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尾神经损害是唯一的绝对手术指征。也就是说,如果病人出现大小便的障碍,应该尽早手术,如果延迟,大小便功能的恢复是不理想的。2、一般的椎间盘突出症,对初次发病的患者都会建议先保守治疗。保守治疗一般3
哪些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适合保守治疗?除了一种特殊情况外,所有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都适合保守治疗,也都需要进行保守治疗。这种特殊情况就是巨大的椎间盘突出压迫了马尾神经,造成大小便功能障碍,此时我们建议患者尽可能在24小时内进行手术。除此之外,所有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发病后都要经过正规的保守治疗。而所谓正规的保守治疗,就像刚刚提到的,要适当休息,服用非甾体消炎药,甚至打封闭。当这些保守治疗方式都没有效果时,可以考虑手术。保守治疗多久后不缓解,就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一般来讲,在保守治疗两个月甚至三个月都没有效果的时候,需要考虑手术。另外,对于保守治疗虽然有效,但是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发作频繁,一年之内可能要发作2~3次,每次都要持续1~2个月,对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这种情况也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只有腰痛,没有腿疼、腿麻的患者,能够保守治疗吗?严格意义上而言,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下肢的放射性疼痛,腰痛只在发病早期出现,但很快就会过渡到下肢的放射性疼痛。因此,只有腰痛,没有腿部放射性疼痛的患者,很可能并不是腰椎间盘突出症,而是其它类型的疾病。要知道造成腰痛的原因非常多,如肌肉韧带损伤、腰椎的骨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等。这时需要先查明原因再进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出现脚背无力,脚后跟不着地,需要立刻手术吗?能保守治疗吗?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容易发生在腰椎的最后两节,也就是第4和第5腰椎之间,以及第5腰椎和第1骶椎之间。而参与其中的神经根包括腰4神经根、腰5神经根以及骶根,这三条神经根负责脚的活动。当突然发生巨大的腰椎间盘突出时,这些神经根如果受到压迫,可能造成它们支配的肌肉无力,严重时会发生足下垂,也就是脚跟无法着地、脚背不能向上抬,脚拇趾也不能抬起来。对于这种情况,所有的腰椎间盘突出指南和教科书都把它归类到手术适应症中,也就是说这种情况需要手术,但并不是一出现这种情况就要立刻手术。如果出现肌肉完全无力,肌肉力量为零,这时建议尽早手术;如果肌肉无力现象比较轻微,肌肉力量只是比健康的一侧稍微弱一点,这时可以继续观察1~2个月。如果在观察期内发现肌肉力量越来越弱,此时应该及时就医,考虑手术。年轻患者是否更适合保守治疗?对于年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而言,是否要手术呢?我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退行性疾病,虽然通过保守治疗能够让症状改善,但并不意味着椎间盘突出的现象消失了,此时椎间盘突出对于神经根压迫的现象仍然存在。只是日常生活比较注意时,能够减轻或者缓解症状,疾病过渡到平稳期,但这并不表示疾病治愈。当患者比较劳累、突然负重、长时间开车或者加班时,疾病可能再次发作。因此,对于年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我认为,患者正处于事业的起步期,面对的机遇、挑战都是一生中非常重要的,这也是一段非常艰苦的时期,工作强度非常大。