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需要切除胆囊?(1)结石直径≥3cm,即使没有症状;(2)合并需要开腹的手术;(3)伴有胆囊息肉>1cm;(4)胆囊壁增厚;(5)胆囊壁钙化或瓷性胆囊;(6)儿童胆囊结石;(7)合并糖尿病;(8)有心肺功能障碍;(9)边远或交通不发达地区、野外工作人员;(10)发现胆囊结石10年以上。(11)有并发症的胆囊结石:如曾发生过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黄疸、胆囊消化道瘘等。(12)反复发作胆绞痛,影响生活工作者(13)胆囊颈部结石嵌顿者(14)结石充满胆囊(15)胆囊萎缩首选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前面说过,胆囊结石并不一定需要切除胆囊,但对于合并有胆囊炎(出现临床症状或影像学发现炎症表现)的胆石症应该接受胆囊切除。胆囊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原则上都应手术切除胆囊。随着微创手术的普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经取代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成为治疗胆囊炎的首选术式。什么时候适合切除胆囊由于急性胆囊炎发作时胆囊周围肿大、粘连存在,解剖层次不清晰,增加了腹腔镜手术的难度和手术风险。因此,目前大多不主张在急性期行胆囊切除术,而采取保守治疗的方法渡过急性炎症期,待炎症完全消退后(约在急性发作后2个月左右)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当然,在有经验的外科医生那里,急性期也可以有选择地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但相应的手术风险会明显提高。一些慢性胆囊炎或急性发作期过后的胆结石患者,由于临床表现不严重,就抱着侥幸心理不愿切除胆囊。殊不知这样做,相当于在自己身上埋下一枚“定时炸弹”,反复发作的胆囊炎本身就增加了胆囊癌的发生率,癌变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急剧增加。一方面,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的死亡率和治疗难度均大大增加,本来很好治疗的良性疾病在老年人中可能是致命的。因此,对于有症状的胆囊结石(尤其是反复发作急性胆囊炎的)、影像学显示胆囊壁增厚的、伴胆囊萎缩的胆囊结石患者,选择适当时机接受胆囊切除术是明智的。胆囊切除手术中的特殊情况需知晓1. 行胆囊切除时,有下列情况应行胆总管探查术(1)术前高度怀疑胆总管梗阻,包括有梗阻性黄疸,胆总管结石,反复发作胆绞痛、胆管炎、胰腺炎。(2)术中证实胆总管有病变,如术中胆道造影证实或扪及胆总管内有结石、蛔虫、肿块,胆总管扩张直径超过1cm,胆管壁明显增厚,发现胰腺炎或胰头肿物。胆管穿刺抽出脓性、血性胆汁或泥沙样胆色素颗粒。(3)术中可行胆道造影或胆道镜检查。胆总管探查后一般需作T管引流,有一定的并发症。2.术中如果发现有较大息肉,需要性冰冻病理检查,病理结果如果提示有癌变,需要改行开腹扩大手术范围,行胆囊癌根治术胆囊切除后要注意什么胆囊的功能是储存、浓缩和排出胆汁,帮助脂肪类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切除胆囊后上述功能肯定会受影响,主要表现在大量进食脂肪类食物后会腹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机体会使胆管扩张来部分代偿胆囊功能,一般2~3个月后就能够正常消化吸收食物。因此胆囊切除术后要注意低脂饮食,少食油腻、肥肉、蛋黄等食物,不要暴饮暴食,养成良好的用餐规律。
胆结石分好多种,平时大家常说的“胆结石”是指胆囊结石,即胆囊内的结石所引起的疾病。在中国,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大约为10%左右,也就是每10个人中大约就有1个人患有结石。目前还没有预防结石发生的有效方法,但是通过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和健康的生活习惯,是可以减少或减缓结石发展的。为什么会形成胆结石?胆囊结石的成因非常复杂,各种原因引起的胆汁成分变化都可能引发结石。目前已知与胆结石形成相关的因素包括:1. 年龄因素胆囊结石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2. 性别差异研究显示男女发病之比约为1∶2,即女性更容易患胆结石,可能与性激素差异相关;3. 肥胖因素肥胖是胆囊胆固醇结石发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肥胖人发病率为正常体重人群的3倍;4. 