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治疗。首先分析网瘾的成因,找出成因才能精准干预。青少年网络上瘾往往从厌学开始,厌学有如下因素:孩子的厌学由多种原因造成,与生理、心理、精神、社会和家庭教育等有关。1.生理的,①脾胃虚弱,营养失衡,精神失养,精气神不足,学习效率低下而厌学。②食物过敏,过敏引发脑内组胺升高,造成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学业无成就感厌学。2.心理因素,①有抑郁、焦虑情绪,无法专注学习。②心理不成熟,学习环境适应性差(学习一般,去了尖子班)。③压力敏感,自感学习压力过大,逃避。④学习目的不明确,青春期逆反。⑤沉迷网络。3.精神因素,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抽动症。学习效率仅为正常孩子二分之一,无法正常完成学业。4.家庭教育①教育中过多批评指责,造成孩子自卑,学习无动力。②控制教育,自我成长受压抑,学习无自主性,产生厌学。③夫妻关系不和,父爱缺失而导致家庭动力不足,引发孩子学业动力不足。5、社会因素,三观不正,认为知识无用论等。二、父母和孩子一起治疗,孩子心理有病,父母先"吃药"。家庭是个系统,孩子的问题是父母问题的延伸。所以要孩子和父母同时治疗才行。三、要有好的治疗模式。治疗模式如下,家庭十心理十医学十教育。同时开展,综合治疗,身心一体化治疗。四、心理治疗应才取,1、个体治疗:①行为治疗,②认知治疗,③人际治疗,④哲学和逻辑治疗等。2、团体治疗:结构和非结构团体治疗。3、家庭治疗。
1、中学生身体大脑正处于高速发育的阶段,特别是大脑的发育加上多思的年华,需求大量的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的缺失是抑郁症的主要原因。2、中学生脾的发育远低于肝肾的发育。也就是说与肝肾的发育不同步,容易造成肝肾旺盛脾虚弱的现象。脾主运化(消化吸收),虚弱的脾无法满足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需要。见饭愁、偏食挑食、厌食的现象加重了神经递质缺乏(吸收减少)。3、中医讲“脾主思”,多思的年华,迷茫的年华,孤独的年华使其用脑过度伤脾,影响了神经递质的吸收,加速了神经递质的耗竭。4、学习的压力、精神的孤独、自我的迷失,加上父母的高要求、高焦虑期望值的转嫁,语言暴力的伤害,加速亲子关系的破损,使青春期与更年期发生了激烈的碰撞,造成中学生压力陡升。他们幼稚的心理无法处理这种压力,有可能选择逃避,厌学、离家出走、冷对抗、过度上网、寻求发泄就是逃避的重要表现。5、学校单一化评价标准,以学习成绩论英雄,进一步加重中学生的压力。家庭、学校、自我迷失三种压力的叠加,使他们的压力素增高,压力素进一步破坏胃肠道(脾)的功能,引发胃肠道功能紊乱,出现大便干、稀,造成胃肠道对神经递质吸收、合成减少,引发焦虑(胸闷、心慌气短、抖腿、咬指甲、失眠、噩梦等)、注意力、记忆力、自律性的下降。6、压力素可对抗内啡肽(有止疼作用),使青少年对疼痛敏感,出现偏头疼、颈肩疼、肌肉僵硬、驼背。7、心理压力的增大还可引发自卑、不自信、敏感多疑、寻求赞美,活在理想自我中,不接纳真实的自我,造成心理年龄幼稚化、内向,人际交往功能退化(社交恐惧)。8、长期的压力大,使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脾功能弱化,免疫力低下,引发鼻炎、鼻窦炎、湿疹、哮喘、多发性青春痘。再加上抗生素的滥用,使得肠道的菌群进一步失调,影响胃肠道的功能,产生代谢异常、免疫紊乱,导致他们尿酸、同型半胱氨酸、泌乳素升高,出现一系列代谢的异常。9、中学生饮食的不均衡和不健康,多以甜食、油炸食品、冷饮为主,特别是甜食,容易造成“中焦溢满,脾寒阳虚,体弱无力(懒散),四肢发冷”。10、中学生的抑郁既有生理因素,又有心理因素。需要身心同调,多靶点干预,否则很难治愈。脱离社会,宅在家里,会形成恶性循环,出现无价值感,自认为活的没有意思,是父母的累赘。11、以上是治疗上千例中学生抑郁症的心得,写出来与大家分享。我将抑郁症定义为一种由免疫紊乱引发的代谢性疾病。早发现,早治疗,可痊愈。来源: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 http://www.zgqsnxl.net