如果腰椎间盘突出导致患者必须卧床休息或者不能剧烈运动,要低强度生活一段时间才能维持患者不出现疼痛。这时反而不如手术,让症状能够长时间好转,使得患者能够尽快恢复,正常工作。要知道,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已经非常成熟,从手术的发明到现在已经有近百年时间,特别是最近十年微创技术的发展,使得该手术非常成熟、安全。因此,年轻患者不必恐慌,不要认为这个病是一种不治之症,也不要觉得该病会像幽灵一样纠缠自己一辈子。本文系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原创作品,非经授权不得转载。其他相关文章目录1. 腰椎间盘突出能治好吗?2.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该如何锻炼?3. 腰椎间盘突出都可以保守治疗吗?4. 要不要手术,看看腰突检查报告
适用于:腰肌劳损、腰肌筋膜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峡部裂、轻度腰椎滑脱、腰椎术后。颈椎、胸椎患者也可以锻炼,小燕飞可以锻炼整个背部肌肉(颈椎+胸椎+腰椎)。最好是终生锻炼。小燕飞的方法是:头和胸部抬起,双腿抬起。抬起后坚持5秒钟,然后放松、趴到床上5秒钟--算一次。循序渐进,要求每天做60次。可分为2-3次,坚持6个月以上。腰椎术后患者最好是作为终身锻炼项目。此动作与瑜伽的动作相似。要点(不同之处在于):1、小燕飞不是练习形体,只要稍微离开床面、吃上劲即可(胸部、腿部抬起1-2cm即可;峡部裂滑椎患者切忌过度抬高,否则将导致病情加重);2、是一下一下的做,而非挺住长时间。类似的方法是蛙泳,每周2次,一次600~800米(必须有挺腰出水的换气动作)。最好是温水(干休所、温泉等地),或者游泳完毕,最好桑拿一下--中医的解释是驱除寒气。相比之下,游泳的好处是属于娱乐,容易坚持;小燕飞的优点是经济实惠,缺点是枯燥,不容易坚持。最后一个注意的是:小燕飞是在腰部基本没有症状时做,如腰痛时(肌肉痉挛)时做,则越做越疼。但常见的现象是一不痛,就忙得忘记做了。姜亮原创文章,引用请注明出处。注:图示动作“很夸张”,小燕飞不是练习形体,只要稍微离开床面1-2cm即可,年纪越大,翘起来越低。1.坐直了,躺平了。最标准的坐姿是挺直腰板,也就是“坐如钟”;对腰椎伤害最大的坐姿,是前倾约70°,假如平卧时腰椎的负荷是1,站着时的负荷就是1.5,而当前倾70°时,腰椎负荷可就变成了2.5。常见错误就是“北京瘫”,窝在沙发上看电视、玩手机。睡觉的床选硬一些的就行(如硬质席梦思、棕垫),不一定要睡木板床(睡木板床是七八十年代的旧观念啦),别把枕头垫得太高。高枕无忧是错误的生活习惯。2.没事儿动一动就像是上学时的课间休息一样,每坐30分钟,可以活动一下颈腰椎;每隔60分钟,可以起来走一走,特别是爱久坐的上班族,过一会儿就可以起来接个水、上个厕所什么的,放松一下。 3.锻炼:腰背肌锻炼方法(1)五点支撑——初学者最容易掌握五点支撑动作对腰背肌力量要求较低,初学者比较容易掌握,适用于老年人、体弱者。具体方法是仰卧在硬床或者硬地板上,双膝弯曲,以双脚、双肩(或双肘)和头部为支点发力,将身体支撑并抬升,使大腿、臀部、腰部、背部处于一条直线,甚至可以让臀部更加拱起,高于膝与肩的连线。身体上举到最高位置后停留5秒钟,然后缓慢地落回床面,休息5秒钟。每30个起落为1组,每天练习三组。(2)小燕飞——最经济的锻炼腰背肌方法小燕飞需要在硬床或瑜伽垫上练习,做的时候要俯卧,手臂位于身体两侧(无需举起,举起将增加难度),同时抬起头和胸部(稍微离开床面5~250px即可),双脚也要跟着抬起,尽量让腹部支撑身体,这时你可以感受到腰背部肌肉收缩,动作到位后坚持5秒种,然后放松肌肉,趴到床上/垫子上5秒钟。完成这样的一套动作,算做了一次,要求每天做60次,可以分2~3组做完。坚持1个月以上,开始起效。刚开始的时候,可以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量。坚持很重要,应该一星期坚持锻炼腰背肌5天。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腰椎疼痛的时候不能做小燕飞,强行锻炼只会越练越痛。