饮食因素饮食习惯是影响胆结石形成的主要因素,进食低纤维、高热卡食物者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其中,饮食因素是最容易得到控制的,因此医生常会建议胆石症患者“少食油腻食物”,不仅可以减缓结石发生、发展,还可以有效减少脂肪食物对胆囊的刺激,可以降低胆囊炎发生的机率。胆囊结石有哪些表现?其实大多数胆囊结石的患者可以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即所谓的“无症状胆囊结石”,多为体检时影像检查发现。结石一旦出现症状,多表现为:1. 右上腹(右侧肋缘下)疼痛,程度轻重不一,常为阵发性绞痛,可伴有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2. 一般按压右上腹(即胆囊的位置)可出现压痛,有时还能摸到肿大的胆囊;3. 化验检查会发现血象升高、肝功能可能轻微异常;4. 影像检查如B超或CT等,可以发现胆囊肿大、胆囊壁模糊或增厚,胆囊内有结石等,即可确诊急性胆囊炎。很多急性胆囊炎患者发作时伴便秘、腹胀等表现,有时通便治疗后腹痛也会好转,给确诊带来一定的干扰,此时主要依靠血像变化和B超等影像学改变确诊胆囊炎。5. 慢性胆囊炎患者症状轻微,常表现为与进食相关的右上腹不适,有时夜间也会发作,一般血象升高不明显,影像检查可以发现胆囊壁略厚或模糊,胆囊内有结石等征象。胆囊结石的危害有哪些?1. 发展为胆总管结石;2. 引起胆源性胰腺炎;3. 可诱发胆囊癌。发现胆囊结石,该怎么办?胆囊结石的发生率非常高,但大多数没有任何症状的患者是不需要特殊治疗的。胆结石的治疗方式包括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几类,具体应采取何方式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1. 饮食控制,定期复查!首先,无症状胆囊结石可以不做任何治疗,很多人终生带结石,并不引发症状。对血脂高或脂肪性食物摄入过多的人,可以调整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少食油腻、多运动,有时结石可能逐渐缩小。但这部分患者需要定期做B超检查(每年一次即可,体检时会常规做),观察结石大小、胆囊大小和囊壁变化。如果复查过程中发现胆囊萎缩或囊壁增厚,此时不能除外发生胆囊癌的可能,需要行手术切除胆囊。还有一种情况,在患者因其它疾病需要进行上腹部手术(如胃切除术、肝脏部分切除术等)时,一般医生会建议同时切除有结石的胆囊(即使是无症状的)。这是因为:手术干扰后患者胆囊炎的发生率会增加,而且经过手术操作后一旦发作胆囊炎,会增加胆囊切除手术的难度和风险。2. 药物溶石,危及生命?药物治疗胆结石,是针对那些经常感到右上腹不适的慢性胆囊炎患者而言。这些患者在没下定决心切除胆囊之前,可以通过口服消炎利胆类药物暂时控制症状;也可以口服熊去氧胆酸等药物,通过调整胆汁酸成分达到稳定结石目的。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并不主张对胆囊结石采取“溶石”甚至碎石等治疗。因为变小的胆囊结石更容易下行进入胆总管里,而胆总管结石的风险要远高于胆囊结石,治疗也更复杂。因此不要误信那些所谓“溶石”或“排石”治疗的宣传。3. 保胆取石,可不可以?在门诊上,病人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是否可以保胆取石?”保胆取石与开腹胆囊切除术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是由于其有很高的复发率而在20世纪末被逐渐淘汰,目前在国外基本没有这种手术。研究显示约10%-40%的患者在保胆取石术后5年内复发结石,因此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如果胆结石确实需要手术治疗的话,胆囊切除术是最佳的选择。随着医学的进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得到广泛应用,手术安全性大大提高,且胆囊功能并非人体必须,切除后绝大多数患者可以良好适应。因此只要手术指征明确,手术切除胆囊是安全可行的。