青春期抑郁发作的主要表现1.情绪化(烦躁和低落)主要因为大脑内缺乏5-羟酸胺所致,表现为情感低落,抑郁悲观或情绪焦躁。轻者闷闷不乐、无愉快感、兴趣减退,重者痛不欲生、悲观绝望、度日如年、生不如死。严重者出现罪恶妄想和疑病妄想,部分患者可出现幻觉。2.厌学(兴趣丧失,没有目标)主要是大脑内缺乏多巴胺所致,患者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思路闭塞,自觉“脑子好像是生了锈的机器”,“脑子像涂了一层糨糊一样”。临床上可见对任何事情丧失兴趣,一提上学就逃避。伴有言语减少,语速减慢,声音低沉,对答困难,严重者交流无法顺利进行。3.懒散、恋床、意志力减退主要是大脑内缺乏去甲肾上腺,患者意志力下降,懒散、恋床。行为缓慢,生活被动、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常独坐一旁,或整日卧床,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严重时连吃、喝等生理需要和个人卫生都不顾,蓬头垢面、不修边幅,甚至发展为不语、不动、不食,称为“抑郁性木僵”,但仔细精神检查,患者仍流露痛苦抑郁情绪。伴有焦虑的患者,可有坐立不安、咬指甲、扯头发、搓手顿足或踱来踱去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常伴有消极自杀的观念或行为。消极悲观的思想及自责自罪、缺乏自信心可萌发绝望的念头,认为“结束自己的生命是一种解脱”,“自己活在世上是多余的人”,并会使自杀企图发展成自杀行为。这是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应提高警惕。4.偏执、幼稚、抱怨等研究认为抑郁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近事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障碍、反应时间延长、警觉性增高、抽象思维能力差、学习困难、语言流畅性差、眼手协调及思维灵活性等能力减退,抱怨外归因、幼稚、多疑敏感。5. 其他症状a.躯体多有过敏性鼻炎、口臭、皮肤多青春痘、湿疹、头发油腻,手淫、痛经,特别是大便出现干或稀。b.睡眠障碍:典型的睡眠障碍是早醒,比平日早2~3小时,醒后不复入睡,陷入沉思悲哀气氛中。c.偏食、挑食、厌食。d.多有脾胃虚弱、湿热、心神失养。如何根治青春期(厌学)抑郁症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陶然团队在十多年中对抑郁症研究发现抑郁症是一种以高尿酸、高同型半胱氨酸、高组胺、低五羟色胺、低多巴胺、低去甲肾上腺素等为临床特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上述物质的失衡和异常,导致脑组织和神经细胞受损或失养,从而引起上述的一系列的精神心理症状。特别是长期的胃肠肝功能紊乱(肠微生态失衡、肠黏膜受损、肠免疫功能下降)导致的5-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吸收合成减少,更易导致患抑郁症。陶然教授提出抑郁症是一种由免疫紊乱引发的代谢性疾病的新观点,发表在SCI期刊上,被评价为“杰出的创新,对抑郁症的治疗有重大贡献”,治疗效果国际领先。希望家长能够早发现、早预防,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鬼门关”。来源: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http://www.zgqsnxl.net/