此外,做小燕飞的目的是锻炼腰背肌,只要稍微离开床面就行,不用太用力;如果抬得太高还可能造成有些患者小燕飞后反而病情加重(如峡部裂、滑椎的患者,抬高25px即可)。65岁以上老年人也不要抬得太高。这一点与瑜伽锻炼的类似动作不一样——瑜伽是形体练习:抬得越高越好、持续时间越长越好,。(3)蛙泳——比较容易坚持的腰背肌锻炼法和小燕飞类似的锻炼方法是是蛙泳,每周2次,一次600~800米(出水换气时需要抬头、挺腰)。对于老年人、体弱者,如果有条件,最好是在有温水的游泳池锻炼,例如干休所、温泉。也可以游泳完毕后桑拿一下,等同于中医提到的“驱寒”。由于游泳的趣味性比较强,所以更容易坚持。实际上,蛙泳、小燕飞对颈椎(项背肌)、腰椎(腰背肌)都好。而一般人颈椎、腰椎都不太好,所以蛙泳、小燕飞是“一举两得”。(4)项背肌锻炼方法这种方法简便易行,适于单纯的颈椎病,适于在公众场合联系。它站着坐着都可以练,上身直立,头略后仰,双手交叉放在枕后(即后脑勺)部位,用力向后仰头,同时双手用力抵住枕部使头不能后仰,有种头和双手对抗的感觉。这个方法是迅速增强肩颈部肌肉力量的最好方式。建议每天锻炼200次,每次持续5~10秒钟,分2-3次完成。最好是颈部没有明显不适时开始锻炼,一般锻炼2周之后开始起效。请先到你的家庭医生处就诊,明确诊断后开始锻炼。但如果你已经出现了手脚麻木、疼痛、无力、踩棉感、大小便困难、肛门周围麻木等症状,这可能代表病情发展得比较严重了,请尽早到医院找骨科(专科医生)看看,千万不要在家自己盲目锻炼了哦。1.考虑手术的患者,您可以申请我的电话咨询与我沟通,点击了解详情或者拨打预约电话4008-900-120(周一至周六09:00-19:00),具体操作方式工作人员会告诉你。2.找姜亮主任就诊指南(脊柱肿瘤、颈椎病、腰椎滑脱、骨折)...3.点击这里查看我的门诊时间4.专业书籍链接:北医三院脊柱肿瘤论著与译著1.脊柱肿瘤患者一般会特别照顾,优先安排住院:点击门诊加号(https://zixun.haodf.com/ask.php?from=space&host_user_id=1031305&case_title=)2.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进入好大夫在线的“脊柱肿瘤团队咨询”,咨询北医三院的脊柱肿瘤专家团队(400元)。点击链接(https://m.haodf.com/doctorteam/4603159977.htm?weixinType=patient&from=singlemessage)3.目前脊柱肿瘤住院患者可以申请每月一次的专家联合会诊(600元,自费,仅限于住院患者)请点击链接,了解更多科普知识:一、脊柱肿瘤门诊注意链接1、脊柱肿瘤的诊断与治疗进展2、脊柱转移瘤的诊断与治疗进展3、门诊脊柱占位病变的穿刺注意事项4、脊柱肿瘤的病理诊断 困难重重 有时需要会诊5.专业书籍 链接:北医三院脊柱肿瘤论著与译著二、各种肿瘤简介链接1、脊柱骨巨细胞瘤这么大,累及3节骨头,能直接手术切除吗?2、肺癌转移脊柱怎么办?放疗行吗?手术有用吗?用骨水泥吗?...3、甲状腺癌还能转移到骨头?脊柱转移还能彻底切除?还能活多...4、到底是脊柱骨髓瘤,还是浆细胞瘤?一定要手术吗?5、脊柱哑铃形肿瘤,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一定要手术?会复...6、脊柱嗜酸性肉芽肿的诊断和治疗 朗格汉斯增殖症 用手术吗?...7、脊柱动脉瘤样骨囊肿,需要大手术吗?还能微创?16岁女孩8、微创治疗脊柱肿瘤射频治疗骨样骨瘤9、乳腺癌脊柱转移的治疗10、脊柱血管瘤要不要处理?11、前列腺癌脊柱转移的治疗12、脊柱脊索瘤诊断治疗新进展三、脊柱其他疾患链接1、颈椎病 腰肌劳损 胸背痛 腰椎间盘突出“不用治疗”?2、脊髓型颈椎病 70岁 颈后路 下肢麻木无力 后路单开门3、颈椎病脊髓型 颈前路 四肢麻木无力2月 内固定+植骨融合4、脊柱手术:做不做?谁来定?5、腰椎间盘突出的保守治疗6、腰椎滑脱需要治疗吗?(峡部裂、退变性)7、锻炼颈、胸、腰背肌的方法:小燕飞 或 蛙泳8、老人轻微外伤,胸椎腰椎就骨折了?一定要骨水泥吗?用手术...四、门诊指南 链接1、北医三院及北方医院分部交通指南(转载)2、