腹股沟疝手术相对规范成熟,总体手术效果良好,手术并发症少,手术安全,术后注意事项: 一、术后住院期间: 1、术后酌情给予镇痛处理,日常活动不受限制。可自行站立排尿,但避免行动过于剧烈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2、术后平卧位,家属可揉捏双小腿,屈膝,患者能自主活动后可自行伸屈双下肢,将阴囊垫高,防止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及阴囊水肿。 3、部分患者医生可能会在切口处置小沙袋切口下方出血积血,这点对于术前口服抗凝药物的患者尤为重要。 4、一般术后6~12小时,如无恶心、呕吐,患者可进流质饮食,逐步改为半流质饮食、软食、普食。 5、忌抽烟,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引起咳嗽、喷嚏,保持大便通畅,若有便秘需用通便药物。 6、如果术前您需要长期服用的药物,因手术暂停的药物,出院前征询医生意见恢复,出院后则应恢复术前用药,比如肠溶阿司匹林、华法林、氯吡格雷等都可以恢复正常服用。 二、出院后注意事项: 1、离院及到家时尽量避免走楼梯,以免运动幅度过大导致伤口开裂出血。 2、术后2—3天更换伤口敷料一次,保持伤口干洁,不可洗澡。 3、饮食可以恢复正常饮食,初期建议清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等高纤维食物,避免便秘。如果患者因自身特殊体质或疾病需要禁忌的食物还是按照术前要求。 5、手术一周可来门诊复诊拆线,拆线后3天可洗澡,我们建议淋浴,不推荐泡澡,另外伤口表面的痂皮不要自己揭掉,待其自然脱落,以免引起感染。 6、若出现包块复发,及时复诊,并不一定是疝复发,可能为远端疝囊积液,需医生处理。 7、术后一月内避免负重,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不建议力量训练。 8、术后仍应积极治疗咳嗽、便秘、前列腺增生等增加腹内压的合并症,这样可以避免另一侧腹股沟疝的形成及降低同侧疝术后的复发率。
什么是腹股沟疝的微创手术?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俗称腹股沟疝的微创手术,是一种安全、技术合理的无张力疝修补手术。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主要包括两种方法:经腹腹膜前补片植入术(TAPP),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TEP)。研究显示,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复发率为1%一2%,等同于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手术相比,切口小、疼痛轻、恢复正常体力活动早。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总并发症发生率等同于开放式修补术。 谁适合做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谁又不适合腹腔镜手术? 手术前诊断明确的腹股沟斜疝、直疝和股疝患者尤其是双侧疝、复发疝患者。对于嵌顿疝、难复性疝不推荐腹腔镜手术,如患者坚持,可根据手术条件选择TAPP术式。对于手术前有服用抗凝药物,不推荐做腹腔镜疝修补术。对于手术前有前列腺手术治疗病史的患者,不推荐做腹腔镜疝修补术。对于有腹水(包括腹透)、腹腔粘连,不推荐做腹腔镜疝修补术。对于高龄患者无法耐受全麻手术的,不推荐做腹腔镜疝修补术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优点和缺点!优点:切口小、疼痛轻、恢复正常体力活动早缺点:必须全麻、相比开放手术,需要腹腔镜手术耗材,手术费用相对开放手术较贵。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和超声检查的普及,各类乳腺、甲状腺结节检出率日益增高。身边经常会有人拿着一张乳腺或甲状腺结节的检查报告来就诊,忧心忡忡地问:医生,结节是不是癌啊?我得了结节该怎么办?所谓“结节”并不是一种疾病的名称,确切说只是一种医学上的疾病初步印象或者诊断学描述。以乳腺结节为例,包括小叶增生、纤维腺瘤、各种囊性结节或乳腺癌等。甲状腺结节可以有大有小、有良性也有恶性,常见相关疾病包括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等。如果体检或超声检查发现乳腺结节,不必过分担忧。首先还是要寻求专业医师的帮助,其次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一些必要的辅助检查。需要提醒的是,下列人群作为乳腺癌高危对象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包括:月经初潮年龄早、绝经年龄晚、未经正常怀孕或哺乳者;近亲属中有乳腺癌病史者;肥胖、营养过剩、长期高脂少纤维素饮食者。如在体检中发现无痛、单发且质硬、边界不清的肿块必须重视,尤其肿块表面皮肤凹陷(酒窝征)或破溃、桔皮样改变,或者乳头乳晕处皮肤粗糙糜烂呈湿疹样变的不能忽视。在乳腺恶性肿瘤筛查中,多普勒彩超或钼靶不可或缺,可以结合空芯针穿刺活检来协助判断良恶性。钼靶检查由于射线剂量较大,一般推荐一年半到两年做一次,而增强核磁共振则被认为是乳腺结节良恶性判别的金标准。