非工作学习目的,持续和反复的利用网络玩游戏,经常是同其他玩家一起,导致临床上显著的损害或痛苦,符合下面5条或5条以上:1.对网络游戏的渴求(想着前一次的游戏活动或期待着玩下一次;网络游戏成为日常生活的主要活动)。2.当不让玩网络游戏时表现出戒断症状(这些症状典型的表现为易怒、焦虑或悲伤,但是没有药物戒断的体征)。3.耐受性----需要增加玩网络游戏的总时间。4.想控制玩网络游戏不成功。5.因为玩网络游戏而对先前的爱好和娱乐失去兴趣,除了玩游戏。6.即使知道后果仍过度玩网络游戏。7.关于网络游戏的涉入程度,向家人、治疗师或他人撒谎。8.用网络游戏来回避现实或缓解负性情绪。9.因为玩网络游戏,已经危害到或失去了重要关系、工作、教育或就业机会。注:这种障碍里只包括了非赌博的网络游戏。因为生意或职业活动的需要而上网的并不包括在内;也无意包括其他娱乐或社交性网络使用。类似的,色情网站也被排除。病程标准:每天上网6小时以上,这种上网状态持续了三个月以上。严重程度标准:社会功能受损。社会功能即学习、工作和交往的能力因长期上网而受损。长期沉迷于网络可能导致对自己的学业及工作前途感到悲观、自我评价过低、情绪低落、做事情没有兴趣、愉快感下降、与人交流过少甚至害怕与人交往。戒断反应:对网络的使用有强烈的渴求或者冲动感,对网络产生心理依赖;如果减少或者停止上网时就会出现周身不适、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戒断反应。这是诊断其为网络成瘾的必备标准。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的制定,有助于将以网络成瘾为代表的行为成瘾,纳入到“非物质成瘾”类别中,也为网络成瘾的治疗及预防提供了依据。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考试季毕业季。借此机会,想和广大考生及其家长谈一谈考试焦虑的问题。本来,在我的《好好的孩子为什么不上学了》和《如何提高学习成绩》这两个系列的文章里,我对此已经做了一定的阐述。但是,因为近期接待了几个考试焦虑的严重病例,让我觉得,有必要再专门为此写一篇文章,把我的理念和经验,与广大考生和家长分享一下。一、考试焦虑会有哪些表现?和一般性的焦虑一样,考试焦虑的常见表现主要分三个方面:精神性焦虑、躯体性焦虑和神经肌肉及运动性不安。具体表现如坐立不安或感到激动紧张、容易疲倦、注意力难以集中或头脑一片空白、易怒、肌肉紧张、失眠(难以入睡或难以保持睡眠状态,或休息不充分、质量不满意的睡眠)。长期或比较严重的考试焦虑,常常会有比较明显的躯体症状或精神症状,比如说有的学生会频繁地呕吐以致影响正常进食,有的会频繁腹泻一天排便十几次甚至几十次,有的会尿频尿急总想上厕所,有的可能会大把大把地掉头发、甚至会形成斑秃。更严重的,甚至会不明原因地体温持续几周或者数月的居高不下,有的则是把自己封闭在卧室里不出家门,紧闭门窗,不仅不参加考试,连学也不上了。父母若是催促,可能会和父母怒目相向、毁物伤人。极端严重者,甚至会出现类似精神分裂症的幻觉妄想表现,坚信自己或者家人被人控制、被人监听,有人正处心积虑地迫害自己和家人。这些严重的躯体症状或者精神症状,如果起病突然,学生本人一向表现良好或貌似正常,或者是律己甚严、自我要求很高又不轻信他人的学生,或者亲子关系不够融洽、学生不愿向家长袒露自己的心路历程,或者家长忙于生计或事业对孩子的成长过程和心境变化缺乏体察的家庭,家长不明就里,往往是带孩子频繁奔波于各大医院的各个专科,既查不出疾病原因,又找不到有效的治疗措施,家长孩子都很挫败,无助失望甚至绝望,互相埋怨指责,孩子怪家长不够关心体谅,家长则觉得孩子无病呻吟、装病畏学。尤其是出现精神症状者,因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其家长很容易怀疑孩子是精神分裂,若接诊的专科医生了解病史不详细或者经验不足,也许会被扣上“精神分裂”的帽子,从此这个家庭可能就永无宁日了。