骨质疏松症是多因素疾病,而且每个人的易感性不同,因此对个体进行骨质疏松风险评估能为尽早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提供帮助,这里推荐二种简易的自我筛查方法,供您早期发现可能存在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方法一:如果您的
腰椎间盘突出症,顾名思义,因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腰痛并双侧或单侧下肢放射性痛。临床上常见到一此患者因某种原因出现腰痛即自己或由一些非专业的医生诊断患为腰椎间盘
今天为一名78岁老太做了椎体成形术,患者因骨质疏松轻微外伤致腰2椎体压缩性骨质,已10天了仍翻身起坐时剧烈疼痛,那么大岁数了痛的仍哇哇叫,本来觉的高龄且有基础病,手术风险大,在当今的恶劣医疗环境下还是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腰椎退行性改变或外力作用引起腰椎间盘内、外压力平衡失调所致腰椎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从而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所致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日常的一些错误或不当的活动可诱发腰椎间盘突出,反之可预防其发生。1.睡什么床好?具体讲就是木板床上铺薄 褥或垫子,较硬的棕床也可以,避免睡弹簧软床。2.做什么锻炼好?体育锻炼是非常必要的,尤其要加强腰背肌的功能锻炼,因为适当的锻炼能改善肌肉血液循环,增加肌肉的反应性和强度,松解软组织粘连,纠正脊柱内在平衡与外在平衡的失调,从而达到良好的预防作用。但要切记动作幅度小一点,避免腰部过伸过屈引发其它损伤(如图)。3.日常生活中哪些活动易致腰椎间盘突出?很多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不当的活动或用力引起。
【摘要】目的 探讨MRI在辅助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于我院住院行PKP患者,将术前MRI结果与X线片对比,采用MRI
依据目前国家公立医院考核的标准,脊柱微创外科手术仅指借助内窥镜完成的脊柱手术,而下是指小切口或借助特定通道或显微镜使切口缩小的手术。脊柱专用内窥镜目前有三种: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椎间孔镜和单侧双通道内镜(UBE),三种设备对应相应的技术,也可统称为脊柱内镜技术。1、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技术:别名椎间盘镜技术或MED技术(Microendoscpicdiscetomy,原义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代指技术)。该技术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诞生于美国,是显微镜技术的延续,通过管道与光导显微摄像头,将手术野投于显示器,采用的是空气介质。是脊柱微创技术最早成熟的技术,其手术技术原理同开放手术,疗效可确切可靠。2、椎间孔镜技术:依其最初的手术入路命名。该技术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诞生于美国,但未得普及,至到本世纪一零年代迅速在国内走红。其采用更细的工作通道、水介质内成像使的图像更清、创伤更小。但因需要专用器械和耗材、操作空间狭小,使其操作灵活性差、使用受限。3、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BE):上世纪八十年代有学者将关节镜引入脊柱手术,因受当时设备限制,未得到推广。本世纪初,有韩国学者对其进行了改进,2020年开始在国内迅速推开。相对于椎间孔镜其采用了双通道非同轴技术,相对于椎间盘镜,其采用了水介质而下是空气介质,因而具有操作灵活、视野清晰的优点,但多了一观察通道切口。除上述微创术式外,还有传统开放手术,那么问题来了,作为患者如何选择呢?待续