良性乳腺结节除了传统开放手术外,近年还出现了以麦黙通旋切术为代表的微创手术或射频消融术。恶性乳腺结节则实施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对于符合指征且有强烈保乳愿望患者可以考虑保乳手术。大部分甲状腺结节为良性,如果结节不大一般定期随访检查即可。如果结节不断增大并出现压迫气管等周围器官症状,或临床检查高度怀疑恶性,则需要及时手术处理。有经验的超声医师可以根据结节的大小、边界是否清晰规整、是否存在细沙样钙化和/或有丰富血流甚至结节硬度等诸多信息来初步判断良恶性,可以结合细针穿刺活检来进一步明确诊断,必要时可以做颈部CT扫描来了解甲状腺结节与周围器官的关系。其它辅助检查还包括甲状腺功能测定、基础代谢率测定等。对于临床诊断为甲状腺癌患者首选手术治疗,术后给予口服优甲乐片内分泌治疗,必要时辅以碘131同位素治疗。对于甲状腺结节尤其是多发结节患者,饮食上应注意适度减少含碘食物的摄入。紫菜、海带、海蜇皮、海参等属含碘量高的食品,应减少摄入;三文鱼、带鱼、黄鱼等营养丰富且含碘量少的海鱼则可以适量食用。为了更好推动乳腺及甲状腺疾病的规范化、个体化、精准化治疗,实现专病专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院区)普外科开设乳腺及甲状腺肿瘤联合专病门诊,由刘骅主任、金俊硕主任、邱伟箐主治医师主诊,在疑难甲状腺肿瘤、乳腺肿瘤诊疗方面有先进的诊疗理念、规范精准的诊疗方案和丰富的诊疗经验。专业组成员有海外留学工作经历,长期聚焦于乳腺及甲状腺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与相关科室(超声医学科、病理科、内分泌科等)展开长期合作,以乳腺及甲状腺疾病多学科协作模式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切实方便患者就医、改善就医体验,更好满足患者对手术疗效和美容效果的双重要求。仁济医院普外科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丰厚的文化底蕴、优秀的医疗团队、雄厚的临床实力及完善的科研体系,目前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现任科主任刘颖斌教授。2016年4月,南院区普外科与东院胆胰外科合并,成立新的南院区普外科。我科以“精准与微创外科”为医疗特色,聚焦于肝胆胰肿瘤、胃结直肠肿瘤、甲状腺及乳腺肿瘤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南院区普外科年门诊量、出院人数、手术人数、重点病种和手术例数逐年上升,成熟开展各种肝胆胰、胃、结直肠超大型和复杂手术,大力推广规范化甲状腺癌、乳腺癌根治术及相关疾病标准化诊治流程。依托母体医院学科优势,并结合周边区位优势,建设立足浦江、面向周边、辐射浙赣的南上海乳腺甲状腺疾病区域诊治中心。门诊时间:乳腺及甲状腺肿瘤联合门诊每周二下午仁济医院南院区,一楼外科门诊3号诊室
胆囊是一个囊性结构,和胆总管相连, 肝脏的胆汁分泌是持续的,在未进食情况下,胆汁就储存在胆囊。胆囊还对胆汁起到浓缩功能,在进食时, 胆囊收缩,释放出胆汁, 帮助消化脂肪。胆囊除了具有储存、浓缩和收缩排泄胆汁的功能,还具有分泌粘液性物质、调节缓冲胆道压力等功能。胆囊还是含有保护性抗体的器官, 对于胆道系统的免疫防御具有一定意义。保胆治疗虽然可以避免损害胆囊生理功能的并发症,但也有自己的不足之处。第一,结石复发。由于产生结石的解剖结构存在,假如胆囊结石形成的众多原因不去除,只是单纯的取出结石,则结石的复发难以避免。第二,有诱发急性胆囊炎的可能。保胆取石手术创伤、胆囊开口缝线异物刺激作用、局部血运障碍都有可能诱发术后急性胆囊炎发作,也有可能反复发作急性胆囊炎。第三,胆囊癌的风险。国内外对胆囊结石与胆囊癌相关性的研究证实,胆囊结石患者胆囊癌的发生率远高于无胆囊结石人群,胆囊癌的风险与胆囊结石的大小呈正相关。保胆取石术后保存下来的胆囊并非是完全正常的胆囊,尽管结石取除,胆囊癌变可能的部分启动因素去除,但可能的促癌因素、发生胆囊癌的组织结构还在,因此保胆手术后还要面临胆囊癌高发几率的问题。近些年,微创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在胆囊结石的治疗中也得到了极大发挥,与开放手术相比具有很多优势。传统的剖腹探查胆囊取石术和切除术都通过切开腹腔进行,其切口较大,易对腹部肌肉、神经和血管造成损伤,手术风险也相对较高,对于身体较弱的老年群体而言尤其具有危险性。这样的手术带来的创伤还会使机体产生应激反应,导致患者的内分泌以及代谢反应出现变化,影响身体康复速度甚至对重要器官造成损伤。