二、考试焦虑的心理分析从考试整个过程来讲,考试焦虑可分为试前焦虑、试中焦虑和试后焦虑三种;从考试焦虑的内容分析,考试焦虑可分为备考过程的焦虑、对考试结果的焦虑和与同辈比较的焦虑。备考过程的焦虑主要四种:一是考试内容很多、时间太少,复习不过来的焦虑;二是觉得每个知识点都很重要,都想学懂弄通,但却不知从何开始、顾此失彼的焦虑;三是学的越多,发现自己不懂的更多的焦虑;四是学不得法,只是努力死学,却发现越努力越无效的焦虑。这种焦虑,对当事人的打击极大,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失望甚至绝望。对考试结果的焦虑主要是担心考不出理想的成绩,考不上理想的学校,无法面对老师家长,更无法面对自己的焦虑。与同辈比较的焦虑主要是看到以往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近期几次考试都超过了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开始产生质疑的焦虑。有些不自信、自我要求又高的学生,仅仅是看到自己课间上厕所、与同学聊天时,潜在竞争对手仍在用功学习,内心就已经是抓狂不已了,更不用说在考试中落后了。以上几种焦虑,基本上都属于试前焦虑。试中焦虑主要是指在考试中遇到不会的题,或者以往熟悉的题目偏偏忘记了解题思路或者答案时产生的焦虑,有的仅仅是听到其他人写字时的唰唰声或者翻卷子的声音,内心就开始紧张不已,担心自己落后了,可能答不完卷子了,或者考不出理想的成绩了。试后焦虑主要是考试后对成绩的担心,担心自己考的很差,考的不如其他同学,进而对接下来的考试也失去了信心。如果是自己擅长的科目发挥不佳,这种焦虑和挫败感可能更会加重。有的学生,仅仅是偶尔听到其他同学议论答案,而感觉自己答的不对,那种焦虑和挫败感,都会弥漫心间的。有一些极端的个案,几乎每次考试都拿第一,但在考试结果出来之前,都崩溃不已,甚至以泪洗面,痛感“这次完了,荣誉不保了”。这种试后焦虑,尽管已和考试结果无关,但却对当事人的身心造成了严重的透支,后患无穷。尽管考试焦虑的行为表现和内心逻辑多种多样,但究其实质,造成考试焦虑的原因无非两点:自身实力和个人期待值。自身实力和个人期待值之间越吻合,焦虑感越轻,甚至焦虑还会转化成跃跃欲试的兴奋;自身实力和个人期待值之间的差距越大,焦虑感越重,不仅无助于备考,反而让学生本人及其家庭苦不堪言。尤其是那些对自身实力不自知不确信、把自我价值感完全寄托在战胜他人的个体,尽管众人可能会看好其学习能力和考试成绩,但其内心的考试焦虑,却是极其深刻和广泛的。三、如何缓解考试焦虑既然考试焦虑主要受自身实力和个人期待值两者影响,那么,缓解考试焦虑,无非也就是这两个方面:提高自身实力和合理期待考试成绩。关于如何提高自身实力,我相信各个学校的各门任课老师,都已经对学生们耳提面命过多次了,我就不再赘言了。而且,在我的《如何提高学习成绩》一系列文章里,我已经做过详细的阐述,感兴趣者可以自行查阅参考。因高考中考在即,我只是重复强调两点:一是对于知识点掌握的比较全面且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尝试去理清各门学科的框架感,也就是各个学科所有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即我们常说的思维导图。二是对于知识点掌握不全的同学,可以本着“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和“愿赌服输”的心态,查找一下自己的薄弱环节和可能的出题概率,挑重点内容去学,学一点是一点。关于合理期待考试成绩,最稳妥的做法,就是把自己历次的大小考试成绩排列一下,去掉一个最好成绩和一个最差成绩,把剩下的成绩或者名次平均一下,得出的结果,也许最接近自己的真实水平。以此成绩为标准,来期待自己的临场发挥,也许就是最合理的期待了。除此之外,关于合理期待,我还有几点具体的嘱咐:一是有一定程度的考试焦虑,完全属于正常现象,几乎每个考生都会有,不需要刻意纠正。