽然说了,但是仍然担心他会偷偷忍着不及时告诉我们,所以几个医生约定轮流主动多去戴爷爷床边巡视,他心疼我们,我们应该感恩,应该加倍回报。最令人悲伤的是术后一周老爷爷发生腹腔内血管大出血,立刻再次手术也没能彻底止住,当天夜里十一点因为出血过多而死。抢救结束以后几个男医生回到值班室一起伤心流泪,下午点的晚饭动都没动,菜已经冰冷,大家都没有什么食欲,也不想去加热,随便吃了几口,是我印象中最悲伤的一次共进晚餐。 从那次以后,只要提到“好人不长命,祸害活千年”这句话,我们这几个医生立刻就会想起这位对我们超级好的老飞行员,他的名字年龄包括他家属的名字,我们几个都记得清清楚楚。
老年疝气病人能否手术? 人们通常所说的疝气学名腹外疝,是腹腔内脏器或组织经腹壁的薄弱点或缺损向体外突出而成。婴幼儿和老年人是腹股沟疝的高发人群,尽管有很多广告宣传可预防疝,事实上,目前没有有效的方法可预防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一旦发生不可能自行痊愈,疝只能通过手术治疗。 疝气手术前,手术医生常规要评估病人的手术耐受能力。首先,是了解病人平时的生活状况,如能否自理、能上几楼、活动和睡眠情况等等;其次,是询问病人过去有哪些内科疾病,然后选择性做一些检查,目的是评估器官功能。实际上,七八十岁的老年疝气病人,如果没有严重内科疾病,平时生活能够自理,上楼没有心慌、胸闷等不适,完全可以耐受疝修补手术。 武汉市第六医院普外科是国内最早开始无张力网片疝修补术的团队,而且治疗了很多高龄高风险身体很差的老年疝气病人,已成功治愈数千例各类疝气患者,出院随访统计复发率极低(小于千分之一)。凡2016年3月31日前,在普外科(胃肠外科、肝胆外科、甲乳外科)行全麻手术的患者,出院结算时赠送1000元的体检套餐卡。
大便习惯改变—警惕结直肠癌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有报道大肠癌(结肠癌+直肠癌)的发病率位列第三位(前两位是肺癌及胃癌),到2015年大肠癌的发病率可能超过肺癌及胃癌的发病率,位列第一。发病原因结直肠癌的病因目前仍不十分清楚,其发病与社会环境、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等有关。结直肠息肉也是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目前基本公认的是动物脂肪和蛋白质摄入过高,食物纤维摄入不足是结直肠癌发生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一、早期结直肠癌大多数无症状二、进展期癌(中晚期)的患者出现腹痛、大便带血、大便变细及腹泻等症状。1.结直肠癌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出现便血症状。2.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便不尽感、肛门下坠感,有时出现腹泻。3.当结直肠肿瘤导致肠腔狭窄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肠梗阻症状(腹痛、腹胀、排便困难),排便前腹痛、肠鸣,排便后症状减轻。大便可变细、带沟槽。4.肿瘤侵犯膀胱、尿道时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等;肿瘤侵犯阴道时可出现结直肠阴道瘘,阴道流出粪液;肿瘤侵犯骶骨及神经时可出现骶尾部及会阴部剧烈疼痛;肿瘤侵犯压迫输尿管时可出现腰部胀痛;肿瘤还可压迫髂外血管出现下肢水肿。上述症状均提示肿瘤属较晚期。5.肿瘤远处转移(肝、肺等)时,相应脏器可出现症状。如转移至肺时可出现干咳、胸痛等。6.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乏力、体重下降等症状。对有上述症状的患者(腹痛、大便带血、大便变细及腹泻等症状)建议到正规医院肛肠门诊就诊,不要将上述症状归结为痔疮,行结直肠指诊可以发现约70%的结直肠癌。很多患者因为将结直肠癌当成痔疮而延误了治疗。检查:结肠镜检查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生物靶向治疗等)手术:根据不同分期,手术可采用开放手术或微创手术。术前新辅助治疗(术前放化疗)结直肠具有其独特的解剖学特点:腹膜反折以下结直肠无腹膜覆盖,因此无结直肠系膜,故腹膜反折以下局部晚期(T3/T4期)结直肠癌容易侵犯到肠壁外组织,术后局部复发率高。因此对此类患者国际推荐最佳治疗模式为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再手术。术前放化疗的优点:放化疗后原发灶缩小,使保留肛门手术的机会增加;可了解化疗方案的效果;提高肿瘤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等;达到肿瘤降期的作用;减少局部复发率。我科专科特色规范化手术,淋巴结切除数目(平均>30-40枚/例)远超过国际规定标准(>12枚/例),术后准确病理分期判断预后并指导术后辅助治疗。与国际接轨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省内率先(自2000年起)开展进展期结直肠癌术前行新辅助放化疗再手术的治疗模式,增加肿瘤切除率、增加保肛率(免除人工肛门的痛苦)、增加无瘤生存率及总体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