胆囊结石的微创手术即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已被广泛应用,在此基础上广大医务人员又不断探索发展这项技术,目前可以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实施单孔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腹腔镜下隐疤痕胆囊切除术等;如果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可以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联合内镜下括约肌切开取石术等。特别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能够在切除胆囊的同时有效清除胆总管内结石,相比传统开腹手术,术后恢复快,尤其仅需一次手术便可完成治疗。但如果遇到胆总管管腔较小或胆总管结石直径过大的情况,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就有一定技术难度或技术限制。总体上来说,微创手术的出现对于提高胆囊结石治疗效果,减轻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痛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微创手术方式切口较小、可节省切开和缝合腹壁的时间,腹腔镜下又可获得良好的手术视野,提高手术质量,减少手术创伤,且手术应激反应较少,术后恢复快, 更容易被患者接受。另外,微创手术不仅能减轻患者的痛苦,而且还能降低住院费用、减轻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压力,是非常值得推广的胆囊结石治疗方法。微创手术治疗已成为了胆囊结石治疗的首选方式。
腹腔镜胆囊切除(LC)手术过程大致是通过在腹壁上打3-4个小孔(一般在0.5-1cm),其中一个孔置入腹腔镜用于观察,通过腹腔镜将图象转移到电视屏上,这样医生可以不用肉眼直接观察腹腔,而是看着电视就可以进行手术。另外两个孔则置入腹腔镜专用的手术器械,医生通过操作这两个手术器械来切除胆囊。其优势在于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而目治疗彻底,使广大患者更愿意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良性胆囊疾病行胆囊切除术的“金标准”,现已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最常术式。近年来,单孔腹腔镜手术是在临床中普遍使用的一种微创型手术,特别在妇科的手术中应用十分广泛。经过微创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手术器械不断的改进,尽量的降低手术的创伤以及提升手术伤口的美容效果,已经成为了手术医生以及患者共同的目标,因此这也推动了单孔腹腔镜手术的发展和应用,单孔腹腔镜手术主要是通过单个切口进入到人体,后置入相应腹腔镜的器械实施手术的操作。一般常规腹腔镜的手术要在人体进行 3~5 个相应切口,可看作为多孔的腹腔镜。按照入路具有的不同性,可以将单孔腹腔镜分作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以及经脐单孔的腹腔镜手术等类型。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主要是通过肛门、口腔、阴道和内脏等创口实施手术,如经胃切口进行阑尾的切除。但是因为自然腔道内镜手术一般适应的人群特别少,在术中可能造成污染,且可能对器官完整性造成破坏,因此在临床上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 (transumbilical single-port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 TUSPLC)是腹壁无瘢痕手术的主要形式,虽目前尚处于发展阶段,但已成为无疤痕手术方式的新热点之一。单孔LC采用脐部切口,因为脐部是胎儿与母体间的自然通道,是腹壁最薄处,也是人体与生俱来的天然瘢痕。正如再次手术时尽量采用原手术切口的外科原则一样,脐部切口愈合后的瘢痕隐蔽被肚脐的皮肤皱褶掩盖,可以达到几乎无 (增加)瘢痕的良好效果,从而实现手术的“无瘢痕化”。 但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操作技术难度较大、手术时间较长,且手术视野的暴露,操作的方便性、安全性等还不够理想。对于手术医生的操作要求也就有所提高。要求手术医生有较好的立体感和腹腔镜操作技术。操作医生必须具有更高水准的腹腔镜Cobt三角解剖技术和更清楚的管道分离技巧。扶镜医生要有娴熟的技巧,适时躲避操作钳,同时还要保持视野清晰。目前国内熟练开展此项技术的单位不多,对现有单孔腹腔镜手术技术有信心、感兴趣的学者尚不够多,但这必将成为胆囊手术的未来趋势。另外,也并不是所有患者都可进行单孔法LC手术。如肥胖的患者腹壁较厚,限制了操作孔的自由度,不宜行此术。身高过高的患者脐部远离上腹部,进入器械较深不利操作。所以,胆囊良性疾病患者需慎重考虑选择何种术式,单孔法虽较二孔法三孔法更为微创、美观,但对设备和医生操作水平的要求更高,最好去权威正规医院进行单孔法手术。