更不要因为他人在考前谈笑风生、镇定自若,就轻易地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因为,我们评判他人与评判自己,是有视角差异的。评判他人时,我们观察的是对方的言行,进而去推测对方的内心;而我们评判自己时,往往是根据自己内心的感受。所以,他人的谈笑风生和镇定自若,并不代表对方焦虑或者不焦虑,也许恰恰是故作镇定。二是要允许自己可能有答不上来的题,或者平时会的题可能在考试现场答不出来。因为,不论高考还是中考,不象会考这种水平性考试,它是一种选拔性的考试,不仅是学生之间的较量,也是考生与出题老师的较量。出题老师的责任,就是要把学生们平时的学习积累鉴别出来。如果让学习不用功、知识积累不全面的学生,考的比其他学生都好,那是出题老师的失职。如果你不是对所有的知识都了如指掌的学生,猜不出问题的答案,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嘛!所以,如果你侥幸做出一道难题,你应该隔空向出题老师拱拱手,说声“承让!承让!”;如果你被难住,那就说声“惭愧!惭愧!学生学艺不精,让老师见笑!见笑!”,然后继续去做下面的题就好了。三是也要学习接受考试发挥失常的可能性。虽然高考中考都很重要,考好了也是特别振奋人心的事,但是,高考中考毕竟不是人生的终点。人生很长,改变命运的机会很多。只要有一颗不甘平凡向上的心,并且愿意从这样的失利中汲取经验教训,慢慢你会体验到这样一个事实——英雄是不问出处的。对此,有位日本和尚说的特别好,“人生除了死亡,其它的都是擦伤”。四是尽管你可能对自己真正的实力不自知不自信,但是,你之前的所有知识积累,它就在那里。不需要你刻意提醒自己,考试过程中它会自然浮现的。就象骑自行车一样,只要你学会骑了,尽管你说不清骑自行车的技术要领,但是,把一个自行车推给你,你还是可以骑上就走的。甚至,整个骑车过程你脑子里都在想别的事,也不耽误你顺利骑到目的地,尽管事后你想不起骑车过程的整体细节。我所敬仰的催眠大师艾瑞克森,就曾经帮助过他的儿媳,参加一个难度很大、通过率极低的考试。直到考试成绩合格的消息传来,他的儿媳,却不记得自己曾经参加过这场考试了。由此可以推测,只要事先认真准备过了,不须刻意求好,只是任由自己平时的知识积累临场发挥,也能有一个不错的结果。五是对于考前失眠的学生,如果失眠持续时间较长或者症状比较严重,可以借助小剂量的安定类药物助眠。如果不想服药,那么,只需要不刻意让自己努力睡着,睡眠自然就会找上你。因为,治疗失眠的首要和关键原则,就是不要努力让自己睡着。另外,在睡前两小时之前,进行一定量的运动,也是治疗失眠的一个良方。以上经验之谈,谨供广大考生和家长参考借鉴。如果有不妥之处,欢迎留言批评指正。
这个问题,不仅行外的人在问,一些行内的初学者,也在问。对此,我的回答是坚定的:有效,但不是唯一有效的方法,也不是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可以有效!这个问题,心理学更为发达的欧美国家,也早已有人在质疑和回答。最初的质疑是由Eysenck[1-2]提出的,他宣称:不管是经过心理治疗,还是一直在等待治疗,患者从精神困扰中康复的比例,是同样的。实际上,在Eysenck质疑之前和之后,证明心理治疗有效的文献,可以说是汗牛充栋。但是,这些文献,只是证明了某个方法对某类问题或者某个病人的有效性,并没有证明心理治疗的普适性。这个逻辑,就象我们要证明“天下乌鸦一般黑”,必须先挨个看过天下所有的乌鸦都是黑的一样。如果你没见过所有的乌鸦,你最好不要轻易地下此结论。而Smith等人[3-4]通过荟萃分析研究,证实了心理治疗有效的普适性。通过比较近400份心理治疗文献中的25000个患者[3],作者发现,经过治疗的患者,要比75%未治疗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有改善。尽管在此之后,又有对荟萃分析方法应用在心理治疗领域适当性的质疑[5-6]。但是,Seligman[7]的调查报告,还是强烈地支持了心理治疗的有效性:4100名被调查的患者承认,在心理治疗中很受益,且认为长程治疗比短程治疗的效果要好。