腹股沟疝为什么要用补片修补? 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病,只能通过手术治疗治愈,其他治疗方法都是无效的。成人的腹股沟疝的手术治疗,无论是开放做小切口的手术,还是腹腔镜手术,都会应用补片来降低复发率,应用补片的腹股沟疝手术,就叫做“无张力疝修补术”。疝气,就是腹壁破了一个洞,肠子等从这个洞掉下来,所有会摸到一个包块,在腹股沟区。传统手术方式,不应用补片,而是直接用缝线把肌肉缝起来。这样的手术方式,是有张力的,手术后患者往往比较疼痛,患者恢复慢,术后复发率高。现在应用补片修补术,不需要拉紧缝合肌肉腱膜,直接补片覆盖,叫做无张力修补术补片到底是什么东西?有些什么样的补片?目前补片主要分为,合成材料补片,和生物材料补片。 1、成人比较常用的补片是聚丙烯或者聚酯。两者没有明显的差别,都属于高分子,而且都在国内外临床应用50多年了,医学证明是安全可靠的,因而,应用补片的无张力疝修补术,(包括腹腔镜和开放无张力修补术)都是国际疝修补指南明确推荐的手术方式。这类材料主要优势是异物反应小,炎症轻,价格适中。但耐受感染能力相对较差,存在补片感染的风险。 2、近几年出现了生物材料补片:这种来源于自体组织,包括腹壁真皮片或者动物(猪)的细胞外基质或者真皮基质。这类生物补片的优势在于可以完全被吸收,不侵蚀邻近器官,术后疼痛轻,具有较强的耐受感染能力,不增加术后感染的风险。但是也有抗张力能力低,价格贵的取点。 我该选择什么样的补片?取决于您的腹股沟疝和类型和手术方式,具体和手术医生详细沟通。
腹股沟疝手术的术前准备:术前应做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各项辅助检查(心电图、胸片,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等)。高龄患者应特别注意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心脏超声、动脉血气、24小时心电图,肺功能)。术前应戒烟。手术前一日或当日完成手术区皮肤准备(剔除手术区域毛发)。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的患者应通知医生,并严格执行桥接治疗(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有上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慢性便秘或存在其他使腹内压持续升高的情况时,应待其得到控制或改善后再手术。手术当天早上,禁食,禁水,但可以服用慢性疾病的药物,如高血压药等,但暂停使用糖尿病药物和针剂。进入手术室以前,尽量排空小便,避免手术时间或等待时间过长导致膀胱过度充盈,而留置导尿。
什么是开放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 在腹腔镜技术引入外科手术前,包括腹股沟疝修补术在内的所有手术都是通过开放手术完成的。开放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手术入路和有张力修补术的路径和修补前的步骤是基本一致的,所不同的是缺损不是通过有张力的组织缝合来关闭,而是通过补片材料对缺损进行无张力的覆盖。自从上世纪80年代美国医生Lichtenstein提出无张力修补术的概念起已经在全世界推广,也有多种术式已经应用于临床,包括Lichtenstein平片修补术、腹膜前修补术等。它适用于绝大多数的成人腹股沟疝。 哪些些患者适合做开放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 1、适用于成年人各种类型的腹股沟斜疝、直疝和股疝,包括各种初发疝和复发疝。 2、适用于少部分青少年疝,但只能应用生物补片,禁忌使用合成补片。 3、对于手术前有服用抗凝药物,推荐开放疝修补术。 4、对于手术前有前列腺手术治疗病史的患者,推荐开放疝修补术。 5、对于有腹水(包括腹透)、腹腔粘连,下腹部手术病史,推荐开放疝修补术。 6、对于高龄患者无法耐受全麻手术的,推荐局部麻醉下开放疝修补术开放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 1、手术相对传统,普外科基本解剖操作,简单易行,容易被广大外科医生掌握熟悉。 2、价格相对腹腔镜手术要低廉。缺点:因切口的关系,术后切口疼痛相对明显,但随着时间推移,恢复到腹腔镜相似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