虽然心理治疗的有效性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行业内外的人士的认可,心理治疗也越来越多地走入寻常百姓家。但是,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对心理治疗有效性的争论,仍然不会很快停歇。在对心理治疗有效性的争论中,外行人最常见的一个误解,就是把心理治疗中的谈话混同于一般性的谈话,然后提出这样的质疑,“难道说说话就可以治病?”对此谬论,我必须要澄清以下七点:(一)普通的说说话,确实不能治病!有时候,不仅不能治病,反而会致病。常言说的“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和“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说的正是这个道理!而且,想想那些身处精神心理障碍中的患者,他们中的哪一个,没有对他人言行(也许正是自己信任的亲人和家人)的一肚子苦水呢?另外,这些年泛滥的心灵鸡汤(这可不是普通的说说话),又到底真正地改变了哪个人呢?心灵鸡汤如此,遑论普通的说说话?!(二)自从语言发明后,人类的沟通,确实多数是通过言语来传递的。我们中有谁敢说,他绝不受他人语言影响呢?(三)心理治疗中的语言,是专业化的,是有理论基础的,是特别讲究方式方法的。我们常说的“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也证明了好的语言被恰当地表达时,是十分有魅力的!(四)精神心理障碍的治疗,绝不仅心理治疗这一种手段,还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甚至手术治疗等手段。病程长、病情重的患者,往往都需要采取多种手段的综合治疗。(五)最最关键的一点,心理治疗的疗效,既依赖心理医生的个人素质和专业技能,更依赖来访者在现实生活中改变的决心和勇气。改变的主体责任是来访者,不是心理医生;改变的主要环境是生活,而不仅仅是在咨询室中。对那些在咨询中一问三不知还想要疗效的(不说自己具体有哪些症状和痛苦、不分析自己的痛苦可能的原因、不谈自己想达到的目标)、推卸改变责任(反复强调“你是医生,这些问题我要是知道,我还来找你干什么”),或者反复玩“yes…,but…”游戏的(“你说的确实有道理,但我的情况不一样”),还有那些只愿在咨询室中坐而论道、不愿去生活中尝试改变的来访者,或者坚持只要找到医生、信任医生,不论自己是如何的病入膏肓,医生就应该对其全程负责、终身负责、全面负责,医生虽百般拒绝仍纠缠不休的患者,我可是真没有什么好声气的。纵使嘴上不说,心里也是极不以为然的:“‘医治不死病,佛渡有缘人’,说的不就是这回事嘛!”(六)对心理治疗的疗效,不要随便夸大或迷信!过分吹嘘心理治疗的疗效,就是捧杀!它和否认、诋毁心理治疗效果的棒杀手段一样,对提高心理治疗的接受度和深入人心,都一样的危险!对有些顽固的患者,即使高明如我最佩服的催眠大师艾瑞克森,也是爱莫能助的!若谁的家里有一个逆反的孩子、或者一个强势的父母、或者挑剔的丈夫或妻子,单位中遇到过自以为是的领导、妒贤嫉能的同事,谁就会对影响人改变人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感触深刻!无须我引经据典、罗列数据。(七)除此之外,心理学和心理治疗才短短百年的历史,诸多领域仍处于盲人摸象的阶段,国内心理治疗从业者良莠不齐、资质不一,缺乏评价心理治疗有效性的客观标准(目前有效性的评价,多依靠患者的主观报告,而不是象化验和影像学检查一样有客观可见的结果),这些因素都在影响和制约着对心理治疗有效性的评价。尤其是具体到每一个接受心理治疗的个体或者其家庭,很容易因为一两次心理治疗的无效,而全盘否定心理治疗的有效性。对心理治疗有效性的争论,如果再往深刻里说,之所以会长盛不衰,我体会,它可能反映了反对者对自身掌控感的珍视,和一旦受威胁后的恐惧。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我们每个人都是自我中心的、自以为是的,都有自我保护、自我一致、自我提升的愿望,这是最基本的人性。通俗地讲,就是每个人都珍视自身的存在感、掌控感和成就感。如果不经过一定的生活历练,我们都天然地认为:我们的身体,我们是可以自控的;我们的想法和感受,也是可以自控的。而所谓的“讳疾忌医”心理,其实正是人性中对自身掌控权的珍视,不愿把自身的掌控权轻易交付于人,不相信还有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不承认还有人比自己高明,能够驾驭自己的身心。“讳疾忌医”中的抵触,反映了恐惧;而恐惧,正是对自身掌控权受威胁的反应。因此,在心理治疗的有效性这个问题上,我体会,有效与否,绝大多数依赖于,医者能否充分认识到患者对自身存在感、掌控感的珍视。并在此基础上,引导患者成为更好的自己。而医者对此的认识程度,绝大多数又依赖于,医者对自身普遍存在的人性的黑暗和深遂之处的体会和觉察。因此,可以这样说,一个医者,在生活中修行与否、或者修行了多少,决定了他治疗范围的大小。他的经治范围,总是局限在他的修行所能觉察的部分。在这件事上,我曾经听人这样说,如果说哪个医生擅长治疗哪个病,一定是他患过此病;他治疗的病越多,就说明他患的病越多。这种说法,也是一种局部的真理。说到这儿,我要特别提醒一下心理治疗行业的初学者:一定要守住我们成为“全能医者”的冲动,不要去试图治疗所有来访的患者。心理治疗,是一个超级消耗精力、消耗情感的工作。稍不留神,我们很快就会让自己的精力和情感耗竭的。如果无视自己的身心局限和治疗的复杂性艰巨性,诱惑于患者或者其家人的苦苦哀求,或者屈服于他们的无端指责攻击,那也是一种自我或者合谋的“道德绑架”。保持身心平衡的前提下追求日有所进,哪怕是寸土之功,是我们医患双方都须认真修行的生命学问。参考文献:1.Eysenck,H.J.The effects of psychotherapy:an evaluation.Journal of Consulting Psychology[J],1952,16:319-324.2.Eysenck,H.J.The Effects of Psychotherapy[M].New York:International Science Press.19663.Smith,M.L.and Glass,G.V.Meta-analysis of psychotherapy outcome studies[J].American Psychologist.1977,32(9):752-7604.Smith,M.L.,Glass,G.V.and Miller,T.I.The Benefits of Psychotherapy[M].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05.John S.S.A methodological and empirical critique of psychotherapy outcome meta-analysis.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J].1985,23(4):453-4636.Nathaniel,M.C.Can Reliance be Placed on a Single Meta-Analysis?[J].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Psychiatry.1990,24(3):405-4157.Seligman,M.E.P.The effectiveness of psychotherapy:the consumer reports study[J].American Psychologist,1995,50:965-974(未完待续)本文系杜士君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